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爆炸真的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特有的吗

真的有宇宙大爆炸_百度知道细思极恐!人类离下次科技爆炸还有多久?一千年够吗?
52回复/4亮 6896浏览
& & & 前段时间看到街上有人讨论《三体》,很感兴趣,就看了看。然后发现有人认为《三体》里面所谓的技术爆炸是不大准确的,可能文明的发展是这样的:缓慢进化---平缓发展---技术爆炸---飞速进步---逐渐变慢---近乎停滞不前。因为一些理论科学的研究要依赖技术进步,而技术上来说,粒子加速器,超级电脑这些研究工具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它们的极限,似乎很难突破,也许人类可以造出0.1倍光速飞船,但是再往前发展,遇到的困难将成倍提升。
& & & 结合我们近些年的历史和周围生活,人类在进入太空以后不到十年就登上了月球,如果当时政治允许,二十年内登陆火星也不是不可能,可见当时飞船技术发展之迅猛,但是过了五十年了,人类在这方面的进步已经没有革命性突破了。再比如,人类从写信利用无线电通讯,这样的变化才是革命性的,足以改变人类生活的;而从大哥大变成苹果手机,我们只能说这是进步,却不是那种革命性改变。& & & 这一百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人类变化最快的一百年,但是距离人类突破系,甚至银河系,接触外星人,破解宇宙奥秘,还是太远太远了,那种科技水平的差距,绝不亚于现在与一万年前的差距。甚至这些科学研究上遇到的壁垒,瓶颈,简直让人绝望。& & & 步行街不乏能人智者,不知道众JRS怎么看呢
这些回帖亮了
步行街果然卧虎藏龙啊,这种问题也tm能考虑到
基础科学的爆炸不好说,看那个大统一理论啥时候能真正搞出来吧。据说这是通往上帝的最后一步,但个人不是学物理的,不敢妄言。
我是做IT的,信息科技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摩尔定律竟然维持了几十年而不衰。PC是一次革命,互联网是一次革命,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也可以说是一次革命。
下一波浪潮是人工智能,现在正在发生。20年内,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会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看我们这一代了,希望自己能在这次革命中有所贡献
不是被智子锁死了吗……
引用14楼 @ 发表的:
不是细思极恐,是《细思恐极》,成语不会不要乱用
书名号不是这样用的,不会用别乱用
步行街果然卧虎藏龙啊,这种问题也tm能考虑到
虽然我没钱,但是我长得丑啊!
科技在自然面前永远都是渺小的
引用1楼 @ 发表的:
步行街果然卧虎藏龙啊,这种问题也tm能考虑到
确实能人很多啊,我是看了某位JR的回复才想到这些的
不是被智子锁死了吗……
基础科学的爆炸不好说,看那个大统一理论啥时候能真正搞出来吧。据说这是通往上帝的最后一步,但个人不是学物理的,不敢妄言。
我是做IT的,信息科技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摩尔定律竟然维持了几十年而不衰。PC是一次革命,互联网是一次革命,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也可以说是一次革命。
下一波浪潮是人工智能,现在正在发生。20年内,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会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看我们这一代了,希望自己能在这次革命中有所贡献
Science is beautiful. Technology is wonderful. Product is useful. World is colorful. Life is worthful.
引用4楼 @ 发表的:
不是被智子锁死了吗……
就是不锁死,现实里也很难再有爆炸性的发展了
引用5楼 @ 发表的:
基础科学的爆炸不好说,看那个大统一理论啥时候能真正搞出来吧。据说这是通往上帝的最后一步,但个人不是学物理的,不敢妄言。
我是做IT的,信息科技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摩尔定律竟然维持了几十年而不衰。PC是一次革命,互联网是一次革命,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也可以说是一次革命。
下一波浪潮是人工智能,现在正在发生。20年内,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会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看我们这一代了,希望自己能在这次革命中有所贡献
希望如此,JR有这种热情值得鼓励!
