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马拉松微商到底赚钱吗有多赚钱

两年8例马拉松猝死事件 为何半马夺命凶猛?_跑步频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两年8例马拉松猝死事件 为何半马夺命凶猛?
为何半马夺命凶猛?
  在上周末举行的2015福州国际马拉松上,一名参加该赛事半程马拉松的选手猝死。据统计,这是最近两年来国内发生的第8例马拉松跑者猝死事件,而这8例猝死事件无一例外,全部都发生在半程马拉松上。
  在为悲剧扼腕的同时,很多跑步爱好者也困惑:为何要跑42.195公里的全马没出事,只有21.0975公里的半马却频频发生意外?
  认为半马难度打了对折 这种想法是危险之源
  据2015福州国际马拉松组委会的公告称,20日上午8时40分,参加半程赛的卢某出发至10.5公里后突然倒地。8时42分,医疗点救护车到达现场,发 现参赛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医护人员立即进行心脏复苏、持续心电监护和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于8点56分送到就近的晋安区医院继续抢救但终告不治。
  这是最近两年来,在中国大陆发生的第8起马拉松跑者猝死事件,这8人全部都倒在半马线前。
  为何是半马出事多?首要的问题,恐怕是出在人们的认识上。
  许多“菜鸟”跑者都认为,半马是全程马拉松打了个五折,难度也相应打了五折。半马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下来,全马则必须要有一定的长跑基础。记者一个喜爱长跑的朋友还将自己的微信签名改为“半马怡情,全马伤身”。
  这种“难度打折”、“半马怡情”的想法,其实比跑马拉松本身更危险。
  著名长跑运动员孙英杰现在运营一个跑步训练营,她说,她从不敢让队员轻视半马,“我教育学员,要和全马一样,注意每一公里的体能分配,注意自己的运动能力、心脏的能力是不是够了。”
  孙英杰说,有些业余跑者,胆子比他们专业的都大,“我们经受过训练,知道人的极限在哪里,知道身体什么样的状况就要慎重了,相反很多年轻跑者有些轻视马拉松。”
  猝死者多为青壮年男子 终点前的冲刺很致命
  这8位猝死者,除了都参加半马,还有另外几个共同点:大部分人都是二三十岁左右,除一人外均为男性,平时爱好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好,有一人还是特种兵出身,绝大多数人出事地点都在终点线前四公里内。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运动医学专家陆建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深深的担忧。他说现在的跑马热一哄而上,很多人根本就缺乏基本的运动常识。
  数据上看,极点和冲刺阶段是马拉松猝死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极点是人体感到最难受的时期,心跳及呼吸加快,并感到肌肉无力;而冲刺时,选手希望创造好成绩,往往忽视了心脏功能可能出现的问题。
  浙江的著名跑者陈盆滨也说,在跑步中,跑者要一直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一旦出现胸闷、心悸、出虚汗甚至有呕吐症状,就不应该坚持,必须立即停止。”
  陈盆滨说见过很多爱好者盲目地追求速度和名次,也有的是为了在朋友中炫耀,他觉得这些人都没有真正领会马拉松精髓。“我认为业余爱好者出意外的最大原因就是太追求速度,跑慢一点,马拉松还是很安全的。”
  跑者必须要长期坚持锻炼 组织者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无论参加半马还是全马,都是在挑战体能极限,因此跑马拉松必须有好的身体素质来“打底”。
  但良好的身体素质有赖于长期锻炼与积累,还要持之以恒。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就轻易上阵马拉松,无异于拿健康与生命去冒险。
  在长期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跑马时还必须力量而行,对身体的一切异常保持高度警觉。
  陆建伟大夫提到,对普通跑友来说,跑马最重要的不是跑多快,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当极点出现时,心跳和呼吸加快,一定要适当放慢速度,待身体恢复后再重新加速。
  而对于赛事的组织者来说,必须要让申请者提交近期的体检报告,而不能采用简单的免责协议,撇清责任了事。
  同时在比赛中,必须要有充分的医疗保障。据悉,今年的无锡马拉松,就有选手在比赛中心脏骤停,在接受现场CPR(心肺复苏术)+AED(除颤仪)后成功获救。
  此外,像今年的北马取消了半程项目,只设全程项目,拒绝缺乏长跑能力的跑友参赛。而像波士顿马拉松、纽约马拉松和柏林马拉松等世界知名马拉松,也全是“全马”赛事。
