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语言互译,梨或梨子的功效与作用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怎么念,可以说几个知道的比如藏语,蒙古语。。。。急求

藏语,维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语法和汉语相同吗?是一中语言体系吗?
214杉乱绰闷
1.藏语(拉萨话)有28个声母,17个单元音韵母,2个复元音韵母,有4个声调.安多方言没有声调.藏语语音的一大特点是有大量复辅音声母和韵尾.语法上藏语主要利用词序和虚词来表达句子成分的各种关系.藏语动词有式和时体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基本上都属于汉藏语系
我想应该差不多吧!大同小异啦!
楼上很强大。学语言再难,也难不过当初前人发现这些语言的规律并加以总结
扫描下载二维码巴基斯坦少数民族情况
新闻类型: | 作者: | 来源:网易 | 阅读:1471&
民族概况 按照地域和历史文化传统划分,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有旁遮普族、信德族 、巴丹族(普什图族)和俾路支族。但是,巴基斯坦政府按照伊斯兰教的民族理论和意识形态 把穆斯林定为“一个民族”或“多数民族”(多数教派),而把基督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 等非穆斯林定为“少数民族”(少数教派)。因此,在巴基斯坦,人们更习惯于按照地域的概 念称四省的人为旁遮普人、信德人、巴丹人(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同样,巴基斯坦还有克 什米尔人、布拉灰人、奇特拉尔人和古吉拉特人等人数较少的民族和部落。?? 尽管居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信德人、巴丹人和俾路支人属于“一个民族”或“多数民 族”,但他们还是有着各自的历史、语言和文化传统,在政治、经济上的发展也不平衡,各 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各民族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此起彼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局的稳定。 旁遮普人 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民族,据1994年统计,约6980万。属 雅利安人种的拉其普特人,身材高大健壮,多为浅棕色皮肤,也有人具有雅利安人的白色皮 肤,高鼻子,黑眼睛,黑头发。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最富饶的旁遮普省、西北边境省的扎哈 拉和德腊-伊斯梅尔汗以及信德省。主要从事农业、纺织业和制陶业。? “旁遮普”意为“五河”,因其境内的五条河流而得名。旁遮普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 境使它在历史上屡遭外族的侵犯。? “拉其普特”意为“王之子”,即外族统治者与印度社会融合而形成的封建王族。公元前6 世纪至公元2世纪来到印度西北部的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贵霜人等诸小民族,其贵族 和 军事首领与当地印度教徒杂居通婚,改信印度教,逐步被印度社会同化,并取得“刹帝利” (“武士”)的种姓地位。在穆斯林统治时期,许多拉其普特家族改信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 。在印度河流域的民族形成和文化建设中,外来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希腊人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随大流士的军队来到西北部地区,定居下来。在希腊人统治的100 多年里,许多希腊士兵和王朝官员与当地家庭联姻,融入当地居民之中。所以,在今天的旁 遮普和西北边境省,还可以看到希腊人与当地居民的混血后代。? 塞种人的部落早在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就来到印度河流域。他们虽属于雅利安人的东部支 系,但他们的文化却不同于雅利安人的文化。他们既未接受种姓之分,也不承认婆罗门的精 神领导。由于他们来自巴里黑(巴赫特尔),所以雅利安人称他们为“巴尔希卡”。