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技术每年都在更新,如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均衡和被动均衡

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专题练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专题练习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变被动为主动
2012年第5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也提倡设计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感受,进而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效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中国论文网 /9/view-2400232.htm  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诸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等,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使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中,发现问题,从而开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我先将10颗玻璃球装入一个盒子里,然后和学生玩猜一猜的游戏(游戏规则:请一个小朋友来抓玻璃球,不要被老师看见,老师能一下子猜出他抓了几颗),顿时学生情绪高涨,争着来抓。游戏结束后,我提问:“谁知道其中的秘密?”有的学生说:“老师已经在盒子里面放了10颗玻璃球,每次先数一数盒子里还有几颗,再算出来的!”“你真聪明!”我追问:“你知道10的分法有几种吗?”……这样导入新课,学生们能饱含激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课堂教学几种分法后,学生有些疲倦,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巩固10的几种分法,我让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同桌玩拍手游戏,配上与内容相关的动作、儿歌(一九一九是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九四九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帮助学生记忆。学生们沉醉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记住了10的几种分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我都非常注意创设一种有吸引力、充满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客观情境得到具体感受,激发起相应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重视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在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把知识看作一个“静态的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那么,就会扼杀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习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习、感悟。   例如,教学“可能性”一课,在交流第三种情况(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全部放绿球,但是有两位学生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应该放很多绿球和放一个红球。这时,我马上按照那两位学生的想法在口袋里放了 15个绿球和1个红球,并让那两位学生亲自摸一摸。事实胜于雄辩,最终那两位学生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问题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得到逐步解决。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亲身体验到了要做到“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一定要在口袋里全部放入绿球。这种数学思想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他们通过亲身探究自己构建起来的,是他们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由于重视了教学过程,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渗透方法,指导学生分析总结   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扩展,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尝试解决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判断、概括等,自己发现、自己推导,寻找解决办法,从而不断获取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动力,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首先练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题,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这时教师再出示“36-8”引发学生的思考:“这道题和前面练习中的题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用个位上的6减8时不够减)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自己动脑筋想出办法来。