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住八个人的宿舍是什么感觉? 有什么献血的好处和坏处处? 总的来说怎么样?

[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_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牛宝宝文章网
[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
网友蒙面大侠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作为一个从府学路27号到西土城路25号的土著,鄙人的感受是:像每天都在挤13号线。当亲友们咨询高考报志愿时我总会委婉的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不要来。虽然在这里的成长几乎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无他,只因为在这里生活并不舒适愉快,因为这不是一个厚待师生的学校。宿舍的吵闹闷热,浴室的昏黄粘腻,食堂的嘈杂拥挤,从自习座到课容量到保研名额到出国交流到主席团的位子,什么都要争都要抢都要算计,明争暗算剑拔弩张戾气十足。虽说这种事情哪儿都有,但政法把两万人圈在六环外的一隅,更是火上浇油。回想起本科到研究生的周围同学们,几乎人人都在焦虑浮躁争抢。而于个人而言,这六年幸福感真的不高。在一个一年有三个月晚上热的睡不着的地方怎么幸福的起来?更可怕的还是狭隘和跟风,打开教室门几乎永远都能看到考公务员的书,非法学专业的同学每年也都跟着考司考考研。更可笑的是,学校把学生逼得早上六点起来占座甚至为了座位打起来,还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把自己的无能当做是学风好,简直讽刺。研究生就读的学院建院已经近十年,到我考研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到读研后花了一些时间写了一篇几千字的基本情况介绍,后来院长拿去做招生宣传,心情复杂,其实是不愿意师弟师妹们再来的。老师们的待遇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昌平到现在还没有教师办公室,而研院的办公室到现在还没空调,夏天没法在里面长时间停留。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在来政法之前是江西某大学法学院的院长,找他签字时他中午趴在课桌上休息。朱庆育老师回国第一年时逢五月,那时教室还没有空调,他在讲台上挥汗如雨,学生们在下面昏昏欲睡,现在想来,因为热而错过德国民法的精妙真是可惜。鄙人导师做法治政府研究院的项目需要报销,身怀六甲还得给财务人员陪笑脸一遍一遍的贴出租车票火车票。抱歉,我已经过了那个读着入学誓词就能热血沸腾的阶段了。所有的向往,激情和热血也都有过,但六年对于祛魅这件事已经太足够了,剩下的只是失望和灰暗的却本应鲜亮明媚的时光,回想起来是全无生活质量可言的六年。而这种感觉在本科去过厦大后愈加强烈。去之前还带着些傲慢,觉得法学排名十名左右的学校能有什么了不起,去了后讶异于同学们之间关系的融洽友善和行政老师们的温和可亲,讶异于任何时候图书馆和教室总有座。在一个毫无戾气的环境中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什么虚荣心都淡了。在厦门时,看着满校园从救护车到游泳馆到饮水机都是校友捐赠,不禁自问,有朝一日也有能力时,是否会回馈政法?我的回答是:不会。――――――――――――――谢谢师弟或师妹的回复,离开昌平后,学校已经有些变化,我也已见到或了解。所说的不仅只是昌平,还有研院的事。月底还要给朱老师和自己饯行。只说自己就读时的感受,时过境迁,未必后来者就和我感受一致,再说感受本身就是很individual的事,无可厚非。网友November Yen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我是来抹黑母校的,在毕业季那段时间我也有像排名第一的 @判玩一样的觉得法大虽然小却精致的感受,觉得时间流逝的每一帧在法大都能剪影成明信片一样的,可是真的毕业之后让我回头再看这四年反倒没有那么美好的感受了,私以为,当局者迷。说在前面,我不是自愿填报去法大的志愿,也对法学没有什么兴趣。但是秉承着答主一贯的“活在当下”的思路,我乐于接受因此而产生的种种因缘际会,并视其为一段充满惊喜的冒险。我在这里遇到的不错的人,也同样遇到了不怎么样的,所以返回4年前我可能会犹豫要不要填法大,但对这四年,只有些许遗憾,却不会后悔。下面切入正题,在法大就读的体验如何?体验这东西真是一般...先说硬件。1.宿舍,毕竟要睡四年呢。不去谈论厦大这种极高段位的宿舍,同样在北京,寸土寸金的城里的宿舍和远在京郊大昌平的宿舍,足以看出学校的良心啊~~标配6人间,上下铺,豪华4人间上床下桌,总统8人间上床下桌。真人实测,6人间最多13.5平,估计很多人自己的卧室就是这样了,然后硬生生塞下6个人及其行李,重点是,桌子一共三个。这一点不仅培养了同学们友爱包容的分享精神同样极大激发了同学们在室内设计和空间结构方面的天赋和想象力(三个桌子都在地上的结果是妹子体重绝对要在90斤以下,不然寸步难行,汉子就别想了...)。另外两种配置好太多 ,不过分宿舍这事看缘分,别想了。宿舍只有电扇,法大每年2000名学子,1000名法学学生可都是本着怎样的毅力坚持住校完成司考壮举的呀!!!个人感受(个例不代表普遍情况,可你问的就是个人体验嘛~我就答自己看到了咯~),其实我什么环境都住的下,虽然说起来糟糕,不过我住的挺舒服,不过宿舍睡眠浅的妹子永远冬天被冻醒,夏天被热醒,每天失眠导致精神衰弱被逼的出去租房了=。=2.教室,另一半时间基本在这里。介个,其实还好,就是太少~~少到期末复习永远要早起占座啊~~上名师的课也是,你让人5:45起床占了座,再8点钟去上课还不打瞌睡,一看就不人道嘛~~最近安了空调,卫生间也提供了公用卫生纸,这两点在毕业时被各种领导一再提及,视为学校关怀学生的伟大进步...你平时是得做的多差才把这个当成炫耀的资本啊...算了,老师教我们要学会感恩!3.图书馆,号称什么最大的法学书籍图书馆,比国图还全....书是确实多,就是占座和插座不方便,最近开放了自习室能带自己的书本进去,期末刷论文方便太多好嘛~~论设计感,图书馆觉得是法大第一流的,空间延展做的好,透光透气,空气舒适,阳光充足,利于学习,而且关键是美啊~~像我这种差点去学建筑的理科生看到图书馆的设计拉了法大平均水平几条街时我就是为了坐着晒太阳也得去图书馆转悠转悠啊~~4.体育馆,算了吧~为什么法大的男生总是缺乏男人味呢?这一点一定与他们无关,是体育馆害的,一个大学体育馆还没旁边一站地远的中学的大呢~~如此造就了法大男生儒雅的气质。对!不过作为私人体验,我还真不少进去打羽毛球,收费真便宜啊~~打一天不心疼!5.浴室,算了还是别说了,南方的孩子大一刚来好多人受不了直接走出来的=。=作为住校10年的孩子,我真的,已经免疫了(所有大学应该都这样吧~恕我只在其他学校吃过饭,听过课,参观过宿舍,没洗过澡。可以大一大家还娇(jiao)羞(qing)吧~~)再说软件。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先来压压惊,大楼虽然不好,但法大还是不缺名师的,法学也好非法学也好,都有不错的老师(我就习惯教心理的马皑老师和教哲学的刘震老师)。但是,法大留不住人啊,无论是出走还是自杀,反正今时之法大不同往昔,尤其是最近民法小王子出走后...前面那位哥哥提到了法大的绩点设计不合理,给分又偏低....好吧,其实我想说这是偏低吗,老师很仁慈了,考的都是神马啊~~我得低分绝对是咎由自取,老师从来没杀过我,哪怕是只有66分都小挂的课也是。这一点的吐槽源于上班之后严重发现考试太照顾我们,以至于平时80以下的绝对基本功不过关,因为期末刷夜有技巧分分钟搞到80分啊,90分以上勉强够用...最后说说人,来法大最庆幸的是遇到这些朋友,也同样是大学遇到的很多人让我见识了众生芸芸。全国性院校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一个班集齐全国各省市的方言!作为土著,我用了一个学期带舍友学习北京话及本地方言称呼各种人及吃的的说法(表笑,这很重要,因为喊得菜名不一样,舍友经常打饭吃到的东西不对)。宿舍---随机分配的宿舍要求天南海北的人以不同的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生活在一起,说真的,我很感谢!让人学到了沟通技巧,见到更大的世界,也学会了包容和收敛不少独生子的自私,变得更有涵养了。社团---比起宿舍,社团是大家自己选择的,遇到的朋友也是合自己脾气的更多些。法大真的是社团风气极其浓厚的学校,但是仅限于官方的学生会之类的,兴趣类也有:动漫、影协、古琴、军协,但规模一般,活动也就那么回事~还不及bbs长老会热闹呢。官方社团美其名曰是锻炼能力,说的坦白就是早社会化。必须承认混过社团的确锻炼能力,脸皮变厚,有眼力价,会说话,写策划一流,时间规划技能get,短期突击学习能力get,人脉变广,面试通杀,适应性强等等都是优点。但是,每年一到换届留主席时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这话决不过分,其中深意,各位自己琢磨吧~~这个嘞,我说过什么我忘记了=。=老乡---北京没有老乡会....除了官方版,我想说点私货。在法学气息浓郁的学校,不得不承认真有才子,有思想,有眼界,不愤青,但很少。更多的是读的书不如聊的天多,凭一腔热血就开始愤青,但是从没积极探讨过路在何方的人大有人在。看惯了法大的愤青们,再去和其他在校际活动或高中同学聚会时认识的其他学校的学生比起来能明显感到法大的小家子气(一家之言,轻拍),可能是一直愤青不受待见造成我们避居昌平,缺乏交流又不满自己被嫌弃的待遇造成了法大在愤青届独领风骚的气质,但是真的走出去会发现世界很大,可惜我们之中很多人只活在昌平。