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楚雄州2016年财政收入客运资格证模抒考试

楚雄火把节放假安排2016
楚雄火把节放假安排2016
  2016年楚雄火把节放假几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楚雄火把节放假安排2016的内容,欢迎阅读!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欢迎关注应届毕业生网论坛!  楚雄火把节放假安排2016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今日发布关于201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16年楚雄州火把节放假时间具体如下:  7月24日至30日放假调休,7月23日(星期六)、7月31日(星期日)上班。  一、楚雄彝族火把节概况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彝族主要聚居地,同时还有汉族、傈僳族、苗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居住。楚雄彝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节日文化博大精深,火把节是其中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火把节在彝族地区一直延续,深深扎根于彝族社会,周期性地展现彝族文化形态,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现已成为彝族文化的象征。  (一)关于火把节起源的传说  很多少数民族节日的来历都与起源传说紧密相关。关于火把节的来历,在楚雄彝族民间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故事,类型多样,各说不一,有灭虫说、有反土司说、找火源说等。其中流传最多的是“喜鹊姑娘”的故事。传说在古老的罗武山寨,有一个名喜鹊的姑娘,与阿龙哥相爱。喜鹊姑娘美丽动人,十六岁时十二个部落头人的儿子都派人献彩礼提亲,并且威胁答应,否则就要血洗山寨,喜鹊姑娘心里极其不愿,但还是答应了。她为保山寨安全,在六月二十四日相亲的山头上悲痛地看了阿龙哥一眼后便纵身跳入火大火中,阿龙哥也随之跃入火中。从那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喜鹊姑娘和阿龙哥,过起了火把节。在腊鲁支系的彝族中至今还流传着另外一个故事,说很早以前,人间没有火,有一个叫者洛的人通鸟兽语言,他与老虎、蛇、扎布鸟相约到天上去找火种。结果老虎和蛇都吃了火亏,失败了,只有扎布鸟从天神那里偷听到了火种的出处,又回到人间,找来了铁片、石片、火草等物,得到了火源。于是人们高举火炬,狂欢起舞,庆贺人类有了火种。据说这天正好是六月二十四日,此后每年是日都举行庆贺盛会。举着火把跳舞祭祀火神,仍然是今天火把节的中心事象。无论哪种类型传说,追溯其文化渊源,都与彝族先民的火崇拜有关。  (二)楚雄彝族火把节习俗  火把节是流传在楚雄地区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是彝族人民的年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举行,节日时间长短不一。节日期间,节日活动中都要燃篝火歌舞,举火把游田地,具体内容和形式各地、各支系不尽相同。  在民间,大多数地方节日过三天。彝家村寨欢庆祝福、一派喜气,邻近的村寨约定地点举行节日庆祝仪式。节日当天,彝家人以事先准备好的用松树做成的火把,分别向家堂、家人、灶房、畜厩、家门、田间地头祭祀,各处撒一把火把,祝福家人平安、家畜兴旺,祈求驱害除虫、五谷丰登。之后,走亲访友,村邻串门、相互祝福,家家户户杀鸡宰羊、合家欢宴。夜晚,火把通明,人们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节日。第二、三天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集体游乐、斗牛、摔跤、打磨担秋、唱歌跳舞等庆祝节日,有的持续数日。节日期间,除庄重的祭祀活动和热烈的歌舞、文体活动外,彝家人还烹饪美味佳肴,邀约亲朋好友聚饮,唱酒歌、欢庆自己美好的节日。席间,有卜卦的习俗。席毕,大家围坐在火塘边,老人给小孩唱古歌(讲述彝族的历史)。彝族青年男女则会成双成对出现在篝火旁、松树林中、姑娘房里谈情说爱。  少数地方节日过三天以上,有的地方还进行地方特色的歌舞表演。双柏县罗武支系的彝族,火把节从从农历六月二十三开始至二十七日结束。双柏县法?小麦地冲一带的彝族,火把节还要跳源于彝族原始的虎崇拜的“老虎笙”,场面壮观热闹。