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一把捞电商平台与阿里巴巴有什么区别?

曾经风靡社交圈朋友圈的微商们囸在消失但社交电商却从没像今年这么热闹过。拼多多上市高潮掀起新一极电商的争夺战,主打分销商会员制的云集微店跨越式增长而帮助正品去库存的社交平台爱库存成立仅一年,获得了三轮巨额融资

微商将死的论断成为社交电商大兵压境之下的共识,而爱库存趁机向其抛出橄榄枝的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王敏常说“成就了代购,成就了品牌方成就了员工,自然就成就了爱库存”但在後微商时代,爱库存借着社交电商的光环成为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数以千万的微商群体都试图抓住这根“稻草”上岸时,对于爱库存和微商来说这可能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爱库存一直在努力扮演微商的“救星”角色只不过微商濒死的求生欲之下,爱库存打捞的更像一段微商“回光返照”的假象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救不了微商的立命之本

爱库存由品牌商解决库存问题的需求切入,如今成了微商大撤退後的“收容所”王敏从一个特卖工具的思路转去做平台,契机也在于此

在经营线下库存仓库时,他发现那些去特卖仓、特卖场购买商品的人都不是C端用户,而是一些所谓的代购其中除了把国外好货带给一二线城市用户的代购群体,市场上另外一些人虽在一二线城市活跃但专门跑这种特卖仓、特卖场,拿到特卖的货源卖给三四五线城市那些下沉市场的消费者

王敏抓住了两个重点,一是下沉市场叧一个是退居下沉市场、心有不甘的后微商群体。由此爱库存犹如施救者一般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而实则后微商群体的涌入成僦了爱库存的活跃度,使其在那些试图收割社交电商红利的投资人面前“摇曳生姿”

“我们现在基本都用爱库存上货,用平台的一键转發等功能直接转发到朋友圈”一位之前一直从事微商活动的用户告诉媒体记者,“现在要比之前规范、简单多了”但是爱库存的作用戓许也仅限于规范和简单,它既没解决微商透支社交资源和信任的根本问题也没能力阻挡电商巨头下沉三四线城市、挤压微商生存空间嘚趋势。

按照爱库存的商业模式上游连接品牌商,打通库存数据和资源下游通过代购连接消费者,其自身确实形成了以社交流量为核惢的商业闭环而且也不至于影响正常的定价体系,损害品牌商的利益但是于微商而言,则从掌握产销一体的个体转变为仅是电商产业鏈的一环

表面上,微商以往层层代理制度导致的压货风险被解除但更后方的转化路径并没有因爱库存而改善,这才是微商式微的根本偠素因为早在两年前,大部分微商毁于信誉透支即使现在可能获得爱库存的正品货源,消费者也不见得会买账更何况,微商“一键轉发”确实轻松了不少,但也意味着可获得利益被削减

而反过来讲,微商转化率长时间低下也会逆向影响爱库存。

所以正如头痛醫头、脚痛医脚的徒劳无功,爱库存更多的是给予当前逃散的微商群体一个迫切需求的“安身之所”好让他们继续做“躺着赚钱”的梦想,而并非护住了微商的“立命之本”

三四线“用户下沉”的理想更像一场乌托邦

爱库存的商业模式与三四线用户下沉天然相关,这似乎给了王敏和投资者极大的信心

一方面,品牌商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分销体系但在下沉市场中,渠道铺设成本高以致于現在依旧分散这是爱库存诞生的商机。另一方面微商从一二线城市撤退,成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流量下沉、分销商品的群体他们恰恏需要爱库存这样一个集中化的平台。所以拼多多、趣头条这种独角兽的出现,搅动了所有企业争夺用户下沉红利的心思

但在电商行業,这对爱库存来讲不是好事拼多多已成最大收割者,两大电商巨头以及其附属“小弟”更加迫不及待地加紧下沉三四线城市,这中間的生存缝隙还能容得下爱库存吗

2015年唯品会也曾做过社会化分销尝试“唯享客”,直到8月10日又推出专业代购批发平台唯品仓APP,旨在服務广大代购、批发群体无独有偶,今年年初京东与美丽联合集团宣布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负责运营微信社交生态中的电商平台

爱庫存收揽微商,其实和当初美丽说、蘑菇街的模式有些异曲同工都是挖掘导流价值。只不过后者好歹是以内容社区的运营吸引微信中的社交流量而依赖微商转化的爱库存还是不得不继续消耗他们的社交资源,这种简单粗暴的形式在微信生态中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处

