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大学生群体在促进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

新闻热线: 6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县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地处乐山、宜宾、凉山三市州结合部,幅员面积2304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116个村、7个社区,总人口21万人,有彝、汉、苗等34个民族,其中彝族占46%,农业人口占83%。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在民族生存和发展历程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各民族只有在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过程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多元一体格局。因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民族发展一种动因和形式,有力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截止目前,我县20个乡镇有9个纯彝族聚居区,11个彝汉杂居区,我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现实存在和大势所趋。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共同繁荣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民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各民族差异化发展、法治意识薄弱、风俗陋习等问题,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各民族间发展差异大,影响民族团结和谐。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由于思想观念的滞后和差异化的人口计生政策等原因,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加之受知识文化、人口素质、语言障碍、基础设施等的影响,各民族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了不平衡、不协调的一面,主要体现在汉族聚居区发展普遍好于彝族地区、彝族聚居区又好于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如一些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不断滞后,与全县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发展不均衡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收入、生活生产条件改善等方面带来的差异,使得发展较好地区民族在社会地位上产生优越感,对欠发展地区认识上出现偏差,甚至污名化,认为来自贫穷落后地区人员素质低,对其产生厌恶、嫌弃心理,而欠发展地区对于长期处于劣势位置和受到不被平等对待,心中不满情绪引发仇富对立心理,使得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中难以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矛盾纠纷易发、频发,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法治意识淡薄,影响民族团结和谐。
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发展进程,使得民族地区政治体制、管理机制及法律制度的构建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程度的粗糙和滞后,往往靠传统的政治、法律手段和道德观念的约束来调整本民族内部和外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少运用现行法律来处理发生的矛盾和问题,加之我县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落后,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思想意识相对固化,观念转变存在难度与滞后,造成民族地区法治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往往出现重人情轻制度、重宗法轻法律、重私约轻公法等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治理方法已越来越不满足社会各方面的管理需求,而各民族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习俗不信制度的法治观念和暴力平事、非法私了的处理手段更使得社会各种矛盾、纠纷问题日益难以解决。比如,部分彝族聚居地区存在的滋事致死人命、轻身死亡纠纷难以搁平等突出问题,化解难度大,不能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了我县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阻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各民族间文化差异、陈规陋习,影响民族团结融合。
每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于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区别与其他民族的独有民族风俗文化。一是各民族在相互的交往交流过程中,各自民族文化产生的背景、内涵没有得到其他民族的深入认识、真正了解,部分文化内容不被认同,文化差异不被正确看待、包容、公平接受,在不同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中,各自依己拒彼、相互排斥,各民族间难以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使得民族矛盾纠纷易发、频发,阻碍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影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二是每个民族都有区别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传统风俗,同时每一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隐含着羁绊本民族自身发展的偏狭性、排他性和封闭性,存在保守和落后的文化糟粕及陈规陋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违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不被其他民族所接受,阻碍了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如在传统习俗方面,部分彝族地区由于生活环境闭塞、知识文化低、思想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对部分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陋习及派生出的文化糟粕仍深信不疑,存在重巫信鬼的迷信思想和婚姻聘金及礼金过高、婚丧喜庆互相攀比、彝族年节时间不统一、卫生状况脏乱差等陈规陋习导致的突出问题,既束缚本民族发展,加大民族间差距,又难以获得其他民族的认同,累及优秀传统文化一并遭到排斥,加重民族间相互厌恶、对立情绪,导致各民族间相互不尊重、不信任,阻碍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三、做好马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措施探索
促进我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依法维护民族团结,实事求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实现我县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繁荣。
(一)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壮大人才力量。
民族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民族团结是人与人的团结,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而少数民族干部具有特殊双重身份,既是党和国家的干部,有责任维护国家的利益,又是本民族的代表,应当反映本民族的利益,承担着安定一方、富裕一方的重大责任,因此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大力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使他们成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正确结合的典范,在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起到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关系的表率作用,增进马边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凝聚强大命运共同体,更好团结各民族人民,调动民族地区发展积极性,促进我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繁荣。二是牢固树立发展抓人才、抓人才促发展的理念,大力培养业务精、富有奉献精神的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充实到各行各业中,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引领我县民族团结、繁荣事业健康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有威望的少数民族民间人士和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具有双重身份的桥梁、纽带和引领作用,在宣传党的政策、反映各民族社情民意及参与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助推我县各民族团结和谐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二)优化民族传统文化事业,推动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综合文化业务素质高的民族文化工作者队伍,使他们成为各民族利益相互融合的典范,在各民族文化碰撞、交织的过程中,起到维护民族关系的表率作用,推动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促使各民族生态、旅游、医药、节庆等方面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保障各民族文化健康发展和民族文化正常交流。