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国象棋前十二象棋名

[转载]中国男子象棋特级大师
中国男子象棋特级大师(一)
曹斌锋 辑录
中国象棋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为百姓所喜爱。象棋运动是一项极为普及的益智体育活动,其参加人数之众,是任何其他运动项目所难以比拟的。它的“运动器材”简单,“投资少,上项目快”,场地更不受限制,比赛人数可多可少,即或是几百人、上千人,也可以挂棋进行表演和讲解,如何有了电视传媒,象棋的群众性更有了提高。对于真正的象棋爱好者来说,有时还可以自己“拆棋打谱”,自己同自己下棋,也就是自得其乐了。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我国现有的27位中国男子象棋特级大师,他们中有14位就是全国象棋冠军呢!
我国首批特级大师。1925年生于鱼米之乡的广东省东莞县农村,六、七岁起学棋,六岁时即以善弈知名乡里,少年时致力于古谱研究。
当过裁缝,23岁开始在广州游乐场打擂,并经常和南国名手卢辉、董文渊在一起切磋棋艺,研究古谱、残局,功力精深,从而为后来驰骋棋坛,秣兵厉马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擅长析解弃马陷车局。能攻善守,残局功力尤深,往往能用兵来制胜,劣势谋和。
四十年代居广州,享誉广东,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广州。杨官璘人称“魔叔”,是因为他那水滴石穿的残局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杨官璘以其内向的性格,执着的进取,呕心沥血,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棋坪上勤奋耕耘,不断攀登,他足踏南洋,汗洒海外,棋友如云为把中国象棋推向世界,作出了很大贡献。
1956年登上首届全国象棋赛的冠军宝座,成为第一位全国冠军。
1957年、1959年先后获第二届、第四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58年获得全国第三名。
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会象棋赛冠军。
1962年与胡荣华并列第六届全国象棋赛冠军,计先后四次获全国冠军。
1965年至1981年曾三次获全国比赛的亚军,多次获其他优胜名次。
1977年,至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
1977年2月作为中国队的一员,参加在马尼拉举行的“中、菲、马、港象棋名手邀请赛”,获冠军。
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
1987年获得六运会象棋赛金牌,同期获得“健力士杯”冠军。1999年以不败战绩捧走“元老杯”成了名副其实的棋坛老元戎。
1982年获全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就中国象棋的发展史而言,民国时期一直到1960年,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时期,杨官璘则是这一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是旧时代成就的集大成者,橘中秘梅花谱留下的历史底蕴和民国时期各路高手争雄带来的发展都有较全面的体现,中残局功力深厚,对布局的研究初具规模。另当一提的是1960年15岁的胡荣华首夺全国冠军,标志者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和新时期的开始,布局研究成为中国象棋的主旋律,许多研究成果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延续近三十年的胡杨争霸,则成为中国象棋史上一段精彩故事。
由于杨官璘在国际、国内象棋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和对象棋界的杰出贡献,杨官璘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日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息,我国首位全国象棋冠军--象棋泰斗杨官璘因患结肠癌晚期医治无效,于日晚18时30分不幸辞世,享年83岁。
1945年出生,上海人,象棋特级大师,中国象棋界的宗师级人物,14次获得全国个人赛冠军,前无古人,人称“胡司令”。8岁习弈,1960年15岁首次参加全国比赛即夺取冠军。以后直至1979年,连续10届蝉联全国冠军,独步弈林20年,以十连霸闻名中外。1983年和1985年又获两次全国冠军。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连续6届亚洲杯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84年获第一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1991年和1993年获第5、6届亚洲名手邀请赛冠军。
1982年国家体委授予其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并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8年被亚州象棋联合会授予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称雄棋坛四十余年,至2000年底保持着五个第一:十五岁成为最小的全国冠军、唯一成为十连霸的棋手、五十五岁成为年龄最大的全国冠军、唯一获得十四届全国个人冠军的棋手、唯一称雄棋坛四十余年的棋手。
