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一站式英德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平台

&>&&>&&>&&>&
襄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视频系统
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邀请嘉宾:汤青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
访谈时间:
访谈概要:近年来,襄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为目标,以“方便纳税人、服务老百姓”为宗旨,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受广大办事群众的好评,去年10月,全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务公开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推广襄阳的改革经验。本期在线访谈由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汤青山就襄阳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情况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互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襄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叶子。近年来,襄阳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鉴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普及,老百姓对政府服务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襄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汤青山同志,就襄阳政务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互动。汤主任,欢迎您!
  汤青山:主持人好!各位网友上午好!非常感谢“在线访谈”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使我有机会与大家进行网上交流,在此,我代表政务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广大网民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好的,感谢汤主任参加我们的专访。让我们言归正传,请您先介绍一下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情况。
  汤青山:近年来,襄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为目标,以“方便纳税人、服务老百姓”为服务宗旨,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受广大办事群众的好评。2012年4月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及省以上28家新闻媒体对我们开发的行政审批和联审联办平台进行了集中采访和宣传,去年10月份,全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务公开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推广襄阳的改革经验。目前中心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已实现行政审批网络在中心内部全覆盖,并通过电子政务网接入到39个审批部门,2013年,中心各窗口部门共受理办件30多万件,按时办结率达到99.7%。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创建起步阶段(2002年中心成立至2007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完成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基本实现了窗口部门审批工作的网上登记备案、网上打印发票和审批数据的自动统计。
  二是推进提升阶段(2008年至2012年)。按照市政府出台的“阳光新政”工程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对行政审批系统进行了升级优化,在互联网上开设了行政审批门户网站,实现了行政审批办件信息的网上公开。同时按照工业、物流、文化旅游等项目流程优化的成果,建设开发了行政审批联审联办系统,实现27个流程的网上联合审批和审批资料的信息共享。
  三是整合优化阶段(2013年至今)。为破解各部门审批系统纵向自成一体,横向难以互通的难题,打破传统信息孤岛,解决好部门审批信息共享、行政审批办件二次录入和同步监督问题,提出了建设“四个大厅、两个平台”的构想,即:网上审批政务大厅、智能化办事大厅、掌上办事大厅、电子监察大厅、行政审批数据交换平台、审批事项管理平台。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建设。目前,网上审批政务大厅、智能化办事大厅、电子监察大厅、审批事项管理平台全部完成,行政审批数据交换平台正在实施部门数据对接,掌上办事大厅正在进行程序开发。
  主持人:汤主任您刚提到了“四个大厅、两个平台”,这几乎囊括了政务服务信息化的全部,我想全国其他政务服务中心像这样全面构建和实施的也不多见,请进一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汤青山:根据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全会精神,以及“工作落实年”的要求,2013年市政务服务中心深入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实施“效能新政”,按照建设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优、收费最低、监管最好、效率最高”城市的目标,提出了“四个大厅、两个平台”建设。下面我分别做以介绍:
  一是网上审批政务大厅。整合行政审批网、襄阳中介网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网信息资源,实现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公众诉求“一网式”办理,选择公众关注度高、业务流程稳定、实时性要求强的行政审批事项作为重点,建设“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全程监控”的“一站式”在线办事平台,形成集事项信息服务、事项办理和在线咨询于一体的政务服务网络门户。
  二是智能化办事大厅。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办事大厅安装使用自动填单机、多媒体广告机、自助查询机、自助缴费机、LED大屏幕、排队叫号机等智能化服务设备,让机器设备与审批服务网络相结合,通过多渠道的信息查询、自动化服务提醒和办理事项的告知,突出智能化大厅的特色,实现人性化服务功能。
  三是电子监察大厅。以行政审批及联审联办监察、“12345”热线监察、涉企执法监督监察、招投标监察数据为基础,进行综合性的数据汇总分析及绩效考核分析,为各级各部门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对接社保、车管、税费、公积金等分中心业务数据和工作视频进行实时全程监控。
  四是掌上办事大厅。利用移动通讯技术,建设移动审批服务、政务服务短信、协同OA办公和手机“一卡通”管理四大系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审批服务。
  五是审批事项管理平台。在互联网上建设审批事项管理平台,各审批职能部门网上申报行政审批项目,监管部门网络审核和批准,通过中心 “四个大厅”系统实时对外公布和执行,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事项“清理、公开、执行”三同步。
  六是行政审批数据交换平台。依托电子政务专网,与全市数据中心系统建设相结合,对接全市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业务办公系统,实现部门业务办公系统与中心行政审批系统数据的信息共享和实时电子监察,破除“信息孤岛”,提高审批效率。
  主持人:请问“四个大厅、两个平台”的启用,在优化提升襄阳市的政务服务环境方面有什么帮助呢?