二是引导各民族树立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移风易俗。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不同民族文化碰撞中弘扬各自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他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改造和创新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剔除文化糟粕,变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陈规陋习。三是进行民族文化宣传和更为广泛的民族文化交流,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学习和认可,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内涵及产生背景,逐渐能够以理性的目光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予其他民族文化理解和尊重,同时在价值取向和评判中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认同,引导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思想,巩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同繁荣发展。
(三)加强民族法治建设,维护民族团结。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依法维护民族团结。一是进一步贯彻好我县地方自治条例,切实保障各少数民族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和自治权利,在发展我县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和功能。二是要建立和健全依法处理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案件的有效机制,探索建立我县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障法,坚持有法必依,依法解决侵害我县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件;探索建立处理涉民族因素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妥善处理,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和当地范围。三是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并强化对法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强化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规范和协调民族关系,着重加强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聚居区法律知识普及,提高民族地区的法律意识,切实形成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依法办事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加强民族事务精细化治理,针对我县民族地区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治理方略,善于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文化、信息、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施治。
(四)突出重点发展区域,促进全面发展。
促进我县各民族地区全面和谐发展,缩小差距,消除矛盾,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一是必须要牢牢抓住国家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乌蒙山片区区域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借助我县作为国家重点扶贫县的后发优势,加大争取扶贫资金和项目力度,落实好各级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县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县发展规划,重点偏向落后地区,特别是边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把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边远落后地区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切实解决就业问题,不断改善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减小地区间差距,缩小贫富悬殊,推进全县各民族地区平等均衡发展,筑牢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基础,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本文作者系马边彝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长 )
没有相关内容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位置&&
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发挥更大作用
华夏经纬网
  在兵团党委六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张春贤指出,兵团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发挥更大作用”“用实际行动开创兵地融合发展新局面,拓展兵团发挥特殊作用的路径空间”。
  60多年来,兵团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就是一部民族团结、兵地融合发展的历史。在屯垦戍边实践中,兵团主动服务新疆工作大局,为各民族群众大办好事实事,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新中国治国安邦的千秋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形势下,围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不断深化民族团结、促进兵地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是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的重要部署,是兵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是兵团事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新时期兵团发挥特殊作用的政治基础、先决条件、有力保障和重要途径。
  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深化民族团结、促进兵地融合发展,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需要;既是一项重大的政治要求,也是兵地双方的共同需要。兵团各级干部职工群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兵团党委六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上来,营造浓厚氛围,抓好工作落实,在全兵团凝聚起深化民族团结、促进兵地融合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要在创新抓手、取得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一系列部署要求,全面总结深化民族团结、促进兵地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做好兵地规划计划和重点工作衔接,推动建立兵地定期协商和融合共建工作机制,深化兵地干部群众结对交流联谊,推进兵地经济、文化、社会、干部人才、维稳等共建共创,做到思想相通、感情相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维稳责任共担、向南发展共举、产业发展共赢、城镇建设共推、社会服务共享、文化交流共融、生态文明共建、民族团结共创、干部人才共用。
  要发挥好经济、文化的催化剂和黏合剂作用。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三化”建设、民生建设、可持续发展中,兵团各级务必深化推进兵地在政策支持、产业布局、园区建设、通道建设、重大项目、吸引投资以及共同“走出去”等方面的融合,支持兵团企业面向地方合作发展,发挥兵团优势深入开展支农支教支医活动,加大节水灌溉等先进农业科技向地方推广力度,多措并举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增收,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基础设施衔接、产业布局配套、企业联合重组、市场体系对接。
  民族团结和兵地融合发展,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长远。只要我们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就一定能为兵团更好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来源:&兵团日报&& 转自:新华网
  
&&相关报道
&&?&&?&&?&&?&&?&&?