据说,巴 尔希卡人是普勒尔、帕尔瓦纳和帕拉族人的“根”。后来,“巴尔希卡”一词逐渐变成了“ 瓦希卡”,印度河流域被称为“瓦希卡国”。在旁遮普语中,至今把农民叫做“瓦希”。第 二批塞种征服者是公元前1世纪来到印度河流域,他们分成达哈、萨卡拉欧卡和穆撒格地亚 依三个部落。达哈部落的人至今还在旁遮普。这三个部落的共同首领叫穆加。在旁遮普,至 今还有穆加族人。?? 塞种人使印度河流域流行新的干果、水果和蔬菜,如干果中的核桃和阿月浑子,水果中的杏 、桃、葡萄、西瓜和梨,蔬菜中的大蒜、洋葱、胡萝卜、茴香、豆角以及桉脂和五倍子等; 还教会当地人缝制圆领衫和钉马掌等技术。塞种人最明显的特点是宗教上的宽容,他们自己 倾向于佛教,但也十分友好地对待其他宗教。? 安息人属伊朗人种,其文化也染上了伊朗文化的色彩。安息人统治的时间很短,但是在塔克 西拉挖掘出的那一时代的各种制品,具有极高的水平。犍陀罗艺术实际上起源于他们那个时 代。? 贵霜人大约在公元前170年迁徙至阿姆河和锡比河流域,后征服巴赫特尔,进而攻占喀布尔 河流域,最后占领犍陀罗,定都白沙瓦。贵霜人在犍陀罗和印度河流域大约统治了200年。 贵霜人最著名的统治者迦腻色伽赞助学术和艺术,在他当政时期,佛教大振,犍陀罗艺术得 到极好的发展。? 自雅利安人以来,犍陀罗一直是印度西北部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犍陀罗艺术实际上是雅利安 、希腊、塞种、安息和贵霜文化的精华,是阿拉伯人到来之前最灿烂的文化集锦,也是巴基 斯坦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旁遮普省是次大陆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地区之一。在阿拉伯人统治时期,木尔坦、曼苏拉和 乌奇是大的文化中心。9世纪末,伊斯玛仪派就成为木尔坦的统治者,在那里建造了清真寺 。据著名阿拉伯旅行家和地理学家穆克德希描述,当时的木尔坦是一座繁荣的商业和旅游城 市,居民属什叶派,大部分是阿拉伯人。 10至16世纪在突厥人占领和统治时期,旁遮普的许多拉其普特家族改信伊斯兰教,逐渐与定 居的突 厥人混居融合,成为印度穆斯林的主体。同时,旁遮普始终是穆斯林文化的中心。加兹尼人 占领旁遮普的200年,是印度穆斯林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拉合尔是重要的穆斯林文化中心 。1039年,大神学家和苏非学者赛义德·阿里·胡吉伟利()来到拉合尔传教,苏 非派的经典著作《秘密的揭示》就是他在拉合尔定居期间写成的。11至12世纪,许多苏非用 旁遮普语和其他方言传教和写作,而采用了穆斯林的书写体,形成了印度穆斯林的语言乌尔 都语。乌尔都语至今是巴基斯坦和印度穆斯林的通用语言。德里苏丹王朝时期,苏非派的苏 赫拉瓦迪教团在旁遮普有很大影响,木尔坦和乌奇是苏非派神秘主义中心。? 莫卧儿王朝时期是印度穆斯林文化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除了德里的红堡、阿格拉的泰姬 陵等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外,拉合尔的皇家清真寺、皇宫、城堡、陵墓等建筑也同样雄伟壮 丽。今天,这些建筑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受到国家的保护。在莫卧儿王朝时代,旁遮普 语诗歌逐渐形成了一种自主的民族文学形式,并显示出其独特的风格。? 大部分旁遮普人讲与乌尔都语近似的旁遮普语,一部分人讲乌尔都语。旁遮普语是梵 文“俗语”的一种方言,酷似乌尔都语。 旁遮普的地理人文环境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在旁遮普语文学中,诗歌占很大比重。苏非诗人沙·夏姆斯·萨布兹瓦里()和法利德·甘吉·沙卡尔()最早 用 旁遮普语写诗,他们的诗作或描绘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或表达苏非派的神学和哲学思想。 16世纪著名的旁遮普语诗人达斯·达穆德尔和沙·侯赛因分别把希尔兰恰的故事写成诗和吟 唱诗,使之广为流传。18世纪最有影响的旁遮普语诗人是苏非诗人赛义德·瓦利斯·沙,他 再次创作的长诗《希尔兰恰的故事》,成为旁遮普语古典文学的杰作。近代旁遮普语诗歌多 以反对殖民统治,宣扬教派团结为主题。巴基斯坦独立后,许多作家开始重视旁遮普语散文 的创作,并出版了文学评论和长篇小说等作品。? 20世纪印度最杰出的穆斯林诗人和哲学家伊克巴尔(),出生于旁遮普省的锡亚尔 克特,他一生用波斯语和乌尔都语写有多部诗集,他在《自我的秘密》中阐述的“自我”哲 学,极大地鼓舞了印度穆斯林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为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斗争 。? 