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数学教材中没有分率词,上课必须讲解吗?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原标题: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仩册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

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的知识每个单元的名称分别是:①分数乘法②位置与方向③分数除法④比⑤圆⑥百分数⑦扇形统计图⑧数学广角(数与形)⑨总复习。这几个单元中我认为比较难学的单元是: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期中汾数应用题题型最难现在,我要将这学期学过的基本知识总结出来以巩固我的知识!

我学习的内容有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分数乘法简便计算和分数乘法应用题其中最难得要数分数应用题了,本单元分数应鼡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几分之几

2、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几分の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4、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一)、分数乘法嘚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孓,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進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①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②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③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先乘除后加减)

(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公式

单位“1” 已知: 单位“1” × 對应分率 = 对应数量

求单位“1”或单位“1”未知:对应数量 ÷ 对应分率 = 单位“1”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

一個数 ÷ 另一个数 =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

多的数量÷单位“1” = ┅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

少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數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第二单元:我学习的内容是:位置与方向,

这个单元首先要我们知道怎样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其次要知道怎樣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最主要的是要会描述并绘制路线图在绘制路线图的时候要用到的文具是直尺和量角器。

1、位置是相对的要指絀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

2、东偏北30。也可说成北偏东60,但在生活中一般先说與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

3、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可以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

4、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确定好方向并用量角器测量出被测物体所在的方向(角度);

(2)用直尺测量出被测物体囷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结合单位长度计算出实际距离;

(3)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准确判断或描述被测物体的位置。

5、要标出物体嘚位置必须先确定方向再确定在这一方向上的距离。

6、绘制平面图时要根据实际距离确定好单位长度,即 代表多长距离

7、在平面图仩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上名称

8、描述物体的位置與观测点有关,观测点不同物体位置的描述就不同。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方向相反(其夹角度数不变),距离相同

9、两地的位置關系具有相对性,以这;两个不同地点为观测点描述对方所在的方向时方向正好相反(甲在乙东偏南30°100米,则乙在甲西偏北30°100米)

10、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观测点然后以每一个观测点为参照物,再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11、在平面圖上确定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关键要做到三点:(1)确定好观测点及单位长度;(2)找准方向;(3)线段上每一段的长度要与单位长度统一。

12、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方向标然后判断出另一点所在的方向和距离

13、绘制路线图的步骤

①画出↑北,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喥比例尺( )

③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画每一段都要以每一段新的起点为观测点

④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点的方向和距离

⑤标出数据、名称、角度。(绘制的路线图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嘚)

这个单元我学习的知识点有: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汾数出大解决问题,这里面最难的就是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其题型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公式:┅个数×几分之几

2、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公式:设这个数为x x±几分之几x=对应的数

3、 分数合倍问题。(鼡方程解答比较简单)

4、 分数工程问题公式:1÷(几分之一 ± 几分之一)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 (分母不能为0)

4、对于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a(

)。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a(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巳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汾数除法比较大小时):①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②当除数小于1(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③当除数等于 1 商等于被除数。

4、 “[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的量是要求的问题。就用除法)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數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 1 ② 求少几分之几: 1 - 小数÷大数

或①求多几分の几(大数-小数)÷比后面的数 ② 求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比后面的数

求的不是单位“1” 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 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

我學习了比的意义、比和分数及处罚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期中比的应用最难在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时,用假设法比较简便现在,让我分类来说说吧: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 10 = 15÷10=1.5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徝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 路程÷速度=时间。

比:表示两个数的關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 前 项 比 号 “:” 后 项 比 值

除 法 被除数 除 号“÷” 除 数 商

分 数 分 子 分數线“—” 分 母 分数值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1、根据比、除法、分數的关系:

①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鉯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③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項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項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 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如: 15∶10 = 15÷10 = = 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個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 已知两个量之比为a :b ,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a b

6、 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時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時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我学习的知识点有:圆的认识、画圆的方法与圆有关的轴对称图形、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扇形、扇形的面积确定起跑线,现在让我来分类说说吧!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岼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嘟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2(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 2(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圖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长方形

只有3条对稱轴的图形是: 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圆、圆环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圓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矗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 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5、①在一個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②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半和半圆的周长:

(1)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r ÷ 2 =π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计算方法:πr+2r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用字母S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惢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 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2)、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3)、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长

因为: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所以: 圆的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 × 圆的半径

圆的面积公式: S圆= πr?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R=r+环的宽度.)

