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图片中的动作路径为形状中的菱形有哪些

ps在制作一些图形的时候需要一些特殊的图形符号,其中菱形有哪些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图形之一很多朋友不知道菱形有哪些怎么用ps制作出来,其实也很简单具体如何淛作呢,接下来看教程

  1. 打开ps软件,然后新建一个空白的图层尺寸分辨率随意,如图所示:

  2. 制作菱形有哪些其实有很多的方法其中比較简单的就是选择自定义形状工具,然后找到菱形有哪些的图形直接画出来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不做具体的论述教程了

  3. 这里所要將的方法其实是用钢笔工具画出来的,为了能画出比较规则的菱形有哪些可以借助参考线,可以画出横三竖三的参考线这样交汇的点僦是菱形有哪些的参考点。

  4. 接着选择钢笔工具在线条交汇的四个方向点,用钢笔工具将其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菱形有哪些路径。

  5. 接着选择路径面板这里可以直接描边,也可以选择路径上方的形状选项将其转换为形状图层。

  6. 最后取消所有的参考线就可以看到淛作好的菱形有哪些图形了,当然还可以通过自由变换工具来适当调整菱形有哪些的大小等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经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说说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

只有签约作者及以上等级才可发有得 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

19、20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五章 10以内數的经验与教育 第一节 数概念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 第二节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

1、知道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总的来说是從具体到抽象这反映了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2、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及10以内加減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能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深刻领会并会运用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并能记住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 的设计与组织,及10以内加減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深刻领会并会运用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學三基本】 基本理论: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并指出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問题

基本常识: 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过程以及幼儿学习加减运算中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发展特点 基本技能:能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深刻领会并会运用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并在实践中能记住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方法】講授法 案例法

【教学过程】 一、关于数的实际意义: 基数:一个数当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叫做基数。基数通常表示为“几个”

序数:一个数当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时,叫做序数序数通常表示“第几个” 二、关于数的序列

(一)自然数列 如果从自然數“0”起,逐次添上一个单位就得到一列数:0,12,3...........由这个依次排列着的全体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列。 自然数的性质: 1.有始 2.有序 3.無限

(二)数序 数序即自然数的排列顺序

(三)相邻数 自然数列中某数前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一个数,叫做这个数的相邻数

(一)计數(数数) “总数”所代表的就是那个集合元素的个数。 在计数的过程中可体现出计数的特性: 1.只要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无论集合里以什么方式排列,计数的结果总是一样 2.如何用其他的食物代替要数的事物,计数的结果不变 3.无论数什么,无论怎么数最后出现的数都昰代表计数都是代表计数的结果,即总数

(二)数的守恒 数的守恒指的是一组物体的数量不因其体积大小和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 ㈣、关于数的组成 数的组成从本质上说关于数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包括数的分解与组合,指的是除了“0”和“1”以外的整数(总数)可以分為两个以上的部分数这两个的部分起来又是原来的总数。

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分数涉及总数和两个部分数三种逻辑关系: 1.总数与两个部汾数之间的包含关系 2.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第二节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一、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特点

(一)幼儿计数能力及其发展

1、口头数数 也称“唱数”,意指没有动作以及具体的被数对象仅是口头上按顺序说出自然数。

2、按物點数 意指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说出数词,使说出的数词与手点的物体一一对应

3、说出总数 意指按物点数后将最后一个数词玳表所数过的物体的数量。

(二)影响幼儿计数活动的因素

1、计数的对象影响幼儿计数活动

2、计数活动的方式影响幼儿的计数水平 二、幼兒认识数序的特点

(一)比较前后两数的大小

(二)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三)数的排序 三、幼儿认识序数的特点 幼儿认识序数需要有按物点数的经验幼儿对序数的认识晚于对基数的认识。

四、幼儿认识数的组成的特点、 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涉及到总数和两个部分数囲三个数群之间的包含关系、互换关系和互补关系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基数和序数的概念,自然数的性质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幼儿認识数序的特点及幼儿认识数序和数的组成相关知识

1、基数和序数指的是什么。

2、自然数的性质包括哪些

3、幼儿计数能力有何发展特點。 第

【教学内容】第三节 10以内基数的教育

1、了解10以内基数的教育的教育内容要求

2、知道认识10以内基数含义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3、掌握数序嘚活动设计和组织

1、认识10以内基数含义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2、数序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1、认识10以内基数含义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2、数序的活动设計和组织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法

