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石油专业的,怎样才能进入管理软件行业在点点客上班感觉如何呢,感觉着行业很高大上

为什么从事生物行业的人都说「生物是个坑」,但国内大学本科生物专业要求的分数却很高?
来源:互联网
【报考生物专业的人是怎么想的?】
一句话简答:因为它是个坑。笑,这样子回答铁定就被折叠了。难得吃饱了不想干活,要不就认真回答一下这个和自己相关的问题吧。先回答你的问题的后半句,为什么国内大学本科生物专业要求的分数很高。其实这一点LS的几位都做出了回答:供不应求。很多高中毕业生盲目选择专业,对“大学专业所学内容”和“高中接触到的该学科皮毛”之间的差别没有足够的认识,再加之“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一概念的鼓吹,一窝蜂的都选择了生物专业,报考数量上去了,分数线自然就又上去了。那么为什么从事生物行业的人都说“生物是个坑”呢?我就曾经是上面描述的图样图森破的中学生之一。初中高中接触到的生物学,印象最深刻就是大篇幅的动物学植物学,基因、分子、细胞这些分支说实话,虽然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但高中课本给人的感觉太浅显。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以为生物学一定会让你去野外观察动物,趴在树枝上屏气静息等着看远处藏羚羊的迁徙之类的……结果到了大学一看,傻眼了,大部分院校的生物科学or工程院系,从事生态学研究的老板可谓屈指可数,而且他们还活的挺艰难的……(要忽悠政府给钱给你去研究那些和俺们GDP、科研实力似乎没有啥子直接关系的生态学项目真的不是件容易事情)。看看院系其他老板,研究兴趣大抵都是些分开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完全看不懂的东东;摊开课程表一看,除了生物专业课,还有大量的化学课,物理课也不见得比其他院系少多少,毕竟生物这个学科可以和其他学科交叉的分支太多太多,学校觉得打好基础很重要啊……此时哪个初出茅庐的中学生不觉得这就是一场骗局?此乃坑1.那什么是坑2呢?磕磕碰碰过了大学四年,好不容易毕业了,该转专业的大一大二或者找工作的时候都已经跑路,剩下的人,保研的保研,出国的出国,这群人咱待会再说,还想在生物产业大军里再沉浮一把的本科生们悲剧的发现在生物行业本科学历想找个工作真的太难了。去生物技术公司or药企实验室干活?天天重复劳动那些数据还不能给你发paper没有成就感不说,低端实验技术员那点可怜巴巴的薪水对不起当初的高考分数线不说,关键问题是人家还不要你本科生咧,招个大专相关专业的来实验室培训一周上手绰绰有余了……哦,那你说硕士博士就业情况如何?这个行业内硕士更为鸡肋,就业的时候技术类工作做研发别人觉得你不够资本,做基础技术人家嫌你学历太高,做销售和市场和人的情商性格有很大关系这个就足够筛掉一大片人了。博士就业情况略好一点,学术能力强的还能找个研发做做,做个实验室小主管帮老板组建个新技术平台之类的,但是薪水相较其他行业的博士来说,实在是极为寒碜。生物行业太特殊,研发周期长且国内研发实力弱,实验仪器贵,标准规范化不及国外很难满足国外客户需求,国内行业不成气候利润低,相应的薪酬水平也低了。说完这批就业大军跳进去的坑,我们再来看看还在象牙塔里的那群phd吧。刚刚也说过了生物产业研发周期长,在实验室里更是如此,人家学化学的要合成个东东搭个反应可能一周就出样品了,不说一枪命中,至少进度快,就算失败了也是一种进展对吧?生物科学可不是如此,进度慢,成功率低,极易让人有挫败感。训练一批实验动物拿去开颅做电生理,耗费几个月的时间训练,通宵几天做实验,最后可能一无所获。收集一批样本做移植瘤小鼠,免疫鼠又精贵又难养,最后移植瘤小鼠成功率最高也只有个30%。还有广大中学生梦想中的扛着长枪大炮观鸟研究动物之类的更不是动物世界里看到的那么优哉游哉……虽然说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但是当你在漫长的年月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以看到进展,甚至数年的努力到最后告诉你前面都是白做的时候,那种挫败感至少在那一刻会强烈的压倒你的兴趣。