  汤青山:行政体制改革任务要求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向基层下移,更多地关注以公众为中心的网上服务,所以基于互联网的政务服务应用是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四个大厅、两个平台”运行半年以来,面向社会公众最大的好处是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坐在家里,甚至在手机上,就可以提交申报资料,查询办件进度,进行办事预约,办理审批事项。窗口工作人员在网上值班,实时回复办事咨询,受理网上申报办件,节省了百姓来回跑路的时间,极大的降低了办事成本。目前,我们已经通过网络受理和办理了300多个办件,受到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通过数据对接平台全面的抓取和共享部门行政审批办件信息,大量的减少审批过程中的申报要件,系统能共享的一律不让办事人重复提交;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控部门审批办件的全过程,对违法违规审批、办事乱收费、超时拖拉等现象一经发现立即处理,今年前三个月我们通报处理4个窗口超期办件情况;通过审批事项管理平台实时清理、梳理和公开全市所有政务服务事项。一方面,对单个项目重点优化部门内部审批流程,比如房产登记,以前是分“初始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三种,产权处的三个科室各办各的,现在这三个科室全部整合,业务相互打通,平行收件,所有工作人员都可办这三种业务,压缩了群众的等候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多个部门参与的审批,在优化单个事项的基础上,改串联为并联,制定联办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如公司设立审批,涉及工商、质监、国税、地税4个部门,原来需要7个工作日,现在1天就可办结。一般工业项目从原来的59天缩短为最短10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主持人:听了汤主任的介绍后,我感觉到襄阳市行政审批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行政审批并不是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全部,中心还承担着“12345”公共服务热线的工作,这也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方便介绍一下热线平台的建设情况吗?
  汤青山:襄阳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是市委、市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是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正式开通,目前,公共服务热线已通过网络整合了79个政府职能部门、10家公共服务企业、2所高校,设有50个人工接听受理台席,24小时在线,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一线式”服务。目前为止共接听374961次市民来电,转派77692电子工单,在线办结率达到74%,市民回访满意率达到92.4%。
  主持人:热线平台的构建也离不开信息和网络的支撑,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什么先进的做法?
  汤青山:我们知道全国各个城市大多开通了“12345”公共服务热线,无外乎通过电话受理社会公众的诉求,通过网络对接政府公共服务单位和审批职能部门,办理和回复电子工单,襄阳的热线平台除此之外,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平台内容,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拓展便民服务领域。通过平台建设,整合便民资源,延伸便民服务空间,增设生活便民服务板块,不断收集和充实话务平台信息知识库,及时有效答复市民对国家政策、列车飞机时刻、旅游景区景点、高速公路路况等多种多样的咨询和诉求。
  二是创新便民服务机制。一是深入开展“进社区、进广场、进园区、进企业、进乡镇”的五进活动,与企业家和百姓开展“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交流互动活动,现场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纳民智。对企业和百姓的诉求做到“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形成了一条服务企业、方便老百姓的绿色通道。
  三是完善热线法律服务。与市司法局一起,整合“12348”法律援助热线,遴选了一批优秀律师组建百名律师法律服务团进驻热线,每天由两名资深律师坐班,通过热线接受市民的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自进驻至今共解答、调解7900余件市民涉法涉诉问题。
  四是构建热线网格化管理体系。为了更好服务市民、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广大老百姓,热线平台主动与市综治办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社管平台对接,实现了信息互动、资源共享,明确了市区142个社区为社情民意监测点,942名网格员为信息联络员,社区网格员实行“一岗双责”,在履行社管职能的同时,为热线收集上报社情民意,跟踪了解并反馈网格区域内电子工单办理情况。
  主持人:打造公共服务热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下一步热线平台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呢?