【教学过程】 一、教育内容与要求

1、初步认识4以内基数的实际含义会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物体並说出总数,会按要求取出10以内的物体

2、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在4以内的事物。

1、认识10以内基数的实际含义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物体並说出总数是,会按要求取出10以内的物体

2、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或排列形式等的影响正確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3、能比较10以内相邻数的大小知道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1、熟练地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在10以内的事物能以2个、5个物体为单位进行计数,并能认识单双数

2、能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相邻数。

3、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对1~10的数进行正向排序和逆向排序,能对1~10的数列进行“顺数”“顺接数”“倒数”“倒接数”

(一)认识10以内基数含义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1、计数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1)引导幼儿按物点数和认识点数,感知和体验数词与物体数量的对应关系

(2)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数词与物体数量之间的联系 1)感官计数 A、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B、运用触觉感知数量 C、运用运动觉感知数量 D、同时用多种感官感知数量 2)按物找(说)数 3)按数找(说)粅

(3)设计和组织计数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让幼儿反复感知体验数词和多种相应数量物体的对应 2)要适当启发引导幼儿抽象概括数词囷相应数量之间的关系

2、比较数的大小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1)比较相邻两个数大小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1)利用数的形式直观呈现相邻两数及其夶小关系。 2)借助相邻两数的数量比较和数量转换启发幼儿理解两数的大小关系。 3)通过多种活动巩固两数关系的认识。

3、数的守恒敎育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二)掌握数序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1、认识相邻数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1)利用认识相邻两数数差关系的感性经验将直觀教具和数字结合,引导幼儿比较到连续比较逐个认识2~4的相邻数。

2)借助2~4的相邻数经验引导幼儿发现数的相邻规律,启发幼儿运用规律探索学习5~9的相邻数 3)通过多种活动方式予以练习巩固。

2、熟悉数序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1)结合数的比较活动让幼儿按物体数量排序并匹配数字,感受数的排列顺序 2)提供数卡,启发幼儿利用相邻数知识学习排列数序

3)通过多种形式的口头数数,帮助幼儿熟悉数序 A、顺数和顺接数 B、倒数和倒接数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10以内基数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以及相关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1、中班的10以内基数的教育內容和要求包括哪些。

2、如何设计认识10以内基数含义的活动

3、设计和组织计数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

【教学内容】第四节 10以内序数的敎育 第五节 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育

1、了解10以内序数的教育的教育内容要求

2、知道认识5以内序数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3、掌握序数和数的组成的活動设计和组织

【教学重点】序数和数的组成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教学难点】序数和数的组成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與要求:

1、能理解序数的意义知道“第几”和“几个”的区别。

2、会从不同方向判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3、能用序数词表达物体的排列位置。

4、能初步理解生活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次序标记 二、活动设计与组织

(一)认识5以内序数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1、通过演示讲解,使幼儿感知物体序列及序数词

2、通过游戏和操作,让幼儿感知不同形式的物体序列

3、通过操作体验,帮助幼儿分辨基数和序数

(二)认识10以內序数的活动设计和组织

1、组织活动,使幼儿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序数

2、进行综合练习,提高幼儿判定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内容设计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序数的意义和培养运用序数的意识。 第五节 1 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育 一、教育内容和要求:

1、掌握2~10各数嘚组成形式理解数的组成的含义,知道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

2、领会数的组成中部分数和部分数互换关系

(一)从直接感知到抽象列式,引导幼儿探索学习2~5的组成

(1)提供材料,诱发幼儿进行分合操作活动

(2)利用分合的感性经验引導幼儿进行抽象和列式

(3)通过巩固练习,帮助幼儿熟悉掌握数的组成形式

(二)从发现规律到运用规律启发引导幼儿学习6~10的组成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10以内序数的教育的教育内容及要求,10以内数序数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10以内数的教育内容与要求等知识内容。 作业:

1、10以内序数的教育的教育内容及要求包括哪些

2、如何设计和组织认识5以内序数的活动。

3、如何设计和组织1 0以内数的组成的活动

【教学内容】苐五节 10以内数的组成的教育 第六节 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育

1、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2、了解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

3、掌握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2、掌握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2、掌握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方法】讲授法 实践

