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了 还有码率高的音乐,电脑或随身或手机不支持 还有kk录像机压缩码率厉害的,

查看: 987|回复: 13
手机听320KHZ和更高码率的音乐,感觉差别不大
本帖最后由 kkk999 于
15:48 编辑
最近萌生了升级手机歌曲的想法,在TB上找了些免费试听的无损歌曲(不知是不是无损,WAV格式,反正就是体积较大就是了,一首大概50M,而320的9M左右),手机是小米NOTE,打开了HIFI开关,下了个海贝音乐播放器,建个播放列表将不同码率的两首相同歌曲反复对比,听了三组,感觉不能分辨优劣,猜错好多次。只是在反复AB后感觉到两首歌曲稍有一点点不同,码率高的好像慢一点,声音平和一点,没那么亮,320K的感觉比较通透,声音大一点,不知是否是错觉。&&其实手机听较高码率(高于320K)的音乐是否有必要?
什么耳机或音响?
Hifi开关是啥……?
Hifi开关是啥……?
音乐手机,开了音质变好一点
本帖最后由 kkk999 于
16:32 编辑
什么耳机或音响?
SHP9500、Q701,还有个漫步者的H180
关键是一套系统,播放器,解码,耳放,耳机这一套配合起来才能听出明显区别,单用手机直推耳机只能听个响,是听不出一般mp3和无损的区别。
没有个5000块以上的设备无损只是心理因素罢了。320完全够用
手机听没必要追求无损格式,除非你要玩捆绑接耳放解码,绝大多数人都是分不出的,就如同你拿个5寸屏放1080P和720P视频,非要一眼看出清晰度不同是一个道理
无损的细节更丰富些,高频比320的要好。
多谢大家的回复,之前下歌时有几个选项:高音质、超音质、无损(VIVO推荐),以为音乐手机就可以享受到无损,看来还是不太行啊
具有HIFI开关的手机,好你直接把它扔了吧。。。。。
任何对于声音的开关都只会让声音变差,增加失真,而居然有HIFI开关?确定不是失真增加开关?
多少有点木耳吧…可以试试换前端
我以前用iphone的时候觉得无损还是好听过320,接在车上音响更明显感觉细节多,通透,不过现在手机基本就是路上听听,也不太讲究了
找个安静的地方,再试试,不要急于AB。先听320kmp3一个小时,再换成无损相同歌曲,肯定不一样。
hifi开关是什么鬼,感觉好高端啊
在笔记本上试过,50MB左右一首点WAV,和128K的MP3,在对比的时候明显能听出来区别,但是320K和WAV 我真点听不出来,可能我的耳机太差了
Powered by查看: 3693|回复: 32
无线播放器重放高码率音乐的瓶颈是传送速度?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一朋友告诉说罗技transporter 放44.1格式木问题,放高码率会有数据接不上的状态。
查了下资料,网上有人测试家庭wifi网络传送速度,windows下是7M多每秒, mac下是9M多每秒。 偶8知道为何8同系统会有8同速度。
可以看到的是10M作为上限的话, 传44.1/16的wav,音乐每秒信息量大概是1-2M, 而192/24的信息量是10-12M每秒。
以上资料8恰当之处请斧正。
偶的问题是:有无可能提高传送速度,在家庭wifi下?
[ 本帖最后由 jahal 于
18:51 编辑 ]
主题帖子积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额。。。偶算错了哈。。。。。。偶是这样算的哈:
一张80分钟的CD,抓轨成wav是800M, 平均1分钟10M,这样。。。一秒应该是1/6M。
192/24的数据量是44.1/16的6倍,应该是1M (偶错算成10倍了)
但是为啥放高码率会卡捏?
主题帖子积分
瓶颈是调制发射与接受损失
做人要低调厚道
干事要认真公道
行车要安全霸道
情场上油条老道
美食讲新鲜味道
音乐要融入其道
摄影要用光神道
主题帖子积分
俱乐部理事
如果电脑没有在播放音乐时做其他繁忙工作,一般不会卡。如果边放音乐边压缩/解压缩(或者此类密集性运算工作),会有卡的可能。
安润上海店:
小白的新浪博客:
小白的微博: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干扰也是个问题吧
严重发烧初期
主题帖子积分
俱乐部理事
原帖由 错过 于
20:17 发表
干扰也是个问题吧
干扰?哪有干扰,用过就知,毫无干扰。模拟信号才易受干扰,数字方式传输数据,哪有干扰,要么就是错码,要么就是成功传输,没有中间状态。
安润上海店:
小白的新浪博客:
小白的微博: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原帖由 小白 于
20:21 发表 干扰?哪有干扰,用过就知,毫无干扰。模拟信号才易受干扰,数字方式传输数据,哪有干扰,要么就是错码,要么就是成功传输,没有中间状态。 干扰的体现就是误码率高,什么叫没有干扰?
无线网络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以太网传输数据包时是有可能发生错误的,但最终基本是不会造成数据错误的,因为接收端接受数据包后会对数据包进行效验,如果有错误会要求进行重发。这期间会产生些延迟。但如果接收端缓冲区设计合理在正常状况下是不会有影响的。
家用电脑的网卡并不是纯粹的独立硬网卡,很多数据运算需要依赖于系统,如果系统相关资源被大量占用,造成网络传输效能下降是很正常和常见的。
包括驱动和兼容性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网络传输问题,尤其是对数据传输的时实有要求的应用时。
主题帖子积分
俱乐部理事
原帖由 ricepig 于
20:26 发表
干扰的体现就是误码率高,什么叫没有干扰?
无线网络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我的意思是声音上听不出存在“干扰”。模拟方式的信号,比如收音机AM/FM/短波,那干扰对声音真是明显的影响,哗哗噪音,声音失真,这一听就都是干扰,而transporter从来没有在聆听过程中感受过声音“受干扰”。我是这个意思。
安润上海店:
小白的新浪博客:
小白的微博: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家里面常用的&&54M G标准 实际速率 30Mb左右, 实际下载速率也就是 4MB 内
换成 802.11A 也就是32-35Mb左右, 实际下载也就4MB出头
一个 24/192的文件, 5分钟左右通常在250M左右, 加上包头包尾, 你有个1.5M/S的速率就足以无延时播放24/192文件.
另外速率和什么什么系统毫无关系, MAC OS也只是一些能力相对MS&&较为突出点, 毋庸神话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wifi能不用尽量别用,一定要用,人体尽量远离AP,不过最好还是别用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座机从来么“卡”过吧?
15年前的手机有不“卡”的吗?
系统慢慢重建中~~~
带上耳机吹吹风~~~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无限传输和发射功率,波长,距离,接收器有关,理论上,发射大功率超短波配合合适的接收器,传输距离越短,直线性越好.是最好的.但是````````这个环境里最好不要有活着的东西,因为在这种环境里呆的时间越差,死的可能越大.
因为小弟玩电台,对电波略知一二.
