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是指TCtcp ip协议视频教程和IP地址吗?

TCP/IP协议,TCP/IP协议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 电子百科 - 电子标准网
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文章资讯标准下载资料下载
TCP/IP协议,TCP/IP协议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TCP/IP协议,TCP/IP协议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别的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一般来说,TCP/IP提供运输层服务,而IP提供网络层服务。&
在TCP/IP层次模型中,第二层为TCP/IP的实现基础,其中可包含MENETIEEF802.3的CSMA/CD、IEEEJ802.4的Token Bus以及EEE802.5的Token Ring。
在第三层网络层中,IP为网际协议(Internet Pmtocol)、ICMP为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ARP为地址转换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RARP为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everse ARP)。&
第四层为运输层,TCP/IP为传输控制协议、UDP为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ed)。
第五~七层中,SlMTP为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DNS为域名服务(Domain Name Service)、FTP为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为远程终端访问协议。
TCP/IP协议,TCP/IP协议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不是TCP/IP协议的一部分,但它是TCP/IP赖以存在的各种通信网和TCP/IP之间的接口,这些通信网包括多种广域网,如ARPANET、MILNET和X.25公用数据网,以及各种局域网,如Ethernet、IEEE的各种局域网等。IP层提供了专门的功能,解决与各种网络物理地址的转换。
一般情况下,各物理网络可以使用自己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物理层协议,不需要在数据链路层上设置专门的TCPAP协议。但是,当使用串行线路连接主机与网络,或连接网络与网络时,例如用户使用电话线和MODEM接入网络,或两个相距较远的网络通过数据专线互连时,则需要在数据链路层运行专门的SLIP (Serial Line IP)协议或PPP(Point to Pointprotoed)协议。
SLIP提供在串行通信线路上封装IP分组的简单方法,用以使远程用户通过电话线和MODEM能方便地接人TCP/IP网络。SLIP是一种简单的组帧方式,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SLIP不支持在连接过程中的动态IP地址分配,通信双方必须事先告知对方IP地址,这给没有固定IP地址的个人用户上Internet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其次,SLIP帧中元协议类型字段,因此它只能支持IP协议;再有,SLIP帧中无校验字段,因此链路层上无法检测出传输差错,必须由上层实体或具有纠错能力的MODEM来解决传输差错问题。
为了解决SLIP存在的问题,在串行通信应用中又开发了PPP协议。PPP协议是一种有效的点一点通信协议,它由串行通信线路上的组帧方式,用于建立、配制、测试和拆除数据链路的链路控制协议LCP及一组用以支持不同网络层协议的网络控制协议NCPs三部分组成。
由于PPP帧中设置了校验字段,因而PPP在链路层上具有差错检测的功能。 PPP中的协议提供了通信双方进行参数协商的手段,并且提供了一组NCPs协议,使得PPP可以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如IP、IPX、OSI等。另外,支持IP的NCP提供了在建立连接时动态分配IP地址的功能,解决了个人用户上Internet网的问题。
TCP/IP的网络层
网络层中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互连网协议IP、互连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地址转换协议ARP和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R。
网络层的功能主要由IP来提供。除了提供端到端的分组分发功能外,IP还提供了很多扩充功能。例如,为了克服数据链路层对帧大小的限制,网络层提供了数据分块和重组功能,这使得很大的IP数据报能以较小的分组在网上传输。
网络层的另一个重要服务是在互相独立的局域网上建立互连网络,即网际网。网间的报文来往根据它的目的IP地址通过路由器传到另一网络。
1.互连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
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IP,它将多个网络联成一个互连网,可以把高层的数据以多个数据报的形式通过互连网分发出去。
IP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互连网传送数据报,各个IP数据报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主机上的IP层向运输层提供服务。 IP从源运输实体取得数据,通过它的数据链路层服务传给目的主机的I层。IP不保证服务的可靠性,在主机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它可能丢弃某些数据报,同时IP也不检查被数据链路层丢弃的报文。
