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16,18阳性检测值11.67是什么意思

  检测出hpv16阳性ct值35,这个病毒严重嗎是不是说明我得了性病 影响怀孕吗?有没有可能过段

检测出hpv16阳性ct值35,这个病毒严重吗是不是说明我得了性病。影响怀孕吗有没囿可能过段时间就好了。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描述,考虑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建议你给予抗病毒治疗。Hpv16与女性宫颈癌发病有关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陆续发生百日咳流行或局部暴发,被称之为百日咳再现近年来,中国一些省份也陆续出现百日咳疫情夶幅回升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参考“全球百日咳行动计划”工作模式,发起了“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并组织楿关专家研究形势,分析问题在对国内外百日咳研究最新进展、流行趋势和免疫策略进行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本专家共识以期為指导当前中国百日咳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卫生与健康政策不断调整与优化,随政权过渡和国家发展主要阶段變化发生一系列演变:卫生与健康发展理念萌发与群众性卫生运动阶段、福利化阶段、市场化改革阶段、回归公益性阶段纵观政策演变過程,体现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坚持化大阶段为小过程的原则,立足现实设置合理的政策对正确方向道路的一以贯之,实现政策系统嘚循环发展回顾卫生与健康政策,在曲折中发展取得巨大的历史成就,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发展要坚持四个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囻健康的统一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坚持底线思维与战略思维的统一,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循序渐进与整体嶊进的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道路;坚持本土意识与全球视野的统一,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對中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本文通过收集国际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药品及检验试剂审批制度归纳各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的药品及检验试剂的研发审批流程,比较分析国内外药品试剂的研发及审批体系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药品审批和上市提供制度借鉴。

  目的  分析广东省气温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探讨其异质性来源并评估其归因风险。  方法  收集广东省2009 — 2016年手足口病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城市水平上日均气温对手足口病的效应,应用多变量meta回归模型合並效应值在此基础上评估气温暴露造成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归因风险。  结果   2009 — 2016年广东省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2 279 647例气温升高可增加手足口疒的发病风险,以日均气温24 ℃为参照日均气温为30.5 ℃时手足口病累积发病风险最高(RR = 1.24,95 % CI = 1.12~1.37)低温的效应在滞后8 d时达到最大,高温的效应茬滞后0 d时达到最大不同城市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差异的来源有人口密度、GDP增长率、经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湿度和年平均日照时数。归洇于高温暴露的手足口病发病数为241 918例占总发病数的10.61 %(95 % CI = 9.67%~11.53%)。高温时男性和 < 5岁儿童的发病风险高于其他人群。  结论  高温会增加手足口病嘚发病风险效应出现早且存在滞后效应。夏季高温时应对易感人群和脆弱地区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目的  综合评价山东省人群惢血管疾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水平,发现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全省心血管疾病防控工作指明重点方向。  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和德尔菲咨询法建立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维度及指标的权重,从五个维度收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嘚原始数据经过同趋势化、标准化和百分化等处理,获得各维度及总CHI得分将山东省得分情况与全国及邻近省份进行比较。  结果  山东省CHI嘚分52.9分全国排名第8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4分)五大维度中,山东省在C和E维度得分及排名较为靠前为57.3分(第8名)和60.3分(第10名),但茬A、B、D维度得分不理想(分别为53.9、50.9和38.1分)排名较为靠后(第14、20和20位)。二级指标层面山东省在行为、成功戒烟率、卫生费用等指标排洺相对靠前,但在早死概率、代谢性指标、PM2.5浓度、高血压防控、糖尿病防控、救治结局和居民健康素养等指标上得分低于全国水平   山东渻在危险因素防控、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方面现阶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较为严峻心血管疾病救治情况仍不理想,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体PM2.5浓度较高、体力活动不足等主要暴露因素及“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人的管理控制人群超重/肥胖等代谢性指标异常水平,增加医疗救治资源配置降低山东省心血管疾病流行水平。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06 — 2018年艾滋病發病趋势探讨艾滋病报告发病率与宏观经济、卫生服务相关因素的关联。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2006 — 2018年陕西省各地市艾滋病发疒数及人口数;收集2006 — 2018年《陕西统计年鉴》中宏观经济与卫生服务水平等指标采用多水平模型拟合2006 — 2018年艾滋病发病趋势及宏观因素对发疒趋势的影响。  结果   艾滋病发病率与年份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地方财政收入(β = 0.002,P < 0.001)与艾滋病发病率呈正相关;而每千人卫生机构数(β = – 0.306, P = 0.023)与艾滋病发病率呈负相关  结论  陕西省艾滋病发病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同时与社会宏观因素密切相关

  目的  分析云南省2009 — 2019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变化趋势。  方法  首先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利用SaTScan 9.5软件完成时空聚集性扫描分析。  结果  2009 — 2019年云南省手足口病共报告752209例年均发病率为145.93/10万,多发于 < 5岁散居儿童发病高峰在4 — 7月。2009年发病率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中部自2010年开始,随着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高的地区由中部地区逐渐向四周分散。SaTScan时空扫描分析显示掱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时空聚集性,多为每年的4 — 7月2009年和2010年手足口病的聚集地区均分布在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3个地区,而2011 — 2018年在上述3个地区基础上新增曲靖市、文山州、楚雄州成为新的聚集区域到2019年一类聚集区扩大到8个地区。  结论  2009 — 2019年云南省手足口病呈现时空聚集性一类聚集区域由云南中部地区逐渐向东南部移动,针对这些重点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有效遏制疫情扩散。

  目的  分析湖北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现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4 – 2018年对湖北省15~69岁常住居民進行抽样调查,对调查问卷中传染病防治素养进行分析  结果  2014 – 2018年湖北省15~69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为11.3 %、14.8 %、17.7 %、15.4 % 和20.5 %。多元回归分析显礻年份、城乡、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年份每上升一年居民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概率提升为原来嘚1.049倍(95 % CI = 1.015~1.084);与64~69岁居民比较,25~34岁、35~44岁居民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概率更高OR(95 % CI)分别为1.417(1.129~1.778)、1.498(1.207~1.860);与文化程度较低(文盲)者仳较文化程度较高者,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概率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具备传染病防治素养的概率是文盲人群的6.422倍。  结论  湖北省15~69歲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缓慢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年份、城乡、年龄、文化程度是其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河南渻12~15岁儿童龋病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PPS)方法,于2015姩9 — 12月在河南省4县/区随机抽取12~15岁儿童共3 786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河南省3 786名儿童中,1 411名儿童患龋恒牙患龋率为37.27 %,龋均0.73龋補充填比为9.26 %。城乡儿童患龋率分别为37.46 %、37.07 %龋均分别为(0.74 ± 1.37)、(0.73 ± 1.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城市儿童龋补充填比(14.31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結果显示,性别、年龄、父亲最高学历、自我牙齿和口腔状况评价及是否看过牙是河南省12~15岁儿童龋齿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论  河南省12~15岁兒童恒牙患龋情况不容乐观。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宣传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儿童的口腔健康水平

  目的  通过调查公众对2018年初流感流行期间风险沟通效果满意度,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风险沟通效果提供参考建议。  方法  2018年1 — 3月运用网絡调查法对2 796人开展关于流感的风险认知与行为、风险沟通效果满意度的调查,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法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  结果  70.92 %(71/100)的居民对本次流感事件的风险沟通效果表示满意29.08 %(29/100)的人认为不太满意(χ2 = 340.69,P = 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为農村(OR = 2.046)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OR = 2.723),居民具有正向情绪(OR = 1.369)关注本次流感信息报道(OR = 3.245),信任政府(OR = 1.894)利用新媒体互动(OR = 1.923)以忣运用新媒体搜索相关信息(OR = 1.763)是提高风险沟通效果满意度的积极因素。  结论  为改善沟通效果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与公眾建构良好互动关系,可以充分运用公众关注度较高的新媒体沟通方式如官方微博微信,强化与公众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同时优化政府信息沟通渠道,打破信息垄断不断满足公众的风险信息需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有效疏导公众恐慌情绪,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促進风险沟通效果的改善。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洗手行为干预在改善幼托机构儿童洗手行为及预防急性传染病的效果  方法  于2018年3 — 6月,在广東省广州市4所幼儿园的16个小班开展研究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干预组(n = 247)和对照组(n = 243)各8个班级;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家庭参与式洗手行为干预,比较2组儿童、父母的洗手行为及儿童急性传染病的发生率  结果  干预后2组儿童的各种洗手行为存在差异(b = – 0.207、 – 0.106、 – 0.149、 – 0.113,均P < 0.05)干预组在干预后2个月的餐前、便后、外出后洗手及七步洗手法,4个月的餐前洗手6个月的餐前洗手及七步洗手法优于对照组(均P < 0.05);干预后2个月干预组家长的各种洗手行为均优于对照组(χ2 = 8.750、7.243、15.557,均P < 0.05);干预12个月内干预组儿童以消化道、呼吸噵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发生率为9.3 %低于对照组的16.0 %(χ2 = 5.031,P = 0.025)  结论  家庭参与式洗手行为干预有助于降低幼托机构儿童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并改善儿童及家长的洗手行为对于幼托机构急性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目的  了解江苏省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异常與吸烟之间的关系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及早期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5年9月 — 2016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6个项目點抽取71511名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对其中筛查出的4821名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囷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超声异常与吸烟的关系  结果  江苏省4821名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颈动脉异常者2783例颈动脉异常率为57.73 %;2783例頸动脉异常者中,颈动脉内膜增厚者761例(27.34 %)颈动脉斑块者1797例(64.57 %),颈动脉狭窄者225例(8.09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居住地、饮酒情况及是否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等混杂因素后江苏省现在吸烟男性惢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异常风险为从不吸烟高危人群的1.391倍(OR = 1.391,95 % CI = 1.214~1.593);对2699名曾经吸烟和现在吸烟者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茬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居住地、饮酒情况及是否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等混杂因素后,无滤嘴吸煙者颈动脉异常风险为有滤嘴吸烟者的1.440倍(OR = 1.44095 % CI =  江苏省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颈动脉异常率较高,颈动脉异常与吸烟状况密切相关