学生们积极地动起手来,并想出了以下几种方法:(1)打开一捆小棒是10根,和6根合起来是16根,从16根中拿走8根,最后还剩28根;(2)打开一捆小棒,从10根中拿走8根,剩下2根和原来的6根合起来是8根,最后还剩28根;(3)先从6根中拿掉6根,再打开一捆拿走2根,剩下8根,最后还剩28根……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三种方法的共同点(都打开了一捆),这正是退位减法的关键所在。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动手动脑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拓展了思维空间。   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知识里,体现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组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   四、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无处不用到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反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巩固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我设计这样一个活动情境:准备了许多价值不等的小物品,让学生分组模拟小商店,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元钱,到“商店”购物,如在超市购物一样,然后让学生介绍一下购物的情况。在这个活动中,既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   总之,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我们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实践,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责编 杜 华)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总是有同学问我怎么学很多技术,好奇如何成为所谓的大神。
事实上,这篇文章是结合我的一些经历,讲述应该怎么学习技术,并不是要讲怎么成为大神。没有所谓的成功学,只有充满智慧的思考,脚踏实地的实干,和越来越近的理想,还有机遇和运气。之所以用这个标题,无非是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很多对成为大神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人来看。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东西,没有浪费看这篇文的时间。这篇文章也只是我的看法,并不是什么真理,请不要不假思索就随便相信其中的观点。
1、主流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挺玄乎的词,三年前大一的时候,我对这个词毫无概念,但是现在慢慢理解了。所谓价值感,就是一个人对各种事物价值的评价。有的人认为钱是最重要的,一辈子追逐金钱,大部分人并不赞同。有的人认为开心是最重要的,却又有各种困惑。价值观本身并没有谁对谁错,存在即为合理。但是我们还是会评价一个人的好坏,而我们评价的依据就是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认为,人应该做对自己对社会有利的事,至少对他人无害,这一点也确实值得赞同。主流价值观也常常认为,人应该有所作为,而很多人甚至极端的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不少家长认为考上大学最重要,考不上大学甚至都没脸见人。对于这点我并不赞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对他人无害的事,如果恰好也是社会需要的,那就最好不过了,如果不是,那也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2、社会需求
有些同学爱玩游戏,并且为玩游戏付出巨大精力,废寝忘食,刻苦学习各种技能,甚至不惜省吃俭用,拿钱买设备买装备。很多人会不由自主的认为这样的人做法不对,典型的堕落象征。而有的人非常专注的学习技术知识,最后成了学弟学妹心中的大神。
同样是废寝忘食,同样是专注认真,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原因很简单,毕业了玩游戏的人往往不能保研、不能出国,也找不到好工作,大神却能拿各种公司Offer。这里的区别在于社会需求,当今互联网社会,需要很多软硬件工程师人才,大神自然吃香。事实上一些互联网公司也需要职业玩家进行游戏测试,但是需要的数量很少,于是玩游戏的人很难成为职业玩家。
同样的道理,还有很多喜欢打球、唱歌等的同学,家里却很难支持他们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因为社会不需要那么多职业球员和歌手,导致他们很可能会失败,面临毕业即失业、没有工作的困境。
3、环境造就人才
有句话说“穷人家里出人才”,以前我也比较相信这句话的,后来却慢慢不信了。在中国,科研水平不如国外,并非中国人比外国人笨,这一点很显然。何况中国人多,总有比爱因斯坦聪明的人。这里当然有很多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常常看新闻中提到国家要增加科研资金投入,说明增加资金通常对科研发展是有利的。
一个热爱数学的穷人,愿意不吃饭省钱买书看,后来成了著名数学家,这是最经典的穷人家里出人才的证据。但是试想,如果这个人再穷一点,每天都吃不饱,饿的发晕,他还能做数学家吗?再试想,这个人家里比较有钱有地位,从小就能接触各种书、甚至有机会和指明数学家交流,这个人很可能会成为更有名的数学家。
有人会说,我的分析太极端了,确实有点极端。穷人家庭可以出数学家,这一点可以接受,也确实有。但是穷人家里会出天才硬件工程师吗?我觉得很难。数学的学习条件很简单,有一些书,就可以学的很深入,但是有些东西的学习条件却高很多。一个从小家里很穷的人,没有机会接触电脑(当然不一定是穷,也可能因为家里担心影响学习等等),即使他是潜在的天才,也没有机会去学习;这样当他开始有机会时,和条件更好的人相比,至少是落下了一大截。当然他有机会以更快的速度去学习,能有这样的机会,他已经是个很幸运的人了。
环境造就人才,跟上面所说社会需求也是有关的,因为社会需求会直接影响你的学习环境,导致很多爱好音乐等知识的人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机会。
