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张玉萍个人资料老公

总局武管中心副主任张玉萍表示——散打项目同样适合大众健身_网易体育
总局武管中心副主任张玉萍表示——散打项目同样适合大众健身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总局武管中心副主任张玉萍表示——散打项目同样适合大众健身)
中国体育报记者 蒋亚明
2016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期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张玉萍表示,散打项目发展整体状态很好,但我们还应该下点工夫,在大众健身上再探索一套模式,让大众散打、竞技散打、商业散打各有各的模式、各有各的不同、各自遵循各自的规律,按照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方向发展武术散打项目。
  张玉萍说,竞技散打的目标和其他竞技项目都是一样的,就是追求更加公平的比赛、将项目技术特点发挥得更充分、整个项目能进入更高的赛事平台。但是竞技散打还需要在怎样吸引人方面有进一步改进,目前,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集中体现在散打比赛越来越好看了,很多场比赛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谁赢,而这也是竞技体育的最大魅力和悬念。
  张玉萍认为,在竞技这条线上,散打项目必须按竞技体育的规律去发展,让比赛既好看又公平,吸引人的同时让更多人能认可这个项目。
  在本次冠军赛中,散打比赛的裁判方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过去,场裁的判罚由边裁计分,导致边裁的任务比较重,除了为场裁计分,还要看选手的拳脚点打分。这次比赛,场裁的那些非常明显的判罚,比如先后倒地、下台等,交给裁判长输入计分,边裁不用再管,这样就让边裁有更多精力去关注拳脚点、准确判罚。
  另外,由于过去对边裁准确性的担心,裁判长在比赛中可以进行相关提示,现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改变,裁判长不能再提示,边裁完全独立评分。不过如果边裁的判罚总是出现问题和差错,就将被现场替换。这种变化无形中也对边裁要求更高了,消除他们依赖性的同时也给了他们更大的压力,促使其必须做好每一个点的判罚。而从比赛实际看,这些改变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而在商业散打赛事领域,张玉萍认为:“应该遵循商业运行规律,走市场,在吸引力上下工夫,吸引大家的参与、吸引大家的观赏、吸引商家的赞助并回馈给他们较大的利益。她说,我们一定要按照商业的模式和规律去探索散打商业赛事的路子,这里也包括了职业散打赛事,虽然目前职业和商业赛事还没有完全分开,但未来它们肯定要分开的,这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去探索。”
  不过,散打项目目前在大众领域似乎还是一片空白,张玉萍说,这也是散打项目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散打项目还有一块需要我们努力去做,那就是大众领域,实际上散打项目是非常适合大众健身的,只是我们还没有提供一套可供大众练习的东西,竞技和大众的散打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
  她说:“我们为什么不研发一套全民健身的散打技术?谁都可以打几下但又不至于受伤,并很安全。而实际上,由于散打项目本身具有培养竞争意识、运动能力、意志品质及智力开发的功能,并且也是传承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在学校,孩子们就有这方面的需求。”
本文来源:华奥星空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没有13棍僧救护唐王,中国一千多年前令人神往的“开元盛世”历史或许就将改写;没有少林得道高僧的金庸武侠小说,人人向往的“江湖正义”或许难以伸张;而不难想象,没有“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州与世界联系的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传播,或许将出现令人遗憾的缺失——昨日,走过25年辉煌历程的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第十一次圆满画上句号,以其里程碑式的独特意义,开启了郑州走向世界新的篇章。从“精”入手 打造少林武术节——访国家武管中心副主任张玉萍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昨天下午落幕,作为连续参加多届少林武术节的老朋友,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张玉萍感同身受:“这届武术节的水平与以往相比又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参赛传统功法门类的增多,还是境外参赛选手人数的增加及竞赛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本届武术节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少林武术节‘国际范儿’越来越足,这对于向全世界推广中国武术及传统文化都很有帮助。”随着中国武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世界上各类武术节会越来越多,国内的武术节会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武术节种类繁多,会不会影响参与者的热情,甚至会产生对各类节会的审美疲劳呢?对此,张玉萍认为,每一个武术节都有自身的特点,这些武术节不仅不会相互影响,反倒是相得益彰。“以少林武术节为例,它是以少林武术为背景产生的。河南还有一个焦作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这个武术节会则是以太极拳为主要元素。