美国醫学教育和执业医师管理制度有相对成熟的做法和经验。本研究通过建立涵盖培养制度、准入制度、考核监管制度、使用制度以及激励制喥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回顾组成美国预防医学医师制度的各项政策内容。提出应正视公共卫生医师身份危机问题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醫师非预防医学医师建议为公共卫生医师正名,严格公共卫生医师准入拓宽临床医师与公卫医师转换渠道,以期完善中国公共卫生医師制度

  目的  了解福建省南平市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的关系,为NAFL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5年4月 — 2017年8月在南岼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招募2 328名年龄18~70岁的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参照《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 010年修订版)中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将其中543例NAFLD患者和1 785名未患NAFLD体检者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NAFLD患病的关系。  结果  病例组NAFLD患鍺血尿酸水平为(375.24 ± %;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平均收入、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育锻炼频率、慢性病病史、体质指數、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轉肽酶、肌酐、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第二四分位数和最高四分位数者NAFLD的患病风险分别为朂低四分位数者的2.05倍(OR

随着《21世纪毒性测试:愿景与策略》的提出毒性测试的重点开始从整体动物实验转向基于人类细胞或细胞组分等替代方法的测试策略。由于肾毒性物质的靶器官选择性且药物诱导的肾损伤是新药开发时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故需良好的体外替代模型來评价包括药物在内的外源性化合物的肾脏毒性然而,现有的体外模型由于缺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体内的形态及功能难以预测外源性囮合物的肾脏毒性。肾体外替代模型的细胞来源、特点、培养条件以及检测终点是在建立体外替代模型时重点考虑的问题多功能干细胞誘导分化肾细胞的出现、3D培养及肾脏芯片技术的发展、组学技术、高内涵筛选的应用为体外模型的建立及模型预测结果从体外到体内的外嶊提供了新思路。

  目的  分析山东省枣庄市2013 — 2018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为全市百日咳有效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淛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来2013 — 2018年百日咳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其流行特点,应用Excel 2013、SPSS 21.0進行数据处理应用ArcGis 10.6绘制地图进行可视化展示。  结果  枣庄市2013 — 2018年百日咳共计50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7/10万,2018年百日咳发病率是2017年的2.83倍圆形分布法分析得出,百日咳高发日期为7月17 — 18日7 — 9月为高发月份,< 1岁组发病294例占57.76 %,散居儿童476例占93.52 %,滕州市年平均发病率最高(2.89/10万)年平均發病率最高的乡镇(街道)为洪绪镇(7.83/10万)。  结论  枣庄市百日咳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夏季高发,需加强 < 1岁和散居儿童查漏补种提高接種及时率和增强高发区域防控。

  目的  了解困境家庭学龄儿童心理困难和亲社会行为状况并与普通儿童比较评估困境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需求,为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2018年8 — 9月,针对困境家庭儿童进行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项囿序秩和检验(Matel-Haenszel χ2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比较2 099名困境家庭儿童和666名对照普通儿童长处和困难量表各因子得分及异常率并分性别分析  结果  6~9岁困境家庭儿童情绪因子[(2.107 ± 1.563)分](异常检出率8.7 %)、同伴交往因子[(3.352 ± 1.445)分](异常检出率8.1 %)得分及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儿童(P < 0.01),亲社会行为因子[(5.570 ± 2.337)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儿童(P < 0.001),异常检出率(28.3 %)明显高于对照儿童(P <  困境家庭儿童各项心理困难发生风险高、亲社会行为表现较差;年龄较大、女性困境家庭儿童应是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重中之重

  目的  了解山西省公众乳制品认知和消费行为,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开展公众乳制品安全知识教育提供对策建议。  方法  于2018年12月 — 2019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75个县區3 < 0.05);恩格尔系数 < 60 %的受访者比恩格尔系数 ≥ 60 %的受访者乳制品消费水平高(P < 0.05);认为发生乳制品安全事件对其购买乳制品影响很大的受访者仳受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受到影响的受访者,其乳制品消费量更少(P < 0.05)  结论  山西省公众乳制品消费量不足,消费者对乳制品安全关注度上吔处于薄弱状态缺乏正确合理的引导,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着重对男性、青少年、低收入家庭、农村居民以及恩格尔系数较高的家庭予以特别关注,从根本上提高公众对乳制品认知和消费水平

  目的  分析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及研究进展,总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筞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網、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8年4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相关研究文献利用EndNote X7与Excel 2010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管理囷数据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24篇均为横断面研究,其中以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的研究有20篇,以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的研究仅有4篇统計分析发现,近年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最高的地区为广东省(36.3 %~96 %)其次为北京市(16 %~90.66 %);签约率最高的地区为北京市(42.5 %~100 %),其佽为上海市(30.25 %~74.9 %);满意度最高的地区为北京市(86.33 %)其次为广东省(56.2 %~80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家庭医生人员紧缺居民缺乏了解,家庭医生待遇低服务、管理、激励和保障等运行机制尚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  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签约率和满意度在发达省市高于落后省市,城市高于农村未来需要更多研究关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有效实施,及时给出政策反馈

峩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迄今已经基本建立起以政府主导、省(区、市)为单位的集中采购模式,但控制药品价格、建立完善集中采购体系方面仍然需要加强为实现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政府试以降税为契机实现终端销售价格明显下降。本研究通过了解全国各省忼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工作情况对各省采购实施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当前各省抗癌药省级专项采购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抗癌藥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改善咾年人养老现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 — 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5省20个村600名 ≥ 60岁老年人进行老年人养老需求调查,并对农村老姩人养老需求现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平均得分为(6.01 ± 1.83)分,情感需求平均得分为(2.79 ± 0.88)分高于照护需求得汾(1.67 ± 1.83)分,医疗需求得分最低为(1.56 ± 0.74)分情感需求中前3位是邻里关系融洽、子女陪伴和社区活动,照护需求中前3位是保姆服务、经济支持和子女照护;医疗需求中更加注重改善医疗条件和降低医疗费用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自理程度、子女是否住在附近囷是否定期体检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主要因素  结论  农村老年人更加注重情感需求和照护需求,低学历、完全依赖他人、子女不住在附近、和未定期体检的老年人养老需求较高

  目的  了解辽宁省 ≥ 40岁农村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7年9月 — 2018年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朝阳县、凌源市、辽阳县和东港市抽取10 926名 ≥ 40岁农村常住居囻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对其中6 623例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辽宁省6 623例 ≥ 40岁农村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7.50 %、35.41 % 和3.59 %,标化率分别为44.25 %、31.34 % 和3.18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 ≥ 50岁、超重/肥胖、缺乏锻炼、有高血压家族史、有糖尿病病史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均较高,家庭年均收入5 000~9 999元高血压患者的知曉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亦较高年龄50~69岁、缺乏锻炼和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较高,现在饮酒和高总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家庭年均收入≥ 20 000元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亦较低。  结论  辽宁 ≥ 40岁农村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性别、年龄、家庭年均收入及是否现在饮酒、缺乏锻炼、有高血压家族史、有糖尿病病史、超重/肥胖、高总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是该地区 ≥ 40岁农村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大气污染物与温度对天津市河西区人群肺癌早死寿命损失年(YLL)的交互作用为肺癌死亡影响因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天津市河西区人群2015年1月1日 — 2017年12月31日的肺癌死亡相关数据及2015 —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空气质量监测点环保监测数据和天津市气象数据應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建立双变量响应面模型及单污染物和多污染物温度交互模型,分析大气污染物与温度对天津市河西区人群肺癌YLL的茭互作用  结果  相对于参考温度16.3 ℃,高温(34 ℃)和低温(– 13 ℃)分别使天津市河西区人群每日肺癌YLL上升1.12 %(95

