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显示记录装置实际跟显示不同

现实理解系列(转)
部分工资了解——现实理解系列之一
年前后,和若干人群做了沟通,大致了解下他们的收入情况。
一、售后服务人员
1、海尔冰箱:月薪3000元。包吃包住(价值大约1000元强)。没有固定休息日子,通常一月可以请假二三天。一天工作10小时强,夏日更多。已在该单位职三年,90后。
2、华帝公司:月薪4000元。不包吃包住。已在该单位职五年,70后。工作性质同上。
3、欧派橱柜:月薪5000元。不包吃包住。已在该单位职六年,80后。工作性质同上。
4、煤气公司:年薪四五万,主职上门检测管道安全,最为轻松,但责任也不小。
点评:由于橱柜售服需要修补台面,环境相对恶劣,故工资相对较高。煤气公司员工算公用事业单位合同工性质,故保障相对最好,休息时间较正常。普遍有最低级别的养老医疗保障。另外,普遍反应三年前工资仅有一半,上涨主要在近几年。
以上数人全部都来自外地。
二、餐饮服务业
1、台湾永和大王:前台时薪8元,兼职和全职待遇一样。
2、老白七八碗:宁波这二年名气日炙的的面条生煎盒饭店。熟练包饺子或制手工面条的工人,工资3000出头,包吃包住,工作时间不小于12小时,基本无休。这待遇类似初级厨师。
3、必胜客:服务生时薪十元。有很多大学生兼职。
4、比萨比诺:一个形象上佳的年轻姑娘,2000出头。
5、王品牛排:一个大学毕业2年不久的形象上佳的男点菜服务员,工资2500元左右。
点评:售服人员,总体上,该职业可能算是有一定“含量”,毕竟需要在现场解决问题,也要和客户直面交流,事涉企业形象,关乎经营效率,另外需要在外风雨无阻的奔波,所以工资相对较高。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工资则低很多,原因显然是一方面技能要求低,另一方面,如上所提及的单位,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相对来说,品牌店的服务员,工资相对好高一些,毕竟对形象,以及服务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以上人员基本来自外地。
三、其他服务业
1、理发店洗头小妹:工作12小时,2500左右,一月休息4天,不包吃包住。
2、克莉丝汀面包房:月薪2000左右。分不同班次,八小时上班者不到这个数,十二小时上班者(第二天休息)略高。
3、钟点清洁工:20元一小时。市面经过中介介绍的,临时用工性质的,要25左右,但中介收取20%的费用。有些清洁工做得久了,有自身长期客户,价格自行约定。去年涨价大约20%强。
4、司机:二三年前很了解,最近未问。
5、小孩保姆:月子娘行价是6600(其中介绍所收800,工作空档期,介绍所提供住所);幼儿保姆住家大约3500,不住家大约2500。
6、小区保安:2400元。连续工作时间12小时,休息20小时,轮班。相当于一周工作时间60小时强。
点评:司机属于技术工人类别了。清洁工在现状下,有吃香的趋势,可能重苦力越来越少人干了,所以工资上涨趋势明显。幼儿保姆的价格有一定“弹性”,因为和保姆质量和幼儿或家长偏好有关。以前普遍认为好保姆难找,但实际上,近几年由于高薪的缘故,高质加入者甚多。
以上人员全部来自外地,除了一个面包房服务员。
四、工厂技工
1、学徒:刚毕业的中学生或职校生,1500元。
2、普通技工:2500元~3000元。
3、流水线工人:2500元。
4、领班师傅:五六千,甚至更高。
小结:工厂人员,和售服人员相比,都同属技术活,但显然,工厂员工收入要低一大截,原因可能和前评同样,因为工厂员工无需在外奔波,客户交流,和现场能力,只需按部就班的重复劳动即可。
以上人员大部份来自外地。
京东快递的月薪四五千,每天工作起早贪黑,全年无休,除过年四天。京东快递员工的收入,在全部快递里,属于中等偏上。在类似性质的快递中,当当网差不多,但一号店的要低很多,原因是他们是有汽车跟随送货,相当于工作条件好很多。最高的是顺丰,主因是他们有收件提成,所以做得好的能高出很多,但是也因此没有了比较的价值。其他如圆通、申通、韵达,是普通的快递公司,除非熟门熟路,外加精力无穷,否则难以超越京东。京东由于讲求购物体验和服务质量,招聘了仪态面相和沟通稍好的快递员,待遇也因此中等偏上。
点评:快递大概是最辛苦的行业。以我所见,基本都是精壮小伙,说明这工资有相当吸引力。为了这笔现钱,他们放弃其他可以学习和积累的其他工作选择。当然,由于电商的未来极佳,未来他们也有可能发展成物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算是先基层锻炼也未知。
以上人员全部来自外地。
------------------------------------------------------------------------------------------------
总评:沿海省份城市为什么有那么高的人均GDP,因为有外地人,否则就要减半;城市中产以及精英权贵为何有相对好的收入和生活品质,因为有外地人;外地人为何最近三五年,工资上涨二三倍?因为城市生活费用太高了,仅此而已。所以逆城市化已经显著开始。
按有关资料的统计,中国的社会结构现状如下:按分类就是管理者阶层2.1%;经理人员与企业主2.1%;专业技术、办事员与个体工商户14%。余下是是庞大的底层82%。这82%里,44%是农民,33%主要是农民工(从事服务业和制造业、建筑业),5%失业或其他。
从调研来看,现在,统计中“技术员办事员”的群体,仅从现金收入来看,有少量扩大,或者,有差距稍小之意。因为外来劳工经过名义工资的明显上涨之后,有一部分收入已经赶上来了,而城区原住民从事的一般教师或普通会计工作的收入也就五万上下,公交公司的员工收入还不到这个数。问题在于,外来劳工仍然生活艰难,主因是工作时间太长(大部分超过60小时,70小时也正常。),小孩教育没法解决,生活成本过高,以及社会保障过低。和统计中的“技术员办事员”群体相比,总体上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沟通中,还发现二个现象:1、他们没有小孩,或没有把小孩带在身边;2、但凡其小孩将到受教育年龄者,均提及在考虑回老家。
工资篇补充
一、快递业
有人对快递有关的内容表示怀疑,认为快递员收入应该更高。正好快递业是我咨询或观察最多的行业,故补充一下。
前二天,在京东定了不少白酒和洋酒(出发点主要是想了解下烈酒方面大众消费品牌的情况,所买价位在50元~120元。),前者比如赖茅、老窖、牛栏山、酒鬼酒,后者如尊尼获加、芝华士、雷米诺等品牌的威士忌伏特加,昨晚来送货,他负责我家这片区域已经一年多,而我在京东买东西极多,故可以说颇为相熟。他说初进京东时,工资有五六千,从去年(2012年)年中开始,被下调为4500不到。所以现在干着很没劲,很郁闷。
我问,那为何不跳槽呢?他说别处一样干活,也差不多。我想也是,外地劳工,有着亲戚、同事、老乡、甚至帮会的信息网络,在一个充分透明的劳动力市场里,自然不会因为“忠诚”而留恋京东,只能说明这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罢了。
自从二年前,听闻快递员收入上万的新闻后,我对此充满了好奇,每逢面相善者便问,累积下来,不下三五十个。我在此稍作整理。
1、从没听到过有确认上万的,我问不是传闻上万的么?他们一般的回答是:“可能别的公司吧?”;“可能以前吧?”;“可能有收件提成吧”;“可能……”(每一家情况的确有所不同,比如京东是不记件的,固定工资。而大多数快递公司是计件的,另有附加算法,比如重量体积或楼层等)。反而,意外的是,打听到的工资有越来越低趋势,极个别甚至还有低于三千的;
2、从业者越来越年轻,越来越精壮,还有很多帅哥。这显示有更多劳工资源加入该行业。
3、服务态度普遍有明显变差的趋势:以前几乎每个人都会送上楼,现在更多地希望你下楼取。而且,最近三个月,收包裹甚至已经不需要你签字确认。
以上三点意味着什么?
