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房庄乡鹿豕村图片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故必举其定国之数.以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生在“灾祸”之年,幼体弱,少时个头长到1.7米而止,力量、速度、敏捷多逊于同龄人。尚能被人接受的五官却镶嵌在一张长脸上,其组合效果着实有些令人“惨不忍睹”,整个就一“先天不足”!不过,倒是还有一颗装着些智慧的脑袋和一腔尚有温热的心肠,加之一双不太笨拙的手,其他再怎么不足,也就都不在乎了!不知何时发现脑后有反骨,我竟然还是那另类之人!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857)|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084064',
blogTitle:'礼记·礼器',
blogAbstract:'\r\n\r\n\r\n\r\n\r\n\r\n\r\n\r\n\r\n礼记·礼器 \r\n\r\n\r\n\r\n\r\n\r\n\r\n&\r\n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
blogTag:'国学经典,礼记',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3,
publishTime:9,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1,
mainCommentCount:1,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生在“灾祸”之年,幼体弱,少时个头长到1.7米而止,力量、速度、敏捷多逊于同龄人。尚能被人接受的五官却镶嵌在一张长脸上,其组合效果着实有些令人“惨不忍睹”,整个就一“先天不足”!不过,倒是还有一颗装着些智慧的脑袋和一腔尚有温热的心肠,加之一双不太笨拙的手,其他再怎么不足,也就都不在乎了!不知何时发现脑后有反骨,我竟然还是那另类之人!',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礼也,是谓僭君。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出,是谓胁君。大夫具官, 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 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 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 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 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之 谑。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 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 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礼无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 则民弗旭也。是谓疵国。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命降于 社之谓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 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  “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 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 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 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 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 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 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 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 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 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 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 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穷之,舍礼何以哉?“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 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 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色、六和、十二食, 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 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 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 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 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 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 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 有由也。  “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 ?;凤以为畜,故鸟不?;麟以为畜,故兽不;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    “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暇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 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 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 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 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礼行 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 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 修而礼之藏也。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不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不四时, 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 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 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 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 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 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  “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 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 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 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 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 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 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耨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 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 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 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 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 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 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 后能守危也。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侠,必当年行。用民必顺。 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 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 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 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大意  “礼运”之义有二,一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准则和内涵的演化;另 一是指礼治应依据四时五行而运化。就后一点来说,与《月令》之义有 相通之处。篇中论及礼的本质,礼所以产生的根由,以及礼的社会意义 和功能,可以说是一篇极为优秀的哲学论文。篇中还描绘了天下为公的 “大同”理想社会,可谓儒家思想的精华代表。  