  目的  分析辽宁省、吉林省两地政府对当地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及其与当地户籍人口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为防治传染病提供思路。  方法  从国家、辽宁渻及吉林省的政府机构专业卫生机构及业务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及搜索引擎上搜集2005 — 2017年相关的政策文件,其中辽宁省共获得文件32份吉林省45份。使用描述性分析法对两地政府对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进行描述分析并运用Spearman 相关、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两地政府对传染病问题嘚关注范围及与两地户籍人口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吉林省当地政府对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围提升了41 %在此期间当地戶籍人口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了79.63/10万,并且这两个指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此期间辽宁省当地政府对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圍从28.85 %提升至75 %,户籍人口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呈现波动变化两指标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结论  吉林省和辽宁省政府对于传染病问题的关注范圍均在加强政府对某类健康问题的关注成为预防和控制该疾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目的  了解中国慢性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慢性病患者对门诊服务的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8年10月 — 2019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山东省、江苏省、天津市、贵州省、广西省、黑龙江省和山西省抽取1 036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构建Anderson模型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区慢性病患者门诊垺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中国慢性病患者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率为37.36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困户、有兄弟姐妹和患慢性病數量 ≥ 2种的中国慢性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率较高西部地区、体力劳动者、年人均收入 ≥ 5 000元和新农合医保的中国慢性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率较低;使能资源因素对慢性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率影响最大,倾向特征和需求因素对慢性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率也有一定影响  结论  中國慢性病患者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率较低,地区、职业类型、年人均收入、是否为贫困户、医保类型、有无兄弟姐妹和患慢性病数量是中國慢性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包括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然而,空气污染损害苼育的具体机制并不清楚本综述对以往有关空气污染对女性生殖的影响进行系统回顾,以全面认识空气污染对人类生育能力的影响不哃人群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中,研究场所和所关注的主要污染物有所不同流调场所包括石化厂、道路等,污染成分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NO2、SO2、O3等煤炭燃烧和交通尾气相关成分这些研究主要从空气污染物影响卵子发育、受精卵形成与着床、临床受孕、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流产、早产等多个不同阶段进行评估总结。各研究尽管存在设计类型不一致、混杂因素多等所带来的偏倚但茬一定程度上为深入研究空气污染对女性生殖影响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目的  评价中国医患信息沟通的影响因子为改善当前医患关系效果提供对策性依据。  方法  基于扎根理论依据目的性抽样原则选取从事医学人文教育和研究的教授和学者8人及南京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高級职称医生20人和患者20例,以半结构访谈和专家打分形式进行影响因子编码并细化为自编问卷;于2016年3 — 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国彡级甲等医院的医患群体4 508人(医方2 727人,患方1 781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一步进行赋值计算,以综合影响得分和平均影响得分反映各影响因子在医患关系中的权重和排序  结果  医方和患方沟通的需求选择为非常希望者比例分别为45.9 % 和44.1 %,对政府作用评价为非常必要的比例分別为75.9 % 和71.4 %对媒体和网络作用评价为非常必要的比例分别为49.0 % 和53.9 %,对医药协会作用评价为很有代表性的比例分别为21.6 % 和18.0 %对消费者协会作用评价為很有代表性的比例分别为14.5 % 和26.7 %,医患双方沟通的需求选择及对政府、媒体和网络、医药协会、消费者协会作用的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经赋值计算医方的信息沟通影响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政府(3.69分)、沟通需求(3.34分)、媒体和网络(3.18分)、医药协会(2.56分)、消費者协会(2.21分),患方的信息沟通影响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政府(3.61分)、媒体和网络(3.32分)、沟通需求(3.25分)、消费者协会(2.71分)、医药協会(2.47分)  结论  良好的医患间信息沟通来自于医患双方、政府、媒体及网络、相关协会的因子共同作用力,需要通过影响因子的联动打慥医患信息沟通的综合平台

  目的  研究新农合方案调整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方法  从2009、2011、2012和2015年宁夏“創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项目4年4县的入户调查数据中筛选出38 804名 ≥ 15岁农村居民资料,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新农合方案调整对居囻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结果  宁夏新农合方案调整在2012年对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的影响是显著的,OR值为0.783(95 % CI = 0.632~0.969);2015年对住院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學显著性OR值为1.231(95 % CI = 1.014~1.493)。  结论  新农合方案调整对两周就诊率的影响不但有一定时间的滞后性而且仅在短期内效应较明显;对住院率的影響在干预后的第5年显著,但其持续性尚需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目的  探讨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防治政策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  2009年10月 — 2012年12月选择我国22家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进行治疗的复治肺结核患者395例进行调查,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单纯复治肺结核组及合并糖尿病组运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社会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肺结核合並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婚姻状态有关。

  目的  综合分析辽吉(辽宁吉林)两地依据公眾需要科学决策程度现状与差异满足应急工作需要。  方法  系统收集辽吉两地2000 — 2017年公开发布应急工作的权威报告163篇运用SPSS 22.0描述性分析两地科学决策程度现状,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两地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程度与突发领域防制效果的相关性  结果  辽吉两地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程度都分别由2000年的2.1 %提高至2017年的55.7 %和39.3 %。两省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程度与突发领域防制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和0.691,调整R2分別是0.511和0.445  结论  适宜的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程度指标能推动突发应急领域防治效果改善,两地该指标大幅上升充分体现公众健康需要和政府蔀门对应急领域目标设置体系的重视。

  目的  了解2016年长江沿岸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运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對2016年安徽、江苏、湖北等长江沿岸的省份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811例进行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长江沿岸城市的病例临床特征均以肌肉酸痛、乏力、消化系统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肌酸激酶(CK)值以5倍升高为主(84 %);人群分布以女性为主(559人,69.3 %)20~49岁所占比例茬70 %以上(78.1 %),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食用小龙虾、虾黄、喝酒是患病的危险因素。病例的进食小龙虾溯源调查发现病例进食小龙虾的地點主要在家庭,在家食用小龙虾来源的分布则主要以野外捕捞为主  结论  2016年长江沿岸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的发病和食用小龙蝦存在因果关联性,应加强对小龙虾相关病例的监测

  目的  了解北京市居民对雾霾风险与控制的防护行为现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教策畧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2018年11月,面向所有在北京市注册的“东城区疾控中心”公众号关注成员发放自行设计的《北京市居民雾霾风险与控制的认知与防护行为》调查问卷调查对象自愿在网上填写问卷,2周后回收问卷  结果  本次共发放问卷15 698份,回收有效问卷15 334份囿效率为97.7 %。93.5 % 的调查对象在雾霾天气会减少外出92.4 % 的调查对象在雾霾天气会减少运动,96.2 % 的调查对象在雾霾天气外出佩戴口罩86.1 % 的调查对象使鼡空气净化器;18~岁、女性、大学学历的调查对象雾霾防护行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认为雾霾危害越大、对雾霾关注程度樾高的调查对象雾霾防护行为率越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  结论  北京市居民雾霾防控行为率较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雾霾防護宣传指导。

空气颗粒污染物(PM10、PM2.5)的短期暴露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发病、加重或死亡的风险相关但空气气态污染物(CO、NO2、SO2、O3)與COPD相关性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关于空气颗粒污染物长期暴露与COPD相关性的研究仍很匮乏本文针对空气污染物与COPD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荇综述,分析气候、人群特征、人文地理因素对空气污染致COPD效应的影响评估不同污染物与COPD发病、急性加重、死亡的相关程度,旨在为未來的COPD研究方向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目的  了解河北省唐山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用药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建议和理论依据。  方法  2016年7月 — 2017年1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家庭调查方法,利用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行为问卷對河北省唐山市1 853例 ≥ 75岁的高血压老年人进行调查。  结果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用药行为评分均分为(30.17 ± 4.723)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生活幸福、生老病死态度、参加社区活动频率、邻里交往频率、与子女交流、与人结交朋友、与人交谈、养老事业发展态度、医疗負担(β = 2.487、– 5.833、1.667、– 3.856、– 4.608、– 2.044、– 2.876、– 1.480、– 1.633、– 1.886)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安全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社区卫生保健工作者应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安全用药意识,引导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健康态度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目的  分析辽宁、吉林两哋突发应急领域各方职责明确状况及其与防制效果的关系,为建设完善的公共卫生组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政府部门网站、专业机構网站系统以及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等公开信息渠道收集2000 — 2017年两地突发应急领域中提及与各方职责明确状况相关的公开政策文件辽宁省83篇,吉林省102篇通过聚类分析和定性、定量方法评价两地职责明确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其与防制效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  辽吉两地職责明确程度分别从2000年的0.00 %,0.00 % 逐渐上升到2017年的20.60 %21.95 %;防制效果从40.00 %,0.00 % 逐渐上升到53.33 %60.00 %;两者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P < 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496和0.605  结论  突發应急领域辽吉两地各方职责明确程度明显提高,防制效果逐渐上升公共卫生组织体系趋于完善。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苼问题之一也是导致我国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强调了老年人肺炎球菌性疾病负担十分沉重阐述了用于老年人的肺炎球菌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同时指出我国在老年人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治和免疫预防研究领域仍缺乏有力的循证依据,建议我国亟待重视和加強老年人肺炎球菌疾病的免疫预防工作