主办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事务办公室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doc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PAGEPAGE5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摘要: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一方面是培养少数民族骨干的必要途径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可或缺的拼图,一方面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如何促进民汉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X(-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的各类政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以下简称民族生)离开家乡求学生活。由于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部分民族生难以适应开放多元的大学生活,离不开“同乡圈子”,局限于小团体内部,缺乏交流、交往、交融的途径和平台,不利于自身的成长成才。  一、民族生交流、交往、交融现状  出于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客观原因,民汉之间的隔阂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民族大团结关系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在这种背景下,让民族生走上舞台展示自己,让汉族学生欣赏民族生、了解民族生、接纳民族生,探索构建相互嵌入的高校管理模式模式,促进民汉学生之间交流、交往、交心、交融,是做好高校民族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重要手段。  当前,大学阶段学生民族团结交流、交往、交融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能够基本满足青少年德育教育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各学校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只重视智育,主抓第一课堂,忽视对德育的重视。学校领导对民族生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没有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之中,缺乏相应的机制和保障措施,活动浮在表面,流于形式。二是民族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分散、不成体系,无法形成联动机制。目前,民族团结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仅限于演讲、座谈、报告会等形式,且参与面不够广泛。三是少部分民族生的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容易受到民族分裂分子的蒙蔽和蛊惑。近几年,三股势力加紧向教育领域渗透,与我们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阵地、争夺青少年一代。  二、民族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  开拓民族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搭建民汉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提升民族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实现民族文化共享、弘扬、传承,切实维护校园稳定、丰富校园文化的前提,是践行教育强国伟大理念,培养政治坚定、知识全面、综合素质过硬的少数民族骨干的重要途径,对丰富学生培养路径、发展学生培养模式、探索学生培养体系、研究学生培养成效具有重要影响。  (一)鼓励民族生展示与宣讲本民族语言、服饰、饮食、风土人情,以互知为基础,提高民族生的自信,帮助民族生尽快融入学校。民族生极其渴望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习俗以及家乡的风土人情展示给其他民族的同学,以求消解认识误区、打破以往成见,与其他民族同学和谐共处。而汉族学生对于丰富多彩、神秘诱人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习俗以及其家乡的风土人情充满好奇,有了解的热忱与兴趣。在这样一个心理共识之下,为少数民族同学和汉族学生搭建桥梁,为各民族学生建立友谊提供一个机会和平台,同时成为建立同伴关系、提升交往能力的心理契机。  (二)建立普通生与民族生的朋辈互信计划,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团结友爱、富有凝聚力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民族生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真正融入到学校的文化氛围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训练一批熟悉本民族风土人情、有一定文化素养、爱国爱校、友好亲和的民族生;吸引招募一批对少数民族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生,使之认识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通过训练与合作,提高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间文化差异的认识,形成兼容并包的气度,达成互谅互惠的关系。  (三)巩固普通生与民族生的朋辈互助计划,提高民族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民族生专业素养,帮助民族生处理学业困难问题。形成朋辈互助机制,建立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互助模式,为民族生招募学业上的导师。利用结对关系,培养多方面深层次的综合素养。  (四)着力培养民族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民族学生多数来自遥远的西部地区,往往一年甚至数年才回一次家,来自家庭的关怀少,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通过各类培训,旨在激发和培养民族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加强对民族生群体的关怀,同时提供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熟悉校园、认识社会的机会。  三、建议和思考  交往是形式,在学校与院系两个层面,需要将民族团结交流、交往、交融工作当作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学生交融总目标,立足实际、务实创新,充分发挥学工部门、共青团在民族团结交流、交往、交融中的特殊作用,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交流是内容,各类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着重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日益增强的思想和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本情况的了解,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开展调研。自2015年5月以来,调研组对三个层面的群体进行专题调研。一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西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百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开展了调研,共问卷调研600多份,同时辅以小组访谈的形式深入访谈。二是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主要是对广西民族大学开展暑期高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进行调研,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一组队伍以个案进行跟踪。三是对大学毕业生群体进行调研,主要在百色市平果县、河池市南丹县等数个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调研,通过小组座谈、个别访谈、会议座谈等,对“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选调生等较有代表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进行调研。
  一、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能够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积极作用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社会:民族交往的新局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民族交往空前广泛
  我国各民族长期形成“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散居”,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即使在民族自治地方,也往往形成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居住的局面。