如果按照这种有人的环境下使用无线传输,最好近距离,越低的功率发射超短波信号或者微波信号.现在的wifi信号还是安全的,但是不要长时间在这种环境里.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原帖由 fsscn 于
07:49 发表 wifi能不用尽量别用,一定要用,人体尽量远离AP,不过最好还是别用
能否解释一下
渐渐烧。。。
优秀版主奖
耳机鉴赏奖
社区建设奖
Powered by3G时代的手机听音与随身音乐未来之路_网易手机
3G时代的手机听音与随身音乐未来之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1页:随身音乐的前世今生    看看身边一边走路一边塞着耳机的年轻人有多少,似乎就可以知道随身音乐在人群中的风靡程度;而说到随身音乐的兴起,不得不归功于索尼,索尼公司在1979年研发出来的Walkman便携磁带播放器,标志着便携式音乐理念的诞生,而Walkman一词也从此成为了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代名词。    随后,音乐的记录形式经历了模拟到数字的转变,随身音乐也相继涌现了不同时代的新产品,从Walkman,Discman,MD,MP3,MP4,每一类产品的出现都可以称作是划时代的。值得关注的焦点是,如今音频解码技术的成熟,在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同时已经可以使音乐播放功能成为其附属品,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音乐资源服务通过手机实现比传统方式显得更加便利,到底随身音乐依附于智能手机有什么优势和前景?让我们从随身音乐的前世今生说起。  随身音乐的前世今生    生长于七八十年代的朋友应该都有过拥有卡带式随身听的经历,那时候的音乐以磁性方式被记录在卡带上,与早期的磁带式硬盘类似。索尼Walkman的出现,使得磁带播放不再需要依靠硕大的录放机,而是可以随身携带,于是,卡带收藏成了那个时期很多人的美好记忆。  随身音乐的发展历程    1984年,又是索尼公司,率先在世界上推出了以播放CD为载体的Diskman,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便携式CD播放器,CD碟片开始以数字方式记录音乐,高达44.1KHZ的采样率和16Bit、立体声编码,使得对于声音的还原具有了历史性的突破,CD的音质之完美至今仍为音乐爱好者所追捧。    而便携性不高、数据量太大等问题又催生了数字式MP3播放器的诞生,MP3标准可以将标准CD压缩10-12倍,使得原有的空间能够承载更多歌曲,而压缩的部分也由于人耳对细节的不敏感,在听感上一定程度的可以比拟CD的音质。苹果的iPod系列播放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具特色的传奇产品。 iPod是MP3时代的传奇    音乐功能来到手机上面,还要从2000年说起,那一年三星的SGH-M188成为了第一款内置MP3播放功能的手机。虽然是第一款支持MP3播放功能的手机,并且三星也将它定义为音乐手机,但可惜的是仅仅32MB内存的它,与人们追求的真正能带来音乐快感的“音乐手机定义”无缘。
第2页:“音乐手机”与“手机音乐”“音乐手机”与“手机音乐”    从第一款音乐手机开始,各大手机厂商都将目光瞄准了这一新兴的多媒体市场,当年的行业老大诺基亚推出的首款音乐手机5510,有着当时出类拔萃的MP3播放能力和扩展能力;后起之秀索爱也于05年推出了完整概念、继承Walkman血统的音乐手机W800c,具有可扩展的存储卡和良好的音质,Walkman系列重新在手机行业成为音乐的典范。几款有代表性的音乐手机    然而随着手机不断地智能化,功能不断地完善,人们通常已不再需要借助于专门的“音乐手机”来实现音乐便携的需要,如今的大多数智能手机已经全部能够支持音频播放,存储卡扩展和多种格式的解码工作,数字音乐自MP3播放器普及之后又一次在智能手机上风靡了起来。    手机听音乐的发展,首先得力于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高速的CPU使得手机在处理音频解码工作时已经丝毫不费力气,甚至有的手机已经可以支持更高码率的无损音乐;其次是存储卡的大容量化,在以GB为单位的年代,普通的手机都能存放几百首MP3歌曲,存储卡的读取速率的提升使得音乐读取和管理起来更加方便;而后更加智能化的时代,手机音乐已经可以借助与PC上相类似的播放软件进行集获取、管理、播放、互动等为一体的音乐生活,是普通MP3播放器无法比拟的。搭配Beatsaudio耳机的HTC Sensation XE    在主流手机产品已经成为广义音乐手机范畴的今天,继续强调音乐路线的产品也更加趋向专业化,例如在硬件上加入德州仪器、Sigmatel等专业音频解码芯片,采取独有的音效处理技术,推出专有的音乐服务(如诺基亚OVI的乐随享服务),和搭配专业音乐配件(如内建Beats音效并且搭载Beatsaudio耳机进行销售的HTC Sensation XE),可以说手机上的音乐体验已经完美的兼收了硬件和服务两方面的优势,成为消费级人群随身音乐设备的首要选择。附图:主流音乐编码格式一览主流音乐编码格式 
第3页:3G音乐资源让手机听音乐成为首选3G音乐资源让手机听音乐成为首选    说完了硬件方面的进步,就不得不提配套资源方面的完善。众所周知,自从MP3出现以来,传统唱片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尽管后来出现的iTunes服务使得音乐产业又有了生机,然而数字音乐获得上的便利性和便携性使其成为我们随身音乐的首选,出门不再需要累赘的卡带、CD和播放机,只需要手机和它内置的一张小小的存储卡便可以一路畅享海量音乐。 3G时代的便利音乐管理    但是使用过iTunes的用户都有过相同的体验,那就是“同步”这种音乐管理模式不够方便和人性化,而在3G时代,获取和管理音乐完全可能摆脱电脑、数据线、管理软件等等以往羁绊我们的事情。    3G时代的到来,为音乐资源供给提供了崭新的无线方式。在高速无线网络的支持下,目前主流的播放器都敢于将乐曲搜索和下载功能内置到自己的播放器中,想听什么歌只要在手机上搜索,就能即点即听,而且可以随时下载保存下来,非常的便利。有的还具有人性化的电台和推荐功能,可以依据心情随机选择歌曲,这一切的便捷都是3G的成就所在。云音乐时代到来 
    可以预见,当事关音乐播放的手机硬件已经发展到比拟消费级MP3播放器的程度,利用无线网络获取音乐也变得越来越高效的不久的未来,手机将完全可能成为随身音乐的主力,不需要再多带一个MP3播放器,免费的海量音乐动动手指就能马上无线下载到手机上,想想还有什么比这更方便的听歌方式呢?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网站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音乐有何区别?
我的图书馆
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音乐有何区别?
目前票数第一的说了一堆比特率采样率音频格式什么的,但是基本没有回答提主的问题吧?  ---------------------------------------------------------------------------------------------------------  PART1 开章点题:无损音乐和普通音乐有什么区别?  在这里我猜测题主说的『普通音乐』是有损音频好了,那么区别就是:有损音频相较于无损音频来说,损失了一部分信息。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有损音频,损失了什么信息?为什么要损失这部分信息?  我先把答案放在前面:有损音频主要是损失了音频中的高频分量。  PART2 频率、高频、低频以及耳朵  在这里我就不解释频率的物理意义了,让我们从生活中直观的体会下什么是频率,什么是高频,什么是低频  比如你去K歌的时候,唱《青藏高原》,感觉是?大部分人会用这么一句话形容『声音太高,上不去』  你再去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感觉是?唱不出原唱的厚重感吧,有人也会说『声音下不去』  这就是频率的直观感受了。  为什么一般人唱不好这两首歌啊?因为我们的嗓子能发出的声音频率有限,同样的,我们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也是有限的,在课本上大家都有学过,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kHZ,大家对这个数据可能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不妨试试下面的测试。  (多谢