  汤青山: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网络整合部门热线资源,对接公安局110和城管局110两个话务平台,实施信息共享和互联互动。围绕市民诉求和电子工单办理落实,加强话务平台、调度平台、承办平台、网格平台四方联动,形成“品”字型常态服务结构,在平台建设上实现由传统热线向现代热线的转型,打造真正意义上“永不下线的线上政府”。
  主持人:最后,请汤主任总结描述一下,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为政务服务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汤主任:通过平台搭建的实体办事大厅和虚拟办事大厅可以全程感知审批过程并享受到高质量、全方位的政务服务。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一”服务:一卡式服务。在服务大厅只需一次扫描身份证等证件,就可在大厅各窗口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一表式服务。只要填写一次审批表单,办事窗口就能共享群众和企业的全部审批信息,无需在各窗口重复提交信息;一网式服务。通过互联网进行审批预约、网上办理,通过身份证可随时查询所办事项的进度;一键式服务。通过手机wap及大厅自助服务机随时查询办事进度,对窗口服务进行评价。
  主持人:谢谢您,汤主任。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要结束了,再一次感谢汤主任的耐心解答,感谢网友们的积极参与。下次节目再见!
我要提问 ↑正序 ↓倒序 刷新
您的称呼:
&&&&提&问&给:
内&&&&容: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襄阳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承办
Copyright (C) 2012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办公地址:襄城新街16号市直机关综合办公楼(老公安局院内)“一站式”服务——电子政务下的管理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年
“一站式”服务——电子政务下的管理创新
【摘要】:正目前各地政府为了提高审批过程的透明度、缩短审批周期,改善公共服务,都相继建立起了“行政审批中心”,将政府职能部门物理集中在一个审批大厅中,节省了企业与公众在
【分类号】:D630【正文快照】:
目前各地政府为了提高审批过程的透明度、缩短审批周期,改善公共服务,都相继建立起了“行政审批中心”,将政府职能部门物理集中在一个审批大厅中,节省了企业与公众在“跑部”办事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但是,这种“一厅式”审批模式是在现有行政体制框架下进行的改革,是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录全,吴瑞明,王浣尘;[J];情报杂志;2004年06期
郝燕;[J];信息系统工程;2004年09期
孟照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5期
;[J];电子政务;2010年Z1期
王柏华;[J];软件世界;2005年04期
朱伟钢;吴雅敏;全毛红;曾明;;[J];中国信息界;2010年06期
;[J];中国信息界;2006年09期
,张路;[J];互联网周刊;2003年39期
张光富;;[J];人民长江;2009年04期
原秀萍;[J];企业标准化;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冬梅;;[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章文亮;;[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李平;;[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张瑞军;;[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刘晓牧;袁钦;;[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王宁红;朱建明;;[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张娜;唐璟;崔颖;;[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杨建堂;骈文红;王陈重;;[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都沁萍;;[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田淑梅;;[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鸣岐;[N];天津日报;2010年
特约通讯员
杨志俊 通讯员
孙建华;[N];运城日报;2007年
姚琳;[N];保定日报;2009年
卢志峰?通讯员
孙建华;[N];山西日报;2008年
吴勇毅;[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黄振宇;[N];朝阳日报;2011年
陈可;[N];南通日报;2007年
黄桂红?通讯员
陆新刚;[N];孝感日报;2007年
张振奇 刘宏
杨建武;[N];廊坊日报;2009年
于海 通讯员
岳阳;[N];沈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飞;[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张径;[D];天津大学;2012年
张宇航;[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徐强;[D];南京大学;2010年
杨兵;[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李晓君;[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金平;[D];武汉大学;2010年
徐晓日;[D];吉林大学;2004年
蒋骁;[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尹怀琼;[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勉;[D];暨南大学;2011年
王锋涛;[D];新疆大学;2010年
刘爱华;[D];内蒙古大学;2004年
王建民;[D];郑州大学;2003年
娄少华;[D];吉林大学;2004年
王玉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孙丽杰;[D];吉林大学;2004年
佟岩;[D];吉林大学;2004年
宋爱萍;[D];郑州大学;2004年
潘华松;[D];浙江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导读:广州市政府: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体系[收藏此页][打印]作者:广州市信息,广州市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构建透明、高效、民主、法制的服务型政府,尤其是推进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政务信息公开、公众服务和政民互动的水平,目前广州市政府门户网站一共整合了115个行政和事业单位,共1840项网上办事及服务,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政府网站是实现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和窗
广州市政府: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体系[收藏此页] [打印]作者:广州市信息办总工程师 吴奇泽
