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或者杂志广告绝对化用语语

更多法律知识
  刘某在其购买的产品上发现,包装盒上标明&猫山王榴莲更是马来西亚榴莲中的极品&的字样,认为该宣传用语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构成欺诈,故要求赔偿。法院审理认为商家使用了广告法中禁止使用的绝对化用语,足以使产生误解,构成了欺诈,应赔偿消费者3倍赔偿金。下面是详细内容,欢迎阅读。
  市民刘某花6102元在某超市购买了18盒美D恋冰冻榴莲肉-D197(猫山王)。该产品包装盒上标明&榴莲号称水果之王,马来西亚因其独特土壤和气候环境,所产榴莲品质无可匹比,猫山王榴莲更是马来西亚榴莲中的极品,美D恋猫山王榴莲采自优质果园,色泽金黄,香味浓郁,肉厚核小,尽显果王美味&的字样。刘某认为该宣传用语明显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故起诉要求该超市退还货款6102元并给予三倍赔偿金1.8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我国《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虽然该超市认为榴莲为水果之王系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涉案产品包装上使用了&猫山王榴莲更是马来西亚榴莲中的极品&宣传,与《广告法》禁止使用的介绍用语含义相同,属于绝对化用语。由于涉案产品的宣传使用绝对化用语,足以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故超市销售美D恋冰冻榴莲肉-D197(猫山王)的行为构成欺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故刘某主张退还货款,并要求给予相应赔偿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相关法条链接
  广告法
  第九条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十)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十一)法律、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责任编辑:小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法律快车&订阅号(微信号:lawtimecn)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网刊载各类法律性内容是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内容,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将问题与链接反馈给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予处理。
频道热门知识排行
频道热门法规推荐
微信法律咨询
扫一扫 随时随地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客服QQ:(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文稿中的语言绝对化现象
2015年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图书品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出版社的成败,而图书编校质量的高低则决定一个出版社的生死。现实中,不乏出版单位因编校质量问题而被勒令停业整顿,从此一蹶不振的例子。当然,也有很多出版社得益于其高水平的编校质量,这种高水平的编校质量成就了很多高品质的出版物,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可以说,文字编辑在出版单位或许不如策划编辑风光,却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论文网 /5/view-6674638.htm  对文字编辑而言,编辑一本文稿,并不是排除掉错别字、梳理得文从字顺就结束了。每一本文稿其实都是有生命的,文字编辑在编辑文稿时,不仅要保证文从字顺、消灭错别字,还要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感,等等。这还不够,在编辑过程中,往往被大多数编辑所忽略的一种现象就是语言绝对化现象,发现并改正过来,才能显出文字编辑的功底。一般而言,语言的绝对化有如下几种情形,需要文字编辑高度警惕。   一、范围上的绝对化现象   在一些句子中,往往包含一些表示范围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暗含陷阱,容易误导读者。例如:“小朋友们都知道,大树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句话文从字顺,也没有错别字,貌似没有问题。然而,一个“都”字出卖了它,“小朋友们”是个范围很广的词语,一个“都”字,则特指所有的“小朋友们”。试想,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大树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吗?肯定不是的,一些有智力障碍的或者年龄较小的小朋友就未必知道。这句话过于绝对化了,在范围上进行了绝对化的夸大。还有一种常见错误就是把“大多数”和“都”并用。例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第11页)有“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一句,既然是“大多数”细胞,又何来“都”?这个表述自相矛盾,很不严谨。对于此类错误,我们要学会看关键词,主要有“全”“都”“均”“皆”“所有”“任何”“一切”,等等。文字编辑一看到这些词语,就要高度警觉起来,看一看范围有没有被夸大,表述是不是过于绝对化,以避免错误。   二、程度上的绝对化现象   还有一些句子,往往包含一些用来修饰程度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过于夸张,导致与事实不符,出现错误。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论语》和《老子》是最经典的著作。”不可否认,《论语》和《老子》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浩如烟海,《论语》和《老子》就一定是众多经典著作中最经典的吗?例句中的一个“最”字,显然犯了修饰程度过火的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在广告执法实践中,就连“极品”两字也不被允许使用。