提供,之前B站那个高频部分可能被切掉了囧,不过这也说明了不管在啥地方压缩都会切高频的……)  这种『明明有声音,音量也足够大,就是有人能听到有人听不到』的感觉还是很奇妙的。  PART3 再看无损与有损音频的区别  现在我们知道了:  1、有损音频为了保证较高的压缩率,肯定少了一部分信息  2、人的耳朵对高频声音不敏感,到一定频率后就完全听不到了。  那如果要你设计一种有损压缩的算法,你会怎么设计?  我们看看最常见的mp3格式是怎么做的  先看一个无损音频的频谱图  再看看我自己转的320k mp3的频谱图  怎么样,是不是有『照头一刀』的感觉?  到这里,我们至少可以证明了,对于MP3来说,他的『有损』大部分损失在了高频部分。  其他格式的有损音频大体类似,只是压缩算法可能更加高明,不会像MP3一样一刀切,不信谁可以试试转成itunes m4a,再看看频谱。  因此在这里可以回答题主的第一个问题  无损音乐和普通音乐有何区别?答:有损音频主要是损失了音频中的高频分量。但是由于人耳的特性,听起来未必能听出来区别。  本来也很想答一下题主的第二个问题的,『目前国内线上音乐哪家能真正做到无损?』  打开虾米发现听高音质的需要付费,谁捐点吧哈哈。Ianlie Dark环境背景音乐爱好者收录于 编辑推荐880 人赞同【Music Classroom】No.02 浅谈唱片类型 已发出,在话题:专辑,EP,单曲的区别是什么?中有展现,有兴趣可以去看看。【Music Classroom】No.01 浅谈媒体文件---Ianlie Dark【前言】前段时间,一个同事遇到了一个很纠结的客户。说纠结是因为客户要求她提供大小在100MB-200MB以上的歌曲文件。而同事对音频格式又不太了解,于是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关于FLAC、WAV、音频大小的纠缠。最终,同事也没有跟客户解释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在之后,又发生了一些其他事情,让我感觉到音乐这个行业里面,有些从业者缺乏探索根源的精神。好像音乐只有一种商品属性,而而我们的从业者只是需要整理下货架,码好各种商品,拿着用户购买记录的大数据就给用户推荐商品了,而根本不需要关心用户为什么喜欢这个品牌,这些商品都有什么特性,用冷冰冰的数据为用户提供着各种服务。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写一些东西了,我不奢望从业者能成为真正爱音乐的人,只希望哪怕你依然只当“她”是商品,也首先能知道自己在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PS:第一讲内容是媒体文件,由于相关内容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所以好像会有些枯燥,但如果你静心的看下去,会发现其实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内容,这些基础知识却能很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请期待我马上会推出的关于唱片、音乐风格等更具趣味性的内容。【正文】比特率、采样率、无损、MP3、FLAC、APE、320kb、192kb、128 kb、44.1khz、CBR、VBR。这堆各种各样的名称是不是让你既熟悉又陌生?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而无损音乐,是最高音质,这是真的吗?那就让我们从声音的采集开始说起。【音频的组成】当前,我们所说的音频,都是数字音频。数字音频由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声音通道数三个部分组成。采样频率:既采样率,指记录声音时每秒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精度:指记录声音的动态范围,它以位(Bit)为单位。声音通道:既声道数(1-8个)。通俗点说,我们可以把声波看成是一条曲线,我们知道,曲线是由点组成的,采样率就是每秒长度(上图横轴)中点的个数。而采样精度就是动态范围(上图竖轴)中点的个数。这两个维度的定位越细,声音的真实还原度就越高,音质也就会更好,当然,音频文件也就会越大。上面那个同事遇到的客户所说的,就是SONY公司最新发布的音频格式Hi-Res Audio,主要是以192kHz / 24bit的音频文件,无损格式的大小当然就会在200多兆了。采样率根据使用类型不同大概有以下几种(k既千位符号,1khz=1000hz):8khz:电话等使用,对于记录人声已经足够使用。22.05khz:广播使用频率。44.1khz:音频CD。48khz:DVD、数字电视中使用。96khz-192khz:DVD-Audio、蓝光高清等使用。采样精度常用范围为8bit-32bit,而CD中一般都使用16bit。说到这里,朋友们开始迷惑了,确定音质好坏的不是比特率啊,那为什么大家都说320kb的比128kb的音质好呢?【音频的压缩】好吧,其实比特率这个东西应该说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他是一种音频文件的压缩。目前我们常用的音频格式,大部分都是基于音频CD(采样率44.1khz、采样精度16bit,2通道)的原始文件“WAV”文件而来的。原始收录的声音数据保存在一个数组里面,这个数组就是PCM格式,而WAV格式,则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编码格式,它的作用是将PCM格式的数据通过编码播放出来。由于WAV内的数据基本上完整的还原了PCM数据,而其他的无损、MP3、AAC等另外一些编码格式基本也都是基于WAV文件再压缩而成。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WAV是原始音频格式,其他音频格式是压缩格式。说到压缩,就离不开存储和传输,压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存储和传输,所以在说压缩之前,需要我们对计算机的基本单位有一些了解。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二进制数制,计算机存储的文件都是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所以,计算机的传输就以每一个数字为单位,每一个数字称为1“位(bit)”,比如说,一段音频,他的基础数据是“0,1,1,1,0,1,1,0”,而传输的时候,就是将这些数字一个个的传输过去。上面说的采样精度就是这个单位。而计算机的存储单位是“字节(Byte)”,在计算机中,1个字节由8个位组成,也就是说8b(bit)=1B(Byte)。在计算机语言中,数据存储是以10进制表示,数据传输是以2进制表示,所以1KB=×8b。这也是造成我们看到的硬盘容量跟实际容量不符的部分原因。返回来再说音频压缩,音频的比特率,实际上就是压缩比例。所以比特率实际上只定义文件的大小,但是由于在正常状态下,文件越大,其丢失的数据就越少,所以其音质也就相对更高一些。但比特率本身并不对文件的质量有直接影响,例如我们把128kb的文件作为源文件,即使转换成320kb的文件,其音质依然不会比128kb好。那么比特率中的数字和字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首先看128k的全称“128kbps”,我们试着分解一下:128是数字,k是千位符,b是单位,s是秒,ps其实就是 per second(每秒),可以简单理解为“/s”。这样来看,128kbps就是128kb/s。也就是每秒128kb。【请注意,这里的b是小写的b,也就是位。知道了这个,我们就能算出来128kb的文件大概占用多少的存储空间:128×b/s÷8=16000B/s÷KB/s×60=937.5KB/分钟÷5MB/分钟。所以,128kb的音频文件,大概每分钟长度的大小都在0.92M或者937.5kb左右,也就是大家常说的128kb的mp3大小约1M的原因,大家可以在本地测试验证。】感谢赵柏宇童鞋的指正,已经修改过来了,也在这里贴出来回答。谢谢在说有损和无损之前,还有两个词跟大家解释一下,就是我们在压缩MP3的时候会看到CBR、VBR两种方式。而CBR就是Constants Bit Rate,恒定比特率;VBR就是Variable Bit Rate,动态比特率。理论上说,VBR的方式是根据音频源文件中声音的具体频率,自动修正一些比特率,以达到在同样比特率效果中,达到更小的文件。我们再来说有损和无损。简单的来说,有损压缩就是通过删除一些已有数据中对人耳听觉影响较小的高频部分数据来达到压缩目的;无损压缩就是通过优化排列方式来达到压缩目的。由于这些压缩方式涉及到更深的技术知识,我们就不再多说,大概可以这样去看:有损压缩就像我们在一篇文章中删除一些不重要的助词,达到目的,解压缩后,已删除的内容无法恢复;而无损则是通过排版方式达到的,解压缩之后,还能获得完整的WAV数据,就像是我们常用的winzip和WinRAR那样。在无损格式中,目前比较常用的有APE(Monkey's audio)、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两种。前者拥有更小的比特率,后者则更容易传播,其区别就是,FLAC可以在传播中断后,已传播的数据就可以直接使用。比如我们下载一首APE格式的音乐,必须等全部数据下载完成后,才能播放,而FLAC则不同,你只下载了1/3,就能先播放这1/3的内容。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想到了,WAV文件也是一种编码格式,那他是不是也是有一定的比特率呢?没错,CD标准的WAV文件的比特率是1411kb(44.1khz×16bit×2通道=1411.2kb)而无损压缩则根据源文件的内容不同,大概是900-1000左右。大家可以自己去计算一下他们的标准大小。【市场上不同编码模式的区别】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说法,64kb的aac(苹果公司使用的音频格式)音质与128kb的MP3音质差不多,但只是MP3一半的大小。包括微软的wma大小也相对较小,但是为什么当前主流音频格式还是mp3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我还没有专门研究过,但综合网络上的一些情况,大概有以下几种吧:1. MP3是最早一种在互联网上流行的音频编码标准,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全网支持解码使它更具优势。2. 不同的编码方式在不同的码率优势不同,在192kb-224kb这个范围内,MP3格式的音质还是有绝对优势的。3. 从Napster开始的MP3免费下载网站,到各大随身听播放器的支持,使得MP3被广泛传播,后续的AAC格式没有遇上如此大规模的传播机遇,从而导致十多年都没有主流化。PS:AAC其实与MP3来源于同一个标准MPEG,AAC在诞生之初就是作为MP3的继任者出现的。另外,来源于网友测试的结果可作为参考,如下:OGG的优势范围:96K以上(OGG)AAC的优势范围:AAC LC应高于(包含)256K AAC HE 48K-96KMp3的优势范围:192K(包含)以上WMA的优势范围:128K(包含)以下具体比较请参考网友原文:Mp3、WMA、AAC、OGG音质对比最后,一些评论中有很好的内容, 贴出来一起看看,呵呵。在这里,也跟大家推荐这个题的另外一个回答,陈晚枫回答的很好,推荐,我已经赞了。感谢。【Music Classroom】No.02 浅谈唱片类型 已发出,在话题:专辑,EP,单曲的区别是什么?中有展现,有兴趣可以去看看。880 编辑于
