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翻身出生百天内父母不给他翻身会有什么后果?

宝宝一百天了,怎么还不会自己翻身啊?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宝宝一百天了,怎么还不会自己翻身啊?
宝宝一百天了,怎么还不会自己翻身啊?
当时年龄:
来自:网页;
亲不要着急,不同的个体不同对待,既然孩子现在那妈妈就帮助宝宝翻身吧,刚开始得引导孩子 多给孩子点时间,我家宝宝从3多月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翻身的,3个月20天左右自己就翻身了 宝宝每次的进步都离不开妈妈的引导
最佳回答者:
可以多多的,不过不要勉强
&没大问题的, &宝宝还小 &他自己动的时候你帮他推一把 &时间久了就好了
没有力气翻,宝妈要多帮,慢慢宝宝就会自己翻了。
有早有晚的,有的五才翻身的
不着急的,这个各个宝宝差异大呢。有的百天就可以翻,我家是满四个月可以,满五个月可以仰卧到俯卧。一旦会翻,就是立即会了,根本不需要过程的。
因为还小呢,他会慢慢的学的!
慢慢来,每个宝宝有他自能己的程度。我家宝就是刚四个时才自己 学会翻的
我家宝贝快4个月了,也还没有会翻,就跟宝宝会说话,会走路一样的,有些宝宝早,有些宝宝晚一些,担心!
一般要左右的,不用担心
&我家也是一百天以后才会翻的&是我,他习惯了以后每次想吃奶就自己翻过了啃我衣服,就会了&&
1共4页 直接到页一百天的宝宝都会翻身了吗,我家宝趴着会抬头,能翻半个身
快四个月了不会翻呀,头倒是抬得挺高的!
同样翻半个身,还是别翻太早的好,就怕一个看不住可怎么办!
头可以撑起来,但是不会翻身
#1 天~宝宝
快四个月了不会翻呀,头倒是抬得挺高的!
有一百天的都快翻身了
#3 王小木~
头可以撑起来,但是不会翻身
#2 欣仪麻麻
同样翻半个身,还是别翻太早的好,就怕一个看不住可怎么办!
呵呵,发育太快也不好哈
有一百天的都快翻身了
看来得训练哈他了!
#7 天~宝宝
看来得训练哈他了!
这怎么训练,只能靠她自己
这怎么训练,只能靠她自己
可以慢慢引导一下呀,
#9 天~宝宝
可以慢慢引导一下呀,
我宝老是想坐起来了,
内蒙古 乌兰察布
俩个半月就翻半个身了、腿上特有劲、有时候宝宝自己就蹬到枕头外面去了、就是孩子挺瘦的、我的心病啊!
#1 天~宝宝
快四个月了不会翻呀,头倒是抬得挺高的!
#11 木雅思
俩个半月就翻半个身了、腿上特有劲、有时候宝宝自己就蹬到枕头外面去了、就是孩子挺瘦的、我的心病啊!
我宝宝也会蹬腿挪,
#10 王朝琴
我宝老是想坐起来了,
我家的老是要站着,而且劲大得很,每天手脚是不停的,抱着真是累!
#14 天~宝宝
我家的老是要站着,而且劲大得很,每天手脚是不停的,抱着真是累!
你家补钙了吗,我宝这两天老是拉绿屎是什么原因,怪我吃什么了吗
早就能够抬头了,但是最近几天懒的啊让她趴着竟然不抬头了。我帮忙让趴着,有时候能够自己翻成仰躺,仰躺不能自己趴下。能翻半个身。
#15 王朝琴
你家补钙了吗,我宝这两天老是拉绿屎是什么原因,怪我吃什么了吗
什么都没补,买了鱼肝油也没敢给吃,宝宝吃母乳,各方面都还好,就没必要吧,等以后大点了再看情况需不需要!我宝三天左右拉一次,不希不干,颜色也正常!
#15 王朝琴
你家补钙了吗,我宝这两天老是拉绿屎是什么原因,怪我吃什么了吗
我就正常吃饭吃水果,偶尔吃零食,我宝肠胃还蛮好,我吃什么他都没有不舒服过!