二、有朋友希望补充建筑业相关的
经过粗略询问,个别工种情况日薪如下:
1、普通小工:90~150。视工作时间、强度、环境、以及季节等而定。据说打桩的工地,比较辛苦,甚至号称工作时间14小时,大约120~150甚至更多;普通工地90~120。大概是算下来时薪总体上是10元~12元。
2、技工:比如钢筋工、木工、泥水匠等,日薪在150~220之间,主要取决于技能等级、籍贯和管理等级。一个本地包工头会给本地技工以更高的工资,可能仅仅因为籍贯原因,就相比外地的高出10%~20%,其中可能有文化信任,或管理沟通方面的考量。
3、机械操作工,比如挖掘机,塔吊等,收入类似技工的中上区域。
4、建筑产业的作息,传统上是日出之前开工,日落才收工,可能是最为辛苦的行业。我本人来自一个建筑之乡,龙元建设和宏润建设里也有不少亲友同学,对此体会最深。
那些中产们——现实理解系列之二
前一篇提及了多行业的劳工。服务类,以必胜客提供的时薪来计算,一个女服务业每天工作十小时,每小时10元,每个月工作30天,月薪是3000元。如果正常工作8小时,每个月工作23天或26天,就2000元上下,刚好是克莉丝汀的不同班次营业员的收入级别。京东快递员的劳动强度更大、劳动环境更差,再考虑男性劳力工资要稍高一些,综合起来上浮50%,就到4500元,刚好是京东快递的月工资。所以,必胜客的时薪,对服务业来说,甚至对整体的劳工薪酬,有一定衡量比较参考价值。
家电维修,在我看来算是技术类别了,月薪也高不少,但是如果分解成时薪,则似乎优势不明显,无论是海尔冰箱、华帝还是欧派,时薪仍然在20元以内,在15元左右。如果一个人的薪资,主要来自于超额的体力或时间,那么也同时意味着他将付出其他方面的各种成本:家庭生活、子女教育、身体健康等等。
我这一篇来说说中产们。中国似乎没有中产的标准。徐贲说:中产阶级的职业一般具有“独立、变化,与人或信息打交道”等特征,而劳动者的工作则“被严格监督,机械重复”。但在中国,这样的特征似乎不是太匹配:很多基层公务员,职业实际上“被严格监督,机械重复”(女公务员屡屡曝光被潜规则,说明她们的生存状况其实很差);而很多垄断企业的劳工,待遇方面却很优越;甚至于,“同工”仅仅编制原因,就完全不“同酬”。
不说是“身体自由、财务自由、心灵自由”么?那么我想,被称为中产,应该至少具备有一定程度的这三大要素吧?尤其财务项。所以,我先简单按薪资收入情况做一个粗略的标准,作为中产的参考底线——由于劳工的工资普遍在20元以下,那么中产就按时薪在20元以上衡量吧,考虑现实因素,再稍微严格一点:
1、扣除居住成本后,时薪在20元以上(已含其他现金类福利,如年终奖金);
2、同时拥有市民的公共服务,如医保、养老、子女教育等等权利;
3、这个标准是以宁波的情况测算的,其他地区可以相应上下浮动(包括以下内容)。
这意味着,我本文提及的中产是一个周工作40小时的人,其月收入超过3500元,同时拥有住房和市民待遇。以我的定义,基本上和前一篇的劳工群体拉开了明显的差距,最少也有50%之多,所以应该说是有“完全不同的生活”的。
把这批人按家庭年收入再粗略地区分一下:
1、7~10万。如果女方的工作是百货营业员、公司出纳、医院无编制护士(政府岗位中其他无编制的情况也类似)、办公室文员等等,男方的工作是单位司机、普通技工、一般管理职位或从事各类服务业,那么家庭收入大致是这个数字。
相比与前述劳工,他们最大的优势大致是“本地人”,有着父母的支持,搞定从买房、养小孩到一日三餐。从此意义讲,如果不是本地人,看不出进城或移民去当一个初级中产,有什么特别大的现实意义。换言之,即便是我定义的初级中产,在现实消费条件下,没有了父母的支持,可能会被惨遭“降格”到劳工群体去。
2、10~20万。
如果职业是会计师、工程师、建造师、营销、程序员、培训师等等,只要一定能力,即使没有编制;或者单位是电力石油银行政府医院学校报社电视台,只要有编制,即使没有能力——就可以是这一类中产了。大学毕业数年后,无论在企业还是在“单位”,只要是双职工家庭,都大致在可以呆在这个区间,命好单位就好的或能力稍强的家庭在区间上限,甚至略有突破;否则就会在区间下限,如果家庭中一个境遇稍好些,另一个属于前一个群体,那么合起来也可能在区间下限。一般来说,后者同样也普遍受到父母的照顾,从买房、养小孩到一日三餐,还甚至包括汽车,虽然经济上已经独立很多。前者群体中则有大量的统计上属于高素质的外来移民。
在特色国情下,由于“单位”的存在,这一区间和前一个群体的主要区别,可能是因了教育水平这一先决条件的差异。这个先决条件,早早地从工作就业之初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方面,依赖市场的某些职业会稍好一些。
这一区间有一个新的趋势,是开始有更多的主动“失业”: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或已经年老,或父母条件过好,当小孩出生以后,女方开始考虑是否以照顾家庭为主。假设她的工资,和请保姆、交通费用(买车)、职场支出费用(服装、美容以及其他)的加总还不如,那么照顾家庭似乎是更好的选择。当小孩长大后,再另谋出路。这样的气象,是一种社会进步么?或许是一种实力或信心的宣示。
3、20~50万。他们是职业精英了,其中必然有一个在管理、技术或营销方面有出色表现者。也有可能双方都身处好单位,比如银行之类。这一类的占比无疑较低,或许有10%。
总体来说,中产们合计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消费,尤其是可选消费。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应该是中产里的绝对主流,尤其是第二群体。如果你住在一个还不错的较大规模的小区(比如30万平方米)里,你去转悠一圈,把汽车看一遍,会发现邻居们的车,虽然偶尔也有高级车,但比例顶多略过20%,一般来说,60%以上会是中挡车,另还有一二成的经济型车。如果这个还不错的小区,建成已经快10年,车位配套比例大致是0.6或略高,那么很可能现在已经拥堵不堪。实际上,你早就发现楼道里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汽车,其中还有几户已有第二辆车。
按美国,美国二类“中产”合计总占比是45%~47%,加上劳工阶层接近80%。(数据引徐贲文章:
后文提到的美国若干中产概念,如“中产上”“中产下”,都参照此文。)美国的劳工阶层其实收入和保障都还可以的,大多数过着幸福稳定的生活,这80%撑起美国社会的橄榄型。
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
可以看到,在这个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里,中国并没有统计塔尖阶层,只归出合计为9.3%的前二等级经济地位,我晓得他们肯定属于我所定义的中产。但从第三个等级开始,我就不知道是否应该归入,或是否部分归入我的中产范畴,我姑且列入第五项、第六项加第七项中的2%:11%,应该问题不大。这样,中产以及精英总计的比例可以出来了,大概是20%左右。
稍作估计:假设办事人员群体和个体工商户群体中有20%过得很滋润,那么中上层的比例一共是11%,扣除1%的资本以及权贵群体,再按“二八定律”分,可以得到:第二类大约8%,第三类大约2%。余下则是第一类中产,大约是9%,
再假设44%的农业劳动者中,假设有1/3日子过得还行,生活水平可以归入工商服务员、产业劳动者之列,那么我前一篇所列的劳工群体大致有接近50%的规模,余下的30%可能是真正的是贫困群体。
对比一下可以得知,中国未来的主要问题在于余下的80%人群,如何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我倾向于认为50%的劳工阶层,是属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相对被边缘化的,而30%的余下部分是绝对被边缘化的。他们构成了中国金字塔的中低部。当然,这也是最大的希望所在。