再加上纽约飓风让纽约大学鼠房被淹,北大斑马鱼房火灾这一类天灾人祸,生物phd真心伤不起啊……尽管这个行业有这样那样的坑等着人跳进去,尽管我当初很不幸的成为了图样图森破的一员,并且智商不高,学术能力不强,现在只能在国内生物技术公司里混口饭吃,但我暂时没有跳出这个大坑的打算。鉴于提问里没有问“生物行业为什么不是个坑”or“那些说生物是个坑但是又不转行的人在想什么”or“21世纪真的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吗”这一类的问题,我以一句话作结:目前这个坑爹的行业现状,是专业盲目兴建扩招,同时行业发展青黄不接导致的毕业生期望破灭造成的,很多人摔在了坑里狼狈不堪,但也有很多人在坑里自得其乐,这正是适合他们的一个好坑。
作为前生物相关专业的人怒答本题,不过由于得罪人还是匿了首先题主说的高考分数高我觉得是伪命题,虽然我没有做过调查,但现在生物绝对不是高分专业(或许热过那么几年)。我本科学校生物虽然不是顶级的,但也在全国前10,学生大部分都是调剂去的。下面说为什么生物是个坑,主要有环境、学科自身、从业人员三方面的原因先说环境。学生物的虽然多,但我相信绝对比不过CS,EE这些。但是生物相关专业的工业界职位实在是太少了,换句话说其实生物根本没有形成成型的工业界,只有少数几家生物制药和生物信息学的公司,再就是试剂和仪器公司。这里面原因有很多,很大一部分是学科自身的原因下面细说,再一个就是生物产业毕竟面对的是人,风险比一般产业高得多,所以不可能想互联网那样快速更新和发展。另外,几乎所以的企业都会有IT部门吧,但不可能有生物相关部门。这也就是说,学生物的人如果要找对口工作,几乎就只有大学和研究所了,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万年博士后的场面。再说学科特点。其实上面的问题学理科的都会遇到,但为什么偏偏生物最坑呢?其实说起来都是理科,某种程度还是有层级的,大概可以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样排,这里面前面的是后面的基础,而越靠前理论就越严密和越完善。生命科学,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基本还处在瞎摸的阶段,生命体实在太复杂了,究竟是哪个基因,哪个蛋白,哪个回路在起作用,怎么起作用,基本只能靠经验来猜,而没有严密的模型可以预测。很多人搞模式生物,但且不说从模式生物到另一个模式生物再到其他所有生物的巨大差异(甚至mouse到rat),单是这些模式生物本身离研究明白都还差得远。所以现在的生物研究,在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就是在大量重复劳动的基础上碰运气,而且运气真砸你头上让你发了CNS,很多时候其实还是没有完全搞清楚。而更多的时候是没运气,怎么做也做不出来,毕业成问题。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生物学研究很难投入到真正的工业生产中。偏偏生物由于实验科学的性质,需要大量劳动力,也导致了学生找很多,工作不好找的问题。最后讲个人。在所有理科中,不客气的说,生物系的学生基本是数理和计算机基础最差的,很多学校的生物系连线性代数都不开,统计也只学应用性的数理统计,计算机能学个C就不错了。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是学生没法转行,只会动手做实验。学数理的发现本行不行可以去转经管,CS,相对要容易得多。而相反的,学生物的人还要面临从数学物理计算机转行过来的人。说真的,生物那点东西,自己看看书用不了多久都能明白个大概,况且即使生物系自己的学生到用的时候也得查书,可是计算机数学这些东西可不是一下就搞得定的。比如生物信息学,数理生态学,生物物理学这些发展很快的领域里,明显生物科班的人没有优势。就更不用说像庄小威那样做显微镜的了。而往往这些学科才是带动生物科学发展的,学生物的人却只能跟在后面拾人牙慧。黑了半天生物,也要说几句好的。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学科,我以前的同学也有很热爱这门科学的,认真投入,还是可以做出很好的成绩的。真正的问题只在于大部分学生物的人,并没有多热爱生物,而这门学科现阶段还无力为他们提供其他出路。