礼器第十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 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 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  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 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 心,理万物者也。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 利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居山以鱼鳖为 礼,居泽地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故必举其定国之数,以为礼 之大经;礼之大伦,以地广狭;礼之薄厚,与年之上下。是故年虽大杀, 众不匡惧,则上之制礼也节矣。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尧授舜。舜授禹, 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天地 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 祭,体也。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 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也。  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有称也。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豆二 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诸侯七介七 牢,大夫五介五牢。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 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不贵也。  有以少为贵者:天子无介,祭天特牲。天子适诸侯,诸侯膳以犊。 诸侯相朝,灌用郁■,无笾豆之荐。大夫聘礼以脯醢。天子一食,诸侯 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圭璋,特; 琥璜,爵。鬼神之祭单席。诸侯视朝,大夫特,士旅之。此以少为贵也。 有以大为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为贵也。  有以小为贵者: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 卑者举角。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君尊瓦■。此以小为贵也。  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 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也。  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扫地而祭。天子、诸侯之尊废禁,大夫、 士棜禁。此以下为贵也。  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 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 文为贵也。  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 素而越席,牺尊疏布冥,椫杓。此以素为贵也。  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此之谓也。盖 言称也。    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德发扬,诩万物,大理物博,如 此则得不以多为贵乎?故君子乐其发也。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 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 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古之圣人,内之为尊,外之为乐,少之为贵, 多之为美,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称也。  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谓之礼;匹士大牢而祭,谓之攘。管仲镂簋、 朱纮,山节、藻,君子以为滥矣。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浣衣 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隘矣。是故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众之 纪也,纪散而众乱。孔子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 君子曰:“祭祀不祈,不麾早,不乐葆大,不善嘉事,牲不及肥大,荐不美多品。”  孔子曰:“臧文仲安知礼?夏父弗綦逆祀,而弗止也。燔柴于奥。 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  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 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 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户 者。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君子之于礼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杀也,有经而等也,有顺而讨也, 有摲而播也,有推而进也,有放而文也,有放而不致也,有顺而摭也。  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周坐尸,诏侑武 方,其礼亦然,其道一也。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周旅酬六尸。曾子 曰:“周礼其犹醵与!”  君子曰:礼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 献孰。是故君子之于礼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是故七介以 相见也,不然则已悫;三辞三让而至,不然则已蹙。故鲁人将有事于上 帝,必先有事于■宫;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齐人将有事 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故礼 有摈诏,乐有相步,温之至也。  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诏,朝事以乐,醴酒 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蕈之安,而稿鞂之设。是故 先王之制礼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多学也。  君子曰:“无节于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 矣。”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故曰:礼也 者,物之致也。  是故昔先王之制礼也,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尔。故作大事必顺天时, 为朝夕必放于日月,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是故天时雨泽,君 子达■■焉。    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 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士以飨帝于郊。升中 于天,而凤凰降,龟龙假;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进。是故圣人南 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天道至教,圣人至德。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庙堂之下, 悬鼓在西,应鼓在东。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 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君西酌牺象,夫人东酌罍尊,礼交动乎上,乐 交应乎下,和之至也。  