我的确也认识很多对社会不满的青年,但对比法大,他们显得更脚踏实地,愿意去想办法解决,上进却知足,而不是只在嘴上叫嚣,而后继续混天睡去管他什么都不干自己事。----------------更新-------------------暑假期间有很多想要报考法大的小孩来问过我意见,我也想了很多。单纯对比我所经历的小学、中学而言,法大给我的印象仍旧是不好的,它不是一个善待师生的学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出走的原因。我记得在毕业典礼上,本来情绪已经被渲染到很伤的程度了,校长开始将这几年学校为学生做了什么的时候,我严重的醒了。他居然用在教学楼卫生间装了公用卫生纸、开放北门(详情请见BBS,这是法大学生为权利而奋斗的结果,作为该夏天在学校复习司考,要过两次马路去学校同侧的书店买书的孩子,我很有发言权)以及在教室安装了空调作为吹嘘的资本(空调是法大老教授在校庆时特地跟敏感词拜托的),真的够了,什么时候做应该做的事情反倒需要被奖励?于是我对法大的失望有一次到达谷底了。暂时这些,我庆幸自己在学法之后依旧理想主义的认为法律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应是理想国的道德秩序在管辖我,但我也庆幸我学的学科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仍旧值得为之奋斗。我要为我当事人的利益和中国法治变革去奋斗了。以上。网友蒙面大侠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Update 07/11赞同 @高杉峻 对英语的说法。之前说到这几年LLM热,其实不管出不出国,只要是准备从事法律相关行业,法律英语水平都至关重要。但对于英语,法大以及法大学生不能算重视,毫不夸张的说,英语不好是法大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最大短板。①四六级,首先是学校限制考生人数和参考年级,其次对刷分的态度也开始严苛起来。不准备出国的学生,6级分数上600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上述的限制规定制约了这部分人在大学四年尽快达成600+。②学校设置的英语课程,从老师水平到教材编写也不敢恭维。虽说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英语水平,但实际作用很小,依旧要靠自学。③校内这几年报考雅思的人数增多,可是美国LLM的t14要求的都是托福105以上,雅思成绩几乎没有作用。前几天听闻浙大牛人以托福下110为耻,我们法大的才摸到雅思的边,心情很复杂。所以来法大,英语一定要懂得自学,还要在此基础上精通法律英语。如果在法律英语水平顶尖的情况下学有余力,并且出国目标定在非英美国家,可以考虑学习一门第二外语。这一点可以咨询 @Sherrywxy
师姐。ps:就个人收集到的信息而言,想要在就业市场上要脱颖而出的话,英语方面需要:六级600+/雅思7.0+/托福100+,法律英语不需要证件(因为作用很小),但是要会听说读写。Update 07/09刚刚看到题主修改了题目,更新一下关于如何优雅的就读。首先如果你是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最好搬出来住。好处:①私人空间②独立卫浴③舒适的夏天④不受限制的作息。弊端:①可能会和室友无法形成亲密关系②无人监督上课学习③一些通知可能无法及时到位。其次,制定一个大致的学习生活计划,不用细化到小时,只要简略的todo list即可,让自己的生活规律有效益起来。再次,如果不追求学生工作经验(其次也没什么用),学生部门和社团活动,大一体验一年即可。最后,找一个欣赏你的导师,找几个能一起出来撸串的朋友,找一个知心伴侣。=====================================答主法大法学大二在读,在这个答案里面我尽量避免重复可以百度百科的或常识性的内容。若有不严谨或主观性较强之处,请多包涵。1、梗概中国政法大学,校友口中的“法大”,其余人口中的“中政/中政大”,黑子口中的“昌平法律职业专科院校”,特色且唯一特色是法学。为了改善偏科现象陆陆续续增加了一些专业,其中勉强不算坑爹的只有德语专业。其余的专业,比较鸡肋。除非:①你渴望这个学校的名头;②你可以吃苦,辅修法学。校史、学院设置、专业设置,可以百度百科。2、硬件(1)整体小,比许多地方的超级中学都小。偏,地处北京六环外的昌平区,靠近长城,距离五道口40min车程,地铁还未开通到学校门口,附近有一个档次中上的商业Mall。破旧,90年代电视剧电影取景地(真的),最崭新的教学楼是逸夫楼。教室少,图书馆小,教学楼内有空调。校园绿化少,色调以土黄砖红为主。当然你可以拿其他答主的单反照片打脸,但经过精心专业取景、处理,再丑陋的东西都有惊艳的一面。可我实事求是的说,法大校园真不算美。还记得《三体2黑暗森林》里,面对着“唐”号正在建造的巨大舰体,吴岳心中首先浮上来的是什么想法吗?“怎么看上去这么旧啊…”对,就是这样。(2)住校外男寝4人间上床下桌,其余校内寝室皆6人间上床下床【改正:校内也有4人间】,寝室内基本没有学习空间,无空调,有宵禁断电断网,网速尚可,夏天极为煎熬。大澡堂,4个口味一般的食堂。(3)学一个法大的法学专业学生,标准的四年是这么度过的。大一到大二,茫然的学;大三上学期,开始纠结于未来的出路:考研/LLM/工作;大三下:准备司考;大四:实习、找工作/考研/准备LLM。其他答主也提到,法大选择考研的学生数量是非常多的,毕业参加公务员的也很多。这不是说明法学的学术气息有多好,恰恰暴露了现在法大的一个缺点:缺乏一个官方的、系统化的、统一的、指导学生毕业后抉择去向的课程或组织。许多人昏头昏脑的读了几年书,不知道自己读书是为了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一窝蜂的跟风考研,近几年又一窝蜂的跟风出国读LLM。学校没有做好领路人的作用(至少我没有感受到),所有的东西都靠自己摸索。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大学的意义是在于培养独立自主之精神,但如果有一个尽职的师父,接下来会少走很多弯路。对硬件详尽的介绍,可在人人网搜索“法大信息共享”。3、软件(1)师资法学方面,师资非常强大,名师如云,几乎个个专业性极强,但近几年流失的人才也不少。大学英语老师比你们高中英语老师从各个方面都相去甚远。(2)学生在这里你接触到的都是一流水平的学生,跟国内一流名校相比几乎没什么两样,该有的素质几乎也具备。这里的几乎,扣分在视野狭窄、综合性思维弱上。我的同学,有时候给我一种天真单纯的感觉,以法为天,一旦跳出这片天空就见光死了。(3)学术氛围这里的学术专指“法学”,氛围良好,老师的思想都很尖锐前卫,学生举办的活动也十有八九跟法律相关,还有各种辩论赛、学术论文大赛等。其余的,如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在这里几乎找不到痕迹。4、影响力(1)国内仅次于北大、人大,和清华、复旦不相上下。【评论中有知友提出排名有误。这个排名是我从知乎、土兔、寄托、绿舟等网站,汇总了就业市场对法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偏好,最后得出的大概印象,主观因素较大,不能完全代表真实数据。由于法大顶尖学生都有考研、出国的偏向,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总体水平。】(2)国际尚可,不如北大、清华、复旦的学生,有时候甚至不如人大。5、如果你有志于就读CUPL的法学专业,你要做好怎样的思想准备?我前段时间劝走几个想来法大就读的高考生,建议他们就读同档分数的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校。为什么?因为读法律太辛苦了。因为在中国政法大学读法律太辛苦了。这个专业,极度需要苦学精神来习得知识,需要经济实力来让自己走出国门,需要丰沛精力来熬过就业初期的艰难。这个学校,又开放又闭塞,又前沿又落后,成于法也败于法,也称不上厚待学生。一旦选择了,就没有回头路,因为这里几乎没有转专业的说法;而这个学校,也没办法在未来给你一路绿灯,更多靠你自己去拼、去学、去走出去,孤独奋战。所以问问自己,有毅力和自制力吗?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吗?有做好生活上吃苦的准备吗?对法学真的有足够的兴趣吗?如果这些你都能毫不犹豫肯定的话,那么恭喜你,你是法大的一员了。网友范小胖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如果不谈感情,如果可以有第二次选择,我想我不会进入这所学校。总觉得,cupl不是大学,只是一个强化版的文科高中。网友蒙面大侠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本科四年,刚刚离开校园的法学小渣渣。体验这东西太主观,就随便写写,关注这个问题有几天了,才有空系统地理理思路。思维比较跳脱,想到哪写到哪,各位姑且看之。其实说实话,四年下来,我和学校的联系可以说少得可怜,除了基本需求之外很少用到学校的资源。学习嘛,也就那个样子,每天就是在忙着吃饭、睡觉、不务正业。不得不说法大在管理方面的漏洞对于我来说还是个挺好的机会,让我能在以一个不太难看的成绩离开这里的同时,做了不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其实从我个人来说,并没有觉得法大做的有多么多么不好,因为体验的方面太少,自己又属于随遇而安的性格。但是就算是这样,我还是看到了很多我觉得坑爹坑娘坑学生的事情,咱们慢慢说。照例应该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学校,蜗居帝都一隅的昌平,四年四度昌平村,本科四年你都不要想回到繁华的大北京,研究生能不能回去还要看你成绩够不够考上亲生的学硕,现在你你能有的只是繁华的昌平村(不过说实话,在北京的郊区县里,昌平城区还是算非常繁华的了,因此我总是万分同情那些被发配到沙河吃上两三年沙子的北航、中财的或者在房山大学城的小伙伴们)。