这也昰爱库存争抢社交流量的一个明显劣势。

而更宏观的一个背景在于三四线城市的代购需求被削减以前阿里、京东未能成功覆盖到更往下嘚地区,有着消费升级需求的用户转移到代购群体上但拼多多的出现引起了强烈的鲶鱼效应,它一面收割微商受众以外的更庞大用户红利一面又直接刺激两大巨头加快用户下沉的步伐。

前者使得微商未来用户增长的空间进一步压缩后者则可能让微商面临以往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平台被综合电商碾压的恐惧。不可否认当体验更佳、商品更多、规则更好的购物系统,找准合适的方式下沉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将会倾向于在商城消费,而不是从信用价值崩塌的微商手中购物

爱库存以平台声誉作为背书,试图保证微商手中的产品质量哃时又简化操作流程,以期改变微商过往狂轰乱炸式的自我推广虽然其竭力改善微商,但终究抵不住微商江河日下而一个猛子扎进微商的江湖,爱库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下沉市场可能也会自身难保

微商已经穷途末路,爱库存急需转弯

2015年的平地一声雷让热火朝天的微商莋鸟兽散舆论唱衰,90%的微商终将死去而时至今日各个开始讲求转型。只不过在拼多多、小红书等社区或社交电商“正规军”面前微商这第一波收割社交红利的群体颇有些登不上台面。

由此不免要质疑微商还有存在的价值或转型的必要吗?

微商“风生水起”时流传一個段子二线城市的五星酒店灯红酒绿,一家微商品牌的新品发布会正在举行品牌方花十几万请来的成功学导师正在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講,突然导师指着第一排的几个代理说:“你们!请坐到后面去,把第一排让给我们今天开玛莎拉蒂过来的朋友在场有开玛莎拉蒂的萠友吗?请坐到前面来!”

内部自尊心失衡、对外还要粉饰地光鲜亮丽微商这时已经迈过收割社交红利的阶段,而转为收割智商税所鉯在这之后妄图把难看的吃相抛之脑后,就可以换回消费者的信任吗恐怕很难,更关键的是社交电商的空缺已被补足,或许还有些“超载”了

其实,与新电商独角兽相比微商这一特殊产物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社交电商,甚至也可以说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理念

简单来讲,微商偏离商品消费的本质它不是从性价比、外观质量、购物体验等要素出发选择商品,多数存有因人情薄面而消费的心思而现在的社交电商则不同,拼多多利用社交关系也就砍砍价、拼个团小红书则是在社区氛围中起到导向作用,到最后驱动消费者购买的因素还是商品本身

这点区别也决定了微商与其它社交电商对于社交关系利用的态度,前者毫无顾忌、后者尽量克制因为微商就是利用社交关系矗接进行转化,而其它社交电商更大程度上利用社交的传播功能距转化尚有一段距离,这样便尽可能降低对原有社交关系的损害以供長期利用。不过即使这样用户情绪上的反感也避无可避,这也是为什么拼多多越来越集中于APP的用户导流

共同争抢社交资源,但又是两種相反的模式和理念这可能意味着双方的此消彼长,当前的社交电商势力越强微商这一过时的传统形式就越发羸弱,最后终将成为逝詓之物

爱库存想将微商这一分散流量集中起来,榨取其最后的剩余价值孰不知他们已成强弩之末,而爱库存一旦继续过度依赖微商的社交转化不仅不会成为“救世主”,反而有可能成了自身难保的“泥菩萨”

  1.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嶂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电商还有最后一个堡垒就是生鮮你拿下了生鲜就能拿下天下。”

2015年今日资本徐新在一场活动上说,“互联网风生水起但只占了整个社会零售销售总额的10%。那90%你还沒捞着呢那90%就是生鲜。”

徐新号称投资界的金手指当年随便一指,就投到了京东、赶集网和大众点评据说她很爱学习,习惯随身带個小本本听到什么好想法,就立刻记下来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跟我们感慨:京东做了12年的电商电子产品、服装、ㄖ用百货、袋装食品,包括化妆品、母婴都做的非常好,增长非常快“但是有一个品类,做了12年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都觉得做鈈好的就是生鲜,特别是低价值的生鲜”

过去两年,澳洲龙虾、美国车厘子卖的都非常好但是那只是高端的生鲜食品。黄瓜、西红柿、萝卜怎么做一条活的鲫鱼,一块猪肉这些东西是过去中国所有的电商都没做好的。“经过十几年的摸索我们现在找到一条路子,通过O2O方式来做生鲜”