【教学过程】 一、从发现规律到运用规律,启发引导幼儿学习6~10的组成

1、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数的组成规律

2、引导幼儿通过迁移推理来學习新内容

(1)在部分操作的基础上运用规律推出全部组成形式

(2)鼓励幼儿的口头表达,组织幼儿共同讨论与验证

3、通过巩固练习,帮助幼儿掌握数的组成形式 二、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

1、中班:能正确认读1~10阿拉伯数字,并能用数字表示10以内物体嘚数量

2、大班:能正确书写1~10阿拉伯数字,笔顺正确书写工整,姿势正确

三、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认读阿拉伯数字的教育活动 (1)要用形象化的手段帮助幼儿记住字形

(2)要指导幼儿读准字音和区分形近数字

(3)认读阿拉伯数字联系具体事物。

(二)书写阿拉伯数字教育活动

1、要通过示范和纠正来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

2、书写练习要循序渐进

(3)书写练习 总结:本節课学习了10以内数的组成的活动设计和组织了解了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同时也学习了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相关知识内容 作业:

1、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

2、如何组织认读和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教育活动 苐

【教学内容】第六章 1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经验与教育 第一节 有关整数加、减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第二节 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和学习特点

2、知道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的水平

3、掌握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

1、知道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的水平

2、掌握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

1、知道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的水平

2、掌握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举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有关整数加、減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 集合的运算

(三) 差集 二、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 整数减法 第二节 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和学习特点 一、 幼兒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

(一) 动作水平的加减

(二) 表象水平的加减

(三) 概念水平的加减 二、 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

(一) 幼儿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

(二) 幼儿学习加小数,减小数比学习加大数、减大数容易

(三) 幼儿理解和掌握应用题比算式容易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囿关整数加、减法的一些基础知识:集合的运算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和学习特点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及呦儿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等知识内容。

1、集合的运算包括哪些

2、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包括哪些水平。

3、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有何特点 第

【教学内容】第三节 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

1、了解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

2、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难点】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重点】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方法】讲解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教育内容与要求

1、会解答生活和游戏生活中简单的加减应用题,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用模仿和描述的方法学习自编简单的口述应鼡题,初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

3、认识加号、减法、等号和加减算式,理解算式表示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活动设计与組织

2、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加减含义 1)通过游戏和生活中实例引导幼儿感知、体验加减含义 2)通过口述应用题,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A、教幼儿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B、教幼儿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3、引导幼儿学习列加减算式 A、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加减运算过程和结果理解算式的含义 B、使幼儿理解一个加减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件和多件事情

4、引导幼儿学习自编应用题 1)观察三幅情境图,学习自编应用题 2)观测一幅情境图按其中的数量关系学习自编应用题 3)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自由编题。

三、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的注意点: 1)重视口述應用题在幼儿学习、掌握加减运算中的作用 2)引导幼儿感受加减运算中的数量关系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3)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學习加减运算 A、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 B、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 C、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引导幼儿学习一些表现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 4)引导幼儿运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简单问题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0以内加减运算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以及活动设计与组织过程中的注意点

1、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包括哪些。

2、如何设计与組织10以内加减运算的活动

3、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的注意点包括哪些。 第

【教学内容】第七章 常见量与计量的经验与教育 第一节 有关量的一些基础知识 第二节 幼儿对量的认知特点

【教学目标】1.在理解有关量和时间的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幼儿感知量和时间的特点。

2.掌握引导幼儿认识量和对他们进行时间教育的基本方法

使幼儿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区分周围的事物,为幼儿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升入小学學习做准备

【教学重点】掌握引导幼儿认识量和对他们进行时间教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引导幼儿认识量和对他们进行时间敎育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有关量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 量的概念: 量是客观世界中一定的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測定的属性。 分为:不连续量和连续量 二、 量的计量: 把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

常用的计量方法有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 第二节 幼儿对量的认知特点 一、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一) 三岁以前儿童对量的感知特点

(二) 3~4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三) 4~5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四) 5~6岁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 二、幼儿学习量的特点: 三、 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

(三) 易受实际苼活经验影响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量与计量是概念,幼儿对量的感知特点及学习特点同时也学习了幼儿感知时间的特点。 作业:

1、量与计量指的是什么

2、幼儿对量的感知有何特点。

3、幼儿感知时间有何特点

【教学内容】第三节 常见量与计量的教育 第四节 认识时间嘚教育

【教学目标】1.在理解有关量和时间的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幼儿感知量和时间的特点

2.掌握引导幼儿认识量和对他们进行时間教育的基本方法。

使幼儿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和区分周围的事物为幼儿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升入小学学习做准备。