  提高赛事的门槛,自然能大大降低赛事的风险。
文章关键词:
收藏&&|&&&&|&&打印&&|&&关闭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毛利率50%,5场赛事收入数亿,马拉松是门好生意? --百度百家
毛利率50%,5场赛事收入数亿,马拉松是门好生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你在用脚步丈量大地,赛事赚钱城市吸金,马拉松其实是门生意。
我是一个马拉松爱好者,几年里大大小小跑过数十场。10月30日,上海马拉松鸣枪,我未中签,在朋友圈中看别人晒;11月6日,杭州马拉松即将上演,亦未能中签的我也只有看别人秀了。最近几年,马拉松赛事十分火爆,一些热门城市如北京、上海、厦门、杭州等地的报名人数屡创新高,中签率却不断走低,称之为一票难求也不为过。一些黄牛手中参赛名额的出售价格甚至达到了数百上千元,几倍于正常的报名费。
你在非常有情怀地想用脚步丈量大地,其他人可能嗅到的则是无限的商机,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个狩猎者。作为一个马拉松爱好者,我一直都十分好奇马拉松是怎么赚钱的。因为杭马没有中签,我就开始搜索其背后的赛事运营方智美体育,恰巧这是一家上市公司,给了我足够的资料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智美体育并不是一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崛起的行业新贵,也没有采用高举高打融资烧钱圈用户的方式,相反这是一家非常传统的综合性体育产业集团,很早就进入了马拉松赛事的商业化运营领域,目前其主营业务已经全面转型为了赛事运营。下面我们就以智美体育为例,来看下当你在争抢跑马时,他在用什么方式努力赚钱?
为马拉松舍弃广告,转型体育赛事运营商
上市前后几年,智美体育一直以影视节目制作、运营为核心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广告收入一度占到其总收入的70%~80%,这之中最大的金主是央视。因为,智美体育一直独家经营着央视的《东方时空》、《国际时讯》等五档节目的广告,该经营权需要每年协商续约。作为央视的合作伙伴,智美体育赚得盆钵盈满,股价也一路走高,从最初上市时的2.11港元最高涨到8.82元(日),涨幅高达318%,市值一度突破142亿港元。
从2015年开始,由于整体经济情况的下行以及互联网媒体的影响,各大企业对传统媒体的投放预算开始下降,同时竞争却进一步加剧,这对智美的广告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015年,智美影视节目收入大幅下滑,从2014年的5.51亿元下降39%至2015年的3.36亿元,由此也使得公司整体收入从2014年的8.04亿下降15.3%至2015年的6.81亿元,以上因素还导致公司的净利润从2014年的2.78亿下降至2015年的5079万,降幅高达81.7%。
鉴于上述情况,智美体育开始思考转型。2016年3月,智美体育宣布不再续约央视五档节目的广告承包经营权,弃了这个过去几年的最大金主,全面转型赛事运营商,以打造人类第五大生活场景为使命。
马拉松火爆,赛事运营收入连年上涨
在影视节目收入日薄西山的情况下,智美体育来自于赛事运营的收入却逐年上涨,占比从2014年的31.5%,上涨到2015年的50.7%。从绝对数上来看,这一收入也已经不低了,2014年为2.53亿元,2015年为3.4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6.4%。
在公司停掉了与央视合作的2016年上半年,公司的赛事运营收入达到了1.95亿元,占比达到86.4%,同比增幅81.9%,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
公司目前正在拓展包括马拉松、篮球、自形车等诸多赛事,但是其中马拉松赛事运营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其赛事收入中也占有最大的比例。在马拉松火爆的今天,智美体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马拉松概念股”。2015年,智美体育运营了五大国内知名马拉松赛事:杭州马拉松、昆明马拉松、沈阳马拉松、长沙马拉松、广州马拉松,2016年3月又中标了未来三年深圳马拉松的运营权。
在加大城市马拉松赛事投入的同时,智美体育也开发了诸如四季跑、幸福足迹城市徒步大会、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等自有或者共有IP的路跑赛事。目前公司马拉松产业的发展战略也逐渐清晰起来,智美体育将在未来三年重点打造国际级IP赛事、国家级IP赛事、城市级IP赛事以及娱乐IP赛事,为多元化马拉松产业及产品提供消费、人口和数据支援,促进路跑产业的整体升级。
马拉松赛事运营怎么赚钱?
放弃了曾经利润丰厚的广告业务,转型为了赛事运营商,其中最重要的赛事又是马拉松。那么马拉松的赛事运营怎么赚钱呢?