内容导航:广州市政府:建立和完善电子...第1页: 广州市政府: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一站...【IT168 专稿】在电子政务方面,广州市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构建透明、高效、民主、法制的服务型政府。尤其是推进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政务信息公开、公众服务和政民互动的水平。目前广州市政府门户网站一共整合了115个行政和事业单位,共1840项网上办事及服务,其中有576项提供在线受理,约占全市行政许可项目的45%,日均访问量超过30万人次。我们的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促进政务信息公开。政府网站是实现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和窗口,近几年广州市政府网站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取得了一定进展:首先是明确政务公开信息的范围和内容,保障市民知情权,方便市民监督信息公开;其次是政务公开信息的针对性更加清晰,切实将群众关心的行政许可、办事指南、财政、人事任免等关键政务信息作为公开的重点;政府各部门还建立政务公开目录,开辟了政务公开专栏,已有超过90%的政务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发布。  第二,整合分散的政务信息资源,推进一站式服务。在信息组织上,我们打破了以往按部门分类的做法,改为以用户对象分类,对信息资源进行重组:①重新设计信息栏目,增加信息关联,全民检索等人性化服务功能,方便市民查询政务信息;②构建网上一站式办事大厅,初步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我们根据企业和市民的生命周期进行科学分类,按服务深度分为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咨询和投诉、状态查询、在线受理等不同层次,梳理重组了分散在各个部门网站的办事服务项目,并按照方便用户操作的步骤进行设计,有机集成各部门网上资源,实现了前后台的系统整合;③基于政府网站,大力推行各种网上应用。近两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市民卡和市民电子邮箱等应用,并实现了与政府网站的资源整合和互动。比如提供免费的市民电子邮箱主动发送政务公开信息、通过数字证书解决网上的身份证问题、为企业提供网上报税、缴税等业务。  第三,构建网上沟通渠道,促进公众参与。目前,我市有74个部门建立了形式多样的网上沟通渠道,包括领导信箱、民意征集、网上咨询等等,累计全市有214个网上公众参与栏目。为提升政府的协同工作水平和参政议政的效果,政府门户网站对这些资源进行了
初步整合:① 通过门户网站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搜集、整理、连接网上各种相关的互动资源,使市民有更多的参与机会;②建立科学规范的受理转办回复机制,避免同一事情重复办案(一些跨部门的投诉系统基本上已经建立起市与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流转机制),保证责任到位,提高处理效率;③网上受理窗口与传统手段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共享机制,实现协同处理。第四,开办政府网站英文版,提供国际化的服务环境。为配合市政府优化涉外服务环境、提高国际化的工作,我市政府门户网站在号推出英文版,为外国人了解广州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渠道和服务窗口。第五,制定规划机制,不断提升政府网站绩效。我们以便民、利民为导向,着重从规划、制度和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完善政府网站的应用水平;①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政府网站建设和应用总体规划,明确了分三步赶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②我市先后颁布了政务公开工作方案、栏目内容保障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的政策和规范指导各级政府部门网上建设,初步形成了统一管理、分布维护、协同运作的网站群互动机制;③我市建立了一套政府网站的信息采集、审核和发布流程,成立市政府门户网站编辑部,充实了网站运维管理队伍。尽管广州政府网站建设和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先进的省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各部门网站的互动机制还不完善,影响了一站式办事的效率。按照广州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在2010年实现政务公开信息100%上政府网站、政府的审批业务和公共服务90%上网办理,构建智能化、一站式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我市政府门户网站将力求做到三个“着力”:一是着力完善信息内容的保障机制,健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的体系性,提高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第二是着力拓展网上服务的内容,深入整合服务资源,实现与全市政务服务中心系统的协同工作,提高网上一站式服务水平;第三是着力加强政民网上互动功能,拓宽市民参政议政的渠道。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文档下载、专业文献、旅游景点、考试资料、办公文档、资格考试、IT计算机以及广州市政府: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体系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基于服务流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平台的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基于服务流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平台的研究
【摘要】: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逐步在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了政务系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条块分割,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当务之急是解决电子政务中跨部门服务的问题,建立一个方便用户使用、业务互通、标准统一、安全隔离的电子政务综合平台。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政务的概念、组成和行为主体及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热点,介绍了一站式电子政务提出的背景、平台的结构及其提供服务的方式。然后本文研究了把服务流管理应用到电子政务领域中,构建一站式电子政务平台,解决电子政务中跨部门服务的问题,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互通,使得政府各职能部门以统一的门户协同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本文对经典Petri网进行了扩展,并利用扩展的Petri网建立了服务流程模型,给出了完整的服务流管理过程表示的XML模式。介绍了三种服务流管理方式,并给出了每种管理方式下服务提供者的结点结构。最后本文介绍了Web服务及其整合语言,研究了利用Web服务实现集中式服务流管理来构建一站式电子政务平台,介绍了实现的可行性并且描述了实现的过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4【分类号】:TP399【目录】:
第1章 绪论9-14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1.2 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10-12
