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水碧波粼粼的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水光接天 水光接天解释&水光接天[拼音]:shuǐ guāng jiē tiān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接。形容水域广阔。1、水光接天,碧波粼粼 嘈杂的时候也别忘了看看身边的美景。 2、万绿湖水光接天,一片艳丽3、这里白雾茫茫,水光接天!4、朵朵白云白云点缀下水光接天,如同玉带一样的大桥蜿蜒在河面上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造句:网友评论本类热门48小时热门日期:来看大屏幕,谁能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是从哪些句子听出了桥的美?
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了桥的美?
师,你是从哪个词上体会到的?
(抓重点词语&碧波粼粼&&回旋别致&&巍峨雄伟&&浩然坦荡&)
师:碧波粼粼什么意思?碧波粼粼是形容桥的吗?那为什么从这个词上你体会到了桥的美?你能读一读这一句话吗?看看书上的插图,体会一下碧波粼粼的感觉。谁再来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小段,你认为还有哪些词能表现出桥的美来?(回...碧波粼粼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日期:孕期食用什么对胎儿有好处? 赫尔辛基大学的科学家让300名孕妇记录她们的巧克力消费量与压力水平,结果发现:日常食用巧克力对胎儿的行为会产生积极影响。报告另外指出,在孩子出生6个月后,那些食用巧克力较多的母亲,她们的孩子会产生更多好的行为反应。 芬兰科学家们在《日期:儿童和孕妇不宜多食的东西是什么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北京市场上的果冻、八宝粥、饮料、蜜饯、糖果、口香糖、无糖食品酱菜等八大类、103个样品,委托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依照国家标准对样本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山梨...日期:什么时候开发孩子音乐才能 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应该越早越好,但 早 并不是说一开始就非要孩子学弹琴、学声乐什么的。因为音乐智能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相比之下给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的环境更重要。 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日期:专家建议孕妇应少吃什么? 营养学家瑞克&斯罗德博士在最新的《美国医学会期刊》上发表了文章。他说,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应多吃海鲜,最好是保证每周2&3次,每次100克。海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减少,同时还能抵抗血液凝固,从而减少老年日期:春燥,使用什么药需当心 春天,许多人会感到口干舌燥,每当此时,人们会自行服用一些润喉片、或者喝些川贝类滋润咽喉的药物,但医生提醒:不可滥服润喉药。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张雪峰教授告诫说,川贝类止咳药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但是,只适用于热咳,并不是适应日期:孕期最容易被忽视的营养素是什么? 调查表明,孕期最容易忽视的营养素,一是水和新鲜的空气;二是阳光。 1、水和新鲜空气 众所周知,水占人体体重的60%,是人体体液的主要成分,饮水不足不仅仅是喉咙的干渴,同时关系到体液的电解质的平衡和养分的运送。调节体内各组织的功日期:爸爸是什么 一个“爸爸”,总会有自己的“父亲观”。这个父亲观的建立,在最初,当然是非常伦理学的,可是这伦理学的冰山,往往在“小太阳”似的孩子的面前融化成为柔柔的水。也许“水”就是爸爸的象征吧。 爸爸是孩子们的泉水,是孩子们的“童话之泉”,因为一个爸爸常常会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致公党中央调研:像保卫耕地红线一样保卫湿地红线
时间:日 10:22
  湿地作为陆地和水域的过渡地带,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具有涵养水源、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等巨大的生态功能,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为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提供了繁衍栖息的家园。人们常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的作用是别的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维护和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近几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现在我国自然湿地面积为3620万公顷,仅占国土面积3.77%,与世界平均水平6%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痛心地说,20世纪后半期的40年间,全国有219万公顷、50%的滨海湿地和130万公顷、13%的湖泊湿地被围垦。