禄丰高峰地区的彝族,火把节从六月二十日开始二十七日。永仁凉山的彝族,火把节别具风格,从六月二十四日下午人们吹响牛角号开始,开展对唱、歌舞、跳脚、摔跤、赛马、射弩、打秋千等活动,一直到六月二十九日才结束。武定一带的彝族纳苏支系过火把节还有斗牛、摔跤、打磨担秋等活动。元谋小凉山一带彝族的火把节要唱《掌火歌》、《赞火歌》、《冲门歌》等。  此外,在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鹿城,作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方面保留着火把节传统习俗,另一方面向着民族文化经济方向发展。近些年来,由政府搭台,除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还举办盛大的经贸活动。每年的火把节异彩纷呈,盛况迭起,各地各族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潮涌而来,庆祝节日,汇集在一起成为欢乐的海洋。街头红灯笼高挂,彩旗飘扬,车水马龙,街商贾云集,摊点密布。白天举办民族体育活动、民族民间文艺调演、科技展览等。群众性的跳歌、跌脚、群情欢畅,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历数日而不衰。夜晚彩灯齐放、火把通明,礼花四溅,人如潮涌,火如游龙,人们如痴如醉,感受“火把之夜”的欢乐,沉侵在欢歌笑语中。在政府主导下,从弘扬民族文化,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将火把节作为集中展示彝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浓郁风情、经贸交流的平台。古老的节门是民族团结的盛会,也是搞活民族文化经济的舞台。  二、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  火把节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祭祀、祈福、驱邪除恶、探亲访友、听老人唱古歌(讲述历史)、赛装、对歌、跳脚、摔跤、斗牛、磨担秋等。集中、多样、突出其表现出楚雄彝族的文学、民歌、舞蹈、音乐、服饰、民间手工艺、饮食等文化形态,是彝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博物展示会,涵盖了楚雄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兼具有宗教、农事、纪念性、商贸性、文化游乐、庆贺性、生活社交类节日特点的文化活动事项,是彝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突出地表现出楚雄彝族文化特点。  文学:种类齐全,内容异彩纷呈,文化内涵深厚。在楚雄彝族火把节活动中,祈祭火神是重要的内容,在祭祀仪式中,人们念念有词,祈求愿望,千余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内容大体统一、丰富的口头文学。此外,彝族人说唱祖先的业绩、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讲述动人的故事和民族的历史。在唱词中一遍遍提起那些写成文字的彝族史诗、故事,追忆史诗中讲述的光辉岁月与美好情境。彝族诗歌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如有史诗性质的《梅葛》、《查母》、《吱咪恰》,民间叙事长诗《阿鲁举热》、《龙王四姑娘》、《阿谷鸟》、《赛玻嫫》、《雪娥养雀》、《门咪间扎节》等,还有数以千计万计的民间故事、民歌、歌谣。这些文学内容异彩纷呈,同时又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彝族人民的精神财富,是一笔宝贵文化遗产,依托火把节得到传承。民歌:彝族人民喜歌善舞,火把节期间,歌不停、舞不断,彝族优秀的传统歌舞在节日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彝族民歌根据其演唱风格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习俗歌,创世歌、叙事古歌,祭祀歌,酒歌等。习俗歌是民族风俗习惯的反映,主要在年节、起房盖屋、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演唱,有《青棚调》、《左脚调》等曲调。祭祀歌是以彝文文献形式出现的毕摩经文,它们的唱诵者是毕摩,其内容容量较大,如《找火种》、《祭火神》、《祭五谷神》等。酒歌在彝族接待客人、欢庆饮宴时唱。