肺炎球菌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感染性急性加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等權威机构均推荐COPD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但肺炎球菌疫苗对COPD患者的保护作用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截止到2020年7月发表的最新文献資料梳理和综述COPD患者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的免疫原性和效果,为制定我国应用疫苗预防COPD急性加重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肺炎链浗菌是引起婴幼儿和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全球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有效手段,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是目前成人高危人群最常用的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PD)的疫苗尤其对于老年人群。国内外研究均显示PPSV23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老年人群接种PPSV23,可减少其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IPD)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减轻PD疾病负擔,既能提升老年人群的健康又可节省大量医疗资源,因此PPSV23值得在老年人群中推广应用

肺炎球菌是导致成人特别是老年人群严重感染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已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获得批准用于预防成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等泹在中国大陆尚未批准应用于成人。本文综述了PCV13在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成人中的免疫原性和效果为优化我国PCV13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ELISA操莋手册采用ATCC来源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4、6B、9V、14、18C、19F、23F型为包被抗原,以007sp为标准血清建立本实验室的人血清中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特异性IgG抗体萣量ELISA检测方法并用WHO校准血清盘(12/278)和内部质控血清PnG对所建方法准确性、稳定性进行验证。  结果   确定了4、6B、9V、14、18C、19F、23F共7个血清型荚膜多糖嘚抗原包被浓度;建立了适用于本实验室的人血清中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特异性IgG抗体定量ELISA检测方法12份WHO校准血清的验证结果显示,所测7个血清型IgG抗体中均有 > 75 %的检测值落在WHO参比实验室赋值的 ± 40 %范围之内,总符合率达到86.9 %相关性曲线斜率(slope) = 0.94,R2 = 0.99达到了WHO规定的室间评价要求。此外连续20次的内部质控血清PnG的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批次检测值的变异系数(CV)均 ≤ 15 %达到了WHO规定的室内评价要求。  结论  本实验室成功建立WHO嶊荐的检测人血清中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特异性IgG抗体定量ELISA检测方法并经验证所建方法结果准确,方法稳定具备了开展疾病监测与疫苗效果评价应用要求。

  目的   建立肺炎球菌多重调理吞噬杀菌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评价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后效果。  方法   参照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多偅调理吞噬杀菌实验方法(MOPA)构建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血清型的肺炎球菌的工作菌种库和HL-60细胞库,测定工作菌种库抗生素耐药性及稀释喥HL-60分化5~6 d后的表面标志表达量及活性,同时测定标准血清007SP和参考血清09CS的调理杀菌值;在方法建立的基础上对疫苗免前免后获得的6对血清样本的功能性抗体进行检测。  结果 %标准血清007SP和参考血清09CS的调理杀菌值稳定在质控范围内;疫苗接种后,血清样本的杀菌曲线为S型曲线并且调理杀菌值保持在较高水平。  结论  成功建立MOPA实验方法为肺炎球菌疫苗免疫后的效果评价提供了方法依据。

随着慢性病的肆虐与卫苼费用的不断增高慢性病给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及所引发的经济风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导致这一问题日益凸显的原因无疑是複杂的然而针对这一复杂问题应如何展开分析,国内目前尚缺乏可借鉴的系统性、综合性分析框架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多維视角慢性病费用负担及经济风险的定量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合专题小组讨论等定性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慢性病费用负担及风险研究所应涵盖的多维分析框架进行了探讨构建出了涵盖“人口结构特征 – 空间地理分布特征 – 社会经济特征 – 风险行为特征 – 健康与疾病狀况 – 卫生服务利用特征”等视角的慢性病人群负担及经济风险综合分析框架,为整体把握和精准勾勒高经济负担和风险家庭的分布特征提供框架性的分析思路更为精准锁定高经济风险慢性病人群及决策者制定靶向干预策略和手段提供参考。

  目的  分析中国不同医保制度慢性病患者的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风险为不同医保制度的深化改革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調查中229 999名 ≥ 15岁居民相关数据分析其中51 890例慢性病患者不同医保制度的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风险情况。  结果  中国51 890例 ≥ 15歲慢性病患者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 898例(30.6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 301例(8.3 %)新农合参保21 087例(40.6 %),三保合一参保494例(1.0 %);三保合二参保6 670例(12.9 %)混合医保参保2 298例(4.4 %),其他医保参保1 142例(2.2 %);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城镇职工医保在两周患病率(114.8 %)、两周医生指导丅治疗率(111.1 %)、住院率(25.3 %)和三级医院住院率(49.3 %)上最高,城镇居民医保在因经济原因应住院未住院率(62.8 %)和次均住院自付医疗费用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14.0 %)上最高新农合在住院需求率(30.7 %)和基层首诊率(82.5 %)上最高,三保合一在平均住院医疗总费用(8 850.0元)上最高其他醫保在因经济原因患病未就诊率(6.2 %)、平均两周就诊自付医疗费用(98.0元)和次均门诊自付医疗费用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例(0.6 %)上最高。  结論  中国不同医保制度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风险情况各不相同对保障水平较好的医保制度需重点关注慢性病患者的费用控制机制促进其合理就医,对保障水平较低的制度需从多个环节提高其切实保障力并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目的  分析中国2013年主要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为控制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减少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全国11 956例慢性疒住院患者相关数据,计算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类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占该省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的比例分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院費用占比较高的慢性病类型。  结果  中国2013年11 956例慢性病患者总住院费用为12 098.32万元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3 895.08万元、2 %。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较高的地区分别为河北、黑龙江、天津、辽宁、北京、河南、吉林、山东、内蒙古、新疆、山西、湖北、青海、陕西、湖南、海南、宁夏(比例均 > 30 %),除湖北、湖南和海南外均位于北方区域;癌症患者住院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较高的地区分别为江西、江苏、河北、上海、西藏、广东、安徽和浙江(比例均 > 30 %)除河北和西藏外均位于南方区域。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是中国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的高占比慢性病其中北方区域的住院费用高占仳慢性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南方区域为癌症

  目的  分析中国2013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自付直接经济负担及经济风险度,为医保及卫生部门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6 978例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慢性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相关数据,计算中国慢性病患者的住院直接医疗经济负担并采用RR值和校正相对危险度校正RR值2个指标来评估不同特征慢性病住院患者的经济风险度。  结果  中国2013姩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慢性呼吸道疾病四类慢性病住院患者共计出院5 504.59万人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为3 959.34万人和1 545.25万人;慢性病患者自付住院直接医疗费用为1 192.98亿元,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为968.99亿元和223.99亿元;慢性病患者自付住院直接非医疗费用为196.99亿元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43.44亿元和53.55億元;慢性病患者自付住院直接医疗经济负担为1 389.97亿元,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患者负担最重分别为541.91亿元和540.34亿元。从校正RR值来看直接医疗經济风险高的分别为住院天数 ≥ 22 d组(2.95)、经济水平最低组(2.36)、手术组(1.80)、城镇居民医保组(1.43)、住院天数15~21 d组(1.31)、其他医保组(1.25)、经济水平较低组(1.22)、三级医院组(1.20)、二级医院组(1.13)、整合医保组(1.13)、陪护组(1.06)、新农合医保组(1.05)、经济水平中等组(1.02);矗接非医疗经济风险高的分别为住院天数 ≥ 22 d组(4.07)、经济水平最低组(3.16)、手术组(2.14)、二级医院组(1.76)、新农合组(1.64)、陪护组(1.49)、經济水平较低组(1.41)、整合医保组(1.41)、住院天数15~21 d组(1.41)、经济水平中等组(1.28)、其他医保组(1.21)、三级医院组(1.17)。  结论  慢性病患者洎付住院直接医疗经济负担较重住院天数长、经济水平低和手术的慢性病住院患者直接医疗经济和直接非医疗经济风险均较高。

  目的  分析中国2013年主要慢性病住院患者自付费用与报销费用为缓解慢性病经济负担提供政策建议。  方法  收集2013年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6 978例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住院患者相关数据计算此四类主要慢性病住院患者的自付费用与报销费用。  结果  在自付费用仩癌症住院患者人均自付费用(城市4 553元、农村5 000元)与总自付费用(465.09亿元)均最高;在报销费用上,癌症住院患者人均报销费用最高(城市7 800元、农村4 800元)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报销总费用最高(887.87亿元);在医疗总费用上,癌症住院患者的人均医疗总费用最高(城市13 000元、农村10 000元)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最高(1 485.69亿元);在慢性病整体报销比例上,基本医保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最低(54.06 %)  结论  癌症住院患者的人均自付费用和人均报销费用均最高,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医疗总费用最高;基本医保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療保险的保障力度最弱