在传送时,高层协议将数据传给IP,IP再将数据封装为互连网数据报,并交给数据链路层协议通过局域网传送。若目的主机直接连在本网中,IP可直接通过网络将数据报传给目的主机;若目的主机在远地网络中,则IP路由器传送数据报,而路由器则依次通过下一网络将数据报传送到目的主机或再下一个路由器。也即一个IP数据报是通过互连网络,从一个IP模块传到另一个IP模块,直到终点为止。
需要连接独立管理的网络的路由器,可以选择它所需的任何协议,这样的协议称为内部网间连接器协议IGP (Interior Geteway Pmtocol)。在IP环境中,一个独立管理的系统称为自治系统。
跨越不同的理域的路由器(如从专用网到PDN)所使用的协议,称为外部网间连接器协议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EGP是一组简单的定义完备的正式协议。
2.互连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从IP互连网协议的功能,可以知道IP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元连接报文分组传送服务。若路由器或主机故障使网络阻塞,就需要通知发送主机采取相应措施。
为了使互连网能报告差错,或提供有关意外情况的信息,在IP层加入了一类特殊用途的报文机制,即互连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分组接收方利用ICMP来通知IP模块发送方某些方面所需的修改。 ICMP通常是由发现别的站发来的报文有问题的站产生的,例如可由目的主机或中继路由器来发现问题并产生有关的ICMP。如果一个分组不能传送,ICMP便可以被用来警告分组源,说明有网络、主机或端口不可达。ICMP在P也可以用来报告网络阻塞。ICMP是IP正式协议的一部分,ICMP数据报通过IP送出,因此它在功能上属于网络第三层,但实际上它是像第四层协议一样被编码的。
3.地址转换协议ARP
在TCPAP网络环境下,每个主机都分配了一个32位的IP地址,这种互连网地址是在网际范围标识主机的一种逻辑地址。为了让报文在物理网上传送,必须知道彼此的物理地址。这样就存在把互连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的地址转换问题。以以太网(Ethernet)环境为例,为了正确地向目的站传送报文,必须把目的站的32位IP地址转换成48位以太网目的地址DAo这就需要在网络层有一组服务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这组协议即是成P。
在进行报文发送时,如果源网络层所给的报文只有IP地址,而没有对应的以太网地址,则网络层广播ARP请求以获取目的站信息,而目的站必须回答该AP请求。这样源站点可以收到以太网48位地址,并将地址放入相应的高速缓存(Cache)。下一次源站点对同一目的站点的地址转换可直接引用高速缓存中的地址内容。地址转换协议ARP使主机可以找出同一物理网络中任一个物理主机的物理地址,只需给出目的主机的IP地址即可。这样,网络的物理编址可以对网络层服务透明。
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了将报文送到另一个网络的主机,数据报先定向发送到发送方所在网络的IP路由器。因此,发送主机首先必须确定路由器的物理地址,然后依次将数据报发往接收端。除基本AP机制外,有时还需在路由器上设置代理ARP,其目的是由IP路由器代替目的站对发送方ARP请求做出响应。
4.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PP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用于一种特殊情况,如果站点初始化以后,只有自己的物理网络地址而没有IP地址,则它可以通过队RP协议,发出广播请求,征求自己的IP地址,而RARP服务器则负责回答。这样,无IP地址的站点可以通过RARP协议取得自己的IP地址,这个地址在下一次系统重新开始以前都有效,不用连续广播请求。RARP广泛用于获取元盘工作站的IP地址。
TCP/IP的传输层
TCP/IP这一层提供了两个主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冗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另外还有一些别的协议,例如用于传送数字化语音的NVP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数据流服务。当传送受差错干扰的数据,或基础网络故障,或网络负荷太重而使网际基本传输系统(元连接报文递交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就需要通过其它的协议来保证通信的可靠。TCP就是这样的协议,它对应于OSI模型的运输层,它在IP协议的基础上,提供端到端的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
TCP采用&带重传的肯定确认&技术来实现传输的可靠性。简单的&带重传的肯定确认&是指与发送方通信的接收者,每接收一次数据,就送回一个确认报文,发送者对每个发出去的报文分组都留一份记录,等到收到确认之后再发出下一个报文分组。发送者发出一个报文分组时,启动一个计时器,若计时器计数完毕,确认还未到达,则发送者重新发送该报文分组。
简单的确认重传严重浪费带宽,TCP还采用一种称之为&滑动窗口&的流量控制机制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窗口的范围决定了发送方发送的但未被接收方确认的数据报的数量。每当接收方正确收到一则报文时,窗口便向前滑动,这种机制使网络中未被确认的数据报数量增加,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TCP通信建立在面向连接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虚电路&的概念。双方通信之前,/IP在先建立一条连接,然后双方就可以在其上发送数据流。这种数据交换方式能提高效率,但事先建立连接和事后拆除连接需要开销。TCP连接的建立采用三次握手的过程,整个过程由发送方请求建立连接、接收方确认、发送方再发送一则关于确认的确认三个过程组成。