优美动听的歌唱还有《阿苏找》、《阿乖佬》、《江迤调》、《咕遮》等在节日中,人们尽情欢唱各种民歌,即兴抒怀,充分展现出彝族独具魅力的丰富艺术资源。从中充分表现出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直爽、智慧的民族性格。  乐器:流传至今主要的彝族乐器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吹、拉、弹、打四类共十八种。吹管乐器有笛噜、小闷笛、葫芦笙、唢呐、大号、筒子、羊角号、牛角号、树叶等;弦乐器有小二胡;弹拨乐器有月琴、大三弦、小三弦、响篾等;打击乐器有羊皮鼓、牛皮鼓、法铃、师刀等。  各种乐器在楚雄彝族各支系地区均有分布,这些乐器在演奏中基本上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应用宫、商、角、?、羽等多种调式,一个乐段内多应用调式的交替,并经常出现滑音,装饰音和颤音,有的还需应用循环换气法进行演奏,使之富有柔和的特点。  舞蹈:主要有大三弦舞、葫芦笙舞、跳笙、左脚舞、大刀舞和祭祀舞蹈等。大三弦舞是楚雄辖区内流传最古老的一种彝族舞蹈,通常是围火成环而舞,它以笛噜吹奏作引领、大三弦伴奏配合主旋律。芦笙舞形体动作原始古朴、粗犷豪放,伴奏乐器为葫芦笙。跳笙的伴奏乐器为月琴和竹笛。左脚舞,被现代人们称为彝族“的高”,伴奏乐器主要是月琴和小二胡。祭祀舞是楚雄彝族为祈求丰年,村寨平安,祭祀天地、祖先、亡灵的舞蹈。  服饰:在彝族火把节盛大的节日期间,人们纷纷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各个地方纷至沓来,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节日中还有赛装、穿花衣表演,从中可以欣赏彝族服饰的绚丽多姿。楚雄彝族服饰主要由帽、上衣、坎肩、围腰、披风、背披、腰带、长裙、短裙、围裙、长裤、腿套、鞋、飘带、挎包、兜肚以及银制的耳环、耳坠、手镯、戒指及少量的玉器等饰物组成。  民间手工艺:在楚雄彝族火把节中,有许多彝族传统的精美手工艺品展卖,有各种泥塑、泥雕、竹编、竹木雕器、木偶、纸扎、彩扎、剪纸、布艺、剪纸、银饰和刺绣品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的这些工艺品形式各异,种类众多,制作精湛,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其中雕刻、漆器、彝族剪纸、刺绣和绘画最为典型。这些工艺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而且实用性强,历来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在节日期间,人们纷纷购买,将它带回家中,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  饮食:火把节期间,也是一年饮食最丰盛的节日,虽然楚雄各地彝族关于火把节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有所不同,但一户人、一村人做出最好的饭菜,合家共宴、全村共宴或邀请四方亲朋好友、宾客共宴的习俗却是普遍的。楚雄彝族由于居住环境的原因,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动物类食物主要有猪、羊、牛、鸡、昆虫;植物类食物主要以野生菌类、植物花、叶为主,主食有大米、包谷、小麦、洋芋、荞等。制作方法有烧、炸、蒸、煮、腌、舂、剁等。饮品主要有小灶米酒,火罐酒、茶,南瓜、芭蕉、荞等均能制成甜酒。楚雄彝族的食谱有很多,如羊八碗、炒核桃花、干炸芭蕉心、荞粑粑、泡椿、玉米饭、凉拌芭蕉、猪肉煮伏苓、水芹菜、凉拌树花、豆腐肠、鱼心草、煮野山药、菌类、蛙类、凉拌青剌头、凉拌罗汉松枝头、炒皂角牙等等。  总之,火把节自身有着极强的艺术形式,围绕着火为中心信仰而展开的舞蹈、音乐、文学、饮食、服饰等艺术内涵与形式,拓展丰富了彝族火把节所涉及艺术的多样性,及节日自身的饱满性,也充分体现了火把节在彝族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而作为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创新来看,火把节中的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可能成为研究对象,都可能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而存在,因此火把节中的民俗文化形式研究,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演绎,作用重大。相关文章:1.2.3.4.5.6.7.8.9.
