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2008年里约奥运会感想有啥感想

15.中国采访奥运会的第一个记者是谁的相关内容了解中国申办奥运会的过程 活动目标: 1、 增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的情感。 2、 了解北京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涵义。 活动准备: 申奥时的录象资料 活动过程: 1、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2000年时发生的一件大事...奥运会公主来中国 奥运会公主的故乡在欧洲的希腊,这里有美丽的高山、碧绿的森林、宽阔的大海,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还有热爱和平的人民,奥运会公主从小就是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 奥运会公主小的时候非常活泼可爱,她不仅喜欢做运动而且还痴迷于体育事业,于是她就小学二年级奥运作文:2012伦敦奥运会 以前,我总是听大人说什么美国奥运会牌数是第一啦、美国某个运动项目得了金牌啦,我十分不服气,心想:我们中国队牌数什么时候才能超过美国呢? 上一届奥运会,因为我还太小,对奥运会并不关心,四年后我长大了,渐渐对奥运会产生了兴趣争做文明中国人迎接08奥运会 坚强无畏的精神 争做文明中国人 迎接08奥运会 作者:谌雯璐(7岁) 指导教师:万丽莎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实验小学 二年级五班 今年“五一”黄金周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到四川省的乐山、峨眉山去游玩了两天。我发现了两件不文明的事情。 第一我有一个梦想 放飞2008奥运会 北京申办下了2008年的奥运会,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不已。到2008年,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都要来到中国北京,北京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来描绘一下吧:北京的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改善,道路两旁种满了绿树,隔离带上开满了鲜花,鸟儿飞翔在蓝蓝的天空上,2008年奥运会--中国的骄傲 当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时候,我已经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小小志愿者了. 在大街上,我正在为2008年绿色奥运会做宣传;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上,我正在帮助警察叔叔维持秩序;在异国友人向我问路的时候,我已经可以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跟他们奥运会 奥运会终于开幕啦! 日 星期五 阴 今天晚上,举世闻名的第29届奥林匹克奥运会开幕了,我们坐在电视机旁等着精彩的开幕式。7点50分时开幕式开始了,先是2008名演员敲着中国最古老的乐器 缶 ,场面十分壮观。一会儿开始倒计时了,一边是阿拉伯数字,一边是中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
奥运三人行
中国访谈特别节目“奥运三人行”,聊你最关心的,谈你最期待的。赛事、明星、生活、娱乐……,新锐话题,精彩呈现!
火炬手的故事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采访家长或其他人中国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的怎么样?
采访家长或其他人中国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的怎么样?.答案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采访家长或其他人中国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的怎么样?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牛哥网 , 传播文明正能量,做有文艺范的青年喜爱网站。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2008年奥运会,拟写一个采访提纲至少设计2个问题!
去采访运动员对奥运的期待.去采访有关人员,在自己国家举办,心情怎样.去采访中国奥运明星对比赛有没有信心.去采访市民对奥运的期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来源:新华网&&
  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为记者免费提供了15万册/张免费资料,版本译有中、英、法、德、西、日、俄等十九个语种,内容涉及人文、地理、历史、奥运等方方面面。受到记者们的热烈欢迎,手捧厚厚一叠书籍的记者成为独特一景。图为几名记者正在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
  新华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张崇防)“签证对你来说有问题吗?”法国光速网记者玛蒂尔德?波纳西欧正在采访一位名叫里廉?卡斯拉特的法国志愿者。
  “我拿着北京奥组委的通知书办签证很顺利。”对方回答。
  “以后的签证怎么办?”玛蒂尔德再问。
  “按照北京奥运会以前的办法办理。”里廉回答。