1.2.1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10-11
1.2.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及当前的研究热点11-12
1.2.3 一站式电子政务的研究现状12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2-14
第2章 电子政务概述14-21
2.1 电子政务14-16
2.1.1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组成14-15
2.1.2 电子政务的行为主体15-16
2.2 一站式电子政务16-19
2.2.1 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提出背景16-17
2.2.2 一站式电子政务平台的结构17-18
2.2.3 提供服务的方式18-19
2.3 本章小结19-21
第3章 一种扩展的Petri网21-28
3.1 两种常用建模方法的比较21
3.2 Petri网基本理论21-23
3.2.1 Petri网的定义22
3.2.2 元素的输入和输出集定义22
3.2.3 典型Petri网的表示方法22-23
3.2.4 变迁的点火规则23
3.3 一种扩展的Petri网23-27
3.3.1 扩展Petri网的定义23-25
3.3.2 扩展Petri网的基本组件25-26
3.3.3 扩展Petri网的触发机制26-27
3.4 本章小结27-28
第4章 基于扩展Petri网的服务流程管理28-45
4.1 跨部门服务和服务流28-30
4.1.1 跨部门服务及其特点28-29
4.1.2 利用服务流解决跨部门服务问题29-30
4.2 服务流管理的三种方式及结点结构30-33
4.2.1 分布式管理31-32
4.2.2 集中式管理32
4.2.3 半集中式管理32-33
4.3 基于Petri网的服务流程建模33-41
4.3.1 服务流程建模的基本要素33-34
4.3.2 基于XML的服务流程过程表示34-41
4.4 服务流管理41-44
4.4.1 服务流管理依赖的基本条件41
4.4.2 服务流程动态管理的基本规则41-42
4.4.3 服务流程实例的运行状态42-44
4.5 本章小结44-45
第5章 Web服务介绍45-52
5.1 Web服务的体系结构45-46
5.2 Web服务的组成46-47
5.3 Web服务的标准47-50
5.3.1 Web服务的访问SOAP47-48
5.3.2 Web服务的描述WSDL48
5.3.3 Web服务的发布与发现UDDI48-50
5.4 Web服务的整合语言50-51
5.4.1 WSFL介绍50
5.4.2 BPEL4WS介绍50-51
5.5 本章小结51-52
第6章 利用Web服务实现一站式电子政务52-60
6.1 实现的可行性52-53
6.2 实现的过程53-58
6.2.1 Web服务的创建53-54
6.2.2 Web服务的发布54
6.2.3 Web服务的使用54-58
6.3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58-59
6.3.1 同步与异步处理58
6.3.2 实例相关性58
6.3.3 安全性和保密性58-59
6.4 本章小结59-60
参考文献62-6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66-6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靖常峰;[D];浙江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古锋,陆倜;[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张繁,蔡家楣;[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07期
张宏展,胡正国;[J];计算机工程;2002年01期
李大成,陈莘萌;[J];计算机工程;2002年12期
王辅东,魏峻;[J];计算机应用;2002年11期
郝颖,丁月华,文贵华;[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年07期
张剑;[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1年10期
闫新庆,李文锋,陈定方;[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海顺,吴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薛景;;[J];办公自动化;2008年14期
季元叶;;[J];办公自动化;2012年10期
陈文明;高学东;;[J];宝钢技术;2009年05期
李军求,孙逢春,张承宁,张国忠;[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4年02期
沈鹏;焦利明;杨建立;;[J];兵工自动化;2005年06期
吴圣义;吕永健;逯国亮;胡春林;;[J];兵工自动化;2007年05期
冯帆;孙德善;封会娟;索向军;;[J];兵工自动化;2008年07期
关成彬;段立;;[J];兵工自动化;2008年12期
梁旭斌;苏宪程;王景昌;赵前亮;;[J];兵工自动化;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勇;胡健生;李晴帆;肖文昌;;[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朱翊;刘纪平;孙立坚;;[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左志进;李兆雄;;[A];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8年
程冬玲;朱永利;王新颖;;[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刘雅丽;;[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
傅荣;刘超男;;[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张峰;傅荣;辜建德;李茂青;;[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董明峰;王中胜;李敏强;;[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王宇;王以直;李敏强;;[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王寿光;颜钢锋;;[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徐小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刘天印;[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张志明;[D];浙江大学;2010年
刘思华;[D];山东大学;2010年
朱强;[D];上海大学;2011年
陶雪飞;[D];重庆大学;2010年
马洪;[D];清华大学;2010年
朱俊;[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白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钊红梅;[D];郑州大学;2010年
王佳慧;[D];郑州大学;2010年
郭洪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张茜;[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肖良清;[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常显斌;[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林洁;[D];苏州大学;2010年
陆洁;[D];苏州大学;2010年
张微;[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刘云;[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海顺,吴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宋丽;艾迪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陈学业,郭仁忠;[J];测绘工程;2003年01期
