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统计学分析怎么写作业 频数分布表的分析报告怎么写

> > >统计报告怎么写第一篇:《统计报告的格式》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管理与经济系
统计学模拟实习报告格式要求
一、 报告内容及要求
1、 封面:下载统一封面
2、 题目:题目用三号黑体,居中,与下文空一行距。 题目格式为“我校学生XXXXXXX实习调查报告”。
3、正文:报告正文部分包括:前言、报告主体及结论。
前言是说明选课题的目和意义,及所要研究的内容。
报告主体是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包括:调查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的结果、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或建议)等内容。
结论是整个报告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所做的工作,或者说明作者认为最需要强调的带结论性问题
正文字数:1500字
二、 撰写规范
1、 字体字号要求
(1)报告标题:标题为3号黑体,加粗
(2)正文:小4号宋体字;
2、正文主体格式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撰写统计报告采用以下统一题序编号。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
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三、 报告的打印要求
报告用A4纸单面打印。纸张宽度为21厘米,高度为29.7厘米,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8磅;版面页面边距上、下、左各2.5厘米,右2厘米,左边装订;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第二篇:《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统计分析报告范文
一、党员基本情况
截止到日,我院共有党员总数1229名。其中,正式党员882名,预备党员347名;女性党员517名,占党员总数的42%;少数民族党员49名,占党员总数的4%。
从党员的身份来看,教职工党员391名(其中,教师党员19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123名);学生党员663名(其中,研究生党员63名,本科生党员578名,专科生党员22名);离退休党员140名;其他35名(已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关系未转走等)。学生党员在全体党员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3.9%,见附图1。
二、2005年发展党员情况
2005年我院共发展党员365名,其中发展教职工党员9名、研究生党员11名、本科生党员320名、大专生党员25名。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发展本科生党员人数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7.6%;研究生党员人数为63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2.9%。二是积极做好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2005年我院共发展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6名,占发展教职工党员总数的66.7。
三、党员教育管理
我院党委历来十分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去年,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为契机,我院举办校、院两级专题报告23场,党支部集中学习108
次,组织各种参观和实践活动23次,各级开展学习体会交流64次,各级开展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活动52次。在认真征求意见和深入谈心的基础上,全体党员认真撰写了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回顾了自己近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经历,查找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得我院党员的精神面貌焕发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四、近三年党员队伍状况分析
通过对近三年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学生党员数量合理,保持较高比例。
三年来,我院学生党员占全院党员总数的比例均在55%左右,本科生党员比例保持在10%左右,见附图2。
学生党员保持较高比例主要是由于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党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精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从党建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积极分子培养、培训和党员教育工作。党委组织部和党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工作的几点意见》等一系列有关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组织编写了《发展党员工作制度选编》,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新思路。党校进一步规范培训模式,实行两级党校管理体制,推动并开展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分党校初级班、院党校高级班三级培训的模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2、教职工党员队伍逐年扩大,整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三年来,我院教职工党员人数逐年增加,见附图3。截止2005年年底,我院教职工党员总数为391名,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52.2%;其中,教师党员人数为192名,占我院教师总数的比49.0%。
年,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人数由98人增加到123人,在35岁以下青年教师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由46.4%提高到58.0%,见图4。具有高职称教职工党员人数由60名增加到65人,在具有高职称教职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由49.7%提升到51.2%,见图5。
我院教职工党员人数之所以逐年增长,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原因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党委组织部和党校统筹规划,加大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力度,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上都做了较大的增加,形成历时两个月六个阶段的教育培训,为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把好入口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党委组织部、党校定期指导和督促各基层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此外,每年在引进新教职工时,我院加强了对其政治素质的考察。