2.用户数据报协议mp
用户数据报协议是对IP协议组的扩充,它增加了一种机制,发送方使用这种机制可以区分一台计算机上的多个接收者。每个UDP报文除了包含某用户进程发送的数据外,还有报文目的端口的编号和报文源端口的编号,从而使UDP软件可以把报文递送给正确的接收者,然后接收者要发出一个应答。由于UDP的这种扩充,使得在两个用户进程之间递送数据报成为可能。
UDP是依靠IP协议来传送报文的,因而它的服务和IP一样是不可靠的。这种服务不用确认、不对报文排序、也不进行流量控制,UDP报文可能会出现丢失、重复、失序等现象。
TCP/IP的会话层至应用层
TCP/IP的上三层与OSI参考模型有较大区别,也没有非常明确的层次划分。其中FTP、TELNET、SMTP DNS是几个在各种不同机型上广泛实现的协议,TCP/IP中还定义了许多别的高层协议。
1.文件传输协议FTP
文件传输协议是网际提供的用于访问远程机器的一个协议,它使用户可以在本地机与远程机之间进行有关文件的操作。 FTP工作时建立两条TCP连接,一条用于传送文件,另一条用于传送控制。FTP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它包含客户Frp和服务器FTP。客户FTP启动传送过程,而服务器FTP对其做出应答。客户FTP大多有一个交互式界面,使客户可以灵活地向远地传文件或从远地取文件。
2.远程终端访问IELNET
TELNET的连接是一个TCP连接,用于传送具有TELNET控制信息的数据。它提供了与终端设备或终端进程交互的标准方法,支持终端到终端的连接及进程到进程分布式计算的通信。
3.域名服务DNS
DNS是一个域名服务的协议,提供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允许对域名资源进行分散管理。DNS最初设计的目的是使邮件发送方知道邮件接收主机及邮件发送主机的IP地址。
4.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互连网标准中的电子邮件是一个简单的基于文本的协议,用于可靠、有效的数据传输。MTP作为应用层的服务,并不关心它下面采用的是何种传输服务,它可通过网络在TCP连接上传送邮件,或者简单地在同一机器的进程之间通过进程通信的通道来传送邮件。这样,邮件传输就独立于传输子系统,可在TCP/IP环境、OSI运输层或X.25协议环境中传输邮件。
邮件发送之前必须协商好发送者、接收者。SMTP服务进程同意为某个接收方发送邮件时,它将邮件直接交给接收方用户或将邮件逐个经过网络连接器,直到邮件交给接收方用户。在邮件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由被记录下来。这样,当邮件不能正常传输时可按原路由找到发送者。
在当前的UNIX版本中,已将TCP/IP协议融入其中,使之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一个部分。DOS上也推出了相应的TCP/IP软件产品。SUN公司则将TCP/IP广泛推向商务系统,它在所有的工作站系统中都预先安装了ICP/IP网络软件及网络硬件,使网络和计算机成为一体,同时也使TCP/IP网络软件及其客户/服务器的工作方式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 · · · · · · · · · · · · · · · · ·51CTO旗下网站34879人阅读
linux网络编程(29)
TCP/IP参考模型
  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与此对照,由技术人员自己开发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图2-1所示,是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图2-1  TCP/IP参考模型
  2.1 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TCP/IP协议栈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算机网(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和其后继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U.S.Department of Defense,DoD)赞助的研究网络。最初,它只连接了美国境内的四所大学。随后的几年中,它通过租用的电话线连接了数百所大学和政府部门。最终ARPANET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连网络-因特网。最初的ARPANET于1990年永久性地关闭。  
  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和主机到网络层。如图2-2所示。
图2-2  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在TCP/IP参考模型中,去掉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这两层的功能被合并到应用层实现)。同时将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主机到网络层。下面,分别介绍各层的主要功能。
  1、主机到网络层  
  实际上TCP/IP参考模型没有真正描述这一层的实现,只是要求能够提供给其上层-网络互连层一个访问接口,以便在其上传递IP分组。由于这一层次未被定义,所以其具体的实现方法将随着网络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2、网络互连层  
  网络互连层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同时,为了尽快地发送分组,可能需要沿不同的路径同时进行分组传递。因此,分组到达的顺序和发送的顺序可能不同,这就需要上层必须对分组进行排序。  
