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奥数从没有获得过奥数冠军 却有那么多菲尔兹奖

奥赛失冠,哪儿来那么多功利心
&&&&来源:&&&&
原标题:奥赛失冠,哪儿来那么多功利心
■将新闻进行到底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学生数学学科竞赛活动,其影响力毋庸置疑。7月4日至16日在泰国清迈举行的第56届该项竞赛中,美国队拔得头筹,中国和韩国分获第二、三名。   这本是一场普通不过的奥数比赛,然而却有众多媒体打出了“不科学,国际奥数比赛美国击败中国夺第一”,“中国奥数队败给美国, 学习奥数有什么好处”等标题制造噱头,赚足了读者的眼球。   旨在锻炼思维逻辑,培养具有数学天赋人才的奥赛似乎已经成为了以往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人们对此众说纷纭,甚至将矛头直指国家教育部取消奥数高考加分的政策。我们应该如何冷静客观对待奥赛结果,奥数教育又该走向何方?   “重要的是解题过程,我会有成就感”   奥数在中国,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失控于90年代。从小学到高中,它紧紧追随着每一个学生的脚步,像一块乌云挥之不去。然而,学习奥数真的是因为加分政策而被逼无奈之举吗?为此,笔者采访到三位有着相似奥数经历的同学。   “我学过三年奥数,但不喜欢奥数。因为老师开设的奥数班要求整个班级必须参加,另外我们的毕业考试涉及奥数内容以及高考加分政策,我只好硬着头皮学。”毕业于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的李恒同学告诉记者。   虽然很多人学习奥数的经历并不愉快,但是抱着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学习奥数的学生仍大有人在。“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一直学到高中,后来为了高考觉得奥数获奖太累太难就没学了。我对奥数还是挺喜欢的,并且湖南省一直很注重奥数培养。”毕业于湖南株洲第二中学,有着10年奥数经历的戴紫旭同学坦言。   就读于清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的大三学生卢宝杰有着三年奥数学习经历,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道:“虽然主要原因是因为加分政策而学习,但是个人觉得还是蛮有趣的,经常遇到想不通的地方,要一直想一直想,但是会觉得有成就感。”这也印证了奥数的本质――寻找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更重要。   对获奖“畸形关注”导致“全民奥赛热”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在全国政协的一份相关提案的答复中强调,“不得将各类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并列举了各地“针对普遍存在的‘奥数热’现象”所采取的整治工作。其打压奥数功利倾向的态度十分明朗。   在种种批评和加分应试的争议下,2014年底,中国教育部无奈宣布取消高考奥数加分,这也成了此次国际奥数比赛“失败”后,网民集中吐槽的焦点。   为此,笔者采访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熊丙奇。他表示,“奥数存在的价值,是发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为了功利的获奖,或者敲开进入名校的大门。我国学生参加国际奥赛,主要目的也不是拿回冠军,而是去交流、切磋,过分看重成败,这本就是奥数功利化的表现。参加奥赛获得冠军,根本说明不了什么――中国学生花很多时间   集中训练,在奥赛中表现优秀,但却没有人成长为数学大师;对奥赛获奖的畸形关注,导致‘全民奥赛热’,增加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   “对于本来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来说,以前可以获得奥赛奖项被保送或是升学加分,现在取消似乎很吃亏。这种想法本来就是扭曲的。”熊丙奇说道。“一方面,自己参加奥赛培训这应该是兴趣使然,通过培训获得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何来吃亏一说?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取消了奥赛保送和加分,可是,自主招生的高校却很重视学生的学科特长表现。因此,都把获得奥赛全国和省级奖项的学生作为重要的自主招生对象。如果网友们知道高校自主招生关注奥赛获奖学生,就不可能轻易发出是因为取消奥赛加分,才导致失冠这样的无聊感叹。”   我们的奥数教育到底想要做什么?   我们的奥数教育到底想要做什么,又该如何做呢?   “因材施教很重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章祥荪院士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他强调,奥数教育属特长教育范畴,适合对一些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开“小灶”,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奥数的目的是培养一些对数学本身有热情和兴趣的学生,它针对的是一小部分人群,考察的内容已是超出教学大纲的。