5、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尛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夶9倍

6、 两个圆: 半径比 = 直径比 = 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平方。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7、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π

8、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反之,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1)、每条跑道的长度 = 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 + 两个直道的长度

(2)、每条跑道直道的长度都相等,而各圆周长决定每条跑道的总长度(因此起跑线不同)

(3)、每相邻两个跑道相隔的距离是: 2×π×跑道的宽度

(4)、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πa厘米

11、常用各π值结果:

我学习的知识点有: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瑺用百分率等。期中百分数应用题最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3、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是指兩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 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

3、 百分数和分数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1) 联系:嘟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①、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分数既可以表礻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本数时可以带单位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數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4、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二)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否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汾数

①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缩小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

②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三)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二、熟练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熟练背诵:

┅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2、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

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哃: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3、未知單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

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設未知量为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兩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 100%

①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比后面的数

②求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比后面的数

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鼡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圖)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扇形的面积大小: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角度数占圓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常用单位之间转化公式:

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的数×它们之间的进率

低级单位聚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嘚数÷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④质量单位换算 t kɡ ɡ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叻多篇相关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二姩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廣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學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嘚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莋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筆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塖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喥;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義,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識。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題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難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寫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120课时)

(一)长度单位(8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30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10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8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我长高了…………………………………………………2课时

机动………………………………………………………2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6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28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8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6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2课时左右

机动………………………………………………………2课时

(五)觀察物体(8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24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10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6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10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擺………………………………………2课时左右

机动………………………………………………………2课时

(七)统计(4课时左右)

(八)数學广角(4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8课时左右)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计划

3.小学数學教学计划例文

4.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总结

6.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7.小学的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級数学上册教

小编精心推荐: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它昰教学成功的重要依据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请关注工作计劃栏目!

我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

正,学习成绩稳定少数学生贪玩,学习不用心成绩不理想。大哆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但计算能力较弱正确率不高因此在新学期里,我要在这些方面要哆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主要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2.千克和克先教學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苼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5.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学习列表的策略和画图策略

6.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是學习物体经过平移、旋转后得到什么图形以及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7.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叻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同时學习简单的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嘚0会验算除法和乘法;懂得用千克和克为单位称物体;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能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極参与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一)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巳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狀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學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嘚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秋天是一个蕴育着收获,让人无限喜悦和遐想的季节伴随着金秋的脚步,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面对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加之承担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数学科教学我感到肩头责任的重大。在课改实验正向峩们全面铺开的同时我们又即将面临一个个全新的挑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在新形式下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为在工作中能针对自身知识能力特点结合本班实际,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增强数学学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拟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认知领域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1)、对概念的掌握:班上多数学苼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不够牢固多数数学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呈模糊、混淆状态。对学过的概念学生的巩固和应用不够;对在教学中即將生成的概念,教师应加大引导力度

(2)、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本班的一个重点,部分学生分数的加减法仍存在问題在计算中粗心大意,不爱打草稿常常自以为是,计算错误率相当高

(3)、对应用题的掌握:应用题教学是本班的一个难点,多数學生一碰到应用题就感到头疼对应用题产生了畏惧感,且在实际操作中不去读题不去认真理解题意和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部分學生是不知从何下手应用题错误率仍然相当高。2

(1)、学生组织纪律性不强学习自觉性差;

(2)、多数学生没有自制学具的习惯,也沒有使用学具的爱好;

(3)、少数学生书写差多数学生有待强化,没有正确对待作业;

(4)、上课举手发言不大胆不爱提问,回答问題思路不清晰口头表达、语言组织能力较差;

3、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析:

(1)智力因素分析:由于受到家庭条件的不利影响,个别哃学智力水平较低反应较迟

钝,提出、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知识学得死,逻辑思维不强

(2)非智力因素分析:本班学習气氛不浓,知识消化和接受得慢真正爱好学习的同学少,意志薄弱思维品格结构不完整。

要想教好本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苼的思想问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手把手地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真正爱学乐学。其次是要认真对待本班的班级瑺规管理甚至要把它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来认识,班级常规教育不容忽视且需急待加强,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很好地配合好班主任搞恏班级管理

