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究得到了什么,这些以什么形式项目成果的呈现形式出来就可以了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介绍科研课题研究常用方法
科学研究始于观察。教育科学主要以人为研究对象,要揭示人在现实生活各种活动中的有关情况和行为表现,就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描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观察技术和策略不断提高,观察结果更趋有效、可靠,这促使教育科学研究更加广泛使用观察法。观察法成为收集教育科研资料的基本方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观察法的基本概念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通过感觉器官和辅助设备,对处在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信息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这里的“研究对象”一是指教育活动中的人,比如校长、教师、学生等;二是指人的活动,比如说备课、上课、开会、读书、考试、游戏等,我们观察这些活动,看它是如何进行的,结果如何。而“自然状态”是指研究者不控制或不干扰观察对象,使其保持常态。
“观”是指看、听等感知行为,“察”是指分析研究,观察不但需要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还需要思维器官积极思考。例如,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看到学生没有积极投入到班队活动中,他就可能意识到活动的趣味性、需求性或者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出了问题。所以说,观察是一个既在看又在想的过程。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课堂观察研究是非常有效、便捷的研究方式之一。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它蕴含着丰富、极具价值的研究要素,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合适的场所。例如,为了研究有效的课堂管理机制,就要深入课堂进行观察;为了了解优秀学生怎样形成,就要对优秀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观察;为了有针对性的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就要对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等等。
平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以及学科知识的传授上,这使教师很少对自己的行为有自觉意识,无论这些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所以通过对自己和同事的课堂进行观察,可以增进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心,提高自己自主性的专业判断力,并通过观察研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校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二、观察法的特点
1、可重复性
观察要在可重复出现的情况下进行,能对被观察现象进行反复的观察。只有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连续、反复的进行观察,才能分辨观察现象或过程是必然还是偶然的、是表面还是本质的、是全面还是片面等等。能观察的次数越多,越能准确反映所要观察的现象。
例如:在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中,在数学课上发现一名学生有反复检验试题对错的异常行为。这是该生对答案认真、负责的正常行为还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强迫行为,只有通过反复检查才能得到符合实际的结论。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的活动。观察是根据课题的需要,为解决一定的问题,其目的在于获得第一手的经验事实材料。在进行观察观察活动时,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任务来确定观察对象、观察条件、观察范围和观察方法,以保证观察有目的的进行。
研究者和被观察者共处于一个研究情景中,研究者在自然状态下,直接观察教育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被观察者的各种身心变化。这样,研究者可以获得更为直接、具体和生动的感性认识。
4、被观察者的自然性
这里的研究者只是“旁观者”,他不对教师或者学生的活动施加人为的影响。这样,研究者能够观察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中的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行为表现,使得研究者可以客观、准确地观察教育现象,客观地记录和描述教育现象。
观察简便易行,广泛适合于各种场合和情境;观察可以不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不需要特殊、特定的条件,适用于广泛的研究范围。
当然,观察法也有其自身的不足。观察法可以直观观察“有什么”、“是什么”,但是难以直接说明“为什么”,这就需要研究者通过观察,在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反思;另外,观察结果多少存在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其观察结果很大程度取决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观察能力等。
&三、适合中小学教师使用的观察法类型
(一)直接型观察
直接观察是无需借助观察仪器,在自然情景中进行观察,对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不加任何控制,随堂听课,边听、边看、边记录。例如教师在学校、课堂对处在自然状态下的学生进行观察。
(二)参与型观察
参与观察是研究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有意识的观察。参与有两种方式:一是观察者公开自己的真实研究身份,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中去;二是观察者隐藏自己的研究身份,以一个普通活动者的角色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中去。