巴基斯坦独立后,政府重视发展自然科学,特别是在核物理学领域取得飞速发展。著名旁遮普籍核物理学家阿卜杜勒·萨拉姆教授()于197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最富饶的省份,素有“巴基斯坦的粮仓”之称。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人大力扶持旁遮普的封建地主,使他们在经济和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巴基斯坦独立后 ,旁遮普人在巴基斯坦文武官员中仍占绝对优势,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仍居主 导地位。 旁遮普人至今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服饰方面,妇女通常穿一种过膝长衫和没过脚踝的 灯笼裤,头上或胸前围一条长头巾,颜色艳丽而和谐。少数妇女穿黑色罩袍。男人也穿过膝 长衫和灯笼裤,颜色比较素雅。有身份的男人则穿土耳其式外套或西装。在炎热的夏天,农 村的男人多穿一种用土布做的汗衫和围裙。 旁遮普人的主食为一种用粗面粉做的薄饼,或者是一种用大米和牛油或牛羊肉做的抓饭,土 豆、洋葱、西红柿和牛羊肉是他们的主要菜肴,烹调时加入大量香料。旁遮普人的传统饮料 是一种用红茶、牛奶和白砂糖煮成的奶茶,香甜可口。在饮食方面,旁遮普人普遍比较简朴 。 与饮食相比,旁遮普人在住房方面开支比较大。在伊斯兰堡、拉合尔甚至一些中小城市,有 钱 人的花园别墅式住宅比比皆是。同样,有钱人的私人汽车在大街上川流不息。而大多数穷人 仍住在破旧简陋的房屋里,乘公共汽车。 宗教活动在旁遮普人的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每天做五次祈祷,人们 一般在家里做。政府机关和学校设有祈祷室,工作人员和学生在规定时间去那里祈祷。星期 五的“聚礼”一般去清真寺做,清真寺遍布旁遮普城乡各地,拉合尔的皇家清真寺可同时容 纳10万人做祈祷。 历史上,苏非派在旁遮普有广泛的影响,因此,旁遮普穆斯林至今还保留着崇拜苏非圣徒和 圣墓的习俗。在木尔坦、拉合尔和锡亚尔克特等地,有许多苏非的陵墓,每逢节假日,人们 都要在这些陵墓前举行纪念活动。拉合尔的达塔清真寺是次大陆最早修建的清真寺,苏非长 老胡吉传里(达塔·甘吉·巴赫什)的陵墓安放在那里,人们在他的墓前默念“法蒂哈”,并 许下心愿,求圣人保佑。 信德人 信德人主要分布在信德省,人口约2800万(1994年)。大部分居住在信德省,一部分居住在俾 路支省。属雅利安人种, 杂有阿拉伯人血统,是次大陆接受阿拉伯文化最早的一个民族。大多数人操信德语和乌尔都 语。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一部分人从事纺织和钢铁工业。 在伊斯兰教诞生之前的若干世纪,阿拉伯商人就在印度西海岸和信德沿海地区从事贸易活动 ,并在此居留。他们是次大陆最早的阿拉伯移民。伊斯兰教创立之后,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 阿拉伯商人仍在这些地区经商,与当地妇女结婚并定居下来,形成混血的穆斯林后裔。 8世纪初阿拉伯军队攻占信德时,一印度教国王统治信德全境。土著的信德人分为若干部族 ,其中最大的是苏姆拉人和萨姆玛人,他们均为低种姓印度教徒。苏姆拉人属加特次种姓, 居住在从木尔坦到沿海的印度河岸,以放牧和种植为生。印度教国王对低种姓印度教徒非常 歧视,所以,当阿拉伯军队到来时,苏姆拉人加入了阿拉伯人的军队。9世纪末,在伊斯玛 仪派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中,苏姆拉人和萨姆玛人先后改教成为穆斯林。此后,伊斯玛仪派苏 姆拉人取代了阿拉伯人,在木尔坦和曼苏拉建立了两个国家。苏姆拉人在木尔坦的统治前后 共175年。 在阿拉伯人统治的300多年里,产生了为数可观的混血种人,他们倾向于阿拉伯文化。而在 第巴尔、曼苏拉、木尔坦和乌奇等大的学术和文化中心,也形成了良好的双重取向的文化氛 围。阿拉伯人向当地人学到很多知识,如数学、天文学、医学、化学以及瑜伽等,而穆斯林 的编年史艺术也介绍到了信德。在阿巴斯王朝时期,阿拉伯人和信德人的学术 交流有了很大发展,《摩诃婆罗多》等梵文经典被译成阿拉伯语,而次大陆第一部《古兰经 》译本就是信德文本,是在9世纪时由一位在曼苏拉出生的伊拉克人译成。 阿拉伯人在信德的统治于1175年因古尔人的到来而告结束。1592年信德为莫卧儿王朝军队征 服,此后直到英国人到来一直为莫卧儿贵族所统治。1843年信德并入英属印度,后并入孟买 管区,1936年又脱离孟买管区成为独立的省。