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教育意识形态的功能能整合

金华晚报报道(通讯员斯国东 黄琲珺) 22日,东阳市初中课程改革推进会暨吴宁三中教育集团拓展性课程展示活动在吴宁三中教育集团中山校区举行。东阳市各中心学校(城校办、教育处)校长和初中教研员、初中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室初中教研员、教科所科研员及福建教育考察团共150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东阳市基础教育科科长沈兵作了《东阳市初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在报告中,沈兵还点评了东阳市各初中优秀课程改革方案,介绍了全国课改先进学校的典型案例,强调东阳的课程改革必须坚持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必须坚持面向全体,要全面质量与尊重个性求扬长发展的策略。东阳吴宁三中教育集团、外国语学校、白云初中、横店一中、巍山镇中、千祥镇中等学校校长与大会分享了课改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提出了遇到的问题和整改的措施。
与会人员还观摩了东阳吴宁三中教育集团拓展性课程教学的课堂。吴宁三中教育集团中山校区初二年级此次开设了“紫藤文学社”、“科学探究”、“机器人”、“模型搭建”、“3D打印”、“平板编程”等10个校本精品课程,前来观摩的学校领导不时点头!
近几年,东阳吴宁三中教育集团以体艺“2+1”活动为依托,根据师资、场地等实际情况,稳健开设拓展性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健美操教学蜚声省内外,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浙江省体育(健美操)特色学校”,今年金华市青少年健身操比赛获‘双冠皇’;已有五位学生获国家一级运动员资格证书;在去年全国青少年模型教育竞赛活动选拨赛暨浙江省青少年模型教育竞赛中,该校选送的“缤纷童年涂装木屋模型”个人赛获中学组团体一等奖,每年有100多人次参加省组织的书法、绘画、音乐等A、B级或等级考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家长的点赞。
“一条主线:让教师有情有意地教,让学生有趣有效地学;两类课程:基础性课程分层施教,拓展性课程分类、分项学习;三个整合:各学科间整合,学科内整合,各学科十互联网,最终达到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共赢!”东阳吴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大军在此次课改发言时说。
微信号:jinhuawanbao
扫描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pdf4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姓名:高贵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余荣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处于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中,主流与非主流同
处,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复杂形势,胡锦涛同志提出“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
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对
高校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党经过几十年的成功实践,已经赢得了广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
选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可。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思想中还存一
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有分歧;②部分大学生对人民
民主专政国体认识不足;③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任;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不统一。这些情况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
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值得深思。唯物辩证法提示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
到外因,又要看到内因,坚持外因和内因相结合。文章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
能发挥过程中环境系统薄弱是外因,“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
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改变而改变。”n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视角
摘要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智慧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智慧教育为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动力,智慧教育驱动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创新与变革,智慧教育最终支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的实现。关键词:智慧教育;技术;融合;创新;变革引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浪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指出: “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并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也提出“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密切关注教育改革,提出“运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改革与发展难题”的总体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探索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之道并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智慧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智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1、 智慧教育的内涵关于智慧教育,国际上比较流行使用 Smart Education。韩国的 Jong Won[2]认为“Smart Education”并不是单纯的基于智能设备的教育,其实质是对自我指导的(Self-directed) 、激发动机的 (Motivated) 、 灵活定制的 (Adaptive) 、 资源丰富的 (Rich Resources) 和技术沉浸的 (Technology Embedded)的教和学,SMART 代表了智慧教育的理念和特点,韩国教育部在推进智慧教育策略时,将智慧教育定位为“针对‘数字土著’ (Digital Natives)一代教育范式的转型” 。