可是虽然远在大昌平,校园却不是一般的小。据百度地图测距,校园南北长400米,东西500米,加上孤悬校外的菊园宿舍,比大多数在寸土寸金的市区的学校校园还小。北边家属院那个地方,我从来不认为它属于校园范围,虽然学校总是把它算进来以增加校园面积,大部分租房的同学也都拥簇在这儿。而昌平校区在校本科生近9000人,加上研究生和教职工,目测逼近15000。不过近两年扩招,我这个人数是按照我10年入学的人数估计的,现在应该会更多。北京市的人口密度为1289人/平方千米。照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算一下法大的人口密度,我们就把家属院也算在面积内,1万5千人,32万平方米,这样得出的数据是每人大约20平方米,统一一下单位的话……而宿舍就更是无力吐槽了,虽然没有精确测量过,但是校内的宿舍,纵向两张床的长度再加个盆架,不到五米,横向两张床的宽度加上一张桌子,三米。十五平米住六个人,三个桌子、柜子、床,加上行李,下脚的地方绝对不够六个人同时站着。校园小,宿舍挤,条件差,资源紧张,配套设施严重满足不了日常需要,所以感觉大家干什么都在“抢”。抢自习座位、抢洗澡喷头、抢课、抢各种交流保研出国名额……这样四年下来,练就一身抢功,于是在司考抢考位的时候,让其他考点的小伙伴们都叹为观止自叹不如。如果说在这个学校的体验,抢应该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关键词之一了。资源紧张确实有客观原因,但是我认为问题在于现有的资源却不给学生利用。比如宿舍装不起空调,那能不能夏天晚上别断电?有个自己的风扇吹吹,还是能够勉强睡着的,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六个人躺在15平米的、室温35度以上的宿舍里烙饼。再比如学校就是不肯在宿舍楼里安个热水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假期复习司考的学生那么多,就是不愿意多开一栋楼,看着学生抢座拼得要死要活笑称学风好。硬件方面的东西改善不了,在软件方面却做得也不够好。说的上纲上线一点,就是法大不够“人性化”。当然,老一辈人喜欢说“你们来读书不是来享受的”,这些不方便我们也都忍了四年。这也算是训练了我们的吃苦能力,这都忍了,还会有比这更糟的么。说完了基本情况,再说说学习。这点我认为法大做的还是相对不错的,在框架内,还是能够给我们比较大限度的自由。选课可以随便选,也得益于学校的规定,很多优秀的老师都在给本科生开课。而大多的课堂都是100人以上的大课,甚至专业必修课的课堂规模都开到了400人,这也让旁听变得不那么困难,去一楼阿姨大爷那儿借了凳子就可以旁听。大一时候,我还曾经因为凳子经常被借完,一度站着听了半个学期的课,这种情况好像也并不少见。另外,特别要提一句,法大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下课时候会给老师鼓掌,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是理所应当的,直到去其他学校听过课才知道,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这样的传统。法大的老师真的都是很好的,身为一个在学习上不思进取的人,我也自觉有幸能够听到这些老师的授课,并且也成了一些老师的脑残粉。说到这儿,最近老师出走好像都快成为风潮了,不过如果按照法大对老师的待遇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了,学校连老师的办公室都不够分,真是……法大的学霸真的不是一种风气,在这种身边的人都在拼命学的环境下,我再吊儿郎当,在成绩上也算是过得去。不过这也得感谢老师们的手下留情,就我自己的感受,法大老师的给分真的不低了,虽然绩点的算法确实坑爹,但是分数还是过得去的。当然和那些给分畸高的学校比也没意思,咱也得学会知足是不,上课不点名,下课作业又不多,这个分数,反正我觉得是超出了我的预期了的。(当然可能是我的满足点太低,嗯。)课堂管得松,课下就更松了(当然现在教务处也开始怒刷存在感,逃课不那么容易了。我的学院也属于事儿比较少的那种,所以平常不会太干预我们的课余时间)。我这四年可以说是把自己想干的事儿干的差不多了,兴趣爱好一搞就是四年,出去赚钱回来就直接给自己来了台相机,实习基本上每个假期都会找,诊所法援做了一学期,社团也没落下。小伙伴都说我的大学生活特别充实,哈哈哈我也这么觉得。从我自己来看,这样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但是!你永远无法想象学霸们、各种社团竞赛创业达人们的生活。这里可以给法大一个很高的评价,就是在生活方式的选择权上,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我见到过四年早六晚十的年级第一,见到过模拟法庭打到手软各种获奖,见到过拿着耶鲁、牛津的offer的甜蜜的烦恼,见到过英语大牛直接高薪进了外所;但是也见到过创立一个社团的艰辛,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坚持,一个人做出法大3D地图的繁复工作,甚至只是在宿舍自委会帮着阿姨值了四年班。学霸、大神每个学校都有,但是法大也给了我们这些不那么优秀的人机会,你可以四年只坚持一件事,而且大家都会认可这个成绩。唔,不过其实这也从某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局限啊,视野太狭窄了,任何爱好稍微突出一点都能全校皆知。而摄影、视频、计算机之类的技术流,更是但凡稍加钻研就成了别人嘴里的“大神”,然后我们就很容易沾沾自喜,可是出去看看其他学校呢?你还会觉得自己很NB么?好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们开始愿意去鼓捣这些东西了,今年学校也有几部微电影出来,希望能越来越好吧。当然,说是自由,但是作为政比法大的代表学校之一,有些红线设置的也还是让人无力吐槽,而且我所在的某学院更是个中翘楚。比如某微博“红人”老师的讲座被直接拉黑永不许再请,关于某次事故的学术性讨论不过审,至于被请去喝cha什么的,不管是老师被上级还是学生被学校都好像成了习以为常的事儿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行政人员也都好像凌驾在所有人之上了。“一流学生,二流老师,三流硬件,不入流的行政”。有些行政人员真的是在刁难,而不是一个正常的对待学生的态度。最近的风波更是让人特别失望,搪塞、敷衍、强词夺理,每每碰到这种事,总是能把我对学校的感恩之情生生浇灭。看到人人上一个师弟说的,校友会向千余名较优秀校友征集捐款,每人50元,居然只有三个人答复。我想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关于学校内部的负面问题讨论太多的问题,我只想说三个字:人干事?你既然敢做,就不要怕别人骂,如果事儿做了还不敢承担别人的指责,那我也只能说,法大,你的风骨呢?你配得上江老爷子在校庆上的讲话么?法大,其实你真的是挺美的,能不能别让几粒老鼠屎毁了。以上。网友匿名用户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3我是来打脸的。。。你们老黑贵校面积小,贵校一点都不小好吗?从北门到南门要37.5公里,你们哪个学校有这么大?上杰宝:百度地图-中国政法大学北门到中国政法大学南门。via人人网@人海一粒孙迪via人人网@人海一粒孙迪折叠我吧。。。PS:最后一句――爱过,仍然爱,将永远爱。网友蒙面大侠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占个坑,不定期更新。。(多图长文手机党慎入~~~)其他回答的亲们请大家不要偏题好吗!!!!?人家问的是体验!!!体验你们懂吗!!!!?我真的没看到这里到底叫法大还是啥的跟体验有啥关系= =所以师兄我就这样灵活地粗线啦!!!!开始这段无比冗长的大坑!师兄我在这里过了五年了滚蛋了,无数的考试中的主观题让我养成了说话罗嗦的习惯。所以答半天答不到点子上的话也请抱着为尊者讳的基础给个赞吧欧耶~首先,作为一个填报志愿的高中生,你需要知道什么?1. 宿舍小, 没有空调,澡堂很远。教室基本都有空调了。wi-fi覆盖和速度差强人意。一块钱200m下载电影绝对是奢望,不过内网bt还算给力。宿舍没有开水,打开水有点远。食堂性价比在北京至少算中上。2.本科全部在昌平,地方很远。公交的话50分钟左右插入北京腹地,2015年地铁到法大门口。进城也需要1个小时左右。看数字很能接受,但是要是到了高年级需要实习的时候,真的会被折磨疯。(我大三的时候在四惠附近实习。。。。具体的。。。请自行想像)3. 根据各种出去交换的同学反应,法大学习比起武大,厦大等同样法学很强的学校来说,学习难度大,考试复杂,分数低。要出国对分数有要求的同学请三思。考研的同学请点赞。4. 法大名声在圈子里面算一流的。就算是在国际上也差不多是大家能想到的中国法学院之一。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法大的绩点计算方式和其他学校有点不一样,是坑爹的6.5制,但是法大给分不高,所以当普通人听到法大一个人6.5满分下绩点是4会普遍认为这个人成绩好差啊。其实绩点4也算得上一个小学霸了。但是lsac(美国的一个组织,你要申请美国法学院研究生的时候成绩都要经过它的评级)基本给予法大的成绩评级都很公允,我们那年的情况是4能评到superior,最高级别了。第二个例子是我某年在美国参加过一次某前20法学院组织的law school tour活动。当时跟一个教授聊天,我说我来自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他眼睛一亮:oh, you are from Zheng Fa University?接下来正式开始回答lz问题。法大的体验~1. 首先,法大长啥样?1.1.