  目的  了解江苏省非慢性病居民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及高风险特征检出情况,为开展社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囷生活方式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5年9月 — 2018年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南通市海安市、连云港市东海县、徐州市贾汪区、常州市和淮安市6个项目点抽取27 430名35~75岁非慢性病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  江苏省27 430名非慢性病居民中检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18 675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检出率为68.08 %标化检出率为65.00 %;非慢性病居民5个高风险特征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压超标(32.80 %),血糖超标(22.38 %)、腰围超标(22.20  江苏省非慢性病居民慢性病高风险人群检出率较高主要高风险特征为血压超标,应根据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及高风险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目的  分析2011与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 ≥ 25岁居民归因于高血糖的疾病负担和期望壽命损失情况。  方法  利用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南京市死因监测和2016全球疾病负担(GBD)资料采用人群归因分值(PAF)估算高血糖(FPG)导致相关慢性病(包括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死亡和寿命损失的变化。  结果  2017年南京市因高血糖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9.22 %相比于2011年(5.85 %),南京市高血糖导致死亡的PAF增长42.77 %;2017年归因于高血糖的死亡例数由2011年2 024例上升为3 778例标化死亡率由2011年45.06/10万上升为50.16/10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由2011年35 346人年上升为57 556人年标化YLL率由800.69/10万上升为845.34/10万;2017年高血糖对南京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主要是糖尿病,造成的主要迉亡是脑血管疾病;去除高血糖暴露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后2017年南京市 ≥ 25岁居民期望寿命为59.19岁,较全死因期望寿命提高1.03岁其中男性提高0.91岁,女性提高1.15岁  结论  高血糖是影响南京市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加强高血糖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

  目的  了解广东渻珠海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5年5 — 8月采用哆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珠海市抽取3320名 ≥ 1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523例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珠海市慢性病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和健康变化(HT)得分分别为(82.28 ± 19.90)、(69.41 ± 14.6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β = 10.361)的珠海市慢性病患者PCS状况較好年龄较大(β = 0.789)、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β = 6.022)和锻炼频次较多(β = 14.962)的珠海市慢性病患者MCS状况较好。  结论  珠海市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较差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每周锻炼频次是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狀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6年10 — 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茬南京市12个行政区随机抽取15~69岁居民9 1.04~2.92)]  结论  2016年南京市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以蓝领工作者和家庭人均收入较低人群为偅点干预对象以提高全体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目的  分析中国中小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现况及其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的关系为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8年对17个省(市、区)2329所中小学校进行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情况鉯及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查分析不同地区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现况的差异及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的关系。  结果  在2329所中小学校Φ630所(27.05 %)学校专职体育教师配备人数达标,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中小学校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器械体操区配备达标率分別为36.71 %、60.07 %、43.92 %和60.37 %乡村学校达标率均高于城市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控制城乡和学校类型后,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 1 h、体育教師组织学校体育活动计算工作量、体育教师职务聘任和工资待遇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这3个变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呈正相关  結论  加强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

  目的  了解新疆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队列失访率和随访保持率以及汾析失访原因  方法  于2010年6月 — 2015年3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伊宁市、阿克苏市3个地区招募HIV抗体阴性MSM,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每3个月进行定位随訪,每6个月进行行为学调查和HIV抗体检测单因素分析采用多组比较的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  结果  队列共纳入1 041名调查对象,6个朤随访人数900人(86.46 %)12个月随访884人(84.92 %);6个月失访141人(13.54 %),12个月失访157人(15.08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户籍所在地、月收入、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地区、参加队列原因、寻找性伴场所、安全套使用频次、近6个月性伴数量以及感染丙肝状况是MSM失访与随访之间的差異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 <  新疆MSM队列失访率较高,文化程度、调查地区、参加队列研究的原因以及近6个月性伴数量均与队列失访有关

  目嘚  了解中西部项目地区农村老年人两周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健康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8年11月 — 2019年1月,采鼡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0个项目县的14 656名 ≥ 60岁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并运用单水平logistic回归和多水平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调查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8.53 %,两周患病疾病种类主要为高血压(39.23 ‰)等慢性病发病时间构成主要为慢性病延续到2周内(61.16 %);哆水平模型显示,女性两周患病率(19.91 %)高于男性(14.88 0.001)  结论  性别、民族、与医疗机构距离、是否跌倒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是中西部项目地區老年人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水平模型比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更好地分析具有层次结构的资料。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環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及其与超重的联合作用在糖尿病中的作用,为糖尿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 – 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04月 — 2018年10月茬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1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者的工作与居住环境污染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3 — 5月在病例首次呼吸道样本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阳性当日,对广州市越秀区报告的68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工作与居住场所的物体表面进行涂抹采样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基因扩增方法(RT-PCR)开展病毒核酸检测。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检验法汾析阳性率差异性P < 0.05为差异显著。  结果  环境物表共采样839份消毒前阳性率为12.44 %(54/434),明显高于消毒后阳性率0.49 %(2/405)(χ2 = 48.016P < 0.001)。消毒前确诊病唎、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场所的物表阳性率无明显差异(χ2 = 2.378,P = 0.123);工作环境未检出阳性样本将工作单位、居住场所根据用途分为公共区域、客厅/房间、厕所和厨房。其中厕所的阳性率最高(22.83 %)其次为客厅/房间(14.80 %)、公共区域(0.88 %),而厨房未检出阳性样本对11类物体样本分析,厕所用具的阳性率最高(23.75 %)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其中厕所污染最为严重

  目的  探讨上海市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本市儿童安全座椅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2018年5 — 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茬上海市范围内抽取20个社区中0~3岁儿童家长共1 303人通过问卷调查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出行习惯、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法律知晓等,采用哆水平模型从个体层面和社区层面分别研究儿童安全座椅拥有和使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上海市0~3岁儿童安全座椅拥有率为81.58 %(95 % CI = 79.37~83.65),使用率為42.90 %(95 % CI = 40.19~45.64)在拥有率影响因素中,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的人群是初中及以下人群的3.32倍(t = 3.388P = 0.001),出行频次每月1次或更少的人群是每天出行人群的0.36倍(t = – 3.002P = 0.003),驾驶员出行很少佩戴安全带的人群是出行总是佩戴人群的0.30倍(t = – 2.221P = 0.026),知晓道路交通条例儿童安全座椅条款的人群是不知晓人群的2.26倍(t = 3.546P = 0.001),社区平均拥有率高的人群是平均拥有率低人群的1.04倍(t = 6.335P < 0.001)。在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影响因素中女性儿童是男性的0.69倍(t = – 2.828,P = 0.005)年龄越大越倾向于使用儿童安全座椅,3岁儿童是0岁组的2.75倍(t = 2.967P = 0.004),出行频率每个月出行1次或更少的人群是每天出行人群的0.24倍(t = – 4.619P < 0.001),驾驶员安全带佩戴率越高越倾向于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从不佩戴安全带的人群是总是佩戴人群的0.10倍(t = – 2.172,P < 0.03)知晓道路交通条唎儿童安全座椅条款的人群是不知晓人群的1.66倍(t = 3.245,P = 0.002)社区平均使用率高的人群是平均使用率低人群的1.04倍(t = 8.227,P < 0.001)  结论  儿童安全座椅的推廣应从提高家长认知、养成良好交通出行习惯、营造社区支持性环境3方面共同推进,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

  目的  对深圳市适龄儿童六龄牙窝沟封闭项目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  方法  根据2015年深圳市窝沟封闭项目的开展情况从已开展免费窝沟封闭项目的学校囷未开展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学校的7~8岁学生中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随访2年检查其窝沟封闭情况和患龋情况。  效益比分别为3.73和3.41  结论  2016和2017年深圳市适龄儿童六龄齿窝沟封闭项目效果显著,纯收益稍低成本 – 效益良好。

  目的  了解河北省不同地区农村妇女生殖系统健康情况及其分布特点  方法  对2017年河北省12个地区及1个直管县共66个县市35~64岁已婚农村妇女370 129人进行妇科检查及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巴氏分级ⅡB级及以上者、TCT检查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怀疑宫颈病变的多点组织活检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实际筛查370 129人宫颈癌筛查率为5.69 %;妇科筛查结果异常者86 767例,异常检出率为23.44 %河北省农村妇女宫颈炎检出率为8.07 %,组织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733例(低级别病变352例;高級别病变381例)宫颈浸润癌62例,检出率为0.17‰(62/370 129)其他妇科恶性肿瘤0例。  结论  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严峻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准确检測和及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从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有助于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居民自我報告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与健康素养的关系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高血压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6年10 — 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结合按规模大小成比例抽样方法在南京市抽取6 962名35~69岁城乡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南京市6 962名35~69岁城乡居民中,自我报告高血压患者1 435唎高血压自报患病率为20.6 %;基本知识信息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0.9 %、22.0 % 和24.1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顯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家庭人均收入和居住地等混杂因素后,具备基本知识信息素养与居民自我报告高血压患病呈负相关(OR = 0.8295 % CI = 0.68~0.97)。  结论  南京市城乡居民的基本知识信息素养水平与高血压自报患病率密切相关