本文已影响人
行业名企导航
推荐名企讨论区
推荐热门话题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行政代码:532324
行政级别:县
车牌号码:云E
人口:约23万人
邮政编码:675200
隶属政区:楚雄
办事处地址:南华县
南华县介绍
  南华县总面积2343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龙川镇,邮编:675200。代码:532324。区号:0878。拼音:Nanhua xian。  行政区划    南华县辖6个镇、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龙川镇、沙桥镇、五街镇、红士坡镇、马街镇、兔街镇、雨露白族乡、一街乡、罗武庄乡、五顶山乡。  历史沿革    2000年,南华县辖2个镇、10个乡:龙川镇、沙桥镇、天申堂乡、徐营乡、雨露白族乡、五街乡、一街乡、罗武庄乡、红土坡乡、五顶山乡、马街乡、兔街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797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龙川镇 58791 沙桥镇 22922 徐营乡 20442 雨露乡 13704 天申堂乡 9604 五街乡 16742 一街乡 18958 罗武庄乡 11828 红士坡乡 13153 五顶山乡 10158 马街乡 17860 兔街乡 13808 。    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楚雄州部分乡镇撤并方案。其中,南华县撤销徐营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龙川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天申堂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沙桥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南华,古称镇南,乃“滇中之一重镇也”。 地处云南省中部、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部。隶属楚雄彝族自治州。周边与思茅、楚雄、大理三地州和景东、牟定、弥渡、祥云、姚安、楚雄六县市接壤。东距云南省省会昆明197公里、州府楚雄37公里,西距历史文化名城大理175公里,北距四川省攀枝花市225公里。国道320线(滇缅公路)、省道217线(南华至攀枝花市)、楚大高速公路(楚雄至大理)、广大铁路(广通至大理)经过县城和两镇一乡,是川、黔、滇通往滇西、缅甸、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咽喉要塞,史誉为“九府通衢”,如今,便利的交通使“九府通衢”更加名副其实。    南华县总面积2343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130个村委员会,总人口226270余人,其中彝族、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占38.12%。  自然资源    南华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内陆县,境内地形复杂,高山、河谷地带和冷凉、温凉、温暖、燥热气候皆有,农、林、牧、副、渔各业齐全,粮、烟、豆、茶、果、药等种植业兼有,是典型的农业县。盛产水稻、包谷、小麦、蚕豆、烟叶和名贵中药材,是地道的“云烟之乡”和国家农业部优质大白芸豆生产基地县。核桃果大皮薄,“银毫”绿茶色正味佳,俏销省内外。年产松茸、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450吨,县城已成为省内最大的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之一。    南华属高原地区,光照充足、阳光辐射强,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170.5万亩,木材蓄积量达626.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2.3%(1993年资源年清数),树种以云南松和栎类为主,是南华一大尚未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南华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或基本探明的有煤、铁、砷、铜、铅、锌、金、银、石灰石、石棉、汉白玉等20种。省内优质无烟煤基地“一街煤矿”储量达400多万吨;雨露砷矿床,品位高,储量达66.5万吨;石灰石、石膏的储量分别为8.8亿吨和1.45亿吨。  旅游资源    南华旅游资源丰富。大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浩潮如海,蓖齿苏铁、银杏、木莲花、舟柄茶、药用厚朴、云南山茶广为分布;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猴、绿孔雀、小熊猫、红白鹇等,是考察动植物资源的好地方。哀牢山间溶洞群形态各异、多姿多彩、尚待开发;每年白露节前后,候鸟迁徙,与大中山比邻的打雀山,白鸟朝凤,景象壮观;距县城15公里的岔河彝族聚居区,环境幽美,民风古朴,房屋建筑、民族服饰独具特色,几年间,日本、美国等十几个国家的游客学者慕名前往光观考察。    南华风光旖旎,景色秀丽。这里有包括“响水河龙潭”“乾隆封山碑”,“和尚群塔”红花双蕊百年山茶等景点在内的兴隆坝观光胜地。毛板桥风景区集湖光、山色、古寺、食宿于一体,鹦鹉山公园成荫,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南华的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全县12个乡镇122个村( 办)通公路,通车里程达2259.17公里;开通8902门程控电话,5219户无线自动寻呼,2212户移动电话;6座3.5千伏变电站和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分布全县,电力供应充足,已实现村村社社通电。