(三)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一种有前期计划准备的观察。在实施观察前确定了观察对象和所要观察的内容,制定一份有各研究项目的观察提纲。观察时基本按着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适合与定量化的总结。
例如在《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中,就可以采用结构式观察。观察前将观察提纲内容确定为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和非学习行为,并将观察项目进一步细化、明确。课堂学习行为细化为听讲、做笔记、回答老师提问、向老师提问、参与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非课堂学习行为细化为和其他学生说话、课堂上做别的事情、睡觉、东张西望等,还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
在实际的教育科研过程中,以上3种观察类型往往是同时使用的,所以尽可能将3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四、常用的观察方法
(一)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预定的观察行为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被试的取样,是将在一定范围内抽取的部分对象看作该类对象总体的一个样本。例如,可以在所要研究的50名学生中,抽取同类、具有代表性的30名学生作为总体的样本。&而观察时间的选择上,要求每隔一定时间间隔按某种选定的时段进行观察。例如,每周一、三、五上午的第一节课,对某小学一年级某班的每个学生观察10分钟,持续1个月。
例一:在一个月内每天第一节语文课上对小学一年级某班学生(30人)20分钟内的语文字词抄写作业情况进行观察,可以进行如下的时间取样观察:
时间(每天第一节语文课)
事件(语文字词抄写)
人数百分比
开始-5分钟
全班学生认真书写,没有其他动作
2人开始左顾右盼
5人开始有小动作,开始玩铅笔等
10人开始有小动作,有的人开始发出声音
20人完成作业
又有5人完成作业(5人未完成)
25分钟时(延时5分钟)
又有5人完成作业(全部完成作业)
&初步结果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完成一些重复性的练习时,10-15分钟时间段是最有效率的。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具有较强的注意力,能认真完成作业。根据这一特点,布置作业时,其完成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
&例二:在《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研究》课题中,要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进行观察,可以进行如下的时间取样观察:
&1、观察内容(事件1-7为观察具体内容):
事件1、授课:陈述有关知识点,并就问题进行提问。
事件2、发出指令:指示学生做某事,要求学生服从课堂活动的指令。
事件3、批评:为了让学生改变行为而说的话,包括说明教师为何要这样做的解释等等。
事件4、提问:关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和过程向学生提问。
事件5、表扬或鼓励:表扬、鼓励学生的行为或动作,说笑话使学生放松,点头表示肯定等等。
事件6、接受并采纳学生的建议:利用学生的建议来解释或建立某种观念。
事件7、接受感情表达:和蔼的接受学生所表达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
2、记录表格:&
开始-5分钟出现次数
5-10分钟出现次数
10-15分钟出现次数
15-20分钟出现次数
&记录表格为记录每5分钟内教师的教学语言使用情况。每5分钟为一个时间间隔,在规定的5分钟内,观察者将某事件出现的总数记录在对应的表格内就可以,十分简便。
&(二)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注重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观察前,应选择与计划所要观察的行为相关联的事件类型。如观察学生的互交行为,就要选择争吵、相互交往、依赖他人、友好行为等行为。
事件取样法可以预先做好计划安排和准备,获取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行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还可以得到关于事件的环境背景资料。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事件发生便开始记录,所以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事件在不同情景下具有差异性。例如小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发生的同类行为,有时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运用事件取样法要注意记录和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
与时间取样法不同,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段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就可以记录,并且可以随着事件的发展持续记录。在记录方法上,可以预先准备好一些行为记录表,记录下事件的前因后果,将它与对事件的环境背景的描述结合起来使用。一般行为记录表应包含以下内容:
1、事件发生的背景
2、事件持续的时间
3、事件的内容(导致事件产生的原因)
4、事件双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包含特殊的言语、动作)
5、事件的结果如何
6、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
&例一:在《小学生互交行为研究》课题中,要对小学生在自由活动时间内自发的争执事件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进行如下的事件取样观察:
在一周的时间内,研究者在一、二、三年级各选取学生(女孩100人,男孩100人)为观察对象。只要发生争执事件,便开始记录,并观察事件的进行情况。需要研究者事前制定好观察记录表。
小学生争执事件观察记录表
争执持续时间
争执发生背景
争执的内容(对事物的看法、对他人的喜厌等)
争执对方的角色(主动争吵者、主要侵犯者、被动接受者等)
争执出现的特殊言语、动作
结果(被迫让步、资源共享、和解、其他人干预解决等)
影响(高兴、不满等)