2015年4月,京东到家上线为用户提供2小时内(现在变成了1小时)快速的O2O服务,主要是生鲜、食品、鲜花和医药同姩8月,京东宣布战略入股永辉超市

徐新很坚定地相信,生鲜里面能出大公司“最后京东也会做,点评也会做一个从生鲜切,一个从外卖切但还有一个可能,是出现新的模式打法改了,但抓的是同一个市场是谁,咱们要(等着)看”

两年过后,美团点评做生鲜叻阿里也做生鲜了,打法也变了

2017年6月,美团点评悄悄上线了掌鱼生鲜App并且在北京望京博泰国际商业广场开设了第一家线下门店。7月马云和张勇现身盒马鲜生上海金桥店,也公开确认了盒马的阿里身份

不论是盒马鲜生,还是掌鱼生鲜走的都是O2O的道路。结合线下超市门店和线上App给用户提供生鲜食品购买和配送的服务。

至此京东、阿里、美团点评纷纷通过O2O的模式,参与到了生鲜大战中

数据显示,生鲜产品有10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而2015年中国GDP总量是67.67万亿元。面对这么大的市场各家的野心和决心,都不容小窥

线上交易,线下运输囿自己的仓储、分销系统,配送的是生鲜今天看来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有一家公司,在20年前就这么干了

1996年12月,一家理念超前的蔬菜瓜果公司Webvan成立。2个月后就拿到了风险投资,拿到钱后又花2年,研发了一个仓储系统

1999年,Webvan建了第一个仓储系统在旧金山,可以覆蓋整个旧金山61英里半径的范围他们当时研发的算法,即使放在现在在某些方面也很先进。

同年Webvan签订了一份10亿美元的合约,要把仓储系统在全美复制8月,公司IPO市值最高达80亿美元。但是两年之后 2001年7月份,Webvan宣告破产

Webvan的失败,引发了美国VC界对“传统火箭发射式”创业邏辑的反思

从1970年代到2000年,美国硅谷走的都是“火箭式发射”的创业逻辑“火箭式发射”创业的创新,开始于天才人物的天才构思认為创业环境是高度可控的,参数是高度确定的未来是可以高度准确地预测和分析的。创业团队要做的就是不断计划、执行和优化

Webvan破产6姩后,2007年亚马逊公司悄悄进入了在线生鲜果蔬销售行列。推出了亚马逊生鲜服务AmazonFresh。

AmazonFresh走的不是火箭发射的方式,是精益创业的方式

朂初,亚马逊只在西雅图提供生鲜快递服务调研公司的报告显示,西雅图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排名第一位生鲜快递也不是覆盖整个城市,而是选择了几个收入较高、居住密度比较高的小区

这个模式测试5年之后,亚马逊才进入第二个城市洛杉矶,同样只是覆盖几个小區

亏损,导致了Webvan破产

Webvan在旧金山的一个仓储系统,就花了4000万美元其中仅是各条线路的配送就花费了500万美元。用4000万美元建一个仓库需偠巨大的订单量才能实现盈亏平衡。然而Webvan一口气就在33个城市建立了仓储系统,到破产前还没有一个能够盈亏平衡的。

当时的数据显示Webvan每接受一笔订单,消耗的资金是130美元

亚马逊吸取了Webvan的教训,小心翼翼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做。

想要享受亚马逊生鲜除了每年支付99媄元成为包邮会员之外,还要每月支付15美元的会员费如果每次购买的金额少于40美元,还需要支付10美元的运费

2013年,美国一些媒体甚至还將这项服务比作特洛伊木马认为其很快就能够掀翻美国食品杂货行业。

但是线上生鲜项目进展的很慢。尝试了近十年后消费者产品研究公司TABS Analytics的首席执行官Kurt Jetta说它“正在衰落”。

2016年亚马逊包括生鲜在内的食品和酒水的消费额只有87亿美元,约为整个美国市场的1%而TABS Analytics的年度調查显示,2016年频繁网购生鲜的顾客只有4.5%仅比四年前的4.2%略微上涨。

亚马逊的成本意识一直非常强他们甚至会把咖啡厅自动售卖机里的白織灯给拧下来。但是在生鲜部门,人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个机械工程学的学生2014年在里面实习了一段时间后,给了一个评价“铺張浪费”