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胡荣华、杨官璘双雄并立,80年代棋艺发展,棋坛繁荣,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等新星崛起并立。胡荣华虽年过不惑,公务缠身,但是凭著坚强的毅力和深厚的功力,始终在棋坛上与群雄拼搏,且战功赫赫。在国内最高水平的五羊杯全国冠军赛中曾5次捧杯,并因连续3届捧杯而永久保有五羊杯。在1982年至1992年全国个人赛中,曾获4次亚军,2次季军。他为上海队获得5届全国团体冠军,立下了战功。胡荣华在1982年首届三楚杯、北方杯、上海杯,1984年昆化杯、第3届三楚杯、1986年第2届天龙杯、1988年木建杯、净安杯、首届棋王赛、1989年金角杯、1991年宝仁杯世界顺炮王争霸战、1992年华山杯赛中均荣获了冠军。胡荣华天资异禀,记忆力惊人,曾创盲目1对14人的记录,其棋路全面,灵活多变,开、中、残局都有深厚的功力。在30多年的棋坛生涯中,他对象棋理论的研究,象棋全局古谱的发掘、整理,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古谱中的过宫炮、飞相局、反宫马、顺手炮等皆有重大的创新,使之成了当代流行布局。主要著作为反宫马专集,国内外均已出版。胡荣华飞相百局则是由北斗棋苑、宝岛象棋联合出版。
就中国象棋的发展史而言,1960年15岁的胡荣华首夺全国冠军,标志着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和新时期开始,胡荣华对于布局的探索思考打破了以往中炮屏风马为主流其余则是偏局的见解,对反宫马、飞相局等布局赋予新生,带动布局研究成为中国象棋的主旋律,80年代开始更是开启了百家争鸣的新时代,许多研究成果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古代到民国到1960年,老一辈的杨官璘是典型代表,是旧时代成就的集大成者,从1960年尤其是80年代以后,胡荣华则是新时代的开山鼻祖和奠基人。而延续近三十年的胡杨争霸,则成为中国象棋史上一段精彩故事,杨是承前胡则启后,都被公认德艺双馨,从这一角度讲两人都是赢家。
胡荣华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棋王,除象棋外,在围棋、国际象棋以及民间棋牌运动中也有较高造诣,在棋界享有崇高的声誉。目前仍在棋坛奋斗不息。
(1933-)山东黄县人。解放前即已成名,以“东北虎”之美誉驰骋弈林数十载。
1956年、1957年和1959年,先后获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全国象棋赛亚军;以后至1981年,又七次进入前六名。
是1980年第一届“亚洲杯”象棋比赛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王君棋风凶焊,大刀阔斧,是我国北派棋手的杰出代表,他潜心钻研,矢志创新,为我国象棋现代布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长期提任黑龙江队教练和《北方棋艺》主编(1979年起),著书立说,影响甚远,在我国象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黑龙江省政协委员。1982年获“中国象棋大师”称号,1984年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79年起任。曾与李德林合编《象棋前锋》、《象棋后卫》、《象棋中锋》、《橘中胆》等。
湖北武汉人,素有“小神童”之誉,从小由其父指导学弈,后与罗天扬等交流,棋艺刚柔相济,精熟残局,善于运子取势,技术全面。先走擅长用用中炮巡河对屏风马和顺手炮横车等开局。
1937年生,12岁即开始学习棋艺,如疾风突起,进展神速,棋风亦如长江巨浪气势磅礴,广州棋坛高手曾益谦北上武汉,初见李义庭就曾预言“此子必将成国手无疑”。
后来在著名棋手罗天扬的带动指点下,于1954年崭露头角于上海大新游乐场,曾与杨官璘对弈四局,以二胜二负的成绩与之握手言和,当时的李义庭年仅17岁,所以这个被报界称为爆炸性的新闻使南国棋坛,人人震惊。
1954年到上海与各地名手交锋,战绩颇佳。
1956年获第一届全国象棋赛第四名。
1958年,李义庭不负众望,获第三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59年获全国亚军。
1962年获全国第三名。
1959年至1965年间多次进入前六名。
1984年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文化革命之后,李义庭挂印封金,专心致志地从事培养新秀的工作,为我国的棋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李义庭潜心钻研棋艺,四方奔走搜寻人才,在新人辈出的时代,他退出比赛,甘当人梯,成为棋界共同瞩目的楷模。
事实上,罗天扬的循循善诱是李义庭成才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李义庭对后来居上的柳大华,也同样热心扶持,倍加推崇,正如人们所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湖北棋坛,棋星新秀,人才辈出,人才济济,后继有人。