最后,共记录了300例争执事件,其中120例发生在室外,180例发生在室内。通过观察发现,男孩引发的争执多于女孩,年龄相差大的孩子之间的争执多于年龄相仿者。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争执事件逐渐减少,但侵犯性质的事件逐渐增多。大多数争执事件能很快平息,恢复正常。
五、观察法实施的一般步骤
(一)做好观察设计
1、确定观察目的和观察对象
研究一个课题,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但是研究同样一个课题,也可以带有不同的目的。例如,研究学生的交往活动,可以是为了研究学生的交往能力,也可以是为了研究学生交往中的特定价值观。体现的思想道德,还可以是为了弄明白学生交往的方式和范围。所以观察目的决定观察的对象和所要采用的方法。因此,明确观察目的是开展研究的基本前提。
确定观察的目的后,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有的课题开始研究时,就已经划定了观察对象。例如,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问题,其观察对象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有的课题没有明确的对象,研究者也应划定具体的对象范围,目的是使观察对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例如,要进行教师课堂激励机制的研究,就要确定好观察哪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小学还是中学?是文科还是理科?是新教师还是骨干教师等等。
2、确定观察的内容、选择观察类型和方法
根据观察目的、对象的性质以及现有的观察条件,选择适当的观察类型和方法。在方法的选择上必须注意适合性和可行性,要充分考虑各种观察法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注意各种观察方法之间的相互补充。
在观察内容的制定上,需要把大的内容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观察项目。例如,在《小学阶段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课题中,就需要把观察内容确定为儿童的独立和攻击行为2大类,然后把这两大类内容分为5个方面,即依赖行为、助人行为、独立性、攻击性行为和友好行为。这5个方面又细化为15个项目,共有向别人打听情况;向别人提供情况;要求别人帮助;要求别人安慰自己;安慰别人;称赞别人;要求别人表扬自己;打人;骂人;自我服务;礼貌待人;守纪律;遭遇挫折时的表现;持久力;带头做事。
3、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设计的最后,就是制定观察计划。其目的是为了使观察有系统、全面的进行。计划和方案的内容,就是把上面所讲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述出来。观察计划和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观察研究的目的、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观察类型、观察的取样和时间安排、观察记录表、观察手段和工具等、观察人员的组织分工。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
在《学习困难学生德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中,要对学习困难学生A某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可以如下进行观察设计:
&对学困生A某课堂学习情况的观察设计
&1、观察目的:了解学困生A某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对其表现的性质做出判断,并尽可能观察影响其学习行为的因素,为对他进行的学习指导提供依据。
2、观察对象;学生A某
3、观察内容:课堂学习行为主要指听讲、做笔记、回答老师提问、向老师提问、参与课堂讨论、进行课堂联系;非学习行为指课上和同学说话、做小动作、睡觉,还包括A某的情绪状态。
4、观察类型:直接的、参与性的、有结构的、定期的
5、观察的安排:抽取语文、外语、体育三科,三科性质各不相同,可以全面了解学生A某在不同学科的学习行为是否有区别;时间安排为每周每课观察3节课,有上午的、也有下午的,共观察3周,共计18节。
6、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
姓名&&&&&&&性别&&& 班级&&&&&&&学科&&&&&&&&听课时间&&&&&&&任课教师&&&&
非学习行为
第一个10分钟
第二个10分钟
第三个10分钟
第四个10分钟
&(二)实施观察
进行观察时,记录要及时、准确、有序、全面、详尽。记录格式要清楚、有条理、便于日后统计。记录的语言要尽量客观,具体。此外,观察时要做到看、思、记的有效结合。
为了使观察所得到得信息能比较客观、真实得反映现象,就要尽可能冲多方面观察事物,同时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
1、观察时克服主观偏见,不先入为主,以严格、谨慎的态度对待观察过程以及观察结果。
2、观察过程中,始终让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避免产生被观察者效应,即被观察者意识盗自己被观察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
3、选择最佳观察位置。一方面要力争处在观察的最佳视野;另一方面要保证不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
4、根据科研任务,把注意力集中到能获得有价值材料的重要因素上去,不为无关的,次要的因素所纠缠,提高观察效率。
5、善于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教育科研中,观察对象往往是人,因此在观察中陌生感容易改变观察对象的常态,良好的关系有利于保持观察的正常状态。
6、为了提高观察信度,可以在不同时间重复观察,或者增加观察者的人数。
(三)观察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在取得足够的观察信息后,就需要对观察盗的信息进行整理和修补。在每一项观察告一段落时,就要在观察情景尚未完全遗忘德情况下,及时收集整理资料。例如,补充遗漏的资料,改掉明显错误的地方,对当时的记录进行细节的补充等。
(四)写出观察报告
在对观察结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后,需要写出观察报告。这样可以系统的总结出研究成果,便于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别人的借鉴。在报告中要写清楚观察对象的自然情况,以及观察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包括现象发生的背景。观察资料的统计结果以及根据结果所得到的推论等。结论可以是发现某种规律,也可以是发现或解决什么问题。