111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匿名用户82 人赞同匿名用户82 人赞同谢邀。无损音乐和普通音乐,从音乐格式的区别来说,现在按压缩方式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无损压缩使音频的储存变小了,但保留了原始文件的所有信息,在播放上与原始的音乐文件基本没差别。无损音乐则是在现有的计算、存储能力限制下,从音频内容的采样,到存储、编辑、回放等过程,使用的是高水准数字化,无损编辑、存储,然后高还原回放。普通音乐通常用的格式有MP3、WMA、OGG等,属于有损压缩,音乐的文件比较小,但音质会受影响。目前常见的无损音乐压缩格式有以下几类:ALAC:全称为Apple Lossless Audio Codec,苹果的无损音频压缩编码格式,压缩至原先容量的40%至60%左右。Ape: 由软件Monkey's audio压制得到,源代码开放,压缩率约为原容量的55%。FLAC:全称为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自由无损音频压缩编码,不会破坏任何原有的音频信息,可以还原音乐光盘音质。OptimFROG:由Florin Ghido所开发的无损音频压缩程序。TAK:Tom's lossless Audio Kompressor的缩写,目前来说,支持的软件比较少。仅有foobar2000与Winamp等几个音乐播放软件配合使用插件才能播放。TTA:全称True Audio,自适应预测过滤的无损音频压缩,可将数据压缩至30%左右。WavPack:由 David Bryant 开发,其文件的后缀名为.wv。支持多声道数据流以及非常高的采样率,压缩比例也随源数据的不同而改变,通常介于 30% 到 70% 之间。MPEG-4 ALS :音频无损编码.LPAC: Lossless Predictive Audio Compression的缩写,无损预测音频编码。用无损方式对脉冲编码调制音频进行压缩。还有一种MAV格式,微软和IBM共同开发的。未经过压缩,音质方面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但音频格式文件很大。普通人其实也能听出无损音乐和有损音乐的区别,Ape和MP3,差别还是蛮大的。有些歌曲,如果听有损格式,一些细节都展现不出来。以上。82 编辑于
1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狂天方16 人赞同说明这个问题要先说明一下什么是无损...所谓绝对无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电脑文件不管是音频还是图片或者是视频,都是由点构成的。图片最小单位是像素,视频通常每秒是24帧。同样的,音频格式也是有许多声音信息点组成,之所以听起来很连贯,是因为记录点的密集程度超过了人耳能分辨的程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视网膜屏,就是采用非常密集的点排列,每个像素点都非常小且一个挨着一个,让眼睛很难分辨单个的点。当然,如果用放大镜就能看到每个像素点的情况了。当声音的点密集程度超过人耳能分辨的情况,你也就认为听到的是连贯的声音信号了。(这里只是为了说明数字信号的点和现实中的不同,所以举例可能不是特别严谨,但能让文字变得更加易懂)以上我们清楚电脑格式所储存的声音、图片、视频都是由无数密集的点组成的。而现实中,不管声音也好,我们看到的景象也好,都不是由点组成,是可以无限细分的(只是你是否有能力能细分到什么程度而已)。电脑记录声音和图片会事先制定一个规格,对声音和图片进行采样。采样精度越高,点的数量就越多,那得到的文件就越接近真实。就像我们能很清楚的分辨出1080P比720P的图像看上去更清晰,就是因为1080P的影片的像素更多,精度更高。当然,现在还有4K电视,拥有更精细的图像。(播放未经过有损压缩的原始分辨率的图像为前提,若用4K电视看DVD是不会对画质有提升的)同理声音的采样精度越高,声音质量也就越高。........................................................................................................之前已经了解到,电脑的音频也好视频也好图像也好,都是离散的点构成,严格意义来说,都是有损的信息采集。只是采集密度越高就越接近真实而已。那么无损格式则是在一个规格范围内的说法,所谓的无损,只是相对的一种说法,所以电脑音频、图像信号是没有绝对无损的。例如一张分辨率的图像,横向有1920个像素,纵向有1080个像素组合而成。无损格式则是忠实记录这245.76万个像素点,当你用电脑查看这张图片的时候,显示器会忠实还原每个点的色彩,形成一副完整的图像,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这张图是一张无损格式的,例如BMP、TIF、GIF等图像格式都是无损,。而有损压缩格式则是通过一种算法,将这245.76万个像素点删除一部分(根据压缩率来看,例如JPG在PS里有12个等级,等级数字越低,图像压缩度越高但图像质量越差),删除的那部分信息当然就丢失了,找不回来了,然而,一张被压缩过的图像并不会因为部分信息被删除了而看上去比以前分辨率更小。例如一张的BMP无损格式图片压缩成JPG,其分辨率仍然是。为什么呢?这里又要提到一个概念,就是“插值“。JPG虽然丢掉(实际上压缩格式在”丢掉“一些信息的时候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过选择的,例如JPG就是丢掉人眼不易察觉的部分,而MP3则是丢掉声音中不易被察觉的部分)了很多采样信息,但在还原图像的时候会通过一种运算,将之前丢掉的信息重新”算“出来,然而算出来的信息毕竟不是原来的信息,因此,只能接近原始图像而无法完整还原原始图像。..以上两张图片分别是放大300%后的有损压缩格式和无损格式的对比截图。能很清晰的看到第一张有损压缩图片,在000图像的周围出现了不规则的杂色,而无损格式放大后的像素点是干净清晰的。我们看到的那些杂色,就是插值算法的杰作。在多数时候,只要压缩比不要太高,人眼是很难分辨出来高规格JPG和无损BMP格式的差异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无法分辨CD和MP3差别的原因。很多高品质的MP3和CD音质在一般音频播放系统前,差异本来就很小。接下来说一下什么叫无损压缩。之前我提到过有损压缩,实际就是优先丢掉一部分人们不易察觉的信息,之后通过插值还原出接近原始文件的方式。然而,同样是压缩,无损压缩是如何做到又能压缩文件格式又不会丢失信息的。这里说到一个常见的文件格式“rar“压缩包,大家都知道文件可以打包成rar,不仅可以把多个文件打包在一起,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小文件大小。这就是无损压缩最常见的软件。rar文件并不会造成图像质量变差,程序变的不可用(除非压缩包文件损坏)。原理是什么?复杂的压缩原理我说不清楚,但我能以一个简单的比方说明问题:1、2、3、4、5、6、7、8、9、10我也可以换一种写法:1到10以上两种方式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然而算式的复杂程度和字节数量却是很明显的区别。第一种写法很长,但把每个信息都记录进去了,而第二种写法简单,但展开后我们能得到与第一种写法完全相同的数列。这种把复杂且容易归纳的字节变成更剪短的方式,就是一种无损压缩。虽然第二种只用了4个字符,而含义与第一种10个字符完全相同。如果用上面字符序列去解释什么是有损压缩,那有损压缩记录下的数据可能是这样的1、3、5、7、9。不是还差5个信息么?有损压缩会丢掉这些信息以达到数据量变少,等到还原为原文件的时候,通过插值算法,有损格式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1、1.8、3、3.5、4、4.7、5、5.2、6、6.8、7、7.5、8、8.4、9、9.5、9.9通过插值算法,在丢掉的信息中努力找回原来丢掉的信息,然而因为信息已经丢掉了,所以只能找一个近似的值来代替,使得数列保持完整,结果总是有一定的偏差。当然,对无损压缩的举例不是特别严谨,但之前说了,这个帖子就是为了说清楚而已,若说的太专业,可能说了也白说,每人能看懂。声音也是由许多离散的点串联起来的信息,同图像类似。有损音频的压缩方式同样是在这些信息点中,有针对性的将人耳不易察觉的信息根据压缩比率优先删除。例如人耳对16KHZ以上的高频信号已经不敏感了,所以MP3会大量的删除这个频段以上的信息,以达到缩小文件格式的目的。那么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差异到底有多大?这要看无损压缩格式的压缩比是多少。MP3的压缩比有32kbps也有320kbps,就如同JPG格式有0-12个压缩等级一样。压缩比越高,你得到的音质就越差,而经过个人的观察来说。多数人根本无法分辨320kbps的MP3和1411kbps的CD音质有什么差异。正如同很多人其实无法分辨压缩等级为12高精度的JPG和原来BMP有任何区别。有损压缩的出现是为了方便网络传送,特别在以前网络还在512kbps的时代,很难想象在这种网速下传输无损音频会让人等的有多么抓狂。16 编辑于