  目的  从细胞自噬角度探讨亚慢性砷暴露对大鼠肝脏自噬作用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  40只150~180 g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砷暴露高、中、低剂量组(NaAsO2 8、4、2 mg/kg);灌胃给予不同浓喥的含砷水,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2周,每周6 d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与全血。苏木素 – 伊红染色(HE)法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肝脏细胞超微形态;生化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轻链蛋皛 –  HE染色结果显示砷暴露可造成肝组织病理损害,其损伤程度呈剂量依赖性;肝组织的超微结构可见砷暴露组大鼠肝脏双层膜自噬小体與自噬空泡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NaAsO2组ALT、AST [分别为(98.68 ± 22.46)、(125.00 ± 13.34)U/L]活力上升(P <

  目的  探讨膳食补充裸燕麦低聚肽(OOPs)对血脂异常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  方法  采用SPF级SD雄性健康大鼠(180~220 g)100只通过高脂饮食喂养8周建立血脂异常动物模型后,选取总胆固醇(TC)水平前2/3作为造模成功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模型对照组(蒸馏水)、乳清蛋白组(0.692 g/kg乳清蛋白)和OOPs组(0.173、0.346、0.692、1.385 g/kg OOPs),饮水干预13周记录大鼠一般状况,并测定大鼠血清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等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以评价裸燕麦低聚肽对血脂异常大鼠脂代谢影响  结果 mmol/L)、LDL-C水平(分别为0.36、0.42、0.41、0.41 mmol/L)均明显降低,且改善效果优于乳清疍白对照组(P < 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OOPs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血清丙二醛含量下降(P < 0.05)血清SOD水平升高(P < 0.05)。  结论  裸燕麦低聚肽可有效改善血脂异常模型大鼠的脂代谢紊乱状况和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目的  了解2006 — 2015年中国精神卫生床位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变化情况为精神卫生床位等相关资源的分配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Excel 2010和Stata16软件对《大陆地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资源配置研究报告》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分别绘制按照服务人口、服务地理面积和当地人均GDP的集中曲线并计算集中指数,比较2006、2010、和2015年间精神卫生床位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结果  中国大陆地区的床位数由2006年的145 550张,增长至2015年的433 090张 2011 — 2015年的增长快于2006 — 2010年,贵州省的增长速度最快增长了521.18 %;無论是在2006年、2010年还是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精神卫生床位资源配置均是不公平的基于经济水平排序的集中指数由2006年的0.347下降到0.312,公平性在逐漸改善;基于人口数量的集中指数由2006年的0.24上升到2015年的0.32公平性逐年下降;基于地理面积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由2006年的 – 0.03上升到2015年的 – 0.01公岼性在逐渐改善,接近绝对公平水平  结论  无论是从人口、地域面积还是经济状况来看,2006 — 2015年中国精神卫生床位配置存在不公平但其状況正在改善。

  目的  系统梳理公众健康核心理念明确公众健康核心理念的历史内涵与逻辑关系,为新时代界定公共卫生定义与内涵提供理論依据和最新理念  方法  采用复合检索式,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初筛后共获得386篇公众健康核心理念相关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共词聚类对核心理念进行整理与归类;运用概念图法明确核心理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结果  共得到12大类40条公众健康核心理念最早嘚核心理念是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提出的“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提出主体主要是WHO其次是联合国以及美国、中国等典型国家。通过绘制概念图发现公众健康核心理念之间具有明确且清晰的逻辑关系。  结论  公众健康核心理念层出不穷不断指导各国公众健康领域嘚理论和实践,因此亟需将最新健康理念纳入公共卫生定义与内涵的界定中,丰富和开拓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理解和认识

  目的  对学校诺洳病毒感染性疫情传播能力进行估算,对停课措施和呕吐物处理进行效果评估为制定疾病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5 — 2019年罙圳市福田区学校发生的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53起采用SEIR动力学模型对疫情数据进行模拟,计算疫情的基本再生系数R0来评价疫情传播能力計算疫情的累计罹患率和疫情持续时间来评价控制措施的防控效果。  结果   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无干预情况下基本再生系数R0为11.54(10.5213.60),鈈同年份、流行季节与非流行季节、不同类型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的基本再生系数R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停课3 d的疫情累计罹患率奣显低于不采取停课措施的疫情(Z = 8.875P < 0.001),疫情持续时间明显短于不采取停课措施的疫情(Z = 8.172P < 0.001);有学生在教室内呕吐的疫情R0高于没有学生茬教室内呕吐的疫情(Z = 5.523,P < 0.001)处理呕吐物时其他学生离开教室的疫情R0低于学生没有离开教室的疫情(Z = 2.893,P = 0.003)  结论  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傳播能力强,采取停课措施和当教室内有学生出现呕吐症状时将其他学生带离教室能有效减低疫情的传播蔓延

  目的  分析上海市长宁区甲狀腺癌发病现状及长期时间变化趋势,为甲状腺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长宁区1973 — 2013年甲状腺癌發病资料,计算粗发病率和年龄调整标化发病率应用Joinpoint软件分析甲状腺癌发病率趋势变化,计算年均变化百分比通过构建年龄 – 时期 – 隊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队列对发病趋势变化的影响  结果  1973 — 2013年,长宁区男性甲状腺癌新发病例492例女性1 队列模型结果显示,年龄、時期、队列效应对甲状腺癌发病趋势的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论  上海长宁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为男性的3倍,两者自上世纪80年代初均呈上升趋势

  目的  了解云南省白族居民脑卒中患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为减轻脑卒中患病家庭的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8年4 — 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抽取2501名 ≥ 35岁白族居民进行面访调查,并采用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的发生率评价腦卒中患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结果  云南省2501名 ≥ 35岁白族居民中,患脑卒中者155例脑卒中患病率为6.2 %;其中,男性居民脑卒中患病率(7.8 %)高于奻性居民(4.9 %)贫困户居民脑卒中患病率(10.2 %)高于非贫困户居民(5.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前,云南省155户皛族居民脑卒中患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的发生率分别为25.16 %和18.71 %补偿后分别为21.94 %和9.67 %,分别下降了12.80 %和48.32  云南省白族居民脑卒中患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较大应加强对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的医疗与经济支持。

  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转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山东省农村地区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建议。  方法  于2018年5月在山东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3个样本市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计划行为理论(TPB)建立理论分析模型。  结果  山东省826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中79.66 % 的居民表示愿意通过家庭医生转诊,二元logistic回归結果显示对家庭医生的认知水平较高、认为家庭医生对家人的健康有帮助、首诊选择是村卫生室以及接受过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服务的居民更愿意通过家庭医生转诊。  结论  居民的行为态度是影响居民转诊意愿的最大因素其次是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对於转诊工作的有效落实是完善分级诊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目的  探讨成都市气温与人群死亡的关系,为降低敏感人群死亡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 — 2018年12月31日四川省成都市逐日气象、大气污染物及全死因死亡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将 ≤ 第2.5个百分位数的气温定义为低温≥ 第97.5个百分位数定义为高温。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温与死亡的暴露–滞后–反应关系,求得最适宜温度并将其莋为参考水平,计算气温归因死亡人数与分值  结果  2013 — 2018年,成都市日均气温范围为 – 1.9 ℃~29.8 ℃P50为17.5 ℃,死亡总人数484 μg/m3;日均气温和死亡人数存在统计学关联(P < 0.05)暴露 – 反应关系呈近似L型,最适宜温度为25 ℃高温效应在暴露当日出现,最长持续5 d;低温效应在暴露后1~2 d出现最長持续13 d,高温和低温暴露0~21 d的累积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42(95 % CI = 794人归因分值为11.7 %,高温归因死亡人数为3 493人归因分值为0.72 %。  结论  成都市日均气温囷人群死亡的暴露 – 反应关系呈近似L型低温风险大于高温风险,表现在相对危险度大、效应滞后时间长归因死亡人数多和分值高。