我眼中的这三类的中国中产,未来,其第二、三类发展下去大致对应美国的“中产上”,第一类发展下去大致对应着美国的“中产下”。我接下来主要聊聊第二类中产(10万~20万家庭收入)。
过去十来年,社会的工资收入变化,大致来说有二个阶段,从元年到07年左右,体制内的大多数人员,包括垄断企业职工在内,在收入上有了翻番以上的增长,而这个阶段里,基础劳工的收入变化很少。接下来的五六年内至今,倒了过来,基层劳工的收入番了二三倍,但体制内的大多数人收入变化不大。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国企里的中上层、金融行业的高管、或因为阳光工资政策有明显提升的清水衙门(比如宣传部的一个处长,近五年收入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从6万升到了12万)。还有,个别行业因为相对经济地位的上升,如文化传媒行业里的记者编辑等,收入在近五年是有明显上涨的。
另外,我说的是一个大的粗线条,每个人所属行业、单位,岗位、区域不一致,情况肯定大有差异。其次,我强调的是边际效用,比如从800元涨到2000元花了好多年,你会感觉生活变化不大;2万涨到6万,却没几年,感觉就很可观,全是肉,生活质量提高很大;接着又从6万到提高8万甚至10万,但花了好多年,而且一部分还要归功于升职,这时你反而就会觉得日子有点拮据了。
浙大医学院的一个本科生,00年到第二医院工作,工资才二万,到07年,有了七万。02年,效实中学的一个老师,年薪是三万,到了07年,已经升到了六万左右。公务员也差不多,一个侨办的科员,02年的工资是三万,到了07年,六万左右。他们现在稍多一些,但不明显。比如那个医生,到了11年,总收入接近12万(不过2012年年终奖,反而下降了二万。个别医院医生因为收入下降,集体闹情绪,导致16台手术延误。这是最新发生的事情。)。
对于一些早年的强势部门而言,比如税务、国土、规划以及开发区,或烟草、石油等等,近些年名义工资上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们在00年的时候,有些普通员工居然已经六万(可以买25平方米房子),但后期都成为被调整的对象(现在也就能买5平方米多一点)。当然,虽然他们收入大致不变或略有下降,隐形收入肯定是都增加的,如公积金,或节日福利等。还有一个变化是,虽然普通员工的收入被调节了,但是高管的收入还是在增加的(模仿企业,差距拉大)。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阶层和知识精英的收入倒是一直在增长的。我认识的一个信息中心主任(元年的时候快10万)是第一批买赛欧车(中国第一辆家庭用车)的。程序员,在05年收入已经蛮高了,五六万,可能与当时企业普遍开始上马ERP有关,不晓得现在情况如何。这些都是市场定价的,通过此,可以更好理解社会与经济。不过这部分不是我的重点,我的重点在于那些和市场定价无关的。
顺便需要提一下,市场里部分商业精英人士的收入,十年来变化其实不大。我有些朋友,十年前,年收入就百万,现在仍然没有大变化,而且反而变得更辛苦了。他们中,凡是开工厂的,清晨六点钟可能就已经到了厂里(他们都牙疼);凡是搞业务的,那么可能夜里12点还在应酬(肝都不太好)。凡是做项目的,杠杆都很大,很大的业务规模很低的净利率,很大的债务链不大的资本金(他们是最操心的)——他们钱变得难赚了,而且,他们的财富明显是靠长期积累的(也就是说不能停下来),甚至财富上还依靠了房产升值(升值太多的人,就移民了。)。同期相比而言,权贵的钱来的快而容易多了。
表面上看,二个群体在二个时期分别涨了一轮,比较公平,实质却并不然。这其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那就是房地产。由此,演绎出了一个极具戏剧化的场景。
有钱人以及中产,以分享经济发展果实的名义,开始了消费升级,带动了城市化,而且引起了良性循环,城市化开始加速。资产大幅升值,加速了消费大潮,并带动再城市化。这些,又直接催生或大力加速了重工业化的发展,更多的高速、钢铁、汽油以及所有的重资产投资细项。当然,这又是一种正反馈:更多人致富,更多需求,更多消费,更多投资,更多升值,更显得繁荣。
我所说的第二类中产,可能近一半来自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垄断企业等。以上的循环,使得政府收入暴涨,从而惠及全体拥有“单位”身份的人群;另外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投资相关行业,和上述循环密切相关。所以到了07年前后,这部分人处于最为“惬意”的时期:坐拥资产升值,现金收入不断增长,而同期高消费刚起始不久,压力还不大。
08年后,消费继续升级,但是他们的收入增长却开始减缓停滞,于是烦恼有点开始。然而“品质生活”刚刚开始,刹车是不可能的。鉴于总资产动辄有了几百万的身价,虽然工资仍然只有那么一点,生活标准却只能大幅度的提高了:交际应酬、美容健身、名牌包包、高级眼镜、单反相机、中级轿车、国外旅游、钢琴、小孩海外夏令营、保姆、娱乐、郊游度假……还有未来的小孩留学、结婚、买房!
现在的情形是:精品百货买二条稍微中意的裙子,需要5000元,还只能是韩国中档偏低;酒店自助餐动辄二三百一位;居家稍微外出娱乐活动一下,至少500元;一套单反二万(只能4.0光圈的佳能镜头,2.8的一套要5万,主机还不是全画幅。);小孩去美国夏令营二周居然要四万。
简单测算下家庭支出情况。家庭日杂(饮食水果物业费水电气网络等)三万;汽车(保险费、邮费、保养维修、停车费、交通罚款等,不含折旧)二万;小孩二万;人情(含孝敬父母)一万;旅游二万(三口之家,一年一次长途,二次短途。)——以上已经十万,没买保险,没请保姆,没叫清洁工,而且万事太平,给双方父母的钱也仅仅是意思一下。
第一项的三万,简直是不能再少了:物业水电等固定杂费接近一万;如果大家都喝牛奶,那么仅牛奶费就得五千;来点七七八八营养品(比如安利蛋白粉之类),又得五千;水果不能没有,对吧?那么即使一律不买高级时令水果或进口水果,苹果最便宜,每人一天只一个苹果,那一年也得好几千。还没酱米油盐菜呢。
早餐再不能给孩子吃泡饭了对吧?自己动手弄三明治,全家其乐融融地“内容”一把,成本其实也很高:一个煎土鸡蛋、一条培根、二片吐司、一杯牛奶、抹点酱汁、一点水果——这样一份就要接近十元。面包还不能是面包新语的,那东西50元对付不了二顿。换点内容也很贵,湾仔的水饺,龙凤的包子……所以,即使已经算中产家庭,大部分情况下,似乎大人和小孩的营养标准还相差很大:并没有早晚牛奶、并没有定量水果,早餐偶尔是泡饭加酱豆腐或榨菜。
稍微搞点生活内容当然是必须的。飞利浦的空气炸锅不错,买一个吧,小孩子很喜欢,没问题。菜博很热,学点烘焙吧,这可不得了,材料和模具没完没了。如果情趣至此,那么家中物品都得升级:一套碗具几千;厨房收纳物件都用特百惠也得几千;锅和刀具是肯定要升级了,买个便宜的双立人套装吧,不含高压锅(以后有钱另买fissler);家里藏点好酒?简直是必须的。
女方的消费:基本上服装鞋帽、包包、眼镜类需要二万;化妆品面膜美容健身按摩需要二万;男方的消费:交际应酬、烟酒棋牌加起来小算二万吧(与女方相比,自动低一半,有利于家庭团结,男方实际超出部分,请自行以外快解决)。——到现在为止,没有考虑购买苹果三星的费用,没有考虑移动互联时代的手机网费,没有考虑洗衣机冰箱电视机家用电脑的更新费用,没有考虑家庭外出看电影溜真冰郊游下馆子……光最后一项,好歹一年要一二万吧?
以宁波这样的区域,一个家庭15万(妻子是东钱湖管委会的老资格,丈夫是技术监督局的骨干,这样的的一个家庭,合计收入勉强才能是这个数字),在上述费用各项都打折的情况下,仍然几乎不会有积蓄,那么又有多少中产家庭可以达到呢?谁又不得不穷其心机呢?