我国最大的沼泽集中分布区——黑龙江三江平原,原有天然沼泽500多万公顷,如今面积已缩减到113万公顷,东北地区严重水旱灾害发生率因此而大幅上升。再比如,有“海洋卫士”之称的沿海红树林已由20世纪五十年代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2.2万公顷,56%以上的红树林丧失。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关注湿地。关注湿地,就是关注人类自己、关注人类的未来,保护湿地,也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七月,杨邦杰副主席率领致公党中央调研组奔赴甘肃就湿地保护问题进行调研。谈到此行目的,杨邦杰副主席说,此次调研就是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国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进一步推动湿地保护工作。至于为何实地调研地点选择甘肃,杨邦杰副主席说,一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甘肃是西北的生态屏障;二是甘肃尤其是甘南地区是黄河的水源地,对我国的水源地保护也有重要意义;三是在西北,湿地往往与绿洲联系在一起,是生存之本。
  张国臂腋呵护生态
  蓝天白云,碧波粼粼,野鸭悠然,芦苇无际,不时有飞鸟掠过水面,荡开层层涟漪……要不是路旁的沙枣林和远处的雪山提醒,真会以为身在江南水乡而不是大西北的戈壁。这是7月19日下午调研组在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看到的情景。
  张掖古称甘州,黑河贯穿南北,西汉元鼎六年置郡,取“张国臂腋,以通西域”之意得名。随着经济发展,张掖市人口由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不足50万增加到128万,耕地面积由103万亩增加到380万亩。由于人工提灌增加,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沼泽、湖泊干涸,湿地环境恶化,盐渍化、荒漠化程度逐年加剧。
  面对这种现状,张掖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确立了坚持生态立市,恢复湿地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以湿地保护引领城市发展的工作路子。“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就是在这种理念和背景下建成的。”张掖市有关领导向调研组一行介绍,“我们先后建立了9个重点湿地区域保护点,工程围栏48公里,封滩育草600公顷,疏浚水系20多条,退耕还湿地3600亩,整理湿地10000亩,关停、搬迁了湿地保护区及周边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本着顺应自然的原则,让湿地自然恢复,尽量减少人为干扰。通过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人居条件,努力把张掖建设成为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区的最佳宜居宜游城市。”
  通过几年的努力,张掖湿地退化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湿地功能逐渐恢复,戈壁水乡再一次彰显出美丽的风采。杨邦杰副主席指出,张掖成功经验在于当地政府对于湿地生态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科学认识,通过保护湿地生态,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他为张掖题词:保护黑河湿地绿洲,建设西北生态长城。
  祁连雪线——大自然的警钟
  从张掖市区经肃南县,驱车3个小时即可到达祁连山高山草甸湿地集中分布区。调研组看到了一番林丰草茂,山青水秀,牛羊遍野,生机盎然的景象。祁连山保护区成立以来,保护区管理局在宣传教育、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落实草原休牧禁牧、牧草补播、天然林封育、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等生态保护治理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祁连山湿地生态系统。
  既使如此,祁连山人仍然有一个忧心的问题—祁连山冰川消融、雪线上升。调研组了解到,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祁连山雪线比古雪线升高了500米-800米,整个祁连山西段北坡964处冰川平均每年以4.9米速度退缩,个别深谷冰川融化后已露出地表,不少地方皑皑白雪已经难觅踪迹。受此影响周边地区水资源持续减少,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湟水河和青海境内的大通河、八宝河以及四十多条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的河流水量大大减少,地下水位每年以0.3-0.5米的速度下降。祁连山雪线上升引发的生态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就曾强调“要千方百计不使祁连山环境恶化,冰川消失,这关系整个甘肃人民的生存”。
  其实,祁连山地区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了自然气候的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祁连山周边环境恶化,包括人口膨胀破坏了冰川区域的生态环境。杨邦杰副主席指出,鉴于祁连山以及张掖湿地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突出地位,我们要从构筑西部生态屏障、确保西北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对祁连山以及周边地区湿地进行整体规划,并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启动湿地专项治理项目。