1947年巴基斯坦建立时,卡拉奇被定为首都。 1964年阿尤布汗执政时期,首都从卡拉奇迁至伊斯兰堡。 信德人讲信德语和乌尔都语。信德语属印度雅利安语系,词汇大部分取自梵文“俗语”,其 余取自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信德语是次大陆第一个受阿拉伯语强烈影响的古老语言,采用古 阿拉伯纳斯克体。 信德语文学亦源于诗歌。最早的信德语诗歌为9世纪哈伦·拉希德的宫廷诗人所作。15至17 世 纪,信德语文学得到很大发展,许多乌拉玛和苏非用信德语传教、写诗。18世纪最著名的信 德语诗人是阿卜杜勒·拉蒂夫·帕塔依,他的诗集《沙·焦尔萨鲁》和故事集《萨希班努》 描写了印度河流域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巴基斯坦独立后,许多作家以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学为 素材,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信德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风貌。 信德人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与旁遮普人大致相似。由于信德气候终年炎热,人们只需穿单衣。 信德人的服装和头巾多用彩色丝线绣满美丽的图案,或缀上许多小镜片。信德男人还喜欢戴 镶嵌着小镜片的花帽。信德妇女的首饰种类繁多,工艺精湛。在众多的首饰中,鼻环是最重 要的饰物。对于已婚妇女来说,戴鼻环是丈夫健在的标志,只有丈夫死后才能将鼻环摘下。 历史上,苏非派的卡兰德尔支派在信德有较大影响。该派成员受印度教瑜伽派的影响,不吃 肉,不穿衣服,不结婚,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在莫克兰海边,至今还偶尔可以看到卡兰德 尔成员的身影。 信德省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省,同旁遮普省一样地处印度河冲积平原,属巴基斯坦农业最发 达的地区。工业固定资产占全国的43%左右。省会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和港口。独 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在国家经济中所起的显著作用,决定了信德省在巴基 斯坦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信德省同时还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 除当地的信德人外,还有穆哈吉尔(移民)、旁遮普人、巴丹人及俾路支人。信德人认为,长 期以来外族人的大量涌入剥夺了他们的权利。1955年,巴基斯坦推出把西巴四省合并为一个 统一省的“一单位制”,引起信德人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把信德并入西巴统一省进一步 损害了信德人的利益。第二年,信德人提出了“信德民族主义”的口号,并在此基础上成立 了“信德万岁”组织。该组织排斥操乌尔都语的穆哈吉尔以及旁遮普人和巴丹人等外来民族 ,为维护本民族利益而提出信德独立的要求。 在阿尤布汗和齐亚哈克执政时期,信德人感到他们在政治上被剥夺,经济上被排挤。70年代 后期军人政府对人民党的镇压,更加激起信德人对军人政府的不满。1983年8月,在8党联盟 “恢复民主运动”的领导下,信德全省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政府运动。在这场运动中, “信德万岁”等组织重提“信德独立”的口号。人民党领导人蒙塔兹·布托公开要求“信德 自治”、“巴基斯坦应该组成一个联邦”。 在信德省,还居住数量可观的穆哈吉尔,即1947年印巴分治时从印度迁移到巴基斯坦的800 万穆斯林移民,约占当时西巴人口的25%。 1951年在巴基斯坦 19个大城市的人口中,穆哈吉尔平均占46%。卡拉奇是当时的首都,也是移民的中心地,100 万人口中有60万是穆哈吉尔。穆哈吉尔受教育率较高,讲纯正的乌尔都语。 在穆哈吉尔中,很多人参加了争取巴基斯坦独立的运动,又抛弃了他们在印度的家业和财产 来到巴基斯坦。在独立初期,他们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在真纳任穆斯林联盟主席期间,穆 斯林联盟工作委员会28名成员中,来自印度的穆哈吉尔有17人。但由于穆哈吉尔在经济上一 无所有,又没有群众基础和自己的选区,所以,他们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处于困境。