小见图这是法大的全貌,左上角那个缺一笔的“8”状的连体楼是教学楼,正中间的像个墨水盒的建筑是图书馆。右边像两把牙刷的建这是法大的全貌,左上角那个缺一笔的“8”状的连体楼是教学楼,正中间的像个墨水盒的建筑是图书馆。右边像两把牙刷的建筑是宿舍和食堂。正上方是各种体育馆和体育场地。没了。。。1.2. 但是精致啊!8点的课你7点50起床都没关系,吃饭,买东西,拿快递,反正任何在校园中的交通时间都不超过五分钟,还想怎么样!!!?需要说下,昌平校区虽然是“新校区”,但是是80年代就开始用的新校区(城里的老校区是50年代的)所以经常会有类似于文革题材的电视剧在法大取景。曾经等车的时候听见俩片场的人聊天。 A:“怎么又到政法大学取景啊?” B:“废话,全北京能找到更旧的地方么?”但是。。。。怎么说呢,住久了的话,你会猛然发现。。。。诶。。。。这学校还挺好看的。废话不多说上图。春天夏天(两此图盗用自法大摄影大师余毅)(两此图盗用自法大摄影大师余毅)秋天基本算是法大最美的季节,一到10月份,银杏叶开始掉的时候就很爽了像这样。。(上图盗自已经在耶鲁读JD的大神师姐 (上图盗自已经在耶鲁读JD的大神师姐 @赵丹喵)(上面入镜的小狗是法大众多小狗小猫当中的一只。他们在这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各种被溺爱。一次我买了一根2块钱的火腿肠给上面那只。。它嗅嗅就走了!!我靠是多看不起。。。。后来路边的姑娘告诉我。。。额。。它只吃鸡肉肠== 。。我靠真的是够了。。作为一个流浪汉还有挑食的资本。。。)(上面入镜的小狗是法大众多小狗小猫当中的一只。他们在这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各种被溺爱。一次我买了一根2块钱的火腿肠给上面那只。。它嗅嗅就走了!!我靠是多看不起。。。。后来路边的姑娘告诉我。。。额。。它只吃鸡肉肠== 。。我靠真的是够了。。作为一个流浪汉还有挑食的资本。。。)还有晚上的。。(大晚上这么好的感光表现,这相机也只能来自白富美师姐 @赵丹喵了)法大位于昌平,有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和十三陵。法大到八达岭的距离坐车可能得半小时。十三陵本身没啥意思,旁边有个水库很美,而且基本走着就能去。八达岭十三陵水库(这基本上是法大学子得后花园)以上三张图片来自人人小站(南口记忆)以上三张图片来自人人小站(南口记忆)下面来几张秋天的十三陵水库咳咳,请大家善解人意地无视照片里抢镜的人,我只想给大家看芦苇啊啊啊啊!咳咳,请大家善解人意地无视照片里抢镜的人,我只想给大家看芦苇啊啊啊啊!嗯总的来说,整个法大给人一种热闹却不喧嚣的感觉。基本的城市生活需求都可以满足,而且还会有时给你一点你突然疑惑自己到底在不在北京的惊喜。2. 在法大学习感觉如何2.1.人人都要学法学,人人都要考司考人家说法大专业分为“法学”和“非法学”。其实久了你会发现,其实分为“学法学的”和“除了学法学还学其他的”几乎是个非法学的人都修了双学位。而且下面我要说,都是和法学专业一起选课一起上课一起考试。所以到了7,8月份,留在学校复习的人在路上遇见,无论什么专业,只要认识,都会互相这样打招呼。“诶,你复习得咋样了?”2.2. 学术性很强我想说,如果你们有对外经贸大学的同学的话,可以跟他们进行一些学习上的交流。就会发现,法大教育走的道路,和贸大是两条路。贸大的学生大二就在找实习,整个学校都笼罩着一种强烈的求职氛围。而法大,按照我们当年民法老师的说法,最早建立的时候非常缺老师。所以最早法大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学者。所以整个学校无论法学和非法学专业都会染上一种学术的氛围。自习室满是人,老师推荐的读物真的会有很多人去读。慢慢地,你会开始觉得思考是一种很快乐的习惯,那么恭喜你,你成为了一个非常stereotype的法大人了。下一步就是想想如何遏制自己不变得偏激了。不过这样有好有坏。好处在于,经历了大学本科四年的法学教育,你的学术水平能有很大的提升。我听见无数例子就是法大本科考到外校读研的学术水平震惊了导师啥的。坏处在于,很容易迷失未来。以前听一个毕业多年的师兄讲了一个。说华东政法的人进学校就觉得自己毕业要进外所,然后努力拼绩点,搞社团,弄实习,弄交换,毕业顺利进入外所外企。而法大学生进来就无头无脑地搞社团,看书写作业看书写作业,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要干嘛就一窝蜂去考研考公务员。说起来是个笑话。但是事实上概括了法大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轨迹。而且每年北京各法院检察院公布的公务员录取名单,法大学子占据绝对优势。这个,见仁见智吧。2.3. 考试变态给分低法大考试主观题多,而且考得偏,新,大。现在逐渐地基本都不划重点了。所以要考高分的话除了期末背到死,平时多看书是少不了的。。什么?你又不看书又不复习?你听说过法大很多必修课平均分跌破40了吧。。。2.4. 选课自由在法大读书,只要你四年下来学分都修满,必修全没挂,就能毕业。具体选啥课啥时候选,学校只建议,不强制。无论是法本,双学位还是辅修,都是一个系统上选课,上课和考试。所以每个学期的16周选课季,学生们就跟打仗一样的刷系统,抢课。异常惨烈。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师的课堂拥挤成都呈二八分布。好老师的课堂你站的地方都没有,不是名师的课堂门庭冷清。(具体抢课经历,请参见法大周姐姐这篇:选课大战【just for fun( ?° ?? ?°)】(更新至2.0))2.5. 大师云集法大被称为中国法学家密度最高的地方。。。嗯。。。当然小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法大无论是选课时候被抢爆的老师,还是籍籍无名的老师,基本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所以有的时候经常会有种,某位老师一句话,改变了我一生的感觉。2.6. 学术气氛自由你会发现教科书的作用根本没那么大。就算是对于一科,不同老师也有不同的观点。法大即有滕biao 萧han这样的“战士”,也有吴dan红,杨帆这样的卫道士。即使很正常的老师,也能有很激烈的观点。比如法学院某位著名的老师就曾经在课上发表过对si fa 独立的质疑。。。这也是为什么如果在法大有人搭讪起话题是以“同学你是坚持自然法还是实证主义”为开头千万不要感到奇怪。。。3. 法大的行 zheng相对于中国很多大学,特别是理工大学,法大有着比较宽松,务实,且民zhu的行 zheng制du。大家可能会觉得这跟我有啥关系?其实关系大了。比如我知道在很多学校,学代会都是走过场,学生的诉求无法得到反应。在很多学校,奖学金评选中班干bu和学生会部zhang能得到大额加分,以至于造成谁跟老师好谁拿奖学金的后果。在很多学校,小到借用户口卡去办护照这种事都有繁琐的程序。。。而这些,在法大通通都没有。当然这也是源于法大学生的意识吧。请参考这篇新闻:中国政法大学被法律硕士学生起诉4. 法大的美女想啥呢!?法大没美女为啥对面俩理工科兄弟院校的学生会不定期大量出现在我们食堂尽管他们的菜比我们好吃比我们便宜?法大美女多,女生数量多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到了大三大四大家就要去律所实习了,一般要求职业装加淡妆。所以大家打扮得更加出挑一些吧。相比很多工科学校女生运动服运动裤运动鞋(还是网面的)氛围,确实要不同一些。这里依然见仁见智,毫无鄙视得成分哈。上图的话我不敢上啊= =。全是真脸啊。具体鲜活例子太多了。前几年法大还出了个世界小姐中国区亚军呢。这里从人人官号上转的扒一张吧。作者若感到不适请私信哟~网友桃子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借用豆瓣友邻的一句话,爱校婊,自干五和德吹,国学小清新之间有着巨大的交集。先讲----我入学那年,校长黄进在学校礼堂说:“为了更好地与年轻人沟通,我在暑假阅读了哈利波特七部曲,霍格沃兹的办学理念值得本校借鉴。” 台下学生大为欣喜。接下来他又感慨道:“一所伟大的学校。无论是闹鬼、学生死亡、老师死亡、学生家长遇难、校长被杀还是被暴徒冲击,都不能阻止它每年按时开学。”关于【霍格沃茨梗】贵校别名“昌平司法考试职业技校”,该校仅有两个专业:法学,以及“非法学”(其他专业的合称),而法学专业又分为4个学院,分别是: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经济法学院和刑事司法学院。据说全世界将一个专业分为4个学院的学校只有两所:贵法,以及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跟霍格沃茨一样,这种区分仅为行政管理之便,四年中,这四个学院的学生学习的课程几乎完全雷同。硬件设施方面,跟霍格沃茨差别可观。在北京的剧组拍八十年代的影视剧直接拉到贵法来就行,布景都省了滴。下面是黑材料中政法的每个学生大概都不会对如下话语体系感到陌生:“一生一世法大人”、“本校是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挥法律之利剑 持正义之天平” 。法律代表着正义、法律人就是(或应当是)正义使者,“利剑”、“天平”具有强烈的符号色彩,话语背后的权力跃然而出。如果法律真是一柄利剑,那么,持剑武士和剑锋所指的人不会是同一人。有人戏称,中政法的学子,一半的人在抓另一半的人;还有校友录变狱友录一说。list就不贴了,屡屡被知乎审核,只发一个,当段子博诸君一笑。 曹wen庄,药监局司长,2005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论文“受贿罪的构成要件”。犯受贿罪,2007年获死缓。 【这不是段子,百度百科:毕业院校:黑龙江省商学院中药系 信仰:ma lie主义】方流芳教授说,校(狱)友录里面,本应添加上王li军,他已经被提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博导,只是在中国政法大学学位委员会会批准提名之前,他就走进了美国领事馆,又从那里走进了监狱。黄松you曾经是4-5所名牌法学院的博导,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界共同的审美观留下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法律人学坏与法学教育陈忠林教授认为:中国法学教育对法律人学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法学教育的沉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公立法学院的营利冲动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大学的每个学院都赋予了“创收”的职能。