在大学这样的环境下,除了课程以外,还有个很大的一个宝藏,就是各种学习资源。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优秀的同学,可以不花钱去图书馆借阅各种图书,在西电,图书馆还花不少钱买了万方数据库等的免费使用权,方便学生老师学习使用,而各种竞赛等活动提供的经费和实验室,更是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条件。
以我做电赛为例,在电赛期间我接触到了各种仪器,其中很多都非常昂贵,例如频谱仪、网络分析仪(据称是通院的“镇院之宝”,其他院没有),也使用了很多价格很高的器件。普通电阻看似很便宜只要几分钱一个,但是精度万分之一的0.01欧电阻,一个却需要十几块;常见的通用运放,一片只要几毛钱,但是做电赛期间用到的一些高增益、高精度运放等芯片,一片却需要50块;由三个精密电阻构成的衰减器,工作频率上限6GHz,不大的一个器件需要上百;做一个并不复杂的高频电路就有可能花费上千的费用。一般学生自己很难承担这么高的费用,而有机会参加竞赛,就能获得这些难得的学习资源。这里也说明,专门做硬件真心烧钱,门槛相对比较高。
4、为自己投资
平时很多时候我也会自己花钱购买一些东西去学习。大学期间,我花费了几千块钱用来购买书籍和学习器材(主要是硬件器件),很多人听说了很吃惊,顿时认为我是高富帅。实际上我只想说我是生源地贷款来上学的o(╯□╰)o。但是我的钱没有白花,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毕业了,我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不出一个月,就能收回成本。这样高的投资回报率恐怕任何形式的创业都望尘莫及。
穷人总想着省钱,而聪明人宁可借钱去投资,然后有机会成为有钱人。而投资自己,无论如何都是不会错的。
5、学会取舍
学会取舍这一点应该不必多说,大家都知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俗语,如果不懂取舍,终将一事无成。有的人什么都想要,都想做好,最后往往什么都没做好。
6、风险和回报
大四了,我决定去找工作暂时不上研。不少人劝我上研,其中有些觉得上研很好而且我有机会争取保研,也有的人觉得我可以先争取一个保研名额,然后去找工作,万一没找好还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但是我的想法很明确,从大三下学期确定下来,就没有想过要上研,也花费了大量精力和家里人说明我的想法。不得不说,这么做是有风险的,前段时间我有有些担忧,甚至有那么几个时刻都开始有点怀疑甚至后悔了,是不是我做的确实太过分了,万一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确实很坑。不过我的运气很好,人品很好,找到了还算满意的工作。相信三年之后,我的处境一定会比上研刚毕业的情况好。
大家都知道房地产很赚钱,但是高收益往往都伴随着高风险。前面也说了懂得取舍,是否愿意冒风险,是否能对自己、对事物有个准确的把握,是否敢于承担风险造成的后果,最终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
做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往往需要动力。动力有两种:奖励与惩罚。成绩好的同学能拿奖学金,则是奖励,没考好的同学挂科要补考,则是惩罚。兴趣是很重要的一种奖励形式的动力,因为能获得满足感。很显然,我们都更希望能有奖励形式的动力,而不是惩罚。
如何能坚持学习技术,就我个人而言,最重要的原因是很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废寝忘食的去学,就能在学习中获得无尽的动力之源。
上进心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动力,真正没有上进心的人不存在,但是人的上进心强弱不同。上进心很强的人,容易争强好胜,争强好胜并不能简单地评价为缺点,合理利用的情况下,它能给你提供无比强大的动力,反倒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最大的优点。
10、存在感
一个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活着,或者说是存在。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就是存在感。人很多时候做事,都是为了表现自己证明自己,能力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必然满满的存在感。存在感是一个人持久的动力之源。
11、认真专注与努力
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认真和努力,大神也是一样,不多说人人都懂。只是想提醒一下一些同学,不要再抱有投机取巧的幻想。
12、提问的智慧
我们总会有不了解的东西,恰好身边又有人很了解。这时有些人就不假思索开始提问了。我曾经回答过相当多的技术问题。
提问最大的忌讳,就是问题描述不清。如果你问医生,不舒服怎么办,医生会问你哪不舒服,吃了什么等等问题,然后给你量体温等等,逐步判断问题。但是请不要忘了,解决病人的问题是医生的工作职责,并且最后你通常是要付费的。而你在网上或者其他途径问身边的人问题时,你应该明白,别人给你提供帮助是无偿的。尤其是大神会很忙,别人的时间比你的时间可能更珍贵,你去问别人问题,三言两语问题描述不清,别人为什么要像医生一样耐心的询问,然后帮你呢?
常常看到一些人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什么色环电阻怎么识别、三极管三个脚怎么看,对于大一刚入学的同学,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很久之后,你还是这样去问,恐怕就不太好了。大家都应该知道百度百科,搜索一下色环电阻,马上就能出来详细的配图解释,比别人简单用文字来回答好懂很多也权威很多。
有人可能会说,我认识很多非常热心的人,对我特别照顾,关系很好,我总可以随便问吧。首先明确一点,如果你所有的知识都是别人告诉你的,你永远不能超越告诉你这些知识的人,你永远是不如人的。其次,对于有些简单知识,别人可以给你说一说,但是对于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呢?即使那个人很想帮你,但是这个问题太深入了,三言两语根本所不清,这个时候你打算怎么办呢?我就不多说了。
还有的人,明明是请教别人,却表现的像是别人义务帮他一样。不会说谢谢可能是性格太内敛,相对还好一点,但是应该学会这一点。有的人问别人问题还不耐烦不断地催促、语气很强硬、嫌别人回答的不好等等表现,我只想说,这种人我还是少招惹。
提问还有个很常见的让回答者比较反感的问题。有的人很认真的花了很长时间做了一个东西,比如很复杂的电路,或者很长的程序,然后发现不工作。检查了一下没找到问题,就直接复制出全部代码给别人一发,然后表现的极其可怜的样子,跪求大神帮忙。我不好批评这种人,其中确实有很多很认真的。