智美体育马拉松赛事运营的收入主要来自于2B和2C两部分,其中2B主要指的是面向企业的品牌商冠名费、赞助费及广告费,智美体育运营的几大马拉松赛事均算是国内知名的赛事,预计一场下来的2B收入就能达到数千万;2C主要指的是面向参赛者或者观众的门票收入、衍生品收入,其中也包括针对参赛者或者观众的个性化服务收入等。从目前来看,2B的收入是主要来源,预计占到整体收入的95%以上,而报名费和衍生品销售收入则占比很少。
一场马拉松的毛利率是多少?
从智美体育披露的有限数字来看,我们很难精确地算出一场马拉松的毛利率是多少,但是他赛事收入中的绝大部分应该来自于路跑赛事,所以从其赛事收入中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
智美体育以及2016年上半年赛事运营的毛利率分别为60.0%,48.0%和54.2%,可见办一场赛事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这种毛利率水平足可匹敌他之前的影视节目制作业务。以及2016年上半年智美体育影视节目制作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0.3%,4.8%和41.2%。不过随着公司的转型,2016年上半年公司该块业务的收入占比已经很小了。
总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越来越多的跑者在赛道上充分享受“放空”的同时,马拉松的赛事运营也是一门利润率很高的生意。从智美体育的情况来看,马拉松赛事运营的利润率足以匹敌影视节目的广告运营业务,难怪公司坚定不移地开始转型呢,毕竟体育是未来一个很大的风口。
马拉松赛事运营是门好生意吗?
马拉松赛事可以为运营方贡献稳定且可观的收入,而且毛利率也不错,那么这是一门好生意吗?尤其是联想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为跑者服务的APP开始兴起,这有可能成为他们未来的盈利模式吗?对此,作为一个参加过数次马拉松赛事的跑者,我只想说这是一门生意,但是想做好真的是不容易。
首先,马拉松赛事涉及非常复杂的运营管理工作。一场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耗时6个小时,参赛人数一般会有2~3万,这其中不仅会占用到大量的公共资源,而且事无巨细,从赛道安排、参赛补给、医疗服务等等都涉及非常多的事情,工作量巨大。在这种情况下,马拉松想快速复制也不容易,因为每个城市、每个地方都各有特点,也就是说每一个地方的马拉松都可能都需要重新规划。
其次,马拉松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将会耗资巨大,每场马拉松都需要有严格的安保措施,需要相当数量的保安或者警察,而且占用的公共资源可能都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支持,支出可能会增加一大块,甚至可能很难实现盈利。智美体育主要的几场马拉松赛事也都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参与,而且属于国内知名赛事,这样最后才能实现盈利。
虽然从智美体育的案例看来,马拉松赛事运营利润颇丰,但其实运营起来并不容易,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马拉松赛事都能够盈利。如何打造精品赛事IP是所有马拉松赛事运营商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线上的这些互联网新贵来说,虽然手上把持着海量的用户,但要想切入赛事运营并通过赛事运营来盈利其实也并不容易,线上与线下的合作共赢或是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
----关于我----
“稻穗儿”,微信ID(daosuier99),是我个人运营的账号,以文会友。数据解读互联网,追寻最具穿透力的思想,探求商业的运行逻辑和内在规律。如果你觉得这个账号有价值,欢迎分享和推荐关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7694
阅读:11万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自主掌握操作系统有多重要?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共16524个阅读者,10条回复 |
发表时间: 09:17
夺命马拉松到底有多赚钱? &&
反手吊球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76-1.html
  作者:宝拉奶奶
  马拉松不是一般人瞎跑的
  如果心脏会说话,那它一定会上劳动局告你。
  心肺太脆弱了,人不死,心脏不收工,任何的运动,都尽量不要给心肺造成额外的负担,长跑时只有心和肺在狂喘,美国慢跑协会会长的命就是这么被磨掉的。
  中国的马拉松就是一场“蒙骗”。为了达到空前的竞赛规模,主办方有意无意地放低报名门槛,裸跑的选手不计其数。
  事实上,即使老手跑全马也必须至少系统训练3至4个月,且每周有25公里以上的训练量。跑马拉松,对人的素质和科学严格的训练有很高的要求,根本不适合普通人瞎跑。
  今年3月份的广东清远马拉松,被媒体戏称为“最受伤”马拉松,总计两万名的参赛选手中,有1.2万人接受救治;4月份,杨陵农科城马拉松和德兴铜矿马拉松,各有一名选手在比赛中猝死。