我在MIT BBS上看到过一个说法,“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这句话只有一个错误,那就是把22错写成了21。
我后来越来越发现,很多人说对生物有兴趣,然后大学读生物专业。而他们口中所谓的兴趣基本都是“喜欢喝动植物打交道”。
其实生物学科大部分都在实验室工作。基本只跟个别几种生物打交道。微生物实验室就不用说了。。没有几个人在小时候会说喜欢跟微生物打交道的。
总而言之,这是兴趣与专业之间的一个鸿沟。孩子们在报专业的时候还是不明白。
供需关系。因为想读生物专业的人多,报考生物专业的人多,高考录取以分数为依据,报考人多自然要求分数高的概率比较大,除非想读生物的人多而且成绩都比较差,这样会拉低录取的最低线,而从事实看,这件事情应该不是真的。举个例子,2006年四川大学在湖南录取最低好像是550来分,但生物科学专业录取的湖南考生最低的好像也有589分。为毛想读生物的人多呢,这个真不知道。难道“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还有市场么?要真的是,也是下半个世纪或者世纪末吧,呵呵。相关问题:
现在一点也不高的。高的是经济金融计算机。人民群众又不是傻子。
因为它确实是个坑,想当年,哥怀着治疗21三体综合症的崇高学术理想,最后被现实抽了一个大耳光。。。无数高分本科生你来我往,这个真不作假。我那一届,寝室的除了不是河南的一个,高考成绩都在600左右么,用的是最难的全国卷一。说下中科院博士现在的待遇吧,室友他保中科院下属一个所里,一个月补助一千块钱他们所里面一个博士后毕业还在所里干的话,税前6k,是在北京,年龄是30。对这个行业,这个现状,这个专业,我只能呵呵就一句话吧,如果不用赚钱,不用养老人,不用操心车房的问题,特别喜欢这个,那就学吧,一口气学到头,这个申请出国也比较简单。真的,憋被这个专业的博士后,硕博连读,直博啥的名头给忽悠了为啥还有人出不来1不愿意转行,因为成本太高2反正只要愿意念书,就一直有学可上,毕竟距离博士还远着呢3老板也愿意让你继续念,实验室好多活儿呢,技术熟练的总比新人强很多4反正读生物的不是我一个,呵呵再劝一句,远离生物专业,拥抱幸福生活
我是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的,我来说说我们专业同学毕业三年的情况吧。 专业60人左右,5人左右卖农药,6人左右卖饲料,5人白酒行业,10人左右陆续读研(含跨考),12人左右陆续考公务员考教师了,1人搞it了(本人),5人左右搞其他行业销售,3人种蘑菇,2人快递,剩余的不清楚了。
再说怎么读的这专业,高考志愿指南说这是21世纪最好的专业,下一个世界首富在这专业,什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听起来特长脸;另外每个学校生物专业招生指标在那摆着,总有人去读哪怕是被调剂过去的(国家的宏观手段);还有就是高中时不知道大学要学什么课程,要是早知道那两本生物化学那么厚我就不会选这专业了,好些知识点逻辑性不强靠记忆很累人。大学四年我除勉强不挂科其余时间都搞计算机去了,给人感觉是经常跑图书馆但专业成绩不咋样智商有问题那类,那会特被那些专业成绩好的“鄙视”,但毕业找工作后好些同学才醒悟被骗开始后悔花费的精力,很多同学现在还不知道下一份工作做啥好迷茫中。 国家就是通过大量招生来赌未来,很多人就成了炮灰
从几个方面回答一下吧,我在读生物,本科医学院。目前美国PhD。1 生物是不是坑:生物确实是坑。工作累时间长竞争压力大薪水低。当你40岁的时候,你拿着和你同龄同智商的人20多岁的薪水。每天接触各种有毒的物质,随时有癌症的风险,看不完的文献,做不完的试验,写不完发不出的文章,费尽心思拿到一点可怜巴巴的基金,还要面对自己不喜欢的领导和学生。这就是一个标准生物学人的真实生活。2 为什么高考报生物?因为兴趣,因为理想,因为外国人不干所以容易出国。这是最常见的几种高考报名心态。当然,最主要的,高考时候还小,不知道生物是坑。3 既然坑,那么要不要转行?高考分数不低,学的东西不少,所以其实生物学生智商普遍不低。