如何评价nike run club appning升级为Nike+Run Club

路由心生,跑到着迷-Nike+ Running全新升级体验
可以说如今跑步运动的风靡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发达的社交网络与运动智能软件结合所产生的巨大传播效应,而这其中的代表正是全球最大体育用品厂商Nike所推出的Nike+ Running应用软件。对于许多的跑步者来说正是在Nike+ Running里找了跑步的乐趣以及分享自己跑步的快感。
从2012年为Nike赢得当年全球最佳创意公司至今,Nike+ Running也已经迈过了将近两年多的岁月。在智能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一场全新的运动智能革命正在蓄势待发,而Nike+ Running也今年进行了自产品推出以来的最大更新,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升级及改变目标都是针对着当今全球跑步人群增长最快的中国市场。全新升级后的Nike+界面相比之前更为简单直观,原本类似奔腾跑道的立体菜单主页被如今扁平的单一主界面所取代,而除了跑步外的所有功能菜单入口都需要直接通过左上方的菜单按键来唤出。在基本保留了之前的功能之外,新升级的Nike+ Running着重推荐全新的教练功能,相较之前的教练功能本次升级之后的教练模式更加的本地化,全中文界面的教练功能提供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四项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跑步距离选项。而每一个距离又提供了难度不同的三个训练强度选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自己的教练计划。当然对于教练计划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无从判断。但从计划的时间和训练强度来说,Nike+ Running的教练计划相比其他一些运动健身软件的训练计划安排的更为紧密,从头到尾一天不差地完成一个完整的训练计划对于每一个使用者来说都是一次挑战,而最终计划的执行情况就只能依赖,跑者自己的坚持与恒心了。细心的人应该不难发现,无论是苹果还是微软这些科技巨头们都在自己最新的智能可穿戴产品中着重强调了对于心率指标的监测功能。心率这个以往我们只是在身体检查时才会接触到的生理指标如今却成为了一个智能科技时代最易获得,同时能够最直观反应你的运动质量和健康状况的参数。全新Nike+ Running的一大功能方面的突破便是开放支持了第三方心率检测的功能,这也让Nike+ Running原先被不少严肃跑者们所诟病的功能缺乏专业性的缺陷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弥补。在新升级的Nike+ Running中没有进行心率设备连接的设置,进行心率联系需要首先将蓝牙4.0(不支持其他的连接方式如:ANT+)心率带在手机的蓝牙界面进行配对,然后在Nike+ Running中便会自动读取到蓝牙心率带所侦测的心率数据信息了。心率数据的引入,大大丰富了Nike+ Running在最终跑步数据呈现上的丰富性与专业程度,当运动结束时,除了在修正无偏移的地图上显示你跑步路线的运动轨迹外,还能够生成由速度,高度与心率共同组成的数据曲线图表,将手机横屏查看时,Nike+ Running就会另外显示你每公里的分段配速情况以及分段配速间的差距和最快,最慢的分段配速。这些数据与信息将对跑者来说都将是自己进阶之路上最为宝贵的财富。而这些数据信息在如今通过iOS的Healthkit和android的Fit Platform被更好地集成,并通过系统的平台与其他智能可穿戴软件构建成了一个完备的运动健康数据库,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运动与健康状态。除了在功能性上更为丰富与专业之外,Nike+ Running在原本的优势社交功能上也同样做出了极具大胆的创新,通过将Nike+ Running软件与微信社交平台进行关联,打造一个更为开放,同时互动性更强的跑步运动社区。通过微信的社交功能,跑者可以轻易地找到身边一同跑步的伙伴,寻找周边合适的跑步路线及活动,同时也可以自己组建跑团或者发起約跑活动。当然这次升级也并非完美,Nike+ Running在数据记录准确性上依旧有着不小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海拔高度升降的记录上,有朋友用Nike+ Running跑完上马半程比赛结果显示海拔爬升将近1000多米的情况也是让人醉了。对于放弃硬件专注软件的Nike来说,Nike+ Running或者是Nike+ 其他运动的产品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Nike智能运动科技发展的重点,而Nike与苹果之间的一直以来良好而出色的合作关系也让我们对Nike+ Running的未来更加满怀期待,等到传说中的appleWatch正式上市的时候,也许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更令人惊喜的Nike+出现在我们眼前,而那也许才是Nike与苹果,运动与科技真正想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吧!