那就快翻全什么了,我家110天今天刚会翻,这下都不能里开人了。
#18 天~宝宝
我就正常吃饭吃水果,偶尔吃零食,我宝肠胃还蛮好,我吃什么他都没有不舒服过!
喔,就昨天拉绿屎,今天就好了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234435 ,
话题:145885
免费领取礼包
“扫一扫”
免费领取妈妈礼包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宝宝几个月翻身 家长须知
  当宝宝4、5个月还不会翻身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开始着急了!&为什么我家宝宝还学不会翻身呢?&别着急,我们先来了解婴儿翻身的一些知识吧!
  一、婴儿翻身的一些知识吧
  1、翻身动作能使宝宝随意变换自己的体位,是非常有意义的初步运动。宝宝学会翻身,标志着运动技能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以扩大他的视野和接触范围,促进智力的发展。
  2、一般来说,宝宝学翻身是3-6个月,但3个多月会翻身的是少数,由于此阶段宝宝的身体各部分发展已臻成熟,会出现反射反应,其发展的历程为俯姿翻为仰姿, 再由仰姿翻为俯姿。如果天气比较冷宝宝穿的也多,那么宝宝要想翻身就会有些困难;如果宝宝比较胖,一般学会翻身都会晚一些。
  3、宝宝学会独立翻身后妈妈仍要继续让他们练习,不仅为了熟练水平,更为日后学爬打下基础。婴儿在五至六个月时会有意义地翻身,由于此阶段宝宝的身体各部分发展已臻成熟,会出现反射反应,其发展的历程为俯姿翻为仰姿,再由仰姿翻为俯姿。
  4、宝宝翻身时,若无人看护,往往会从床上掉下来,以致摔伤,因为宝宝从床中间翻到床边缘的速度之快常常是惊人的,所以,这时妈妈们要细心地照看宝宝以免发生意外。
  二、四步骤让宝宝完美翻身
  1.训练宝宝双臂的力量
  在宝宝三个月的时候,妈妈可让宝宝趴在床上,再用发声玩具或色彩鲜艳的玩具放在宝宝头顶上,吸引宝宝的注意。让宝宝自己慢慢尝试抬头,并用双手支撑起身体,加强手臂的力量,为以后翻身打好基础。
  2.辅助宝宝学会翻身
  在宝宝三个月之后,妈妈可把宝宝仰躺地放在床上,然后轻轻握住宝宝的双腿,让宝宝的右腿叠在左腿上,给他一个作用力,让宝宝再借用自己的力量轻松翻身。由于之前训练了双臂的力量,这个时候宝宝翻身并不吃力。主要早晚各训练一次,半个月之后,妈妈就会发现宝宝可以勉强独自翻身了。
  3.引导宝宝独自翻身
  当宝宝可以勉强独自翻身之后,妈妈所要做的就是该如何引导宝宝加强翻身的力量。这个时候妈妈可让宝宝躺在床上,然后自己站在宝宝的一边,通过声音或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导宝宝翻成俯卧姿势。
  4.诱导宝宝完成整个翻身动作
  当宝宝仰卧的时候,为了拿到身边的玩具,他会有欲望的想要翻身。这个时候妈妈只需要把玩具稍微拿远一点,宝宝一用力就可以完成整个翻身动作了。刚开始的时候宝宝做的还比较吃力,妈妈可适当地帮助宝宝一下。要不了多久,宝宝就可以完成整个翻身动作了。
  三、宝宝练习翻身的时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让宝宝觉得这是个愉快的过程,最好在游戏中促成这个运动。妈妈用力不应大,不要勉强宝宝,避免在练习的过程中,因为勉强宝宝而留下心理阴影。