我只知道生活大爆炸
地球还没研究明白呢,就想出去蹦哒。我倒是期望灾难大爆炸,人类快把地球玩死了发自手机虎扑
还是指着挖外星遗迹吧
热爱音乐 有平常心
人类下一个发展契机是可控核聚变和人工智能,这些都需要基础学科有所突破
听不懂风的低语
还是指着挖外星遗迹吧
热爱音乐 有平常心
引用5楼 @ 发表的:
基础科学的爆炸不好说,看那个大统一理论啥时候能真正搞出来吧。据说这是通往上帝的最后一步,但个人不是学物理的,不敢妄言。
我是做IT的,信息科技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摩尔定律竟然维持了几十年而不衰。PC是一次革命,互联网是一次革命,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也可以说是一次革命。
下一波浪潮是人工智能,现在正在发生。20年内,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会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看我们这一代了,希望自己能在这次革命中有所贡献
估计要30年。
不是细思极恐,是《细思恐极》,成语不会不要乱用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5楼 @ 发表的:
基础科学的爆炸不好说,看那个大统一理论啥时候能真正搞出来吧。据说这是通往上帝的最后一步,但个人不是学物理的,不敢妄言。
我是做IT的,信息科技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变革之中,摩尔定律竟然维持了几十年而不衰。PC是一次革命,互联网是一次革命,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也可以说是一次革命。
下一波浪潮是人工智能,现在正在发生。20年内,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会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看我们这一代了,希望自己能在这次革命中有所贡献
摩尔定律近三年慢慢失效了,发现没有....
眼界范围内可以造成最大的革命性改变的就是人类掌握可控核聚变并且得到广泛应用了――想象一个能源极度便宜的世界发自手机虎扑
80后,90后从直观感受上来讲穿越感是最强的吧
我的感觉是未来50年内电动汽车将逐步取代燃油汽车,150年内飞行器也将流行开来,大概300年内能够进行短程太空旅行,能在太阳系能畅游吧,飞船最高速度能达到百分之一光速,500年内能够在木星什么的建立观光基地。。。接下来的话就没法想象了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4楼 @ 发表的:
不是细思极恐,是《细思恐极》,成语不会不要乱用
书名号不是这样用的,不会用别乱用
之前在知乎看到过类似的问题,有的答案很不错,lz可以去看看
以和女友相处的准则逛虎扑――不要和他们讲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106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119人参加识货团购198.00元170人参加识货团购129.00元34人参加识货团购338.00元98人参加识货团购239.00元69人参加识货团购349.00元112人参加识货团购128.00元175人参加识货团购59.00元35人参加识货团购199.00元244人参加识货团购115.00元111人参加识货团购429.00元140人参加识货团购439.00元人类是否已经准备好降级?--百度百家
人类是否已经准备好降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如果将来机器人成为比人类更智慧的一个物种,那它将可能会取代人类站到生态链的最顶端,而那时人类是像猴子一样接受被降级的现实还是奋起抗争呢?
百度百家组织的高大上的BIG TALK硅谷峰会信息量颇大,一个下午的会居然请了8位演讲嘉宾,如果加上压轴出场的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主讲嘉宾就有9位了。话题更是涉猎广泛,从深度学习到在线教育,从基因工程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从社交网络到温室效应,从车联网到智能机器人等等,如此众多的跨学科专家的介绍显然对于听众的知识面是一大挑战。我不认为我能对如此众多的话题都有发言权,因此,暂且选取我最感兴趣也是本次会议对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两个主题做点分享。
分享一:深度学习的现实运用
去年,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吴恩达加盟了百度,负责百度研究院的领导工作,尤其是Baidu Brain计划。虽然去年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我已经听过吴先生介绍Baidu Brain,但实话实说,我那时真的没有搞清楚,他到百度来做什么,又会给百度带来什么改变,进而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这次吴先生30分钟的介绍基本将深度学习及其现实应用讲得很清楚了,至少我自己觉得是搞清楚了。
原来机器与人的交互是通过文本的形式,而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得人与机器的交互即将从文本向图像和语音过渡。相较之下,语音和图像是更加自然、更加没有门槛的交互方式,因此,如果机器对于图像和语音识别精度足够,将会使得技术为更广大的人群服务。比如不会写字的人也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讯。