爱燃烧 —「运动不止于梦想」【深度】当你以为 Nike、Adidas 还在研究怎么做跑鞋时,人家已经在做社区了……
【深度】当你以为 Nike、Adidas 还在研究怎么做跑鞋时,人家已经在做社区了……
Rosy |  13:29
如果让你列举出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内外一线运动品牌,像 Nike、Adidas、Reebok 等,你会发现这些品牌普遍都有三十年以上的历史。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这些品牌却很少有真正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一双跑鞋在卖掉之后就与品牌公司完全断了瓜葛。品牌主不会知道消费者在购买之后会如何使用这样一双鞋,会被当做是日常穿着的搭配,还是真正用来跑步?如何才能让品牌主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消费目的和动因呢?我们 SocialBeta 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后发现,近两年逐渐兴起的各类运动社区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最近一次的相关报道是在二月中旬,日本跑鞋品牌 ASICS&以&8500&万美元收购了运动社区&APP&Runkeeper,成为继&Nike、UA、Adidas&后第四个拥有健身&APP&的运动品牌。而美国运动品牌&Under&Armour&的收购狂潮起始于&2013&年,,之后在&2015&年还分别花费&4.75&亿和&8500&万美元收购了&MyFitnessPal&和&Endomondo&两个运动社区,累积注册用户高达&1.5&亿人次。Adidas&也在&2015&年斥资&2.2&亿欧元收购了奥地利健康应用公司&Runtastic&GmbH,该公司拥有知名运动社区&App&Runtastic,号称在全球拥有&7000&万用户。另外我们熟知的&Nike&在这一领域更是领跑,其&Nike+&品牌的健康应用早几年就已经出现在市场,大陆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NIKE+&平台成功试水,挖掘出移动运动社区巨大潜力Nike+&从&2006&年推出至今,经过多次升级,已经从一个简单的记录跑步里程的工具成长为一个全球运动爱好者分享经验、进行挑战、相互鼓励的数字社区。Nike+&的前身其实是&Nike+iPod&,通过传感器和接收器,用户就能够实时看到自己的步速、距离等一系列跑步数据。因为当年&iPod&的流行,因此最初的&Nike+&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之后,随着数字化的发展,Nike+&也逐渐从一款定位音乐的产品开始向一款主打运动数字化功能的产品转型。2010&年,耐克还专门成立了独立的数字运动部门(Digital&Sport)。耐克移动运动社区的完整布局是在&2012&年,他们的数字运动部门发布的第一款重量级产品——&Fuelband&运动功能手环,完成了对非运动人群的覆盖,也进一步普及了&Nike+ 的理念。同时他们还推出了,使其成为&Nike+&独一无二的量化标准。同年,他们还在美国发布了和两款全新应用,首次将 Nike+ 的触角延伸到了其他类别的运动当中,另外在&iOS&平台上受欢迎的也成功移植到了&Android&平台上。如今,耐克正在通过&Nike&Women&女子运动盛事的线下活动与线上数字平台打造全球性的运动社区。据统计,2015&年全球超过&7000&万女性通过&Nike+Running&Club(NRC)和&Nike+Training&Club(NTC)的两大应用平台,及&NikeWomen&的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Instagram&以及其他社交平台获得耐克服务,参与到健身跑步的社区中。为了更贴近中国女性,耐克还推出了 NikeRunClub 以及 NikeWomen 官方微信服务号,为女性提供专业的健身训练、运动灵感、百变搭配以及最新活动的信息。2016&春夏季,,,把运动和健身生活方式带给更多的人。Nike+&这一系列的数字化动作,不仅为&Nike&聚集了忠诚用户,也致力于向大众推广跑步文化与品牌文化。Under Armour&聚拢&1.5&亿用户,收获全球最大的运动社区如果说&Nike&的运动社区是他们通过时间和精力一点点打造的,那么&Under&Armour&运动社区的建立就几乎成了一夜之间的事情。因为考虑到自己重新建立社区会耗费太多人力物力,所以最终&Under&Armour&选择了以收购的方式聚拢了&1.5&亿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健身和健康社区,拥有了几百名优秀工程师以及一个庞大的用户数据库。但其实在决定发力社区之前,Under&Armour&也走过一些弯路。最开始他们组建过一支「电子产品」小分队,。但事实却印证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句话,E39&在&11&年发布的时候人气很旺,但简化后的消费者版本——一款内嵌传感器的胸带,销售量却小得可怜。经历了这样一次考验后,Under&Armour&的&CEO&Kevin&Plank&也认识到了一个做产品的公司,想做硬件是很正常的,但当他们真的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却会发现运动数字产品最终的驱动力,还是在(由运动爱好者构成的)社区。在过去两年,Under&Armour&斥资&7.1&亿美元先后投资了、、,Kevin&Plank&的设想是,这个庞大用户群带来的大数据,将成为公司未来从产品研发到推广再到销售的整个链条的驱动力。2015 年,Under&Armour&隆重地推出了&&这款应用,与 Nike+ 争锋相对。汇集了其他三个应用的用户数据,如今该社区的活跃用户数量已突破 1.5 亿,Nike+&平台上的用户也只及他们用户数的五分之一。Under&Armour&的产品创新负责人&Kevin&Haley&说,有了这个运动社区,他们就能从目标受众所带来的一手数据中获得许多设计灵感。例如,去年&1&月推出的&Speedform&Gemini&运动鞋,正是参考了&MapMyFitness&的数据——运动者的平均跑步距离是&3.1&英里,运动鞋中的减震中底设计,正是为了适应用户运动的这一特点。