五、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根据党内统计分析所反映出的情况,我院今后党员发展工作的主要思路如下:
1、进一步推进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尽管今年来我院教职工党员保持较高比例,但在发展教职工党员过程中所能考察的重点培养对象范围较小、选择余地不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务
工作者,做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工作的能力优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在与学术骨干谈话时显得能力较弱,从而导致了教职工发展党员工作相对学生发展党员工作比较滞后。因此,我院在教职工发展党员工作中,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高知识群体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中的党员发展工作。
第三篇:《统计调查报告范例》
《重庆市大学生对公租房的需求及预期》
统计调查报告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统计调查报告
重庆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导的住房保障体系。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房价持续攀升,高房价必然给大学生施加很大的压力。买房难,住房难犹然而生,普遍大学生会选择租住公租房来缓解自己的住房和经济压力,对公租房具有需求欲望和预期。
要 ............................................................................................................................................. II 一、 调查背景 .............................................................................................................................. 4 二、 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 .......................................................................................................... 4 (一)
调查目的 .......................................................................................................................... 4
(二) 调查内容 .......................................................................................................................... 4 三、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确定 .............................................................................................. 5 (一)
调查对象 .......................................................................................................................... 5
(二) 调查单位的确定 .............................................................................................................. 5 四、 调查时间 .............................................................................................................................. 5 (一)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 5
(二) 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 5 五、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 5 (一)
调查项目 .......................................................................................................................... 6
(二) 调查表 .............................................................................................................................. 6 六、 调查的组织和队伍 .............................................................................................................. 6 七、 调查方式和数据收集技术 .................................................................................................. 6 (一)
调查方式 .......................................................................................................................... 6
(二) 数据收集技术 .................................................................................................................. 7 八、 数据处理和上报方式 .......................................................................................................... 7 (一) (二)
数据处理 .......................................................................................................................... 7 数据取得 .......................................................................................................................... 7
(三) 数据上报 .......................................................................................................................... 7 九、 数据分析 .............................................................................................................................. 7 (一) (二)