城区自来水供应 能力达4000立方米,日处理净水可达5000吨;40米新大街一期工程已竣工,龙泉路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其他社会公共娱乐设施日臻完善。    南华县十分重视对外开放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落后、保守思想的束缚,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责任制,打开山门,笑迎八方宾客。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积极为投资者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环境。 优越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资源和优良的投资环境,为全县进一步扩大对外、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莫定了基础,全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呈现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景象。  南华咪依噜风情谷    “咪依噜风情谷”隶属于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委会,全长6.5公里,涉及马鞍山、新房子、三家、大岔河、小岔河、新村6个村民小组,位于县城北部,地处南华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处,南(华)永(仁)二级公路两侧,起点马鞍山村距南华县城13公里,终点新村白土坡离姚安县城24公里并与姚安县太平乡接壤,西北与牟定县凤屯乡毗邻,离省城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工业城市攀枝花市均只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它是一个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保持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岔河村委会是楚雄州政府指定的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民族风情参观考察点。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先后到这里进行过采访、旅游、参观、考察,电影《通天长老》、《大峡谷》,电视《新娘出嫁》、《火的民族》要到这里拍摄片断,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彩云之南》摄制组曾在岔河村进行过彝族农耕稻作文化卫星现场直播。    2006年,南华县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指示精神,根据岔河彝村交通便利、民风淳朴、自然生态环境好、民族风情浓郁、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较高的实际,提出“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岔河一线建设成为民族风情浓郁、彝族文化荟萃、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较强产业支撑的融生态游、乡村游、民族刺绣购物为一体的咪依噜风景区”,并列入今年县新农村示范带重点建设。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采取“政府补一点、集体拿一点、群众投一点、部门整合一点“的投入方式,实行示范带每村由“一名县处级领导挂点联系,一个责任部门驻点,一个部门负责人负责,一套工作班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至今已完成了“咪依噜风情谷”各村的民居改造与美化、村庄道路硬化、畜厩搬迁和改造、产业发展规划、农民素质培训等工作,新建和完善了部分公益设施,林产业发展、养殖业培植、民族刺绣、手工业提升等正在同步进行,下一步还将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有关设施方面作进一步的完善。    “咪依噜风情谷”因南永公路穿谷而过,交通便利,而且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可以和楚雄的彝人古镇、大姚石羊古镇、永仁方山、攀枝花市旅游线路连为一体。“咪依噜风情谷”以农民“离土不离乡”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模式和发展“原生不原始”的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吸引着众多的参观者和游客前来考察和观光旅游。除本县各乡镇组织人员前来参观学习外,省州有关部门及部分县市的有关领导也先后到这里指导、参观、考察,同时还接待了部分来自香港、深圳及美国、英国、法国的国内外游客。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及《云南日报》、《楚雄日报》、楚雄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先后作了宣传报道。    “咪依噜风情谷”以“进入‘咪依噜’,相聚姑娘房,体验彝家情”的发展理念,让到这里的客人既可尝到彝家饲养的纯正绿色无污染的黑山羊、乌骨鸡、土鸡蛋、新鲜山猪肉和当地林中采摘的野生菌及多种地道的山茅野菜美味,畅饮纯粮酿造的彝家小锅酒,体验彝族姑娘房的浪漫情趣,欣赏斑斓灿烂的彝族刺绣,融入热情奔放的民族歌舞,还可以参与爬青山、穿莽林、找菌子、采野花,摘林果等娱乐活动,体验山里人古朴典雅、豁达闲适、宽容平和、热情快乐的“世外桃源”生活,让人感受舒心和愉悦。    “咪依噜”风情谷彝族青年男女“订婚”习俗     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委会(咪依噜风情谷),是彝族人民聚居区。居住在这里的彝族青年男女经恋爱确立关系后,在正式结婚前,要举行一个“订婚”仪式,告知亲朋好友及邻里乡亲,她(他)们已订下终生大事。    在“订婚”仪式上,男方要给女方的“内亲”(爷爷、奶奶、父母、舅舅、舅妈等)一人买一套衣服,拿上一个猪腿子(腊火腿),拿上20公斤白酒和一些瓜子、糖果、烟茶(在“订婚”仪式上供来客食用),再准备两瓶白酒,在瓶脖子上拴上红线,放在家堂上。然后在家里准备“订婚”宴席(一般是晚饭。当然,第二天早上还要继续招待亲朋好友)。等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到齐后,就开始喝“口酒”。“订婚”的男女青年共同打开酒瓶盖,一瓶是“订婚”的男女及女方自己家人喝,一人一口,但要首先端给父母喝;另一瓶是端给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喝,顺序都是从长辈到晚辈。喝完“口酒”后,即开始摆“订婚”宴席,席间,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相互敬酒、“劝饭”,热热闹闹,其乐融融,说些祝福的话。“订婚”仪式完毕后,即表明这对青年男女已订下了终生大事,之后,其他青年男子也不再向已经“订婚”的女子求婚。这对青年男女也就向往着将来正式结婚办理结婚仪式,开始新的生活了。     南华抒怀    晓镜    中国佛教有“三华”之说,谓之“华严|” “法华”“南华”其中南华又有慈悲法莲之说。相传释迦牟尼于南海大传慈悲之法。南华寺往往又总是善男信女最爱抒情的地方。兮洒洒而大慈悲,南华独秀佛中至尊。    南华,听来便有种文儒的秀气、南竹一枝叩南海,华光迢迢尊如来。很早就听说云南楚雄州有个叫南华县的地方,镇哀牢,接大理,仰彝州,俯夷方。曾试想这里一定是山清水秀,人杰处无不仙风道骨,地灵时宛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及至到了南华,方知错了。想彩云之南七洲十地,何处不神奇,何地不神秘?西有大理,南有哀牢,东有建阳,怎抵得一个南华?九州通衢,雄镇南洲。山不在乎其高有灵则奇,水不在乎其多,有溪则鸣,放眼云南之东,看滚滚金沙滔滔北去,携彝岭之南,古道逶迤西去。故垒西边,这道风景,唯美莫过于斯!    环城一遭,坎径幽幽,庭院深深,篝火彝歌不绝于耳。斯文之风,街巷有闻。晚霞初上,小城悠然唱起一首深沉清纯的歌,于徐徐微风之中,偶偶絮絮,飞扬在昔日的茶马古道上,便会给人一种回肠荡气的感慨。这份自豪在今天又化作无穷的力量,召唤数十万彝家儿女,用火之魂燃起不屈不挠的南华精神,接力人杰地灵的昨天,腾飞兴旺发达的今天,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走进彝州,奔放的豪情总会让人陶醉,热情的民族,总会给你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而走进南华,你会看到春风化雨尽舜尧的时代,九州通衢,于古朴中于春风里,乘着开明盛世的好年华,在再树南华辉煌的大旗下,日新月异!    (注:云南南华县位于滇北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南,是中国西南唯一一个明代科举制学府。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自古就有滇北重镇人文圣地之称。是中国野生菌王国。相传大航海家郑和曾经在南华避难。是云南境内文风披靡,民风淳朴,而且还独具地方人文特色的重要风景地之一。)    费玉玺  
楚雄邮编网站内导航
热门城市查询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9即刻加入 兴趣部落
专业辅导遍布全国
您现在的位置: >
2016云南楚雄州事业单位招聘岗位表
2016云南楚雄州事业单位招聘岗位表已公布,本次招聘教师岗141人,具体招聘详情请查看岗位表:
笔试资料推荐:&&&&&&
点击下载&&&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回复&教育理论&下载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时政热点&查看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笔试资料推荐:&&&&&&
相关公告:
&& 通过数据库的检索,还为您准备了以下内容:
(责任编辑:孙喜香)
相关文章阅读
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
手机QQ?扫描二维码
手机微博扫描二维码
手机QQ?扫描二维码
教师招聘考试 & 每日一练
教师资格考试 & 每日一练
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教师考试历年真题
教师考试在线练习
中公微电影-Four Days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已有3556人参加
教师招聘快捷入口
教师招聘考试信息
教师招聘笔试备考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教师考试选中公&快速提分好轻松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400-
官方QQ咨询:
新浪微博:@中公教师考试网
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楚雄州彝族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