提问者往往认为,对于大神来说,这点代码岂不是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来么?但是我要说的是,这种检查故障的问题,往往比你写程序、做电路要难很多,我给你做一个同样功能的东西往往都比这简单。尤其是电路,很多时候根本就不是网上聊一聊就能愉快的解决问题的。如果事情都那么简单,社会就不是现在这样的了。
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呢?我认为还是应该独立解决问题。至于如何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了,也是很考验智商的,锻炼的好机会。很多时候我解决一个问题并不一定能马上想到,可能睡觉的时候突然有了灵感然后想明白,可能绝望的看网上的资料突然就想明白了。甚至还有做梦的时候想明白问题的例子,例如化学史上苯环的发现。解决程序和电路故障有种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是,分模块实现、分模块检查。一个大的系统,分成了一个个的小模块,每个模块相对简单很多,分别实现并检查每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没有问题了,整个系统基本上也就没有问题了。
这里并不是说,不应该向别人提问。讨论技术问题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提问和解答,另一种是共同探讨。后者对双方的进步都会有促进作用,值得鼓励。而前者,提问者就应该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并且应该及时的表示感谢。
更多提问相关的问题,可以参考网上的文档《提问的智慧》。
13、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个很久以前就开始被强调的东西。人的本性都是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一个未知事物的。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自古就不断的探索宇宙,这就是好奇心的表现,如果把全人类看做一个整体,人类的终极目标,或许就是要找到宇宙的真理,找到无尽的知识,满足人类无止境的好奇心。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个人应该是会主动去学习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国内从小就进行的老师满堂灌的,很多人早已丧失了对知识的渴望。到了大学我们没有了中学那么多的束缚,虽然大学的环境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至少我们能抽出很多课外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需要自主学习能力。
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有两点,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这是我的看法,并且在看书时意外发现和知乎上的一位网友的想法惊人的一致。我能在大学期间学很多东西,同时保证基本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学习能力。考前花几天时间看看书、刷刷题,考试也就过去了。至于那些课程到底重要不重要呢?我的回答是:很重要。但是课程知识并不等同于考试做题技能。我承认我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数学欠缺很多,虽然短期来说,工作中做的工程方面的东西对理论并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这些知识对我认识很多问题是有帮助的,有机会也会去弥补。
有的人喜欢看视频教程,但是我并不建议看视频教程。视频教程往往并不能很好的让人掌握知识,并且很多视频教程也很不正规。关键还有一点,视屏教程多数情况下是第三方制作的,而不是官方推出的学习资料。你可能需要研究一些最新的技术,这个时候唯一能参考的就是官方给出的资料,根本就找不到视屏教程。有视频教程的东西估计也都是入门的很基础的技术,深入一点的技术往往都没有视屏教程。这里也顺便强调一下英语的重要性。很多芯片手册什么的官方资料,就只有英文版,适应英文资料,是很有必要的。你可能觉得英文资料好难懂,实际上技术类的英文资料,除了专业词汇之外,都很好理解,专业词汇可以用词典翻译。之所以觉得不懂,往往并非英语的问题,而是因为不了解那些专业词汇。没学过电学的人不懂Voltage,告诉他电压,他一样不懂。我想,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也不甘心就只为了一个四六级考试吧?
前面所说的提问的智慧,已经指出了,很多问题尽量独立解决,反复思考实在不明白才去请教别人,这样才能锻炼学习能力。有种说法,内向的人更容易成功,从学习能力的角度来看,内向的人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学习能力得到的锻炼更多,促使其更容易获得成功吧。
对于信心的把握,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信心的本质,可以理解成是一个人在处理一件事之前,对自己能否处理好所做的一种估计。准确的估计问题的难度和自己在那方面的能力,是很困难的。估计自己的能力方面,很多人不敢相信自己的潜力,也有的人过分自信。而对于事情的难度的估计,人们总是会高估或者低估问题的难度。就技术学习来讲,我就见过两种比较典型的人,一种人严重缺乏自信,做什么都是说我不会,我真的不会,怎么办;另一种人则是过分自信,眼高手低,什么都觉得简单,到自己做的时候,什么也做不好。
正确估计自身能力,这个是受一个人自身经历影响的。如何正确的估计事情的难度呢?其实思路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对这件事进行一些基本的研究,就能大大提高准确率。小马过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小马问了那么多人,河水的深浅如何,却得出各种不同的回答。而只有自己试了才知道,河水对于他来说,既不深也不浅。有的人在网上花费几天时间去问别人安卓开发难不难,却没想过自己找篇入门教程去了解下安卓开发。有这几天的时间估计都已经入门了,难不难也能判断出个大概了。