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 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蘧伯玉曰:“君子之人 达。”故观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观其发而知其人之知。故曰:君子慎其 所以与人者。  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 君亲割牲,夫人荐酒;卿大夫从君,命妇从夫人:洞洞乎其敬也!属属 乎其忠也!勿勿乎其欲其飨之也!纳牲诏于庭,血毛诏于室,羹定诏于 堂,三诏皆不同位,盖道求而未之得也。设祭于堂,为祊乎外,故曰: 于披乎?于此乎?一献质,三献文,三献察,七献神。  大飨其王事与!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叶也。笾豆之荐,四 时之和气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龟为前列,先知也。 金次之,见情也。丹、漆、丝、纩、竹、箭,与众共财也。其余无常货, 各以其国之所有,则致远物也。其出也,《肆夏》而送之,盖重礼也。祀帝于郊,敬之至也。宗庙之祭,仁之至也。丧礼,忠之至也。备服器,仁之至也。宾客之用币,义之至也。故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 本也。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 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孔子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献;一献之礼,不足以大飨;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大旅具矣,不足以飨帝。毋轻议礼!” 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暗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破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 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闻 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大意  本篇主要论述礼对于人的品德修养的作用,与上一篇相为表里。《易 传》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运》言道之运,《礼器》言器之用;《礼运》从天理解说礼,《礼器》则是从个体心性 修养方面论述礼的功用。郊特牲第十一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 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 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诸侯为宾,灌用郁■。灌用臭也,大飨尚腵脩而已矣。 大飨,君三重席而酢焉。三献之介,君专席而酢焉。此降尊以就卑也。  飨禘有乐,而食尝无乐,阴阳之义也。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 阴气也。故春禘而秋尝,春飨孤子,秋食耆老,其义一也,而食尝无乐。 饮,养阳气也,故有乐;食,养阴气也,故无声。凡声,阳也。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不敢用亵 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旦明之义也。  宾入大门而奏《肆夏》,示易以敬也。卒爵而乐阕,孔子屡叹之。 奠酬而工升歌,发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乐由阳来者 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旅币无方,所以别上地之宜,而节远迩之期也。龟为前列,先知也。以钟次之,以和居参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 庭燎之百,由齐桓公始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文子始也。 朝觐,大夫之私觌非礼也。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不敢私觌,所以致敬也。而庭实私觌,何为乎诸侯之庭?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  大夫而飨君,非礼也。大夫强而君杀之,义也,由三桓始也。天子 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君适其臣,升自阼阶,不敢有其室也。觐礼,天子不下堂则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 诸侯之宫悬,而祭以白牡,击玉磬,朱于设锡,冕而舞《大武》,乘大路,诸侯之僭礼也。台门而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僭礼也。  故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诸侯胁;于此相贵以等,相觌以货, 相赂以利,而天下之礼乱矣。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而公 庙之设于私家,非礼也,由三桓始也。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 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继世。 君子南向,答阳之义也。臣之北面,答君也。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辟君也。 大夫有献弗亲,君有赐不面拜,为君之答已也。 乡人■。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  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孔子曰:“士,使之 射,不能则辞以疾,悬弧之义也。”孔子曰:“三日斋,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 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祊之于东方,朝市之于西方,失之矣。”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君南向于北墉下,答阴之义也。日用甲,用日之始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是故丧国之社屋 之,不受天阳也;薄社北牖,使阴明也。  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 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塯,而国主社,示本也。唯 为社事,单出里。唯为社田,国人毕作。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 反始也。  季春出火,为焚也。然后简其车赋而历其卒伍,而君亲誓社,以习 军旅,左之右之,坐之起之,以观其习变也。而流示之禽,而盐诸利, 以观其不犯命也。求服其志,不贪其得。故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天子适四方,先柴。 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兆于南郊,就阳位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于郊,故谓之郊。 牲用骍,尚赤也。用犊,贵诚也。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 卜郊,受命于祖庙,作龟于祢宫,尊祖亲考之义也。卜之日,王立于泽,亲听誓命,受教谏之义也。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也。大庙之命,戒百姓也。 祭之日,王皮弁以听祭报,示民严上也。丧者不哭,不敢凶服,泛扫反道,乡为田烛。弗命而民听上。  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乘素车,贵 其质也;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天垂象,圣人则之, 郊所以明天道也。帝牛不吉,以为稷牛。帝牛必在涤三月,稷牛唯具,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 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 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葛带楱杖,丧杀也。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 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 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八蜡,以记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 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既蜡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兴轼。  恒豆之菹,水草之和气也;其醢,陆产之物也。加豆,陆产也;其 醢,水物也。