我们且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维持的:要么有点投资(炒房、炒股、打新股,以及五花八门的……);要么干点私活捞点有点外快(典型的是老师做家教,麻醉医生去美容院兼职,有点路数的人开个小公司小店啥的);要么拿点灰色收入(比如税务局的办公桌上,在重大节假日,全是购物卡。这样的实权部门很典型,也不少。他们没有大权力,补贴家用就指望小孝敬了。);甚至还有很多搞高利贷的,反正各显神通。
我一次去汽车年检,看到一个检测员忙里偷闲在看股票行情,搭讪了句:“行情如何?”他缓了一会,冒出一句“靠这点工资,还不得饿死啊”。惊愕之余,我由是开始稍作留意。日后发现一个“典型”例子,这里稍作描述:
丈夫是某部的一个干事,妻子是小学老师。他可能是大院里最“活络”的人,基本不通本职业务,头脑中只充满“经营”,晚上要赶数场应酬,认识不少的“老板”、“行长”和“权臣”。他的生财之道包括:介绍贷款、过桥资金拆借、工程中介、项目转包……我必须说明一点,他只是个科员,并无背景,纯粹是“自我奋斗”才开拓出有关“道路”的。现在,那位小学老师开着宝马X1。记得他和我说过一句话:“不给老婆买好一点的车,容易出轨”。
如果说,次贷危机让国人知道了高杠杆,那么,中国中产的杠杆可能是美国人的十倍。我所认识的中产,不论是政府的、企业、银行的,都有银行贷款,贷款收入比大部分都超过十倍。可以统计下银行贷款中的私人贷款部分,不用多想,这部分基本是苦逼中产所贷,有心人可以去测算一下。
上面仅提到早年买房的中产,没买房的就更没治了,这里不提了。本身,整个有“单位”身份的群体,就一直处于分化状态。即使如四个一起毕业的年轻人,当年一起打牌的,十多年后,就差别明显:多房少房是一个因素、是否升职是一种因素、有没有外快又是一种因素。
这一节,想对“表面上看,二个群体在二个时期分别涨了一轮,比较公平,实质却并不然。这其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那就是房地产。由此,演绎出了一个极具戏剧化的场景。”这一段话,再稍作展开。本段与中产话题无关,纯属多余。
与中产以上的阶层相反,底层群体走了另外一条路径。我以为,即使在工业化初期,有大量劳动力可以用的二元经济时代,作为一个后进国家,也总是可以避免原始资本主义当年的血腥的。可惜,中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他们终于工资明显上涨了,舆论中,却还是被断定为“人口红利”时代结束,他们的工资增长似乎成了经济发展的一个负面因素:从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到耐克的采购转去东南亚。显然,他们的工资增加更像是“被动”的包袱,而不是像另外一个先富群体那样源于“主动”地享受经济果实。问题在于,这个国家,至少在目前的层面上,财富只是来源于初级制造,本质上是由经济要素的损害转换而来,如土地、环境、低人权,低福利等。可在这样的一个进程中,让极小部分先富了起来,获得了好处,大部分人却处于底层毫无所得。因此,我虽然也认可“刘易斯”拐点,但是宁愿认为,他们是因为“四座大山:养老、医药、教育和往房;三条毒蛇:黑蛇(法院),白蛇(医生),眼镜蛇(老师)
”压着,才抗争性的提升了收入。试问,否则还怎么过呢?
很多人,包括我本人,也一度幻想,既然十年前的我们也没大房子和车子,工资也就3万,和现在的基层劳工差不多,那么十年后,他们也可以过上较好的生活,这样需求不是可以接续了吗?新发展周期还可以再开启。可惜这幻想实际上难以实现:不光他们现在的收入上涨更多的属于“被动”,实质上就是一种“下跌”,他们根本没有好起来过,反而被边缘化了,而且现在就连这种名义上的“上涨”也已经结束了。
我需要提醒的是:房价上升这件事,在索罗斯看来是个“反射”,房价不会永远上涨,也会有大幅回落的时候;投资不会经常获利,也可能大幅缩水。
我以为:最终,中产们的收入应该根本性地由效率决定,而不是像现状,多数一边依赖体制分配,一边忙于搞额外收入,这些显然表现了社会的畸形。提升效率和创新是唯一出路,实现这一点却并非顺途。
未来的消费增量,主要将寄望于50%的劳工群体的生活改善,和第一类中产的规模扩大和地位提升。如果政治改革或经济转型做得好,劳工群体将会慢慢的分化,留下一半,变成生活还不错的“劳工阶层”,然后其余一半升成“中产下”,甚至还有一部分变成“中产上”。那么,只要这个趋势能显现,经济仍将充满希望。
但如果这50%相对被边缘化的群体,和30%的绝对被边缘群体,不能有效的改变他们的状态,那么社会总需求大致就见顶了;如果现有的中产阶级,仍然是老样子,那么现有的消费也将可能面临萎缩风险。
人口相关主题讨论——现实理解系列之三
第一部分:关于数据
1、人口出生图:
2、关于中国人口的数据,不同出处不一样。比如易富贤引用的数据,来自于另一个版本。
3、按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0-14岁人口为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简单平均一下,可以得出:0-14岁人口平均每年为1483万人;15到59岁人口平均每年是2088万;60到65岁平均每年是1176万人;
4、总体来看,不论是哪个数据,都大致显示了不同时期在人口出生的情况。比如从1945年后,人口出生开始慢慢爬升,历史性的突破了1000万人。到了66年前后,到达2000万以上的最高区位,直到1970年开始初步计划生育。之后,由于基数,在严格计划生育的情况下又来了一波生育潮,最高区位再次达到二千万上方。到了1990年前后开始下降。以人口普查数据,1996年后的年均人口是1483万人;1951年到1996年的年平均人口是2088万人;而1946年到1951年前的年均人口是1176万,1946年前出生的年均不到1000万。
5、本文采信的图,基本符合人口普查的数据,下文主要就此图做分析。不过易富贤的图,为方便计,也将做不同程度引用。因为本文主要是定性分析,无意于在数据上做严谨考证。总体说来,易富贤的数据更严峻,尤其是对近十年的出生数据的采信上。另外易富贤的数据比较平滑,从1995年的1800万,经过五年的下滑,到2003年大致是1400万,保持了十年。而本图从1995年总体保持了1600万的平稳情况,只是在1999前后出现一个波谷1150万。但是,二者的数据平均起来,近15年的情况应该都接近第二次人口普查。
第二部分 &基础推论
6、从图明显可以看出,在过去40年的期间里,新生人口有明显的周期波动。最早的一个低点是1976年,最高点则是1990年,而最近十年,平衡在1600万左右。
7、中国的计划生育,始于1971年,开始政策较松,到1976年开始严格限制三胎,到1980年全面施行和现行类似的政策:限制二胎。近几年,双独放开,但生育率没有明显上升。
8、从1976年到1990年,在政策日严的情况下,出生人口仍然上行,是因为上一个人口出生高峰潮,是在建国后。二十几年后,这一批人开始进入生育周期,导致出现最后一个峰值。而1999年,出生人口低至如此历史低点,则又是因为1970年到1978年这十年里,是一段人口出生的显著下滑期。
9、1990年出生的人口,到今年是23周岁,整体刚进入生育年龄。假设一胎的生育年龄(都为平均值),农村是23周岁,城市是26周岁,生育二胎的年龄,农村是25周岁,城市为30周岁,那么我们可以简略的把23周岁到30周岁当成生育分布主区间,其中高点可能密集于26岁前后。按这样的假设,那么在现有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未来二三年的新生人口还将继续增加。