  2.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躁。每天花的时间不用多,几分钟就可以了。
  3.不要在宝宝刚吃完奶后或身体不舒服时练习。
  4.这时您要注意床的布置了。您不在宝宝身边的时候,如果他偶尔翻过去,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
  小精灵温馨提示:
  要注意床一定要有床栏,防止他掉下;被褥、床单要平整,不要有引起宝宝窒息的塑料布之类不透气的东西;床上不要有坚硬物品和能让他吞进肚里的东西。
《宝宝几个月翻身 家长须知》摘要:姿翻为俯姿。如果天气比较冷宝宝穿的也多,那么宝宝要想翻身就会有些困难;如果宝宝比较胖,一般学会翻身都会晚一些。 3、宝宝学会独立翻身后妈妈仍要继续让他们练习,不仅为了熟练水平,更为日后学爬打下基矗婴儿在...: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婴儿初生,如果一切顺利,安定下来,接着便是婴儿的乳养和照顾了。在最初时期里,婴儿的发育和养护方面,也存在许多禁忌。因为这个时期里,婴儿的生命仍是很脆弱的,需要精心地照料,才能发育成长得好。这方面的禁忌,有如下一些:
(1)乳儿忌
浙江及沿海一带,民间有婴儿周天(24小时)讨“开喉奶”,亦即“乞奶”的习俗。有些地区有婴儿降生的第二三天,只让其喝点甘草水或蜜水,不给奶吃。要到“三朝”以后,才开始喂奶。喂奶之前要先“乞好缘奶”,即向邻居家讨要奶水喂婴儿。生男孩者要向生女孩家讨要;生女孩者要向生男孩者讨要。并且,乞奶忌同姓。其意在于祝愿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得到好姻缘。被乞奶的一方要是产后四个月的人家。否则,会有“喜冲喜”之虞,民间甚忌之。
在哺乳婴儿方面,忌乳母在热、寒、怒、醉、房事时乳婴,以防婴儿受损。如果请别人乳己婴,应选身体健康,有福气的人家。忌用有狐臭、疥癣、癫痫等病的人作乳母,以免婴儿受感染患病。婴儿忌喂得太饱,防积食。据说乳儿太饱,会中脐风。
(2)襁褓忌
襁褓是指包裹婴儿的布和被褥。一般忌新喜旧,主要是恐新布会损伤婴儿。又有人说最好是用高寿老人的旧裙袄做襁褓,可保婴儿长寿。襁褓又忌太厚,俗谓易使婴儿生疮,或说易令婴儿体弱畏寒。襁褓被婴儿的便溺弄脏,忌洗完后搭在高处晾晒,又忌夜晚不收回室内。否则,俗以为会遭鬼祟,伤害婴儿。
(3)穿衣忌
婴儿降生三朝时,民间一般要给婴儿洗一次澡,俗称“洗三”。洗完澡后,可给小儿穿件小褂子,但忌讳穿裤子。其中,迷信的说法,是婴儿不到一百天不许穿裤子。不穿裤子腿脚灵便,如将夭亡可速转生。否则,将被绊住腿脚,到了阴间将一去而不复返,实际上,因为婴儿不受束缚有利婴儿发育。
双生(双胞胎)婴儿,穿戴忌不一致。如双天子(女)穿戴不一,别人见了会责怪的。大概因其相像是天意,而天意不可违。实则也是以双胞胎为喜、为荣的习俗下,其父母的一种炫耀心理的表现。
(4)饮食忌
婴儿忌食生硬、不好消化的食物。北方忌让婴儿吃大米饭、馍、油饼、青菜等,未满月时,只吃母乳,别的忌食。满月后,可喝稀粥、面汤、菜汤、肉汁等,忌食肉类、豆类食品。直到满周岁后,才能动荤腥。否则,认为婴儿会积食、生病。南方,婴儿满月后,即可开荤,吃米饭、肉食。浙江温州一带,还有“叨光”的习俗。即婴儿满月开荤时,忌食自己屋里的食品,必须到人口多的人家办喜事的地方,去乞取鸡、鸭、鱼、肉之类的食品来开荤。俗信,可以将那种兴旺热闹的喜庆之光“叨”回家来,所以叫做“叨光”。如果碰不上这类机会,甚至有一连等待几个月才给婴儿开荤的,无非是要图个吉利。