它通过增加难度来锻炼学生思维,训练运算技巧,培养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灵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家长为代表的大众人群不能把奥数看得太重,不要以加分政策的取消过度诠释中国队的争冠失败。”章祥荪院士认为,“奥数教育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拥有纯粹的智慧和思维的快乐,而不是枯燥的演练和晦涩的答题。虽然在今年的奥数比赛上中国队没有拿冠军,这并不能代表中国整体学生的学术素质。对待奥数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信心。要对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加以培养,不要强迫孩子去学。”   数学大师丘成桐说过,“奥数不少题目很刁钻,作为爱好偶一为之是可以的。如果作为主业精心揣摩,甚至为了应付升学,则是很荒谬的事。打个比方,以学医来说,奥数就像疑难杂症,如果不扎实打好基础,只攻疑难杂症,到最后可能连普通的感冒都不会治。这能说是合格的医生吗?这样子学,学懂了无异于没学。”他认为,奥数本来定位在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高中生。小学阶段选择一些有趣的、有价值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数学内容,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采写手记―――― 奥数无原罪   本次奥赛的结果被英媒报道为:“美国破天荒。”的确,这是美国自1994年夺冠之后,时隔21年再度夺冠。而在此之前,冠军获得者通常是中国。由此,国民舆论陷在了狭隘的功利思想的漩涡中,这无疑是把奥数教育当成了单一度量学生能力的标尺,抛弃了以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发现和选拔数学精英的初衷,背离了奥数教育培养数学人才的本质。社会舆论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加分政策的取消,这种过度诠释和批判很容易与单一凭考试成绩的评价制度相互激荡、侵袭和扭曲孩子的内心。奥数并无原罪,有统计表明,95.4%的北京大学学生有过奥数学习经历,这一方面说明奥数教育确实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   奥数进入中国的三十年以来,在漫长而且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奥数教育任重道远,要想发展好奥数,首先,学校需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扳正扭曲变形的“竞赛体制”,让教育回归其培养人才的本质。其次,社会需要反思,奥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而不是竞赛机器,奥数冠军并不代表数学冠军。最后,每个人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奥赛成绩,观念的转变才是一切改革崭新的开始。   ――――延伸阅读―――― 中国有着最多的奥数冠军,却没有几位数学家   1999年至今,中国共获得18枚奥数金牌,比其他国家都多。2006年至2014年,中国在近十年奥数竞赛中,除2007年和2012年名列第二名,其他都是第一名。   然而,国内数学家们近几年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国外的“奥数金牌”得主中,已经产生了“数学金牌”得主――40岁以下数学家最高奖菲尔兹奖的获奖人中,已有多位奥数金牌选手。甚至,国际数学联盟的领导人中,也已出现了当年的奥数选手。   生于澳大利亚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在10岁、11岁、12岁参加过三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银牌、铜牌各获一枚,最好成绩是所有选手中的第23名。31岁时,他获得菲尔兹奖。如今,他也只有40岁。   43岁的越南数学家吴宝珠曾是1988年、1989年连续两届奥赛金牌得主。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官方网站显示,因为破解庞加莱猜想并且拒绝领取菲尔兹奖和百万美元奖金而声名远播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是1982年奥赛第一名。奥数选手成为数学家的案例,刺激了中国同行。有专家指出,中国“奥数金牌”得了最多,数学家却没出多少,“这跟教育肯定有关”!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热门问题 |
来自子话题: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丢了奥数冠军可能并不是什么坏消息_网易新闻
丢了奥数冠军可能并不是什么坏消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7月4日至16日在泰国举行。美国夺得冠军,中国和韩国分获二、三名。这是美国自1994年夺得冠军后,时隔21年再度夺冠。而在此期间,第一名获得者通常是中国。英媒由此惊呼,“美国破天荒”。中国网友则调侃,“奥数都不加分了,谁还陪你玩”,“实际上是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娃,打败了在中国读书的中国娃”(见7月19日本报A09版报道)。  和美国时隔21年再度夺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自从1985年参赛以来,一共拿下了19次总分冠军。这个统治地位实在是不亚于乒乓球啊。然而,尽管中国有这么多奥数冠军,但这些冠军,却几乎没有人最终成长为合格的数学家。相比较而言,1985年以后,其他很多国家的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已经在数学界崭露头角,很多人都已经获得了有“数学诺贝尔”之称的菲尔兹奖,而中国的奥数冠军们却整体落后于这些曾经的手下败将。