10、考虑到生育政策几年前已经初步放松,即双独可以生二胎;加上现在经济情况改善后,违规二胎现象抬头;再加上时代原因,生育年龄后靠——那么三者合力下,这个时间点或许还能稍微推后,比如2016年到2017年才是这一波新生人口高峰值。
11、2006年(1584万)开始到09年的四年里,新生人口逐年微弱增加,到2011年,新的数据是1615万,2012年龙宝宝的数据尚未出来,也有可能突破1700万。未来三年,如果继续增加,或许可能到在2017年峰值突破1800万。
12、假设政策继续保持不变,那么可以料想的是:2017年后,育龄妇女人口总量将在之后十年里快速下降,2027年左右达到最低值。
13、不过,易富贤的图显示,20—29岁的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已经在2011年见顶,并将在2015年快速下滑。结合她们的出生情况,基于时代考虑,如果把20—29岁改为23周岁到32周岁,因为1977年到1987年,人口出生是明显增长的,那么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在2014年见顶,开始缓慢下滑,并在2018年开始急剧下滑。
14、另一张易富贤的图显示,中国的出生人口,在1987年见顶后,经历了一个快速下滑的过程,15年内,从2400万,下滑到1400多万,这个低水平已经保持多年。不过2010年至今,应该是一个上升期,近几年,大概是最后一个婴儿潮。
15、新生人口方面,目前看起来政策放宽是指日可待,估计是顶多三四年时间。因为如果不放开,到2015年后就会开始缓慢下降,之后很快还会加速下降,直到2027年前后,新生人口估计将下降到1000万以下,而如果三四年后放开二胎,那么顶多的峰值可以到1700万,远期还可能稳定保持在1500万。(过去15年区间里平均出生约1500万,即大概750万女性,十年后,她们逐步进入生育年龄,即便每人都生二个,新生人口也不会超过1500万,而人均二个是美国的生育率。经济较好的国家里,现实中不太会超过这个数。)
16、有个专用名词叫“total fertility rate
”,总和生育率,正常的数值需要2.1才可以保持国家民族的人口活力。所以,按现有人口总量,如果放开生育政策,那么新生人口将是恐怖的3000万。就像美国人口三个亿,每年的新生人口是600万。但实际上并不会如此。因为经过30年的政策,我国的人口结构已经不合理。0~23区间的平均人口大约1500万,23~43之间的平均人口大约2300万,差了50%。后者是正在生育和刚刚生育过的群体,前者是未来的生育群体。简单目测就可以知道情势之变化。
17、如果按未来几年的新生平均量1700万,再考虑计划生育正常改变后,未来平衡在1500万,那么保持N年,未来中国的人口也将下降到八九个亿。所以,政策不变是不可能的,不变会降到6亿。
18、由于即使政策改变,这样的变局,期间也已然将出现巨多问题,人口问题难以软着陆。虽然百年后八亿人口的中国能活得更好,但是恐怕难以和平顺利的熬到那一天。所以,早改变,早有利。
19、综合来看,从2013年到2017年间,全面放开二胎是必将出台的,到2017年后,限制可能全面取消,甚至变为鼓励三胎(雪球声望最高的巴菲特和芒格各有多少个小孩?)。因为即使是这样,也只能勉力保证1500万,而中国上佳的选择是未来能达到万的区间。这样中国的人口远景总量,可以达到10~12亿左右,是一个软着陆的下降。
20、问题只是:时机会如何拿捏选择。鉴于新班子刚上台,急忙放开似乎不太现实,而且这显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完全可以放在一个更为合适的时机来用。假设未来二年内,经济是可能处于下行趋势的,那么,当经济表现很糟糕,国民信心极差的时候出台,会有极佳的效用。最近一年里,由于经济刚刚经过调控,进入一个软着陆状态,从经济的角度,完全没有理由现在出台政策。
21、而且,从新政府的调调看,改革貌似一个取向,而改革必然要暴露出很多负面的情况;同时,经济转型又会带来增长的压力。所以如果积极改革,那么在经济层面就肯定会有代价,如此在二三年左右的时间里,或许会出现俱佳的时机:人口角度和经济角度。
第三部分: 投资相关
22、从中国计划生育的国情下,可以把人口情况分化三部分,一部分是70年前,一部分是70后,一部分是90年后。70年出生的人,在今年是43岁;90年出生的人,在今年是23周岁。因此,把中国的人群分为:43周岁以上、23~43周岁,以及23周岁以下。
23、从房地产的角度,需求主要来自于二块;23周岁以上的存量人群的改善型居住,以及23周岁以下增量人群的婚房需求。从汽车需求来看,也可以分为23周岁以下的增量群体,和23周岁以上的存量群体。
24、从人口普查的人口情况看,23周岁以下的群体,年均数量将是1500万。而23周岁到43周岁的群体,年均大致是2300万。20年后,现在现在43岁以上的人群将完全退休,届时,工作人群就是目前的23周岁以下群体,和23~43周岁群体。那时总工作人口是0*17,即7.13亿人,比现在大约少1.7亿人;退休人口是3.5亿人,比现在多近2亿人。23周岁以下,大约是3.5亿人,平平过。届时,总人口已经有所下降。
25、从工作人口看,假设平均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那么从图看,1952年到1958年,年均人口1700多万,现在刚进入退休阶段,将持续七年。而1992年到1999年,年轻人逐渐接班,但是平均仅有1600万。这意味着自今年开始,这个国家已不复有就业压力,工作人口将开始自然减少。十年后,每年更将减少一千万。
26、之所以要这样分,是因为,按照总量人口来评估未来消费是不妥当的。只要存量人群的消费需求改善到一定程度,增长乏力以后,那么增量是非常有限的,难以指望。所以,中国不仅存在社会结构方面的挑战,人口政策造成的影响同样深远。
27、20年后的消费情况比较容易预测。美国人大约3亿人,每年新增人口600万。我们每年新增1500万,大约是其2.5倍。美国现在每年房屋新造大约600万套,汽车消费大约1200万,电视需求是4000万台。所以,即使假设中国20年后,也有类似消费能力,那么中国的需求将是1.5千万套房子、3000万辆汽车和1亿台电视。从去年看,房地产已经达到类似的等级水平,汽车则在如此最美好的前景下还有总量翻番的潜力(3.5%的年均增长),电视也顶多翻番水平(电视另有产品升级这一特殊情况,存量的CRT还有4亿台需要更换。)。如果考虑到存量人口比重大于美国,那么还可以稍微更乐观些。但更远期,完全是可以参考美国的。
28、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在20年内解决,那么远景会非常黯淡(百年后另论),届时,不但工作人口大大减少,养老压力翻番以上,整个内需也已经没有潜力可以挖,那个时候,在发展最为乐观的情况下,也几乎一切投资都已经见顶了。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近20年内情况会怎样。
29、看看汽车的情况。目前70前的群体,社会地位已经完全固化;70后到90前,也基本定型或半定型;90后刚开始工作。第一个群体有条件有必要的,估计已经家里已经拥有第二辆车,稍好的也已经有了一辆车,没条件的已经永远买不起车。第二个群体情况类似,唯一有差别的,是其中的最年轻一小部分,才刚开始买车。第三个群体是未来增量。现在的问题是第二个群体90前的小部分年轻人,和第三个群体9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增量需求可以顶得上原先庞大群体的集体消费升级么?