李义庭历任湖北省棋协副主席,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市业余体校教练等职,1982年与1983年两次担任“三楚杯”大师级邀请赛的裁判长。
他著有《中炮巡河炮专集》一书,下集手稿写成后,与文革期间遗失,遂成一憾事。
日出生于湖北武汉
擅长中局搏杀,招法凶狠,有“东方电脑”“棋王”之称。1980年从胡荣华手中夺过了全国象棋冠军,终止了胡荣华“十连霸”的势头,1995年在北京创下了1对19人的蒙目棋最高纪录。
获奖情况及棋路历程:
1963年,获得湖北省少年象棋赛冠军
1976年,柳大华获全国第十二名,
1977年获全国第九名,
1978年获全国第三名,
1979年获全国第二名。
1980年夺得全国象棋冠军,终止了胡荣华“十连霸”的势头
1981年,曾创下一对十九盘蒙目棋的世界纪录。由于记忆力惊人,人称“东方电脑”。
1984年,获特级大师称号
1988年,获得“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
1991年、1993年、1997年获得三届“银枝杯”象棋赛冠军
日,在北京中国棋院举行1对19的“盲目棋”比赛,柳大华获得9胜8和2负的佳绩,也作为“中国之最”载入史册。
日,柳大华在成都和108人同时对弈,历时7时30分,获得了69胜30和9负的佳绩,成功创下了101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日,在临朐县沂山顶应众1对12弈“盲棋”,在全国引起极大的震动。
曾为中国队夺得第一、二、五、八、九届“亚洲杯”象棋团体冠军。
中国男子象棋特级大师(二)
(曹斌锋 辑录)
1959年生人,象棋特级国际大师。。1977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1982年首次登上全国个人冠军宝座,是解放以来男子象棋冠军第一次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的局面。1984年、1987年、1991年又三次获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是1983年、1985年、1997年、1998年全国团体赛冠军河北队主力队员,也是第二、三、五、七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84年获“五羊杯”冠军,1989年获“少林可乐杯”冠军,获得象棋棋圣称号。同年的棋王挑战赛成功,又获得棋王称号,1990年棋王赛卫冕成功,蝉联棋王。1991年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之一,获个人亚军。1999年获“沈阳日报杯”世界象棋赛亚军。1993年经商。
11岁开始学棋。他是在十年动乱中,在街头巷尾的群众性比赛中迷上象棋的。他蹲在街头下棋时,常常是啃着干馒头,一下就是一整天。工夫不负有心人,李来群就是在这样的风尘漫漫的战场上,成长起来的。
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邯郸市电台技术员秦连元,当地著名的象棋高手,从此在秦连元的指导下,由随手下棋到潜心攻钻战术,棋艺大进,并成为市象棋队的培养选手。
1976年在秦连元的引荐下,拜河北名将刘殿中为师。他虚心好学,尊师爱友,从不固步自封。这样,他的犀利的棋锋,敏捷的思路,精妙的计算,都在名师指点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棋艺获得了神速进展,后来竟然战胜他的老师而崭露头角。
1977年,获得邯郸四省市邀请赛冠军,同年在全国象棋赛获第七名。
1978年获全国象棋赛第四名。
1980年在全国比赛中获第三名。
1981年获第二名。
1982年以不败成绩第一次登上冠军宝座,使象棋男子冠军第一次跨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棋坛的局面。他的成功完全证实了他的老师刘殿中“三五年可能拿冠军”的预言,由此也证明了一个人才的发现,与“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的真理是完全一致的。
、1991年又三次荣获全国冠军。
第二、三、五、七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成员之一。
1984年获“五羊杯”冠军。
年作为河北队主力,为该队夺得两次全国象棋赛团体冠军。
1983年获第二十六届世香港体育节象棋名手赛冠军。
1989年获第二届“棋王”赛冠军。1991年又卫冕成功。成为我国唯一的身兼“棋圣”和“棋王”殊荣于一身的特级大师。
1991年获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亚军,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成员之一。
1985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1988年获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李来群棋风稳健细腻,绵里藏针,抽丝剥茧,常常积小胜为大胜.该人擅长士角炮与后手屏风马过河炮等开局,尤精于运子谋兵取势,临危不乱,耐于久战,常能积小胜为大胜。著有《象棋中局战略与战术》、《象棋全盘战术指微》、《李来群蒙目车轮战对局选评》、《燕赵骄子李来群专辑》等。
  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中国象棋队主力队员、广东象棋队主教练兼队员。他以棋风顽强、布局周密、反应敏捷、攻杀犀利而著名,有“快马飞刀”、“羊城少帅”