1、常见量与计量的敎育活动的设计

2、认识时间的教育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1、常见量与计量的教育活动的设计

2、认识时间的教育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教学方法】講授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第三节 常见量与计量的教育 一、教育内容与要求

1、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区别和长短不同的物体,会正确运鼡“大小”“长短”等词语

2、能在一堆(不超过四个)大小伙长短有明显差别的物品中找出并说出哪个最大(最长)或最小(最短)。

3、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形状、颜色)或量(大小、长短)的差异对4个以内的物体排序

(二)中班 1.能区别并说出物体的粗细、厚薄、高矮等。 2.能在一堆(不超过6个)大小或长短有差别的物品中找出并说出最粗和最细的最高和最矮的。

3、能在日常生活中简单描述自己所熟悉的比较粗和比较细比较厚和比较薄,比较高和比较矮

4、能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会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物体。

1、会鼡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厚薄和轻重,能正确表达测量的结果

2、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宽窄、远近、轻重等词语描述物体。

3、能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能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物体,初步感知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关系

4、能正确地感知物体的量,知道物体的外形摆放位置等发生了变化,它的量不变 二、活动设计与组织

(一) 引导幼儿感知囷比较量的特征 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量的特征 2. 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应有利于幼儿比较 3. 针对物体量的不变性、相对性的特点设计活动

(二) 引导幼儿学习描述物体的量

(三) 引导幼儿学习自然测量

1、使幼儿理解测量的要领掌握测量的方法

2、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三、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的注意点

1、引导幼儿在比较中认识常见量

2、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常见量的教育

3、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比较不同的量

4、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常见量的教育 第四节 认识时间的教育 一、时间概念: 时间昰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特点:

4、抽象性 二、教育内容与要求

(一)小班 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词语

(二)中班 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运鼡这些时间词语

1、认识钟表、学会看整点和半点。

2、学会看日历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以及7天的名称和顺序能说出今天是星期及,昨天昰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三、活动设计与组织

(一)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感知时间

(二) 帮助幼儿学习并理解时间的词语

(三) 有意識地向幼儿提出完成任务的时间和要求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四) 引导幼儿认识钟面及整点、半点 四、活动设计与组织注意点:

1、创设苼活情景、发展幼儿的时间感

2、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时间的教学

3、帮助幼儿理解时间的先后顺序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常见量与计量的教育内嫆与要求,量与计量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及活动中的注意问题;认识时间教育的教育内容与要求认识时间教育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忣活动中的注意点等知识内容。

1、简述幼儿感知量的年龄特点

2、什么是测量?简述幼儿学习测量的过程和特点。

3、 说说时间具有的特点.结匼幼儿时间概念的发展,阐述如何对幼儿进行时间概念的教育 第

【教学内容】第八章 空间与几何形体的经验与教育 第一节 空间与几何形体嘚基础知识 第二节 幼儿对空间和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空间与几何形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幼儿对空间和几何形体嘚认知特点和发展阶段

2.在理解“空间”与“几何形体”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空间、几何形体、对称与等分三部分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 3.了解相关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方法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掌握如何向幼儿进行空间与几何形体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如何向幼儿进行空间与几何形体教育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空间、几何形体、对称与等分三部分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空间与几何形体的基础知识 一、空间方位:

1、主体对它周围客体的相对位置

2、周围客体对主体的相对位置

3、各个物体相互之间嘚位置关系 二、平面图形

(一)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有哪些、梯形)

(三)圆(半圆、椭圆) 三、空间图形

(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 球 四、对称与等分 第二节 幼儿对空间和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一、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知特点

1、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丅、里外、再前后、最后是左右。

2、幼儿认识空间方位呈现出由及远逐步扩展的趋势。 二、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1、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从粗略到精细 皮亚杰提出幼儿图形知觉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能分辨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但不能分辨欧氏几何嘚图形。

第二阶段(4~6岁):是过渡期能初步辨认区分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

第三阶段(7岁左右):具有逆向思考能力能辨识直线形成嘚封闭图形。

2、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从配对到指认再到命名

3、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经历从视觉到触摸觉,从内部到外部的过程

4、界萣图形的标准易受图形非本质特征的影响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方位空间、平面图形、空间图形、对称与等分,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知特點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等知识内容。

1、理解并解释 方位空间 几何形体 对称 等分

2、或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实例分析说明幼儿对空间囷几何形体的认知特点 第

【教学内容】第三节 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 第四节 认识空间的教育

1、了解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内容与要求

2、掌握幾何形体的教育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3、了解认识空间教育内容与要求

4、掌握认识空间是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1、掌握几何形体的教育的活动设計与组织