3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塞西菜恩院长,这里又疯了一个!56 人赞同#不请自来系列#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感性介绍”我所聆听过的音乐格式,二是真·违法乱纪向的介绍下去哪儿下无损那么下面进入第一部分,我接触过的音乐格式好吧这一节应该说是感性认识,最高票的大神的数据流非常专业,想必我也没啥再好多说的#喂分明就是因为你不懂这个吧#先明确一点,无损的音乐和有损的音乐是有差别的,而且一些基本上是云泥之别,一耳朵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听感所以基本上跟科学没啥关系啦所以就谈一下感性认识好了...首先是有损音乐的大头,XX.mp3mp3格式,真·人间·巨头,我可以不负责任地估计下大概目前地球上被听得最多的随身音乐格式就是“.mp3”了mp3格式内部也是十分的分裂,比特率#啊我懒得解释了反正就是一个越高越好的什么什么率#从低的惊人的到320kbps...听过的不同比特率一个个说过来...最低记录96kbps,是当年懵懂之时听的一首吉他独奏曲,Trace Bundy翻弹的Sweet Child O'Mine,这首吉他曲糅合了各种技巧,理论上是很全面的曲子听起来就像在一条线上而且吉他的泛音部分一股裂开来的感觉...可以想象在这个比特率下如果用到的乐器超过三种那将会是多恐怖的效果...#这个声音对我来说已经是心理阴影级别的了#128kbps,代部作品淘宝,啊不对,逃跑计划的《世界》。当年淘宝还没红的时候,当年不知道无损为何物的时候随手下的,声音也没有好多少反正乐器还是拆不开,糊得很...当然后来听了无损才发现,唉呀妈呀原来这张的录音质量也不咋地啊,听听看“一万次悲伤”毛川上来糊一脸的"Honey“吧...我那耳机即便人声靠后还是被吓了个不轻...#这么说来这么低的码率还起了修饰作用不成?#192/256kbps(256那个我怀疑是苹果的无损转的),代表曲目,nico唱见Lost One的嚎哭(192)和Coldplay的Viva la Vida(256)。Nico唱见那个,燃曲,光听个爽满足,认真听不行,乐器有一定的分离度,但出来的声音还是硬,难听#当然唱见的那个录音质量可能也有很大的影响#;VLV,乐器分离度,有,解析,有,基本没什么大毛病了但对于这首曲子来说,气势不足,结像力(声音的展现程度)被无损格式吊打320kbps,很多冷门专辑,acg专辑,虾米或网易云的代表格式,听过的代表作品,泽野弘之的Kill la Kill原声OST。基本上来说到了这个级别的mp3已然无功无过,从格式的大小和适用面来说,应该是普通用户的最佳选择。不得不说连我自己也时常不能很好地分辨320kbps和无损的差别,比如说泽野这张里,Light your Heart up这种小清新曲目再用力也听不出和无损的差别,但是到了Blumenkranz这种大场面曲目的时候会感觉无损的气势足一点,当然这得听得特别认真才行我也不确定是不是自己开了脑内音乐效果放大器简称脑放。据说听古典或是大编制时有损极限和无损的区别才会显得明显起来...但很遗憾...我古典听得少不要欺负我...然后提一下我心目中时代的眼泪wma格式...现在逛音乐软件找曲子基本找不到这个格式的音乐了...差别...大多数跟mp3格式一个等级...目前已在我的播放器里正式退役然后我不熟的apple lossless,也就是aac格式,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基本找的都是mp3或无损所以这个就...听得很少#真当苹果世界主流?#...代表专辑惘闻的IV...后摇我也只是刚起步,目前的感受是无功无过能接受,比起mp3格式的256(尽管有可能就是aac转的),可秒#喂这真的不是开脑放吗#无损环节开启,因为我是天生苹果黑所以不把apple lossless归入无损#其实还是因为我aac听得少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级别#目前无损界的主流,16bit,44.1khz,三大格式ape、flac、wav别问我这三个格式有什么区别我听不出顺便我一直认为这仨儿格式能听出区别的无非是因为看到:#这是wav格式的比特率和采样率##这是flac格式的比特率和采样率##这是某个ape格式的比特率和采样率##开的脑放就我个人来说我是flac格式的坚定支持者,因为能加专辑封面啊!当然我个人有点反感ape格式,因为之前几个假无损失败案例都是ape格式的,还有ape格式自带享有”中国特色“减持光环#喂这算啥理由##至于怎么看真假无损#反正就是下个Adobe audition看频响图的事情,你说这多烦,听歌最重要是开心啦,况且很多歌真假无损也听不出来啊#特指不是拿特别低格式伪装的无损#接下来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告别手机(文件太大以及手机基本不能放),进入真·可怕·无损系列首先是24bit的音乐,来到这个环节基本上大多数的音乐已经不见了,因为人家不出sacd,但是24bit的音乐吧,要看人品的,因为不知道这是人家拿的真·母带还是拿16bit扩的,比如说索尼大法的Hi-res...eva的三部新剧场版的那三张...很不错啦但是也没有一耳朵觉得,“哇,比普通的无损厉害耶”,至于巨人的两首op...#渣录音这件事情不是任何格式的无损能拯救的#;相较之下,艾利和的MQS格式就良心很多,播放器内自带的五首MQS曲子,可以让人忘了“这都哪位啊”“这都是些什么歌啊”这样的问题安安心心听下去,可以干掉一些普通的无损但是问题是这些超·无损专辑很少...如果你对王菲/蔡琴大妈/Jason Mraz/加州招待所/...有兴趣你可以试着搜搜看,其中大多数都能让你有焕然一新的听音体验#至于如何播放稍后再续#然后是目前新兴的DSD格式,曲目更少资源更难找,然后在随身播放器里还分软解(转化成PCM这个基本传统格式后播放)硬解(直接播放)之分,据说硬解效果更佳(当然因为我买不起硬解DSD的播放器所以只听过软解的)这么说吧,这个新兴格式可以轻松的干掉上文提到的无损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为了更好的去黑Beats我进了苹果店去听Studio...听下来...Beats适合摇滚?适合个毛啊谁告诉你摇滚是轰隆隆的低频砸下去的啊...爵士?卧槽低频摔在地上一点都飞不起来了好吗...然后作死去试古典,DSD格式内置的Vivaldi concerto in D minor opus 4 no.8...我被吓到了...作为Beats我居然只能听出结像和高频的问题...就这么说吧,DSD格式让逼厕都变得不是那么凄惨了...当然这个资源...少得简直...我到现在只找到一张The Mass...总结下来就是mp3大家请尽情相信网易云和虾米的320kbps,那个格式是对手机听歌最适用的,稍微有点要求(或者强迫症)的可以去试试看无损(再见苹果用户),想听更高格式的...来来来还是上个播放器吧,或者直接上台机发挥最大潜能#喂#违法乱纪的“如何找音乐”部分稍后再叙……——————————今日高能更新———————————让我们回到题主的原问题:在线无损能否实现?回答,能,当然能,想想看XX音乐盒,想想看充钱的QQ会员...然后根据本人多年经验这些无损的格式基本都是无损之耻ape...不,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所在是题主啊你扪心自问一下:1,网速靠谱吗?在线缓冲三四十MB的曲子不是闹着玩的2,电脑靠谱吗?先不说是不是有专门为音乐优化过的电脑但是听歌时风扇轰轰的貌似也不好受吧3,无损靠谱吗?目前这些音乐网站假无损很多啊当然区别大家都不一定听得出来4,资源够多吗?热门资源还好说资源冷门的话基本不可能有在线无损5,最重要的,听歌态度认真吗?如果题主属于边听歌还要边开个网页到处乱逛,那样只是听着玩玩而已,是感受不到无损的美好的综上所述,下!#接下来的内容貌似不合法##请选择性观看#如何下载高品质音源?1,听我一句劝,冷门资源请相信虾米网易云音乐...那里东西算齐的而且往往能保证320k...对于冷门资源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如: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的所有砖,这个目前没有无损源,虾米已经是极限了#正在考虑入正#2,无损(16Bit、及少部分24Bit、和要看人品的DSD)2.1,使用电驴接下来是作死环节,不得不承认电驴目前的资源的确属于非常齐全的了。但不能下有什么用?此言差矣,能下的拿菅野洋子的作品合集来说#网址是这样的#加条这个进去,然后之后你所需要的就是一个迅雷会员号了...这样,电驴就能用了#卧槽#2.2,音乐论坛,如杂碎(妈蛋你咋骂人咧)/天使动漫(acg资源集中地)然后你会发现这个论坛需要注册和积分...然后当初我是关注了杂碎的微信号,然后捞到200多个积分(碎银子)...理论上已经可以下个没完了...然后那个微信号也不烦人,目前处于长期躺尸阶段233...acg方面的资源,找一下天使动漫吧...但是有个问题是那边混积分难度太大...当然啦如果你愿意花个五十去开个最高权限...那就随便你下了...哦对了这些东西质量是有保障的,因为大多都来自于网友的自入CD自抓歌曲...2.3,资源相关贴吧很简单的思路,比较适用于acg向音乐和一些风格小众的东西,基本上吧内搜索可以看到一堆OST或之前的作品,不过目前比较残忍的是现在在净网所以波及到了一些资源(纯属躺枪)...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网盘资源分享要设密码...推荐几个贴吧:无损音乐吧,acg音乐吧,相关的动漫主题吧,等2.4,国外的一个资源站#原来不止我们违法233#Download Torrents. Fast and Free Torrent Downloads只要会英文一切好说2.5,直接百度(针对更高格式)关键词:DSD,SACD,24Bit,MQS,dff音乐等...当初我就是用关键词法找到一堆黄色网站的#服务器在美国啦#3,入正对于真爱,对于真·稀有资源...其实还是真爱啦,对于高品质音乐,对于传世经典...入正又不会少一块肉...当然一直入正可能...会少一圈肉...#入正之路真是道阻且长啊##咱慢慢来吧#推荐一下萌购代购...虽然那里的价格跟日元汇率基本没啥关系但是还是比某宝良心很多的最后的问题,如何听?好不容易弄来资源,发现人家的资源都是一整张CD的整轨和一个CUE格式的东西#真帮忙分好轨的良心不多啊#那么你可能需要一个稍微专业点的音乐播放器那不妨来看看Foobar2000吧(别跟我说Jriver那个我用不来...)#声音方面比起XX音乐盒子之类的要靠谱很多#不不不声音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东西可以打开CUE格式的分轨文件然后把你下的曲子拆成一首首的歌然后右键选中歌曲转换一下格式就可以使了然后苹果用户们可以试试看Rockbox,无他,毕竟apple lossless不是世界主流,能多听点别的格式也是好的当然itunes也还不错啦╮( ̄▽ ̄)╭接下来弄好歌曲,强迫症福利系列,贴封面,编辑歌曲信息:Mp3tag#此时虾米的专辑封面和齐全的歌曲信息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在旁边这里填信息然后保存##真·强迫症大可以填满所有空#那么入了正版CD想随身听怎么办?自己抓轨呗!网络上最常见的EAC抓轨完成一些初级的设置之后就可以把自己的CD做成资源,啊不对是做成无损音乐了!抓轨教程请看:用一首歌的时间教你用EAC~安装到发布#顺便抓轨技术不同音质会有区别这个说法是我们目前接触不到的玄学范畴#OK,完最后抒情:这个答案从本质上来说非常政治不正确,目前的我真的还做不到不去下载...这里我不得不赞同一个绝望的论调,HiFi...没钱玩NMB...但是只要知道现在的我乐在其中,那就好了是不?#顺便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点感谢吧,没什么好赞的硬货#56 编辑于
