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十年,清风入弦 静守花开开是什么意思

人道初心、守望十年
_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您现在的位置:
人道初心、守望十年
“红十字天使计划”十年人道公益分享会在京举行
11月27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简称中国红基会)以“初心·守望”为主题,在京举办“红十字天使计划”十年人道公益分享会,向十年来长期关注和支持人道救助和人道服务事业的爱心企业和个人、合作机构、志愿者以及媒体人,汇报10年人道公益历程,并向其中的杰出代表致敬。
分享会上,以主题演讲的形式回顾了“红十字天使计划”创立以来诸多值得记取的瞬间,生动展示了10年人道公益历程。中国红基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硕鹏发布了“天使计划新十年规划”。分享会现场,还向在人道救助、人道服务和人道传播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团体、个人、媒体和媒体人致敬,感谢他们10年来始终致力于支持和促进中国人道公益事业发展,倡导社会各界一同为创造更有尊严的生活而努力。
“红十字天使计划”启动于2005年8月。当年,震撼于山东烟台14岁少年孙海栋罹患白血病、其父亲“自杀救子”的人间惨剧,中国红基会发起救助贫困白血病儿童的“小天使基金”,成为整个“红十字天使计划”的开端。其后10年,中国红基会以设立儿童大病救助基金、为贫困地区援建博爱卫生院(站)、开展乡村医生培训为主要方向,努力构建防救兼顾的红十字人道救助体系,在改善人的生存与发展境况,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维护人的人格与尊严等方面做出贡献。
10年来,中国红基会依托地方红会组织,动员定点医院资源,培育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多平台立体合作的项目执行体系,并逐渐从个案救助向社会协作、政策倡导、社会服务等多重目标的综合性人道救助转型。“红十字天使计划”10年,共募款34亿元,累计救助贫困大病儿童10万余名,援建博爱卫生院(站)2321所、博爱学校365所,培训乡村医生5597名,发放赈济家庭箱5.1万个,为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改善基层卫生和教育条件、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10年来,“红十字天使计划”先后四次荣获“中华慈善奖”:2007年,“红十字天使计划”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随后数年,计划旗下专项筹款行动“中国红行动”、专项救助项目“ 嫣然天使基金”“小天使基金”也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2008年,中国红基会被民政部评估为全国首批“5A级”基金会。2009年,国家彩票公益金首次支持贫困白血病儿童救助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拨付资金5.558亿元,资助贫困白血病儿童14687名、先心病儿童4577名;2012年,红十字天使计划”作为人道救助品牌项目,写入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
作为红十字系统重点推动的人道救助品牌项目,未来10年,“红十字天使计划”将推出新一轮10万贫困大病患儿救助工程,积极参与推动农村贫困县“博爱家园”项目全覆盖,持续援建灾区和贫困地区卫生和教育设施,努力为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民政部、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资委、国务院网信办有关同志出席分享会。
(摄影:付春来)风雨三十年,不忘初心——从教三十周年感言
风雨三十年,不忘初心——从教三十周年感言
翻开日历,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特殊的日子---教师节。今天站在这个特殊的舞台,让我倍感亲切也特感荣幸。为此让我谨代表今年满三十年教龄的教师向在坐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同时也对全校教职员工为我们在此隆重举行庆贺满三十年教龄的表彰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十年,说长不长,道短不短。弹指之间,我们六位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已走过了三十个风雨春秋。蓦然回首,我们从稚嫩的意气书生,已步入了两鬓斑白的老教师行列。这期间,我们曾有过激越昂扬、慷慨挥洒青春热血的豪言壮语,也有过带着伤痛、彷徨挣扎但仍然求索前行的时刻。
三十年的教坛拼杀,我们无惧风霜、凌空展翅,永不失职业斗士的精气神。作为一种职业,我们践行了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并且顺利地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所以今天我们六位教师可以挺起胸膛,无悔地说:我们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记得有有一首歌是这样写的“青丝变白发写不尽心中的爱,条条皱纹记下了苦辣酸甜的风雨行程。”是啊,根根白发写不尽我们对教育事业满满的爱,条条皱纹刻下了我们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三十年来,我们为祖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在这里,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弟子三千,桃李香满吾园!
三十年,是我们人生和事业当中的一个临时站点,它不是终点;三十年,它是我们人生和事业拼搏的一个过程,它更不是的结果。虽然我们已年逾半百,已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三十年,而且也小有成绩,但我们绝不居功自傲、倚老卖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然选择了奉献,我们就没有理由退缩!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向已在教育战线上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奋斗了三十多的老教师们学习,不忘初衷,勤奋耕耘,永远跟党走,永远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为附中新的腾飞再创佳绩!