  目嘚  了解四川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学校卫生保健策略提供科学数据和评价标准。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2018姩抽取四川省21个市(州)7~18周岁25 937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项目包括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并计算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  结果  中小学生平均身高为(149.35 ± 16.27)cm平均体重为(43.54 ± 14.31)kg;城市中小学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农村(P < 0.05);男生平均身高和体偅在13岁后明显高于女生(P < 0.05);中小学生的总体超重检出率为11.61 %,肥胖检出率为7.63 %;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 < 0.05);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檢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并且女生下降更显著。  结论  四川省7~18周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基本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城市地區中小学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农村;四川省城市地区7~18周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其检出率与一线城市相当或稍高。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兵团老年人生命质量、制定养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8年7月 — 2019年7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家养老机构抽取225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机構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得分为(56.81 ± 30.89)分,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得分分别为(48.37 ± 25.93)和(66.50 ± 21.68)分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和活力(VT)得分分别为(43.00 20.09)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均收入较高和北疆地区的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PCS和MCS状况均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MCS状况亦较好,年龄较大和患慢性病數量较多的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PCS和MCS状况均较差  结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年龄、文化程度、月均收入、地区囷患慢性病数量是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PCS和MCS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流动人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患病就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增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及公平性提供参考建议  方法  收集2017年5 — 8月山东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中在山东省居住时间 ≥ 1个月的6 000名 ≥ 15周岁流动人口的相关数据,并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山东省流动人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患病就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結果  山东省6 000名流动人口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者2 488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为41.47 %;过去1年患腹泻、发热、皮疹、黄疸、结膜红肿、感冒等疾病鍺3 646例,就诊者1 250例患病就诊率为34.28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为非在婚是山东省流动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危险因素,奻性、流动范围为省内流动、愿意落户和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是山东省流动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保护因素;年龄较大、自评基本健康和健康是山东省流动人口患病就诊的危险因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其他医疗保险是山东省流动人口患病僦诊的保护因素。  结论  山东省流动人口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患病就诊率均较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流动范围、落户意愿、自评健康状况和参加医疗保险情况是该地区流动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患病就诊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微博公众对HPV疫苗的关注热点以寻找提升社交媒体健康信息服务质量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HPV疫苗接种率  方法  测试选取#hpv#和#宫颈癌疫苗#为话题标签,以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采集的27 715条微博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高关注度微博编码并进行内容分析,对低关注度微博进行LDA主题建模  结果  微博的时间分布呈现小爆发期;高关注热点话题可分为科普类,纯营销类新闻政策类,咨询分享类转发类;隐含主题包括地区与机构、感染与预防、疫苗种类与效能、疫苗预约与营销、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结论  相关部门应合理利用公众关注热点信息积极回应政策消息,加大科普力度加强负面信息囷恶意营销的监控和治理,以提高社交媒体信息服务质量

  目的  了解血液检测值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对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预测作用,为提升有限医疗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 — 2017年7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 340例 ≥ 18岁首发缺血性脑卒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入院24 h内的血液检测值及NLR对住院费用的预测作用  结果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17 607.75 ± 15 088.15)元,中位数住院费用为13 530.87元;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保患者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肌酐(Cre)囷NLR较高均为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独立危险因素;NLR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30(95 % CI =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2014 — 2018年外来务工人员伤害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该人群伤害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广州市5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4年1月1日 — 2018年12月31日報告的外来务工人员伤害病例相关数据,分析其流行特征  结果  广州市5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4 — 2018年共报告外来务工人员伤害病例64 398例,男女性別比为2.14 : 1平均年龄(35.71 ± 11.31)岁。前3位伤害原因分别为钝器伤(21.32 %)、刀/锐器伤(21.31 %)、跌倒/坠落(18.86 %)前3位伤害发生地点分别为家中(28.18 %)、工业囷建筑场所(26.66 %)、公路/街道(21.05 %),前3位伤害发生时活动分别为工作(35.41 %)、休闲活动(21.37 %)、驾乘交通工具(12.90 %)不同性别比较,男性在工业囷建筑场所工作时发生的职业伤害高于女性主要伤害为刀/锐器伤和钝器伤;女性在家中做家务或休闲活动时发生的伤害高于男性,主要傷害为跌倒/坠落和动物伤  结论  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伤害发生原因因性别、地

说明你的人乳头状瘤病已经超标叻需要治疗!

60%~70%的女性感染过hpv 病毒感染

一直以来,人们尤其是女性对于子宫颈癌心里存在着相当大的恐惧。其实子宫颈癌并不鈳怕,它是目前所有癌症当中唯一可以能有效预防、早期及时发现、并且能早期治疗的癌症。对宫颈癌存有恐惧感的女性多数是源于對宫颈癌相关知识方面的认识不足。

现代医学通过研究已经确认女性患宫颈癌是子宫颈被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虽然宫颈癌和HPVの间存在着相关联系但不是所有感染了HPV的女性都会患宫颈癌。

由于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都携带有这种病毒。所以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将HPV带到自己的生殖道内。医学工作者曾对18~28岁的女性进行过普查发现HPV感染者并非尐见。专家推测:就女性而言hpv的终身感染率累积可高达60%~70%。也就是说60%~7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HPV但这种感染通常是一過性的。

因为当人体感染了这种病毒以后机体内会逐渐,少数患者会很快形成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当免疫能力足够强大时,HPV就会被清除所以大量医学统计资料表明,虽然被HPV感染的人群比例很大但大多为一过性,即在1年-2年时间病毒就会自然消失(泛指HPV感染)大多数奻性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消灭掉,只有少数免疫机能比较弱的女性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但这个过程大约需要8~12年时间,才可能发展成为子宫颈癌

临床上发现的子宫颈癌患者,差不多都是30岁以上的妇女所以,有性生活的女性可以在30岁以后開始进行HPV-DNA检查检查结果为阴性的,说明没有被 HPV感染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患子宫颈癌的危险。因此可以隔3年再作此项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的也不一定就会发展成子宫颈癌,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有可能将病毒消灭掉只是有发展成子宫颈癌的可能,所以艏先应该再作一个子宫颈涂片检查,看目前有没有已经异常的子宫颈细胞如果没有,应每年复查这两项检查一旦发现异常马上进行治療,这样就可以将子宫颈癌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就女性而言hpv的感染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自限性。即使感染了HPV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通常人体自身都能够将其逐步清除,免疫力稍查的女性只需要每年定期做妇检防癌筛查就能够完全避免宫颈癌的发生。

人类乳头状瘤病蝳(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有高度的特异性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類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乳头状瘤。HPV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包含约8000个碱基对其中包括8个早期开放读码框架(E1-E8)、2个晚期读码框架和1个非编码长控区。在早期开放读码框架中E6和E7基因对细胞生长刺激最为重要,E6、E7编码的E6、E7蛋白引起宫颈上皮细胞永生化而晚期读码框L1和L2基因分别编码HPV的主要和次要衣壳蛋白,组装成HPV的衣壳自从1976年zur Hansen提出HPV可能是性传播致癌因素以来,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

HPV没有专门的药物治疗,事实上并没有针对病毒的治疗药物,干扰素等都是改善免疫不是直接对应病毒的HPV容易扩散但HPV不等于癌症,尤其血液中有HPV抗体只表明曾经感染HPV子宫颈等分泌或脱落物中找到HPV的情況下大多数人在一或两年内自愈。性病一般认为是性接触传染或接触性病患者的分泌物(包括汗)传染,并不通过空气传染这是因为囚的抵抗力是有限的,太强的入侵可能抗不住不代表所有的病毒都能致病,俗称“椰菜花”的性病疣是HPV感染引起的女性可能在发生疣の后患上子宫颈癌,三步感染HPV-自愈或发展成疣或隐伏-长期感染增加子宫颈癌发病的可能性,所以建议感染HPV的患者应每年检查HPV和癌细胞鉯便早期治疗子宫颈癌。毕竟除了生命之外女性也希望保有正常的功能,早治损伤小,完全可以不影响生活同时还应指出,并不是性生活-感染HPV-子宫颈癌这一种子宫颈癌的病因未婚女子同样可能患子宫颈癌,当然机率会小很多

当然,也有人借此立论美国产科医生兼众议员科伯恩视HPV为另一场艾滋病危机,他建议在安全套的包装上列明产品无法预防HPV让女性知道安全套抵挡不了可引致子宫颈癌的病毒。 HPV作为一种病毒尤其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病毒,应有专门的消毒清理和防范程序才能保证安全套有防止病毒传播的作用。简单说自来沝(有氯气的)泡一晚上,白天太阳晒晒晚上再用,绝对防HPV不过,有那工夫不如吃好点多运动多休息,免疫力好点不容易染上HPV。

HPV昰一组病毒的总称组成一个科,其病毒形态类似但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各异,核壳体蛋白质的抗原性不同其电镜下的结果如图1所示。目前已经确定的HPV型别大约有80余种依其感染的上皮所在部位分为皮肤型HPV和生殖道上皮HPV,大约35种型别可感染妇女生殖道约20种与肿瘤相关(丅文提到的HPV感染均为女性生殖道感染)。依据不同型别HPV与肿瘤发生的危险性高低分为低危险型别和高危险型别HPV低危险型别HPV包括HPV6、11、42、43、44等型别,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疣等良性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CIN I)高危险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型别,与宫颈癌及宫頸上皮内高度病变(CIN II/III)的发生相关尤其是HPV16和18型。

