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能力

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除了先天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得到培养和提高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一要以兴趣为主,第二要把学生的责任感培养起来。一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但越往后责任感的培养越重要,因为并不是每一项学习内容都能让学生马上产生兴趣并能取得成功的,也不是立刻就能看到每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儿童刚入学, 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不仅是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是负有义务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二、创立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课堂上不敢于或不善于发表个人见解,这样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
  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我们要学的是有用的数学,学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做几道题,而是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习数学非常必要。在课堂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让学生学习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有价值的数学,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又要注意揭示数学的价值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也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情趣,又富有思考性的情境,供学生探索学习。
  3、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还需要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大胆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学习。学生能掌握知识就让学生自己去掌握;学生能自己发现的方法,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学生能自己总结的规律就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4、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因为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促进学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新天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积累,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显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的研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
  (1)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着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么问,就是思考问题。&小学生因年龄的限制,认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不会自觉的提出目的,认识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活动的盲目性,思维的混乱性,不知道自己回答的什么问题,因此教师要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一位数除三位数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
  (2)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为帮助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重点难点,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发展思维,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探索,解决不出来的在小组讨论共同交流。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拨,动口说,认识了整时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认识整时?让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学生不仅得到知识,而且经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
  (3)指导自学,学会读书和质疑。
  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渠道是书本,学会从读书中得到有效信息,就如得到了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使他们逐步掌握读书方法,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语句,得到有效信息并能自己从书中找到答案。同时还要求学生在看书时边看边动脑筋,划出关键点。
  总的来说,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论从情感方面还是从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是自己探索学习的,方法是自己总结发现的,规律是自己探索总结的,能力是学生自己探索形成的。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成功使学生得到了心理满足,他们情在其中,意在其中,乐在其中,他们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时数学学习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享受,自主学习能力就容易养成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相关推荐
[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412660" data-title="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data-image="">《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我心飞扬
马丰小学枫叶工作室
&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 &&如东县马丰小学&&& 郭& 燕
20131220146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制定了学生上课学习习惯标准。共15条: 01.静息:脸朝北& 左手上& 右手下& 眼睛闭& 静休息;02.起立:身体直& 脚并拢& 手下垂& 眼望前& 聚精神;03.坐姿:上身直& 坐中间& 脚并拢& 手放正& 眼视前;04.用品:右上角& 依次序& 工具全 &摆整齐& 细心拿;05.预习:按要求& 理知识& 做记号& 查资料& 备交流;06.表达:举右手& 身体正& 声音亮& 有条理& 说全面;07.质疑:勤思考& 善举手& 有主见& 敢争辩& 善表达;08.倾听:集精神& 仔细听& 认真想& 勤记录& 善质疑;09.合作:乐发言& 多记录& 善思考& 勤讨论& 能归纳;10.操作:主动做& 会方法& 按规则& 能合作& 善观察;11.读书:身体正& 声音高& 停顿准& 感情真& 善思考;12.书写:三个一& 字端正& 勿乱擦& 写美观& 有笔力;13.作业:仔细想& 认真写& 会检查& 明对错& 及时交;14.复习:抓重点& 多梳理& 遇问题& 善解决& 勤总结;15考试:看清题& 细心做& 规范答& 反复查& 卷面美
学习习惯培养需要方法的指导。比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画图策略是众多解题策略中最基本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它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画图来理解题意。怎样让孩子从小学会画图来理解题意呢?首先要加强“读图训练”。“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实际问题”是现行苏教版教材跟人教版教材最大的区别之一。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数学信息。比如,树上画了10只鸟,飞走了3只,还剩几只?篮子里有9个桃,猴妈妈又放进去3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对于这一类问题,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有条理地去表达图意。“读图训练”很重要,如果孩子不能准确的描述图的意思,那么以后根据信息用图示来正确表达也将存在问题。其次要注重 “画图策略”的引领。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在做操排队时,从前往后数排在第5个,从后往前数排在第7个,这一对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让孩子先按要求模拟排队,然后引导孩子去思考能不能想个办法把排队的情形画出来。刚开始我们可以做一些细化的指导,比如小明可以怎么表示?是画个小人还是用个什么符号来代替?我想即使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也会觉得画人麻烦,用符号代替比较简单,比如用●代替小明。小明从前往后数排在第5个,说明他的前面有几个人?怎么表示?小明从后往前数排在第7个,说明他的后面有几个人?可以怎样表示?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是模拟站队还是画图方便?让孩子感受画图解决问题的魅力――简单直观、便于分析。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 TEXT-INDENT: 28.1 LINE-HEIGHT: 23 TEXT-ALIGN: mso-pagination: widow- mso-char-indent-coun
& Post &by &rdyb 发表于
上一篇:下一篇:发表评论:
如东沿海教育微型课题平台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类型:数学论文 时间:日
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一切来说都感到很新奇。他们还没有从学前班那种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的形式中过渡到小学生活中来。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学生有一个良好学习习惯,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 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让学生上课能够专心倾听,我首先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姿,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往往坐不住,爱做小动作、爱讲小话,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课堂上我大张旗鼓的表扬坐得端正的孩子,对坐姿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表扬,树立正面的形象,让他们起到榜样的作用。其次是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思考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回答具体,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是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课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结合课本内容设计符合他们感兴趣的有关课件,还注意语言做到生动有趣,条理分明。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一个学生都乐意倾听。