“汶川大地震”后成渝两地购房者购房决策因素差异比较....................................... 7 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差异比较 ...................................................... 8
(三) 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构面比较 .............................................................. 9 十、 结论 .................................................................................................................................... 11
一、 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逐步实行,重庆市住房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住房供应体制的单一性,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买不起房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重庆市用廉租住房等五种方式开展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廉租住房主要保障低收入群体,经济适用住房制度设计上还不完善,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有阶段性,新生代就业人员和暂时买不起住房又不能纳入廉租住房保障的“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
二、 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内容
本研究构建了大地震后购房者感知住宅建筑安全风险的九个维度:抗震烈度、楼层、选址、稳固性、安全通道、建筑密度、室内避难空间、室外避难场所与政府应对灾难能力(如图一所示)。通过九个维度构成的购房者安全风险构面,来描述地震安全风险,从而探讨地震发生后,成渝两地购房者所感知到的建筑安全的不确定性。地震对购房者购房心理的影响,其中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地震影响购房者感知到的住宅建筑安全风险(以后简称“安全风险”),进而导致购房者购房决策的变化。研究汶川大地震后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可以从购房者决策行为变化的角度出发,即以影响购房者决策的因素为切入点,研究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的构面,以及安全风险在购房决策因素中所占的权重。
购房决策因素及安全风险构面示意图
三、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确定
(一) 调查对象
在重庆和成都两地的所有购房者。但是为了便于研究,最终本次调查的对象选定为2009年5月成都房交会和2009年6月重庆江北房交会购房者。
(二) 调查单位的确定
在重庆和成都两地的每一位购房者。但是由于受到时间、资金等资源方面的限制,本次调查最终只随机选定2009年5月成都房交会的100名购房者和2009年6月重庆江北房交会的170名购房者。
四、 调查时间
(一)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调查时间为汶川地震后一周年左右。分别为2009年5月成都房交会和2009年6月重庆江北房交会。
(二) 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成都调研工作起讫时间为日-日 重庆调研工作起讫时间为日-日
五、 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一) 调查项目
本研究将问卷设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研究影响购房者决策的因素,共有9个,如图一所示,称之为购房决策因素,第二层次为住宅建筑安全风险因素,共有9个,如图一所示,这9个因素为购房者感知到安全不确定性的来源,称之为安全风险构面。这两个层次的因素是经过本课题研究组多次到重庆大学附近的六个楼盘调查访问,并且对重庆大学房地产学院的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后总结归纳出来的,可以认为基本涵盖了影响购房者决策的因素和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
经过反复论证本研究决定问卷的第一层次采用0-1法,本研究请被试对第一层次的9个因素两两进行比较,认为相对重要的给1分,相对不重要的给0分;问卷的第二层次采用0-4法,对第二层次的9个因素两两进行比较,认为相对非常重要的给4分,相对重要的给3分,同等重要的给2分,相对不重要的给1分,相对非常不重要的给0分。
据此可以统计出第一层次各要素在购房决策中的权重(Q1、Q2、Q3,,Q9)和第二层次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各要素在安全风险构面的比重(q1、q2、q3,,q9),将安全风险各要素的比重(q1、q2、q3,,q9)乘以建筑安全及周边环境安全在购房决策中所占的权重Q5,便可以得到各个安全风险因素在购房者购房决策中所占的比重(Q51、Q52、Q53,,Q59)。
(二) 调查表
六、 调查的组织和队伍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006级学生王环、罗伟涛、王睿、高原、付维维。
七、 调查方式和数据收集技术
(一) 调查方式
典型调查与随机抽样调查结合。
(二) 数据收集技术
问卷调查方式。
八、 数据处理和上报方式
(一) 数据处理
对第一层次数据的分析本课题研究组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一),对第二层次本课题研究组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二)和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三、四)。数据处理软件用SPSS16. 0。
(二) 数据取得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取得。调查对象为随机抽样的2009年5月参加成都房交会和2009年6月参加重庆江北房交会的购房者,调查时间为汶川地震后一周年左右。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70份,有效问卷238份;其中,成都地区共发放100份,收回99份,有效问卷84份,重庆地区发放问卷17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154份。
(三) 数据上报
在搜集汇总各调查资料后,在2010年6月前以调研报告的形式提交给重庆大学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
九、 数据分析
“汶川大地震”后成渝两地购房者购房决策因素差异比较
根据第一层次的调查结果统计出成渝两地购房者对决策因素的排序(见表一),决策因素的排序不同意味着群体对各个决策因素的不同重视程度:对于同一群体来说,某个决策因素的排位越靠前,重视程度越高;对于不同群体来说, 即使某个决策因素的排位不相同,但两者重视程度仍有可能一致。
购房决策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显示:灾后重庆和成都购房者都把住宅建筑安全放在决策因素的首位,且该因素的比重Q5成都=0.1533大于Q5重庆=0.1433;两地购房者对其他因素的排序则略有不同,重庆购房者把价格因素放在决策因素的第二位而成都购房者把价格因素放在了第四位,说明了重庆购房者较成都购房者对价格
因素更为敏感。