而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机器学习能力的突破,而机器学习能力的突破一方面是因为计算能力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另外更加至关重要的是可以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概念在机器上的运用。以前,从优秀产品获得大量用户,再由大量用户获得流量数据,再由流量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改善产品,这个人工智能的产品正反馈循环没有建立起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工智能无法通过大数据帮助改善产品,吴恩达认为现在这个改善正循环已经建立起来了。
百度美国研发中心高级技术总监吕厚昌先生介绍的“数据坟墓”的概念可能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深度学习的重要性,他说数据一大了,其实就很难将有用的数据再找出来,这好像把数据收集上来就送进坟墓里了一样,就死掉了。他也举到中国实际上已经在城市里布了很多监控摄像头,但对这些数据的使用并不理想。这里,我想举一个切身的例子来证明吕先生所言不虚。自从搬到二环以内来住之后,自行车又成了我生活里非常重要交通工具,但从此也体会到了十几年前还在大学里才能体会到的一个不悦体验,即掉自行车。有一次自行车不见了,我愤然报案,丢自行车的地方只有一个出口,我在派出所发现这个出口政府还真的安装了摄像头,只是摄像头只能看到出口的一半。我觉得这也不错,至少有50%的概率发现骑走我自行车的人。派出所的民警非常友好,他告诉我,如果要调看录像,他必须去分局申请,拷贝相应时段的录像回来,而在派出所,只能看实时的录像。为了报案,我不得不亲自到了派出所,做了报案记录,现在还要再来一趟,而且还要看好几个小时的录像,这让我自然知难而退了,特别是在刚发现自行车不见了的情绪平复之后,我更是觉得将时间花在这个事情上实在太不值得。不过,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运用监控图像数据并不容易,如果我们通过机器来帮助我们看录像,那我的经历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据介绍,百度建立了首例支持深度学习的GPU计算环境,与以前基于云端的CPU而言,使用的服务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永远是技术是否能广泛应用的关键指标,深度学习这几年突然变得火热,其应用成本已经降到足够低很可能也是关键的因素。
此次硅谷行期间,吴恩达和他百度的同事都非常突出地告诉我们,百度Deep Speech在噪音环境下语音识别取得了突破性的实验结果,在世界五大语音识别系统中,百度表现最佳,综合出错率已经降低到11.85%,要知道这五大话音识别系统背后的公司除了百度之外,分别是世界级科技巨头苹果、谷歌、微软和脸谱公司。
吴恩达在演讲还展示了很多图片,下面是图片的说明,比如“一辆黄色的校车正在驶过,背后是绿色的树,前面有绿色的草坪”,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吴先生告诉听众,这些图片说明是机器写的,也就是说,机器能够像人一样识图,而且是有主次轻重地识图。
吴恩达则将深度学习与火箭相类比,火箭由引擎与燃料组成,深度学习的引擎就是可深度学习的计算机神经网络,其燃料就是图像或者语音等等的大数据。这两方面必须取得平衡,如果说在十几年前,我们还会担心数据不够,而当今我们已经处于数据爆炸的时候,数据已经不再缺乏。同时,如同上面所介绍的深度学习的引擎也已经非常强大。或许正是因为深度学习技术获得了突破,使得机器识别图像和语音越来越接近实现,因此,李彦宏才会在去年百度世界大会上放言,五年之内语音和图像搜索比例将超过50%。
分享二:机器能否统治人类?
在BIG TALK硅谷峰会之前,百度的“同学”一直催我给吴恩达先生提交问题,我被“逼”提交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希望他介绍下深度学习已经实现的应用,这个问题在吴先生的演讲中我得到了较为清楚完整的答案。
另一个问题是他怎么看机器人可能控制人类这个观点。这个问题显然是受到两位聪明人的启发,即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和斯蒂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这两人一位是硅谷风头正劲的企业家,一位是全球最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们近年分别在多个场合都表示了机器人会杀死人类的观点。不知道百度的“同学”是否将我的问题提交给了吴先生,让我很满意的是,他在演讲最后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即是对人工智能的炒作。而现场的主持人、MIT科技评论出版人兼主编Jason Pontin很好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因为他直接就将我的问题提给了吴先生。吴先生的回答比较长,也比较全面,首先他不认为存在坏机器人之类的问题,现在的人工智能虽然是对人脑的模拟,但人类其实对自己的大脑运作还了解得不多,现在的机器模拟人脑顶多是人脑的漫画图。而且这种对坏机器人的炒作影响到人们专注于解决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真问题:一些职业或者工作岗位的消失。比如,一旦无人驾驶汽车变成现实,那么就会有大量司机失业,我们如何帮助这些人获得新的职业技能重新就业?