为什么奥数强国无法成为数学强国呢?可能同时获得过奥数金牌和菲尔兹奖的澳大利亚数学家陶哲轩最有发言权:“数学竞赛和数学学习非常不同。尤其研究生生涯,学生们不会遇到像数学竞赛题那样描述清晰、步骤固定的题目,尽管竞赛思维在解决研究型问题的某些步骤速度很快,但这无法扩展到更广泛的数学领域,更多问题仍赖于耐心和持久的工作—阅读文献,使用技巧,给问题建模,寻找反例等。”举个不算恰当的例子,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套路武术和实战武术的区别,套路武术有统一标准,考校的是运动员动作是否精确达标,这是可以通过刻苦训练而达成的。而实战武术,临场变化多端,需要随机应变,这个除了刻苦之外,靠的恐怕就是阅历和悟性了。
在“大象公会”的一篇文章中,就详细探讨了中国奥数为什么行和中国数学为什么不行这个问题。中国奥数的优势,其实和中国竞技体育很相似,都是集中资源专业培养的结果。在中国很多中学,都会有理科实验班的存在,这种班级,专门是用来培养竞赛选手的。同时我们也都知道,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投入奥数学习,奥数成绩一度作为升学考试的加分项。其实除了专业培训,我们还有一个更为基础的优势,就是应试教育,高强度的应试教育,为中国学生的基础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作为本次奥数竞赛的总分第三名韩国,也是以应试教育著称。
然而竞赛的成功需要付出代价,这些年对奥数的反思就是因为这一点,为了获得加分,众多孩子投入到他们根本不擅长的奥数学习当中,其中的痛苦不言而喻,而更痛苦的是,这项对智力要求极高的项目绝不是刻苦就能成功的,太多的孩子把精力和信心就这样搭在奥数上了。而那些脱颖而出的人,最终也没能敲开数学殿堂的大门,著名数学家威廉·瑟斯顿曾把数学竞赛比作“单词拼写比赛”。他认为,单词拼写比赛获得名次并不代表成为优秀作家,数学竞赛也一样:好成绩不意味着真正理解数学。
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就曾经直接了当地指出: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在一次演讲中,他提出了真正通往数学殿堂的路径,非常值得思考。
丘成桐教授首先提出要通过兴趣去感受数学之美。在他看来,科学家的成就往往源自于对科学的热爱,然后“让思想在脑海里汇聚,运气与灵感就自然得来。”这让人想起爱迪生的那句名言:“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而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关键。”无论是被苹果砸了脑袋的牛顿,还是瑞士专利局公务员爱因斯坦,都在印证着丘成桐教授的看法。
大象公会的文章介绍,中美数学教育拉开差距,或许关键原因是美式的分类教育。美国对普通中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基本要求不高,有天赋、感兴趣的学生,则可以在中学里完成大学先修课程。修完之后,会参加先修课程考试。先修课程难度远高于美国普通高中数学,相对于数学竞赛,它的设置更有利于形成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比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先修课程中,微积分部分的两门课程覆盖了一元微积分的所有知识,相当于美国大学两个学期数学课程的内容,通过这些训练能更合理地增进对微积分的理解。而讲求竞赛的中国高中则很少注重这类知识。
丘成桐教授的另一个观点来自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陈省身。陈省身说过一句话:“做学问一定要跟有学问的人在一起。”这讲的是氛围的重要性。大象公会的文章指出,现代数学和很多基础学科一样,延续的研究传统和学派氛围,往往决定了其成就的高低。在这一点上,中国大学与欧美大学存在巨大落差。而苏联和东欧国家竞赛成绩也曾非常出色,但同时又是数学研究最顶尖的国家—过去近100年中,苏联(俄罗斯)一直都是数学研究最顶尖的国家,是公认的和美国及法国齐名的数学研究大国。它与中国的强烈反差,恰好也是这个原因。可惜因为特殊年代的冲击,中国没有形成这样的学术传统。最终,由于前方没有开放的高等教育氛围和连续的数学传统,中国的天才们止步不前。
也许这次丢掉冠军不是坏事,起码从网友的调侃中我们能够看到,对竞赛荣誉的偏执正在退烧,而这两年国内众口一词地要求取消奥数加分正是对过去的某种执着的纠偏。人们渐渐认识到,就像金牌和国家体育繁荣没什么关系一样,奥数冠军和数学家的培养也不是正相关的。观念的转变,是一切变革的开始。
本报评论员 牛角(来源:新文化报)
本文来源:华商网-新文化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华商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奥数产业链为何斩不断?·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A06版:中国
A01版 要闻
A02版 要闻
A03版 重点
奥数产业链为何斩不断?