要而言之,创收就是把灌水学位销售给那些不可能通过入学考试、不可能完成学位课程,但又需要学位的人,于是,为这些人量身打造的“博士研究生课程班”、“在职研究生班”、“专升本”、“在职法律硕士班”如同雨后春笋,除极少数例外,几乎所有法学院、系的名称都和这些“创收”项目的招生广告结合在一起。在昌平区,挂有“中国政法大学”招牌的场所当时有28处之多,以至当时流行一句话:“如今,不是中国政法大学在昌平,而是昌平在中国政法大学。”2.法学教育游离于“有用”和“无用”之间教授常常面对学生的疑问:“学这个有什么用?”“讲这个有什么用?””“既然学校课程与司法考试没有什么关系,学了又有什么用?敷衍一下,混个毕业也就得了。”这是法学院学生的一般心态。法学教育未必与学生跨进法律职业的门槛“有用”,这也许是教育自身无法控制的体制问题。但是,如果法学教育不能证明它自身的知识含量,那就面临真正的危机了。按照休谟的的经验主义,知识来自经验,脱离“语境”的法律概念辨析、法律条文文义解释和逻辑分析都不会带来新知,只有将法学概念、法律条文和它们适用于具体情形的推理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可能形成新的知识。按照这样的标准,贵法法学教材大部分已经“去知识化”了。3.法学教授身份的多样化和师生、同学关系的朋党化当任教只是教授若干职业之一的时候,法学院作为一个知识传授和生产机构的能力大大削弱,法学教育的品质大打折扣。学生在教授开设的律师事务所“实习”,学生为教授撰写“法律意见书”,学生为教授介绍需要法律服务的客户,这是当今流行的师生共同经营模式。学生毕业进入法院、检察院之后,放下身段请托学生的法学教授也不乏其人 。毕业之后,“校友”属于“人脉资源”。学校看重那些权大钱多的校友,把他们罗织到学校“董事会”,组成一个常来常往的俱乐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董事会”和谐并存,构成了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在中政法,校方公共关系的方针之一是“牵手富校友” ,“牵手”颇显浪漫,在闽南语,丈夫称妻子为“牵手”,大学青睐富校友,与之“牵手”,这确实很时尚。但是还是有一些很棒的地方,窝的就读感想是各人选的老师对自己应该影响挺大的,尽责有水平的老师启发性很高,在每所大学应该都一样。这是各人自己的经验感受。我不是理客中,并且本身对于“在x大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这种题目就抱有一种恶意和歧视~最后说一下“法大”这个称呼。如果说“法大”是“政法大学”的简称,那么,华东、西南政法大学等都可以是“法大”,名称的独特性无法彰显。中国政法大学的构成要素是三个名词(中国、政法、大学),取三个名词的某一音节构成简称是妥当的,比如中政法,中政大。不过学校似乎有章程要求叫“法大”。“法大人” 这种想象共同体,这种存在,得益于群体的普遍低智商。或者说低智商容易没有主见,很随便就变成想象共同体的载体。你把灌输奉为圭臬。在这里是接受特色射秽主义法理学教育的法大人,在中国就是“山河犹在现世安稳”的宅傻,在欧洲即是白左。最后,你们用你们阿米巴原虫的智慧感受一下,伪共同体身上可怜的归属感跟【自干五式/波士顿人帝国梦】 #有什么区别#网友米新磊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经 @左左
童鞋提醒过来关注这个帖子,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来回答下这个问题。虽然觉得自己不一定能回答得全面,但至少可以从我自己的角度给有兴趣的人一些参考。我的回答只涉及04年-08年这一段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段我在读本科(正好是徐显明担任校长的最后几年);至多往前往后延伸两年,因为有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的有效信息反馈。2002年之前和2010年之后的政法大学我比较陌生,是优是劣在此不做评论。此外,为了行文方便下文中的“中国政法大学”我会统称“法大”。可能外校会有各种不同的称呼,但是本校人确实是这么叫的。我从两个角度回答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读书体验:一、大师:忘了上大学的时候谁叮嘱过的一句话,大意是:在法大的时候要多去听名师的课,这是法大为数不多的财富之一。现在回首来看,诚如此言。在法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今天,这确实是可以代表大学风骨的唯一标准了。如果说江平老校长是法大的魂,那和他一起并肩奋斗以及继承他们衣钵的名师们就是法大的核心价值。关于法大有哪些名师,这些名师在业界有哪些价值,我不一一列举了,前两年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徐显明校长和“法大”的这七年》,写得算是比较全面了。这个帖子最早应该发表于法大校友论坛“沧海云帆”,所以你在看的时候对于突兀出现“爱生活爱沧海”等字眼不要奇怪,这是该论坛当时设置的敏感词替换语,一旦提交的文章中出现敏感词,会被自动替换为这个积极向上的词组!不过现在在网上这个帖子的完整版基本已经看不到了,有的话最多也只能看到第一章的部分内容,检索了一下发现原因可能是作者将此内容出书了,《徐显明校长和法大的这七年》 高佳胜【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可喜可贺,有兴趣的童鞋可以买来一读,不管文风如何,内容还是有很多干货的。个人感觉在法大课程设置最大的优点之一是可以自由选课自由听课。名师的课可能比较火爆开学选课时在网上根本抢不到(这就跟大医院挂专家号一样)。你可以在选课时挑个容易选的老师,但是实际去听名师的课。因为法大老师一般来说都不会点名的,学生在听课时完全可以"用脚投票",觉得讲得不好或者不符合自己胃口可以随时离开。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受欢迎的老师的讲堂里永远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若干人搬个凳子围着讲台坐一圈边仰头听课边接受老师吐沫洗礼那简直是再稀松平常的景象了。讲课一般的老师教室里包括睡觉的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的景象也不需要奇怪。如果因为讲课水平无法留住学生恼羞成怒开始点名,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但在这种氛围中绝对是下下之策,当你开始使用权力去干涉自由时,那意味着你已经输了。所以大部分有抱负的老师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景仰和崇拜,对于老师来说,这可是最实实在在的荣耀。这就像能够入选完全民选的年度“最受欢迎的十大名师”,某种程度来说比发表论文数量和职称评比更有成就感。说到这讲个段子,学校安排讲课时,有些比较长的课会安排两个老师讲,一个讲前半学期,一个接力后半学期。某一年刑事诉讼法,前半学期是洪道德老师讲的。洪老师虽然到不了大师的水平,但在司考界也算是名师了。所以讲课现场屡屡爆棚。这样到了下半学期,换了第二位老师接力。第一堂课估计是大家都不太认识他,所以想过来听听讲得这么样,所以一开始人来得还是比较全的。但看得出他应该是初登讲堂吧,讲课风格味同嚼蜡且无实质性内容,于是同学们开始毫不给面子的默默离场,课程进行了不到一半,教室里走了可能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要知道这可是那种能容纳两三百人的大阶梯教室啊。这位老师开始还能撑着继续,讲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实在是扛不下去了。对剩下不多的同学说,要不今天就讲到这吧,我把电子邮箱留给大家,希望大家觉得我讲课有什么问题都发邮件给我,我会虚心听取意见的。然后黯然离开了。这位老师后面的讲课风格是否有变化我不太清楚,因为后面他的课我再没去听过。不过从这个例子中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如果说法大校园里尚存民主精神的话,在讲堂上最能体现。二、大楼虽然古语说大学之大,是大师,不是大楼。可我不得不说,其实大楼(教学硬件设施)对于大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大师保有量也江河日下的情况之下。法大的本科校园地处昌平而不是京城繁华地带,让很多初来校园的莘莘学子感觉与世隔绝,甚至有自卑之感,为什么高考同样的分数只有我要在六环之外过四年?除此之外,法大校园之小一直保受诟病。我仍记得当年带着一众外校同学参观校园,从正门穿过宪法大道以及篮球场旁边的一条路走到后门时,尚未花去十分钟。于是每次饭桌上聊起学校,法大前门到后门的距离便成了他们永恒的话题,不管我怎么解释法大校园并非是规则形状都无济于事....法大的研究生院地处市内北三环繁华地带,与北京电影学院隔桥相望,与北京体育大学一路之遥,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心想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一把了!但是来到研究生院会发现,这个校园比本科校园还要小的多...如果说上述内容还只是面子上问题,那下面我列举一下由此带来的技术层面的困难:大楼少最直接的影响是学生没地方上自习。想想本科生院当时就五栋教学楼外加一座图书馆,除去日常上课占用的教室,能留给学生的屈指可数。所以平时的情况可能还稍好一点,但一到期末的时候,复习期末考试的人、复习考研的人、复习司法考试的人、复习公务员考试的人,所有的人都在抢自习室。而这些教室里有空调的只有图书馆。所以在北京夏天的时候,为了让这一天的复习能够不那么遭罪,你会看到图书馆门前从早晨四五点开始的排队长龙,这个队伍堪比协和医院挂号和北京火车站买票的盛况。这应该算是法大的特有景象之一了。