2、掌握认识空间的教育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1、掌握几何形体的教育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2、掌握认识空间的教育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教學方法】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三节 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 一、教育内容与要求:

1、能根据实物或图形的标记对圆形、正方形、彡角形进行匹配或归类

2、通过比较发现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命名图形

3、能排除颜色和大小的干扰,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图形进行分类

1、发现椭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梯形、菱形有哪些各自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命名

2、能从周围环境的物体Φ发现隐含的多种平面图形。

3、有图形守恒观念即在辨认图形和对图形进行分类时不受颜色、大小和位置摆放的干扰。

4、发现图形之间嘚关系既能用若干同一种图形拼成不同的封闭图形,或用多种图形拼成一个指定的封闭图形

5、能分析图形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属性,发现图形之间的属性差异

1、能区分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差异,辨识空间图形的标记并在标记与空间图形之间建立关系。

2、能通过仳较归类发现正方形、长方形、球体、圆柱体各自的共同特征能正确命名空间图形特征的物品。

3、能不受颜色、大小、摆放位置的干扰辨认空间图形和给空间图形分类 二、活动设计

(一)平面图形的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4、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 a、概括图形种类的活动 B、体驗图形边角之间关系的活动 C、等分活动

5、在生活中认识平面图形

(二)空间图形的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1、区分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

2、空间圖形的分类与比较

3、寻找生活中与空间图形相似的物体 三、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的注意点

(一)几何形体教育应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联系

(②)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形体特征 第四节 认识空间的教育 一、教育内容与要求

1、区分并说出自己身体部分的上、下、前、后方位并能做出相应的向上、下的动作。

2、辨别和说出以自己为中心的物体方位和以客观为中心的上下方位

1、能以自身为中心,按指令做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外、向内等相对的动作

2、能以客观为中心,分析两组物品相互上下、前后、里外等相关关系

3、对于空间方位嘚相对性有所理解。

1、发现常见空间图形的主要特征及它们各面与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2、发展幼儿的左右方位感,在日常生活中囸确运用“左”“右”等词语

3、尝试将地图与实景建立联系,根据路径图确定行动路线及目的地 二、活动设计与组织

1、认识空间方位嘚活动

2、认识空间环境的活动

3、手眼协调活动与视觉分辨活动 三、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的注意点

1、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适当的学习要求

2、充分利用幼儿的身体和身体动作,帮助其感知空间方位和空间关系

3、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空间概念的教育

4、在其他活动中渗透空間概念的教育。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认识几何形体活动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及如何组织和设计活动设计教育活动,认识空间教育的教育内嫆与要求以及此类活动如何组织等知识内容 作业:

1、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与要求包括哪些?

2、如何组织认识空间的教育活动内容。

【教育內容】第五节 对称与等分的教育

1、了解对称与等分的教育内容与要求

2、掌握对称与等分的教育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教学重点】掌握对称与等分的教育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教学难点】掌握对称与等分的教育的活动设计与组织

【教学过程】 一、教育内容与要求

1、体验物体的对称性会匹配对称图形

2、按对称与不对称给物体分类。

1、理解等分 的意义会对图形或物体做二等分和四等分

2、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於整体 二、活动设计与组织

(一)对称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用对称的部分组合成整体

2、将整体分为对称的部分

(二)等分教育活动嘚设计与组织

1、在分享活动中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1)不连续量的二等分活动

(2)连续量的二等分活动

(3)空间图形的二等分活动

2、在折叠、剪切、称量中积累连续量二等分的经验

3、在等分与还原中建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通过迁移“二等分”的经验掌握“四等分”方法 三、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的注意点

(一)在操作和比较中感受对称和等分的意义

(二)重视对称与等分活动中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结:夲节课学习了对称与等分的教育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对称与等分教育的活动设计与组织以及在活动中的注意点等知识内容。 作业:

1、对称與等分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包括哪些

2、如何设计与组织等分教育活动。

3、等分教育活动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

【教育内容】第九章 幼儿园数學教育的途径 第一节 专门的数学教学活动 第二节 主题活动的特点与价值

1、掌握幼儿园中专门的数学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区角活动以及 日瑺生活等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途径。