对第一层次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各个决策要素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成渝两地购房者对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即重庆、成都购房者对各个决策因素的重要性意见倾向一致。
风险要素 人数 X1=交通
X2=价格 X3=区位
平均值 成都 重庆 84 0.3 0.1037
154 0.5 0.2 0.0 0.7 0.1086
总体 238 0.3 0.8 0.8 0.3 0.0876
成都 重庆 84 2 4 7 8 1 5 3 6 9
154 3 2 8 9 1 4 5 7 6
总体 238 3 2 7 9 1 5 4 6 8
-0.920 0.900 0.996 0.583 -0.481 -0.366 -1.480 -0.922 0.791
0.358 0.369 0.320 0.560 0.631 0.715 0.140 0.357 0.430
X4=开发商品牌 0.0741 X5=住宅建筑安
全 X6=周边环境
X7=物业及配套
X8=采光、通风、
(二) 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差异比较
第二层次的调查结果,统计得出了成渝两地购房者对住宅建筑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排序(见表二):从表二可以看出,地震后成渝购房者感知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的排序除了因素X53、X54、X55、X56不同外,其他因素排序相同。
对第二层次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感知到的各个安全风险因素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重庆、成都两地购房者对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即重庆、成都购房者对各个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意见倾向一致。
震后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差异比较
住宅建筑安全风险
排序 重庆 154
均值差异 T P
X51=建筑较高抗震
烈度 X52=中低楼层 X53=选址不在地震
X54=结构为较稳固的框架结构
0.21 0.85 0.26 0.21
0.24 0.61 0.84 0.04 0.00982
1 6 3 2 4 5 7 8 9
1 6 2 3 5 4 7 8 9
1 6 2 3 5 4 7 8 9
0.157 -0.597 0.575 -1.032 -1.388 -0.189 -0.323 -0.238 -0.329
0.876 0.551 0.566 0.303 0.166 0.850 0.747 0.812 0.743
X55=室内避难空间 0.21 X56=安全通道
X57=低建筑物密度 0.84 X58=周边设置避难
X59=政府对灾害
有较强的应对能力
(三) 成渝两地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构面比较
从表三可以看出,在重庆地区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的排位中,X52、X57和X58这三个因素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X53和X54两个因素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X55和X56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风险要素两两之间都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震后重庆地区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配对T检验结果
中低楼层 9.718**
选址不在地震带上 3.359** -6.970**
结构为较稳固的框架结构 5.036** -6.708** 1.337
室内避难空间 9.462** -1.998* 6.073** 7.788**
安全通道 8.333** -2.407* 5.257** 6.092**
低建筑物密度 10.100** 0.018 7.950** 7.963** 2.231* 3.318**
周边设置避难场所 10.933** 1.403 8.312** 8.541** 4.208** 5.771**
政府对灾害有较强的应对能力 13.043** 5.035** 10.744** 11.273** 8.231** 9.603**
X51=建筑较 高抗震烈度
X52=中低楼 层
X53=选址不 在地震带上 X54=结构为
较稳固的框
X55=室内避 难空间
X56=安全通
X57=低建筑 物密度
X58=周边设 置避难场所
6.701** 6.394**
从表四可以看出,在成都地区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的排位中,X52、X56、X57和X58这四个因素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X53和X54两个因素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X55和X56这两个因素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风险要素两两之间都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震后成都地区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因素配对T检验结果
选址不在地震带上 2.642* -3.916**
结构为较稳固的框架结构 2.772* -6.078** -1.053
室内避安全通难空间 道 6.064** -2.247* 2.389* 5.520**
6.817** -1.498 3.051* 6.468**
物密度 8.277** 0.356 4.530** 7.963** 3.154* 2.372*
周边设置避难场所 8.915** 1.494 5.541** 8.885** 4.754** 4.318** 1.930
政府对灾害有较强的应对能力 9.662** 4.131** 7.227** 9.863** 6.337** 6.773** 4.581** 4.305**
X51=建筑较高
X52=中低楼层
X53=选址不在
地震带上 X54=结构为较
稳固的框架结
X55=室内避难
X56=安全通道
X57=低建筑物
X58=周边设置 避难场所
由此,根据各个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和排序的差异性本研究可以得到成渝购房者感知到的安全风险构面,如表五所示。
第四篇:《统计学调查报告范文》
一、写出调查的原因和目的
二、有关调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及问卷的设计
三、有关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精选材料,突出观点 。运用材料说明观点,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用典型事例。
2、有对比方法。
3、用精确数字。
(二)从实际出发,安排好结构 。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一般根据本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来决定,除标题外,通常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开头。一般来说,调查报告常常在正文的前面,写一段不加任何小标题的文字作为开头,类似消息中的导语。 调查报告的开头起“提示”全文的作用,必须简明概括,以帮助读者正确、深刻地理解全文。
2、主体(正文)。这一部分写的是调查研究所得的具体情况、做法和经验。为了眉目清楚,常常列出纲目,用小标题标明,常见的安排有如下几种:
(1)按事情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写。