30、在过去十年的购车潮中,庞大群体集中地开始了消费升级,其年龄区间,大致是25到60岁,这个群体人口超过7个亿。在过去十年中,家用汽车的社会存量,从几百万辆,增加到接近一亿辆。以最近二三年的家用汽车1500万辆的年增量看,再有六七年,在年销量不再增长的情况下,家用汽车社会存量也会增加到接近2亿辆。问题是,如果是这样,只要再有六七年,整个社会接近1/2的家庭(假设全社会4.5亿家庭)将拥有汽车,这显然有些过于乐观。如果还要高增长,有些难以想象。还有一个问题是,一旦25到60岁的区间人群已经基本完成汽车购买,那么新增人群的基数数量将非常有限,1500万新人,顶多只能年新增50%(城市化比例)*50%(组成家庭)*30%(假设有条件购买)的数量,即112万辆,几乎是杯水车薪,只有上个月销量的6%。
31、接上面的话题。宁波去年汽车消费下降,购置税和购车数双双下降,或许正是此原因所致。成熟年龄的人群,由于社会固化的原因,有条件的,估计已经家里已经拥有第二辆车,稍好的也已经有了一辆车,没条件的已经永远买不起车,而新增年轻人的数量又非常少。换言之,最近一二年的汽车销量,来自于:较好条件家庭的第一辆车、有钱家庭的第二辆车、有钱家庭的第一辆车旧车更换、基数扩大(商贩、技术蓝领等)、新增人群(年轻人)等。一旦前三类得到基本满足,那么后二类的需求量肯定难以跟上,中间将出现非常明显的断层。因为基数扩大,依赖于社会的橄榄型转型。除非“扩大”这一情况因政策出现加速现象,否则,难以寄望大成气候。
32、可以继续观察宁波的汽车销量。如果这个观察有效,那么其他地区(中部、西部)很快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大家想当然的会以为,总量观察或人均数国际比较的角度,汽车业的远景应该是好的,但是,由于中国特有的二个因素,即二极分化加计划生育,可能导致实际上并不乐观。也就是说,可能不但未来增长看不到,还可能出现下降。而这下降并不是来自于经济不景气,却是来源于中国特色。我们要认清的是:是中国二个特色使得车辆销量下降,导致经济不景气,而不是经济不景气导致了汽车销量下降。
33、房地产的情况,在需求人群的分析上,和汽车非常类似,但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和汽车相比,房地产还有另外二个属性:1、投机囤房比较严重,这意味这社会库存比较大,汽车绝无投机现象存在(闲置也是极少的,一般会转入旧车市场。),即汽车销量肯定真实,而房产销量在过去并不一定真实,很可能有很大一部分转为社会库存;2、房价在过去十年涨了十倍,而汽车价格是下降的,所以住房的需求扩大的可能性是和汽车相反的。
34、中国的房地产,在过去三四年,新开工面积惊人,2011年达到19亿平方,2012达到17.7亿平方,其中住宅算2/3略多,分别算14亿和13亿。中国已经有200亿平方的住宅社会存量,在建住宅面积还有43亿平方。按100平方米一套计算,已经有2亿套房子,另外在建4300万套,同时每年的新开工还有1300万套。
35、这是什么概念?90后1600万的平均出生人口,理论上,组成家庭只要800万套房子,按城市化率,只要400万套,再按其中只有1/3能买得起房子,其实是只需120万套。所以房地产行业实际上未来几乎完全仰仗的仍然是成熟年龄群体的居住改善。问题是他们已经改善了十几年,现在中国已经有2亿套住房,外加4300万在建住房,每年还在以千余万套在增加。问题是,中国的大部分人已经买不起房。
36、所以:城市住房可能现在已足够,只是投机房很多,闲置着;以及投资房很多,出租着。如果是这样,那么,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将比汽车来的更快,也更猛烈。因为他既会有量的调整,也会有价的调整。
37、要么是:存量住房大多在内地?大多在三四线小城镇?而沿海中大城市仍然不饱和?但是,像宁波这样一个地方,其实十年前本地的城市化就已经完成,近十年来靠的都是外地移民,这看一看宁波的人口普查就知道了。所以,跨地区人口流动,未来固然仍然会存在,但必然强度会趋弱,因为一方面大学生将急剧下滑,另一方面沿海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对于知识、技能、资本等不是很强的早期移民来说,会呈现越来越被边缘化的趋势。所以,逆城市化,或逆区域流动的现象已经在发生了。
38、那么家电呢?家电也是中国最大的消费支柱之一。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的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销量分别是7603万台、5567万台、10456万台、10540万台;其中内销分别是5598万台、3482万台、5785万台、4396万台。大家可以同理测算一下,他们未来的空间。
39、总体来说,无论住房或汽车或家电,由于存量社会向橄榄型的转型非常困难,以及新增年轻人数量即将急剧减少,这三大产业,在这二个因素下,很可能前路上即将出现需求断层。
40、所以,或许可以说,我国大宗物资方面的总量经济时代会即将过去,也或许正在过去,至少,边际效用方面是成立的。当然,如果中国经济的未来总量继续大幅增加,那么增加的也不一定是住房、汽车、家电了,或许是牛奶、电影和鲜花草地水果。但是,这样意味着成功转型,而我们还没开始这么做。
41、从下图看,未来二十年最好的行业是养老院、殡葬业、老年人用药。1938年出生人口大约900万,1950年出生人口是1500万人,后者现在已经63周岁。1963年出生人口是2700万,他们年龄现在是50岁。中国现在死亡人数刚达100万,按中国的平均年龄,12年后将增长到1500万,25年后,将增长到极限的2700万。
42、最后,从投机的角度,二胎主题或将成为一个热门。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主题都成为炒作对象,中国人口问题作为世界最大的话题之一,没有理由不成为炒作热点。未来的二三年内,在特定的时间窗口(比如二会)等等,可以合适的参与。同时,未来二三年,还是一个难得的婴儿潮,是最后一个婴儿潮,虽然总量有限,但毕竟是一个增长期。后者也使得前者的概念炒作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持。
43、当然,纯粹的二胎主题,所涉及板块其实很小,从前面分析可见,真正利好很有限(像“贝因美等等受益于婴儿潮或属于二胎概念股”这类报告,其实是标题党),其实二胎放开这个政策,对整体宏观层面,尤其是心理层面来说,影响更大。但本文真正的意义,既不在于二胎主题,也不在于未来宏观判断,而只是增加现实理解,就和前二篇的《工资篇》类似。如果数据的引述、加工、论证、结论有些粗糙,那应该也无大碍。
资产相关话题——现实理解系列之四
十四年前,也即1999年,我刚入行IT的第二年,常随同厂商出入于宁波的五星级酒店。那个时候,宁波只有一家五星级,南苑饭店(另一家东港也还可以,和喜来登刚合作,但当时还不是五星。)。对于那时的DELL、CISCO、IBM等等来说,最低级别的员工也得住五年级酒店,是一种硬性规定,以示和国内厂家的差别。对年轻的我来说,能“混迹”于这样的“高档”场所,大大可以满足虚荣心。
在1999年,普通的大学生毕业之初的实习期,工资不会超过800元。一个清洁工的月收入大致是600元。直到七年后,2006年上半年,我请了阿姨来协作照顾我儿子,她一周只休息一天,早上八点到来下午五点离开,月薪是800元。第二年涨到900年。而那时候,在南苑饭店睡一个晚上,费用需要大约600元。
今年春节期间,同学路过宁波,入住泛太平洋酒店,邀我去打牌。我发现这家宾馆的软硬件相当好,问房价,才500,有点惊讶。之前,我的确发现酒店有越来越便宜的迹象,但是总还不觉惊讶。回来一查携程,发现宁波以及周郊,已经有三十几家五星级酒店,除了有限的几家大牌价格还稍微高一些外,其他都仅有五六百元的价格,有些还不到,其中包括我开头说的南苑饭店,于是感慨一下。还看了该集团新建的南苑环球酒店,价格也仅是稍高一些。
写文字的时候,我又去查了一下,泛太平洋酒店的标间价格较春节有些反弹,而南苑饭店的价格则差不多没变:主楼豪华房的房价是588,含双早,另外返55元。我不知道十四年前的南苑饭店是不是存在暴利,但现在显然可以知道,这个行业如今过得日子很难。如果一个企业,十几年间,营收不变,而成本上升了数倍,情况会怎样?
有人告诉过我,搞酒店的是怎么“资产”运作的:如果2000年的时候花二个亿造一个酒店,当然,二个亿大部分可能也是贷款的。五年后,当“资产”增值到十个亿,于是又可以贷更多的钱。他把这钱继续扩张,或搞实业多元化,或买铜,或买画,或买地搞房地产,或继续建酒店……然后继续贷款……
的确,1999年后的南苑饭店的名义资产可能涨了十倍,但是其盈利能力,哪怕是名义值,估计也是在下降,那么它的“资产收益率”?
很多年间,大家不用关心资产收益率,只要资产价格上行,万事OK。现在,我很好奇的是:如果未来资产升值停滞五到十年,大家该怎样做生意?资产收益率是不是个大问题?
南苑饭店所在的集团,可能是能力比较强的。所做的“南苑月饼”是宁波最好的月饼品牌,也最早在本土开展经济连锁酒店,现在又新投资一家五星级酒店,南苑环球。扩张似乎比较稳健有序。但是,即便如此,南苑环球未来又怎样提高盈利能力?甚至,能盈利吗?那么,别的做的没那么好的集团呢?