  上面的问答,发生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一间采访室,时间是7月下旬的一天,他们进行的是“一对一”采访。采访行将结束,玛蒂尔德颇显好奇地向采访对象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你是怎样被“拉来”接受采访的?“新闻中心同我联系,问我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采访,我答复说愿意。”里廉说,过程就这样简单。
  玛蒂尔德对这次采访的反馈意见是:非常满意。之前,他向新闻中心提出了采访这个话题的请求。
  在新闻中心,非注册记者除参加每天的新闻发布会和集体专题采访外,还可申请个别采访以捕捉独家新闻。原则上,只有境外记者才能申请安排个别采访。
  中方承诺以及时、透明、开放的新闻应对各国媒体,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中方已允许部分媒体在中国政治象征的天安门广场上进行限时直播,并且把直播时间从每天一小时延长至三小时。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还作出了受理境外记者采访“零拒绝”的表态。
  根据中国政府去年实施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港澳台记者采访规定》,境外记者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就可进行采访。
  “外国记者很多是首次来华,对中国的情况不很了解。”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介绍说,境内外申请非注册记者总计达5000余人,其中外国记者3000多名,港澳台记者800多名。
  新闻中心为记者免费提供了15万册/件免费资料,有中、英、法、德、西、日、俄等19个语种的版本,内容涉及人文、地理、历史、奥运等方方面面。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天平均有500份书籍、折页被记者拿走。
  在新闻中心二楼环廊,放置着中国31个省市区提供的“采访线”折页。记者从中可以发现大量有趣的采访线索,并可直接联系当地官员采访。
  “即便这样,新闻中心还是考虑为境外记者‘开小灶’,专门帮他们联系采访对象,以让他们高效完成采访。”祝寿臣说。
  新闻中心负责个别采访安排的张文祥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新闻中心收到的境外记者个别采访申请超过200件,半数以上来自外国记者,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关注点则集中在安保、志愿者、交通、空气质量、礼仪小姐、拉拉队等。
  “这些采访申请被送至不少北京官员的案头,其中不乏敏感问题。”祝寿臣坦言,“许多问题的敏感程度令我们不得不努力说服相关官员接受采访,但我们的原则是件件有回音,到目前也确实做到了。”
  中国其他部门和地方的官员,也被要求认真配合记者做好他们提出的敏感话题的采访,目前,涉及的就包括环境、计划生育、移民、环境污染、艾滋病等问题。
  “我提出采访申请没多久,新闻中心就给安排好了,没想到采访这么顺利!”美国之音记者章明评价说。
  美国之音和英国BBC不久前向新闻中心提出了采访奥运特色拉拉队的申请。由于拉拉队进行封闭式训练,安排采访有较大的难度。但当得知特色拉拉队7月16日晚要参加中国杂技团在保利剧院的慰问演出时,中心工作人员马上通知了这两家媒体的记者。
  几位记者被保利剧院内热烈的场面所吸引。他们不仅拍摄、采访,还不时腾出手来对杂技演员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BBC摄影师徐炜连说这次采访不仅“很成功”,而且有“意外收获”。
  “采访申请中也有一些废单。”张文祥分析说,“废单”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产生:非持证记者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采访申请,而新闻中心的服务对象是非注册记者;记者所提采访要求超越了非注册记者的采访权限,例如采访运动员和比赛场馆等;拟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
  “有些废单纯粹是记者本人爽约所致。”新闻中心综合处处长詹安玲告诉记者。她举例说,日本北海道新闻记者拟采访朝鲜族的奥运志愿者。在为其联系好采访对象并安排接送车辆后,记者因个人原因取消了采访。
  非注册新闻中心自7月8日正式运行以来共组织了近20场新闻发布会,受到中外记者的广泛关注。这里弥漫的新闻火药味儿似乎越来越浓。7月17日,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布会在新闻中心举行,吸引了来自64家媒体的117名中外记者参加,包括33家境外媒体的64名记者。
  不过,记者也看到,在新闻中心组织的另外一些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与会记者人数比较少。据了解,这与发布会议题设置不太对记者的口味有关。
  “总体来看,来此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外国记者还不够多。”祝寿臣说,“我们正在努力改进,重在增强新闻发布会主题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他预计7月25日左右将迎来境外媒体抵达高峰,新闻发布会届时将受到更大关注。
  另据介绍,已有200多名境外注册记者向新闻中心申请办理非注册记者证,希望参加新闻发布会、集体采访活动,特别是“享受”个别采访的特权。
  “原先没有申请非注册记者的外国媒体驻京记者,也越来越被我们安排的采访活动所吸引,新闻中心每天都能接到注册申请。”詹安玲说。
  根据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统计,截至21日下午,来中心报到的非注册记者已达1800多人,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责编:李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看奥运会的感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