奥数热背后是成年人的利益之争,仅北京奥数市场规模一年至少20亿
  戳破奥数的泡沫并不难,为什么大家对这种猴子捞月式的游戏却痴迷了20年还执迷不悟?因为在奥数的背后是一场成年人的利益之争,教育机构靠办奥数班敛财,研究机构靠炮制奥数教材赚钱,他们利用当前的择校机制,一手扮演了裁判,一手扮演了运动员,把孩子和家长往奥数培训机构里驱赶。20亿元的巨大市场,这也许才是奥数有禁不止背后的真正原因。  本报讯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自从10多年前奥数热开始出现,如今奥数已经渗透进中小学的每个角落,进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奥数教材、奥数培训班,林林总总。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对奥数现象痛下断言,“奥数之害远甚黄赌毒”,一时间,声讨奥数的声音不绝于耳。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举行一次,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专家命题,难度甚至超过大学入学考试。记者在北京、武汉、广州、南京等地调查发现,奥数班一直非常红火,有的孩子甚至在学前就开始报班了,有的孩子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竟同时报了几个奥数班。学生、家长追逐奥数、痴迷奥数,也让很多人嗅出了商机。背后潜藏着一个多大的市场?    奥数市场规模庞大    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所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这里的奥数班分春、秋、寒假、暑假四个学期,奥数老师也分了几个档次:1440元是专家班,上6周课,每次两个小时;1080元是名师班,共16个课时。其他学校也类似。  如果按照每期奥数班的学费1500元计算,一年春、秋、寒、暑四个学期中仅学习两期,那么一个学生学习奥数一年就需要花费3000元的培训费。据了解,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有120万左右的学生,如果有60%的学生参加奥数培训,仅仅北京市,奥数催生出来的市场规模就超过20亿元。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办一个奥数培训机构,一年少则有数百万元的收入,多则有数千万的收入。  除了办培训班,奥数出版物也是奥数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产业,一些大的培训机构甚至专门设有售书部。    奥数成了孩子们的噩梦?    奥数热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奥数产业链,在这个庞大的利益链条中,有积极办奥数班的中小学,还有重点中学的老师甚至重点大学的老师,以及社会上的奥数培训机构和相关出版机构等。而奥数热的主角—————孩子们在这里面又得到了什么呢?去年广州市对1000名少年儿童进行了一个梦想大调查,有的孩子的梦想竟然是永远不要再上奥数课。在奥数班火爆的今天,奥数却成了一些孩子的噩梦。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首先它会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挫折感,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大的伤害。”事实上,国内外专家公认,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据统计,自1986年我国正式参加国际奥数竞赛以来,共有101名选手获得金牌,近年更连续6届获得团体冠军,但迄今为止这些金牌选手当中,没有一个人获得过授予青年数学家的菲尔兹奖。奥数热并没有为中国选拔出真正的数学人才。一项对全国奥数竞赛获奖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虽然他们中很多人被保送到了大学的数学系,但毕业后大多数人从事的却是与数学无关的工作。    择校机制维系利益链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是要去学奥数?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升初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教育部门也三令五申,小升初实行就近入学,不进行择校,但目前很多地方的小学生入读重点中学,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通过考试择优录取,而奥数成绩则是重点中学最看重的一项指标。  戳破奥数的泡沫并不难,为什么大家对这种猴子捞月式的游戏却痴迷了20年还执迷不悟?因为在奥数的背后是一场成年人的利益之争,教育机构靠办奥数班敛财,研究机构靠炮制奥数教材赚钱,他们利用当前的择校机制,一手扮演了裁判,一手扮演了运动员,把孩子和家长往奥数培训机构里驱赶。20亿元的巨大市场,这也许才是奥数有禁不止背后的真正原因。
document.write('');中国奥数选手拿了不少金牌,至今无人问鼎菲尔兹奖
山西人事考试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学科竞赛网按: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全名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一个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奖项。它每四年颁奖一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得奖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菲尔兹奖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要求设立的。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未设数学奖)。第一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是丘成桐。