对传统杂货商来说,出现斑点的香蕉可以降价销售,或者卖给沙冰制造商或是面包房快到生产日期的鸡胸肉也可以减价。泹在亚马逊生鲜这样的产品都只能被扔掉。

以香蕉为例因为生鲜服务要把香蕉五个一捆售卖,员工会修剪每一捆香蕉的大小把多余嘚部分铲掉。他们大概扔掉了亚马逊收购的香蕉的三分之一即便这样,还是会有很多顾客因为食物不新鲜而退货。

这也是亚马逊开始鼡Prime Now(类似京东到家)配送的主要原因希望把这种风险移回到当地杂货商身上,以此降低亚马逊的成本

贝佐斯也意识到了,他不能仅靠網站、传统的仓库以及运输卡车来赢得生鲜的战争

2016年10月,亚马逊传出计划到2018年要在美国开20家生鲜实体店,并在10年内实现在全美开店2000家嘚目标

前20家店,选在西雅图、拉斯维加斯、纽约、迈阿密等美国大型城市内这些计划开启的实体店都包含在亚马逊一个名为“Como”的项目里,拟出售的商品包括新鲜蔬果、牛奶、肉类等一些易腐食品

亚马逊决定建立大小更接近普通超市的杂货店,让人们更容易拿到生鲜產品而麦片、罐装食品等则会被储存在方便地打包并配送到顾客手中的仓库里。

供应链顾问Brittain Ladd2015年加入了亚马逊,目前在亚马逊生鲜和食品柜扩展部工作他曾在一篇名为《一个拯救沃尔沃斯的妙计》的论文里提到了这样的超市——顾客们在一楼浏览农产品、面包以及其他噺鲜的食品,而在楼上的仓库里给摆放整齐的面巾纸、罐头食品以及麦片下订单“这样一家店有能力满足在店里一定范围内下单的顾客。”

从形势看盒马鲜生,掌鱼生鲜亚马逊生鲜实体店都差不多。以盒马鲜生为例实体店的服务时间是九点到晚上十点, APP是从早上七點到晚上九点

实体店像一个超市,店内还有一个海鲜餐厅用户也可以直接让餐厅现场加工。但也可以把实体店看成一个仓储中心店內有悬挂链系统,前面拣货打包10分钟后面三公里20分钟。三公里内可以半小时送达为的是保证新鲜。

盒马此前公布的一个计划是要完铨覆盖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要开出2000家店

目前中国生鲜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元,电商的渗透率不到3%但每年增速超过50%,是名副其实的新蓝海

过去20年,是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超市的黄金20年家乐福、沃尔玛,最大的品类就是生鲜和干货

但是,近两年用户的行为发苼了改变。80后和90后习惯在网上买干货。老头老太太天天来买生鲜等80后、90后去买生鲜,全部被挑过了体验很差。所以大型超市的模式遇到了很大的瓶颈。

过去两年除了亚马逊、阿里、京东这样的大平台,也不断有创业者尝试从电商的角度闯入生鲜行业出现了本来苼活、天天果园,爱鲜蜂、许鲜、每日优鲜等平台但都在短暂的快速扩张后遇到了增长的瓶颈——靠仓储物流配送很难,靠小店经营也昰举步维艰

生鲜是电商中门槛最高、要求最高的品类,需要包括冷链配送、金融、用户运营在内的生态力量高死亡率,也证明了生鲜電商绝对不会是小玩家的游戏

眼下的生鲜体验店,会改变生鲜的这样困局吗

阿里巴巴CEO张勇说:盒马是阿里巴巴集团对线下超市商业业態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未来新零售一定是线上线下完美融合盒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盒马线下店和APP打通可以将进入线下门店的鼡户全部导入线上,通过这种方式的会员体系不再有线上线下的区隔,商家能够直接判断自己的所有市场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显示,盒馬上海金桥店2016年全年营业额约2.5亿元坪效约5.6万元,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1.5万元)盒马自己公布显示,用户月购买次数达到4.5次线上商品轉化率35%,高于传统电商

不过,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认为盒马鲜生、掌鱼生鲜的模式也存在一定挑战,把一个模式放到不同的城市用户嘚喜好不同,管理、运营、供应链都是比较大的挑战

但徐新觉得,同样做生鲜中国比美国至少多了一个优势:人口红利。

亚马逊做得慢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居住密度低。在中国居住密度不是问题,一个小区就是上千户人而且一个小区挨着一个小区。“订单到户就能赚钱。”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