  圣湖——人与自然的和谐
  考察完张掖,调研组一行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的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夏河县、玛曲县和碌曲县。夏河县的达尔宗湖是甘南闻名的湖泊湿地。
  达尔宗湖三面环山,外围前塬是平坝草甸,山上云杉密布,林中百鸟群集,一派原始森林的景象。穿过密林,地势豁然开阔,一弯清水映入眼帘,又似一颗镶嵌在密林幽谷里的明珠在高山峡谷之巅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达尔宗湖是藏族群众尊奉的“圣湖”之一,时不时看到各地信徒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朝圣,虔诚的善男信女手转经轮,口诵经文,按顺时针方向统湖三周,然后投掷宝瓶,祭祀圣湖,以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杨邦杰副主席感慨道,达尔宗湖闻名不仅仅是因为秀丽的高山森林、美丽的湖光山色、独特的民俗风貌、绚丽的高山花卉,在这里看不到人类砍伐树林、破坏植被的痕迹。从深层次的人文角度探究,达尔宗湖的神圣是一种人们对自然的尊重,一种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和谐,正是这种人文因素保护了达尔宗湖的一草一木,完美保护了达尔宗湖这个珍贵的高山湖泊湿地。
  若尔盖——中华水塔
  若尔盖湿地是调研组甘南之行的重要一站,它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跨川、甘两省,若尔盖高原总面积近1.96万平方公里,藏语念作“若尕”,据说意思是牦牛喜欢的地方,主要是指若尔盖分布着大面积的高原沼泽湿地,水草丰茂。
  碌曲县的尕海是若尔盖湿地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湖泊湿地。然而,因为人口不断膨胀和过度放牧,人们对草地资源的利用重取轻予,尕海曾遭遇过几次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1995年、1997年尕海湖两次干涸。2000年,尕海出现了最严重的一次干涸,硕大的尕海湖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沙坑,湖内的生物遭遇灭顶之灾,腐尸的臭味像幽灵一样飘荡在草原的上空。
  为了保护尕海,重现尕海的碧波万顷,当地政府没少花力气,投入巨资筑坝引水,将尕海附近忠曲河的河水引入尕海湖区。之后又采取了置换湖区土地、围栏育草等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湖区周围的湿地。短短几年,尕海水量逐步增加。到2006年底,尕海水域面积由干涸前的470公顷增至2100公顷,增加了3.5倍。
  如今,尕海静静地酣睡在甘南大草原之中,平静如镜的尕海湖面映射出浮云与山峰的倒影,湖畔绿草茵茵,鲜花遍野,小溪蜿蜒而过。湖边的水鸟时而在空中盘旋或画出弧线,时而掠过水或隐没于草甸,一起一落之间,身姿优美,吸引了人们无数的目光。据尕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同志介绍,近年来,随着尕海湿地生态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在这里迁徙、栖息。目前,分布于尕海湿地的鸟类达48种,其中就有黑颈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杨邦杰副主席指出,高原湿地被称之为世界“水塔”,世界许多著名的大江大河都发源于高原湿地。包括尕海、玛曲在内的若尔盖湿地是黄河上游源头地区重要的水源供给区。以玛曲为例,经过湿地的水量补充,黄河吉迈至玛曲段径流量的增加高达108.1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黄河年均径流量的18.6%。而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冰川、高山湖泊等湿地开始严重萎缩,严重威胁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为此,重视这些湿地,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好其脆弱的生态系统是湿地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若尔盖湿地的哭泣
  在若尔盖湿地深处—红原湿地保护区,竖立着红军三过草地的纪念碑,不少游人喜欢在此驻足留影。但是,会有多少人记得几十年前这里是曾经吞噬过许多生命的沼泽地?而现在,沼泽早变成了片片牧场,宽敞的柏油马路穿行而过,路旁的草地上不时有干枯的植被和裸露的黄土出现,透过车窗还能不时能看到远处高低起伏的沙丘,此情此景让人不得不惊叹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的退化速度和程度。
  “沙丘就像是人体的癌细胞,不就及时治理,会不断扩散。”有人告诉调研组:若尔盖湿地沙化面积递增速度之快,令人震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若尔盖县和红原县因开挖排水沟湿地面积减少高达10多万公顷。草原上原来有大大小小的湖泊300多个,20年里,其中200多个湖泊已经干枯,剩下的湖泊面积也缩小了许多。有关专家忧虑,如果若尔盖湿地保护和草原沙化的问题得不到有效保护和治理,撒哈拉的今天就是若尔盖的明天!更有外国专家预言,若尔盖的沙尘将在20年内袭击成都。这是杨邦杰第二次到若尔盖调查沙化,上次是2006年夏。
  必须兼顾发展与保护
  美丽的湿地,曾经的沼泽为什么在不断沙化,是什么加速着沙化的速度?