当意识到坑之后,转行的不在少数,美国华人圈子都知道生物坑大,无数生物学生拿着奖学金学第二专业,毕业后直接转行。生物界有个词叫千老,就是千年老博士后,生物行业博士毕业干博士后干到退休也没正式工作的大有人在。4 你转不转行?我不想转行,但也不想说狂妄幻想的话。我知道如果毕业做博士后,找教职或去公司这条标准生物职业线,我可能也会变成一个千老。但事实上生物这几年发展是很快的,行内人都知道,治愈癌症艾滋,基因控制这些东西都是可能存在的,只不过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就像五六十年代搞计算机的人一样,我们也在等待生物腾飞的一天,尽管这一天现在看还有点遥远。但社会在进步,今天我们可以控制细菌的基因甚至人造出细菌,今天已经可以一天测完一个人的全基因序列,也许明天就会有更新的突破。所以,生物对于弱者,是个大坑,对于强者,是个现在就可以挖的宝藏。而对于大多数奋斗在生物领域的学者来说,生物科学是人类美好未来的希望。
生物工程专业刚刚毕业,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回答。报考生物专业的人是怎么想的?自己本身确实喜欢生物。高中阶段获得生物学竞赛国家三等奖,以为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呵呵。如所说“教科书上有句话「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教科书中还有一句话经常出现“相信不久的将来,XX一定会实现”。顺便谈谈我在大学中接触有关生物方面的事情。从大二开始,我在本校生物实验室跟着一个老师打杂,并认识了一些师兄师姐。师兄A目前研二,整天苦逼的不得了,前几天还在和我诉苦将来找工作的烦恼,以下是他最近的QQ说说截图:大三暑假的时候,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到浙大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习,在该生物领域的实验室,老板号称世界一流,同样认识了一些师兄师姐,准备去年国考的有约一半。师兄B是个研究生,目前在卖房子;师兄C是个博士,我非常敬佩他,本来我的实习在去年9月就到了,但是师兄在他的那个重点实验上还需要人手,师兄看我做事认真,而且当时我也在无聊的准备国考,就在浙大和师兄一起完成实验,最后那篇文章拟发Nature,目前师兄在江苏某高校当老师。大三暑假的时候,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到浙大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习,在该生物领域的实验室,老板号称世界一流,同样认识了一些师兄师姐,准备去年国考的有约一半。师兄B是个研究生,目前在卖房子;师兄C是个博士,我非常敬佩他,本来我的实习在去年9月就到了,但是师兄在他的那个重点实验上还需要人手,师兄看我做事认真,而且当时我也在无聊的准备国考,就在浙大和师兄一起完成实验,最后那篇文章拟发Nature,目前师兄在江苏某高校当老师。从我接触到学生物的人来说,他们大部分人都赞同“生物是个坑”。当然,读生物也是有部分优势的:容易发表文章容易出国
生物为啥是个坑,当然是个坑,因为TMD要学的太多了,因为生物是新兴的学科,我本科的课程表是极其夸张的,生物工程不仅要学四大化学(无机,有机,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还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化工原理,生物制药,遗传生物学,发酵工程,发酵设备及厂房建设,还有生物工艺学等等。我已经记不清了,后来读了硕士,从事了RNA,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光RNA有关的中英文教材也是醉了。后来读了博士,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很多发现都是错的,你的发现也可能是错的。都这样,能不是坑吗。