在布托执 政时期,政府的“配额”制和国有化政策,限制了穆哈吉尔的就业和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机 会。齐亚哈克执政时期,穆哈吉尔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被剥夺的感觉达到顶点。 1978年6月,全巴基斯坦穆哈吉尔学生组织成立,其宗旨是为实现穆哈吉尔的权利而斗争, 阿尔塔 夫·侯赛因任主席。80年代中期,穆哈吉尔放弃了“巴基斯坦民族主义”,而提出“穆哈吉 尔民族主义”的口号,并成立了穆哈吉尔民族运动(简称MQM)。MQM在1988年大选中一跃而成 为全国第三大党。1990年10月大选后,MQM在省和联邦一级加入了纳瓦兹·谢利夫的政府, 在信德和伊斯兰堡都显示了强大的力量。而在1992年6月,当MQM撤销了它对政府的支持时, MQM与政府间出现了摩擦,政府对其采取了“清洗行动”。其成员辞去了信德省和国民议会 席位,作为对“清洗运动”的抗议。1994年11月—1996年1月,MQM与军队和警察之间发生了 数十次武装冲突,数千人被杀。严重的暴力行为使卡拉奇陷入内乱和危机之中。 日,MQM向新闻界发表了构成其与政府小组谈判基础的18点要求,MQM强硬路线领导人提出了独立省的要求。 巴丹人 巴丹人人口约2000万(1994年),其中85%居住在农村地区。主要分布在西 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一部分住在旁遮普省和卡拉奇。属伊朗族系,与阿富汗境内的普什图 族同属一个民族,从事游牧业和农业,属伊斯兰教逊尼派。 巴基斯坦境内的巴丹人现有9个较大的部落,即阿弗里迪、瓦奇里、尤素夫扎伊、穆赫曼德 、奥拉克扎伊、哈塔克、卡卡尔、杜拉尼和吉尔扎伊。 巴丹人均讲普什图语,即阿富汗语,属伊朗语系,书法和文法均与波斯语相同,词汇则受印 度雅利安语系影响较深。 普什图语文学源远流长,在雅利安人的《梨俱吠陀》和波斯人的《阿维斯塔》中,均可找到 它的踪迹。穆斯林统治时期,普什图语文学受到波斯古典诗歌的较大影响。最著名的普什图 语 诗人是17世纪的哈塔克部落酋长胡什哈尔·汗,他的诗歌以宏扬爱国主义为主题,试图寻找 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他被誉为“普什图语文学之父”。18至20世纪,普什图语文学得到长 足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巴基斯坦独立后,成立了普什图语文学院,在发展 普什图语文学方面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的大力支持。 巴丹男子也穿长衫和灯笼裤,还喜欢穿一件坎肩,头上缠着头巾。巴丹男子的头巾被视为勇 敢、名誉和权力的象征。巴丹人尚武,男人还常佩带枪支。巴丹妇女的头巾也象征着妇女的 尊严和地位。在寒冷的冬天,男人上身裹一条毯子,女人裹着厚的披肩。有的部落妇女穿一 种粗布做的长袖长摆高腰的连衣裙,胸前或镶嵌着一个个小镜片,或缀满彩色小珠,古朴而 有特色。也有的部落妇女终年穿着黑色长袍。 巴丹部落实行“吉尔加”制,“吉尔加”是巴丹部落为解决宗教和其他重要问题而设立的法 庭或议事机构,由部落头人和经选举产生的长者组成。“吉尔加”具有绝对权威,它所做出 的决定和判决,任何人不得表示异议,拒绝接受者会受到惩罚。巴丹部落的公共活动场所叫 “胡杰拉”,具有议事、审判、婚庆以及举行各种风俗礼仪等多种功能。此外,巴丹部落的 男孩成年后,一般不住在家里,而是和别的未婚青年一起住在这里。外乡人过往,也在此过夜。 巴丹人要求独立的运动有着历史的根源。在英国人统治时期,巴丹人就曾多次进行争取民族 独立的斗争,旨在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克同尼斯坦。他们的斗争曾遭到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 但一直持续到英国人撤出印度。 巴克同尼斯坦(又称普什图尼斯坦)是阿富汗以东,印度河以西,帕米尔以南的一个小山区。 居住在这里的巴克同人(普什图人)同阿富汗境内的普什图人是一个民族。1947年印巴分治时 ,该地区归巴基斯坦。1949年以来,当地巴克同人在红衫党领导下搞独立活动,要求成立独 立 的巴克同尼斯坦,脱离巴基斯坦。1954年红衫党被取缔后,他们与其他政党先后组成民族党 和民族人民党,提出实现自治的要求。布托执政时期,以“危害巴基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为由,解散了民族人民党政府。1975年后,民族人民党另组建新党民族民主党,继续争取 民族自治,不再提建立巴克同尼斯坦。俾路支人 俾路支人人口约620万(1994年),属伊朗族系。