(5)洗浴忌
婴儿宜勤洗浴,否则,恐生疔、疮。用水要冷热适中,洗得时间不能过久。俗以为洗浴后用蚌粉扑身,可避邪。旧时给婴儿洗浴还要择吉日。有“寅卯酉日吉,壬午丁未癸巳凶”的说法。勤洗浴是好事,对婴儿健康有益。洗后扑粉,也可爽身。惟择吉日,无一可取,纯属迷信。
洗婴水,尤其刚生下来头次洗婴水,忌讳乱泼,恐会亵渎神明。据信,婴儿四个月内,胎神还在附近滞留未去,因而处处仍须小心,如果污及胎神,就将使婴儿罹难。
(6)惊吓忌
婴儿忌受到惊吓。婴儿初来世上,对一切均属首次感触,未免奇异惊觉,常常最易被“吓着”。所以产房内忌大声喧哗,忌器物碰撞,忌生人来往,忌灯光过强,忌冷热物触动婴儿,让婴儿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等慢慢长大后再渐次扩大视野,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如一旦婴儿被吓着,忌大人大声喊叫。俗以为可轻轻摸摸婴儿的耳朵垂,便能使婴儿安定恢复过来。河南林县一带还有一种“挂神锁”的习俗。为了防止婴儿的魂魄被惊吓着或者被生人、野鬼“带走”、“摄去”,当地人在婴儿降生后,即用一把锁,锁在门上,直到满月后才开开。或者用红线穿一到四枚小铜钱挂在婴儿脖子上。俗以为婴儿的魂魄也像自己家中的物什一般,是可以用这样的办法“锁定”、“拴牢”的。
(7)剃胎发忌
婴儿的胎发,一般要在百天日或满月时剃去。俗说,因胎发沾染有母体的血污及秽气,所以要在百天或满月孕妇出产房前剃掉,以免触犯神灵。江浙一带,剃去婴儿胎发叫做“打光光”。杭州一带百日为婴儿剃发,叫“百禄”(“禄”读如“罗”。参见下文“言语忌”一节)。剃时脑门上(俗称“脑忽门”、“天灵盖”,或“忽歇顶”)要留足方一寸多的头发,叫做“孝顺发”。河南、山东等地也有此俗,叫做“胎里带”。俗间将所剃之胎发用红布包裹好,送到神庙中,求神保佑长生高寿。有些地方,剃去胎发,还要用杏仁等物擦拭婴儿头皮,以避风邪,免生疮毒。还有一些地方剃胎发的时间不都在百天日或满月日,且有男女的分别。如,女儿剃胎发有选在二十日的;男孩剃胎发有选在二十四日的,据说是取意“二十四孝”。也有的地方男孩剃胎发要在满两月日,女婴剃胎发要在满一月日。剃胎发和成人剃头理发一样,有避忌正月之说(参见本书“人体禁忌”、“发须禁忌”一节)。
(8)挠脚板忌
婴儿忌挠脚底板,俗以为挠婴儿脚底板会使其长大后没胆量,不敢过桥。实则,恐惊吓着婴儿。
(9)见人忌
婴儿出生后,许多民族、许多地区有悬物忌门的习俗,其中的道理之一,就是忌讳婴儿见到生人。浙江温州一带婴儿百天以内禁忌出门,外客也禁忌入内看视婴儿。否则,婴儿见到生人“犯冲”,对婴儿不利,甚至会引起死亡。畲族也有此俗,忌婴儿月内见生人,怕“冲”。瑶族认为有穿白衣、草鞋的外人进入产房,会引起月子里的婴儿日夜啼哭,不吃奶,不睡觉,后果会是很严重的,白族禁止带弩弓的人进产房去看女婴,看男婴倒还无妨。台湾忌属虎的人看视婴儿,恐被其“虎性”冲犯、吓唬着(以上参见本书“产地禁忌”一节)。侗族人家添丁生子,将第一个来家者称为“踩生”人。若是男踩女婴,则认为阳气重,女婴吉利,易养成人。而踩生者要晦气三载,主人须热情招待。若女踩男婴,则认为阴气重,男婴不吉,会体弱多病。踩生者三年内必交好运,但要受到主人冷遇。这显然是男尊女卑,男祥女晦的俗信在此间的反映。