我当年可没这等毅力,要知道早晨起太早排队占到位之后就得回去补觉,浪费正常作息时间不说,连续几个月早起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当时或者是蹭别人的占座,或者是在非空调教室里打游击......有不少同学不想早起排队也不想打游击,于是发现了第三种选择,去对门石油大学上自习!中国石油大学和法大一路之隔,地广人稀,环境优良。于是座位最紧俏的时候,好多人便奔赴石油大学抢占自习座位,以至于一度影响到他们本校人的自习资源,不得不要求持本校学生证的人才能进校上自习。第二个影响就是对于授课和听课质量的影响。虽然课堂爆棚的现象可以体现老师的讲课水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种挪动身体都比较困难的环境下老师是不可能随心所欲发挥的,退而求其次只能单方面的讲,学生只能单方面的记。笔者曾体验过法大郑旭老师的互动式教学法,郑老师认为那种几百人一起上课的方式是根本无法达到法学这一思辨学科传授目的的,所以他上课一般都是小教室,二十多人,所有学生他都能叫得出名字。每节课之前发给学生预习内容,都要求学生了解下节课的内容,上课时和学生随机互动(大家可以去看看哈佛公开课《公正:该如何是好?》,郑老师的授课形式与之类似)。从理解的角度来说,这比单方输入要有效的多。但这种授课方式就必须要限制听课人数,所以郑老师只能强行要求没有选到这门课的人不准听课。而这又与法大“用脚投票”的传统相违背。我还记得某学期始一名没选到这门课的学生来旁听郑老师的课,结果被老师要求离开,他不服气下课后还就此与老师辩论。在我看来其实他们都没有错,终归是人多、地少。另外法学的大学教育到底是精英教育还是普法教育?这个例子可以折射出很多体制问题,也许很多对法大抱着美好幻想的同学看到大楼这一段心会凉半截。但我觉得倒没有必要这么快盖棺定论,因为要和北大清华比,那肯定永远不是一个重量级。但如果从自身来看,现在的法大确实要比02年之前好太多太多了。现在的足球场、篮球场在那时都还没有。学校周边也基本都是一片荒芜。去年我回学校看了一下,校园里之前的一片荒地现在又起了一栋大楼(研究生院的新楼也起来了),主校区和后面的家属楼校区之间修了地下通道,正式连为一体。所以从硬件设施来说,现在的法大可以算合格了。我觉得这时候评价一个大学如何,还是需要回到“大师”的层面。我离开学校五六年了,现在法大的名师们都还在吗?有多少老师来,有多少老师走了呢?前段时间看到朱庆育老师离开法大的消息,甚感惋惜。希望这只是个例。我的体验只是大象的两条腿,如果看客希望体验大象的全貌,可以结合其他人的答案。如果想了解法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这是另一个问题。网友匿名用户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晚上睡不着,爬起来,总想写点什么~这真的是答题压力最大的一次……来法大半年多了,就像之前的某些师兄师姐说的那样,来法大,我不后悔,但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决不会来。吐槽篇:1、当被问到“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时,我想大多数法大人的答案里,总少不了吐槽,吐槽她的地理位置,吐槽她的校园大小,吐槽她的硬件设施。――地理位置:六环开外。永远忘不了开学第一课,黄东老师坐在礼堂讲座上,对我法地理位置的各种调侃,“我以为我来到了祖国的心脏,却发现我守卫在了首都的边疆”“打开广播,就是,‘欢迎收听张家口广播电台’”事实真的如此苦逼……同学从天津过来去城里,比我去城里还快!――校园大小:校园大小形象点说就是,站在北门能够望到南门,站在东门望不见西门,至于为什么望不见西门,也不是因为学校太大,而是因为压根就没有西门……在浙大的闺蜜,一大上课,7点半左右就得出门,我7:55下床不慌不忙地走过去爬楼上课,都不会迟到……――硬件设施:六人间,没有上床下桌,没有空调,没有独立卫浴,甚至公共澡堂里连隔断都没有。记得第一次进澡堂,我澡都没洗,就被吓出来了。平时11点熄灯断电,周末12点,并且由于是80年代的校园建设,电线老化严重,啥都不许用,加湿器都是违禁用品。想要用热水,穿越大半个校园去开水房自己打,对了,开水房和澡堂还都是限制了时段开放!还有座位永远不够的图书馆,湘菜窗口都没有的一食堂和二食堂。感觉小学初中高中没受过的苦,都在这里受了个够~2、开学之后去军训,再一次刷新了我对“艰苦”二字的认知。女生都是24人间。不管你流了多少汗,不给你洗澡!!!3天放一次热水,还要限时!!!想上厕所,只有茅房……想吃饭,一桌10人,米饭都不够,所有的菜都是酱油的颜色,萝卜土豆白菜都是一个味,虽然馒头稀饭不限量供应,可那个馒头你得在嘴里咀嚼得再多都很难吃到甜味,稀饭里压根看不到米,说白了就是米汤……想睡觉,不行,出来唱军歌,哪怕那是9月份,那个军事训练基地,晚上也可以冻死人,我会告诉你,某晚,我穿了羽绒服,还裹了一床被子在身上吗?3、唔,没来北方之前,我认识的北方男生(网友……)都是178+,那个178的都一直在念叨自己好矮好矮【唔,他现在已经找到180了……】,我以为北方的男生都是这样的,直到来了我法,我我才明白自己有多天真……更重要的是,男女比例还不平衡……r(st)q4、你见过,每天早晚都会放广播的大学吗?―――――――――――――――――――――――――――――――――――认真篇:1、怎么说呢,据我了解,来我法的学生里面,很多当年都有冲击清北人大复旦的实力,高考发挥失常,去不了北大人大的法学,又有一颗志在为法学事业奋斗终身的心,所以才报了我们学校。可以说,在某一程度上,我们学校和北大人大的法学学生最开始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可为什么,四年之后,差距被拉大了?记得在参观一所世界排名前二十的外所时,一个师兄如是评价说:“从专业基础知识的角度来说,法大的学生并不会比清北人大的差,甚至有些时候会优于他们,差别最大的是眼界。当然,这可能是地理位置的限制造成的。”填过志愿的人,都知道,有些专业实力相差不大的学校,分数区别大,关键在于,它们位于北京和上海。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两大城市学校的分数线会高一些?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城市是政治、文化或者经济的中心,机会更多,而另一方面,这两个城市能够开拓视野,一个在北京上海读书的学生,四年下来,和那些身在比较偏远的城市读书的学生,不说学识上的差距,至少在很多人事的看法上就会不一样,甚至是自身的气质。很多东西,只有你见过了,经历过了,才会淡然,慢慢探寻到你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在法大,真实的境遇是,我们付出了选择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的代价,却身在了一个……连三线城市……都不如的地方。每次进城,我都要很土很乡地感慨,这才是北京……【不要嘲笑我多low】厉以宁教授所说的,大学最应该学的眼界,在我法确实比较难培养起来。2、云南高考比湖南高考先出分,闺蜜考砸了,说,只能报中国政法了,我就笑她,为什么要报中国政法,有这分还不如去报西南政法呢。哪怕中国政法大学有“中国”二字做前缀,在不少像我一样愚昧的国民心中,她并没有发挥那么大的影响力。学术角度上,江平爷爷之后,再也没有那种一听名字就能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法学家。政治角度上来说,西南政法的校友,身居司法系统高位的……貌似……更多一些,校友会做的很好。举个例子,从幼儿班开始基本和我一直同班的朋友她妈,就是西南政法毕业的,每年同学校友聚会都好多次,恩,她妈家并没有什么背景,可也能做到我们市中院的副院长还是院长来着。上个学期看过一份我们学校的就业报告,记得我们学校毕业选择去中西部的特别特别少,二者加起来也就10%左右,大部分的人选择了留京……作为一个熊孩子,实在无法理解,那么多师兄师姐拼了命留京工作的心情,和那么多名校毕业的应届生撕逼难道不累吗,回到家乡就那么不好吗?说不定一个城市,才那么一两个我法学生~~~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或许,法大不是那么完美,可她终将是我铭记一生的母校。一辈子都无法忘却,那个炎炎夏日,在礼堂里,我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时心灵的震颤。四年四度军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引用张抒涵师姐《我在法大信仰之路》中的文字作结:“这是一所历史并不悠久的学校,这里经历过惨淡和边缘,这里时常有燥热的气息。但我也分明在这里读到了宽厚和忍耐,坚守和希望,当整个中国仍然昏沉沉甚至迷失方向,这里还有一群有热血有良心也有智慧的人们,他们,我们,都不曾忘记最初的誓言。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军都山顶的叶子吐露枝芽,当寒冬渐去。十三陵的波声作证,法大必将对得起它中国的名字。”网友匿名用户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如果你对法学事业抱有极大热情,请来;如果只是分数差不多是这个档,任何一所同档次的综合类大学都是你更好的选择。如果你看上它偏远幽静适宜钻研学问,请来;如果你只是向往帝都的底蕴与繁华,河北昌平律师职业技术学院满足不了你。如果你是吃苦耐劳的朴素儿女或者想体验一下超袖珍六人寝无空调无阳台开放式大澡堂,请来;如果你是对生活质量有基本要求的普通青年,还是挑个是人住的学校吧。如果你是单身男生,请来;如果你是单身女生,别来。这是一个怎样的学校呢?五分钟的脚程,根本用不上自行车,八点上课七点半起床时间完全够用,在某一个点可以同时看到学校的三个校门;远离市区环境还不优美,去趟西单总觉得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全校十一个学院有四个是法学院,非法专业不过是点缀,非法学生几乎全部辅修双学位法学,真正与法无缘的寥寥无几;学霸很多,学神很少,生源很大一部分是当年考人大未遂流落至此,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女神很多,男神很多,但男乓埠芏啵蟾攀桥嗄猩俚幕肪嘲逊ù竽薪抗叩靡晕约核薜校耸挚扇龋ㄎ抑烙么砹耍我是个非法的学生,也对法学毫无兴趣。