(2)用对照比较的方法来写。
(3)根据内容的特点,把问题的几个方面列举出来。
3、结尾。这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即全文的结论。
调查报告写作范文
关于大学生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 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 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 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 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2005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 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第五篇:《统计学调查报告样本》
大学生生活费收支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方案
(一) 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日常收入和消费的主要状况,为学校的助学政策提
供参考,同时为大学生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 调查对象:中国人民大学在校本科生 (三) 调查单位:抽取的样本学生 (四) 调查程序:
1. 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 分发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中国人民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科生男、
女各30人左右作为调查单位;
3. 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根据样本的生活费来源、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
推断人大学生总体分布的相应参数;
(2) 根据性别进行男女两个总体生活费均值之差的比较以及方差比的区间
(3) 根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进行四个总体生活费均值之差及方差比
的区间估计
(4) 绘制统计图形使样本数据直观化并对统计量进行分析
(五) 调查时间:日—日
二、问卷设计
在经过我们共同的研究制定问卷雏形并征询老师的意见后,我们最终设计的问卷如下:
大学生收支调查问卷
××同学:
您好,请配合我们完成以下调查问卷,请在符合您的实际情况的选项下画“√”
Q1. 您的性别:
B.女 Q2. 您的年级:
D.大四 Q3. 您的月生活费支出在:
A.300元以下
B.300元~400元
C.400元~500元
D.500元~600元
E.600元~700元 F.700元以上
Q4. 您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依次是:
B.勤工俭学
C.助学贷款
D.其他(请注明) 请排序:
Q5. 您的各项开支为(单位:元)
C.书本资料及其他学习用品
D.日化用品(包括护肤、洗涤用品及其他日用小百货)
E.娱乐休闲
其他 请排出你本学期支出的前三项: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三、问卷发放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分层抽样,对在校本科生各个年级男、女生各发放问卷30份左右;
我们在学一、学二、学八、学九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1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65份。现将各年级男女生回收有效问卷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男生)26
( 女生)31份 大二:
(男生)34
( 女生)40份 大三:
(男生) 31 份
( 女生)32份 大四:
(男生) 41 份
( 女生)30份 总计:
(男生)132
( 女生)133份
四、数据整理
为了便于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我们用数字代码来表示问卷信息,为了便于统一,对于问卷答案“A”、“B”、“C”、“D”、“E”、“F”,我们分别用“1”、“2”、“3”、“4”、“5”、“6”表示(答案缺省项为空项),例如:我们用“1”表示男性,用“2”表示女性;各个年级也分别用“1”、“2”、“3”、“4”来表示。 数据具体整理情况见附件1。
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们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设样本一为抽样总体,样本二为男生的抽样总体,样本三为女生的抽样总体。
一、生活费水平的分析
1. 对样本一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样本一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1)和直方图(图1),结果如下:
样本一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
按支出分组/元 300以下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以上 合计
频率 4 41 74 62 33 51
累积/ % 1.51% 16.98% 44.91% 68.30% 80.75% 100.00% 100.00%
由上图可以看出:样本一(即本科生抽样全体)月生活费400元~500元所占频数最高。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2):
样本一(总体)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人大本科生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20.79元~554.31元之间。
2.对样本二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我们绘制出样本二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3)
和直方图(图2),结果如下:
样本二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
由上图可以看出:样本二(即男生抽样全体)月生活费400元~500元所占频数最高,是月生活费的众数。分析众数后,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
样本二(男生)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人大本科生男生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05.39元~552.19元之间。
3.对样本三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样本三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5)和直方图(图3),结果如下:
样本三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
由上图可以看出:样本三(即女生抽样全体)月生活费400元~500元所占频数最高。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6):
样本三(女生)平均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人大本科生女生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22.04~570.44元之间。