吴先生的回答我很高兴地接受了。遗憾的是,我只是高兴了几个小时而已。最后一个出场的演讲嘉宾、康奈尔大学创意机器人实验室主任Hod Lipson介绍他关于自我养成的机器人的实验,包括让机器人自己学习走路,制造者并不赋予它走路的程序;他还分享了在实验中他观察到一个现象,即在让机器人学习区别狗脸和猫脸时,机器人却主动追踪人脸。Lipson说机器人不仅会学习你指定让他学习的东西,他还会主动去学习你没有交待他的东西,这就像小孩子一样,可以自我学习。
Lipson说在机器人领域有个禁语:即Consciousness(意识)。这种意识包括与外界的沟通以及与自己前一个活动的沟通。而在机器人学走路的实验中,机器人这两种沟通都有了。而且机器人还会对另一个机器人的思考进行思考,这一点也在Lipson的实验中得到证实:实验中安排了一个执行追光的机器人,同时安排了一个监控执行追光机器人的机器人。这个监控机器人经过观察之后,居然会给执行追光的机器人设置陷阱,也就是说前者能够思考后者在想什么,然后根据这种思考行动。
能力圈(AbilityCircle)觉得机器人能够主动学习这个事情本身蛮可怕的。机器人一旦会学习,他的学习速度一定是惊人的,而且他是不知疲倦的,可以想像,他知识能力超越人类并不需要太长时间。Lipson在演讲中表示他并不担心AI(人工智能)本身,但他担心有人会利用AI。
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现代人类最终成为万物之灵,但其实人类凌驾于生态链的最顶端的历史不过几万年,人类还自己非常骄傲地给自己取了个名字“高等动物”,以从动物这个类别中分离出来。如果将来机器人成为比人类更智慧的一个物种,那它将可能会取代人类站到生态链的最顶端,而那时人类是像猴子一样接受被降级的现实还是奋起抗争呢?
来参加BIG TALK硅谷峰会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会让我思考人类的命运这么宏大的话题,我不过是想来看看这里的创业氛围、创业创意以及前沿技术等等。因此,我对这个话题的知识准备明显不足,而关于这个话题我相信对于多读者来说可能也很新,让我们一起学习吧,世界实在变化太快了!
关于能力圈(微信号:AbilityCircle)
只关注投资和当下最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是职业投资人、资深媒体人周展宏的微信公众号。
阅读:4621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第一次知道网龙(0777.HK)是因为它2007年入选了《财富》卓越雇主...
阅读:6903
阅读:18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细数30年来,中国发生过的那些泡沫,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又能联...
首席发言者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生物数字技术创新爆炸--百度百家
生物数字技术创新爆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生物技术它影响的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有多少人还活着,有多少人使用生物?这就是每个人,这是影响到每一个人的东西。
McCauley:谢谢大家!非常感谢大家邀请我来,你让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摇滚乐的明星一样,也许你会想,为什么今天讲了那么多的人工智能、网络计算之后要讲数字生物学?这个技术当我们看它的时候,它影响的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就像Neil
Jacobstein问到有多少人有手机,多少人有电脑,我也想问大家,有多少人还活着,有多少人使用生物?这就是每个人,这是影响到每一个人的东西。
DNA测序可显示疾病倾向
当我们讲到DNA测序的时候,过去的30年一直以来都是关于用什么样的工具,我们有越来越好的工具,这个是生物的基础,我们有一个DNA微点阵,就使得电子技术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的工具。除此之外,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有一张图片是DNA的微信片,这是鲁门那(音)这个公司所生产的芯片,它卖给了23andme公司,它把这个芯片拿过去,它里面是有DNA的,它可以把这个DNA放到新的芯片上面,它就可以做一个亮点,他就说这个人拥有这个基因,或者有这个基因的变化,这个我们可以做任何研究,比如说癌症的研究,可以做对照,比如一组疾病的人和没有疾病的人来进行对比。
给大家看一看,在这,我们会有一个东西,它可以让你来沾一点口水,你把这个东西寄回去,他就研究一下你的NDA,你就可以在网上看到你的结果,很多人都会看到你有哪些方面的潜在疾病啊,有可能会一些潜在的基因疾病啊,然后基因学家,就是我们的背景已经成为了非常热门的产品,因为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基因和自己到底是来自什么样的背景。所以我们使用这个大数据的方式也有了不同,如果23andme公司扫描了你之后,你就可以看这个信息,你也可以把这个信息跟其他的人来分享。而如果说你去分享的时候他会把你的结果跟其他人来进行比较,如果说他们找到了一个人是跟你有技术关系的话,他会告诉你,所以我们找到了第五代以外的表兄弟姐妹,而有的人会发现他们会找到他们都不知道的有的儿子或者女儿,女儿和儿子也会找到他们的亲身父母,有时候他们是被领养的。