张周;宋高;张立本;欧健;;[J];测绘技术装备;2004年01期
蔡晓兵;[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2期
李新通,何建邦;[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5期
吴信才;[J];地理信息世界;2004年02期
于海龙;邬伦;刘瑜;李大军;刘丽萍;;[J];测绘学报;2006年02期
,胡鹏;[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6期
龚小勇;;[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兴玲;[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龚晓庆;[D];西北大学;2004年
贾文珏;[D];武汉大学;2005年
刘书雷;[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文韬;[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黎立;[D];重庆大学;2005年
万和平;[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鲁琳;[D];浙江大学;2006年
江涛;[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刘云生;[D];天津大学;2006年
景玉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龙凤鸣;李成名;袁学旺;;[J];测绘通报;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昭;[D];浙江大学;2010年
刘婷;[D];浙江大学;2010年
毛炎新;[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李卉;[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陈晓斌;[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方从刚;[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瑞阳;[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秦氏雪;[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张大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赵炯;[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万里红电子政务平台总体开发组;[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10期
张蒲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韩立巧,胡英萍,张传生;[J];计算机应用;2003年S1期
林翔;[J];通信企业管理;2002年09期
张瑞琦;王雅弘;黄立维;许伯仲;;[J];电子与电脑;2009年04期
王洪泊;涂序彦;;[J];电子学报;2011年06期
刘效勇;[J];微计算机应用;1985年04期
宋天华;林蕴森;;[J];图书馆建设;2006年06期
吴兆明;米洪;;[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6年23期
刘敏;严隽薇;;[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09期
肖淑男;[J];微电脑世界;2004年02期
刘丹谱;郝建军;乐光新;;[J];中兴通讯技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晓红;;[A];2005年安徽通信论文集[C];2006年
高宗敏;;[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杜勋国;;[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8年
钟韵;闫小培;;[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张楠;;[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宗喜;余子山;龚卫锋;黄湘民;;[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衣卓时;朱青;;[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黄耀明;;[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吕晓宁;;[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吴泗宗;熊国钺;;[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瑛;[N];山西科技报;2004年
杨树华;[N];人民公安报;2003年
本报记者 周蓉蓉;[N];计算机世界;2004年
陈高宏;[N];中国商报;2001年
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 刘春生;[N];中国水利报;2002年
蔡中宝;[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2年
海贝尔阿尔卡特 王勇;[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张戈;[N];电脑商报;2005年
方进;[N];粮油市场报;2007年
常征;[N];焦作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正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葛音;[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姜文超;[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施莉;[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卫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覃忠宾;[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谭满春;[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董骁;[D];复旦大学;2006年
张正兰;[D];河海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沈孝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黄才文;[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邱文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王国栋;[D];浙江大学;2006年
樊彩云;[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谢杰华;[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薛斌;[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陈柱祥;[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黄鑫;[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政务云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