21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林云一只没什么特点的萨比9 人赞同现在49个答案,前面的答案都扫了一眼,高票答案仔细阅读了一下,没有一个答案答到点子上了的。有损压缩,现在主要分为两大类,从设计目标,满足的需求,设计思路,都有很大的差异。1. 感觉编码(声音编码)著名的mp3,acc就属于这一类。他们有一样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模型。目标:编码20-20k这个可闻频段的声音内容,在低比特率上尽量接近无损音质设计模型:基于人类听觉门限和声音屏蔽的编码。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仅仅是丢弃了20-20k频率以外的数据+霍夫曼编码。什么是听觉门限?一个声波,不是说在20-20k这个频率范围内你就能听到的。它还得有足够的声强(单位是大家熟悉的 分贝),你才能能听到。不同频率的声波,需要的声强级别是不同的,如下图。图中黑线下的声波,即使频率在20-20k这个范围,但是声强不够,你也是听不到嗒。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丢掉那些明显听不见的东西。接着,什么又是遮蔽?“音量”较大的声音又会让你听不到较小的声音(联想一下自己在酒吧,ktv说话的体验)。原因是,较高声强的声波提高了你当时的听觉门限,这个门限叫做遮蔽门限。于是,你发现,又有数据可以扔掉了。比特分配。压缩算法,具体到单次压缩,都有一个目标比特率,换句话说,就是单位时间的音频数据能用的比特数。比特是有限的,就涉及到了比特的分配问题。分配策略可以是这样的:对原始音频数据做频谱分析,1)首先分配给可闻的部分,如果比特数还有冗余,再分配给不可闻部分(结果来看,普通音乐,320k 的mp3有很多比特都分配给了不可闻部分,所以,你懂嗒,如何看待能听出差别的同学);2)如果比特数连可闻部分都不够,就要优先保证人耳敏感的范围(上图,可闻声压越低,说明越敏感)科普,声波的构成:音乐,是一个多个正弦波组成的复杂谐波。但是,傅立叶大爷(如雷灌耳吧)证明了,任何谐波都可以分解成有限的标准正弦波于单独的系数相乘的和(数学表达式叫做傅立叶级数),而且给出转换公式。就是说,一个单独的声音音波,是一个较低频率的基波确定音高,同时多个倍数与基波频率的波描述音色。基波振幅确定声强。它们组成在一起就是一个声音的谐波。而音乐,又是多个这种谐波混在一起的谐波。我们就是要把这个复杂谐波变换成多个标准波形,然后干掉没必要的部分~到这里,大家基本懂了MP3 和acc等感觉编码器的基础了,也大概懂了哪些东西被丢了吧~大家还知道amr这种打电话用的音频格式吧,这是另一种思路的编码方式了,语音编码。手机木电了,以后再写…ps,上图出自神作《数字音频技术》9 编辑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吕正阳5 人赞同冒昧回答一下。严格的说数字音乐都是有损的,真无损请听黑胶唱片。什么是黑胶唱片?勇闯夺命岛里凯奇那的那个大盒子,里面就是Beatles的黑胶唱片。用CD做标准吧。那CD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见过的比较多的是44100Hz * 16bit * 2ch = 1411200bps相信我,这个音质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了。翻录成无损的wav格式后,它太大了,不方便传输,必须压缩一下。压缩又有两种选择,有损的和无损的。无损压缩就好比买个真空袋用来装衣服,装进去,抽干空气,体积变小了很多。到了地方打开袋子,衣服还是衣服,没什么变化。这就是无损压缩。有损压缩就好比买了一堆西红柿,压扁做成番茄酱,装在罐子里慢慢吃。虽然味道变了点,但可以很方便地送给邻居送给老爸老妈送给楼下的小萝莉小正太。这就是有损压缩。一言以蔽之,有损压缩不可以完整恢复原始信息,无损压缩可以。最后回答听起来有什么不同。这件事比较主观,我见过高喊“128kbps以上毫无差别”的,也见过偷偷说“320kbps简直不能听”的。这件事随各人体质,器材质量,播放器质量不同的。但是绝大多数人是能听出来128kbps和320kbps的差别的,是能听出来两三百的AKG铁三角森海塞尔和天桥上三块钱一副的原装苹果耳机的差别的,是能听出来索尼Walkman和99元mp3的差别的。至于动不动就拿奥菲斯说事的土豪们,友乎?5 发布于
9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两条鱼插画师3 人赞同听金属乐感觉明显无损的能感受到吉他失真颗粒度及亮度,拨片拨弦刮擦也能感觉得到贝斯和鼓能感觉到强弱区别320K的吉他能感觉高频被削掉了,亮度不够,音色比无损的要暗一点低频差别不大代表曲目 Slipknot-Psychosocial用的还是K420两三百的电脑音箱也能感觉到区别?可能是我吉他玩的多,这方面比较敏感吧3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匿名用户44 人赞同个人觉得网易云音乐都是320的很良心。44 发布于
22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筱希文混世闲散人2 人赞同能否让普通人感知到无损音乐的美妙之处?我就主要讲讲这个问题吧,上面两个问题大仙儿们回答这么具体了~以上那么多回答着重在解释无损和有损的区别,理论化和学术化的东西很多,但很明白的是“无损”本身就是个相对的概念,而对于欣赏音乐这个角度来说是有个上限的,超出这个上限就是无意义的彪参数并且多余噪音带来的反而是不良的听觉体验。所以说衡量音质的好坏的根本不是在有损无损这种结论型的参数上,而在于针对于音乐的类型和编制有足够高的录音规格和录制水平,并且音乐创作人和录制者的品位和定位是否对大众的胃口。这个说起来很悬但是还是可以举些例子。比如在上面回答中说到常见mp3高频削去的问题。这个会影响音质是确实的,但是对于听感则未必。因为在耳机和播放器部分,硬件指标不佳会劣化声音的高频部分,相对中频和低频而言要严重得多,做得好乐器的结像质感更突出气势更凌厉,做得差那基本就是噪音或者严重影响耐听度,听个十几分钟就想摘耳机。而在比特率和采样率方面,“无损”音频在中低频方面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可惜在早期的cd机,数码播放器等移动设备上,中低端的音频芯片是无法支持太高的采样率的,功耗和发热都不允许,即使系统支持了,实际表现出来效果不好,爆音和播放不流畅是常见的事情。现在来看这样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其实现在一些高端播放器号称支持DSD结果就出现了这种“古老”的问题,硬件和软件上的技术问题都有可能。然后也可以拿一些播放器举例(音频播放器例如foobar和著名的rockbox),这类的播放器很多音频插件的功能,比如干湿度混合比例啦~手动添加高频削去低频增益啦~差分环绕啦~激励器啦~等等等等我就不啦了,这些个玩意在hifi高玩眼里都是渣渣,但是很多普通闲暇用户都爱折腾一下为什么呢?因为人都是有听音取向的,音乐类型的喜好也是各有不同,于是在设备素质一般般的情况下,这类音频插件特效其实是能切切实实地满足用户欣赏需求的,这些人没兴趣话几千上万去改善自己的听音观,也不像练就一副金耳朵和设备PK,而这些插件的本质不就是把有损变得更损么?此时无损的意义在于有个更好的底子可以来打磨,而不是直接用来欣赏,对于一些录制水平不高的无损,风格取向不讨喜的碟但无奈已变死忠粉,这样的“无”损加“损”策倒是能让人瞧见转角口美景。所以我的结论就是,无损音频不能直接让普罗大众感知到真正的美妙之处,更多的是有了一种机会,让大众有更高听音品位,而这其中的部分人提高了品位才会愿意掏腰包去投资更好的设备。多年前,遇到一个同事,花了几千托朋友从日本代购了铁三角的高级货,平时都是在台式机上听日本动漫齿音系女声,古典摇滚欧美人声一概不碰,被我鄙视了一顿,然后要去参加一个音频厂商的产品发布会,人家高玩那里听了一顿母带级的回来痛彻前非开始听古典,走上中毒之路。有感而发吧~2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wp zh程序猿4 人赞同没有绝对的无损,只有相对的接近。在维也纳大厅里,你站的位置不同,可能都导致你耳朵听到的声音不同。而当你带着耳机坐在电脑前听所谓的无损有损,mp3,aac,flac等等,你就在听一种一成不变的录音,更别提那种现场的氛围和意境了。试问,你站在黄河壶口瀑布,耳朵里传来喧嚣的水声,阵阵水雾迎面袭来,滚滚河水奔腾而去的感觉和在显示器上看黄河壶口的视频的感觉,两者感觉是否相同,后者是否可以称为无损?而声音一旦被数字化,基本上就取决于录制时的质量,一首音乐的质量(不管是否动听,只是看是否接近现场原声的量化值),取决于录音设备。录音有几个参数,采样通道,采样率,采样深度,诸位可以百度一下其含义。即便是7通道,44100hz的采样频率,32位的采样深度,照样无法表达和还原出现场的那种感觉。然而无损可能是这样一种定义,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允许下,再往上提升参数,人类感官无法区分出来,也就可以称为无损吧。就好比你看电影每一秒钟只看到了24张图片,给你48帧肉眼和大脑还是无法区分。最后说一下,这个世界是连续的线性的不可划分的。人类的拍照,录音,录影等技术试图留下某段时光,就好比在滚滚长江中取一瓢水。4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秋夕慕白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夫5 人赞同无损压缩简单表述一下无损压缩可以类比弹性形变,相比原始被压缩的东西,是可以还原成原样的。