这个信息就非常有趣了,这些都是非常私密的信息,它给我们带来隐私的问题,你要不要分享这些信息呢?你要分享这些信息是你的权利吗?因为这是我的权利,如果我分享了这个信息的话,你是把你自己父母的信息也传达了出去,所以我在分享的时候也分享了其他亲戚的信息,他们希望这个被分享吗?当然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后果,如果人们获得了这些信息之后,它就可以预测你的健康。
我想给大家指出的一点,当你在做这些测试的时候,你所做的是DNA扫描跟DNA序列不一样的,你要看到的是所有的人类技术,我们看到DNA扫描是120万种机制,如果我们做DNA序列是32一种机制,DNA扫描是最重要的,最有趣最知名最有特点的,但是它是非常小的点,只是一个扫描,当我们做DNA序列的时候把所有的点都放在一起看。那么,这张图上大家可以看到技术的成本不断的降低,我们喜欢这种图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十倍的递减,我们有一个摩尔定律的削减的趋势,大家可以看到不断的进行下降,然后最后到一个平的部分,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下一代DNA的序列测试。大家可以看到成本在不断的下降,举一个例子,05年的时候我们完成了基因组的工作,差不多是花了15年的时间,30亿美元,而(BTBA)差不多200万,07年是100万成本,一百万就可以让你在纽约买一处地产,这样的地产的价值让测基因组的序列,2013年的时候这个成本差不多25000美元这是我们现在在2014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来不到一千美元就可以进行基因组一个测序,你照胸透的成本就可以来测你基因组的序列了。
2016年,可能只是买披萨一部分的钱,到2020年的时候,你测序的成本可能比你厕所冲一次水的成本还要低。我们可以看到价格越来越低,而且速度也非常快,你就可以让它变得非常的容易,这就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所以这里面你可能会说“那又怎么样呢?”这是一个大的技术,对于我有什么样的作用呢?那么,这里面我给大家来分享一下,看看这个对于你个人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是我自己来看看我自己的基因,然后他是做了这种基因组的测序,其实不仅仅是这个测试的结果,大家看小的图,这是我可能得什么样疾病的倾向;我的基因的特点显示出我差不多是有30%的可能性来发生老年黄斑变性,那么,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可能患上无法预防的疾病你怎么办呢?我们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不需要知道这个问题呢?
有一些看起来似乎不能预防的疾病其实是可以采取很多的措施进行预防的,你可以跟你的医生沟通,医生会告诉你应该吃维生素,维生素可以帮助你避免疾病,你还可以避免紫外线的照射,而且我就找了一个新的眼科的医生,我会把这些表格给他看,说我很有可能以后得上AMD这个疾病,这个眼科的医生会来看这些信息,说这是很好的信息啊。那么我会说,“是吗?”是不我我需要再换一个医生?医生说“是的”,你现在极早知道这个信息是非常好的,很多人直到眼睛看不见的时候才知道这个问题。很多人因为家里的家族有这样的遗传,你现在知道你患上了这样的疾病,对你来说预防是很好的,我们有临床的试验,你可以参与到我们临床的试验。如果你做的好,你可以60岁、70岁的时候你才会得AMD,所以我就可以在这个疾病发生之前采取很多的措施。那么这里面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基因的信息,不是让我们去担心,而是让我们能够对行为进行一些改变,而能改变我们的行为。
这个也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你会使用算式,你会进行数据储存,还有医疗的话,现在就是你的机遇了。
DNA测序带来公司新机遇
2020年,到时候成本将是0.01分,也就是1分。刚才我可能有一点欺骗的行为,因为我得现在把所有的情况都告诉你,刚才我说的基因组的测序是1分钱,我刚才讲的是边际成本,就是再做一个基因组,它是需要一分钱,而这个是原始数据的成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把这个市场进行细分,而我们也是基于增值服务来进行收费的,还是做一个基因组,还是两个基因组,还是基因的一部分,还是只做了一个基因的扫描?这些都是现在的市场价,如果你要做到基因的解读或者测序的话,我们看到的是少于一千美元的话,我们就可以做一个个人的外显子组,我刚才还说了一个谎就是下降的速度,当然还下降了两倍,而未来会下降5倍,我们看这个数据慢慢的缓和了下来,最大的原因是现在有一个公司在控制这个技术,其他的公司还是愿意进来,希望可以成为新的英雄可以给大家提供更便宜的服务,所以现在这个是很好的机遇了。