4.对各个年级的分析
(1)对大一平均月生活费水平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大一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7)和直方图(图4),结果如下:
大一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
由上图可以看出:大一抽样全体的月生活费众数为400元~500元。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8):
大一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大一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22.04
(2)对大二平均月生活费水平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大二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9)和直方图(图5),结果如下:
大二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
由上图可以看出:大二抽样全体的月生活费众数为500元~600元。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10):
大二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大二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21.32元~584.09元之间。
(3)对大三平均月生活费水平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大三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11)和直方图(图6),结果如下:
大三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
由上图可以看出:大三抽样全体的月生活费众数为400元~500元。 我们进一步分析月生活费的平均水平,得出结果如下(表12):
大三平均月生活费置信区间的构造表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们有95%的把握认为大二的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13.81元~586.19元之间。
(4)对大四平均月生活费水平的分析
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大四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表13)和直方图(图7),结果如下:
大四月生活费水平的频数分布表
第六篇:《统计调查报告_范例》
1.调查目的
2.调查内容和调查表
3.调查范围
4.调查方式和方法
5.调查项目定价与预算
6.数据分析方案
7.其他内容
湘潭大学单放机市场调查计划书
单放机——又称随身听,是一种集娱乐性和学习性于一体的小型电器,因其方便实用而在大学校园内广为流行。目前各高校都大力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湘潭大学已经把学生英语能否过四级和学位证挂钩,为了练好听力,湘大学子几乎人人都需要单方机,市场容量巨大。 为配合某单放机产品扩大在湘大的市场占有率,评估湘大单放机行销环境,制定响应的营销策略,预先进行湘大单放机市场调查大有必要。
本次市场调查将围绕市场环境、消费者、竞争者为中心来进行。
二、调查目的
要求详细了解湘大单放机市场各方面情况,为该产品在湘大的扩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方案提供依据,特撰写此市场调研计划书。
1、 全面摸清企业品牌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渗透率、美誉度和忠诚度。
2、 全面了解本品牌及主要竞争品牌在湘大的销售现状。
3、 全面了解目前湘大主要竞争品牌的价格、广告、促销等营销策略。
4、 了解湘大消费者对单放机电器消费的观点、习惯。
5、 了解湘潭大学在校学生的人口统计学资料,预测单放机市场容量及潜力。
三、调查内容
市场调研的内容要根据市场调查的目的来确定。市场调研分为内、外调研两个部分,此次服装市场调研主要运用外部调研,其主要内容有:
(一)行业市场环境调查
主要的调研内容有:
1、湘大单放机市场的容量及发展潜力;
2、湘大该行业的营销特点及行业竞争状况;
3、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对该行业发展的影响;
4、当前湘大单放机种类、品牌及销售状况;
5、湘大该行业各产品的经销网络状态;
(二)消费者调查
主要的调研内容有:
1、消费者对单放机的购买形态(购买过什么品牌、购买地点、选购标准等)与消费心理(必须品、偏爱、 经济、便利、时尚等)。
2、消费者对单放机各品牌的了解程度(包括功能、特点、价格、包装等);
3、消费者对品牌的意识、对本品牌及竞争品牌的观念及品牌忠诚度;
4、消费者平均月开支及消费比例的统计;
5、消费者理想的单放机描述。
(三)竞争者调查
主要的调研内容:
1、主要竞争者的产品与品牌优、劣势;
2、主要竞争者的营销方式与营销策略;
3、主要竞争者市场概况;
4、本产品主要竞争者的经销网络状态;
四、调研对象及抽样
因为单放机在高校的普遍性,全体在校学生都是调查对象,但因为家庭经济背景的差异,全校学生月生活支出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消费购买习惯的差异性,因此他(她)们在选择单放机的品牌、档次、价格上都会有所不同。为了准确、快速的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决定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先按其住宿条件的不同分为两层(住宿条件基本上能反映各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公寓学生与普通宿舍学生,然后再进行随机抽样。此外,分布在湘大校内外的各经销商、专卖店也是本次调查的对象,因其规模、档次的差异性,决定采用判断抽样法。
具体情况如下:
消费者(学生):
其中住公寓的学生占50%。
大型综合商场:
中型综合商场:
综合商场:
消费者样本要求:
1、 家庭成员中没有人在单放机生产单位或经销单位工作。
2、 家庭成员中没有人在市场调查公司或广告公司工作。
3、 消费者没有在最近半年中接受过类似产品的市场调查测试。
4、 消费者所学专业不能为市场营销、调查或广告类。
五、调查员的规定、培训
(一)规定
1、 仪表端正、大方。
2、 举止谈吐得体,态度亲切、热情。
3、 具有认真负责、积极的工作精神及职业热情。
4、 访员要具有把握谈话气氛的能力。
5、 访员要经过专门的市场调查培训,专业素质好。
(二)培训
培训必须以实效为导向,本次调查其人员的培训决定采用举办培训班、集中讲授的方法,针对本次活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调查人员面授调查技巧、经验。并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之充分认识到市场调查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端正其工作态度、作风,激发他们对调查工作的积极性。
六、人员安排
根据我们的调研方案,在湘潭大学及市区进行本次调研需要的人员有三种:调研督导、调查人员、复核员。具体配置如下:
调研督导:1名
调查人员: 20名 (其中15名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5名对经销商进行深度访谈)
复核员:1—2名 可由督导兼职,也可另外招聘
如有必要还将配备辅助督导(1名),协助进行访谈、收发和检查问卷与礼品。问卷的复核比例为全部问卷数量的30%,全部采用电话复核方式,复核时间为问卷回收的24小时内。
七、市场调查方法及具体实施