  “从自然因素看,若尔盖地区降水量少,风速大,平均气温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冬春干旱更加严重,为冬春季节湿地沙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但这种影响不是主要的,导致湿地迅速萎缩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因素。”调研中,杨邦杰副主席分析,“一方面,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发展能源,若尔盖、阿坝等县在沼泽里开排水沟,导致了大量水的流失,迅速退化、沙化,至今仍然可以在一些天然湿地集中分布区看到不少大半人深的排水沟渠;另一方面,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单位面积草场内载畜量过大,草场长期处于超载过牧状态。据报道,整个若尔盖草原上现有放牧牲畜320万头,比草原最高承载能力超出了60%。因此,人类的开发与过度放牧才是湿地沙化的主因。
  像保卫耕地红线一样保卫湿地红线
  怎样才能减缓湿地沙化的步伐呢?杨邦杰副主席认为,首先要解决人们的思想意识问题。长期以来,湿地快速大面积退化、沙化,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湿地功能、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因而,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管理和保护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湿地的缩减和破坏,使湿地生态功能、社会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丧失。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洪涝灾害,某种程度上说与上世纪开垦天然湿地、围湖造田密切相关。杨邦杰副主席说,人类在丧失大量的湿地资源,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后,终于认识到了湿地的重要。1971年,《湿地公约》在伊朗签订。日,我国加入了《湿地公约》。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牵头,17个部委共同制定并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保护法规,全国共建立了550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200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将年度“献给地球的礼物”荣誉奖颁发给了中国国家林业局。2004年,湿地国际将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但从全国总体情况看,天然湿地数量少、湿地功能退化的趋势还在继续,湿地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杨邦杰副主席强调,众所周知,保护耕地,18亿亩是红线,是国策。但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红线鲜有人提及。考虑到湿地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突出地位,我们必须以保障生态屏障、确保中华民族生态安全的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湿地的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像保卫耕地红线一样保卫湿地红线。
  保护湿地需要立法
  具体操作中,湿地保护涉及各级政府林业、农业、水利、国土、环保、海洋等部门,各部门制定的法规政策不统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不尽协调,导致生态环境治理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协调管理机制,难以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杨邦杰副主席指出,一些水利工程建设满足了城市居民用水,兼顾了农业、工业用水,但忽视了生态环境用水需求,阻隔了渠系、河流、沼泽和湖泊湿地水体间的自然联系,使湿地水资源发生变化,造成湿地缺水,植被退化,物种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再比如,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自然保护区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对其它类型的湿地未提出明确的要求,到2009年底我国已建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湿地面积49.6%,也就是说,在半数以上湿地上进行的建设项目基本不考虑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
  对此,杨邦杰副主席建议要加快湿地保护立法。他认为现行法律法规对湿地的管理处于单要素涉及状态,没有一部法律能将湿地作为一个独立、整体的保护对象加以考虑,没有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规律,因而对湿地保护作用甚微,已无法有效约束破坏湿地、征占用湿地的行为,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条例,使湿地保护在法律的监控下进行,强化湿地综合保护治理机制,着眼解决依赖于湿地的农牧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妥善解决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之间的矛盾。
  调研即将结束时,传来四川省人大通过《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的消息。杨邦杰副主席高兴地说,“当前,反思30年的高速发展,湿地保护事业迎来良机,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加快湿地保护立法进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湿地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建立行政、市场和公众相结合的协调参与机制,促进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建设中国生态长城”。(任浩)
(本文来源:人民网 )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8 (8次打分)
【已经有7人表态】
广告投放区
广告投放区
广告投放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碧波粼粼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