(10)见物忌
婴儿忌见生人,也忌见生物。云南佤族婴儿不满月忌把老鼠、蚂蚱带到家里来,否则,婴儿见了身上会起疙瘩。基诺族婴儿满月时,猎物和瓜菜忌带进产房。直到太阳落山后,才能解除此类禁忌。否则对婴儿不利。
(11)摇篮忌
鄂伦春族忌往婴儿摇篮里搁置马镫、猎刀和猎斧一类的器物,否则,婴儿会遭不幸。汉族有忌摇空摇篮的习俗。否则,婴儿会爱哭,或将遭受不测。摇空摇篮又意味着失去了婴儿,大不吉利。
(12)看戏忌   忌婴儿看布袋戏、傀儡戏。恐受冲害,或惧怕婴儿因此而身残体弱。
(13)言语忌
河南林县一带,生男孩之家,一个月内禁忌说“男”字,怕走露真相,被邪魔拉去。甚至要伪称是个“女孩”。这一方面说明民间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另一方面也看得出生男孩者是怎样地害怕再失去他!当人们无比珍视某种东西时,甚至不敢提到它,惟恐一说出口,这东西就没了。禁忌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人们维护这种心理的变态平衡。
杭州婴儿百日忌言“百日”,而言“百禄”。因百日专指人死后百天而言,故避之。“百禄”又因与“不禄”同音,不禄者,亦死也。故又读“禄”如“罗”,以避之。
基诺族在婴儿满月那天,甚至一整天都禁忌讲话,以此来确保婴儿满月日的顺利度过。
汉族大部分地区都有忌言婴儿有病与否的习俗。说婴儿有病,固然犯忌,恐其真的病了,或者病会越来越重;如说“这孩子身体不错,从没病过”,却也同样是犯忌的。因为,说“没病”若被病魔听去,提醒了它,倒非叫婴儿大病一场不可,岂不就糟了。民间还忌议论婴儿胖瘦。说瘦,怕真的瘦起来了;说胖,怕被神灵误听成“嫌胖”的意思,反而使其羸瘦起来。这些都反映了民间在“说凶真凶”、“说吉反凶”之类矛盾心情下的求吉心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禁口,处处少说为佳。这也正是民间繁重的禁忌所必然造成的一种死气沉沉的公共禁约现象。
旧时民间“冲犯”观念很严重,动不动就说会冲犯到什么什么神灵。尤其在婴儿刚出生的前几天里,人们的行动更是百倍小心,甚至头三天内不敢畅快地高兴、热闹一番,惟恐高兴过了头,折了婴儿的福气,弄个乐极生悲,夭折了婴儿,到那时可就又后悔莫及了。这种“慎行”恐“触犯”、怕“冲犯”的观念,形成了各种禁忌,反映在鬼神信仰方面。俗以为,婴儿降生后不久,眼睛是干净的,干净到既可以看清尘世,又可以看清鬼魅。所以,许多时候,婴儿突然发颤、抽搐,惊恐不安,或者眼睛发直,视线导引不转,就是他(她)看到了什么成年人看不到的东西了。正因为如此,出于对婴儿的保护,要让婴儿尽量避开神事,以免在人们还不察觉的时候,被神鬼惊吓着了。所以民间一般庙会、打醮、道场、佛事、祭祀、朝拜等事,都禁忌让婴儿参加或者靠近。一般婚丧事,也忌婴儿靠近。如果不小心碰上了这类事,要赶紧躲开,并请人占卜化解。天一黑,就不准再带婴儿出门了。否则,婴儿会被野鬼吓着。
南方有床母神灵的信仰(床神有床公、床婆之分,但通常称作“床母”)。俗信,婴儿一出生就受到床母的保护。床母还能在婴儿睡觉时,教导他(她)。俗以为婴儿睡眠中时有微笑、皱眉、嘟嘴等表情,便是床母正在教他(她)呢。这时候忌讳将婴儿弄醒,使他(她)“学习”中断,恐将来变成呆痴。因为有床母信仰,所以也怕冲犯、触怒了床母。常常要拜床母。拜时要用衣食、香烛等物敬祀,但忌用酒。据说是怕床母喝醉酒,疏忽了看护婴儿,使婴儿从床上滚落下来。另外,婴儿睡着以后,据信床母神还会带着婴儿的魂魄四处游玩。这时候最忌在婴儿脸上涂抹各种颜料,以防魂魄回来时,不认得归宿了。如果真的如此,婴儿会失去生命的。