主要居住在信德省和俾路 支省,其余居住在西北边境省南部及旁遮普省南部。大多数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1783年, 俾路支人征服了信德人,俾路支人乃大量迁入信德。俾路支人至今在信德拥有其传统的封建 势力。俾路支人主要生活在部落制度下,主要部落有:马里、布格蒂、道姆吉、马卡、考萨 、拉哈沙尼、桑加尔、达什提、乌姆拉尼、吉什基、布来迪、山吉拉尼、吉达伊、加马里、 品德和拉沙尔。 俾路支语是俾路支人的语言,实际上是波斯语的一种方言,采取波斯语文体。居住在俾路支 省的俾路支人操俾路支语,而居住在信德的俾路支人多已不讲俾路支语。? 俾路支语文学也以民间故事和传说为基础。15世纪的抒情诗多为口头流传,带有鲜明的俾路 支部落文化色彩。16世纪出现的诗歌多以战争和宗教为题材。18世纪的著名诗人加姆· 瓦勒克不仅将民间故事写成诗歌,而且在俾路支语诗歌创作中,使苏非派的爱情诗达到了极 至。他还把阿拉伯和伊朗的浪漫故事《莱拉和玛吉农》和《希林和法尔哈德》写成俾路支语 诗歌。19世纪后俾路支语诗歌以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巴基斯坦独立后,俾 路支语文学有了较大发展,诗人和作家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题材的诗歌和小说。 相当一部分俾路支人至今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在简陋的帐篷里。帐篷里的陈设 非常简单,只有麦子、铺盖、盛水的羊皮口袋和盛黄油、盐、糖、茶的瓶罐,帐篷外面架着 炊具,牲畜在帐篷外不远的地方过夜。到了秋天,在高寒地区放牧的俾路支人用骆驼驮着他 们的财物向山下转移,在平原地区过冬。 俾路支男子一般穿宽大的裤子和几乎拖到脚跟的长袍,肩上裹着长长的围布,头上缠着头巾 。俾路支妇女一般也穿长达脚踝的长衫和宽大的裤子,头上裹着白色围巾。她们上衣的前襟 、下摆和袖口都绣着补花,或者缀以小镜片。俾路支部落的服饰各有特色,尤其是衣服上的 花饰和头巾的缠法互不相同,以区别于其他部落。 俾路支人多食粗面粉、黄油、羊肉和羊奶。他们最喜欢吃的是一种名为“萨其”的烤肉,即 用木棍把羊肉穿起来,放入地下的火堆里烧烤。同时将表面光滑的圆石头放在火堆里,待石 头烧热后,在上面涂上面糊,面糊烤熟后与烤肉同食。俾路支大部分地区为高寒地区,蔬菜 很少。俾路支妇女常采集一种叫“贝希”的野生植物,其果实和叶子都可食用。 巴基斯坦境内俾路支人与伊朗和阿富汗境内的俾路支人属于同一民族。1947年印巴分治时, 俾路支省最大的卡拉特土邦拒绝加入巴基斯坦,宣布建立俾路支独立国。1948年初,巴基斯 坦政府派兵镇压,接管了土邦政府。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要求独立的主张。1970年大选中,民 族人民党在俾路支省选举中获胜,1972年组成该党领导的省政府,并在部落中散发武器。19 73年布托政府逮捕了民族人民党领导人,解散了省政府。布托政府还派军队镇压了一些武装 部落的暴乱,内战持续了3年多。哈克执政时期,对俾路支人采取安抚政策,但并没有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1979年,前民族人民党领导人比赞乔另组建新党 巴基斯坦民族党,要求实行省的自治。 克什米尔人 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人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 自由克什米尔地区,人口约770万(1994年)。属雅利安人种,亦具塞种人、匈奴人、土耳其 人、蒙古人等北方民族的特点。讲克什米尔语。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 克什米尔文学最早的作品是13世纪宗教诗人希迪·坎德的诗集《伟大之光》,这部诗集描述 了印度教湿婆派的宗教思想。14至18世纪,谢赫·努尔·阿拉丁的诗歌主张人类之爱,充满 伊斯兰教神秘主义色彩。女诗人胡巴·哈杜的抒情诗在近代克什米尔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是阿卜杜拉·哈德·?阿扎德,他的诗歌描写了下层人民的悲惨生 活,具有反对剥削和压迫、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克什米尔人喜欢喝用红茶、牛奶、盐和小豆莞子煮成的茶。克什米尔人乃至整个北部地区各 族人民都擅长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编织的腰带、刺绣的围巾和披肩、陶制器皿、土法制 作的毛毯等。克什米尔的披肩和毛毯非常有名。? 