的美誉,先后16次获得全国象棋大赛个人赛冠军、6次亚洲象棋团体锦标赛冠军、1次亚洲象棋名手赛冠军、4次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和团体冠军、4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以及2次获得广东省十佳运动员称号,被评为新中国50周年棋坛十大杰出人物。吕钦现任广东省象棋队教练员兼运动员。1991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代表。是棋坛“梦之队”广东象棋队多次获得全国冠军的主力队员。著有《广东少帅吕钦专辑》、《棋坛少帅吕钦专集》。
1978年获全国象棋赛少年组冠军。
1982年获全国象棋第三名。
、1993年获全国象棋赛亚军。
年两次获全国象棋赛冠军。
1985年获第二届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
年获第一、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团体冠军。
1992年第七届“亚洲杯”象棋赛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年连续五次(第九至十三届)“五羊杯”冠军;
1980年以来,作为广东队主力,为该队七次夺得全国团体赛冠军。
1990年首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和中国队获团体冠军主力成员。
年获得第一、三届“银荔杯”赛冠军。
1994年获第四届“棋王”赛冠军。
1995年第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及中国队获团体冠军主力成员。
1986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1989年获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1991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1年12月在澳门参加第7届世界象棋锦标赛,获男子个人冠军,并与队友合作,获团体世界冠军。
2003年,吕钦作为广东队教练,2004年、2006年率队荣登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宝座,2003年、2005年获得象甲联赛亚军。
2007年11月,吕钦与柳大华一起代表中国队获第2届亚洲室内运动会象棋团体赛冠军。吕钦弈棋反应敏捷,攻杀犀利,有“小吕飞刀”、“快马飞刀”等美誉,人称“羊城少帅”。
江苏泰州人,1960年5月生。现任江苏棋院副院长兼象棋队教练。著有《象棋东南烽火》。棋风工稳精细,疏漏极少,在比赛中鲜有负局。先手善用五七炮进三兵,后手屏风马横车亦多新招。
主要荣誉:
1977年获全国象棋赛少年组亚军。年获全国象棋赛第四名。年获全国象棋赛亚军。
1987年获第三届亚洲城市名手赛亚军。 1989年获全国象棋冠军。1993年获第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团体冠军。
、1992年三届“亚洲杯”象棋赛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94年获第五届“银荔杯”赛冠军。
1996年创下了1对100人车轮大战的最高记录。
1989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91年获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1961年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象棋特级国际大师。幼年得名手王嘉良指导,棋风与王相似并更为精密细腻、刚柔并济。布局多有创新,中局大刀阔斧,遇强愈勇,溶南北两派之长于一炉。有“新东北虎”之称。
1974年开始参加全国比赛,1982年获全国第五名,1984年、1988年、1989年获全国第三名,1985年、1987年获全国亚军,1990年、1992年、1995年三次获全国冠军,第二届“高科技杯”冠军,1995年获得第一届“广洋杯”象棋大棋圣战冠军,1997年在首届象棋名人战中获得冠军,荣获名人称号,1998年、1999年获得“五羊杯”全国冠军赛冠军。是第三、四、五、六、九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之一,第四届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1991年获得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之一,1993年第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亚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之一。1999年获世界象棋冠军赛冠军。多次出访欧、美各国,为象棋推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现任黑龙江棋院院长,兼象棋教练员。著有《棋秤精华录》(与王济群合作)。
1975年8月出生,广东省惠来人。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
许银川五岁开始学棋。师从全国著名象棋教练章汉强,12岁调入广东棋队。
1988年许银川获全国少年冠军,、年广东省队获全国团体冠军主力队员。广东队获2000年全国体育大会象棋团体赛冠军,许银川是主力队员之一。