而且因为弹性形变的形变范围比较小,所以被压缩的东西和原有的东西也就还是差不多的。有损压缩则可以类比范性形变,有损压缩就相当于将原始的东西压缩到了不能恢复原样的程度,而且因为范性形变是在弹性形变之外的,所以压缩后相比原有的东西就感觉有一些差别了。当然,这放在弹簧这类东西上,产生的一些变化是直观可见的。然而人耳的敏锐程度却不能很容易分辨压缩前和压缩后的音频的区别,尤其是无损压缩后的音频更是不容易和原始音频分辨。对与题主本身,有一种双盲测试叫做 ABX test,就是为了避免主观偏见的一种测试。首先你需要听一段无损压缩的音频 A,然后听一段有损压缩音频 B(或者反过来,总之你不知道你听到的是什么)然后听完之后,将这两组音频随机打乱播放(为 X 音频),你来选择你听到的音频是来自于你听到的 A 还是 B。这样能比较有效的测试一下你对于压缩损失的灵敏程度,当然也有很多弊端,因为即使是同样的压缩算法,在不同的音频上的折损也是天壤之别,有些可能你能听到很明显的差异,有些则不能。要想自己做这种测试可以选择 Mac 平台下的:ABX test on Mac App Store亦或是在 Windows 平台选择 Foobar 播放器以及 ABX Comparator 插件音频包可以在这里下载:Lossless vs 128kbps mp3 vs 320kbps mp3 blind test但是测试其实意义不大。且听我接着说,现在国内还没有任何流媒体平台能提供完整的正版的无损压缩音频在线试听。包括虾米以及网易云还有 QQ 音乐的很多无损音频在线试听也都是网络上一些人压缩的无损压缩文件被收入到了他们的库里。网络上的很多无损压缩好坏参半,有很多是线性 PCM 的有损压缩转的无损压缩的伪无损压缩。网络流媒体对于音乐版权方面做得最好的应该算是 Spotify,会将自己收入的七成给唱片公司。可以选择 96Kbps 或者 160 Kbps 或者 320 Kbps,需要自己设定。国内对于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也就是网易云,QQ 音乐,还有虾米。其实说白了,流行音乐根本不必过分追求无损,你听到的根本不是原始录音,而是被添加过各种 compressor, Equalizer,reverb 等等调整来使得原始录音变好听了之后的东西,Mastering 之后的音频基本和原始录音已经千差万别了。所以,追求无损压缩还不如追求一下正版音乐,很多个人压制的无损或者有损压缩音乐都因为软件和设备的限制可能会有瑕疵,但是 iTunes 商店售卖或者正版流媒体音乐提供商提供的音频都相对有保证,尤其不会出现有损转换无损的这种音频。如果追求音质,大可以买 CD 或者 LP 自己听,或者 Rip 成 wav(自己 Rip 是合法的)。听 Popular Music,网络流媒体的音质足矣,如果及极其依赖 Art Music,想必你应该不会满足于数字音频。5 编辑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净地朝圣者15 人赞同看到一堆还在谈APE的,我们的美女笑了,只有国内在扯着玩意,这都什么年代了。APE耗电、解码慢、容错及纠错能力差,早期不开源。在国际上,早被FLAC及WV给干掉了。----------------------------------------------------以下正式回复----------------------------------------------------------------------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的区别:无损压缩能完全还原音频原本的所有数据,有损压缩则不能。 目前哪个线上音乐平台能做到真正的无损:没有。QQ绿钻我遇过假无损,用来忽悠小白用户的RMB是没有问题的。若有质疑,请自行使用Adobe audition或者spek检测。线上音乐平台听无损和非无损的区别是什么,能否让普通人感知到无损音乐的美妙之处:如果是说体验128k码率的mp3与无损的区别,那很简单,一个几百块的塞子就可以听出区别;如果是说320k码率的mp3与无损音乐的区别,那恐怕有难度,我曾用3k的塞子跟3k的随身听这套随身系统来做对比,无法区别开来。但是,如果是普通音频与sacd或者vinyl这类高规格音频的对比,那区分出来也是比较容易,它们的音频特质不一样。当然,一般玩无损的玩的是台式桌面系统,目前让我满意的是2w+的系统。一个2-3k的大耳机,一个1w+的dac,一个5-10k的耳放。总结:在线音乐不需要追求无损,320k码率的mp3足矣。目前的业界良心是网易云音乐,逼格高点可以去豆瓣fm、jing.fm。虾米自从卖给阿里后,连个客服都没了,烂掉了,我报过虾米app的一个bug给虾米客服,邮箱跟QQ客服n天没人回复。然后,再见虾米,网易云我来了。网易肯砸钱在正版音乐这块,未来正版音乐付费是一个趋势,我非常赞成这种土豪公司来搞这块,我目前是受益者。最后,希望大家多支持正版音乐,我本人是支持者之一。上次去听@宋冬野的音乐会,他说了一句让我感到辛酸的话儿: “出专辑赚不了几个子儿,就来巡演呗。”这胖子兢兢业业做音乐,做出的东西也不错,结果不该如此。对于自己喜好的歌手,省一顿饭钱,买一张专辑也没什么,只是有这样意识的人还是太少了。看知乎的常规回答都要加上几个字儿避嫌。利益相关:网易云音乐用户,宋胖子听众。15 编辑于
9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蒋楚剑Dentist. Photographer. FilmProducer. S…比较有损无损的音质是和器材相关的,一两百的耳机,就别谈无损了,把解码器、耳放、耳机都整全了再比较有损无损吧0 发布于
2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赵帆青年 思维活跃 行动敏捷 喜欢睡觉10 人赞同就目前互联网音乐而言,门户网站的音乐付费服务都提供部分『高品质』音乐下载。网易云音乐号称『囊括百万首320Kbps超品质音乐,你在用手机听歌时, 也能感受到CD音质,更能免费离线收听』,不太可能全是无损,还是要检验文件频谱图的;QQ音乐客户端提供各种不同档次的『高品质』音乐下载:SQ标识的无损音乐(flac或ape),HQ标识的高品质音乐,以及标准音质,印象中SQ每周最多下载200首,每月也只有几百首的下载权限(具体数量不记得,当然这也和绿钻等级有关)。而虾米这种打着维护版权却#%¥&的无良网站,鉴于曲库数量巨大,更新速度极快,还是暂时忍受其付费服务吧。门户网站音乐服务的唯一优势就是曲目更新快,但不能保证全部音乐都是真正CD抓轨,也不能照顾小众音乐爱好者的需求。全无损的音乐下载站点基本就只有PT站点了。我在使用的是open.CD,站点所有下载均为wav或flac的无损文件,有严格的做种制度,站内秩序良好,国内音乐pt站点首推。国外的综合型音乐pt站点如what.CD、waffles.fm等都不对外开放注册,每次在what.CD的首页徘徊,把那段话读了一遍又一遍,心里各种痒痒:You've stumbled upon a door where your mind is the key. There are none who wi these trials are yours to conquer alone. Entering here will take more than mere logic and strategy, but the criteria are just as hidden as what they reveal. Find yourself, and you will find the very thing hidden behind this page. Beyond here is something like a utopia?—?beyond here is What.CD.很难成为注册用户,而且即便注册成功,站内规则也极度变态,没有足够精力的小水管只有被ban号(据说已支持NAS,光网用户福音)。其他类型的音乐pt站点请自行搜索选择。(bonus: to explore more, try "SoundCloud" or "Bandcamp")综上,取pt站点无损之品质,辅门户更新之速度,音乐足矣。10 发布于
10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younger yang3 人赞同有损无损只是针对压缩算法来说的,无损压缩一首歌差不多就有一张aac专辑那么大了。线上音乐里面目前我还不知道有提供无损的。要听出好坏,你得搞套专业的设备,解码耳放耳机,上千是肯定的。一般人感受不到的,我很多朋友都觉得没什么区别,你要ta感受的话最好给ta洗脑,灌输三频,声场,空气感什么的,然后ta可能会觉得是有不一样。类似于图片的压缩,bmp,raw是无无损压缩,jpg,png是有损压缩,但是一般人也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而且拍的时候用什么相机也很关键,手机拍出来再无损也没单反拍出来有损压缩的好。只要不要压缩的太厉害,用非专业手段已经无法区别它们的好坏了。音乐的话,wav,ape,flac是常见的无损格式,mp3,aac等是有损压缩的,无损的比特率在1000kbps左右mp3,aac一般192~320kbps,其实192就很好了,一般人应该听不出来了。而且录音设备非常关键,手机录下来再无损也不行。一般听无损的话就用电驴什么的下,ape,flac,wav格式的。最好下整轨的,因为现在网上很多分轨的无损都是mp3转格式过去的,但是你就是听不出来,其实这是假无损。3 编辑于