笾豆之荐,水土之品也,不敢用常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 于神明之义也,非食昧之道也。先王之荐可食也,而不可耆也。卷冕路车,可陈也,而不可好也。《武》,壮而不可乐也。宗庙之威,而不可安也。宗庙之器,可用也, 而不可便其利也。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以同于所安乐之义也。  酒醴之美,玄酒明水之尚,贵五味之本也。黼黻文绣之美,疏布之 尚,反女功之始也。莞蕈之安,而蒲越、槁鞂之尚,明之也。大羹不和, 贵其质也。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丹漆雕几之美,素车之乘,尊其朴也。 贵其质而已矣,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同于所安亵之甚也,如是而后宜。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黄目,郁气之上尊也。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清明者也;言酌于中而清明于外也。 祭天,扫地而祭焉,于其质而已矣。醯醢之美,而煎盐之尚,贵天产也。割刀之用,而鸾刀之贵,贵其义也,声和而后断也。  冠义:始冠之,缁布之冠也。大古冠布,斋则缁之。其絺也,孔子 曰:“吾未之闻也,冠而敝之可也。”嫡子冠子阼,以著代也;醮于客 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委貌,周 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周弁,殷哻,夏收,三王 共皮弁素积。无大夫冠礼,而有其昏礼。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诸侯之有冠礼,夏之末造也。 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以官爵人,德之杀也。死而谥,今也。古者生无爵,死无谥。 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  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 远厚别也。币必诚,辞无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妇德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 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  执挚以相见,敬章别也。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 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  婿亲御授绥,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 得天下也。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  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 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玄冕斋戒,鬼神阴阳也。将以为社稷主,为先 祖后,而可以不致敬乎?  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坐以夫之齿。器用 陶匏,尚礼然也。三王作牢,用陶匏。厥明,妇盥馈,舅姑卒食。妇馂余,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授之室也。 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昏礼不贺,人之序也。  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殷人尚声。臭味 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 间也。周人尚臭:灌用■臭,郁合■,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王 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 然后■萧合羶芗。凡祭,慎诸此。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 阴阳之义也。殷人先求诸阳,周人先求诸阴。  诏祝于室,坐尸于堂。用牲于庭,升首于室。直祭祝于主,索祭祝 于祊。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或诸远人乎?祭于祊,尚曰求 诸远者与?  祊之为言倞也,肵之为方敬也。富也者,福也。首也者,直也。相, 飨之也。嘏,长也,大也。尸,陈也。毛、血,告幽全之物也;告幽全 之物者,贵纯之道也。血祭,盛气也。祭肺肝心,贵气主也。祭黍稷加 肺,祭齐加明水,报阴也。取膟■燔燎,升首,报阳也。明水涚齐,贵 新也。凡涚,新之也。其谓之明水也,由主人之洁著此水也。君再拜稽首,肉袒亲割,敬之至也。敬之至也,服也。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肉袒,服之尽也。 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称“曾孙某”,谓国家也。祭祀之相,主人自致其敬、尽其嘉,而无与让也。腥、肆、璪、腍祭、岂知神之所飨也?主人自尽其敬而已矣。 举斝角,诏妥尸。古者尸无事则立,有事而后坐也。尸,神象也。祝,将命也。  缩酌用茅,明酌也。盏酒涚于青,汁献说于盏酒,犹明,清与盏酒 于旧泽之酒也。祭有祈焉,有报焉,有由辟焉。斋之玄也,以阴幽思也,故君子三日斋,必见其所祭者。大意  本篇多记祭祀之礼,而又兼及朝、觐、燕、飨、冠、婚诸礼。其中 章节杂错,有说义之辞,有训故之语,疑为散策汇集而成。本篇受阴阳 五行家的影响很大,多从阴阳二义解释诸礼的含义。                内则第十二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 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拂髦,冠、緌、缨、端、■、绅,搢笏。左右佩用,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 佩玦、捍、管、■、大觿、木燧。逼、屦、著綦。妇事舅姑,如事父母: 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衣绅;左佩纷、帨、刀、砺、小觿、 金燧,右佩箴、管、线、纩、施縏帙,大燧、木燧,衿缨,綦屦。以适 父母、舅姑之所。  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出入则或先 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 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酏、酒、醴、芼、羹、菽、麦、蕡、 稻、黍、粱、秫,唯所欲。枣、栗、饴、蜜以甘之,堇、荁、枌、榆、 免、滫、滫以滑之,脂、膏以膏之。父母、舅姑必尝之而后退。  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 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妖”;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 具。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日出而退,各从其事。日入而夕,慈以旨甘。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向;将衽,长者奉席请何趾。少者执床与坐。御者举几,敛席与簟,悬衾,箧枕,敛簟而襡之。 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杖、屦,祗敬之,勿敢近;敦、牟、卮、,非馂莫敢用。与恒食饮,非馂,莫之敢饮食。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馂,既食恒馂。父没母存,冢子御食,群子 妇佐馂如初。旨甘滑,孺子馂。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斋。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洟。寒不敢 袭,痒不敢搔。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不涉不撅。亵衣衾不见里。父母 唾洟不见;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浣;衣裳绽裂,纫针请 补缀。五日则燂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请燂靧;足垢,燂 汤请洗。少事长,贱事贵,共帅时。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受以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 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人入。  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 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道路,男妇由右,女子由左。  子妇孝首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若饮食之,虽不嗜,必 尝而待。加之衣服,虽不欲,必服而待。加之事,人待之,已虽弗欲, 姑与之,而姑使之,而后复之。子妇有勤劳之事,虽甚爱之,姑纵之, 而宁数休之。  子妇未孝未敬,勿庸疾怨,姑教之。若不可教,而后怒之,不可怒, 子放妇也,而不表礼焉。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不悦,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 敢疾怨,起敬起孝。  