关于智慧教育的中文概念,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祝智庭[3]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是培养面向 21 世纪创新型人才、智慧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的内在需求。陈晓娟[4]认为,智慧教育是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无线宽带网络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等为依托,以教育资源建设为中心,以各项配套保障措施为基础,以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为主导,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杨现民[5]认为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是对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以上三个定义可以看出,祝智庭是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角度来定义智慧教育的,陈晓娟是从智慧教育的技术支持和功能视角来定义智慧教育的,而杨现民则是从教育形态和发展阶段来定义智慧教育的。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感知化、泛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它是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未来教育的主要形态。2、智慧教育的特征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智慧教育不仅具有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属性,还具有未来教育的核心特征。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属性来看,数字化、开放性和交互性是智慧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数字化为各种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性能和统一的标准;开放性拓展了学习场所,打破了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交互性使教育信息在人机和人人之间双向流通,促进师生、生生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智慧教育具有未来教育的泛在化、情境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泛在化是指基于泛在网络无缝链接实现的能随时随地进行教和学; 情境化是指基于情境感知技术实时获取和感知学习者所在学习环境、情境和状态等数据,并进行自动分析从而能够自适应调控环境和方案以便为学习者提供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是在情境化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的现有基础、认知风格、 学习偏好和个性需求推送学习资源、信息和服务。在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背景下,学习系统可以智能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这意味着教育可走进每个学生的真实世界,以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二、智慧教育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智慧教育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取向:一是关于国家层面的计划和政策的研究。智慧教育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都将智慧教育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比如,韩国在2011年9月发布了包括“改革教育系统、增强教师能力和提升基础设施”三项措施的“智慧教育战略” ,同时提出要用“电子教材、云课堂、在线评估和构建教育内容生态系统”来改革传统的教育[6]。新加坡在其“iN2015 Planning”中将“建立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空间” 、 “建设国家范围的教育基础设施”和“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教育领域使用信息技术的创新中心”作为方案重点[7]。美国联邦教育部针对K-12系统提出了以智慧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策略;俄亥俄州提出了“建立在线数据系统、共享教学资源库和构建教师社交网络”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8]。澳大利亚于2012年提出了“转型澳大利亚教育”的智慧教育方案,用互动课程吸引更多学生对在线学习的兴趣、用技术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能力、培养具有高尚价值观和全球技能的劳动力[9]。印度政府也在2010年提出了SESI(Smart Education,Smarter India)的“智慧教育、智慧印度”的总体规划[10]。此外,我国的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宁波市等地区也出台了发展智慧教育的计划。如海淀区提出“智慧海淀、智慧教育”的规划,提出了建设三类智慧环境、提升为四类人群的智慧服务、建立五个保障体系,实施六大板块工程的目标,确保海淀区智慧教育规划的落实[11]。二是在理论研究层面上,主要研究智慧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目标特征、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和模型设计等方面。比如韩国提出了由五大特征组成的SMART Education的理念和架构。祝智庭[12]提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的命题,提出了“智慧计算—智慧学习—智慧教育”的三角形“智慧教育图式” 。黄荣怀[13]则从智慧学习环境和智慧教室的研究入手,把智慧教育的理念形态化、具象化,提出了TRACE智慧学习环境、SMART智慧教室和Smart Campus智慧校园。杨现民[14]认为智慧教育的目的是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化教育转型和升级的高级阶段,同时介绍了智慧教育模式和关键技术。赵秋锦等[15]提出了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式和设计思路。这些研究对智慧教育理论层面做出了一些阐述。三是实践研究层面,主要是一些科技公司设计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构建智慧教育教学模式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运用。如IBM的智慧教育五大解决方案已经在北卡罗纳那州立大学得以实施;韩国三星开发了三星智慧教育云平台并在韩国的中小学中进行了部署。国内的一些商业公司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如华为以“网筑数字校园,云播智慧教育”为核心理念,推出了“智慧教育云” 、“智慧校园” 、 “智慧云课堂”和“移动书包”四层次智慧教育ICT解决方案。