  诺贝尔奖中,只设有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5个类别(1968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而没有数学的份额,使得数学这个重要学科失去了在世界上评价其重大成就和表彰其卓越人物的机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先后树起了两个国际性的数学大奖:一个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持评定的。在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奖;另一个是由沃尔夫基金会设立的一年一度的沃尔夫数学奖。这两个数学大奖的权威性、国际性,以及所享有的荣誉都不亚于诺贝尔奖,因此被世人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从1936年起开始颁发,随后成为最著名的世界性数学奖。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也有人将菲尔茨奖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章(正面)
  网友卢旺杉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的IMO金牌选手为何至今无人获得菲尔兹奖的原因。具体如下:
  菲尔兹奖是授予四十岁以下的的数学家的,而奥数金牌通常是十八岁以下。
  如果我们假设菲尔兹奖获奖者平均37岁,而奥数金牌获奖者平均年龄17岁。则他们的年龄差别大概在20岁左右。这样通常情况下,1990年金牌获得者要在20年后的2010年才处在菲尔兹奖评选范围内。
  从List of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participants上,我们可以看到,菲尔兹奖与20年前左右的IMO成绩的相关性是惊人的高的。从1990年开始算起,每届获奖者中都会有至少一位是20年前左右的IMO获奖者,一共26位获奖者中有13位是曾经的IMO获奖者。把他们的菲尔兹获奖年份和他们的最好成绩年份做差之后,得到平均值恰好是20,符合我们的猜测。
  而从中国队IMO比赛历年成绩总结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队是从1997年开始从未低于第二名的,那么这批人要到菲奖评选,差不多在2017年。
  另外虽然中国总分老是第一,但个人赛中,只是从2000年开始才总是有选手获得个人的头名,而数学基本都是拼个人是否顶尖而不是团体。
  这样算起来差不多要在2020年才会菲尔兹。
  巧合的是,2000级北京大学数学系校友张伟和恽之伟(后者是上图中2000年满分金牌),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获得拉马努金数学奖,这个奖项是只授于32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的。
  所以,只是时候未到。
  另一位网友匿名补充一下 作者卢旺杉 的解读。 卢旺杉 认为没有得到菲尔兹奖的主要原因是时机未到。但匿名网友认为:尽管存在时间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过去二十多年,尤其是 1988 - 1998 期间大部分中国数学奥赛金牌得主流失过多。这些奥赛金牌得主多数没有选择从事数学方面的科研工作,少数选择从事数学研究工作的进展似乎也不算顺利,以至于转行率很高。
  回顾菲尔兹奖,多数得主是知名大学的数学系终身轨教授 (例外也有,比如解决庞加莱猜想的 Perelman)。如果金牌得主有相当大的比例继续从事全职纯数学研究 (这点基本只能在大学或纯数学研究所做到),才会有比较高的几率得奖。可惜的是,国内历届金牌得主最终从事全职数学研究的人太少,基数一小,能否得奖就变成彩票游戏了。
  根据我的印象,奥赛金牌得主后来赴美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很高,但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数学研究的凤毛麟角,而在数学研究中崭露头角 (外在标准是在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数学系任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 的更少. 我印象中目前拥有大学教职,从事全职数学研究的奥赛金牌选手只有如下几位:
  恽之伟(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
  陈 (Alberta 大学副教授)
  何旭华(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
  袁新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
  倪忆(加州理工助理教授)
  王菘 (两块金牌得主,中科院研究员)
  高峡 (北京大学讲师) 1987 年 IMO 金牌依然是讲师,很奇怪
  更多的金牌得主是从事了一段时间数学研究后出于各种原因放弃了,这些人基本上已经不可能有菲尔兹奖的机会了 (当然张益唐那样的小概率事件也是有可能的),比如:
  库超 (IMO 银牌, 曾在 UIC 做过讲师,现在九章资本管理基金)
  杨保中(拿到MIT数学博士后改行学了经济,又从斯坦福拿了个经济学博士,目前在佐治亚州立大学经济系做助理教授)
  霍晓明(拿到斯坦福统计系博士后改行做了工业工程,目前在佐治亚理工工业工程系做教授)
  汪建华 (拿到MIT数学博士后改行做了软件工程师)
  杨克(拿到CMU计算机系博士后去谷歌做了软件工程师)
  每个人的职业选择都是自由的,但总体感觉奥赛数学金牌获得者虽然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奇高,但最后选择数学为终身职业的人很少,我不确定这一比例是否低于其它国家奥赛金牌选手。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相关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 本网转载的文章在于传递信息,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需删除请及时联系。
(三) 招聘单位无权收取任何费用,请求职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警惕虚假招聘,避免上当受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奥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