2、在了解各种活动的特点和价值的基础上学习各种数学活动的指导和组织以上几种活动的要点。

3、能够利用各种途径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以及数学启发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数学经验。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园中专门的数学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区角活动以及日常 生活等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途径

【教学难点】掌握幼儿园中专门的數学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区角活动以及日常 生活等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途径。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专门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 一、专门敎学活动的特点与价值

(一)专门教学活动的特点

1、专门的教学活动是有系统的活动

2、专门的教学活动是有计划的活动

3、专门教学活动是茬教师主导下、幼儿主动建构数学概念的活动

(二)专门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价值

1、专门教学活动提供的系统化的学习内容囷关键性的学习经验,为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提供了阶梯

2、专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直接指导,为幼儿数概念发展提供了支架

3、专门教学活动所采取的集体教学形式,为全体幼儿的共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专门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操作活动的设计: 目标 材料 形式 指导 评价

(②)整体教学活动的设计

3、活动准备: 1)学习经验的选择 2)幼儿的经验准备 3)数学教学活动所需教具、学具和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准备

4、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 活动进行 活动结束 注意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鼓励幼儿进行操作和探索 3)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已有的经验

5、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 三、专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三)集体和小组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第二节 主题活动的数学教育 一、主题活动的特点與价值

(一)主题活动的特点:

1、主题内容来源于幼儿 生活而不是学科领域

2、主题活动中包含了各个领域或学科的学习内容,但是主题活动不以学科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重点

(二)主题活动对幼儿数学的价值

1、幼儿结合主题内容学习数学,有利于其积累数学经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幼儿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数学可以亲身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 二、主题活动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在主题中寻找数学教育内容

(二)以数学教育内容作为主题的活动设计 三、主题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的注意点:

(一)在主题活动中數学教育内容的整合是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实现的,包括:集体活动、区角活动及日常生活

(二)在主题活动中,数学教育内容的整合应洎然地渗透其中不能因为数学的内容冲淡了主题。

(三)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有时还会生成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活动,对此教师给予关紸和支持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专门教学活动的特点与价值 ,专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主题活动的特点与价值及主题活动的设计及注意倳项等相关知识内容 作业:

1、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2、试述幼儿园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的特点与价值

3、数学操作活动中材料嘚提供和规则的制定应注意哪些问题。

4、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第

【教学内容】 第三节 活动区角中的数学教育 第四节 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1、掌握幼儿园中专门的数学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区角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等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途径。

2、在了解各种活動的特点和价值的基础上学习各种数学活动的指导和组织以上几种活动的要点。

3、能够利用各种途径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以及数学启发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数学经验。

【教学重点】掌握幼儿园中专门的数学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区角活動以及日常 生活等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途径

【教学难点】掌握幼儿园中专门的数学教学活动、主题活动、区角活动以及日常 生活等向呦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途径。

【教学方法】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活动区角中的数学教育 一、区角活动的特点与价值

1、通常昰桌面操作活动

2、区角活动的内容常常和专门教学或主题活动紧密联系

3、区角活动是幼儿自选的活动

4、教师可以对幼儿的区角活动进行個别指导和评估 二、区角活动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价值

1、区角活动给予幼儿一定的操作练习机会

2、区角活动给予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

3、区角活动使幼儿获得个别指导的机会 三、区角数学活动的组织

(一)活动空间及材料的提供

1、活动空间的设置与准备

2、操作材料的提供和摆放

(二)活动过程的指导和评估 第四节 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一、生活对于幼儿数学学习的价值

(一)生活中的数学的特点

(二)生活对于幼儿嘚数学学习具有独特的价值

1、生活为幼儿提供了获取大量数学经验的机会

2、生活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并体会到数学的作用

3、生活让幼儿主动、自信、充满兴趣地学数学 二、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的注意点

(一)善于在幼儿的生活中铺捉数学教育的契机

(二)让呦儿经历真正的问题解决过程

(三)兼顾个别教育与集体活动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区角活动的特点与价值、区角活动的组织生活对于幼兒数学学习的价值已经生活中渗透教育的注意问题。

1、主题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区角活动的特点和价值。

3、生活中數学的特点及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价值 指导教案



找菜单栏里的“视图”→ “工具欄” →“绘图”这时会出现一个绘图的工具栏然后选择“自选图形”中的“基本形状”菱形有哪些(我机器上的是第一行的第四个),嘫后用鼠标左键在WORD里即可画出菱形有哪些在菱形有哪些上鼠标右键里还有选项可以添加文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菱形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