年许银川获全国个人赛第三名,1993年、1996年、1998年、2001年、2006年五次获全国冠军,年获全国亚军,是、、年六届全国团体冠军广东队及2004年“将军杯”、2006年“启新高尔夫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广东队主力,2003年首届象甲联赛中许银川获得最高胜率奖。许银川三次获得“五羊杯”冠军,
2007年1月许银川再获第27届五羊杯冠军。1994年首届“高科技杯”冠军,1995年第六届“银荔杯”全国象棋冠军赛获得冠军、第一、二届“嘉丰房地产杯”王位赛冠军,同年许银川在“阿信杯”第五届棋王挑战赛中夺魁,获得挑战权。许银川是第七、八、九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95年第七届亚洲名手赛冠军,1999年和2003年分别获得第六届、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2001年获得BGN世界象棋挑战赛冠军。2005年获得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排名赛冠军、世界象棋大师赛冠军。2007年11月,许银川又获得第10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冠军、第2届亚洲室内运动会象棋个人赛冠军。
2007年12月,当选第六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许银川是继赵国荣、吕钦之后第三位集世界、亚洲、全国冠军于一身的“全冠王”。许银川有“少年姜太公”之称谓。
现任广东省象棋队运动员。
中国男子象棋特级大师(三)
(曹斌锋 辑录)
辽宁海城人,1966年生。象棋特级大师。
1987年首次参加全国象棋比赛。
1994年获全国个人赛冠军。
1995年参加第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获个人赛第三名并且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成员之一。
陶是从业余棋手一跃而成为全国冠军的,棋风不拘一格,冷着颇多。
现任吉林棋院象棋部主任兼省象棋队教练。
浙江定海人,1961年生。
幼年从其父学弈,后得名手蔡伟林等的指导。
棋风骁勇,善于进攻。精熟名流派布局,中局则力求复杂多变,绰号“拚命三郎”。
1977年获第十二届全国象棋赛少年组冠军。
1978年进入浙江队,同年起参加全国比赛。
1981年获第十六届全国象棋赛第六名。
1986年获第二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
1987年获全国第六名;
1990年获全国第五名(并列);
1994年获全国个人赛第三名;
1995年第七届亚洲城市名手赛第二名;
1996年全国个人赛第四名。
2001年全国个人赛第四名。
2002年全国个人赛第冠军。
1997年获第八届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
1982年获象棋大师称号。
1995年获象棋国际大师称号。
1998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浙江鄞县人(-)。195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自幼好弈,14岁参加上海同学棋社活动,次年获上海市青年会个人赛冠军,弱冠时已名闻弈林,1956年获全国八大城市大中学生象棋赛冠军,50年代初与湖北李义庭有一时瑜亮之称。棋风细腻,布阵稳当。八十年代初先行多走飞相局,后走喜用反马宫,功力深厚,颇有成效。
1957年与1958年获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象棋赛第六名。
1959年起改弈国际象棋,并于1960年与1962年两次获得国际象棋赛全国冠军,1964年与1966年获全国国际象棋亚军,是我国国际象棋界的先驱者之一。
1974年重返中国象棋棋坛。1980年获第十五届全国象棋赛亚军,1981年获第十六届全国象棋赛第三名。
1982年获“中国象棋大师”称号。
1985年获国际象棋大师称号。
1988年获中国象棋国际大师称号。
1998年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著述甚多,尤以《十连冠的棋艺精华》一书颇得好评。
河北省唐山市人。1948年出生。
棋风刚劲,技术全面,对棋理有精到的研究。
六岁时学棋,极喜爱,初从街头巷尾战起,水平见长,名声小起。后得唐山棋界元老刘鹤亭先生帮助,开始涉猎棋谱,并与高手对弈。
1963年参加唐山市比赛,获得冠军。
1964年初参加河北省赛,获第二名,当年参加全国赛获16名。
1965年正式调入黑龙江棋队。开始从事专业训练,65年获12名,66年获第7名。
文革开始后停弈.70年底调回唐山开滦煤矿,当井下采煤工人。
1975年参加第三届全运会,获第四名。
年又二次获全国个人赛第四名。
1978年正式调入河北省体委,组建河北象棋队,任河北队教练。
全国团体赛冠军河北队主力成员;
1985年获亚洲城市名手赛第三名;1993年获亚洲城市名手赛第二名。
至今先后培养了李来群、胡明二名特级国际大师及黄勇、闫文清等6名象棋大师。
重大比赛上,共获得三次全国赛第四名,亚洲城市邀请赛亚军、季军,并获得过长安杯、精英赛等邀请赛冠军。
1982年获“中国象棋大师称号”。
1992年获象棋国际大师称号。
1993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8年获“特级大师”称号。