三、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从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看,以碎片化、交互性、嵌入式为特征的“云教育” 、 “移动学习” 、 “泛在学习” 、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新型教和学的方式逐渐兴起,智慧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制高点与突破口,并引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创新与变革。1、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变革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势的一种预期。智慧教育使教育活动跨越了传统模式中的制度、形式、机构和时空的边界,形成了未来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在这种教育形态下,教育和技术得以智能化“融合” ,这有助于解决一直以来教育和技术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对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无缝连接、促生未来新型学习形态与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智慧教育体现了“大教育观”的理念,不仅在时间上打通了存在于小学、中学和大学之间的壁垒,还在空间上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通过智慧校园、智慧博物馆、智慧美术馆等学习场所的建立,连接学习社区和个人空间,使得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构建了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智慧教育还体现了“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助力实现“因材施教”的愿望。课堂是教育变革的主阵地,而教师则是这场变革的生力军。为了适应智慧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和创新;所有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教育范式的转型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大教育观” ,并增强应对变革、主动将信息技术融合于教学实践之中的意识。2、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策略的稳定组合与运用。智慧教育追求“技术与教育的双向深度融合” ,要实现学习者“个性化的知识建构” ,倡导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重结果轻过程” 、 “重资源设计轻活动设计”的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如平板电脑、数字星球、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工具和平台在促进认知、情境教学等方面的优势,探索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和特点,并结合各学科自身特点,构建符合学科、年级和内容特点的系列化、开放式、智能化教学模式。鼓励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活动和交互设计,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深度融合,要朝着体现“技术协同、技术沉浸、信息无缝流转”甚至“技术消弭”的移动性、泛在性、开放性、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发展。随着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近几年来融合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翻转课堂、移动学习、MOOC、微课、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模式逐渐深入人心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014年 NMC 地平线报告认为翻转课堂、MOOC 和移动学习是未来 1~2 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教育形态。以“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为例,笔者曾经作为 Intel 未来教育的指导人员参与邯郸市、成都市等地区的教学活动,观摩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移动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利用智能信息技术为学生推送阅读资源、收集学生的学习经历、进行学习分析,及时获得反馈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进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改变了传统信息化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内容呈现和简单交互的形态。3、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智慧教育所关注的是学生的未来生活,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智慧学习,让学生具有智慧。未来学习是基于智慧生态的学习,这种学习是泛在化的、情境化的和联通化的。泛在化学习能让学生以各种连接方式(WIFI、3G/4G 等)和各种终端设备按需获取学习资源,颠覆了数字教育时代“固定地点、固定设备”的学习方式;情境化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真实世界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交互环境中进行学习;联通化学习突破了个体认知的局限性,以分布式认知和联通主义的知识协商和社会建构来学习。因此,未来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协作学习、变机械学习为探究发现学习、变基于网络的学习为基于云的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未来各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将不断涌现,比如基于增强现实的探索性学习,基于物联网的设计性学习,基于 MOOC 的在线交互学习,基于 3D 打印的发现学习,基于创客项目的创造性学习等。如台湾南港小学为学生提供了基于校园为背景的探索式学习,学生利用手机、PDA 等安装移动 APP,在安装有感应装置(QR Code 或 GPS)的校园里以个人或小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步道或藏宝游戏一类的学习活动。这种方式能够适时给予学生学习回馈,提供学习的框架,大大提高了其学习成效及兴趣[16]。4、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智慧教育追求教育系统的整体创新和变革,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就成为促进这场变革的重要支撑。