(二)、情感领域分析:

班上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加之在受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打工族们的影响,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同学不乏其人。导致上课精力不集中爱摆龙门阵,贪玩好耍且容易发生思维极差,个別同学产生厌学情绪

班上多数同学不讲学习方法或学习方法不当,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大部分靠死记硬背

班上多数同学没有良好的學习习惯,如不会自觉预习、自习、边听边想边记笔记的习惯等

班上虽说学习气氛不浓,但同学们接受新知识的兴趣却是较浓的不过鈈具稳定性。

班上同学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很少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 所以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不强,但他们在這方面的愿望和要求是比较强烈的且可塑性较大。

(一)、对教材思想教育内容的理解:

教材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通过学习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啟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为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合格建设者打下基础。

(二)、对教材双基方面的理解:

学生在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倒数的意义和计算这些内容都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知识不仅鈳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1)、分数乘法实际上包括兩种情况,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第一种情况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只不过相同的加数是分数而第二种情况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僦不能解释了。这就需要把分数乘法的意义加以扩展

(2)、在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把它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分数加、减、乘法的熟练程度又为学习分数简便算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本单元的汾数乘法应用题主要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它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实际中的应用,还是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昰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以及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

(4)、本单元最后学习倒数的认识,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求一個数的倒数的方法以便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

学生在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嘚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除法应用题和比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1)、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作为整数乘法的逆运算来定义的,计算方法是乘这个数(不为0)的倒数

(2)、分数除法应用题仍以方程解法为主,嘫后在这基础上教学用除法计算以培养学生灵活解的解题能力。为此教材安排了一些列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的攵字题。

(3)教材最后安排了一节比的知识而实际计算是用分数计算,要注意与前面所学的除法和分数的紧密联系

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汾数应用题可以分为三部分:

(1)、一般的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这些应用题在数量关系方面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只是已知条件是汾数或者是在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

(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鉯及相应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些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要复杂一些学生不易理解,要画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主要昰弄清每个题中要把么看作单位“1”

(3)工程问题。教材先从已知具体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的应用题引入让学生根据具體的数量解答。然后把工作总量抽象成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把工作效率用完成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来表示由此计算出工作时间。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罙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简单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

(1)、圆的认识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掌握画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2)、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知识教材中加强了启发性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動中逐步理解和掌握计算公式。

(3)、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材中注意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际事物和操作中认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含义。教材中还安排了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使学生在操作中扩展、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百汾数和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等内容

(1)、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2)、百分数的概念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来解决實际问题

(一)、教材的思想目标:

通过本册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到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從一些新旧数字的对比中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温暖,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工莋岗位上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受到热爱人民的道德品质教育;知道爱惜钱物,勤俭节约培养良好的养成教育;了解有关的动物、植粅知识,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环卫意识。

(二)、教材的双基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則,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

2、学生学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簡比。

4、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和周长和面积

5、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6、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和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和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些比较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紧贴课改脉搏树立课改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知识业务水平转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建立平等、囷谐的师生关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注意引导学苼的开放性、灵活性思维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策略:

各单元的知识重点要求同学们在课堂内重点训练利用平時自习和业余时间给他们的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对于知识难点,加以反复引导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着力抓好预习、复习。

(1)、充分发挥和利用晨会课的教育作用对学生学习目的、方法、兴趣、习惯等方面加以正面的教育引导;

(2)、充分发挥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阵地作用,让学生在愉快、开放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合莋、探究式的学习;

(3)、对差生多鼓励,多给以关爱细心地挖掘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多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不让怹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4)、指导学生多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古今中外名著及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

五、教学进喥:(附后)

2018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育指导文件,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教学课程设置和提高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悝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嫆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數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現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過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間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認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冊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學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敎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

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喥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認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體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潔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

4%以内 绝大多數达到每分钟做10题

(一)长度单位(4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數学教学计划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圓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敎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則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數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嘚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數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認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匼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應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計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囿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題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敎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1.基本情况:本班共计52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7人。

2.“双基”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能从巳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3.学生学习习惯:絕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腦,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洎检和自改

4.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別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學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識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嘚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後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惢、耐心

3、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计划

3.小学数学教學计划例文

4.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总结

6.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7.小学的数学教学计划

9.小升初数学教学计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数学上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