著述颇丰,《盘河马探秘》为其力作。
现任河北棋院院长;国家级教练员;河北棋队总教练。
1959年11月生,浙江镇海人。
1972年在小学体育教师的推荐下进入市象棋少年训练班,并得到棋坛名手胡荣华、徐天利、朱永康和已故棋坛老前辈朱剑秋的传授和薰陶,棋艺迅速提高。
马布局棋风稳健细腻,擅长先手飞相局、后手反宫,中局善于运子取势,临危不乱。
1975年被调入市象棋队,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第一次代表上海队参加第四届全运会象棋比赛并获得了团体冠军。
为上海队夺得、四届全国团体冠军立下战功。
1983年获“恒顺杯”名手邀请赛冠军。同年获第十八届全国象棋赛第三名。
1986年获全国第四名。
1987年第3届七星杯象棋国际邀请赛中获得第一名。
1991年获全国第六名。
1997年获全国第四名。
1998年随中国队参加“春兰杯”第十届亚洲象棋锦标赛,为男子团体冠军队主力队员之一。
曾获“恒顺杯”、“将相杯”、“龙江电工杯”比赛冠军。
1983年获中国象棋大师称号。
1998年获象棋国际大师称号。
1998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目前在上海队任助理教练。
()辽宁新宾人,满族。青年时已以棋艺在沈阳享名。17岁开始业余下棋。
对布局颇有创新,如半途列炮与顺手炮上正马等,均别具一格。擅长中局搏斗,有“杀象能手”之称。
1958年首次参加第三届全国象棋赛,以“杀象”入局,受到棋坛注意。
1960年与1974年获第五届、第十届全国象棋赛第六名。
1962年与1965年获全国象棋赛第五名。
1987年获“健士力杯”中国象棋国际邀请赛亚军。
1984年起任《棋友》月刊主编。
1982年获象棋大师称号。
1998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日晨长眠于家中
(1941-)广东番禺人。少年时即在当地显露头角。1960年,刚刚二十出头的蔡福如首次参加全国个人赛即获得第六名。随后,在各种埠际赛中,蔡福如与胡荣华多次交锋,互有胜负,堪称劲敌。1964年,蔡福如在全国赛上一鸣惊人,先后战胜胡荣华、杨官璘、李义庭三位全国冠军,并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只可惜在最后关头被胡荣华超过,屈居亚军。因为曾经先后六次进入全国前六名,授予象棋特级大师称号。棋风雄放,善于攻杀,对“五七炮进三兵以及”中炮过河车等布局较有研究。人称“小霸王”。
1960年获第五届全国象棋赛第六名。
1962年获第六届全国象棋赛第四名。
1964年获第七届全国象棋赛亚军。
1966年获第七届全国象棋赛亚军。
1974年获第七届全国象棋赛亚军。
1979年获第十四届(也是第四届全运会象棋赛)全国象棋赛第五名。
1981年获承德十一省市邀请赛冠军。
四次获全国象棋团体赛冠军广东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82年获象棋大师称号。
1991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8年获“特级大师”称号。
中国男子象棋特级大师(四)
(曹斌锋 辑录)
  辽宁本溪人,1964年出生,满族。
6岁学棋,9岁进本溪市棋校。现任大连棋院教练,致力于培养青少年。象棋特级大师。棋风稳健又不失勇悍,技术全面,基本功扎实。比赛中遇强不怯,遇弱不欺,被誉为“辽宁第一高手”。是一位年富力强的象棋大师。著作:《仙人指路对卒底炮》
  1976年参加辽宁省少年赛获冠军。同年代表辽宁参加全国少年赛。
  1979年获全国少年冠军,同年调入省专业队。
  1983年参加全国成年个人赛,获第12名
  1984年作为辽宁队主力队员参加人全国团体赛,获团体冠军,同年代表中国队参加第三届"亚洲杯"团体赛,获团体冠军,为主力成员之一;同年获辽宁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9月被授予象棋大师称号,同年10月获全国个人赛第5名,并获首届“欣春杯”赛冠军
  1986年获全国个人赛第3名
  1987年获第3届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还获得过“金菱杯”赛第3名,“奔马杯”赛第2名,“金色外环杯”赛第5名
  1988年获“木建杯”赛第5名,“墙砖杯”赛第4名,第一届棋王赛第5名
  1989年获全国个人赛第12名
、、年为辽宁队取得一次全国团体亚军、六次进入前六名立下战功
  1985年任辽宁主教练兼队员
  1990年辽宁队解体,1991年调入大连中心医院
  1993年全国第6名(代表大连);1995年全国第五名
1998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1967-)广东省海丰县人。1985年调入广东省棋队。
  、1993年三届全国团体冠军广东队主力队员之一。
  曾获得1994年“金穗王”大师赛冠军。现为广东象棋队运动员。
  2000年获“巨丰杯”全国象棋大师赛冠军和第2届新名人象棋电视快棋赛冠军,同年晋升象棋特级大师。1985年因在广东省象棋攻擂赛中表现出色,被破格入选广东省象棋队。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象棋特级大师,集“野路子”与“学院派”于一身,想象力丰富,常有创意之举。曾5次获全国象棋团体赛冠军,代表中国队获亚洲杯象棋锦标赛团体冠军。“金棋王”象棋大师赛冠军,“金穗杯”全国象棋大师赛冠军、“巨丰杯”全国象棋大师赛冠军。
1975年出生,福建厦门人。曾获1997年亚洲团体赛冠军;1998年全国个人赛第八名,晋升为象棋大师;2001年全国象棋大师赛冠军,晋升为特级大师;2002年全国个人赛第六名;2003第十四届“银荔杯”争霸赛亚军。2003年全国个人赛第七名,着法犀利,善于中局搏杀。