  网络互连层定义了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网络互连层除了需要完成路由的功能外,也可以完成将不同类型的网络(异构网)互连的任务。除此之外,网络互连层还需要完成拥塞控制的功能。  
  3、传输层  
  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在传输层定义了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它将一台主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互联网上的其他主机。在发送端,它负责把上层传送下来的字节流分成报文段并传递给下层。在接收端,它负责把收到的报文进行重组后递交给上层。TCP协议还要处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以避免缓慢接收的接收方没有足够的缓冲区接收发送方发送的大量数据。  
  UDP协议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主要适用于不需要对报文进行排序和流量控制的场合。  
  4、应用层  
  TCP/IP模型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合并到应用层实现。  
  应用层面向不同的网络应用引入了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其中,有基于TCP协议的,如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虚拟终端协议(TELNET)、超文本链接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也有基于UDP协议的。
  2.2 TCP/IP报文格式  
  1、IP报文格式  
  IP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它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服务,也即依赖其他层的协议进行差错控制。在局域网环境,IP协议往往被封装在以太网帧中传送。而所有的TCP、UDP、ICMP、IGMP数据都被封装在IP数据报中传送。如图2-3所示:
图2-3  TCP/IP报文封装
  图2-4是IP头部(报头)格式:(RFC 791)。
图2-4  IP头部格式
  其中:  
  ●版本(Version)字段:占4比特。用来表明IP协议实现的版本号,当前一般为IPv4,即0100。  
  ●报头长度(Internet Header Length,IHL)字段:占4比特。是头部占32比特的数字,包括可选项。普通IP数据报(没有任何选项),该字段的值是5,即160比特=20字节。此字段最大值为60字节。  
  ●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 ,TOS)字段:占8比特。其中前3比特为优先权子字段(Precedence,现已被忽略)。第8比特保留未用。第4至第7比特分别代表延迟、吞吐量、可靠性和花费。当它们取值为1时分别代表要求最小时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和最小费用。这4比特的服务类型中只能置其中1比特为1。可以全为0,若全为0则表示一般服务。服务类型字段声明了数据报被网络系统传输时可以被怎样处理。例如:TELNET协议可能要求有最小的延迟,FTP协议(数据)可能要求有最大吞吐量,SNMP协议可能要求有最高可靠性,NNTP(Network
News Transfer Protocol,网络新闻传输协议)可能要求最小费用,而ICMP协议可能无特殊要求(4比特全为0)。实际上,大部分主机会忽略这个字段,但一些动态路由协议如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Protocol)、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Protocol)可以根据这些字段的值进行路由决策。  
  ●总长度字段:占16比特。指明整个数据报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最大长度为65535字节。  
  ●标志字段:占16比特。用来唯一地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一份数据报。通常每发一份报文,它的值会加1。  
  ●标志位字段:占3比特。标志一份数据报是否要求分段。  
  ●段偏移字段:占13比特。如果一份数据报要求分段的话,此字段指明该段偏移距原始数据报开始的位置。  
  ●生存期(TTL:Time to Live)字段:占8比特。用来设置数据报最多可以经过的路由器数。由发送数据的源主机设置,通常为32、64、128等。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其值减1,直到0时该数据报被丢弃。  
  ●协议字段:占8比特。指明IP层所封装的上层协议类型,如ICMP(1)、IGMP(2) 、TCP(6)、UDP(17)等。  
  ●头部校验和字段:占16比特。内容是根据IP头部计算得到的校验和码。计算方法是:对头部中每个16比特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和ICMP、IGMP、TCP、UDP不同,IP不对头部后的数据进行校验)。  
  ●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字段:各占32比特。用来标明发送IP数据报文的源主机地址和接收IP报文的目标主机地址。  
  可选项字段:占32比特。用来定义一些任选项:如记录路径、时间戳等。这些选项很少被使用,同时并不是所有主机和路由器都支持这些选项。可选项字段的长度必须是32比特的整数倍,如果不足,必须填充0以达到此长度要求。 
  2、TCP数据段格式  