当然,在此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年轻一代的教师,坚定自己教书育人的信念,提振精气神,落实严精细,在我们现任学校领导集体的正确带领下,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攻坚克难,和衷共济,破冰前行!
就让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与大家共勉:“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最后,敬祝我们的附中:红旗高高飘扬,事业蒸蒸日上!(赣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黄烁洪)
技术支持:全总办公厅信息处 版权所有: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电子信箱:jkwwt@胡歌十年演绎不忘初心 华丽转身霸屏季|胡歌|古装|十年_新浪娱乐_新浪网
胡歌十年演绎不忘初心 华丽转身霸屏季
由胡歌主演的《大好时光》也即将接档,而还在拍摄中的《猎场》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新浪娱乐讯 《伪装者》的热议还未减退,《琅琊榜》又乘胜追击好评如潮,随后由胡歌主演的《大好时光》也即将接档,而还在拍摄中的《猎场》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满屏的胡歌,已开启荧幕及霸屏的模式。
  不断尝试与突破 不会被李逍遥定型
  古装戏似乎已经成为胡歌的标配,自2005年出演《仙剑奇侠传》中李逍遥一角迅速走红后,胡歌就成了古装男主专业户。在网络上以“古装男神”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基本每一篇盘点里都会出现胡歌的名字。一时间,胡歌成为众多古装小说男主的最佳人选,无论是早期的《少年杨家将》、《射雕英雄传》,还是近些年的《神话》、《风中奇缘》,胡歌都凭借扎实的演技和俊秀的样貌,将网友心目中的男主演绎得甚是传神。不过,随着“古装小生”“古装男神”的标签日益深入人心,胡歌也遇到了演艺生涯的瓶颈与抉择。
  胡歌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如果说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当你的表演状态很成熟,并且在某一领域的角色没有人演得过你,那个时候被定型是合适的。但是我才演第一部戏就被定在那。”
  在某种意义上,李逍遥对于胡歌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他收获众多好评与肯定,忧的是被太早定了位。即便近年来,胡歌有意地跳出古装剧的拍摄,先后参演了《生活启示录》、《四十九日·祭》等剧集寻求突破,但胡歌白衣飘飘的形象依旧难以被超越。
  直到今年8月底《伪装者》的开播,才让胡歌真正迎来了事业上的又一新高度。由他饰演的特工明台让观众们惊艳不已,而紧随其后的《琅琊榜》也让胡歌从飞来飞去的古代侠客,落地成为一名满怀赤子之心的无双谋士。
  当谈及这两部剧是否意味着成功转型时,胡歌表示,“转型好像把过去都否定而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我觉得我只是转了个身,让大家看到了另外一个我。”
  《伪装者》与《琅琊榜》让胡歌不再以颜值博眼球,不再以惯性表演博好评,实现了完美的转身。随后而来的《大好时光》与《猎场》也将给观众呈现出不一样的胡歌。2015年的下半年,势必会成为胡歌霸占荧屏、抢占头条、回归舆论中心的时期。
  拒绝明星光环 回归演员本质
  回顾胡歌出道的这十年,负面新闻为零,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来,业内口碑更是干净得不像话,与他合作的艺人、导演、媒体、甚至是片场的工作人员都愿意为他手动点赞。
  就在《琅琊榜》剧宣期间,片中饰演谢玉的刘奕君大赞胡歌是一位十分专业与敬业的好演员。刘奕君回忆道,有一场戏是他与梅长苏(胡歌 饰)在天牢中见面,相互揭穿彼此精心筹谋的夺嫡之争。这场戏两人都有大段台词,当时天牢的环境很糟糕,潮湿且阴冷。刘奕君说,“而胡歌就一直在天牢里陪着我,甚至在镜头中只有我的时候,胡歌也是坐在镜头背后与我对戏,将我带入到剧情中,让我能有更好地情绪来诠释谢玉此时的恼怒与不甘。”
  像刘奕君这样的赞美之词,对于胡歌而言自出道以来不绝于耳。在这个浮躁的娱乐圈里,他始终可以把握住自己,既没有被冲昏了头脑,也没有沉浸在昔日的荣光里,而是更加谦虚、低调地沉浸自己,钻研如何做好一名演员。
  生活中的胡歌更像是阳光大男孩,剧组里的开心果,他出演过很多与自身性格相差甚大,甚至是相反的角色,这正是他更愿意去尝试的,用不同的角色来突破自己。而当被问及为何会接演这种反差较大角色时,胡歌回答道,“因为我不是一个本色演员,我更喜欢去塑造角色。”
 (责编:Gracetot)
水煮娱专栏
黄晓明和baby的世纪豪华婚礼,到处都是让人“啊”一声的惊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风入弦 静守花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