二、资产运作
说几个中产们的“资本运作”故事。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不同境遇。
有个“中产”朋友A,三年前冲动了一把,搞了一笔投资,可能就是09年下半年,买了一商铺。这家伙胆子不小,居然完全空手道:把住房抵押,取得160万银行贷款,用这笔钱去付清房款。由于直接按揭,利率一样都是商业贷款加上浮,考虑首付50%也需要来自抵押,索性直接全部来自抵押,全款付清还可以得到些优惠呢。
空手道,是投资或投机的极致。我不晓得,别的“中产”们是怎么投资或投机的,在我的身边,反正他们大多数有“空手道”的情况,只是这个家伙杠杆高了点。有个玩笑说法是:“资产几百万,资金没几万”,吃光用光的他们,那里有余钱做大笔投资呢?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他们中很多人似乎都有多套房。
A的商铺前年交付,价格并没涨。涨不动了,才发现利息成了大问题:8%左右的贷款利息,一年超12万,付了二年半后,终于可以出租了,租金才4万(谈好每年上涨8%),去年基准利率降了二次,利息还要11万。不考虑税费,现在利息已经付出40多万,未来呢?如果商铺不涨,只要继续持有,那么每年得亏出7万。
朋友去年告知,把住房给卖了,得了235万(注:抵押时,评估有260万,过去二年多大约跌了10%。),去还了全部贷款。前几天听说又拿余钱买了套中户型的精装修住宅,花了168万,即将搬进去。这就是结局:本来他们家是崭新的130平方米的高尚社区,还是学区房,现在搞成100平米的公寓;多了一笔价值160万的商铺不动产,还有一笔90万的房贷;现在商铺的租金勉强可以抵过住房的贷款。
我以为,“现金流非常重要”这句话对中产们实在太切中要害了。朋友A考虑到现金流,采取了这个办法,不失为一个办法:虽然下降了居住水准,但总体现金流无损,还保留了资产升值的希望。
同学B在08年下半年,用白领通的贷款(银行推出的针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纯信用贷款),投资了一套120万的房子,那时经济危机搞活动,首付只20%,单价8500元。只一年不到,增值了100万。顿时,他们可以向原来“苦逼”中产的生活告别了:你知道,他们平日里吃光用光,工作单位受人尊敬,退休后保障丰厚,最大的愿望就是来一笔意外之财,解决下中档车购买或未来小孩出国等等特别事项,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平日积蓄了。
问题是,问题是没有了断。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选择了结,而是在二年后房子交付时,选择了加仓。“成功”也是一种路径依赖?他们居然又买了一套房!这次是一套六十万的单身公寓。这样他们一共投资了二套房,成本合计180万。
他们把原来自有的房子抵押,贷款了150万,扣除首付外,余钱还用于打新股。据说前二年运气奇好无比,靠打新股扣除利息,还赚了十几万。莫非是这个原因,导致他们加大了杠杆?另外可能的一个原因是,由于08年投资的一套房子,使用了较大比例的公积金,且当时商业贷款也有低折扣,所以,抵押贷款的利息远远低于我朋友A。不过,我猜想,更为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单位里的人都在投资房子,他们不乐意成为“说家里只有一套房的人”。
现在,他们仍然拿着那二套房,是一户“家里有三套房的人”,很酷。
我的评价是:好事多磨呀,如果100万拿到手,换一个长江电力买买,收收分红,不是挺好么?现在又变成持久战了,未来结果谁知道呢?——本来120万的房子,一度变成220万,又去买了60万的公寓,市场总价变成280万,后来跌去了10%,只有250万了,中间还支付了五年的利息。毕竟180万的利息,虽然前一套资金成本便宜,后一套总是高的,而且首付部分由于来自于抵押,肯定也是高的,那每年怎么也要超过10万了。虽说单位的公积金还算高,二个人加起来有3万,不用也闲着;房租二套加起来有5万,如果租客稳定,每年只要贴进2万以上即可——问题是公积金即使没拿出来,也是你的钱啊;而且收二套房的房租,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还有,如果打新股赚的钱不够利息了呢?最后,如果房价继续不涨五年呢?那资金链可能就要断了,毕竟按揭是要还本金的。
还有,出租毕竟还有装修的折旧成本。今天,还得加一句:需要支付20%个税了,不是又?
你们看,A和B在07年后投资房产,二位只差了一年出手,A命运已经分晓,B还在周旋。对于07年后的房产投资者,B还算是幸运者,如果09年后出手,结局都类同与A。
A、有位同学的表哥,从事废铜生意,家族经营于此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他们从国外进口废铜,然后冶炼成粗铜。获利一部分来自于差价,一部分来自于升值——至少一度如此。
同学结婚时,我和他都是工作者,在摄影师所在的头车里服务,他开车。我问及铜生意,他说:“人家拿地,我家拿铜”。大致的意思是,他们平时进货多出货少,或者高价时多卖一点,不景气年份少卖一点,经过那么多年努力,现在囤了五千吨的库存,这便是他主要资产之所在。
B、我做IT时,公司营业场所的房东其实是个古玩生意人,他可能已经在宁波小有名气,三天二头有下线给他货色,偶尔他也去拍卖会。我当时刚工作不久,他似乎挺喜欢我,游说我改行跟他学,经常给我看他收购的宝贝,有时是一块石头,有时是一件家具,有时是字画,然后解说这个可以赚多少,那个又已经增值了多少。可惜我毫无头脑,居然不为所动。
在他那特大的办公室,几乎变成仓库,他是那种几乎只进不出的收货人。整栋楼的租金所得,他都用来收购古玩。我不晓得现在的他怎样了,由于我从业多变故,后来并无联系。我相信,他可能是过去十多年,资产升值最大的得益者之一。二年前,我去北京玩,第一项就是去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看看。马未如今都已经不讲钱了吧?
C、某集团是宁波的一个有名的企业,现在也有一家上市公司。当然,上市公司仅是这个集团的部分业务。这家公司还有一个业务是房地产。
十年来,这个集团的业务并没有大的进展,电表还是主力业务,空调业务老样子,汽车业务昙花一现。但是这个老板显然在房地产方面很有想法。他原是个很普通的企业,把企业先从僻壤乡下迁进城,一开始在城南搞了个很大的园区,这个园区的弱电工程完工于二千年。几年后,竟要搬迁了,因为厂区所在地块被大开发了。于是,2003年开始在10公里外又圈了块更大的地,开始建设新厂区。05年开始,老厂区就分期被开发成小区。几年过去,现在新厂区又可以开发小区了,如果房地产行业景气的话。
我之所以没有说名字,是因为这样的公司很普遍。似乎宁波仅有一家有名头的企业没有干过这种事,那就是韵声。传说,区里也有意授惠与他,这也是能增强企业实力的对吧。尤其是近五年,每个区里开始了集中大提升,搞各种区域跃进,邀请区里或市里的龙头企业,几乎以奖励的方式给予地块,让他们造大楼,以快速成就CBD、广场、商务区等。(这让我想起鹅城,大户领头捐税,小户跟随。)
但是竺韵德说:“生产企业去搞房地产嘛,就像女人做小姐……”。不知真假。
这里说的几个生意,他们都是好好做生意的。A囤积的铜,无需利息,但是社会上有大量资金投资于金属?B做的古玩,来自于大楼的房租,而且十多年前,古玩多便宜!他又多专业!但是现在,社会资金有多少在参与从字画到玉石到红木?C虽然也做房地产,但是主业还是好好的在进行的,至少不明显耽误。而现在,社会上又有多少资金因追逐投机而牵连了主业?