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孙,甚爱之;虽父母没,没身敬之不衰。子 有二妾,父母爱一人焉,子爱一人焉,由衣服饮食,由执事,毋敢视父 母所爱,虽父母没不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 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  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 辱,必不果。  舅没则姑老,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于姑。介妇请于冢妇。舅 姑使冢妇,毋怠、不友无礼于介妇。舅姑若使介妇,毋敢敌耦于冢妇, 不敢并行,不敢并合,不敢并坐。  凡妇不命适私室,不敢退。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舅姑。子妇无私 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 帛、佩帨、茞兰。则受而献诸舅姑;舅姑受之,则喜,如新受赐;若反 赐之,则辞;不得命,如更受赐,藏以待乏。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 则必复请其故赐,而后与之。  嫡子庶子,祗事宗子宗妇;虽贵富,不敢以贵富入宗子之家;虽从 车徒舍于外,以寡约入。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 而后敢服用其次也;若非所献,则不敢以入于宗子之门,不敢以贵富加 于父兄宗族。若富,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夫妇皆斋而宗敬焉; 终事,而后敢私祭。饭:黍、稷、稻、粱、白黍、黄粱、稰、穛。  膳:■、■,■、醢、牛炙、醢、牛炙、醢,牛脍,羊炙、羊胾、 醢、豕炙、醢、豕炙、芥酱、鱼脍、雉、兔、鹑、鷃。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或以酏为醴、黍酏、浆、水、醷、滥。 酒:清,白。 羞:糗饵粉、酏。食:蜗醢而苽食、雉羹,麦食、脯羹、鸡羹,析稌,犬羹、兔羹;和糁不蓼。濡豚,包苦实蓼;濡鸡,醢,酱,实蓼;濡鱼,卵酱实蓼; 濡鳖,醢,酱,实蓼。腵脩,蚳醢;脯羹,兔醢;糜肤,鱼醢;鱼脍, 芥酱;麋腥,醢,酱;桃诸,梅诸,卵盐。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 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春宜羔豚,膳膏芗;夏宜腒■,膳膏臊;秋 宜犊麛,膳膏腥;冬宜鲜羽,膳膏羶。牛脩,鹿脯,田豕脯,麋脯,■ 脯,麋、鹿、田豕、■,皆有轩,雉、兔,皆有芼。爵,鷃,蜩,范。 芝,栭,菱,椇,枣,栗,楱,柿,瓜,桃,李,梅,杏,楂,梨,姜, 桂。  大夫燕食,有脍无脯,有脯无脍。士不贰羹胔。庶人耆老不徒食。 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 牲用藙。和用醢。兽用梅。鹑羹,鸡羹,■,酿之蓼。鲂■烝,雏烧,雉,芗无缪。 不食雏鳖。狼去肠,狗去肾,狸去正脊,兔去尻,狐去首,豚去脑,鱼去乙,鳖去丑。 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栗曰撰之,桃曰胆之,柤梨攒之。 牛夜鸣则■。羊冷毛而毳,毳。狗赤股而躁,臊。鸟■色沙鸣,郁。豕望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漏。雏尾不盈握,弗食;舒雁翠, 鹄鸮胖,舒凫翠,鸡肝,雁肾,鸨奥,鹿胃。  肉腥,细者为脍,大者为轩。或曰:“麋鹿鱼为菹,■为辟难,野 豕为轩,兔为宛脾。切葱若薤,实诸醢以柔之。  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大夫无秩膳。大夫七十而有阁。 天子之阁,左达五,右达五。公、候、伯于房中五。大夫于阁三。士于 坫一。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 用之。凡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 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者使人受。五十异■,六十宿肉,七十 二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违寝,膳饮从于游可也。六十岁制,七十 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绞紟衾冒死而后制。五十始衰,六十非 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五十杖于 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 则就其室,以珍从。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五十不从 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斋、丧之事弗及也。五 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凡自七十以上,唯衰麻为丧。凡三王 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瞽亦如之。 凡父母在,子虽老不坐。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 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 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者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 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哻而祭,缟衣而养老。周 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 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 于人乎?”凡养老,五帝宪,三王有乞言。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有善则记之为惇史。三王亦宪,既养老而后乞言,亦微其礼,皆有惇史。 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淳毋,煎醢加于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毋。炮;取豚若将,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 萑以苴之,涂之以谨涂。炮之,涂皆干,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 为稻粉糔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钜镬汤,以小鼎芗 脯于其中,使其汤毋灭鼎。三日三夜毋绝火,而后调之以醯醢。  捣珍:取牛、羊、麋、鹿、■之肉,必脄,每物与牛若一;捶,反 侧之,去其饵,孰出之,去其皽,柔其肉。  渍: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期朝而食之 以醢若醯、醷。  为熬:捶之,去其皽,编萑,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 之,干而食之,施羊亦如之。施麋,施鹿,施■,皆如牛羊。欲濡肉,  则释而煎之以醢。欲干肉,则捶而食之。 糁: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肝■:取狗肝一,幪之以其■,濡炙之,举燋其■,不蓼。取稻米,举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以与稻米为酏。 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男女不同椸枷。不敢悬于夫之楎椸,不敢 藏于夫之箧笥。不敢共湢浴。夫不在,敛枕箧蕈席,襡器而藏之。少事 长,贱事贵,咸如之。  夫妇之礼,唯及七十,同藏无间,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 日之御。将御者,斋、漱、浣、慎衣服,栉、縰、笄、总角、拂髦、衿 缨、綦屦。虽婢妾,衣服饮食,必后长者。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  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妻不 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夫斋,则不入侧 室之门。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 女否。  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 宿斋,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入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保受乃 负之。宰醴负子,赐之束帛。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凡接子择日,冢子则大牢,庶人特豚,士特豕,大夫少牢,国君世子大牢。其非冢子,则皆降一等。 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 三月之末,择日,翦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是日也,妻以子见于父,贵人则为衣服,由命士以下皆漱浣。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夫入门,升自阼阶,立于阼,西向;妻抱子出自房, 当楣立,东面。