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就算只是每年下降两倍,下降五倍,未来的医疗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了,它不只是看到出现问题然后改正它,而是可以进行预测,或者说我们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前来进行预防,来保证这个事情不会发生,或者做好最坏的准备。我想给大家举一些例子;我们看到这四个元素,药物经营学,就是我们要看每一个药物对于每一个人的反应是什么样的,然后是罕见病,如果这个人看起来像另外的疾病,而且世界上发病率又不是那么高没有很多的数据,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他的基因就知道这个人的病是什么,特别是癌症,只跟基因相关,癌症是你的DNA细胞,它里面有一
BAG,然后再增长,我们要找出一个原因改变DNA,看了你的DNA就告诉我们如何改变,如何停止。最后一个,我们一直以来没有意识到那就是“长寿”,我们要活的更长,我们看那些活了120岁的人,或者更长寿的人,我们看一下他们是不是有独特的基因?他们没有一个独特的基因,而是一系列的基因,癌症、心脏病、任何神经元的问题,所有的疾病都是因为我们的年纪长大了,如果那些人长寿100岁以上了,他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东西可以学习。我想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个是什么样子的,给大家展示一个视频,他们有一个产品能够帮助人们看到自己得的是什么样的癌症,我们给病人提供了一种服务,我们可以进行DNA的测序,我们管它叫做FoundanONE,我们可以对此进行解读的。第一代可以做一些测试,然后帮助医生进行测试,FoundanONE它是一个测试,而不是很多的测试,它可以通过一个测试来捕捉到信息,使得药物可以更加的有效,医生就只是画一个勾就可以获得这个解读,我在这先停一下,这个非常有趣,它做的是一个卡通片,是非常简单的解释,不给医生看的,是给病人看的,它其实是一个广告,让人们可以更多的对这个产品感兴趣,如果你或者家人有癌症的话。而这个公司他们做的不是测序,而是写一个报告,这个报告是基于电脑数据写出来的,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数据库,但是他们基于这个数据库可以来解读跟癌症相关的信息。
下面一张幻灯片,另外一个是我们认为会发生的,我们会看到乳房造影检查和结肠镜检查的终结,我们用的是同样的技术,我们采妈妈的血就可以知道婴儿的血液,我们在你的血液中看一下DNA,我们就可以找到这个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个也可以来替代所有其他的筛病,因为乳房造影是有一些危害的。所以我们可以来使用这个来代替乳房造影和检查,和结肠镜的检查,因为没有人喜欢做这三项检查,我们希望在这个十年,也就是说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能够完成,我们只要对你的血液进行一个测试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有癌症?我们不断有新的技术设备引进,来让我们进行基因的测试。2020年的时候我可能会回来,就拿了一个小的机器,在大家面前晃一晃,说“我现在在找一个人,我想找到我这一生的挚爱,我希望这个人非常健康、漂亮、善良,会对我的孩子好!”这个机器就可以引导着我在人群中走,会对机器说你给我找到这样的挚爱吧!你可以找到我最好的女人,找到了我会问她,你愿不愿意跟我出去喝杯茶呢?你到市场上有这样的扫描机,你就可以帮助人们来进行决策的制订,当然我们会用这些信息让你把它推向市场,有些人说这是很好的想法,有些人会说这不是很好的想法。
制造细胞修复机器 可活到200岁
提问:因为智商有的高有的低,基因层面有的优秀,有的有缺陷,当这个技术越来越普遍,成本越来越低的时候,会不会导致基因的测序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歧视、偏见?谢谢。
RaymondMccauley:你刚才提到了如果这个成本非常低的话,大家就会进行DNA的测序,从而导致一些歧视,我觉得确实有这样的风险。但是,在这些方面,有一些人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他们也希望有他们正确的方式,比如说来进行智商的测试,DZI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他们在做认知这方面的研究,科学家都非常认真在做这个项目,比如你对要上学的孩子进行能力的测试,说这个孩子是好的,是比较差的,把他们放在不同的班里面,这样是不好的,但是这个科学家会说我们会分出哪个孩子会有哪些能力,我们给他们提供不一样的帮助,使得他们能够充分的实现自己的潜力,所以说如果我们这样做到的话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制订一些政策防止这些歧视的发生。
提问:网上很多流传的讲,在这个世纪很多重大的疾病会被攻克,人类活的寿命会比以前长很多,比如达到100岁,有人预测2050年会实现。您的预测是什么时候?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是不是起到很大的作用?