1、对消费者以问卷调查为主,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在完成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制作以及调查人员的培训等相关工作后,就可以开展具体的问卷调查了。把调查问卷平均分发给各调查人员,统一选择中餐或晚餐后这段时间开始进行调查(因为此时学生们多刚呆在宿舍里,便于集中调查,能够给本次调查节约时间和成本)。调查员在进入各宿舍时说明来意,并特别声明在调查结束后将赠送被调查者精美礼物一份以吸引被调查者的积极参与、得到正确有效的调查结果。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应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记得一定要求其在调查问卷上写明学生姓名、所在班级、寝室、电话号码,以便以后的问卷复核。调查员可以在当时收回问卷,也可以第二天收回(这有力于被调查者充分考虑,得出更真实有效的结果)。
2、对经销商以深度访谈为主:
由于调查形式的不同,对调查者所提出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与经销商进行深度访谈的调查者(访员)相对于实施问卷调查的调查者而言,其专业水平要求更高一些。因为时间较长,调查员对经销商进行深度访谈以前一般要预约好时间并承诺付与一定报酬,访谈前调查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列出调查所要了解的所有问题。调查者在访谈过程中应占据主导地位,把握着整个谈话的方向,能够准确筛选谈话并内容快速做好笔记以得到真实有效的调查结果。
3、通过网上查询或资料查询调查湘大人口统计资料:
调查者查找资料时应注意其权威性及时效性,以尽量减少误差。因为其简易性,该工作可直接由复核员完成。
八、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市场调研大致来说可分为准备、实施和结果处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它一般分为界定调研问题、设计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或调研提纲三个部分。
2、实施阶段:根据调研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由调研人员广泛地收集与调查活动有关的信息。
3、结果处理阶段: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和分析,并将调研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调研报告表述出来。
在客户确认项目后,有计划的安排调研工作的各项日程,用以规范和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实施。按调研的实施程序,可分七个小项来对时间进行具体安排:
调研方案、问卷的设计
调研方案、问卷的修改、确认
项目准备阶段(人员培训、安排)
实地访问阶段
数据预处理阶段
数据统计分析阶段
调研报告撰写阶段
九、经费预算
1、 策划费
2、 交通费
3、 调查人员培训费
4、 公关费
5、 访谈费
6、 问卷调查费
7、 统计费
8、 报告费
参与人员:
项目负责人: 颜儒葵
调查方案、问卷的设计:待定
调查方案、问卷的修改:待定
调查人员培训:待定
调查人员:待定
调查数据处理:待定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待定
调查报告撰写:待定
论证人员:待定
调查计划书撰写: 颜儒葵
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长三角地区已经在国际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水平和程度上有了迅速的提高,因此这使得对长三角地区投入产出的调查和分析成为了必要。主要过程首先是通过不同产业、部门、产品之间货物和劳务的流量调查统计得到投入产出表,然后进行分析并将得到的信息用于经济预测、计划制定以及经济控制等一些经济活动。
第七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统计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统字[XX]84号文件和县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镇于XX年6月6日召开镇、村两级统计工作会议,传达《通知》精神,安排部署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工作,认真按照文件的要求逐项落实自查自纠、边查边改措施。现将我镇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检查纠改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通过对我镇镇、村两级XX年1月至XX年6月的统计表和各项调查工作进行自查,我镇在统计工作中没有发生下列违法行为:
1、没有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2、没有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3、没有未经批准,擅自制印统计调查表的行为;
4、没有单位领导干扰统计数据,从而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行为;
5、没有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行为;
6、重点对各项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进行自查、复查。
二、我镇在抓好统计基础工作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了镇统计站、统计站由党政办公室、统计办公室、计生办公室、经管办公室组成。人员有党政办主任、政府统计员、计生统计员、经管统计员,办公室设在党政办。
2、政府、计生、经管、教办、公安及9个村均落实了专兼职统计员。
3、镇、村统计工作均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原始记录,建立健全统计档案。
4、统计工作制度在自查自纠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5、政府专职统计员按文件要求持证上岗。
三、存在问题
1、少数兼职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还不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要求;
2、村级由于三年一届的换届选举,直接影响统计人员的工作情绪,造成部分统计表册不健全。
3、村向各部门上报的表册数据有不统一的情况。
4、企业上报统计报表屡次迟报统计资料和数据失真的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经政府及执法领导组研究决定,制定以下纠改措施:
1、每月统计站对村级统计员进行一至二次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村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2、进一步做好村级统计员的思想工作,尽量稳定统计人员队伍;
3、建议上级统计执法部门对相关企业加大执法力度;
4、统一思想,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完善统计工作制度,强化责任感,严禁统计资料遗失,杜绝数出多门。确保统计数据及时、准确、统一、完善。真正做到向各级领导体统制定政策真实可用的统计资料。
第八篇:《统计报告的格式(参考版)》
统计报告的格式
2、 统计背景
3、 统计方法
4、 统计结果(图表或表格形式)
6、 参考文献(不低于3篇,不高10篇),资源可参考CNKI
网(中国知网)
7、 另附,封面加目录(一二级标题)
字体要求:标题三号字、一级标题四号字加黑、二级标题小四号字加黑、正文小四号字,1.5倍行距。
此报告格式仅供参考,根据老师的统计报告的要求(课堂版)编辑而成。大家也可自行网上查资料格式
第九篇:《统计数据分析报告(范本)》
统计数据分析报告(范本)
