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观后感新闻稿

2016里约奥运新闻-搜狐奥运
· (09/12 14:55)★★· (09/05 15:24)★★★★★· (09/02 14:28)★· (09/02 13:03)★★★· (09/01 23:38)★★★★★· (09/01 09:41)★★★★· (08/31 22:52)★★★★★· (08/31 16:03)★★★★★· (08/31 01:21)★★★· (08/30 14:50)★★★★★&· (08/30 04:49)★★★· (08/30 04:37)★★★· (08/30 00:45)★★★· (08/30 00:09)★★★· (08/29 21:37)★★★· (08/29 21:36)★★★· (08/29 21:34)★★★· (08/29 21:34)★★★· (08/29 07:49)★★★★★· (08/29 07:30)★★★&· (08/29 06:51)★★★★★· (08/29 02:14)★★★· (08/28 14:27)★★★★★· (08/28 09:43)★★★· (08/28 01:50)★★★· (08/28 01:09)★★★· (08/28 01:06)★★★· (08/27 21:50)★★★★★· (08/27 21:45)★★★★★· (08/27 21:40)★★★★★&· (08/27 13:54)★★★· (08/27 03:02)★★★· (08/27 03:01)★★★· (08/27 02:49)★★★★★· (08/26 23:43)★★★· (08/26 23:41)★★★★★· (08/26 23:39)★★★★★· (08/26 14:46)★★★★★· (08/26 14:21)★★★· (08/26 10:29)★★★&
&&转到&&页央视圆满完成里约奥运会转播报道工作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央视新闻频道特别节目《奥运1+1》为观众带来奥运会精彩解说。
大型体育综合节目《相约里约》全方位、多角度解读里约奥运会。
  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8月22日,央视综合、体育、新闻、体育赛事等频道以及央视网、体育频道客户端,顺利直播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31届奥运会闭幕式,标志着本届奥运会转播报道工作圆满完成。期间,全国累计约7.93亿观众通过央视收看里约奥运会;体育频道平均收视份额达9.17%,单天最高收视份额达11.46%,其中6天收视份额超过10%;体育频道客户端累计用户超过500万,累计直播时长1150万小时;央视网多终端奥运报道累计独立访问用户达6.5亿人,视频直点播收视次数为14.6亿次。
  一是突出展现中国代表团风采,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赛事编排突出黄金赛事、黄金时段,以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中国队夺牌的比赛及中国队面临激烈挑战和竞争的比赛为基础,统筹安排各播出频道赛事资源;赛事解说强化专业性、知识性,特别针对中国代表团优势项目做足功课,深入解读成绩背后故事。体育频道采用&奥运频道&台标和呼号,累计直播、录播赛事369小时,综合频道190多小时,体育赛事频道385小时。
  二是新闻报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聚焦赛场内外热点,全面报道奥运盛况。《相约里约》《奥运新闻》《奥林匹克在里约》《全景奥运会》《奥运1+1》等多档栏目,充分利用混合采访区、现场评论席以及单边摄像机位,提升报道表现空间,一线记者深入观察,强化新闻细节挖掘,突出故事化表达,展现运动员拼搏精神。体育频道累计播出新闻783条、1972分钟。
  三是创新奥运整体包装,以丰富的包装形式配合赛事转播。前方共制作宣传片400余条,包括赛事预告、每日开篇、每日赛事总结等,对赛事进行多角度、多形式回顾和推介,呈现中国选手赛场风采,展示里约风土民情。
  四是电视与新媒体融合传播,全平台多终端全景呈现奥运盛况。体育频道发挥&两微一端&作用,客户端平台日活跃用户最高超过150万,微博平台发布微博1539条,&里约奥运会&话题阅读量达200亿;&央视新闻&打造知名主播独家直播节目,访谈每日比赛话题,最高在线人数1000万人次,主持的微话题&2016里约奥运&阅读量超过141亿,跃居新浪微博体育话题榜首位,带动用户增长330万;央视网强化&观赛、互动、融合&功能,多终端奥运报道累计独立访问用户达6.5亿人。