RaymondMccauley:如果说要做预测的话,确实是很难,但是我可以来进行预测一下。我相信,如果我们解码了DNA和这三大疾病,心脏病、神经疾病还有癌症的话,它不是一个技术的壁垒,而是说政府是不是能够推动?以及医生如何来使用这些技术?但是呢,研究表明,如果说我们把所有的技术都实现的话,我们还是最高能够达到120岁,他基本上大脑和身体就已经是非常的疲惫了!我觉得这并不是很难的限制,如果说我们没有疾病的话是可以的,但是还有一些传染病同样的。
下一个非常有趣的技术,当然这是一个预测了,但这是我的预测。如果说我们可以修复DNA呢?但是我们希望可以制造这种细胞修复机器,这样我们就可以从120岁一直到200岁,我对此还是比较自信的!因为如果说没有任何的疾病,没有罕见病的话,平均来讲,而且没有意外事件发生,他可以活到212岁,当然还取决于你自己生活的方式。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2050年?我们将会看到我们的寿命翻一番,因为过去的10年当中,我们确实预期寿命就是增加了一倍,而这个就是避免疾病,避免感染病,传染病。提问:在自然进化中,生物总是会保持一定的变异性,如果说人类对基因的解读能够达到这样的精确的程度,把任何看似不完美的基因都给修复掉,人的适应范围反而变得更窄,对变化环境是不是抵御能力就更弱一些?这是不是更危险的行为?
RaymondMccauley: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也已经看到了,农业是相似的,因为我们就是想要生产又好又好吃、更大的玉米等等,我们也使得我们所吃的这些食物越来越少,可能一个物种没有了就全部吃掉了,而是我们可以来保护多样化,而只是改变那些导致了疾病的东西,而且是有极高的准确率,精准度,所以如果我们有了成熟的生物技术之后,可以用于人类,但是当然你说的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
提问:我想问一个问题,各个民族混血越多,是不是从形态上讲这种抗病基因更多?有没有这种结果?
McCauley:这个问题也很好。在一个极端,如果你的团体非常的小,比如说是基础人,小的村落可能只有30个人,一代代下来互相有亲戚的话是会有问题的。就会更加的受到疾病的困扰,但是有一些族群特别的多元,他们有不同的族群,有几百万人的城市,来自不同的背景,我们能看到基因的多元化,在这个人口当中可能不是个人来说,但是整个的人口、整个团体可以更好的抵抗一个疾病。所以对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以一个简单的答案来回答的。但是,如果说我们有一个大的城市,整个团体的抗病率会更好。
用基因工程进行优生优化
McCauley:我接着往下走,下面来看一看编写DNA,看一看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我们现在在基因工程当中了,这里面有很多工具,可以非常便宜的来做一个测序,看看基因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现在到达了一个拖拽基因工程,我把它叫做Talens
Crisprs,不需要上20年的学学很多东西才能够做基因工作,你在网上看一些材料,看一些你想要什么样的测序进行应用,也许不需要很多的技巧,但是还可以应用我们自己的一些判断力。基因的工程有的时候就像软件的开发,因为我们在编码,就像对于DNA进行编码,这个软件DNA,硬件就是我们的组织,但是它却跟软件开发有一点一样,因为硬件它会自己重复、复制自己的,这是一个细菌,它每20分钟就会自己复制自己。所以你就可以获得一个细菌的制造工厂,而且是很快的得到。
我们可以来做这个基因工程,你可以来发现你喜欢的那个基因组,基因段,把它复制、粘贴,把它粘在这一个地方,差不多再过一会儿你就可以让你喜欢的这个基因在三天之后送货上门,你有了这个基因之后,它是在一个管子里面你把它去水,你再过一个星期的时候,你这个细菌进行培养,然后可以进行基因的工程。
所以我们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适用于人类的基因工程还需要多久呢?其实现在已经有了,因为我们在做这个东西,这张图上大家可以看到,是一个胚胎或者是在胚胎之前的,也就是精子跟卵子结合在一起,差不多三天之后,它不断的进行一个分化,分化成8个细胞进行组织化的细胞分裂,你可以把一个细胞拿出来,而拿出来之后它不会对胚胎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你有了这样一个细胞的时候,你就可以来阅读这里面的DNA,可以来看一看这个胚胎是不是会有一些唐氏综合症的潜质或者是其他疾病的基因,或者是这个孩子是不是会患某一个疾病,因为他的父亲跟母亲都有类似的疾病,这是人们进行优生优化的一个东西,人们现在已经在做这样的一个工作