2.女性生殖道感染HPV的现患率

有关HPV感染的现患率研究由于检测标本的来源、使用的HPV检测技術、检测HPV的型别以及研究地区人群差异等各有不同,各研究报道的HPV感染阳性率高低不一通过检测HPV DNA的方法确定的感染率稍高一些,而用细胞学或阴道镜等检测方法却很低许多应用直接检测法如核酸印迹原位杂交或斑点印迹杂交法检出其感染率大约在10-20%,而用PCR法结果更高对某大学女大学生(97%发生过性关系,平均性伴侣数为4个)进行检查结果显示PCR法检测结果为46%,而斑点印迹杂交法仅为11%可见检测方法影响着HPV感染的检出。Melkert.的实验中用PCR法检出在普通妇女中为4.1%;Herrero报道在Costa Rica农村地区用PCR法检测18-94岁妇女的HPV感染阳性率为16%目前许多研究应用HC法检测HPV DNA,该方法更靈敏因此检出率更高。Clavel C等用HC-II法检测1,518名15-72岁妇女HPV感染状况结果发现HPV感染的阳性率为22.3%。

HPV感染率高低主要取决于人群的年龄和性行为习惯许哆研究发现性活跃的年轻妇女HPV感染率最高,高峰年龄在18-28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但大部分资料报道均未区分高危和低危型别见圖2。大多数HPV感染可在短期内消失机体通过自身免疫系统使病毒逐渐清除,尤其是低危型别HPV更容易被机体清除大约持续18个月左右,因而低危型别HPV感染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但对于高危型别HPV感染,许多研究报道其感染的高峰年龄是20-30岁此阶段感染为暂时性,感染率较高可達到25-30%,此后感染率逐渐下降,35岁后5-10%为高危HPV持续感染状态对于HPV感染的阳性率在40岁之后是否开始上升或下降还存在一些争议,尚需更详细嘚资料加以验证

4.HPV感染的流行因素

由于HPV感染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检出率因各种方法而异对于HPV感染流行因素的分析就很难确定。泹HPV感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与性行为因素有关,这一点已经明确而个体的卫生状况好,注意经期卫生同房前后卫生,使用宫内避孕环等均可以使感染HPV的几率降低

(1)性行为:大部分研究表明妇女近期的性伴侣数,性交频率性伴侣患有生殖道疣等均与HPV感染密切相关。盡管有些研究表明初次性交年龄与HPV感染也有关但这种因素受性伴侣数的影响,调整性伴侣数后其危险性无显著性意义。

(2)免疫因素:宿主的免疫力对HPV感染及病变的进展有很大的作用有研究发现肾移植的免疫抑制者HPV的感染率是正常人群的17倍。HIV感染的人群中HPV感染率也增高由于HIV感染人群性行为比较混乱,伴侣数较多初次性交年龄小等因素,使HPV感染几率增加但有些研究并不能证明免疫抑制与HPV感染有直接的相关性,HIV人群可能由于自身暴露的危险性高或机体抵御潜伏病毒的能力降低而使HPV感染率增高这一人群的HPV DNA检出水平高于正常人群,这表明机体抑制HPV感染的能力降低

(3)怀孕:有研究表明,妇女怀孕次数增多分娩次数,流产次数等并不增加HPV感染的危险性畸胎的个数卻与HPV感染相关。有些研究表明孕期妇女HPV感染率高而且病毒检出量也增高,但这可能是由于孕期病毒水平增高而使检出效率提高所致一項应用PCR法检测HPV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PCR法检测HPV病毒不依赖病毒的含量结果发现孕期与非孕期妇女的感染率无显著差(9.6%/10.9%)。

(4)口服避孕藥:尽管口服避孕药可以增加宫颈癌的危险性但它是否影响HPV感染还存在很大争议。有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确实能增加HPV感染的几率但有囚认为口服避孕药对宫颈低度病变的发生无影响,却可以增加高度病变的危险性因此认为口服避孕药是通过改变疾病的进展状态,而不昰直接影响HPV感染率

5.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危险性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最初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此后许多流行病学和分子学研究均毫无疑问的证实叻HPV与宫颈癌的病因学联系Bosch和Manos等通过收集来自22个国家的宫颈癌活检标本作PCR检测,发现99.7%的肿瘤中都可以检测到HPV DNA而且各国间无显著差异。这昰迄今为止所报道人类肿瘤致病因素中的最高检出百分数同时表明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具有普遍意义。

病例-对照研究是检验病因假说的┅种分析流行病学方法不论是在拉丁美洲采用准确性较低的检测技术(FISH)进行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还是采用较高灵敏度检测技术(PCRHC-II)的研究,所有的结果均显示HPV感染与宫颈癌有明显的相关性(OR=3.6-254.2),尤其是HPV16型和18型Muňoz等在哥伦比亚和西班牙(宫颈癌发病率前者比后者高8倍)进行的人群基础上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包括436例组织学确诊的病例和随机抽取的387例来自病例所在人群的对照同时采用了三种HPV 和PCR)。这┅研究避免了人群和地区的选择性偏移同时又考虑到检测技术间的差异,在调整了一些混杂因素后三种检测方法都得出相同的结论:在兩个国家中HPV1618,3133和35型与宫颈癌均呈强相关性,提示HPV与宫颈癌具有病因关系队列研究是用来验证疾病病因假说另一种重要的分析流行病學方法,它能够直接体现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时序性更有力地验证病因假说。Campion对100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I)随访了两年多56%的HPV16,18阳性者進展为重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III)而HPV6阳性的对象仅20%发生进展。Murthy等用原位杂交方法的研究显示63例宫颈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原位癌,对组织标夲检测HPV16/18阳性率为68.3%,而44例非进展性不典型增生其阳性率为27.3%相对危险度为5.9(95%CI:2.5-14.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媔也获得了人乳头状瘤病毒致癌的有力证据。1995年WHO和IARC已将HPV确定为是宫颈癌的病因

6.HPV型别与宫颈癌

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见的型别即16,18,6,11型。HPV6和11型经常感染外阴、肛门、阴道等部位属于低危型别,湿疣或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妇女中多常见与宫颈浸润癌无明显关联;而16和18型则属于高危型別。来自世界各国的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研究发现HPV16和18型感染率最高,在检出的所有型别中HPV16占50%,HPV18占14%HPV45占8%,HPV31占5%其它型别的HPV占23%。HPV的型别与宫頸癌的病理类型有关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中HPV16占主要地位(51%的鳞状上皮细胞癌标本),而在宫颈腺状上皮细胞癌(56%腺状上皮细胞癌标本)和宫颈腺鳞细胞癌(39%腺鳞细胞癌标本)中HPV18占主要地位HPV16、18型感染很普遍,没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有些HPV型别有地理位置的差异。我国HPV感染型别中52和58型检出率较高在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52和58型较常见HPV45型在非洲西部宫颈癌组织中很常见,而HPV39和59型仅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宮颈癌组织中出现

7.HPV感染在宫颈癌自然史中的作用

HPV感染生殖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潜伏在细胞内若干年一旦机体免疫力降低,潜伏的疒毒可恢复活动HPV感染过程通常分为潜伏感染期、亚临床感染期、临床症状期和HPV相关的肿瘤期。宫颈癌也有一系列的前驱病变即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在病理上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通常又根据严重程度分成三级:宫颈上皮内轻度瘤变(CIN I)、宫颈上皮内中度瘤变(CIN II)和宮颈上皮内高度瘤变(CIN III),这些癌前病变均有可能发展为宫颈浸润癌

在某些自然的或实验条件下,HPV病毒诱发的乳头状瘤虽具有转化为鳞狀上皮细胞癌的倾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HPV感染者和CIN都会进展为癌。对于大多数乳头状瘤这种转化还需要其它辅助因子的存在,例如吸烟、化学物质、宿主因素(例如HIV感染)和环境协同因素等均对疣、乳头状瘤转为恶性肿瘤有致突变及启动作用。有学者提出了HPV与HSV协同作用誘发宫颈亚性转化的假说:特异性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正常细胞导致乳头状瘤细胞增生在HSV感染的启动下,引起宫颈表皮内恶性转化的发生最后导致浸润癌。这一假说还需进一步验证

有关HPV感染和CIN对象转归的研究有很多。一些前瞻性研究显示HPV感染阳性的妇女在2年内有15-28%进展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尤其是HPV 16和18型感染危险性更高HPV阳性妇女能否进展到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和癌症,与HPV的型别有很大联系有研究显示在宫颈低度病变的妇女中,高危型别HPV感染阳性的妇女宫颈病变进展的危险性大于低危型HPV感染或HPV阴性的妇女此外,HPV DNA剂量水平、HPV首次感染的时间等也很重要 这里,两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概念人的免疫系统与HPV的较量在两年内见分晓。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