1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钱冠国糖4 人赞同对于普通人的听觉来说,没啥区别4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禁止转载舒卷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3 人赞同对于普通人的听觉来说,没啥区别3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禁止转载虫二带着感恩的心启程,学会爱,爱父母,爱自…2 人赞同虾米和网易的320作为一般用户随身是可以的,音质足以。关于QQ音乐,首先他的版权就很混乱,也没有看过它的无损乐波形,不做评价2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禁止转载朱元1 人赞同信号采样,这是第一轮有损,高级录音房和尽可能高的采样率来尽量弥补;模数转换,这是第二轮有损,量化比特数(每一次采样结果用多少比特来存储)增加来尽量弥补;量化比特数乘以采样率可以得到那个320kb之类的数字(非均匀量化,或者多声道的话这里不讨论);然后进行声学压缩,这是第三轮有损,各种MP3格式可以选择压缩强度来决定损失多少。这一轮丢失一些人类耳朵不那么敏感或者对整个音色影响不大的声音信息。通常所说的无损,一般就说第三轮没有进行声学压缩而只进行了通常的计算机压缩而已。1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Harudakon非著名不专业NEET1 人赞同音乐是门玄学,能听出320kbpsmp3和wav差别的人不到万分之一,或者从理论而言根本不可能听得出来。1 发布于
3 条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田宇轩新手村选手,正在努力丰富自己的基础属性1 人赞同压缩音乐和无损音乐如果单独听不会有直观的感受去区分哪个更好,但如果对比着听那就十分明显了。初中时有一次音乐课老师就拿CD和mp3模式的几首相同的歌曲做比较,确实是第一次被无损音乐震撼到了,以后也养成了买CD去听歌的习惯。最后说一句题外话,请支持正版唱片1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lambdaclop clop clop个人觉得比较普通320的MP3和FLAC没有意义,我在3K左右的系统上对比过区别不大。个人觉得HIFI要么玩24/96或者24/192高清音频跟DSD,要么直接MP3,16/441的无损和有损差距真心不大。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holyzz低等军工技术人员/厨男/假文艺/能装自从换了64G的手机,乐颠颠地坚持过一段时间无损Ape、flac。目前果断换回320MP3了。原因以下:1、耳朵不行。花了一晚上,都在对比着听,除了心理上的满足感,无损没有更多的体验。2、不方便,mp3的资源无疑去目前网上最全的,然而无损对于一些小众冷门的音乐,不好找。有的只能去下wav,然后自己转。时常为了一首歌下一张专辑,再折腾半天foobar,实在精力有限。3、设备也不行,对于我这种懒人,没啥音乐修养,实在不愿意背个耳麦,家里再整个前端,再去纠结铜线不如纯银线。火电和水电到底有啥区别,说的有点深了。目前,网易云音乐是公认业内良心,而且有个云盘服务,自己有的资源都可以往里面导。个人觉得酷我音乐盒也不错,而且APE免费。之前整无损留下一臭毛病,现在我手机里的320MP3也都是我自己拿wav压的。贱乎?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二小姐Pacalolo乐队/尕山茶/Fizik黑胶直观感受来说,在车里听音乐觉得声音在自己的两侧说明损失还不算过,如果感觉声音在车的中间部位说明损失比较严重。手机app放音乐如果不是标明高质量,一般都会靠中间。用手机听不出来,车里很明显。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Honkey Kia首先大环境在这,不去考虑正版和盗版的问题。1.到底哪种音频是无损?所谓无损,说白了就是听到的音频跟录音采样时对比没有任何损失,质量没有经过任何压缩的音频。众所周知,MP3都是有损的,即使最高质量的320k的MP3也是经过压缩的。那么cd的音质如何呢?有没有经过压缩呢?这还要从录制音频的时候讲起,说之前要明白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录音质量。采样率,位深,文件格式,录音环境,乐手素质,录音师水平,混音师功力,等等每一条都会影响最后的音频质量以及音乐质量。现在简单讨论一下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采样率的高低对音频产生的影响。采样率通俗来说就是指,录音设备在采集声音时,每秒钟对声音样本采集的次数多少,单位是khz/s,CD的采样率是44.1khz,也就是说,每秒种录音设备对声音样本采集44.1千次,假如在录制的时候,采用44.1khz的采样率录制,那么最后之作完成之后的母带必然也是44.1khz采样率了,可以直接刻录成CD,在播放时候和录制的时候是一样的,所以没有被压缩,这种情况听到的就是无损音频,另外,正常三四分钟的一首歌的大小是40m到60m左右。3.是否还有更高质量的无损音频?答案,有。请注意,这里只讨论标准的主流的录音棚。目前,标准的录音棚最高采样率基本都支持192khz,也就是远远高于44.1khz,每秒钟采集192千次声音样本,也就意味着质量会更高,体积会更大,一首以192khz采样率录制完成的wave格式歌曲通常几百M,最大达1G多。这种录制制作完成的音频也经常称作为“母带”,质量应该是主流音频最高了。但是,为了便于流通,在制作CD的时候要将192khz的wave文件压缩为CD标准的便于流通的44.1khz,其实也是等于将音频压缩了,那么即使是音频被压缩了也比直接用44.1khz采样率录制的音频质量高。就好比用4K的摄像机拍完压缩成普通大小,再上传优酷,肯定比普通手机拍完的上传优酷看到的要质量高,要清晰。此时你再听这个CD,虽然质量很高,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不一样也被压缩了吗?也不是无损了。4.我们为什么听音乐?无论我们用10元的耳机去听音乐,还是用几十万的设备去听音乐,无非听到的是感情的一种传递,是快乐,是悲伤,是兴奋,这种情感是无法对比的,所以无论用什么器材去听,听什么格式的音乐,不要丢掉听音乐的初衷。注:本文所提到的录制时采样率均以在相同位深24比特对比,不做过多讨论。所提到的最高采样率192khz均以主流格式wave为例,非主流的384khz以及2.4Mhz的DSD格式等不予讨论。创建于 02:38著作权归作者所有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九机房主我就爱mbl从录音角度来讲,世界上就没有能完全记录现场声音的设备和技术,任何录音都是有损失的,只不过损失有大小而已。因此,CD格式的44.1k16bit相对于48k16bit的文件来说就是有损失的。同样,基于耳朵遮蔽效应和听觉模型的建立的mp3,AAC,wma等格式,由于舍弃了音乐中的高频和小信号分量,对原始pcm信号来说确实是产生了损失。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Raymond Sun简言之,就像无损的 bmp/png 与有损的 jpg/gif 的区别0 编辑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杨光西通信男。1、除非耳朵经过特殊训练,音乐的有损和无损压缩人耳一般是听不出来的,许多压缩的原理也是基于人耳的听觉特性的,甚至有些音乐在处理时会特意增加一些偶次谐波,因为人耳听起来更好听。2、设备和环境很重要。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肥不啦唧笨熊猫家穷人丑农村户口没区别啊 -------此消息由山寨机客户端发布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zhang timon一个qq音乐免费,一个4快多(不知人民币还是刀)用一年或是半年………不用好的耳机或是播放器还真听不出来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张贝压缩方式不一样。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用什么设备播放!!!!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林唯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逼格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千纸鹤无损压缩是对文件的数据储存方式进行优化,压缩后信息不受损失。有损压缩是指使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数据有所不同,但不影响人对原始资料表达信息的理解。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赵传华文艺屌PK纯粹屌,完虐= ̄ω ̄=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羿李其实,一个天梯图就搞定科普了,楼主可以试试。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安海涛一般没区别 前提不是发烧友0 发布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王鹏IT 系统工程师多媒体文件其实都差不多,主要看片源,音源质量!整体在抓轨的时候最重要,比如CD是否正版,光驱光盘质量。有时候甚至CD 都是mp3压的,再抓出来能更好?!打个比方一个是CD音源128vbr,一个是磁带音源 FLAC哪个好?普通听320kmp3足够了,无损的音源普通播放器支持不一定好。要听无损播放器,耳机都要够好,否则不能还原细节。听音乐就是设备,音源,设备这么一步一步顶上去的。0 编辑于
添加评论 感谢 更多 ? 作者保留权利Mxc A无损音乐大部分指的是cd音质级别的44.1khz 16bit(30多mb) 当然也有母带这种东西 很大 加州旅馆母带得要几个g普通听听音乐的话320的mp3(hq)就不错了 会比128k以及更低的听上去更为"完整" 压缩太厉害的文件会有颗粒感 失真等等 给人很粗糙的感觉高端一点的设备还是能听出320和更高的区别的 并不是仅仅去除了"听不到的频段"线上的大都是320吧 既不是太大 也能最大限度保留音乐原本的味道体验无损音乐的美妙之处需要一根好的耳机一个好的前端和一个好耳朵。。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压缩输出码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