  马拉松的推动者往往不会告诉你,马拉松运动需要多高的体育素养!即使是平时的马拉松训练,也有很高的专业要求。
  马拉松训练对关节和韧带带来的损伤巨大,很多是不可逆的,很多人是在膝盖半月板被磨没了、足底筋膜炎走不了路了,才知道马拉松不是一般人瞎练的。
  实际上,过度的体育锻炼不但不能延年益寿,反而使人多伤、多病、早衰、短寿。普通人接受训练后有没有可能挑战马拉松?回答是:适合马拉松运动的人很少很少!很多体格优越、万里挑一的运动员都承受不了这项运动。
  据统计,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占77.5%。1956年奥运会万米冠军、苏联功勋运动员库茨死于心脏病,很多非常杰出的著名长跑运动员都在不到50岁时死于心脏病,尽管他们的心脏原本也特别优秀。
  过量的运动原本就是违反人类天性的,专业运动员为此付出的尚且是短命的代价,未经科学、高强度训练的门外汉参加马拉松简直就是作死。
  马拉松被包装成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
  当然,术业有专攻,马拉松参赛者当中不乏真正专业的跑者,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有深度的认知,具备系统科学的训练知识,在商家大力营销之前,就已经对马拉松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
  而这几年被带起来的大多数马拉松爱好者们,恐怕只是一批被洗脑成功的“炮灰”。他们大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也不错,这些中产阶级急需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实现对生活方式的健康转型。
  加上跑步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于是商家和政府合谋,机智地抓住了这一点。他们邀请王石、潘石屹等明星参加马拉松,成功树立了马拉松的高端形象。马拉松被塑造成了一种高端炫酷的生活方式。
  “成功的人,再忙也要跑步”,“跑步,只为真正的生活”,这些加工后的马拉松文化非常巧妙地迎合了受众的需求,成了精神消费升级的一部分。
  马拉松背后的商业推手
  近两年国内体育产业的规模已近几千亿,粗略估计,这块大蛋糕里,跑步市场占据了1/8,而跑步产业链最核心的就是体育竞赛表演业,马拉松自然扛起了这把大旗,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涌入,加上可观的收入,举办的低门槛,马拉松赛事就一年比一年多了。
  如果你对马拉松有多赚钱没有概念,我们以美国为例:一场赛事的收入电视版权占40%,赞助商30%、票房20%,其他来自赛事纪念品,约占10%。
  还且不说运动员的高昂的报名费,说回国内,香港上市的智美公司年报显示,杭州马拉松成本1200万,收入2000万。之后智美还承接了广州、珠海、深圳几个城市的重头比赛。那么一场赛事到底赚得多不多,大家心里也有数。而事实上,有专业人士估算,近三年所有的马拉松赛事运营收入超过百亿。
  跑步运动的升温,相关产业也没闲着,一场经济盛宴徐徐展开。能掏出三位数的报名费的跑者,在装备方面也是烧钱的主,一套完整装备几千上万不要太正常。权威杂志《跑者世界》的一篇文章估算:一个美国跑友一生在跑步上的花费由俭入奢分为14358美元、56942美元和212872美元。
  而中国版:节俭型要14100元,普通型243000元,土豪型要1101900元。当然如果你表示可以光脚跑,那我也不能说什么。
  营销号开始给你灌输“坚持“、”质感”的时候,人们开始上瘾,就像各种发烧友一样,装备越来越高端。特步赞助了十几场马拉松以后,推出3个周边跑鞋,同年营业额增长了10%,耐克在大中华区的订单量上涨了22%。
  围绕着产业链的核心层,除了刚说到的体育用品,还有上游制造、媒体、中介、房地产、会展等周边领域,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
  政府通过举办马拉松赛事,带来了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提升,人心的凝聚。马拉松是一场盛宴,它是城市狂欢节,政府当然愿意当推手。
  现代人应当具备最基本的常识和判断力,商家忽悠你成功人士爱跑步,他要是说梁朝伟打飞的喂鸽子才叫生活,你是不是也要办一张机票年卡?跑步就是跑步,跟“真正的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
  【恭喜,该文被华声论坛首页选录,特奖励花生2,玫瑰2。请查收!~】
回复时间: 10:04
一个人孤独地跑步,每晚8:30~9:30,5~7公里,看当天心情和状态.
不跟风,不显摆,只对自己健康负责.
马拉松,与我无缘.
回复时间: 16:10
马拉松我是跑步了,也因此对跑完全程的投去无比敬佩的目光,目前一直在坚持每天早起跑二十分钟。
回复时间: 16:47
天天坚持跑步就是马拉松
回复时间: 17:11
跑自己的步,让商家们去忽悠好了
回复时间: 09:22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回复时间: 17:12
我是没勇气去跑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马拉松赛怎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