我应该继续我的文学之路,当个科幻作家的。But 生物真的很有魅力,需要高手,生物分数是高,不都是那句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勾引过来的。但是换句话说,生物需要人才,即使它是残酷的,死在坑里一坨。那为什么国家仍然视而不见,纵容生物勾引不明真相的人来填坑。也许我说的不对,看看理科,近代数学、物理、化学跟中国有关系吗,没有。我们距离世界一流的数学,物理,化学可以用世纪来衡量(尽管这么多年追上不少),只有生物知道20世纪中期沃森克里克发现双螺旋才开始发展。现在中国有钱了,能追上的也只有生物了。大家都是一样无知,所以宁可死这么多多的人在坑里,也希望能够大浪淘沙,奋起直追。我11年硕士学的技术是人家99年发明,01年成熟的,只差了10年。博士的课题使用的技术就已经是世界潮流了,所以生物是个坑,我也要向大神一样,把坑填平。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10年前就开始吹的概念,导致报考人数剧增,高中毕业生选专业本身就是很盲目的。很多是看分数挑专业,本着不浪费分儿的理念。实际上如我同学所说(4年前),国内生物行业还不发达,学生物对口的工作就是去做味精(可能略有夸张)。另外每年考研排行榜里,比例最高的永远都是生物环境学院—就业难啊,再加上这帮孩子当年都是高中的优等生,学习确实厉害。
因为教科书上有句话「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看到这标题,觉得太亲切了~我就是学这专业出身的,还是一名女孩子。快毕业时,我果断地放弃本专业。报考教师,现在在做一名特教老师。有些伤心的是,丢了学习四年的东西。可喜的是,当老师的日子里很开心。也正是因为当老师,让我摆脱了从小喜欢一个人捯饬、不喜欢人际交往的局面。虽然我常常在想,要是当初选的是别的专业就好了,那么面临转行时我就不会有那么多需要恶补的功课了。入职的门槛也会和别人一样,甚至更具竞争力。对此,我只想对即将选择专业的弟弟妹妹们说一句:平时多些积累、拓宽你的阅读量(现在渠道太多了)、学会自己甄别一些信息,不要盲目听信。万一感觉选错了路,也不要灰心。在任何一个领域,一个人如果想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好好珍惜时间,多学习、多练习、坚持下去。
这就像是炒股票,一只股票在交易市场上大家都鼓吹价值大,然后股票也是一路飘红,等到你入手,一了解这家公司年报,你才发现你被套牢了。
分数高低相当于商品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跟商品本身的品质高低并没有绝对关系。
为什么生物坑?因为国内生物研究生教育一塌糊涂,其实看nature science一半以上文章都是生物的,影响因子30以上的杂志基本都是生物或者医学的杂志,但是这是世界级的潜力和影响力,到了国内,变成坑了无非两点:1.招生人数多但是基础教育培养一塌糊涂,在我们这样的顶尖大学读基础学科的说实话大多都是很想一直做science下去的人,但我们的本科生培养却活生生扼杀了许多东西,授课形式单一,无交流无讨论,有些老师甚至不知道最前沿的研究进展,现在年轻老师逐渐从国外回来,这样的情形会好点。而研究生培养则是由于国内许多实验室做的好的现在仍然太少,经费给的挺多但是大成果出的太少,不是说国内平台仪器不好怎么的,只是我觉得是一种氛围和合作的问题,国外许多学校都是会形成学术圈的,一个学校一个学院的一些老师和学生互相之间交流十分积极,而在国内,我没有很多的看到,而且大多优秀的本科毕业生都出国了,整体氛围确实上不来。2.国内大学的培养导向。这点施一公曾说过,我们的导向有问题,一流大学中,仍然强调就业,于是我们便都被这种导向所影响了,而认认真真想做科研的人却越来越少。那么会到基础专业,物理数学尚能转金融,医学就业不愁,化学上,各种公司待遇也不错。唯独生物,是几大基础学科中最不好就业的,这其实也无可厚非,生物专业的培养本身就是为了研究清楚这个领域而建立的,太多的机制尚未明白,需要太多的人去研究。所以生物就业第一难,在导向上就是挖了一个大坑了。而ps.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没什么好指摘的,生物研究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基础科学研究, 如果还是有人觉得生物研究没什么作用又坑,举最简单的例子医学上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对基础生命现象的研究。但总体来说,生物出成果的周期会比较长,但一出可能就是大发现,耐不住寂寞,还是别入坑的好~