智慧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级系统和工作流程中的充分应用来分担大量繁琐的、机械重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为管理体制、工作流程和办学体制的创新提供了保障,也为招生考试制度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智慧教育将助推“E 卡通”和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一生一号”的实施与管理,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学生档案和学籍信息的自动升级,对学生信息、学习数据的跟踪和记录,有助于解决“高考移民” 、控辍保学、转学不规范、择校、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的相对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智慧教育就是保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的制度基础。智慧教育以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个性。智慧教育创新和变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育实践中倡导既注重知识能力又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分层教育和个性教育,既培养通才也培养专才和拔高人才;采用动态开放的模式,探索多方协商、学校和社会其他机构合作的培养机制。智慧教育倡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成长途径,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5、教学管理的创新和变革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仍处在“机控人管”的模式,其智能化程度不高,无法应对智慧教育的需求。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等应用的发展,教育管理将走向“智慧管控” 。智慧教学管理将借助于相应的数据挖掘技术将众多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和学习场景中获取的海量信息,凭借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关联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运用到教育管理中,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教育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由于经验判断引起的决策失误。智慧管理还可以实现教育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过程督导和可视化管理。比如,通过教育云平台提供的成绩分析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所有学生各科、各时期的成绩进行横向、纵向或者历史性的对比分析,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视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各学校、各班级甚至个体学习者的成绩水平,对教育管理部门把握各种层次的教学水平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6、教学评价的创新和变革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教育中的教学评价,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了教学评价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实践层面仍然属于“经验主义”的评价模式。智慧教育的教学评价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记录、采集、存储、识别以及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数据,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实现总体和个体数据的智能性跟踪评价,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 “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主要思想[17],这种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学习分析技术来支持学习分析选择学习者特点、网上交互活动频率等变量,分析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和干预学生学习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学习分析为智慧教育智慧而科学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祝智庭认为学习分析将成为智慧教育的重要支柱[18]。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在教学评价方面已经开始探索使用智慧评价模型,如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评价中,就实现了将班级成绩、个人成绩、知识点、试题、认知层次和学习力等类别进行智能化分析,并自动生成班级和个人学习的诊断报告。四、结语创新和变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不仅不能落后,还要引领时代的创新与变革。 “技术革新教育”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教育的“智慧”转型也迫在眉睫。然而技术自身并不能完全驱动教育系统的整体改变,教育理念、学习理念、教育制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亟需变革。虽然智慧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会面临一些挑战,像如何阐释智慧学习的过程机理、如何克服浪费时间的鸿沟、如何保护学习者隐私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等,但毋庸置疑的是,智慧教育为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动力。未来教育是一个基于智慧教育的“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好学”的教育图景,智慧教育将最终支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的实现。
馆藏&16714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共同体建设,我们一直在路上
&&&&&&&&&&&&&&&&&&&&&&& ——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断想
目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更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题中要义,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它代表着一种理想的发展境界,一种新型的教育发展观,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扶助薄弱学校进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统一部署,全面启动了教育共同体建设,由永康三中牵头,古山中学、清溪初中、唐先初中参与构建成的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是其中之一。