民间许多到寺庙中求过子的人家,真的生了孩子后,要到寺庙中去还愿。否则,恼怒了“送子观音”、“送子老奶”、“注生娘娘”等神灵,会把婴儿再“收回去”的。还愿时除交上许愿时说的钱数外,还要用黄金纸包一整块砖,放在寺庙中,写上还愿人的姓名,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神灵的酬谢。这是至今仍残留于民间各地的一种求子还愿迷信陋俗。不知何时能够根除!在台湾,若是替婴儿祷告神灵,敬奉神明的鸡腿与通常敬神的鸡腿不同,即鸡腿不能屈入鸡腹中,而要完全放直。取意使婴儿“脚骨长,有食福”。敬神的酒也不能像通常那样分三巡注满,而要一次斟满酒杯。取意婴儿尿大泡,不要一会儿一尿,使母亲多洗尿布。从此看到民间是事无论巨细都要依靠神灵的,在敬神求吉祥的严肃场合中,竟连鸡腿的作用和小孩撒尿之类的事联想了进来,也是民俗中极有趣味的一例。
关于婴儿冲犯的禁忌,旧时还与“灶神像”和“孩儿灯”两事有关。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云,辽阳人逢朔望必敬灶神。灶神像上绘一犬一马,俗传买回的灶神像,像上之犬口若张开,当年所生的婴孩,必不能长寿;口若紧闭,则婴儿发育壮旺。所以有初生婴孩之家买灶王神像,忌讳买有犬张口的。“送孩儿灯”是旧时江苏一带的习俗。俗传用泥捏制成的孩儿灯送至不生育人家,能使之生子。故望子心切的人家遇有人送孩儿灯来,必以酒食相待,且将此灯供奉于堂前。婴儿生下后,则更要好好敬奉这孩儿灯,好像孩儿灯就是婴儿的本命一般。如果这个泥偶的手足有所损伤。则以为是神意受到了冲犯,那么这个婴儿将来也势必要遭残疾。以上这些都是与婴儿冲犯迷信有关的习俗禁忌,也可见到旧时民间对婴儿看护的一些神秘观念。
中原一带最重添人进口。生子养女是一件大喜事,俗中有许多庆贺的礼节。据旧志云:“新乡县初生男女,三日报喜。抬礼盒,用米、面、鸡、酒之类。男用雄鸡,女用雌鸡。母家但受酒,余物各添少许。鸡之雄者,配以雌,雌者配以雄。仍令抬回。亦有牵羊者,须添配一羊。否则,折羊钱。越五日,母家备礼叩喜,男家择吉请酒,谓之'吃面’。母家赠小儿以首饰、衣物之类,厚薄不等。亲友亦以鸡酒致贺。弥月后,母家来接女,谓之'叫住满月’。”这一记载,基本上反映出了中原一带在庆贺新生婴儿之喜中的习俗和禁忌。各地也还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和特色。林县一带,头胎婴儿,不论男女,报喜最隆重。建国前富裕人家抬食盒、酒坛,赶两只褐山羊,项系铜铃,一路叮当作响,为让众人知晓。建国后,一般农家,报喜时将“喜帖”放在一小木匣中,装入钱袋内,让一童子背着去报喜。生男孩用左肩背,生女孩用右肩背,“男左女右”,一路不准换肩,是男是女,一目了然。到姥姥家后,款待报喜者,要烙油饼、做鸡蛋面疙瘩汤等,忌讳给报喜者做面条饭,否则,据说婴儿会爱流鼻涕。上蔡一带报喜,俗称“吃喜酒”。男家又称“吃喜面条”,女家又称“送祝米”。生头胎婴儿后,男方的上辈要到女家报喜。报喜时,除送常礼外,生男孩要抱一只公鸡,谓之“大喜”,生女孩则抱一只母鸡,谓之“小喜”。