二 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学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及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首先让学生有敢于说的勇气。班里,总有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有一些胆小怕说的学生。针对班里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时常以敢说的学生来带动和激励怕说的学生。对于那些爱探索的、肯动脑筋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同时对于那些怕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肯开口,我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比其他同学差,自己也可以说。对于刚入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会觉得是一件很光荣的事,由此会增加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其次是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一年级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贫乏,尤其是用数学语言更难以正确表达。他们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确表达出来。根据这一特点,我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设计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之中,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达,循序渐进把话说清楚,说完整。让他们学会用数学语言来叙述题意、回答问题,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我常教学生要养成边看、边听、边想、边记的好习惯。上课眼睛要看老师,思路跟着老师走,积极思考问题,以达到学生的思维和老师的思维心领神会的境界。学生学会了思考,就得思考得有条理、有根据,不能想当然或者胡乱猜疑。这样做才能把知识脉络梳理清晰,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理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第二、还要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如小华两次投中了20个球,得了第一名,小红两次投中了16个球,得了第三名,小军第一次投中了8个,第二次投中多少个?才能得第二名。这样的题灵活性很强,因为答案不是唯一的,而且答案不是一步就可以得到的。这样就要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题意。要想得第二名,小军两次投中的总数得比20少比16多,那只能是19、18或17,小军第一次投中了8个,第二次投中的只能是:19―8=11,18―8=10,17―8=9。第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用一个知识点或用一种思维方式可以解决的问题,或知识点相反、思维方式相反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把它们联系起来,加以对比,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 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我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并有意识的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同学们看,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心理。一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表扬有着很大程度的期待,我告诉他们只要你能做到认真、细心并且书写工整,你就是下一个受表扬的对象。其次是对作业要及时反馈,认真纠错。让孩子从内心意识到,作业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每天必须做,必须要完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必备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的保证。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的事,可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数学论文范文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摘要:良好的习惯是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应让学养成坐、写、听、说的好习惯。关键词:数学
学习习惯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的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必将终生受用。结合我的数学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着手。现在来谈谈具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利用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写的姿势教师在作业开始之前引导学生齐读“头正、身直、肩放平、臂张、胸开、足踏稳,笔类斜向左前方,三指拿笔留一寸。”这一类的歌谣,再对照儿歌检查一下班上哪些学生做得到位,好在地方。同时对于姿势还不太合格的学生,要给与纠正,并鼓励他们向好的学生学习。争取让自己也能拥有正确的坐、写姿势。二、利用作业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格式的习惯在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应当进行恰当的板书示范。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题目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格式。怎样的格式让人看了既清晰又悦目。仅仅有了老师的作业板书示范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逐一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比如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学习成绩不错的何涛,可是做作业时就叫人头疼。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在写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时,我明确要求每道横式上下之间空四条,就是为了空出写出竖式的地方。结果她把竖式缩写在两条格子里,字写得很小,又不美观。这时,教师就必须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并让她进行对比前后两种书写格式,看看哪一种格式更好一些,好在哪里。这样才能让书写格式有问题的学生明白道理后真正改正自己的错误。三、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会听的习惯听是学首要任务,听什么,怎么听?刚入学的小学生在这方面是不了解的,教师要注意培养:1、听老师在讲什么?让学生说一遍。听老师错什么?让学生指出来(说出来),这是培养他们专心听讲的好习惯;2、听小朋友们说什么?让学生说一遍。听小朋友哪里讲错了,你有什么不同意见?你想怎样说?这样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在听的练习中,教师语速要慢,使学生感到亲切,语句要简短,学生容易掌握;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认真听、认真记忆,不打断学生的说话。对学生的语言,要有明确的要求,并及时给予评价。“听”的习惯培养要贯彻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每堂课中。四、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会说的习惯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有明确的简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对低年级的具体要求:“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表达自己的相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说”、“想”、“听”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总之,“说”功的训练,由学生不知从何说起,不会说、不完整、不准确地说,通过教师的辅导、引导、使学生逐步地会“说”,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五、利用作业培养学生专心做事的习惯专心是认真听讲的前提,完成作业也需要专心致志。低年级学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漏题,看错数字看错符号的情况,探究根源就在于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度不够。因此教师在明确做作业要专心的前提下,需要教学生一些方法或者技巧。比如说要求学生不要拿起笔就写,先把题目清楚,抄题时边默念边抄,抄完后核对一下数字和符号有没有错误,然后进行解答。对于做作业专心的学生可以奖励一朵红花或者一张笑脸,让专心做作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励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对于做作业不太专心的学生,老师也不能姑息迁就,该批评的就应当批评,以促使其尽快改掉环毛病。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能形成的。我们每一个教师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地耐心地进行培养。关键应让学生养成坐、写、听、说、专心做事的好习惯。剑川县金华镇金和完小教师:杨会池二O一三年八二十四日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篇2]“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改变人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对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对于起始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起始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善听美国通用公司总裁卡耐基曾经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善于倾听的重要性。只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你才会从他人的发言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方法,或得到启发完善自己的认识,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这一点,对于独身子女占多数的当今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
更多相关文章
注: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更新: 05:35。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