我对这个学校并无什么归属感,听到这个大学也不会有很强烈的亲切感,但这里毕竟是我独一无二的母校,她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这里的人,这里的制度,都非常具有法大特色。法大有自己特有的学生管理系统,也有优良的bbs吐槽系统,法学专业的理性与公平正义的思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这个学校的每个人,连保安小哥都高分过司考。我不想昧着良心说这个学校多好,我也不想因为我对这个学校的某些不满就一杆子打死她,她是一所优秀的公检法从业人员培育基地,只是我不适合她,但我会经常想她~网友蒙面大侠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国内法学院基本都靠自学,所以读完北京各主要法学院,你的法学和外语的学习成果,主要取决于你的自学程度,与学校和老师基本无关。当然,这方面各学校的传统会对你构成影响。业内都了解,法大的学生通常土一点但民法功底扎实,外经贸的学生通常外语不错但中国法一包渣,诸如此类。除了学习,每个学校都应该提供住宿、交换、留学、招聘等各种资源,法大的优质资源太少,而且僧多粥少。我说完了。――――――――――看不少人点赞,我再唠叨两句,法律这行是讲出身的,法大本科是个不错的学校出身,虽然不会让你初入职场时加分,但至少不会让你减分,这已经很好了,毕竟能起到这样作用的法学院在北京也就那么几所。我再次说完了。网友齐观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7.10更新:我不喜欢没有事实依据的抱怨,也反对刻奇(刻奇_百度百科)的,崇高感泛滥的集体主义。大三,不敢说实现了多少入学时的目标,好在经济独立,任职于某司核心事业部。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养自己的梦想,非典型的非法学学生。除此之外,有家自己的小公司,曾被父亲、天使、以及想要拉进来的员工各种冷嘲热讽,如今规模虽未做大,但嵌入了行业链条,有些业绩。可惜以上这些,几乎没一点是学校带给我的。课程水得不忍直视,习惯性忽视业界发展,没在企业上过班的学者讲产业管理,八杆子打不着的内容也能结合到法律上。至于校内创新创业基金、孵化项目,以骗吃喝为主,很难活出校门。一个不容忽视的弊端是: 缺少相关行业思维,格局太小,对新兴的商业模式没有概念;许多同学仍以为公务员、制造业、国有垄断是碗好吃的饭……20岁的你,以55岁养老/退休为例,最好是看未来中国30年的发展,如果说这个难度太大,不妨思考1978年以来的30余年是怎样一个趋势?每一次市场红利的释放,都是引入更有活力的竞争,也是对上述行业既得利益的削弱。法大作为国内知名院校,这么多年在民营企业界只出了一个夏学姐,不得不说是值得反思的。“再给一次机会”这种假设很幼稚,问我后不后悔,我坚持第一天入校时心中的答案。但这,不是不奋斗的理由,不是人云亦云的借口。朋友眼中的我,曾是一个偏文艺的人,如今已相信功利和经验。在这所单向度的,在自己的舒适领域内非常优秀的学校中,一个有着不同理想、不同专长的人虽然不会受到鄙视,但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没有几个同学能理解你为什么咬着牙崩着筋,做着“不一样”的事情。请记住,如果你不巧来到其他学院,大多情况下便只能全靠自己(或许再加上父母亲友),法大很难为你贴金。个人的奋斗的实现,与艺术性和感情无关,只与营销、达成目标、坚强的意志和获得认可有关。主要给后来人看,勇敢地选择不匿。网友鲍清让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在最前面再补一句哈,这个是个人体验。所以虽然我有点惊讶一些校友的答案但是还是都觉得挺有道理,毕竟每个人的预期不同,见到的人和事也不同,满足点也不同。多角度回答体现的是更全面立体的cupl(关于法大还是中政这个,我挺好奇起源的,现在好像约定俗成本校大多称法大,但外校并不这样称呼,有没有知友来答疑下。我不觉得叫法大就显得自大或者low,也不觉得叫不叫中政是因为不当狗腿。我之前没觉得这事有没什么好说的,叫什么挺随意。上海交大不是就叫交大吗?结果发现大家对此有很多看法啊-_-|||)。不过希望答主们回答问题,而不是评论问题(有评论区哦。。维护知乎环境人人有责呀)占了这多么坑,现在答完西瓜办和经济大法好的大三党还不来填坑嘛!!…………不会打分割线……………虽然活动范围很小,但是昌平很安静。虽然行政真的很水,但是老师大多负责且有骨气。老师下课会有掌声,师生见面招呼亲切。老师之间有君子和而不同,也有师承一派相互打趣。老师身上少见市侩之气。要求严格而不苛刻的是大多数。(关于朋党是真的没见过。陈汉老师和翟远见老师师兄弟俩在微博经常互动哎)也见过有教授很无奈吐槽,说自己根本不会教书但是要凭职称实在没办法,课上就一张张给大家放ppt的。但我觉得这也挺无奈。。。结课时候她买了一堆零食给我们+_+虽然课程还不够多,但是法学选择空间还是很大,并且和石油大学有合作,希望会越来越好。虽然活动很少,经费很少,但是每年毕业季图书馆门口的歌声,跨年时拓荒牛前的摆设,都是不会忘记的。食堂都在大众点评可以搜到好吗!虽然这几天总是吃到奇怪的东西→_→其实学校设备还是挺全,我修司法鉴定还使用了502指纹检测的那个设备,上个月还有什么眼动仪实验,跑去玩还给了30块。≥n≤老师,同学,学术氛围(有人提到大家盲目考研或者考公务员,额,我们院其实还好,每学期辅导员都让大家规划,还开会,一个个谈心什么的,班上资源也非常及时,所以我所看到的盲目的同学几乎为0。)真的真的让人非常舒适,考试严格也是真真的。。。@吕豪 老师虽然你只给我七十分但是我还是和师妹推荐去你课上怒看德语哈哈哈!前面有人提到了很多问题,可能我接触不到,所以只谈个人体验。霍政欣老师结课时曾说过一段话,当时听之热泪盈眶,大意是,师生一场,万分感谢。我愿你们仔细思索何为成功,何为真正意义。不要趋同盲从,要做个正义且快乐的人。不过是一学期的授课,他正襟危坐的告诫和祝福却无比真挚。焦老在结课时对我们50人笑着说,诸位啊,谢谢一学期的配合,愿你们学有所成。仝宗锦老师结课时更是深鞠一躬。@仝宗锦就冲着这三年所遇到的老师,在政法读书的体验也是无比美好。当然,如果宿舍可以装空调,或者加个电风扇,我是非常同意的。日后若有所成,必定回来捐个澡堂!洗澡不用光着膀子排队才是重点啊!!!!!因为我是实验班,不涉及考研问题,也不参加社团,难见所谓水深。由于课程植入,老师较为固定,仅仅对我所接触的人事评论负责。@齐观 的照片拍的非常棒,希望可以发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眼中法大的四季和角落。最后,希望学校暑假多开教室,让学生因为没教室复习而排队,还把排队照片放官网的做法我十分不理解。学校虽穷,也该疼爱学生,因为我们都深爱着法大(的人)。网友徐小羊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基本上北京文科学校中妹子最难看的学校,把我折叠了吧网友左左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园有桃 写的很精彩。我仅能代表本世纪初在校的体验,那时候昌平刚有安达咖啡,也刚有初出茅庐去混娱乐圈的几人(包括衩姐)――好像大家对这个都有兴趣,我们那时候的娱乐圈人物有现在凤凰台的主持人,有个安妮体的女码子的(主持人的黑历史就不说了)仔细看了下高票的几个答案,有的表现出失落、有的表现出不喜欢。恩,昌平校区硬件确实不招人喜欢,但如果拿研究所院比,你会觉得简直是天堂(希望我们那个在法大读到博士的同学不要看见)。个人对法大没有特别深的感情,也没特别深的怨,大概本来就是无欲无求所以也没特别大的感觉。大二就因为洗澡问题搬出来住,但是一直和艺术团的人关系很好,所以现在回忆起来的欢乐也多是和社团生活有关,记忆里满满都是小圈子的。莽原话剧团的历史,我们那届有个前后的梳理,也荣幸代表法大第一次参加了大学生戏剧节。不过现在人文学院的李忠实老师是中国先锋戏剧最早的圈内人,所以看微博上的消息是,人文学院的大戏大有赶超官方莽原的趋势。大学回忆这事,其实只是自己的圈子,和学校基本无关。圈子有趣回忆就温情满满,没什么圈子也就没什么可回忆的了。关于这个话题,很多年前昌平校区的来回答:1、小。据说建校是按照在校1000人(?)建设的,但我们那时候就已经一届2000人左右,宿舍窄小闷;2、远。要去趟市里还得坐40分钟车,而且据说人越来越多,倒是为以后适应上班路途时间打下优良的基础。3、窄。基本都是文科专业,不是还传说要改名叫松园法律职业技术学校吗?反过来讲,学校也有很多值得学生骄傲的地方:1、有大师。江平老爷子就不用说了,而且他脾气好好,今年通过电话求了他一个墨宝,没想到老爷子在未见面情形下立刻就答应了,还很耐心的问求什么字。2、校友多。在北京混不觉得,到外地需要抱团就明白了。3、校园小,大家感情就更近点。反正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网友匿名用户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环境艰苦,授课精彩,学风好,思想活跃,因处郊外而寂寞。法大的四年,让我的思想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网友匿名用户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人穷,志短,不复当年。网友蒙面大侠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Sherrywxy 回应师姐几个问题。1. 空调。除了宿舍之外,每一个教室都装上了空调,夏天复习舒服些了。2. 图书馆占座。今年上线了占座系统,提前选座。图书馆排队的景观已经没了。3. 校内行政系统。依旧让人无语,很差劲。4. 师资。朱庆育老师今年走了,去往浙大。网友蒙面大侠对[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给出的答复:05级商学院,所谓的“非法”专业。09年毕业后还在昌平家属院蜗居了大半年,这么算起来,在法大总共呆了差不多五年吧。毕业后写过不少关于政法的,有两篇具有代表性,一篇是日晚写就的&入法大八周年记&,一篇是2009年深秋的《毕业了,开始爱上政法,爱上昌平》,在这儿都贴出来,分享给大家。入法大八周年记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自己真正地不为当初去不了武大而遗憾。这一点,让我欣慰不已。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武大一直是我心底美好的梦。长期以来,一拿法大和武大对比心中便隐隐作痛。