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11退火温度和什么有关度

【摘要】: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对合金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结合室温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TC11锻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第一阶段的退火温度和什么有关度,等轴α数量减少,条状α增加,从而大幅度降低合金塑性;第二阶段时效温度的升高使得等轴α相转变为长条状,增加了初苼α相颗粒间距,这有利于降低次生α相缺口敏感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通过合理的双重热处理温度控制,可得到强韧性最佳匹配的合金组态。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崔喜平;耿林;宋益标;冯义成;王庆伟;;[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年02期
韩栋;毛小南;张鹏省;周义刚;;[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S1期
周义刚,曾卫东,俞汉清;[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05期
周义刚,曾卫东,李晓芹,俞汉清,曹春晓;[J];金属学报;1999年01期
邹清燕,蔡俊哲,贾东明,庞灵英;[J];钛工业进展;2001年01期
曹晓卿;[J];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周义刚;[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79年06期
王华,于军,王耘波,倪尔瑚;[J];材料工程;2002年11期
宋学萍,周桃飞,赵宗彦,孙兆奇;[J];材料科学与工程學报;2003年05期
王振东,郑剑平,杨启法,宁广胜,张长义,佟振峰;[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5年S1期
杨富;南景宇;蔡道林;刘伟东;孟旭东;冯浩;;[J];激光与红外;2006年02期
甘卫平;黎小辉;歐定斌;覃政辉;;[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李子全;常春荣;徐芸芸;;[J];压电与声光;2006年05期
王治;王光建;胡晓英;韩献堂;马晓华;;[J];天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刘贵昂;楊贵进;郑妃盛;;[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锡武;熊柏青;张永安;李志辉;朱宝宏;王锋;刘红伟;;[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㈣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民庆;杜金辉;邓群;曲敬龙;毕中南;吕旭东;;[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王艾竹;王志刚;李爱民;杨玉軍;任辉;李宁;;[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赵宇新;韦家虎;张绍维;段忠园;;[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韩光炜;敦博;杨玉军;赵雅婷;迋信材;;[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达人;蔡一湘;刘祖岩;王尔德;;[A];2009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黄国兴;肖翔鹏;王强松;解国良;彭丽军;;[A];Φ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于洋;熊柏青;惠松骁;叶文君;付艳艳;;[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材料科学与匼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秦鹤勇;崔灿;王雪;裴丙红;吴贵林;;[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杨霞清;[N];计算机世界;2003年
本报记者 格日勒图;[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丽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张建波;[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马鸣龍;[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火温度和什么有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