  五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覆盖各终端的版权保护体系。强化版权一体化工作机制,通过精耕细作、深挖潜力,积极优化版权产品设计,用好用足奥运独家资源,实现奥运版权资产保值增值。
  六是技术、行政保障有力。搭建里约和北京间的双向专线光缆,构建前后方一体的协同作战制播体系,首次应用虚拟跟踪系统NCAM系统进行外场体育赛事转播,节目表现更有立体感、赛事数据呈现更有现场感,完成主控直播传输任务约1570小时,网络制播系统完成收录任务约5253小时,完成素材归档任务约4554小时,前方CCTV5演播室直播时长约347小时,公共赛事实时场记著录3321小时。|||||||||||
(直击里约)
里约奥运&相约“一个新世界”
记者&&郑&&轶
日16:14&&&&来源: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在巴西流传着一句话:“上帝花了6天时间创造世界,而把他的第七天献给了里约热内卢。”从空中俯瞰,科帕卡巴纳海滩宛若一弯新月,与远处的基督山、面包山共同勾勒着这座“天使之城”的非凡。海滩上高高竖起的五环标志,吸引着不同肤色的人们:奥运会就在眼前。
这是现代奥林匹克盛会120年来首次登陆南美大陆。里约喊出了自己的口号“一个新世界”,预示着这将是一次与众不同的奥运之旅。4年前,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的“里约8分钟”,球王贝利与一名清洁工共舞桑巴的场景至今令人难忘。4年后,被各种唱衰所裹挟的里约,依然不改创造历史的信心。新的奥运之变,或许就从里约开启。
奥运形象之变
时光倒转回7年前,里约之所以能击败美国芝加哥、西班牙马德里等强大对手,获得2016年奥运会举办权,固然与当时巴西欣欣向荣的经济形势有关,而里约所代表的奥运新版图,亦是投票天平倾斜的关键砝码。
1896年,法国人顾拜旦开创的首届现代奥运会举办时,“国际化”是其追求的至高目标。但直到60年后,奥运会举办地才打破欧洲和美国的垄断,逐步拓展到大洋洲、亚洲以及北美洲其他国家。奥林匹克运动若要永葆生机,需要新鲜血液、多元化的参与力量。正如里约奥运口号所传递的理念――团结、尊重多样性和对改变的渴望。
每一个东道主都以“独一无二”为座右铭,但历经百年、声望日隆的奥运会,早已形成庞大和复杂的“巨无霸模版”。自1980年以来,夏奥会的比赛项目增长了50%,参赛人数翻了一番,相对应的赛事保障人员是当时的3倍以上。办赛成本飙升,在某种程度上,奥运会渐成“有钱国家”的专利。
当初没人会预料到,巴西经济会衰退到眼下的尴尬境地。但这种“意外”或许能让奥运会加速“平民化”,创造让更多国家敢于接棒的可能。里约奥组委主席努兹曼坦言,“当我们感觉到这些问题,我们就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办奥运,而这也改变了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方式。”事实上,从豪装到简装,并不会折损奥运会的魅力。“新的眼光,新的英雄,新的榜样”,里约奥组委如此阐释体育变革的力量。
国际奥委会大刀阔斧的改革中,也选择给予主办国更多自主权。“现在是一个麻烦很多的世界,变化太快,所以不要用传统、静止的观念来看待奥林匹克”。自上任以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反复表达这一概念。当他抵达里约后,并不太在意筹备工作中的一些纰漏,“在这里,你已经可以感受到奥运会的能量。”
而巴西人天性中的奔放与自由,在奥运模式的巨大惯性下,创造着一连串的变量。本届奥运会的颁奖仪式,将大胆融入“个性化”创意。当马术、击剑等项目颁奖时,依然会是传统的“正装”套路;篮球、排球等项目,颁奖人员则会穿着橙色条纹夹克,伴着流行音乐出场;如果是沙滩排球、小轮车等炫酷项目,现场则会响起巴西特色的嘻哈音乐,颁奖者卷起袖子,说不定还要摇摆几下。这不仅在奥运舞台中是头一次,更与国际奥委会“增强吸引力”的主张不谋而合。
奖牌格局之变
对参赛代表团和运动员而言,实现梦想从来不是轻松的旅程。奥运奖牌榜的排位之争,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实力的全景扫描,也是世界体坛格局四年一度的整体亮相。
从上世纪60年代前的美、苏轮流领跑,到民主德国加入竞争,奥运奖牌榜渐成“三国鼎立”之势。上世纪90年代,独联体、俄罗斯取代苏联,与美国竞逐榜首位置。2000年悉尼奥运会堪称分水岭,美国、中国、俄罗斯逐渐占据第一集团,每届这3个体育代表团所获金牌数均占到总数的三成以上。