姆先,相曰:“母某敢用时日,祗见孺子。”夫对曰: “钦有帅!”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曰:“记有成!”遂左还 授师。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妻遂适寝。夫告宰名。宰辩告诸男名,书 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宰告闾史。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 闾府,其一献诸州史。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夫入,食如养 礼。  世子生,则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皆立于阼阶,西向;世妇 抱子,升自西阶;君名之,乃降。嫡子、庶子见于外寝,抚其首,咳而 名之,礼帅初,无辞。  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 子同名。  妾将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问之。子生三月之末,漱浣夙齐, 见于内寝,礼之如始入室。君已食,撤焉,使之特鬌馂。遂入御。  公庶子生,就侧室。三月之末,其母沐浴、朝服见于君,摈者以其 子见。君所有赐,君名之。众子,则使有司名之。  庶人无侧室者,及月辰,夫出居群室。其问之也,与子见父之礼无 以异也。  凡父在,孙见于祖,祖亦名之;礼如子见父,无辞。 食子者三年而出,见于公宫,则劬。大夫之子有食母。士之妻自养其子。  由命士以上,及大夫之子,旬而见。冢子,未食而见,必执其右手。 嫡子、庶子,已食而见,必循其首。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稱■革,女■ 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 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 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稱洿;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 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悌,博学不教, 内而不出。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四十始仕, 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七十 致事。凡男拜,尚左手。  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 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 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凡女拜, 尚右手。大意  “内则”的含义是指家庭内部的礼法规则。郑玄认为此篇记录男女 居室并事奉父母舅姑之法,“闺门之内,仪轨可则”,故称为“内则”。 此篇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子、妇服事父母舅姑之礼。②舅姑对 待子妇之礼。③家庭通礼。④夫妇之间的礼。⑤养老之礼,此部分可能 是《王制》的复简。⑥食谱。与《少仪》、《仪礼·公食大夫礼》、《周 礼·天官酒人庖人食医》等有雷同之处。⑦ 育幼之法。  玉藻第十三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 外,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皮弁以日视朝,遂 以食;日中而馂,奏而食;日少牢,朔月大牢;五饮:上水、浆、酒、 醴、酏;卒食,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御瞽几声之 上下。年不顺成,则天子素服,乘素车,食无乐。  诸侯玄端以祭,裨冕以朝,皮弁以听朔于大庙,朝服以日视朝于内 朝。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 退,然后适小寝,释服。又朝服以食,特牲三俎,祭肺。夕深衣,祭牢 肉。朔月少牢,五俎四簋。子卯,稷食菜羹。夫人与君同庖。  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君子远庖厨, 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至于八月不雨,君不举。年不顺成,君衣布 搢本,关梁不租,山泽列而不赋,土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卜人定龟,史定墨,君定体。 君羔幦虎犆。大夫斋车,鹿幦豹犆,朝车。士斋车,鹿幦豹犆。  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 夜必肖,衣服冠而坐。日五盥,沐稷而靧粱,栉用橦栉,发晞用象柜,进■进羞。工乃升歌。  浴用二巾,上絺下绤。出杅,履蒯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布晞身, 乃屦,进饮。将适公所,宿斋戒,居外寝,沐浴。史进象笏,书思对命。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揖私朝,辉如也,登车则有光矣。 天子搢珽,方正于天下也。诸侯荼,前诎后直,让于天子也。大夫前诎后诎,无所不让也。  侍坐则必退席;不退,则必引而去君之党。登席不由前,为躐席。 徒坐不尽席尺,读书、食则齐。豆,去席尺。若赐之食,而君客之,则命之祭,然后祭。先饭,辩尝羞,饮而俟。若有尝羞者,则俟君之食,然后食,饭饮而俟。君命之羞,羞近者。命 之品尝之,然后唯所欲。凡尝远食,必顺近食,君未覆手,不敢飧。君 既食,又饭飧。饭飧者,三饭也。君既撤,执饭与酱,乃出授从者。 凡侑食,不尽食,食于人不饱。唯水浆不祭,若祭,为已■卑。  君若赐之爵,则越席再拜稽首受,登席,祭之,饮卒爵,而俟君卒 爵,然后授虚爵。  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 油以退。退则坐取屦,隐辟而后屦,坐左纳右,坐右纳左。  凡尊,必上玄酒。唯君面尊。唯飨野人皆酒。大夫侧尊作棜,士侧 尊用禁。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缁布冠緌,诸侯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斋冠也。玄冠綦组 缨,士之斋冠也。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垂 緌五寸,惰游之士也。玄冠缟武,不齿之服也。居冠属武。自天子下达, 有事然后緌。五十不散送,亲没不髦,大帛不緌。玄冠紫緌。自鲁桓公 始也。  朝玄湍,夕深衣,深衣三祛,缝斋倍要,衽当旁,袂可以回肘。长、 中继掩尺。袷二寸。祛尺二寸,缘广寸半。以帛裹布,非礼也。士不衣 织。无君者不贰采。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振絺绤不入公 门,表裘不入公门,袭裘不入公门。纩为茧,缊为袍,禅为絧,帛为褶。 朝服之以缟也,自季康子始也。  孔子曰:“朝服而朝,卒朔然后服之。”曰:“国家未道,则不充 其服焉。”唯君有黼裘以誓省,大裘非古也。  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士不衣狐白。 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绡衣以裼之;麛裘青豻褎,绞衣以裼之;羔裘豹饰, 缁衣以裼之;狐裘,黄衣以裼之;锦之狐裘,诸侯之服也。犬羊之裘不 裼。不文饰也,不裼。裘之饰也,见美也。吊则袭,不尽饰也。君在则 裼,尽饰也。服之袭也,充美也。是故尸袭,执玉、龟,袭。无事则裼, 弗敢充也。  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见 于天子,与射,无说笏。入大庙脱笏,非古也。小功不脱笏,当事免则 脱之。既搢必盥;虽有执于朝,弗有矣。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 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毕用也,因饰焉。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 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  而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弟 子缟带。并纽约用组,■,君朱,大夫素,士爵韦;圜,杀,直,天子 直,公侯前后方,大夫前方、后挫角,士前后正,■下广二尺,上广一 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大夫大带四寸。杂带:君朱 绿,大夫玄华,士缁辟二寸,再缭四寸。凡带有率无针功。一命缊韨幽 衡,再命赤韨幽衡,三命赤韨葱衡。天子素带朱里,终辟。王后祎衣,夫人揄狄。三寸。长齐于带。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子游曰:“参分带下,绅居二焉。”绅■结三齐。君命屈狄, 再合祎衣,一命襢衣,士褖衣。唯世妇命于奠茧,其他则皆从男子。  凡侍于君,绅垂,足如履齐,颐霤,垂拱,视下而听上,视带以及 袷,听向任左。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在官不俟屡,在外不俟车。 士于大夫,不敢拜迎,而拜送。士于尊者先拜,进面,答之拜则走。 士于君所言,大夫没矣,则称谥若字,名士。与大夫言,名士,字大夫。于大夫所,有公讳,无私讳。凡祭不讳,庙中不讳。教学临文不讳。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月。趋以《采齐》,行以《肆夏》。 