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影响巴印关系的重要原因。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面积约 19万平方公里,位于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现人口约 600万,其中77%是穆斯林,20%信奉印度教,少数人信奉佛教和其他宗教。 自13世纪起,苏非圣徒开始在这里传教,许多印度教徒改信了伊斯兰教。16世纪中叶,莫卧 儿王朝在这里建立了统治。殖民统治时期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19世纪上半叶,英国人结 束了锡克人在旁遮普的统治,又以750万卢比的价格将克什米尔的统治权卖给了道格拉族印 度教王公古拉卜·辛格。20世纪初,克什米尔穆斯林开始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1932年 ,谢赫·穆罕默德·阿卜杜拉成立了名为“穆斯林会议”的政治组织。此后他脱离该组织, 于1938年成立了“民族会议”。1944年民族会议发动了“放弃克什米尔”运动。1946年,代 表克什米尔大多数穆斯林的穆斯林会议做出克什米尔加入巴基斯坦的决定。 1947年印巴分治时,按照蒙巴顿方案,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应划归巴基斯坦,但又规定土邦 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巴基斯坦一直坚持主张克什米尔的归属应按 公民投票原则,由克什米尔人民自决。但印度利用它在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 ,宣布克什米尔归属印度。1947年10月,印巴双方发生武装冲突,在联合国干预下,1949年 1月印巴停火,7月划定停火线,印度占克什米尔的三分之二地区,四分之三人口;巴基斯坦 占三分之一地区,四分之一人口。1953年,印巴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声明克什米尔争端通过 公民投票解决。自1953年以来,巴基斯坦政府一直坚持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投票,但印度政 府却坚持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予以拒绝。 年,印巴领导 人进行了多次会谈,均无结果。日,印巴再次因克什米尔冲突爆发战争。同年9 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促成印巴宣布停火。双方于1966年1月签订了“塔什干宣 言”。日爆发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也发生了战斗。日,印 巴两国总理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逐渐恢复两国关系和使两国关系正常化”,双方军队“应撤回到国际边界线的各自一边”。但克什米尔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双方军 队在控制线上不时发生冲突。 布拉灰人 布拉灰人是达罗比荼人在次大陆最早的一个支系,其中一部分住在俾路支省的卡拉特地区, 人口约60万,少数住在信德省境内。俾路支省布拉灰人部落的居住地,仍是一个与古代达罗 比荼人有着深刻渊源的“文化孤岛”。布拉灰人使用与印度泰米尔语相近的布拉灰语。俾路 支省的布拉灰人仍实行部落制,主要部落有:雷桑尼、曼加尔、比赞乔、则里、扎拉克拉伊 、沙瓦尼、苏马拉尼、班古扎伊、M.沙希、M.哈斯尼、雷赫里和兰古。 奇特拉尔人、科希斯坦人和卡费尔人 奇特拉尔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奇特拉尔县,操达尔德语。人口约10万,大部分 为伊斯玛仪派教徒。科希斯坦人主要分布在斯瓦特,人口约6万,属逊尼派。卡费尔人主要 分布在奇特拉尔县沿阿富汗边境地区,人口很少,原有古老信仰,19世纪末在阿富汗王国的 强烈影响下改信伊斯兰教。奇特拉尔人在16至17世纪形成了封建关系,卡费尔人和科希斯坦 人还保留着氏族部落组织的基础。 巴息人 巴基斯坦的巴息人属伊朗族系,信拜火教,人口很少,操古吉拉特语,亦称“古吉拉特人” 。大部分居住在卡拉奇及其他城市,受教育率较高,擅长经商,在巴基斯坦颇有经济地位。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蒸梨子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