各类不同的武术节呈现出的是中国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这对于推广中国武术大有益处。”本届武术节开幕式上7万余人的武术展演给张玉萍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每次来参加武术节,每次都会看到数万人的武术展演,每看一次还是会震撼一次。反映出的是武术在河南在郑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数万人的武术展演,这也是少林武术节的一大特点,而且是不可能被复制的,是对少林武术节自身特点的最好宣传。”少林武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如何使这个节会更具吸引力?张玉萍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少林武术节可以在‘点’上多下些功夫,从‘精’入手,比如多邀请一些武术名家参加武术节,并进行武术表演提升节会的品位;多邀请一些社会名人参加武术节论坛,并借助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扩大少林武术节的知名度;另外,还可以多举办些文化博览、文化长廊这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增加节会的内涵等等。”“从‘精’入手,打造少林武术节。我相信少林武术节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张玉萍最后满怀期待地说。记者 陈 凯 实习生 孟 越
欢迎下载新华炫闻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把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举报的是:
请选择举报的类型(必选):
色情广告假冒身份政治骚扰其他
您可以填写更多举报说明:{张玉萍简介}
张玉萍:山东武术运动员,全国首批武英级选手;女,汉族,日生,山东省东明县菜园集乡石寨村人。1974年开始练武术;1979年进山东省武术队;1981年开始参加全国比赛,1982年获全国锦标赛刀、棍第四;1983年五运会获棍术金牌;刀术银牌和拳剑等三枚铜牌;1984年再获刀棍金牌,全能亚军;1985年获刀棍、长拳、全能金牌,同年获国际邀请赛全能冠军;1986年获刀棍、长拳、传统拳、传统器械和全能6项冠军;第二届国际邀请赛全能冠军;1987年六运会棍术金牌、刀术银牌、锦标赛刀棍和全能冠军;同年入北京体育大学读书;1988年代表北体大参加全国比赛,获女子团体冠军;1989年全国锦标赛再获四个单项亚军、团体冠军,结束武坛运动员生涯;1990年、1992年分别在瑞典、菲律宾传授武术,1991年到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工作,现任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外事部主任;著有《飞凤刀伏虎棍》等书,并于1991年参加录制教学录像系列片《跟我学》发行于国内外。
 {张玉萍介绍}
猴年的冬日,微风中透着寒意。看到眼前这位晨练者压腿的功底,你不会想到这位已近不惑之年的人。曾是16年前蝉联三届全能冠军与赵长军、原文庆一样威震武坛的运动员。的确,张玉萍1990年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离开了她驰骋十多年的赛场,至今依旧保持着对武术的那份深深的眷恋。
  这位18年前曾在一次全国锦标赛中,将刀、棍、长拳、传统器械和全能冠军的6枚金牌挂在胸前的武坛巾帼。现在操练起来依然透着当年的风采。令人赞叹她武术功底的扎实。
  流逝的岁月在她脸上留下更多的是自信和稳重,她现在工作的地方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的外事部。这是中国武术申奥的一个重要部门,将中华武术向世界推广,架起这座桥梁的工作,自然就有张玉萍的一份直接责任。
  工作起来,张玉萍仍然是当运动员时的干净利落;用张玉萍的话,工作起来还是象当年练长拳一样。长拳在武术中就是体现劲力、速度和技巧的拳种,而她在工作中就有这么一股劲头,起草报告、翻阅资料、签署文件还在不停地被电话打断。工作的节奏还真象练长拳的。忙里偷闲看看英文报纸,她说这叫业务学习。
  张玉萍的多才多艺在大学,当学生会主席时就是出了名的,从1991年来到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工作,依然是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连续几年北京各部委的职工会演她们都拿了一等奖.张玉萍在排练她创编的节目中,自然融进了武术的内容,这让我们又看到了她练太极拳时动静相宜,刚柔并济的功架。武术的确给了张玉萍很多潜在的能力。
  如果说张玉萍在工作中象练长拳干脆利索,雷厉风行,生活中她就象练太极拳一样,温柔细腻,回到家中的张玉萍就如同换了一个人。操持家务,陪伴女儿,与公婆和谐相处,常常使这个与老人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的大家庭,令邻里们羡慕。
  一个武坛名将在竞技场上,在练功房里,在校园里,在出国访问中,在传授中国武术的交流中,张玉萍都以出色的成绩走过令她自己无憾的路程,她以中国女性特有的坚毅和勤奋在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也以真诚和热情眷恋着自己的家人。她说只有对生活充满爱心才会觉着活得充实。
相关新闻 & & &
& (08/30/:43)
& (06/14/:37)
& (05/04/:28)
& (08/30/:24)
& (05/13/:18)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您现在的位置是:
第一届中华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
阅读次数: 次
&&&&9月22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北京体育大学主办,中国金盾安保集团支持,武术学院与飞龙健身技击俱乐部承办的&第一届中华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大会&在教学楼地下报告厅举行。