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 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君在不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斋则綪结佩 而爵■。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 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 士佩壖玟而组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童子之节也,缁布衣,锦缘,锦绅并纽,锦束发,皆朱锦也。肆束 及带,勤者有事则收之,走则拥之。童子不裘不帛,不屦絇,无缌服; 听事不麻,无事则立主人之北南面;见先生,从人而入。  侍食于先生、异爵者,后祭先饭。客祭,主人辞曰:“不足祭也。” 客飨,主人辞以疏。主人自置其酱,则客自撤之。一室之人,非宾客, 一人撤。壹食之人,一人撤。凡燕食,妇人不撤。  食枣、桃、李。弗致于核。瓜祭上环,食中,弃所操。凡食果实者, 后君子;火孰者,先君子。有庆,非君赐,不贺。有忧者??勤者有事则收之,走则拥之。孔子食于季氏,不辞,不食肉而飨。  君赐车马,乘以拜;赐衣服,服以拜。赐,君未有命,弗敢既乘、 服也。君赐,稽首,据掌,致诸地。酒肉之赐弗再拜。凡赐,君子与小 人不同日。凡献于君,大夫使宰,士亲,皆再拜稽首送之。膳于君,有荤、桃、茢,于大夫去茢,于士去荤,皆造于膳宰。大夫不亲拜,为君之答已也。 大夫拜赐而退。士待诺而退;又拜;弗答拜。大夫亲赐士,士拜受, 又拜于其室,衣服弗服以拜。敌者不在,拜于其室。凡于尊者有献,而 弗敢以闻。士于大夫不承贺。下大夫于上大夫承贺。亲在,行礼于人称父;人或赐之,则称父拜之。礼不盛,服不充,故大裘不裼,乘路车不式。  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 不趋。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亲■,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 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 焉尔。  君入门,介弗闑;大夫,中枨与闑之间;士介拂枨。宾入不中门。 不履阈,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东。  君与尸行,接武;大夫,继武;士,中武。徐趋皆用是;疾趋则欲 发,而手足毋移。圈豚行,不举足,齐如流,席上亦然。端行,颐霤如 矢;弁行,剡剡起屦。执龟玉,举前曳踵,蹜蹜如也。凡行容惕惕,庙中齐齐,朝廷济济翔翔。 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燕居告温温。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祭者。 丧容累累,色容颠颠,视容瞿瞿梅梅,言容茧茧。 戎容暨暨,言容詻詻,色容厉肃,视容清明;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心中,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 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其在边邑,曰“某屏之臣某”。其于敌以下, 曰“寡人”。小国之君曰“孤”,摈者亦曰“孤”。上大夫曰“下臣”, 摈者曰“寡君之老”。下大夫自名,摈者曰“寡大夫”。世子自名,摈 者曰“寡君之嫡”。公子曰“臣孽”。士曰“传遽之臣”,于大夫曰“外 私”。大夫私事使,私人摈则称名;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 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大意  本篇主要记录天子、诸侯、大夫、士、王后、夫人、命妇的衣饰、 饮食、居处之法。其中也杂记了一些礼节、容貌举止、称谓之法。《礼 记》中记载古人名物制度,以此篇最为详细,对今人了解古代服饰文物 大有帮助。  明堂位第十四  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 前,北而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 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 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 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 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分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 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 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 以天子之礼乐。  是以鲁君孟春乘大路,载弧■,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于郊, 配又后稷,天子之礼也。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牲用白牡, 尊用牺、象、山罍,郁尊用黄目,灌用玉瓒大圭,荐用玉豆、雕篹;爵 用玉■仍雕,加以璧散、璧角;俎用梡、嶡;升歌《清庙》,下管《象》; 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昧,东夷之 乐也;任,南蛮之乐也。纳夷蛮之乐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君卷冕 立于阼,夫人副祎立于房中;君肉袒迎牲于门,夫人荐豆、笾;卿大夫 赞君,命妇赞夫人;各扬其职。百官废职服于刑,而天下大服。是故夏 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大庙,天子明堂。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振木铎于朝,天子之政也。山节,藻棁,复庙,重檐,刮楹,达乡,反坫,出尊,崇 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乘路,周路也。 有虞氏之旂,夏后氏之绥,殷之大白,周之大赤。夏后氏骆马黑鬣,殷人白马黑首,周人黄马蕃鬣,夏后氏牲尚黑,殷白牡。周骍刚。 泰,有虞氏之尊也。山罍,夏后氏之尊也。著,殷尊也。牺、象,周尊也。爵:夏后氏以■,殷以斝,周以爵。 灌尊:夏后氏以鸡夷,殷以斝,周以黄目。其勺,夏后以龙勺,殷以疏勺,周以蒲勺。 上鼓、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拊搏、玉磐,揩击、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 鲁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宗,殷学也。■宫,周学也。 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龟,天子之器也。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夏后氏之鼓足,殷楹鼓,周悬鼓。垂之和钟,叔之离磬,女娲之笙簧。夏后氏之龙簨■,殷之崇牙,周之璧翣。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 四连,殷之六瑚,周之八簋。俎:有虞氏之梡,夏一氏以嶡,殷以椇,周以房俎。 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献豆。 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 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殷祭肝,周祭肺。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二日。 有虞氏之绥,夏后氏之绸练,殷之崇牙,周之璧翣。  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 君臣未尝相弑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天下以为有道之国, 是故天下资礼乐焉。大意  此篇首记周公辅佐成王,朝诸侯于明堂,以致天下太平,成王赐周 公的封地鲁国以天子礼乐之事。其后乃记鲁国禘礼所使用的礼乐器物殿 堂之盛大。丧服小记第十五  斩衰,括发以麻。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齐衰,恶笄以终丧。 男子冠而妇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其义为男子则免,为妇人则髽。苴杖,竹也。削杖桐也。  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为父母、长子稽颡。大夫吊之,虽 缌必稽颡,妇人为夫与长子稽颡,其余则否。男主必使同姓,妇主必使异性。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而亲毕矣。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亦如之。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 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故也。庶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殇与无 后者从祖祔食。庶子不祭祢者,明其宗也。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从服者,所从亡则已。属从者,所从虽没也服。妾从女君而出,则 不为女君之子服。礼,不王不禘。 世子不降妻之父母,其为妻也,与大夫之嫡子同。  父为士,子为天子、诸侯,则祭以天子、诸侯;其尸服以士服。父 为天子、诸侯,子为士,祭以士;其尸服以士服。  妇当丧而出,则除之。