  2.民族交流空前深入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真正实现了各族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利益上的一致性,增加了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民族交流更加丰富多样。
  3.民族交融空前深化
  党的民族政策确保了各民族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既充分展示自己又能够充分发展自己。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富裕程度的提高,各民族的共同点越来越多,但各自的特点并不会因此减弱。
  (二)中观群体:高等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交往实践能力1.教育优化了大学生的人类交往本质
  现代教育在后现代主义的强烈质疑和批判下,已再难重现昔日建构于想象的主体性之上的辉煌景象,而逐渐由主张取消主体性原则的后现代教育理念取代,该理念所重点关注的就包括“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的相互交往于沟通的教育目的观”。
  2.人类交往促进了大学生的教育发展
  概括地说,人类交往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无外乎突出地表现为与人以及人的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的收获,从而达到增长经验见识、提高协商能力的效果。
  (三)微观个体:民族地区大学生个体能动作用与一般的大学生群体相比较,身处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群体,除具备一般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特性之外,还会由于民族地区的政治、社会、文化氛围,以及自身民族身份的对比差异,而与一般大学生群体呈现不同的特点,最明显的就是该群体具有更为强烈的民族感。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在校大学生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存在制约因素1.在校大学生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存在浅层化
  在调研中,发现与民族有关的内容较少被引入高校的课堂教学与党团活动之中。
  2.在校大学生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活动的宣传和指导较为欠缺
  针对认识来源的问题,与最高比例所呈现的差距表明了学校层面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和引导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对学校有关工作的认可问题,在肯定态度与否定态度几乎平分秋色的表象下,实则持几近否定意见的比例是最高的,并且与完全否定的比例一起统计,其比例较之肯定态度之和则略高几许。由此可见学校对这方面的宣传和指导成效甚微而不被该群体所看重。
  3.在校大学生民族事项的敏感程度不高
  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不知道有民族班级。在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的汉化程度都很高,以致弱化了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少数民族人群对民族事项的敏感度。
  (二)在校大学生校外实践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存在制约因素1.在校大学生校外实践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识相对薄弱
  在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中,对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识还相对薄弱,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2.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相对缺乏,实践经验与技巧犹显不足
  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着积极的热情与持续的动力,但他们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时实践经验与技巧则显不足。
  (三)大学毕业生群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存在制约因素1. 大学毕业生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能力还需较长时间培养
  大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因其相对浅薄的社会阅历而导致其在交往技巧上欠缺,这需要他们花费更长的时间来适应社会。
  2.大学毕业生容易出现民族文化差异及冲突,影响推动力度
  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缺乏,有时可能会出现与少数民族群众间的文化差异,甚至民族文化冲突,进而影响了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1.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
  建议在各级政府的统筹下,高校应抓好相关文件的落实,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要加强对民族常识的宣传教育;要加强对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政策意识;要加强对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各级政府要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视角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法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得到普遍落实,保障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
  (二)着力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利用好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民族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少数民族经济开放开发区和民族经济特区,扩大经济发展自主权。
  2.完善相关制度,引导大学毕业生向民族地区流动
  政府应制定有关的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去少数民族地区作贡献,他们在带去技术的同时,其先进的观念也会对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产生影响,这也是加强交流的重要途径。
  3.鼓励与支持大学生与民族地区群众双向流动和融合
  各级政府应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生活、就业上的方便。各级政府还应引导和支持高校组织大学生深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三)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民族干部1.大力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
  党和政府应继续坚持民族教育政策,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倾斜性的招生政策,大力招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人数极少的少数民族,应实行定向招生培养制度,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2.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
  应积极参与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着力研究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等问题的调研,积极与组织人事部门加强协调沟通,争取出台有关少数民族干部选拔任用的具体办法。
  (四)加强顶层设计
  1.增强民族文化理论课的实效性
  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推进民族理论政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完善嵌入式教育管理格局
  各高校应在教育管理方面下功夫,注重从细微处强化大学生群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支持大学生开展各类文化建设活动,如设立适当的经费,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等。
  3.健全大学生群体常态化交往交流平台
  可以建立“四大平台”:一是学习互助平台,二是科研创新平台,三是社会实践平台,四是文化交流平台。
  4.营造全员参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氛围
  一是选树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二是加大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力度。
  课题负责人:陈铭彬
  【本文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调研报告》成果摘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交融手抄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