我们已经到达了可以使用这个生物技术来开发一些纳米技术的生物技术,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就是DNA折纸,我们不做DNA,蛋白当然它有一个功能,我们所做的DNA就是这个DNA它自己会折纸,我们可以做一个贝壳,这个贝壳它可以钳住癌症细胞,它到了癌症细胞那儿,它可以把那些治疗的物质来放到这个癌症的细胞当中。这个是电脑的一个图,是一个电子摄像图,不同的DNA折纸的角度和侧面,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是非常有趣的,如何使用生物技术来制造东西,我们做了这个项目,就是我们有一个无线电,在培养台上面,回路会有一定的方向,把它跟电池跟扬声器连接起来,通过这个生物培养台上面可以收到无线电的,这个可以做到的事情真的是很多,包括很多复杂的事情,非常详细的事情。
基因测序可测古代生物
提问:基因测序能测一些已经灭亡的生物的基因吗?比如说,已经灭绝的种族或者是古代的生物。
McCauley:对于远古的这些物种来说,好消息是我们应该可以来进行修复,比如说蒙马,可能是几亿年前的生物,几百万年前的生物,现在它们有一个半生命,对于DNA来说,也就是随着时间的过往,DNA开始损失掉了,可能再一个冰山里面找到一个完美的DNA样本的话,可以做到。
提问: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基因改造技术现在还有什么样的技术限制?是不是我们只能在胚胎阶段对人类进行基因改造?
McCauley:在胎盘的阶段,我们有八个细胞,在这个情况下,比较好进行转基因,所以我们可以在人类的实验上面改变儿童,成人已经不能改了,因为成人的话可能我们只可以改一个组织,可能是你的骨髓可以改,可能眼睛可以改,也许是皮肤也可以改,如果你要是改身体的特征的话,那就是我们还得要探讨一下怎么做,所以儿童比成人更加容易,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果说对孩子做实验的话,会让我非常的担忧。
培养科技人员破解DNA
有些人他们是在自己的家里面,自己的车库里面来做一些研究,当然他刚开始的时候在车库里面自己做癌症的检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车库里面做自己的这些研究,成本是非常低的,我们也建立了Bio
Curious,是黑客技术的一个空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室,每个人每个月付100块钱可以来这个实验室里面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我们在实验室当中进行课程的教授,这些人他们自己来操作自己的PCR的设备,他们可以提取他们自己的DNA进行分析。
我们现在也在辅助下一代的科技人员,这里面的老师就是穿黑色衣服的这位男士,他在教8岁的小女孩一个基因的工程,现在这个小女孩当时是8岁,现在已经是11岁,她就可以教生物学了,我们也在支持发明人,我们希望你可以做一些震撼世界的事情我们也希望可以未来几年在这儿进行一些生物黑客的培训,这些都是在欧洲跟美国的一些生物实验室,巴黎的这些实验室都是文化、艺术,硅谷当然都是创业、建筑实验室,还有一些实验室是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比如说他是时尚的或者是医疗的,但我们当然希望带来的是工业的革命,如果有更多的工作,更多的人手,可以更快的看到更多的突破,可以看到更加安全的转基因食品,因为我们想看到iphone有更好的技术,以前没有这样的机会,现在可以做这样的发明。我经常会跟人们说,生物科技的未来不是一个药物公司,它就像乐高一样,它并不是中央化的,并不是缓慢的,并不是有些人在做销售,做很多的专业化的东西,而是说像乐高一是灵巧的,是精确的,是重复的,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它,我们可以用群众的参与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最后的一部分,破解DNA。
阅读:1194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0万
阅读:16万
阅读:18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细数30年来,中国发生过的那些泡沫,有没有勾起你的回忆,又能联...
首席发言者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