教学之窗录入:康涤&&&&责任编辑:康涤&
上一个教学之窗: 下一个教学之窗:
【】【】【】【】【】
联系电话: 地址: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永丰第五中学 本溪五中版权所有 2011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苏珊·朗格符号学美学研究.pdf13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首都师范大学 论文分类号:G40
博士学位论文 密级:无 “ 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 ――苏珊?朗格符号学美学研究 学科专业:文艺学 研究方向:外国文论 研究者姓名:王妍慧 指导教师姓名:邱运华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日 内容摘要 本论文试图结合国内外对朗格美学研究的现有成果,从20世纪文论大背景中对朗
格美学进行整体研究和考察。 朗格所说的艺术符号是一种类符号,更精确些说,是~种“表现性形式”。“表现性
形式”指出了艺术作为符号不同于语言作为符号的独特性,成为朗格美学的核心概念。
这一概念首先是由批评家玛莱文?雷德提出来,朗格在认真思索后采纳的。朗格用“表
现性形式”替代“艺术符号”,作为其理论的核心。深入细致地剖析这~概念所蕴含的
丰富内容就能把握朗格美学的核心内容。 首先,“表现性形式”概念的意义不在于这一概念本身,而在于它所包含的内在机
制:情感概念的表达是其起点,逻辑形式是其根本所在,幻象是其具体体现和说不尽的
终点,直觉是把握它的方式,符号则是联结“表现性形式”各个层面的中介。整个机制 以符号论为方法论,以语义学和生物学为理论基础,鲜明地体现出朗格理论的特性。艺
术作为符号是“表现性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强调表达人类的情感和生命,
突出人的主体性,而这种情感和生命就表现在形式本身。正是从形式具有生命经验的意
义这一角度讲,艺术是一个符号;但这种意义不同于语言学中强调的意义,更准确地说,
它是一种意味。 其次,朗格这一核心思想是通过整合、改造此前存在的多种文艺理论得出的。其中, 乍西尔符号哲学是朗格核心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水加碳酸钾,通电后出现一个谜。英国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有了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设法利用氢“制造”出能量。作为经过布里斯托大学独立检验的结果,加德纳·沃茨环境技术公司的研究小组展示了一节 “热能电池”。电池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电池的能量强数百倍。如果这些发现正确无误,就可以在商业领域加以推广。热能电池可能会在每个家庭发挥重要作用——以极低成本对水进行加热,至少可以节省90%的燃料费用。这种电池让电流从两个电极之间的液体中通过。电池的制造者承认,他们无法确切解释这项发明的原理。不过,他们坚信,这种电池不会重蹈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冷聚变”电池的覆辙。当时,科学家马丁·弗莱斯曼和斯坦利·庞斯宣称,他们发现了在室温下利用一种外形相似的设备产生核能的方式。这些发现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加德纳·沃茨环境技术公司的总经理克里斯托弗·戴维斯说,这种电池是对氢的基本性质加以研究后的产物。他认为,对量子论原理的周密分析表明,氢可以以所谓的亚稳状态存在,而亚稳状态有可能额外产生能量。这一原理认为,如果电流通过水与一种化学催化剂的混合物,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该小组在展开一些实验后发现,少量电流通过水与氢的混合物,随后产生的能量之大令人惊讶。埃塞克斯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斯蒂芬·史密斯说:“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他说他对公司提出的理论感到怀疑。不过,他承认,在爱因斯坦著名的“E=MC”的公式出现之前,科学家们也曾对放射能的能量来源感到大惑不解。1.文中加点的“一个谜”指的是(
)A.突破性的科学发现的产生。
B.对放射能的能量来源的疑惑。C.对热能电池发明的原理的疑惑。
D.热能电池产生的能量令人惊讶。2.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热能电池可以为家庭节省90%的燃料费用。B.热能电池的能量会通过氢的亚稳状态生成。C.热能电池的能量比任何其他方式产生的能量都强数百倍。 D.热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热聚变”生成能量。3.对“如果电流通过水与一种化学催化剂的混合物,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更多的能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种化学催化剂”在文中指的是氢离子。B.“混合物”是由水与某种化学催化剂组成的。C.能够释放更多的电能是这项实验的实验结果。D.电流在能量释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4.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热能电池如果研究成功必将节约大量能源开发成本。B.热能电池具有比开发核能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人们必能像理解放射能的能源来源—样理解文中所指能源的来源。D.热能电池的商业动作激励科学家对此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水加碳酸钾,通电后出现一个谜。英国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有了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设法利用氢“制造”出能量。作为经过布里斯托大学独立检验的结果,加德纳·沃茨环境技术公司的研究小组展示了一节 “热能电池”。电池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电池的能量强数百倍。如果这些发现正确无误,就可以在商业领域加以推广。热能电池可能会在每个家庭发挥重要作用——以极低成本对水进行加热,至少可以节省90%的燃料费用。这种电池让电流从两个电极之间的液体中通过。电池的制造者承认,他们无法确切解释这项发明的原理。不过,他们坚信,这种电池不会重蹈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冷聚变”电池的覆辙。当时,科学家马丁·弗莱斯曼和斯坦利·庞斯宣称,他们发现了在室温下利用一种外形相似的设备产生核能的方式。这些发现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加德纳·沃茨环境技术公司的总经理克里斯托弗·戴维斯说,这种电池是对氢的基本性质加以研究后的产物。他认为,对量子论原理的周密分析表明,氢可以以所谓的亚稳状态存在,而亚稳状态有可能额外产生能量。这一原理认为,如果电流通过水与一种化学催化剂的混合物,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该小组在展开一些实验后发现,少量电流通过水与氢的混合物,随后产生的能量之大令人惊讶。埃塞克斯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斯蒂芬·史密斯说:“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他说他对公司提出的理论感到怀疑。不过,他承认,在爱因斯坦著名的“E=MC”的公式出现之前,科学家们也曾对放射能的能量来源感到大惑不解。1.文中加点的“一个谜”指的是(