【摘 要 题】青少年社会调查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青少年人口群体。统计表明,2003年中国14~35岁人口有4.65亿,占总人口的36.25%。对于任何社会来说,青少年都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在的青少年是变革的弄潮儿、受益者和风险承担者,他们正在经历着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发展变化的速度很快。客观、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的现状,才能从实际出发,制定有效的政策,从而正确引导青少年,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本报告主要是依据统计数据对近年来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均为撰写本报告时(截至日)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所能获得的最新数据。在本报告中青少年采用14~29岁和14~35岁两种年龄统计口径。
一、青少年人口状况指标
1.青少年人口总数及比重
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4~29岁青少年共有311,217,923人,占总人口的24.25%。其中男性158,338,086 人,女性152,879,83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2.34%和11.91%,性别比
为103.57。14~35岁青少年共有465,259,674 人,占总人口的36.25%。其中男性235,453,157人,女性229,806,517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8.34%和17.90%,性别比为 102.46。
2.青少年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分性别年龄结构反映的是男女不同性别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2003年中国青少年分性别人口的年龄分布基本一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其总人口中都是30~35岁人口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14~20岁人口。人口年龄结构在20~30岁之间出现凹陷,除了自然的人口变动规律(如受人口惯性发展的影响)以外,与该年龄人群的漏报也有较大关系。因为这一年龄段人群处于流动活跃时期,而流动人口的漏报是统计中很难避免的。同时,我国军人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年龄段,而军人人数是不在统计数据中反映的,这也加大了凹陷的程度。
3.青少年人口分布状况
人口的分布状况主要由地区构成和城乡构成两项指标来衡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14~29岁的青少年人口广东省为最多,达2900万人,西藏最少,仅为82万人。各省市青少年占总人口的比重集中在24.01~34.03%区间范围内,广东省比重最高,达34.03%,最低的为江苏省,占 24.01%。14~35岁的青少年人口数分布与14~29岁的青少年人口数分布接近,比重略有差异。各省之间青少年人口差异与各省总人口和它们过去的生育率、死亡率、迁移率的变化都有密切关系。
岁青少年人口31,122万人,居住在城市的有7817
万人,占青少年人口的25.12%,居住在镇的有4718万人,占 15.16%,居住在乡的有18,587万人,占59.72%。14~29岁青少年人口城镇化水平40.28%略低于我国40.53%的城镇化水平。 14~35岁青少年人口46,526万人,居住在城市的有12,165万人,占青少年人口的26.15%,居住在镇的有7234万人,占15.55%,居住在乡的有27,127万人,占58.31%。14~35岁青少年人口城镇化水平41.69%又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青少年人口的迁移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迁移人口有12,466,250人,其中14~29岁6,749,193人,占迁移总人口的54.14%,14~35岁8,396,246人,占迁移总人口的67.35%。迁移原因以务工经商、学习培训、婚姻迁入为主,占迁移总人口的七成之多(见图1-3a和图1-3b)。从全国迁移情况来看,学习培训、分配录用、婚姻迁入、务工经商主要是以青年人口为主,均占80%以上。
5.青少年人口的受教育状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14~29岁青少年人口有98.33%受过小学以上教育,14~35岁青少年人口比例略低一点 (97.14%),但仍以初中教育程度为主,分别占55.13%和50.34%。这与青少年正处于学习求知年龄不无关系。从全国总人口受教育情况来看,青少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好于其他年龄人口,初中以上各级文化程度人口中,14~29岁人口基本占40%左右,14~35岁人口基本占60%左右。
6.青年人口的婚姻状况
青年人正处于组建家庭时期,15~29岁青年未婚人口占64.03%,有配偶占35.53%,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配偶的比例逐渐增大,15~35岁青年未婚人口占43.36%,有配偶占55.02%。青年人口婚姻关系比较稳定,无论是在15~29岁青年人口中还是在15~35岁青年人口中,丧偶、离婚和再婚有配偶的比例都非常低,分别为0.7%和1.62%。
7.青年人口生育状况
青年人口不同于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随着其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成熟,开始组建家庭哺育后代。从生育的年龄分布来看,青年正处于生育高峰期。根据2003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全国一般生育率为38.01‰,总和生育率为1.4‰,29岁组累计生育率为1164.79‰,35岁组累计生育率为1375.93‰。
8.青少年人口死亡状况
青少年人口处于风华正茂、生命力旺盛、死亡率水平最低时期。青年人口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略有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基本在0.28~1.38‰的小区间范围内波动增长。根据2003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全国死亡率水平为6.05‰,青少年人口死亡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29岁的死亡率仅为0.85‰,14~35岁的死亡率为0.95‰。
9.青年人口的民族状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青少年人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
汉族仍是我国的主体民族,14~29岁青少年人口中有90.58%为汉族,
9.42%为少数民族;14~35岁青少年人口中汉族比例略高,为91.09%,少数民族占 8.91%。少数民族中壮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数最多,人口比例均占0.5%以上。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统计报告怎么写”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统计报告怎么写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统计学分析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