若我是果郡王,武大就是得不到的甄郑ù蟊闶强捎锌晌薜难诀咪奖獭R恢钡奖弦岛筅鼐硬剑也耪嬲哉ú槭舾校蚨辛四瞧侗弦岛螅险ǎ喜健罚馄恼卤挥胛彝昕冀ǖ穆槌抢舷绲母仕嗯亚萍宰餍薷暮蠓⒈碓2010年的政法大学校报上(政法校报质量上乘,尤其是其文艺专刊,时有拍案之作。即便是头版的校务记事也比党报有意思得多,我敢保证校报质量高过中国98%的纸媒)。这应该是我的文章第一次见报,可惜署名人却不是我。话说,我至今还没读过这期校报,回国后一定要找来原版。即便如此,我对武大的感情依旧,直到今年3月借调武汉工作,我依旧喜欢去武大游玩,并给许多朋友寄去武大的明信片,还曾畅想如若能在樱园读博,亦是极好。法大是包容的。学生可以在课堂和讲座上质问老师的授课内容乃至质疑其道德水准,BBS上无论多么敏感的话题,基本上都可以进行自由充分的讨论。正是这种风气,以及法学这门强势学科的理想主义特质,使得法大的学生,包括我在内,与京城内另一著名文科院校的学生相较立场和思想有时候大相径庭。法大的同门情谊是真诚的。我觉得中国恐怕再也没有一所这样的大学了,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之间四年里会浇筑出那么真挚而深厚的情谊,或许这与法大十八分之一个武大都不及的校园面积密不可分。从号开学师兄师姐帮我拿行李送我到宿舍,到号离开北京,无论我在那儿,都和政法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保持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就连我来到宜昌工作,跟一个04级的宜昌长大的武汉师兄脱离不了干系。而此时此刻,离我200公里的博洛尼亚城中,便住着那位八年前拖着我的行李送我到9号楼宿舍的潜江师兄。 校园狭小,遇见熟人很容易,有时候躲都躲不开,彼此联络感情就很方便。走在校园里,总会遇见师弟师妹热情地喊我师兄。要知道,师兄师姐这个称谓,在绝大部门大陆高校里都已经绝迹了,大概是明朝十三陵所在地的昌平,这块遗世独立的风水宝地保留住了法大学生的纯真。想念法大每个周末,阶梯教室里各个社团和学生会组织的免费电影放映。从大一到大二下学期没有电脑的日子里,阶教的电影伴我度过了一个个美好的周末夜晚,留给我许多难以忘怀的光影记忆,肖申克的救赎,大鱼,中央车站,摩托,阿修罗之瞳...感谢法大的文渊阁、法渊阁,文史哲类的书籍在这两个图书馆倒腾来倒腾去,每次我都能迅速搞清楚书架的位置。大学四年,我翻阅过的书籍有几千本了吧,或许过万了?即便我真正用心读过的少得可怜。感谢法大的讲座。大学四年,参加的各类讲座也有几十场,有研究哈贝马斯的曹卫东,有耶鲁的陈志武,哈佛的冯胜利、潘杰客,复旦的朱学勤,有最具感染力和煽动力的北大法学家贺卫方,有小学便开始阅读黑格尔《小逻辑》的丁学良...当然,也有一些三流的商人或者**家,只是当初的阅历太过有限,没有火眼金睛辨识出原形来。感谢法大赋予我的一切,我的禀性,知识,气质,都与这所学校息息相关。没有法大,就没有今天这个完整的彭某某。-------------------------------------------------------------------------------------------------------------------------------------------毕业了,开始爱上政法,爱上昌平。毕业了,开始爱上政法,爱上昌平。生活就是一个过程,时间慢慢流逝,人的心境和某些固执的看法因而逐渐改变。有时候刻意地去追求某个目标和事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昨晚一个朋友跟我说,他希望明天起床的人时候不再抑郁,能够脱胎换骨。想起我高中读完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之后,在日记本上写下,明天我要像振宝那样,做个好人。这是多么地不现实。我花了四年时间才开始爱上政法。《昌平,我与法学一起堕落》一书中,那个农村出身的师兄叙述了他大一人生哲理课让他在班里一举成名的文章。其中一句是这样来描写政法校园的:放一响屁,学校所有门都听到,撒泡尿都能绕学校走几圈。大概是04年高考之后的武大之旅给我心底留下了太多的印迹,进入政法总让我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大学。对政法的排斥几乎从入学蔓延到毕业前。大一思修课班里同样讨论过政法校园的问题,大钊发言说,政法校园的确是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嘛。那时候听了不以为然,总觉得我大学应该像武大那样,青山绿水,古典与现代建筑齐相媲美,春天樱花烂漫,秋天丹桂飘香。号,坐着345我和父母来到了政法,尽管有热情的师兄师姐接待,可穿过短促的大道就走出了尚未装修破败不堪的北门。分在一个宿舍的龙云很久以后对我说,开学那天穿过校园来到九号楼,他的心都凉了。唯一安慰的大概就是分到了四人间的宿舍吧。从那时起我就不断的做着自己的武大梦。05年10月份,时任武大党委书记的顾海良来到政法商学院做讲座。我逃课花了半天时间工工整整的写了封几千字的长信给他,对武大的发展表示忧虑提出看法,末尾署名一个关心家乡大学发展的湖北人。大二的三月底,长期郁郁寡欢的我终于下定决心买了开往武昌的火车票,在即将毕业的武大朋友那儿住了好些天,总算看够了武大的樱花,圆了自己的樱花梦。大三的时候向往南方,去了趟桂林,回来路过武汉,又在那儿住了一个星期,临走的时候到武大转了半天,绕着东湖走啊走,用手机拍下一大堆照片。回北京的时候刚好是5.12,我竟然对舍友说,为什么地震不发生在北京呢?这样我就不用回来了。大四考研武大梦又发作,最终考研也放弃了,不了了之。向往武汉是因为那里的人吗?恐怕不是,仅仅是向往美丽的校园罢了。回望曾经的武大梦,珞珈(logosun)再美,并无我容身之地,武汉同学虽多,还是没有居住了四年多的昌平来得亲切。雪中行走的时候想到,武汉三年五载也见不到今天这样的白雪吧,08年,那只是个例外。能走在这样的雪景里,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政法带给我的回忆何止这一次雪景,又岂是几次走马观花的武大旅游所能比拟?尤记大一,在拥挤的阶梯教室聆听贺卫方教授关于司法改革的乌托邦幻想,激动得暑假回家向父母宣扬他的理论。自考出身的研究生桑磊师兄主编的《风雨考研路》大一开始便开始影响了我。无论是北影的心血来潮还是对西方哲学的赞叹,几乎所有的兴趣和道路都源自于那本黑皮的考研历程。回首四年,政法的图书馆留下了我多少足迹,文学哲学美学的书随手翻阅不可谓不多。出于对法学的偏见本科几年我没听过几堂法学课,不过人文学院的几位老师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翻阅人大复印资料时,看到哲学系孟彦文关于勒维纳斯的论文,而平日里遇见那位长发飘飘的曹万成老师总能让人慨叹这大概就是学者吧。无意中听闻武大出身的一位老师说,曹万成读博导师是邓晓芒,研究方向是海德格尔,他发誓要弄清海氏,读了八年才毕业,想必创造了武大哲学系的纪录。还有浙大调过来的郭世佑老师,普通话说得很差,课讲得不错。研究美国史的杨玉圣教授,口无遮拦,敢说敢做,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学术批评网。这些师长,虽然我并没有直接接触,听过的课和讲座也不多,但从他们身上总能感受到一股直面过往和现实的清新气息。政法囿于一法专长,02年以来新兴学科发展了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实力仍然欠缺,好在我们能说,学校尽力了,能提供给我们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足够了。校报文艺版有个师兄,叫张培坚,他在我大一的时候发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在昌平》。开头一句记得是这样的:余久居京郊小县,周遭皆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人。初读的时候,哈哈大笑,四处传阅。昌平四年,面目可憎之人很少,朴实厚道的昌平人倒是认识了不少。九号楼修车的那个大爷,第一次去他那儿给足球打气的时候跟他吵起来了,后来逐渐熟悉起来,毕业前我把曾经心爱的小摩托送给他了。明哲腾达超市的那个胖子大哥,喜欢开车去乡下钓鱼,生了个胖乎乎的女儿。还有九号楼的爆牙楼管,家在南邵镇,听说有好几栋房子,特有钱,他有一个30多岁的儿子,至今还没结婚。更不用说那些善良可爱的师妹,热心的为我借来一卡通,让我这个没有身份的人得以继续徜徉在政法校园里。还有那些积极曾经积极帮助我的师兄,当初我连招呼都没打就跑去跟他们要西服,二话没说就找同学借给我了。我没有张培坚那么才气冲天,心高气傲,生活在这狭小的校园,到头来发觉人与人的距离要近了许多。尽管毕业了,走在校园里,仍能经常见到师弟师妹跟我热情的打招呼,还有机会去师弟的房里熬夜看欧冠。校园小,熟人就容易经常打照面,感情联络更为方便容易,这大概是呆在政法最大好处吧。时至今日,我依然梦见高中多,而大学少。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时刻都处在政法的环境里,接触的还是政法的学生老师。如果有一天,我像许多同学朋友那样远离昌平,远离北京,我一样的会梦见这里,一样的想念这里。四年四度军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这句话在昨日之我看来多么的矫情幼稚,没想到半年前我竟然跟着05级的两千人一起呼喊着这句话满含泪水毕了业。挥人间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抛却法与非法的纠结,当初那理想主义的誓言总能让人热泪盈眶。奥伦最近两次过来,陪他在政法四处走啊转,他跟我指点哪里是无人能瞧见的死角,与我一起回忆大学生活。他说,每次周末走到积水潭,知道919就不远了,昌平在招手,心情便舒畅起来。工作一年多了,他经常跑来政法,每次来都拍很多照片。有一阵,回来了没地方住,就在他9号楼――他曾经的宿舍――那个银河之星网吧包夜。我想我明年秋天肯定不会再呆在昌平了,大概也不会在北京。大致受他的影响,我也想用相机尽量多的记录这段时光。奥伦说,他有个朋友在上海工作,最近他的QQ签名档“攒钱回昌平”。希望将来有一天,我有钱有工夫,能来昌平来政法转转吧。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咖啡的好处与坏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