为父母丧:未练而出,则三年;既练而出, 则已;未练而反,则期;既练而反,则遂之。    再期之丧,三年也。期之丧,二年也。九月、七月之丧,三时也。 五月之丧,二时也。三月之丧,一时也。故期而祭,礼也;期而除丧, 道也;祭不为除丧也。三年而后葬者,必再祭;其祭之间不同时,而除 丧。大功者,主人之丧;有三年者,则必为之再祭。朋友,虞、袝而已。 士妾有子而为之缌,无子则已。  生不及祖父母、诸父昆弟,而父税丧,己则否。为君之父、母、妻、 长子,君已除丧而后闻丧,则不税。降而在缌、小功者,则税之。近臣, 君服斯服矣。其余从而服,不从而税。君虽未知丧,臣服已。虞杖不入于室,袝杖不升于堂。 为君母后者,君母卒,则不为君母之党服。 绖杀五分而去一。杖大如绖。 妾为君之长子,与女君同。 除丧者,先重者;易服者,易轻者。 无事不辟庙门,哭皆于其次。  复与书铭,自天子达于士,其辞一也。男子称名。妇人书姓与伯仲, 如不知姓,则书氏。斩衰之葛,与齐衰之麻同。齐衰之葛与大功之麻同。 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 父母之丧偕,先葬者不虞、附,待后事。其葬服斩衰。大夫降其庶子。其孙不降其父。大夫不主士之丧。 为慈母之父母无服。夫为人后者,其妻为舅姑大功。 士附于大夫,则易牲。 继父不同居也者,必尝同居,皆无主后。同财而祭其祖祢为同居,有主后者为异居。哭朋友者,于门外之右,南面。 袝葬者,不筮宅。士、大夫不得袝于诸侯,袝于诸祖父之为士、大夫者,其妻袝于诸祖姑,妾袝于妾祖姑。亡则中一以上而袝,袝必以其昭穆。诸侯不得袝于天子,天子、诸侯、大夫可以袝于士。为母之君母,母卒则不服。 宗子,母在为妻禫。  为慈母后者,为庶母可也,为祖庶母可也。为父、母、妻、长子禫。 慈母与妾母,不世祭也。丈夫冠而不为殇,妇人笄而不为殇。为殇后者,以其服服之。 久而不葬者,唯主丧者不除。其余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箭笄终丧三年。 齐衰三月,与大功同者绳屦。  练,筮日筮尸,视濯,皆要绖、杖、绳屦。有司告具而后去杖。筮 日筮尸,有司告事毕而后杖,拜送宾。大祥,吉服而筮尸。  庶子在父之室,则为其母不禫。庶子不以杖即位。父不主庶子之丧。 则孙以杖即位可也。父在,庶子为妻,以杖即位可也。    诸侯吊于异国之臣,则其君为主。诸侯吊,必皮弁锡衰。所吊虽已 葬,主人必免。主人未丧服,则君亦不锡衰。  养有疾者不丧服,遂以主其丧。非养者入主人之丧,则不易己之丧 服。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妾无妾祖姑者,易牲而祔于女君可也。 妇之丧,虞、卒哭,其夫若子主之,祔则舅主之。士不摄大夫,士摄大夫唯宗子。主人未除丧,有兄弟自他国至,则主人不免而为主。陈器之道,多陈之而省纳之可也。省陈之而尽纳之可也。 奔兄弟之丧,先之墓而后之家,为位而哭。所知之丧,则哭于宫而后之墓。 父不为众子次于外。与诸侯为兄弟者,服斩。 下殇小功,带澡麻不绝本,诎而反以报之。  妇祔于祖姑,祖姑有三人,则祔于亲者。其妻为大夫而卒,而后其 夫不为大夫,而祔于其妻,则不易牲;妻卒而后夫为大夫,而祔于其妻, 则以大夫牲。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无服也者,丧者不祭故也。  妇人不为主而杖者,姑在为夫杖。母为长子。削杖。女子子在室, 为父母,其主丧者不杖,则子一人杖。  缌、小功,虞、卒哭则免。即葬而不报虞,则虽主人皆冠,及虞则 皆免。为兄弟即除丧已,及其葬也,反服其服;报虞、卒哭则免,如不 报虞则除之。远葬者,比反哭者皆冠,及郊而后免,反哭。君吊,虽不 当免时也,主人必免,不散麻;虽异国之君,免也,亲者皆免。除殇之丧者,其祭也必玄。除成丧者,其祭也朝服缟冠。  奔父之丧,括发于堂上,袒,降踊,袭绖于东方;奔母之丧,不括 发,袒于堂上,降踊,袭免于东方,绖。即位成踊,出门,哭止。三日 而五哭三袒。嫡妇不为舅后者,则姑为之小功。大意  本篇主要记叙丧服制度。之所以称之为小记,郑玄、朱熹认为是补 叙子夏《仪礼·丧服传》中的琐细意义,今天看来,可能是关于丧服的 散策汇集而成。中国古代是一个宗法组织的社会,所以对丧服的讲究并 不依赖于生者对死者的感情如何,丧服的差别主要是代表亲属关系。  大传第十六  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也,以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太祖。 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袷及其高祖。  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即事而退,柴于上帝,祈于社,设奠于牧 室;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逡奔走,追王太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 不以卑临尊也。  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 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一曰报功, 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 者。五者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 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 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 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属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乎?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无慎乎!  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其 庶姓别于上,而戚单于下,昏姻可以通乎?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 而弗殊,虽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从服有六:有属从,有徒从,有从有服而无服,有从无服而 有服,有从重而轻,有从轻而重。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轻。 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名曰重。一轻一重,其义然也。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  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别子为祖, 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 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 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嫡者, 公子之宗道也。  绝族无移服,亲者属也。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 顺而下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 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 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 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诗》云:“不显不承,无■于人斯。”此之 谓也。大意  本篇的内容有祭法,有服制,有宗法,然而思想核心是统一的,即 表明先王治天下必从人道始。所谓人道,即儒家所说的孝悌亲亲之道。  此篇之所以称为“大传”,郑玄认为是由于“记祖宗人亲之大义”而得 名。少仪第十七  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不得阶主。适者, 曰:“某固愿见。”  罕见曰闻名。亟见曰朝夕。瞽曰闻名。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 适公卿之丧,则曰听役于司徒。  君将适他,臣如致金玉货贝于君,则曰“致马资于有司”。敌者, 曰“赠从者”。  臣致禭于君,则曰:“致废衣于贾人”。敌者,曰:“禭”。亲者 兄弟,不以禭进。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 赗马入庙门。赙观与其币、大白、兵车,不入庙门。赙者既致命,坐委之,摈者举之,主人无亲受也。受立,授立,不坐。性之直者,则有之矣。 始入而辞,曰:“辞矣。”即席,曰:“可矣。”排阖脱屦于户内者,一人而已矣。有尊长在则否。  问品味,曰:“子亟食于某乎?”问道艺,曰:“子习于某乎?子 善于某乎?”不疑在躬,不度民械,不愿于大家,不訾重器。泛扫曰扫,扫席前曰拚。拚席不以鬣。执箕膺擖。 不贰问。问卜筮,曰:“义与?志与?”义则可问,志则否。  尊长于己逾等,不敢问其年。燕见不将命。遇于道,见则面。不请 所之。丧俟事,不吊。侍坐弗使,不执琴瑟。不画地,手无容,不翣也。 寝则坐而将命。侍射则约矢,侍投则拥矢,胜则洗而以请,客亦如之。 不角,不擢马。执君之乘车则坐。仆者右带剑,负良绥,申之面,拖诸幦。以散绥升,执辔然后步。 请见不请退,朝廷曰退,燕游曰归,师役曰罢。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屦、问日之早暮,虽请退可也。 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凡乞假于人,为人从事者亦然。然故上无怨,而下远罪也。 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诌,谏而无骄。怠 则张而相之,废则扫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石鹿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