  万春林,男,1969年出生,江苏高邮人。1984年进入上海市队。为上海队夺得年两届全国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1997年获全国个人赛第五名。1998年获全国省市冠军赛冠军,并代表中国参加第10届亚洲杯象棋赛,获得团体冠军。2001年获“柳林杯”全国象棋大师赛冠军,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2003年获全国个人赛亚军、2005年获得全国个人赛第6名。“荔城杯”赛冠军,并为上海金外滩队夺得首届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立下战功。2004年再次代表中国参加第13届亚洲杯赛,夺得男子团体冠军。
在日结束的第4届全国象棋大师赛中万春林他在最后一轮比赛中战平洪智,夺得冠军。由於他的胜率超过77%,因而晋升为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1979年出生,两次全国少年冠军,第四届农运会冠军。1996年第九届亚洲杯象棋赛少年冠军,1996年全国象棋团体赛时,年仅16岁的王斌被徐天红破格启用打第四台,以4胜5和的不败战绩,净赚四盘,为江苏队首次登上全国团体冠军的宝座立下赫赫战功。2000年全国团体赛亚军队成员,2001年全国象棋个人赛亚军,2002年第二届BGN世界象棋挑战赛预赛冠军,获得挑战权,2003年第23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第3名。同年获得象棋特级大师称号。2006年王斌获深圳全国个人赛第四名。2007年12月,王斌在第三届世界象棋大师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在与蒋川四番棋决赛中后来居上(加赛快棋)夺得冠军,获得2万美元奖金。
&&&日出生,辽宁省沈阳人,象棋特级大师。1993年全国象棋锦标赛季军,1994年代表中国队获得亚洲团体锦标赛团体冠军,授予国际大师称号,代表辽宁获得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亚军。1997年获“中立杯”全国象棋赛第三名,获全国个人赛第九名。2004年2月获得“威凯房地产杯”大师赛冠军,晋升为特级大师。2004年全国象棋大师精英赛冠军。从1996年实行甲、乙、丙级象棋个人赛以来始终是甲级棋手。
1980年出生;湖北武汉人;1991年获湖北省少年象棋赛冠军,1995年、1996年两获全国象棋少年赛亚军,1998年全国象棋少年赛冠军,第十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少年组亚军,第十届亚洲象棋名手赛亚军。1996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第15名,晋升象棋大师称号,2000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第9名,2002年全国象棋十六强精英赛亚军。2003年“磐安伟业”杯全国象棋大师冠军,但胜率没能达到77%,因而与“特级象棋大师”称号擦肩而过。
  2005年从吉林队转会至重庆队。
  2005年获全国个人赛冠军晋升特级大师,2006年获五羊杯冠军。
  2007年10月在澳门,第十届世界象棋锦标赛获"亚军"!
  2007年12月在承德首届“来群杯”全国象棋名人战获第四名。
2008年3月在北京"第六届威凯房地产杯"获得第三名。
  赵鑫鑫:浙江温岭人,日出生,是我国最年轻的象棋国家大师之一。由于其父大力支持他学象棋,先后得名手陈寒峰、王鑫海等人指导,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棋艺大进,是一位前景看好的优秀棋艺人才!
  2001年获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男子14岁组冠军。
  2002年甲组团体赛为深圳队坐镇四台,取得七胜二和的不败战绩,人称“追分少年”。
  随后在2002年“百事可乐杯”全国少年象棋锦标赛以9胜1和1负的成绩获男子16岁组冠军,晋升为象棋大师。
  2002年第12届亚洲象棋锦标赛获少年个人冠军。
  2003年乙组团体赛代表浙江队,以六胜二和一负荣膺最佳第二台。
  2004年2月第三届“凯威房地产杯”全国象棋精英赛第四名。
  2004年5月“河山砂轮杯”浙江省象棋棋王赛获“棋王”称号,成为浙江省最年轻的棋王。
  2004年甲组团体赛代表浙江队,先后战胜了柳大华、于幼华、卜凤波、万春林等特级大师,为浙江队成功保级立下汗马功劳。
  2004年11月全国个人赛获乙组第6名,升入甲组。
  2004年12月浙江省第四届象棋棋士赛第三名。
  2005年3月“凯威房地产杯”全国象棋排位赛第三名。
  2005的10月台州市“邮政杯”中国象棋棋士赛冠军。
  2005年12月第二届“波尔轴承杯”
中国象棋公开赛冠军。
  2006年4月台州市第九届“地税杯”象棋赛冠军。
  “伊泰杯”2007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上赵鑫鑫加赛快棋战胜老将吕钦,摘得个人赛男子桂冠,并晋升为国家男子象棋特级大师。
在2008年“威凯杯”全国象棋排名赛中,上海小将谢靖过关斩将,发挥神勇,最终以11战6胜4和1负的优异战绩夺得冠军,从而成为目前最年轻的象棋特级大师。