至少在06年,银行在开展零售业务时,还是需要开拓的。似乎就是那个时候,招商银行拥有号称“零售银行”的前景。或许也因为此,其他各行也都在开展。比如宁波银行,到处发展“白领通”,一种针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纯信用贷款,额度为30万。还有一档是针对更高级干部的金卡,额度是50万,利率是基准下浮10%。甚至交通银行也拓展个贷业务,06年曾给我授信70万,为期五年,利率下浮10%,需要抵押物业,每年还一次即可。
那段时间,我一个银监局的朋友,做了四五家银行的卡,纯信用贷款就搞了二百万。可惜他分析来去,认为未来应该是商业地产有前途,投资了不少写字楼。从事后看,虽然也略有上涨,但折腾好几年,收获甚微。因为宁波的写字楼价格的涨幅大大低于住宅。
记不清什么时候,宁波银行取消了金卡,也就是说原来依靠亲朋好友拉来的高端客户都不要了;同时所有的个贷,利率都要上浮30%,不仅如此,还需要贡献:“买基金或拉存款”。我2011年在交行的授信到期后,自然也没有问能不能接续,自知多余。我还知道工行近二年也一样给个贷上浮30%,只是合约规定没有那么高,但需要你一次性支付一大笔手续费,以中间业务收入记账。——其实,说白了,现在银行业绩上根本不需要个贷,宁波的兴业银行贷给政府平台都可以做到10%左右的利率,还有什么钱比这个好赚?业绩增长和奖金也只能这样去得到啊!
那么,现在和06年,到底在利率上有什么差别?看上去,基准利率几乎没变,但是实际上,贷款成本却高了非常多。
以五年期6.55%的利率计,在06年你买房子,商业贷款部分可以打七折,几乎和公积金差不多,才4.59%。但现在如果你投资,假设资金来自于银行抵押贷款,那么利率大概要8%强,也就是说差异是3.5%。
对于现在动辄二百万的房子来说,资金成本每年的差异,居然会达到7万元。如果房子价格十年不涨(主要是考虑到已经三年没涨了,所以设十年),那么不考虑利滚利的情况下,资金总成本也将是160万(8%计),同样的计算下,和06年投资房产相比,资金成本高出70万。这样的成本是非常恐怖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贷款成本更高,房地产相关企业就不要提了。一般来说,来自信托的利率,最少大概是12%;来自民间的,大概至少需要18%;就算来自银行的,一年期贷款,也不会低于8%。
现在,银行的贷款余额大概是63万亿,以8%计息;影子银行不知怎样计算,据说有三五十亿,其中信托管理资产是7万亿,以12%计息;民间贷款不知有多少——但我猜想全社会的利息成本一年可能要接近十万亿,估计大错不会有。这笔钱,接近中国政府总收入,也接近GDP的20%,是居民总收入的一半。
早年投资房子,还有很大的杠杠,首付20%即是五倍杠杠。另外,税负与年限规定等等事项都没有。现在,杠杆也就二三倍,而年限设定与税负方面的要求还高了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住房投资,基本上成为有闲钱家庭的“没有出路的出路”。诚如我一个亲戚所说,房价,十年内后,二十年后,总会涨的吧?
唉,要这么说,你存银行定期每年5%,利滚利,十年也能增长63%,二十年增长165%。何必博房价呢?
过去十年,即2000年到2010年,大致是少有的经营甜蜜期:只要你从事的生意,和资产相关,那么资产越多,杠杆越大,你只要不太傻,不太狂,不乱来,总体的结果肯定是好的,即使业务结束,一清算,资产也涨了很多倍。在这样的局面下,更有一大利好,那就是,98年到2008年,劳工的工资还几乎没有上涨。
而现在,我们看一个例子,招商证券在福耀玻璃的一个研报中提到:
“公司近年来人工支出不断升高,增速明显超过收入水平。2008 年,公司人工支出占比为6.1%,到2012 年Q3
季度占比已升至11.5%。公司员工人均薪酬
年均保持15%-20%的高增长水平,而同期公司人均产出增速在-3%-5%的区间”
不仅如此,未来对企业来说,除了工资成本在上升,土地、环保、法律以及研发等方面的开支都要增加。研发是很明显的一点,现在都是基础产能过剩的时代,不依靠技术进步,就只能靠价格战来生存,而要摆脱初级竞争,就必须加大研发。
所以,过去三年,股市为什么会熊,这些肯定都是原因:资产价格不涨,利率很高,劳工工资以及其他开支明显上涨。那这种情况什么时候会改变呢?
如果未来六七年,资产价格不涨,名义价格也不涨,会怎样?这不好回答。
换一个问法。让资产价格这么高着,利率也这么高着,接着,每个利益方的收入怎么提高?
现在的房租收益率只有2%,怎么提高到5%去?如果提高,那承租的商店要成倍的增加收益才能支付租金,承租的打工者又怎样倍增收入?雇佣这些打工者的企业又怎样提高收益率?这不好回答,有人说,自然会提高的,你不用管。
那我接着问:南苑饭店的利润未来五年怎么提高?扩张中的贷款利息怎么还清?钢铁、化工、造纸、有色冶炼、建材、金属制品、铁矿石、船厂、航运等等行业,他们的收益怎么提高?重资产业务的建设或营运有很高的负债率,怎么还清?我看现在可能煤老板也日子不好过了,如果形形色色的老板们,都受累于资产滞涨,主营业务都微利或亏损,那么消费怎么办?
我的一个做外贸的朋友,六七年前去搞了一个五金工厂,当时他觉得这是做外贸的出路,同时也为闲钱做一笔实物投资。现在,按他所说,这个工厂从三百万,增值到近千万,只要出租,都可以拿到30万,而他现在每天起早贪黑的让他每天牙疼着管理工厂,也只能赚50万。问题是,这些订单都来自于自己,他如果把订单交给别人去生产,也就少赚50万,且其中30万可以是租金。也就是说,他增加的工作量只为他多赚了20万。顺便提一下,他下面的一般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月薪也就不到三千元。
这就是一个五金加工厂如今的盈利能力。我想问,这样的工厂有什么出路?他下面的工人怎样收入倍增?
到底要不要去产能?到处都是增长的商铺、写字楼、小区、工厂,在现在这样的产能增长下,经营又怎样好起来?现在确实每个产业都开始集中度提升了,但是,从全局看,还有个漫长的过程。
究竟怎样提高生产率?基本金属、基础化工、金属制品这些的毛利率越来越低,如果企业们大多数的钱去买资产去支付利息,如果中产们忙于弄投资搞外快以维系品质生活,那么效率又怎样提高呢?
我看,唯一的可能性是求助玉皇大帝,让中国一夜之间后生产率翻番,那么一切问题就可以解决。假设生产率翻番需要六七年,那么,期间的“经营”只能经历痛楚。
曾经,有着一张图来到我面前(92年到07年):
不过,现在又有另一张图。这图没有近几年的数据,但是可以加上去:201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是36万亿。和94年相比,增长21倍。这根曲线未来的命运会怎样?
唉:二张图相比,07年的疯狂算个鸟!92年到07年的15年间,指数仅仅上涨6倍而已。还有另一张图是M2,我就不贴了,反正1990年的M2是1.5万亿,2012年是97万亿。61倍。
做股票的人们啊,实在是可以埋怨一下,怎么连这点也不给,居然还要跌回去,让这么多人亏损,到底搞什么嘛!完全有资格可以羡慕妒嫉恨一下:奶奶的,那些玩资产的有钱人有权人!
七、结束语
为什么现在经济比较低迷,资金价格还那么高呢?什么发行了这么多的货币,资金还会这么
紧张呢?……
如果未来六七年啥资产价格也不涨,老板们的经营、中产们的投资、大家的工资,以及相应的消费情况会怎么样?……
如果未来五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曲线,类似近五年的上证指数,世界会怎样?……
下面是一张中国的第二产业的趋势图,含子行业占比。
最新的2012年数据,第二产业投资是15.8万亿,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字超出07年的三倍(5.1万亿)。这些投资总是要产出的吧?也需要支付利息的吧?07年以后,我们的消费、出口有这样的大增长么?
上面这些问题,我没热情去回答,我们没有必要去解难题,甚至不用预测,更不要和猪摔跤。只要知道一点:这些现象一定不是繁荣周期的开始;只要记住一点:陡峭的曲线不会永远持续。
我们只要学会辨识好时光,如果不是,那就等待最困难的时候过去,甚至等到云开日出明朗化也不迟。夕阳无限好,可以旁观一下,但是天黑了,还是应该睡大觉。黎明自然会来,黎明自会有黎明的迹象。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吊工高空中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