对于&Under&Armour&而言,未来如何更好的利用运动社区的大数据才是公司成功转型的关键。Under&Armour 在 2011 年才进入中国市场,相较之下 Nike 早已在中国耕耘多年,但明显处于劣势的&Under&Armour 还是在大力拓展自己的市场。2014 年,,为旗下专业跑步鞋造势。参与者可登录活动网站将每天跑步的公里数上传至活动网站,并和所有人一同见证穿越地球大气、进入外太空、达到月球的奇妙旅程。Under&Armour&曾自己宣传说&2016 年将新开 200 家店,其中三分之二会开在中国,相信他们在未来的中国市场还会有新的尝试。Adidas&收购移动健身公司 Runtastic,布局移动市场前年仅有&18&年历史的新锐品牌&Under&Armour&超越了老牌&Adidas,成为仅次于&Nike&的全美第二大运动品牌,这意味着&Adidas&在美国将面临&NIke&和&Under&Armour&的前后市场夹击。对此&Adidas&也做出一定的自我反思,除了投入更多关注到篮球、棒球等各个项目运动,他们还在女性市场方面下了功夫。2015&年&8&月,报道指出,这意味着他们在移动应用市场方面又迈了一大步。过去五年中在数字健身领域中建立起了良好声誉,其主要产品是 GPS&健身追踪应用,下载量已达数百万次。这家创业公司还已推出许多硬件产品,如&GSP&手表和可装在自行车上的智能手机等。Runtastic 公司的同名健身软件&Runtastic&拥有 7000 万的注册用户数和 1.4 亿次的下载量,此次收购或许将有助于&Adidas&提高在 GPS 健身追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也意味着&Adidas 即将在智能穿戴领域有所发展。另外,Runtasic 应用的本土化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可以完整使用全中文界面,各个功能的图标按钮也都很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虽然还不支持国内主流社交媒体的分享,但用户可以在&Runtastc 运动社区中同步数据及获得更好的云端数据服务。Adidas&集团的&CEO&Herbert&Hainer&说:「数字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控制运动——提高体能、分享经验以及记录运动的瞬间。而收购 Runtastic 就是为了获取 7000 万用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活跃运动员用户基数增长的优势,向用户交叉销售其他健身产品。」Runtastic&的&CEO&Florian&Gschwandtner&在接受采访时还说道:「我们还在开发产品,对产品进行优化,而且近期不会停止相关工作。两家公司坚信,我们将开发独特的产品线,给现有和未来的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体验。」ASICS&通过运动社区的收购,跻身运动大佬争夺战对以跑鞋闻名的 ASICS 在今年 2 月发布了全新营销战役「Want It More」,另外他们还以 850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运动社区&Runkeeper,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健身&APP&的运动品牌。业内人士分析&ASICS 是想借此与其他几个综合运动大佬之间争夺一席之地,赢得更多市场。,诞生于 2008 年。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4500&万用户,在国外是颇流行的运动社区之一。它可以让用户通过手机&GPS&来追踪和记录自己的运动状态,例如跑步,步行以及骑行等,同时也支持用户将自己的运动数据和照片分享到诸如&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上。在&Runkeeper 统计的 Shoe&Tracker 数据中,Asics 穿着者的比例是所有跑鞋品牌中最高的。12&日,Runkeeper&的创始人兼&CEO&「对于品牌而言,APP&应用可以帮助他们在除了实体店铺之外的日常的运行中与顾客有更好地链接。而所有运动品牌都渴望与顾客建立一个持续而稳定的关系,而&Runkeeper&就充当着桥梁的作用。」虽然 Runkeeper 在国外拥有大量的使用者,但它在我们国内的使用率却远远不及前面介绍的几个具有相似功能的 APP,其原因是国内跑友们使用 Runkeeper 时会遇到许多令人头痛的问题,例如卫星定位时常出现偏差,使用 APP 时设备耗电量大。再回到最核心的社交功能上,虽然 RunKeeper 能将运动数据和照片分享到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但因为国内用户很难连上这两个社交网站,所以这样的社交分享功能也失去了其原本的作用。相信&ASICS 收购&Runkeeper&之后会为国内的消费者做出些改变,让软件的社交功能更加完善。近几年,传统运动品牌收购健康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未来传统品牌已经不会再满足于生产物理意义上的产品,它们都想把消费者充分享受运动乐趣的方式融入到用户的运动过程中。也就是说,运动品牌们想要卖出更多的产品,而应用就成为了能够一对一营销的重要渠道。如今记录运动状态以及分享量化数据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行为,但对于品牌主而言这些回馈的数据将成为拥有巨大能量的信息库。在未来,对于品牌来说,将所掌握的用户数据更好地融入产品才是最具战略意义的。
你可能喜欢 | You Might Also Like
Jing Daily精日传媒 |  14:46
HXP |  18:30
一品内容官 |  16:13
小圈梨 |  18:24
营创实验室 |  15:50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时木有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ike runclub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