谢靖1989年出生在江苏泰州,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泰州是江苏象棋活动开展十分普遍的地区之一,著名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双料世界冠军徐天红,就是泰州人氏。谢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极高的象棋天赋。在跟随泰州业余高手学习了一段时间后,1997年,年仅8岁的谢靖便来到南京,拜在“金牌教练”李国勋的门下,成为李的内弟子,在李老师家一住就是三年。而从1998年起,小谢靖接连三届荣获全国少年赛冠军。2001年,小谢幸运地为棋坛泰斗胡荣华先生看中,转入上海队,并于当年勇夺全国少年赛16岁组冠军。而他当时才12岁。这样,小谢就创造了一个奇迹:12岁参加16岁组的比赛,且摘得冠军,荣膺象棋国家大师称号,成为中国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大师。
2002年,年方13岁的谢靖首次代表上海队征战全国团体赛,最终上海名列第三,小谢是有功之臣。2003年首届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小谢再次披挂出征,在13轮比赛中,小谢净赚四盘,为上海队勇夺冠军立下汗马功劳。2004年,小谢有幸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出战第13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在总共7轮比赛中,小谢不辱使命,创造了7战全胜的优异成绩,为中国队蝉联桂冠立下赫赫之功。但是,在个人比赛中,小谢的战绩一直不太理想。除了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景山杯”比赛中,小谢拿了冠军,其它各项重要赛事均未见出色表现。去年全国个人赛,小谢轻松从预赛中出线,但决赛首轮便遇上苦手、广西国家大师黄仕清,再次负于对手而未能走得更远。但在今年的“威凯杯”全国象棋排名赛中,小谢实现了自我超越。首轮既负于广东名手李鸿嘉,并未使小谢丧失斗志。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分别战胜“红颜杀手”张国凤、老冤家黄仕清、青年新锐孙浩宇、05年冠军洪智与同年亚军潘振波,最后力擒北京主帅张强大师,拿到了这一“含金量”极高的大赛冠军。不仅获得6万元奖金,且根据中象协会规定,晋升为象棋特级大师。对年仅十八的江南才子来说,也许这只是一个开始。
全国排位赛和全国冠军赛是中国象棋界规格最高的比赛,只有获得这两项比赛的冠军才能晋升为特级大师,所以这两项赛事会吸引国内所有高手来参赛。19岁的谢靖成为中国象棋历史上最年轻的特级大师,这份荣誉甚至超过了他的恩师胡荣华。中国象棋界到目前为止一共产生了13位全国冠军,也就是全国冠军赛的冠军,很多年来都没有新的冠军产生,谢靖希望自己能成为第14个,毕竟赢得全国冠军赛的冠军是每一位职业象棋运动员最高的目标。
温州有叶荣光、诸宸、丁立人三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日温州第一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诞生。今年26岁的温籍棋手蒋川昨天在2010年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上夺男子组冠军——此次夺冠不仅让蒋川成为我国第十四位棋王,同时晋升为特级大师,也是温州第一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蒋川1984年生于永嘉县乌牛镇,六岁习弈,启蒙教练为胡网英,现为北京威凯体育队队员。蒋川曾于2008年岁末上演夺冠风暴:连夺第3届“杨官璘杯”全国公开赛专业组冠军、当年全国大师赛冠军、首届“九城置业杯”全国超霸赛冠军,成就一个月内“三连冠”伟业,自此摆脱了长达近十年的“千年老二”阴影,由此一跃跻身中国最顶尖国手行列,今年5月9日蒋川又一举夺得“伊泰杯”冠军斩获20万巨奖,并保持等级分第一长达两年之久。尽管如此,蒋川的头衔仍然是“大师”,因为要晋升到最高等级的“特级大师”有个硬杠杠,就是必须要取得”全国锦标赛个人冠军”。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的2010年全国锦标赛成就了蒋川的心愿,“微笑刺客”十一战六胜四和一负积16分,荣登榜首,也登上个人新台阶。
“我很开心,温州很多棋友、老师都发短信、来电话祝贺我。晋升特大是我多年的一个梦想:我从大师升特大花了八年的时间,还经常对自己失去信心,但总算熬过来了。”蒋川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不过让蒋川有遗憾的是,他与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失之交臂。中国象棋队参赛亚运会只有两个名额,而其中一个名额留给了“东道主”广东,这样国内最顶尖的8个棋手为一个名额进行惨烈争夺,结果蒋川取得第二名,第一名湖北的洪智取得参赛亚运会资格。
“绍兴的老酒,温州的棋手”,省内有此谚语。温州历来棋风鼎盛,中国棋坛“百岁棋王”谢侠逊就是温州平阳人,温州民间象棋爱好者不计其数,平阳、永嘉、乐清、鹿城等地年年都有丰富多彩的象棋比赛活动。近年来,永嘉的青少年象棋开展蓬勃,连连在省赛中取得佳绩,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少年棋手。蒋川每次回到永嘉,都会去母校、少年队指导小棋手。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二象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