&&&&党委书记、校长杨桦出席了开幕式。
&&&&刘大庆副校长致开幕辞,中国金盾安保集团顾问张元龙将军致辞并向大会宣读了包括解放军上将在内的五位军队首长对大会的题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武管中心邵世伟副主任、刘延申教授讲话。
&&&&教育部体卫艺司刘培俊副司长宣布成立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的决定,上海体育学院赵光圣副院长发言。
&&&&武术学院与中国金盾安保集团交换合作牌匾,武术学院在中国金盾安保集团设立学生实习基地,中国金盾安保集团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设立培训基地。
&&&&中国金盾安保集团负责人、飞龙健身技击运动俱乐部杨升董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训部陈应表大校、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马文国主任、北京八一中学刘崇慧老师、博克森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刘小红董事长、北京体育大学援日教师李自力博士、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吕韶钧教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武术发展的见解。
&&&&武术界老前辈夏柏华、门惠丰、张山,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余名将军、公安部警卫局培训中心徐铁民大校,云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刘坚教授,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卢逊处长,北京市教委体美处王东江处长,北京西城区教委丁大伟主任,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教育处谢燕歌处长,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段位制办公室康戈武主任、推广培训部章王楠主任、青少部李晓杰主任、社会部主任张玉萍、研发部罗为民主任,河南省教委体卫艺处郭蔚蔚处长,吉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刘强处长,浙江温州市体育局副局长、温州体育运动学校校长方志方、三智资本集团黄庆嶙、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武术基金执行主任游罡华、《中华武术》李平总编,首都体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周之华院长,上海体院武术学院戴国斌院长,武汉体院武术学院石爱桥院长,西安体院武术系马文国主任&,天津体院武术系梅行强主任&,南京体院民族体育与表演系吴晓红主任,广州体院武术系李朝旭主任,成都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王明建主任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体育部的主任,中国武协副主席、北京少林武校傅彪总校长,北京贵仁武术院祁喧院长,北京明浩文武学校李丹校长等嘉宾参加了大会。
&&&&《中国教育报》、《中国体育报》、《中华武术》、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全球功夫网对大会进行了现场报道。
&&&&与会嘉宾还欣赏了武术学院学生、留学生,公安部警卫局战士精彩的表演。
&&&&在大会上,武术界、体育界、教育界、文化界、新闻界、军界、公安等各个领域的有识之士,共同思考、共同探讨、共同谋划当今世界潮流下中华武术发展之路。在继承基础上,推陈出新,促进武术的科学化、国际化、现代化,将武术精粹融入到军事、警卫、体育、教育、产业、外交之中,振兴民族精神,让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武术了解中国。
&&&&&&&&&&&&&&&&&&&&&&&&&&&&&&&&&&&&&&&&&&&&&&&&&&&&&&&&&&&&&&&&&&&&&&&&&&&&&&&&&&&&&&&&&&&&&&&&&&&武术学院
&&&&&&&&&&&&&&&&&&&&&&&&&&&&&&&&&&&&&&&&&&&&&&&&&&&&&&&&&&&&&&&&&&&&&&&&&&&&&&&&&&&&&&&&&&&&&&&&日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北京体育大学7号楼229
学院邮箱:
学院电话:010-【武之影】武术&&&冠军&&张玉萍
&&&&&&&&&&&
&张玉萍,女,汉族,日生,东明县菜园集乡石寨村
人。现为中国武术研究院教练,武英级武术运动员,国家级专业
技术拔尖人才。她9岁拜在东明县业余体校著名拳师刘宝印门下
习武,11岁选入菏泽地区武术队,14岁选入山东省武术代表队。
1983年首次摘取全国武术比赛棍术冠军。1986年至1987年连续三
年蝉联全国武术女子全能和首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女子全能冠军,
在国内外重大武术比赛中共取得了38枚金牌。1991年于北京体院
毕业后,一直在国家武术研究院工作。曾多次到国外任教,先后
出访过14个国家和地区。她曾多次被国家和山东省评为:十佳运
动员、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在《中华武
术》等杂志上先后发表了《我的大学三部曲》、《狮城之行》等
文章,并著有《飞凤刀伏虎棍》等书,并于1991年参加录制教学
录像系列片《跟我学》发行于国内外。
&&&&&&&&&&
[1989年全国武术锦标赛]长拳表演
&&&&&&&&&&&&&&&&&&
&&&&&&&&&&&&&&&&&&&&
&&&&&&&&&&&&&&&&&&&
【武之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国荣武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