双胞胎,抱两只鸡。女家见到鸡,不言而喻,就知道生的是男是女了。报喜时,双方商定“送祝米”的吉日。“送祝米”忌讳在中旬,因“十”与“死”谐音,故避之。“送祝米”抬礼盒,挑礼挑,忌讳用竹篮子。俗话说,“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因而避忌之。礼物之中要配一只鸡。男孩配母鸡,女孩配公鸡,有祝婴儿成人婚配之寓意。男方招待女家吃饭,主食一般是蒜面条,俗称“吃喜面条”,即从  此出。
据有关资料讲,云南彝族生了孩子后,姑爷也要到岳父岳母家报喜。除带酒食外,也要带一只鸡。不过与中原一带的习俗不同,生男孩不是抱公鸡,而是抱母鸡;生女孩不是抱母鸡而是抱公鸡。岳父、岳母看来抱来的是母鸡,就知生的是男孩,看到是公鸡,就知是女孩。岳父岳母收下鸡后,要换只鸡给姑爷。抱来母鸡,换只公鸡;抱来公鸡,换只母鸡。姑爷把换来的鸡抱回饲养,不准杀吃。这意思,抱走的鸡,只是报信用的,换回的鸡才是婴儿的“本命属性”,所以是杀不得的。从生子报喜送鸡的不同习俗中亦可见到风俗之异曲同工之妙了。
开封一带,生子报喜又尝以鸡蛋(鸡子)为象征物。头胎产婴之当天,就由女婿持鸡蛋到岳家报喜。如生男孩儿,煮鸡蛋六个或八个,必为双数,忌单。用红颜色染过之后,在鸡蛋的一端,再用墨或锅底炭涂一黑点,表示为“大喜”。如生女孩则煮鸡蛋五个或七个,必为单数,忌双,也用红颜色染了,不再涂黑点,表示为“小喜”。报喜后,岳母要烙面饼一张,令婿带回,沿途撕碎喂狗,直到抛尽为止。俗信,如此可保婴儿成人,免于夭折。因为代表其“本命”的那张面饼已经喂过狗了,所以婴儿可以不必再有什么顾虑,也不会再有什么灾难了。俗间有孩子小名称作“狗剩儿”的,也大体是属此意。
未满一个月的婴儿,河南沁阳一带俗称“胎毛鬼”,禁忌走门串户。等到满月时,女家要来接闺女住娘家,俗称“接腿”,或称“走满月”、“过满月”等。走前,须先给婴儿剃去胎发(参见本书前文“剃胎发”一节),给理发师封礼。离家门时,产妇头上扎红布条,插桃枝或柏枝。婴儿头顶红布。俱是怕秽气未退尽,恐有所冲犯,故以红布、桃枝、柏枝禳解之。走时,婴儿的姑姑要在婴儿的鼻梁上抹一道黑色记号,到外婆家后,由婴儿的姨母擦去。民间俗话云:“姑姑抹,姨姨擦,婴儿能活一百八。”又云:“姑抹姨擦,婴儿强似铁疙瘩。”在外婆家,至少要住十天,否则,恐婴儿将来不够十成人。多则住一个月必须返回。返回时,婴儿的姨姨还要在婴儿的鼻梁上抹一道白色记号,由婴儿的姑姑给擦去。民间俗话云:“黑来白走,婴儿能活九十九。”
开封一带,产妇满月后回娘家时,娘家要由产妇的亲兄弟迎接婴儿。产妇无兄弟时,才可由外祖母迎接。住满月返回婆家时,男家要由婴儿的祖父来迎接,祖母、伯母等禁忌迎接婴儿。俗说女性属阴,恐在婴儿初次出门时,迎之不吉,故忌避女性迎接。
总之,从婴儿出生到回外婆家小住,这一段时间内,姻亲双方家庭中都是很热闹、喜庆的。同时又要备加小心谨慎;以免造成什么失误和差错,使得那已经来临的喜事再生什么变故。其目的,都是祝愿婴儿健康、长寿,阖家幸福美满的,只不过,这些旧惯习俗中也难免含有迷信思想的困惑和封建礼教的侵扰。
  命名、认干亲忌