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相当的深刻。真的如此简单,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吗?又是什么原理呢?骄傲的人很明显是过分自信,谦虚的人呢?这里有几个词语,自卑,谦虚,骄傲,自负,狂妄。这几个词语可以认为是反映了一个人不同的自信心。对于一个没什么本事但是很狂妄的人,我们可能会反感;但是在美国大片中的英雄,很有能力,也很狂妄,我们感觉出来的却是霸气,满满的正能量。人在不同的方面,表现的信心不同,一个人可以既自信又自卑。把事情做好的人往往有一点自负,但是又能在关键的时候把握好信心,正确对待问题。所以自负往往并不是简单的贬义词,有时确是提高自信心的好方法。开源操作系统Linux的创始人Linus有一句经典名言:My name is Linus, and I am your God.这句话相当的狂妄,但是Linus的对社会的贡献确实巨大。我们用的安卓系统,无数台为我们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的服务器,都在运行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
我在去年参加电赛选拔准备笔试时,认识到大部分人都是大三的而我是大二的,差了很多课程,尤其是模电听说很难。但是我没有因为丧失信心直接放弃,也没有因为过度自信而毫无准备,而是在感觉有点心虚的情况下,很认真的准备,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顺利通过了选拔。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毫无意义的询问别人电赛到底难不难,而是通过网上去找历届题,看书并做了很多笔记,还做了几套模电期末试题,很认真的去准备(算是我大学四年学习学校课程最认真的时候),比较准确的认识了自己和面临的问题。
总体来说就是要准确把握问题,多去了解问题、多做准备,而不是空谈一切浪费时间。
15、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这真的是个很高大上的哲学问题。
有个很有名的数学家叫布尔,他很大的一个成就是发明了布尔代数。然而在那个年代,布尔代数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欧洲大陆著名的数学家蔑视地称它为没有数学意义的、哲学上稀奇古怪的东西。布尔在他的杰作《思维规律》出版后不久就去世了。直到后来,计算机被发明的年代,布尔代数的巨大价值才充分得以体现,数字计算机就是用二进制来处理数据的,布尔代数就是其最基本的原理。
还是说Linus,最初创造Linux的时候,完全是出于感兴趣,想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得益于他强大的编程能力,和深入钻研的精神,很快他的操作系统内核就实现了。他把自己的操作系统源代码发到网上,又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全世界的程序员共同对他的系统进行完善,成了今天使用很多的Linux(不过对于非技术领域的人来说,这个东西估计很陌生)。网上有篇文章《Linus,一生只为寻找欢笑》就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讲述了Linus的人生。
著名画家梵高,生前作品一文不值,穷困潦倒。梵高说:“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我是什么呢?一个无用的人,一个反常与讨厌的人,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而且永远也不会有社会地位的人。好极了,即使这是事实,我也要以我的作品来表明,这样一个反常的人,这样一个毫不足取的人的内心是怎样的。这是我的雄心,它的主要基础是爱而不是恨,是冷静而不是热情,我时常陷入极大的痛苦,这是事实。但是我的内心仍然是安静的,是纯粹的和谐与音乐。在最寒碜的小屋里,在最肮脏的角落里,我发现了图画。”直到逝世后,梵高的作品才被公众所承认,这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悲剧。
联系我们的生活,有学习很好并且真心喜欢学习的学神,有整天泡实验室、写代码焊电路的大神,有各种各样的牛人,他们所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前面介绍的布尔、Linus、梵高,他们所做的,也就是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看不到意义。他们所坚持的东西,或许有一天,就会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藏。
但是这是很理想的状况了。我想,在一个终极理想的社会里,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人都能做最喜欢的事而不用考虑生计问题。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才能最大化的施展自己的才能,才能专注的做好每一件事,最终使得整个社会发展的更好。
而在现实社会中,尤其是中国这样人很多、生活压力巨大、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国家,我们不得不考虑很多现实问题。于是又回到了前面的问题,大神和游戏等各方面的高手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只是社会需求的不同罢了。
我所认为的生活的意义,前面其实已经说了。在我的价值观看来,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对他人无害的事,如果恰好也是社会需要的,那就最好不过了。而我是个很幸运的人,我所想做的,和社会需求能很好的吻合;我能做自己想做的,又不用担心太多现实问题;想取得一些成绩,我要付出的代价会小很多。有了这种幸运的条件,我只要学会多思考多努力,自然就能做的比较好了。我在大学刚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想过我要怎么找工作,没想过我一定要做一个所谓的大神,我只是很简单的,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仅此而已。
当然如果没有这么幸运,也无需太悲观。每个人的兴趣并非天生的不可改变的,也是可以后期培养的。就我而言,我从小就有了很明确的兴趣,因此大学期间,强烈的兴趣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来源。选定一个自己感兴趣,至少不反感的方向,并脚踏实地的坚持去做,一定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在文章中找不到问题答案?您还可以
热门栏目订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被动为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