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旨在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理念,通过统筹教育管理策略,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转变传统单一的管理体制,探索城乡共同体办学模式,实行强弱联动,建立学校间的多渠道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已有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间学校教育的优质、公平、和谐发展。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追寻特定背景下特定区域内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更主要的在于探索常态情境下,通过教育共同体的组织和实践,形成区域内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的基本范式和普遍规律,以此为辐射,达到更大区域范围教育结构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工作总结如下:
教育共同体工作开展三年来,四校的领导、教师之间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互访,积极探索互助平台,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首先,以分享合作为宗旨,构建了城乡联动发展平台,并形成共同体的组织网络;其次,以学科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促进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互动对话;再次,以教师发展为中心,展开了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从整体上提升区域教育品位;另外,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方式,以促进校际优质信息的对流,为学校、教师拓展对话空间,为师生提供新型成长平台;最后,以教学资源共享为原则,优化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交流渠道,发挥核心学校作用。
(一)建设组织机制:花影妖娆各占春
共同体对于各个合作主体并不具有行政管理意义上的约束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任何共同体内部的组织机制建设。对于一个能在相应专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共同体来说,组织机制建设必不可少。共同体联席会由我校裘祖学校长和古山中学吴彪校长、清溪初中翁鹏飞校长、唐先初中陈杰锋校长组成。学校非常重视教育共同体联谊事项的筹备和实施,2010年9月在永康三中召开第一次会议,探讨了共同的发展愿景、使命、办学目标及价值取向。并拟定了共同体发展规划。对城乡教育共同体形成共识:城乡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合作机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一方面它有利于促进城乡学校教学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增添学校改革的活力,促进学校和教师间教学开放与创新,进而改造学校和教师文化。城乡学校之间是一种平等、共享和共担的关系,而不是一种隶属关系。希望通过共同体的建设,建立共同的愿景,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区域内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均衡发展。
裘祖学校长表示:在教育共同体中,永康三中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化学校素质教育,最终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核心学校不但要我们自身发展好,还要切实带动大家共同发展。让我们共同体学校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古山中学吴彪校长认为:“教育共同体建设,是为共同体内的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搭建更大的舞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一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双赢’的战略。教育共同体中的每一位学校领导,每一名教育教学骨干,乃至每一个普通教师都要有这样的认识。”
每次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健全,按期开会,履行职责,有共同体发展的讨论记录、工作汇报。能有效整合共同体内各校办学要素,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2011年3月共同体联席会总结了半年来城乡互助共同体的工作,我们本着“优势互补,互相协作,共同提高”的原则,充分发挥共同体学校的力量,整合优质资源,以强带弱,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城乡办学新模式,努力落实“共享、共建、共赢”六字目标。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口支援,并取得了较大成效,达到了多赢目标。
(二)高层次研训:百般红紫斗芳菲
教育共同体活动提出了“师资共建”的理念,更大化扩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此精神指导下,我们共同体提出了以“携手合作、发展共赢”为目标,本着“共研、共享、共创”的基本原则,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和富有成效的“共同体学校”之间的教学、科研等联动活动,实现优秀师资力量的充分整合、交流及共享,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共图师资优化大业。
以共同体为单位开展相通的校本培训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各科骨干教师到我校进行交流。开放永康三中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吸纳古山中学、清溪初中、唐先初中教师参加听课、评课、优质课展示等教研活动。把城乡教育办学共同体教研工作与本校校本培训活动有机结合,以开展统一的教学业务研讨和教师培训。高水平的校本培训离不开专家的引领。聆听校外名师的声音,感受专家思想的冲撞。是我校教师校本培训的一大特色。通过此种方式的培训,让教师感受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艰辛历程,感受大家的风范,接受专家的指导,从而增强自我进取的意识,使之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我校联手上海名师研究所开展校本研训系列活动。
9月29 日,我们有幸请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小学“牛津教材”及“新世纪教材”修订方案审核专家组成员、上海双语学校评审专家组成员。初中及高中学生英语语法教程以及“中学生捷径英语”、“阶梯英语”等系列丛书主编。长期从事全国核心期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的编辑工作的沈金荣。上午我校卢慧娟老师、刘蓉芳老师二位青年教师演绎了二堂各具特色的课,课后沈金荣教授和二位青年上老师进行个别交流,悉心指导。下午围绕“有效教学的英语课堂”为主题作报告,精彩地诠释了“有效教学”的教研主题。