听学长们说。学生物打断腿。不过蹲实验室比较开心的话学生物也挺不错的
孩子,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问了,我就老实告诉你吧,学生物的都有个奔头,那就是长生不老。江户川柯南知道吧?灰原哀必须是个学生物的,还是搞发育的,理论上吃那个药就能长生不老了你懂伐?你知道为什么柯南的收视率越来越低了嘛?就是因为青山大叔揭露了学生物可以长生不老这一点,好多同行都恨他透露业界内幕,怒而弃剧啦!但是,要长生不老只有这一种方法咩?No!图样图森破啊,如果你学生物,你就会懂得,人要永生,方法太多啦!且不说网上什么中医养生排毒假妙方满天飞,光是坐实验室的小学者就可以靠天天照射定量紫外促使自己突变来长生不老,想变成蜘蛛侠啊超人啊都不是问题,事实上蜘蛛侠什么的实在太弱了啊,外分泌腺那么发达,不怕丝尽人亡嘛,太不环保了。顺便,除了照紫外,不停地吃防腐剂也能做到长生不老,没准一不小心照出不死体质,汽车撞上来你都没事,汽车会自己被弹飞的。除了这种看起来「这样也行」啊的方法,还有什么能长生不老嘛?当然有,那就是在公车上看专业课本!由于公共汽车是运动着的,你的眼睛在捕捉一系列专业术语的时候会非常吃力,但是不抓紧时间背又要挂科,于是长此以往你会练就超人的动眼视觉,那些玩扑克牌出老千盯着洗牌动作的绝对视力都弱爆了,你练出的超人动眼视觉能够看到弯弯曲曲的时间线,级别高的还能直接把时间线抓到身边跳到过去,看过「时间箭」吧?可不是那么弱的直线倒退喔,而是保持外貌不变回到过去,怎么样,瞬间APTX4869也弱爆了吧?快开始公交背书之旅吧!还有啊,要长生不老,如果你观念够超前,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不死的,也算永生了吧?有一个黑人妇女轻轻松松做到了,她的名字叫海莉耶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她的细胞系遍布全世界各地,她不屈的精神永流传,她是不死的。另外,学生物还有个好处,那就是活的比一般人年轻,你想,心态多好啊,每天吃吃喝喝,万一生点小病,绝对在摇篮期就被身边的同事诊断出来,医院治疗绝对不会对你进行坑蒙拐骗,多好啊,还有,工作量多轻松啊,你没看报纸天天报道病人家属捅死医生么,你什么时候看见他们捅死学生物的了,学生物的基本都没什么工作要做啊,也得罪不到病人头上XD综上所述,学生物的比一般人老的慢,还有一定概率长生不老,大家当然蜂拥而至啦。诶呀呀,上班路上手机打打一不小心透露太多行业内幕了,这,我家水表在门外面,快递请寄到单位大楼谢谢……
同意,我在二流农业大学已经看不到什么希望,真是当年满腔热血,看了人教版的那本基因工程那本书,决定报考生物技术这一门,到大学里来,老师给我们讲的,和上的实验是两回事,脱离实际教学,辅导员只知道关心考研率什么的,也不知道学生到底想要学什么,学校里的“三段式学习”,前几周很有兴趣,中间只想老师快点讲完,快到期末,要考试,大批批的出去学习,上自习变学霸,死记硬背的记书上课件上的知识,考完假期一过,回来上一门关联的课程,又忘了。学不到东西到脑子里关于考研,分子生化细胞这些书,看着名不一样,其实老师实验做的工作都一样的。学校里有位靠谱的专业课老师说过:学生物这行,你得会做实验,积累实验经验;要有idea,会总结别人的实验,发现问题。生物这行的知识更新太快,此刻书上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会有理论来推翻它。……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哈哈,我马上要出坑了,让大社会来好好煽煽我巴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油公司上班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