由此可见,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已经意识到广告用语中的绝对化现象对消费者产生了严重误导,属于虚假宣传,因此严禁使用。对于此类错误,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词,主要包括“最”“极”“总”等。文字编辑在遇到这些词语时,一定要看一下语境,看看是不是有绝对化现象,确保不出问题。毕竟,在文学作品中,“最”“极”“总”还是会经常出现的。例如:“妈妈,你是最漂亮的!”“雷锋总爱帮助别人。”   三、语气上的绝对化现象   即使不出现“全”“都”和“最”“极”等在范围或程度上表现出绝对化的词语,一些句子也未必就不会有绝对化现象。例如:“要解决海洋石油污染的问题,必须关停近海海域的油气开采平台。”很显然,解决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是个综合治理工程,仅仅关停近海海域的油气开采平台是不科学的;再者,关停近海海域油气开采平台,是对资源的浪费。例句中的“必须”一词是症结所在,这种不容置疑的强烈语气使得表述犯了绝对化的毛病,需要修改。对于此类语气上的绝对化现象,文字编辑要注意“必须”“只能”“只有”“不得不”等关键词语,一旦发现就要立刻揣摩其在现有语境下是否合适,如有不当,立即修改。   四、逻辑上的绝对化现象   还有一些句子,无论是在范围、程度还是语气上,都没有表现出绝对化,但整个句子却依然属于绝对化的表述,在逻辑上根本不成立,是个病句。一般情况下,逻辑上的绝对化有三种情况,我们分别举例说明:   1.以偏概全式的绝对化   请看例句:“马云的成功之路,就是我国互联网企业的成功之路。”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马云身价倍增,一跃成为大陆首富,不可谓不成功,但他代表不了中国所有的互联网企业,我国还有与其模式不同的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模式。因此,例句犯了以偏概全式的绝对化错误。   2.条件不成立(不清晰)式的绝对化   请看例句:“凡是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支持的。”有的敌人也反对不孝敬父母,也反对不讲卫生,难道“不孝敬父母、不讲卫生”也是我们要支持的吗?例句之所以出问题,是因为其条件不清晰。对于“敌人反对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定义,却拿来充当条件。由此可见,条件不成立、不清晰,容易导致逻辑上的绝对化错误。   3.有悖事实式的绝对化   请看例句:“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真是如此吗?海藻是不是植物?海藻能不能离开土壤?无土栽培技术是不是已经很成熟?例句的错误就在于其表述违背了事实,不合常理。逻辑上的绝对化现象,其表象不明显,编辑在加工过程中最难发现,非常考验编辑的基本功、知识面和综合能力。   总之,文字编辑这个岗位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岗位,不可能轻松应付,更不可能滥竽充数。对于文字编辑而言,“工夫在诗外”,任何编辑都不是天生的火眼金睛,都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总结而不断提升的。上述几种语言绝对化现象,在我们看到的图书中比比皆是,不要说一般的读者不会注意,就是有的编辑也不容易发现,这需要我们文字编辑深刻反思。文字编辑就应该追求完美,力求给读者呈现最好的东西,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青岛出版集团)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来源:《中国质量》2003年第10期 作者:李兵
广告宣传中不得使用绝对化用语
广告宣传作为企业进行商业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其内容应该是真实、公正和客观的,不允许通过任何不正当的竞争,借以抬高自己,误导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规定:“广告内容应当有利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国家级”、“最高级”和“最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绝对化用语‘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商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要通过广大消费者、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来检验、评判。所谓“国家级产品”一般是国家部委批准生产或销售的商品,不能代表商品质量达到何种程度。“国家级”这种比较含糊的词语,会使一些消费者误认为该商品、服务达到了国家的某种标准,严重地影响其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任何商品、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相对的,具有时间的阶段性和地理、区域性的局限性,在广告中使用“最高级”、“最佳”这种绝对化用语,违背了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实际上有抬高自己、贬低池人之嫌。 作为广告发布秩序的监督管理机关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本文共计1页)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战线》2000年09期
《工厂管理》2000年12期
《珠宝科技》2002年01期
《经济师》2003年04期
《经济师》2004年08期
《新闻爱好者》2005年11期
《经济师》2006年08期
《青年记者》2007年14期
《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赣江经济》1984年11期
《商业经济文荟》1989年04期
《企业活力》1990年07期
《经营与管理》1991年11期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北京商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开发研究》1996年05期
《广告大观》1997年06期
主办:中国质量协会
出版:中国质量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对化用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