10月 28日,我们有幸请到上海市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上海市浦东新区理科名师、上海市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物理学会会员黄劲松。上午听了我校王斌老师、陈江英老师的两堂课,下午黄劲松教授作了题为《讲台上的断想——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与教研》的专题报告,告诫老师们教研是一种心境,一种清纯而透亮的心境,一种天真而圣洁的心境
11月26日我们有幸请到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第十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上海市首届中学语文名师,上海市初中新教材审订专家和中学语文拓展型教材评审专家。曾任黄浦区语文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任其斌教授。上午听了我校尹妙龄老师、胡宇誉老师的两堂课,并和上课老师进行个别交流,促膝长谈,悉心指导。教师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让老师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下午,任其斌教授作了题为《创造美丽课堂》的专题报告。联手上海名师研究所开展校本研训系列活动是教师们教学成果展示、互相观摩学习的盛会,既充分展示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和教学魅力,又充分展示各学科教研组的教师整体水平。 教师的广泛参与,成为活跃学校教研气氛,促进互动交流,创建和谐教研的文化品质。由于研讨活动主题明确,同伴全程参与,尤其是高位引领下的教研活动则更具有高效性。大家敞开教学心扉,启迪教学智慧,共酿精品课例,智慧火花得到有效碰撞与交流。
每次高层次研训活动,我们邀请了古山中学、清溪初中、唐先初中的教师全程参加,共享名师的智慧。在整个联谊活动中我们都深知展示课只是手段而已,形式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展示,更应注重于交流学习,使得结对双方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有所得。基于这样的认识,每次展示课结束之后,双方学校的教师都坐在一起进行相应的教学研讨活动,大家都非常诚恳地阐述各自的真知灼见。有时,直到中午一起坐在学校食堂吃饭,还在继续讨论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在同一张餐桌上,我们收获的不只是教学心得,还沉淀了真挚的友谊。在这样的交流与切磋中双方教师在业务水平及教学理念等都得到了提升。&& (三)构建互助模式:添得黄鹂四五声
要发展教育,则离不开对教师的培养。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性质;他们的专业才能和教育智慧决定着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深度;他们的专业精神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他们的先进实践反思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起点。
通过建立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可以将城乡教师紧密地协作在一起,教师之间营造并构建新型的开放与互动、合作与分享、关爱与支持的人际关系。作为核心学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把自己的好东西无私地与成员学校共享。几年来,学校经常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将课和观点报告送到对方学校去。送教下乡,观点碰撞,共享成果。我们学校充分发挥名优教师作用,选派优秀教师,通过师徒结对等形式开展教育思想的传授,为农村学校带出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初步形成各学科教学的“领雁教师”,以带动影响其他教师,形成自主发展的动力。我校施振生副校长和唐先初中施英姿老师结对,金华市科学教坛新秀、永康市学科带头人、永康市教学能手朱剑老师和清溪初中胡浙南老师结对,加速农村学校“领雁教师”的形成与成长。
我们认为:勤交流、善反思,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捷径。如能提供好的平台,获取更多的优质导向,就能促使青年教师更快速地成长起来。为此,共同体开展特色活动。成员学校推出年轻教师担当执教者,汇聚名优教师力量充作后援,在名师的指导下,一起解读教材,一起研究教学设计,分头多次试教,反复磨课,最后公开执教,接受大众老师的指点。这项活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如教学语言、课堂姿态、教学机智、课前合理预设、课内教学调控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诊断,也使青年老师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面,活动也得到了领导们、一线老师的支持。
实践表明,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专业引领,需要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专家、优秀教师和本人通过共同的备课、听课、评课的过程得到了共同的成长。构建城乡校际合作教研共同体,为各校教师成长、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心理健康活动:流连戏蝶时时舞
在“阳光教育”暨“四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我校金奕老师送教到唐先初中为八年级同学上了《做个快乐少年》的心理健康辅导课,通过游戏、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理智地控制情绪,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喜怒有常”就是要符合常情,合乎常理。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度”就是喜不能得意忘形;怒不可暴跳如雷;哀不能悲痛欲绝;惧不能惊慌失措。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把我们的每一天都变成人生中的一个快乐驿站。课后还做了《正确认识“小我”和“大我”》精彩的观点报告。金老师针对现在的中学生和同学的交往模式中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我”字优先:在生活上“自我中心”式,情绪化,“小我”主导自己的行为。活在自己的想法中。总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想法。引导这些活在“小我”中的人发现并学会用“大我”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要改变结果就要先改变思想。改变从观念开始,改变从自身开始,改变从小事开始,改变从此时开始。鼓励孩子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心理,做个阳光少年。