看似稳定的奖牌格局,从伦敦奥运会已显现变化,并可能在里约进一步颠覆。俄罗斯不再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整体竞争力近年来加速下滑,而里约奥运会前曝出的“有组织使用兴奋剂”丑闻,致使代表团中近1/3运动员被禁赛。这意味着,里约的榜首之争将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展开。而依照人才培养周期,俄罗斯恐怕短期内难返第一集团。
金牌分流、诸强并起的格局,可能在里约奥运会愈加明显。近两届奥运会,均有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登上奖牌榜,明显高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75个。现在,越来越多来自体育小国的运动员赴欧美训练,迅速提升了竞技水平。大量外籍教练的流通与共享,也使得很多国家的弱势项目补齐短板。当“世界是平的”成为体育的注脚,竞技场上的差距也会随之变小。
奥运主办国往往产生“东道主效应”,但巴西代表团并不具有左右奖牌格局的力量,毕竟他们上届奥运会仅仅获得3枚金牌。为在家门口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巴西政府从2012年开始发起“奥运奖牌行动”,希望凭借史上最大参赛阵容和大量“外卡”,跻身奖牌榜前十。不过,看看里约沿海公路上的跑步人群,海滩上数不清的球门、球网,贫民窟随处可见的足球少年,对体育的热爱与追求,其实并不在于金牌的多寡。
8月3日,奥运村升旗仪式上,来自叙利亚、南苏丹、刚果(金)和埃塞俄比亚的10名难民运动员,站在了世界的聚光灯下。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迎来一支由难民组成的代表团。刚果(金)选手波普勒?米森加说:“体育改变了我的生活,体育代表着希望,消弭我们心头的悲伤。”很多时候,体育无法摆脱政治的羁绊、战争的摧残,但以平等参与的身份,汇聚在五环旗下,何尝不是超越一切的力量?和平、尊严与梦想,让奥林匹克历久弥新。
观赛视角之变
从中国飞往里约,通常要30多个小时。漫长而遥远的旅途,打消了许多人前往奥运会观赛的计划。以往,亲临现场或看电视直播是直击奥运的最好方式,但移动互联网创造了新的视界。
国内一些媒体预测,由于时差等原因,里约奥运会在中国的收视率或将大幅下滑。在体育学者易剑东看来,北京奥运会后,民众对奥运的热度降低已是整体趋势,但在新媒体可能再次爆发。7月31日,“俄罗斯举重队全员禁赛”的话题登上了新浪微博热门搜索榜,关注人数近8万。网友之间的分享和交流更为便捷,某种程度重新唤起大众对奥运的热情。
依托于社交平台,运动员与大众实现“面对面”交流,更为亲密的互动。8月3日,中国游泳队队员刘湘在微博上晒出自拍照,在泳池边笑容灿烂地比着“剪刀手”。她留言说,“跟你们相差11个小时,我已经练完准备休息了,早安,晚安!”微博刚一发出,很多网友就像朋友一样为她打气,“最后一搏,加油!”
国际奥委会也顺应新媒体的潮流,主动求变。一个24小时播出的奥运频道即将开播,奥运会从四年一度的“节日”变得常态化,在非奥运年也能吸引年轻人和奥运铁杆粉丝。正如奥林匹克广播系统执行官埃克赛霍斯所言,“奥运频道给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提供了参与奥林匹克的机会,这是过往多届奥运会都无法比拟的。”
如果说,伦敦奥运会标志着奥运会步入社交时代,那么里约奥运会注定是一场“直播中的奥运”。VR(虚拟现实)技术首次在奥运会应用,或将彻底颠覆传统的观赛体验。今年年初的冬青奥会期间,一位用VR设备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欧洲观众就惊叹:“坐在自己家里,那些举着国旗进场的各国运动员近得简直要贴上你的脸。”
观赛视角的改变,除了外在,还有内心。国际奥委会曾做过一次关于各国观众最关心历届奥运会哪三项比赛的调研,结果表明:男子飞人大战、美国男篮“梦之队”力压许多本国夺金项目,获得全球广泛的认同。“对中国观众来说,越来越不会把金牌总数、奖牌榜座次看得太重,对选手失败、战绩起伏有了更强的包容度。从关注国家到关注自己,从关注金牌到关注健康,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易剑东说。
特刊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日 14 版)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48小时新闻排行
12345678910
大家都在看
手机阅读更精彩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里约奥运会新闻报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