)A.突破性的科学发现的产生。
B.对放射能的能量来源的疑惑。C.对热能电池发明的原理的疑惑。
D.热能电池产生的能量令人惊讶。2.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热能电池可以为家庭节省90%的燃料费用。B.热能电池的能量会通过氢的亚稳状态生成。C.热能电池的能量比任何其他方式产生的能量都强数百倍。 D.热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热聚变”生成能量。3.对“如果电流通过水与一种化学催化剂的混合物,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更多的能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种化学催化剂”在文中指的是氢离子。B.“混合物”是由水与某种化学催化剂组成的。C.能够释放更多的电能是这项实验的实验结果。D.电流在能量释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4.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热能电池如果研究成功必将节约大量能源开发成本。B.热能电池具有比开发核能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人们必能像理解放射能的能源来源—样理解文中所指能源的来源。D.热能电池的商业动作激励科学家对此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水加碳酸钾,通电后出现一个谜。英国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有了一项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设法利用氢“制造”出能量。作为经过布里斯托大学独立检验的结果,加德纳·沃茨环境技术公司的研究小组展示了一节 “热能电池”。电池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电池的能量强数百倍。如果这些发现正确无误,就可以在商业领域加以推广。热能电池可能会在每个家庭发挥重要作用——以极低成本对水进行加热,至少可以节省90%的燃料费用。这种电池让电流从两个电极之间的液体中通过。电池的制造者承认,他们无法确切解释这项发明的原理。不过,他们坚信,这种电池不会重蹈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冷聚变”电池的覆辙。当时,科学家马丁·弗莱斯曼和斯坦利·庞斯宣称,他们发现了在室温下利用一种外形相似的设备产生核能的方式。这些发现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加德纳·沃茨环境技术公司的总经理克里斯托弗·戴维斯说,这种电池是对氢的基本性质加以研究后的产物。他认为,对量子论原理的周密分析表明,氢可以以所谓的亚稳状态存在,而亚稳状态有可能额外产生能量。这一原理认为,如果电流通过水与一种化学催化剂的混合物,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该小组在展开一些实验后发现,少量电流通过水与氢的混合物,随后产生的能量之大令人惊讶。埃塞克斯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斯蒂芬·史密斯说:“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他说他对公司提出的理论感到怀疑。不过,他承认,在爱因斯坦著名的“E=MC”的公式出现之前,科学家们也曾对放射能的能量来源感到大惑不解。1.文中加点的“一个谜”指的是(
)A.突破性的科学发现的产生。
B.对放射能的能量来源的疑惑。C.对热能电池发明的原理的疑惑。
D.热能电池产生的能量令人惊讶。2.下面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热能电池可以为家庭节省90%的燃料费用。B.热能电池的能量会通过氢的亚稳状态生成。C.热能电池的能量比任何其他方式产生的能量都强数百倍。 D.热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热聚变”生成能量。3.对“如果电流通过水与一种化学催化剂的混合物,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更多的能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种化学催化剂”在文中指的是氢离子。B.“混合物”是由水与某种化学催化剂组成的。C.能够释放更多的电能是这项实验的实验结果。D.电流在能量释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4.下面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热能电池如果研究成功必将节约大量能源开发成本。B.热能电池具有比开发核能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人们必能像理解放射能的能源来源—样理解文中所指能源的来源。D.热能电池的商业动作激励科学家对此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1.从第4段中的“他们无法确切解释这项发明的原理”和第7段可知。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2.A项把未然判断理解成已然判断;C项所说的内容文中没有进行比较;D项错在“热聚变”上。3.不是释放更多的“电能”,应该是“热能”,这里偷换了概念。4.B项错在“比开发核能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项“必能”过于武断;D项内容文中没有提及。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目成果的呈现形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