婴儿一生下,或者未生之前,长辈们便要给婴儿起一个名字。汉族一般是沿用父姓,下添两字,或一字,成为婴儿的姓名。旧时,子女多,还有以伯仲顺序或字辈形式固定下一字的,实际婴儿也就是再起一个字,连缀成名了。这是大号。大号的起名是很慎重的,往往要请有学问的人来仔细推敲,反复研究,才能定下婴儿的名字。由于过去迷信五行克妨的思想严重,有些地方在与婴儿起名时要先请算卦先生算命,命中缺少什么的,便设法在姓名中补上。比如,命中缺水,则起名时要有“氵”旁;命中缺火,则起名时要加“火”字等等。实属一种禁忌迷信,包括心理上对这种禁忌迷信的适应办法。民间又有一种“碰姓”(或称“闯姓”)的习俗。河南郑州、开封一带婴儿出生后头天早上,婴儿的父亲要出门碰姓。碰上第一个人,不管是男女老幼,跪下就磕头,然后说明家中生孩子,让对方起名。农村过去早起的,大都是拾粪老头,有的毫无思想准备,碍于习俗,不能推却,只好信口胡诌一个,于是“粪筐”、“箩头”、“狗妞”、“猪娃”的,就出来了好多。不过,这一般都是小名儿,小时叫叫也没什么要紧的。有人还说,这样的名字反而不生事、安稳。有些地方,给婴儿起过名的还要被认成干亲。干亲最喜姓“刘”的和姓“程”的,因其与“留”、“成”等吉祥的字眼儿声音相谐;最忌讳的是碰上姓“王”的和姓“史”的,因“王”、“史”与“亡”、“死”等凶厄的字眼儿相谐,恐不吉利,会使婴儿夭折。但若真的碰上了,也不能不算,不能再去另碰一次。最多暗地里祷告、禳解一番也就算了。可见“碰姓”习俗中也含有“碰运”的占卜性质。白族孩子出生后,如果八字与父母正冲,也要把他(她)拜寄给别人或神灵取名字。如拜寄给爱氏皇帝,就从爱字取,叫爱某;如拜寄给关帝君,就从关字取,叫关某等。这也是和“碰姓”、“认干亲”相类似的一种习俗,其中有些是直接把孩子托付给某一神灵护卫了。
至于被认干亲的一方,也是有忌讳的。河南滑县一带,未结婚成家的人,或虽结了婚但尚未有子嗣的人,或自家婴儿也还很小的人都是忌讳被认做干亲的。俗以为,认了干儿之后,自己就不会再有亲儿子了,所以“认干儿,失湿儿”。可见,人人首要的,还是要顾及到自己的子嗣安全才是。
民间以为婴儿在母胎内死亡,或降生不久死亡的,都要将死婴丢弃在水中。俗以为,如不这样做,婴孩就会变成邪鬼来作祟,母亲也不能再怀孕了。所以,死婴尸体常常在水坑内或河水中发现,即是此迷信习俗影响的恶果。
关于婴儿的禁忌习俗是琐碎、繁杂的。我们所录下的都是比较普遍存在着的,还有许多更细微处,本书实难一一详述。不过这些禁忌总的来讲,其作用在于始生时刻,是判断吉凶,表达民众关于婴儿近期前景(成活还是夭亡,健康还是残疾等)的占卜信仰的;在于育养阶段,又多数是为着维护婴儿正常的发育和茁壮成长的;在于冲犯方面,是防止获罪于神灵或者希望得到神灵的佑护的,在于喜礼方面,是遵守礼教,联络姻亲情谊并且祝愿婴儿幸福长寿的;在于命名、认干亲方面,也是防止婴儿有什么缺憾,有什么闪失的;最后,在于死亡方面,又是于无可奈何之中寻求死者与生者的安稳以及新的转机的。总这,禁忌指出的总是凶厄灾祸,要求的总是避忌躲闲,而希冀的却又总是美满、完善。这种希冀尤其在于婴儿身上是更加丰富而闪烁着理想的光芒的。又因为,婴儿自身本是无所谓禁忌的,所以关于婴儿的禁忌实际上仍是关于大人们的禁忌。千百年来,正是这些民间禁忌习俗,像一架古老陈旧而又灵活多变的心理调节机器一样,随时调整着家家户户做父母的心态,使他们在恐惶、欢愉、担忧、亲昵、满足、渴望等等多种复杂的情感中度过了产育婴儿这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  
发表评论:
馆藏&21418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翻身训练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