在联谊活动中,我校骨干教师承担了教学展示的任务,它不仅为我校骨干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我校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通过评课、研讨,不仅传递了新的教育理念,而且增进了相互间的联系,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整个活动在我校的引领与永康教师进修学校的协助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效益。
联谊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每次都是精心筹备,对教师层层选拔,努力把最优质的课送到结对学校,无论哪一位教师进行送教,其他老师都积极参与听课,使更多的教师从中受益。在教学展示活动过程中,我校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管面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身处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但能够随机应变,有效地结合当地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良好情绪,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做最好的自己。教师教学联谊受益的不仅是教师,学生更是获益匪浅,授课时,我们在同一年级往往选择不同班级进行,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领略到外来教师的教学风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教学资源共享:好山好水看不足
楚人屈原曾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建立共同体初衷原本便是“集合众家所长”之意。为了能融合集体智慧,相互交流,以达到“交换一个苹果,增添多种资源”的境界,我们共同体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开放、互相借鉴。
我校与金华四中、义乌宾王中学、龙游三中、衢州兴华中学等金衢十一名校素质教育联谊会,有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研讨模式,在金华市享有很高的威望。尤其是高位引领下的教研活动则更具有高效性。大家敞开教学心扉,启迪教学智慧,共酿精品课例,智慧火花得到有效碰撞与交流。 成员之间沟通具体,智慧得到公开、共享。为教师创建了资源共享的平台,经验互鉴的窗口。我校十一校联考试卷与共同体学校资源共享,力求轻负高效迎接中考,让学生考出水平,考出风采。
二、2012年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工作思路:
经过二年地努力,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的合作机制初步形成,共同体研究力量得到发挥,共同体研训活动丰富多彩,教育共同体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开局。今后将以此为载体,将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打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研究理想课堂模型的平台、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平台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结合本共同体的具体情况,继续坚持“依靠行政领导、围绕中心工作、整合多种资源、促进学校发展”的宗旨,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构建校长俱乐部
校长俱乐部以自由、开放、分享、合作为共同价值取向,定期开展活动为基本制度,努力将其办成思想者的俱乐部,旨在让俱乐部里的每一位校长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与风格,从经验型、管理型走向智慧型、文化型。校长俱乐部的研究针对教育教学实践,每次围绕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能是某个时段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分享、碰撞中集聚众人智慧,共同破解教育教学工作难题。校长俱乐部不同于以往的校长会议。每次活动都到一所不同的学校,每次活动都有自由论坛的机会,探讨共同的话题,进行集体的反思。深入地探讨。往往是一个思想引发另一个思想,一个火花点燃另一个火花。通过这样的平台,不断提高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而这正是永康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进行教师生活化培训
对共同体成员学校的教师培养,我们欢迎来校学习,全面融入,进行教师生活化培训。到我校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学习,期间他们可以随堂听课,参加我校的校本培训,参与了我校教研组的工作,听课、参与集体备课、评课、上课……并将每日听课心得撰写成文并交给学校存档。除了参与教学之外,学校还可以安排她们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学习教学管理、德育工作等管理工作。让教师每天在校园里亲眼目睹紧张有序的日常工作,亲身感受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共同体学校派出教师到对方学校体验教学能够成为我们这个共同体的常规培养人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不同学校教师都能真真切切地融入到对方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这样的体验活动来得更为生活化,更为全景化。
(三)活跃网络教研
沟通四校间的校园网,能互相点击进入,及时了解双方的教育、教学动态和师生的活动情况,相互学习和借鉴。可以建立教师QQ群或博客群: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以自愿的形式加入到学校QQ群或博客群中,利用网络及时交流信息。建立网上资源交流制度:四校教师的优秀教案、课件、教学论文(案例)、课堂实录等在校园网上发布,使四校教师在网上共享。
三年来,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建设,使我们四校有了充分的交流、合作 ,因此也有了共享“四赢”的理想境界。教育教学的亮点通过教育共同体这个载体放大而形成鲜明特色,从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树立旗帜,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旗帜。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成员学校在共同愿景与基本标准前提下实现特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理念,努力实现教育公正公平,我们相信,继续构建校际共同发展机制,寻求最佳结合点和增长点,探索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成功经验,谋求学校共同发展。努力推动我市教育均衡发展,使永康教育走向新的辉煌。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让我们带着希望上路,并满怀信心地一直走在路上。此为正道,我们将越走越光明。
&&&&&&&&&&&&&&&&&&&&&&&&&&&&&&&&&&&&&&&&&&&&&&&
永康三中教育共同体
&&&&&&&&&&&&&&&&&&&&&&&&&&&&&&&&&&&&&&&&&&&&&&&&&& 2012年3月16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巨噬细胞的形态学功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