  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字节流服务。源主机在传送数据前需要先和目标主机建立连接。然后,在此连接上,被编号的数据段按序收发。同时,要求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确认,保证了可靠性。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目标主机对所发数据段的确认,源主机将再次发送该数据段。  
  如图2-5所示,是TCP头部结构(RFC 793、1323)。
图2-5  TCP头部结构  
  ●源、目标端口号字段:占16比特。TCP协议通过使用&端口&来标识源端和目标端的应用进程。端口号可以使用0到65535之间的任何数字。在收到服务请求时,操作系统动态地为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分配端口号。在服务器端,每种服务在&众所周知的端口&(Well-Know Port)为用户提供服务。
  ●顺序号字段:占32比特。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TCP目标端发送的数据字节流,它表示在这个报文段中的第一个数据字节。  
  ●确认号字段:占32比特。只有ACK标志为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它包含目标端所期望收到源端的下一个数据字节。  
  ●头部长度字段:占4比特。给出头部占32比特的数目。没有任何选项字段的TCP头部长度为20字节;最多可以有60字节的TCP头部。  
  ●标志位字段(U、A、P、R、S、F):占6比特。各比特的含义如下:  
  ◆URG: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有效。  
  ◆ACK:确认序号有效。  
  ◆PSH:接收方应该尽快将这个报文段交给应用层。  
  ◆RST:重建连接。  
  ◆SYN:发起一个连接。  
  ◆FIN:释放一个连接。  
  ●窗口大小字段:占16比特。此字段用来进行流量控制。单位为字节数,这个值是本机期望一次接收的字节数。  
  ●TCP校验和字段:占16比特。对整个TCP报文段,即TCP头部和TCP数据进行校验和计算,并由目标端进行验证。  
  ●紧急指针字段:占16比特。它是一个偏移量,和序号字段中的值相加表示紧急数据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  
  ●选项字段:占32比特。可能包括&窗口扩大因子&、&时间戳&等选项。
  3、UDP数据段格式  
  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源主机在传送数据前不需要和目标主机建立连接。数据被冠以源、目标端口号等UDP报头字段后直接发往目的主机。这时,每个数据段的可靠性依靠上层协议来保证。在传送数据较少、较小的情况下,UDP比TCP更加高效。  
  如图2-6所示,是UDP头部结构(RFC 793、1323):
  ●源、目标端口号字段:占16比特。作用与TCP数据段中的端口号字段相同,用来标识源端和目标端的应用进程。  
  ●长度字段:占16比特。标明UDP头部和UDP数据的总长度字节。  
  ●校验和字段:占16比特。用来对UDP头部和UDP数据进行校验。和TCP不同的是,对UDP来说,此字段是可选项,而TCP数据段中的校验和字段是必须有的。  
  2.3 套接字  
  在每个TCP、UDP数据段中都包含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字段。有时,我们把一个IP地址和一个端口号合称为一个套接字(Socket),而一个套接字对(Socket pair)可以唯一地确定互连网络中每个TCP连接的双方(客户IP地址、客户端口号、服务器IP地址、服务器端口号)。
  如图2-7所示,是常见的一些协议和它们对应的服务端口号。
图2-7  常见协议和对应的端口号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可能基于不同的传输层协议,如FTP、TELNET、SMTP协议基于可靠的TCP协议。TFTP、SNMP、RIP基于不可靠的UDP协议。  
  同时,有些应用层协议占用了两个不同的端口号,如FTP的20、21端口,SNMP的161、162端口。这些应用层协议在不同的端口提供不同的功能。如FTP的21端口用来侦听用户的连接请求,而20端口用来传送用户的文件数据。再如,SNMP的161端口用于SNMP管理进程获取SNMP代理的数据,而162端口用于SNMP代理主动向SNMP管理进程发送数据。  
  还有一些协议使用了传输层的不同协议提供的服务。如DNS协议同时使用了TCP 53端口和UDP 53端口。DNS协议在UDP的53端口提供域名解析服务,在TCP的53端口提供DNS区域文件传输服务。
  2.4 TCP连接建立、释放时的握手过程  
  1、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  
  TCP会话通过三次握手来初始化。三次握手的目标是使数据段的发送和接收同步。同时也向其他主机表明其一次可接收的数据量(窗口大小),并建立逻辑连接。这三次握手的过程可以简述如下:  
  ●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置1的TCP数据段。此段中同时标明初始序号(Initial Sequence Number,ISN)。ISN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值。  
  ●目标主机发回确认数据段,此段中的同步标志位(SYN)同样被置1,且确认标志位(ACK)也置1,同时在确认序号字段表明目标主机期待收到源主机下一个数据段的序号(即表明前一个数据段已收到并且没有错误)。此外,此段中还包含目标主机的段初始序号。  
  ●源主机再回送一个数据段,同样带有递增的发送序号和确认序号。  
  至此为止,TCP会话的三次握手完成。接下来,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可以互相收发数据。整个过程可用图2-8表示。
  2、TCP释放连接的四次握手过程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601424次
积分:7169
积分:7169
排名:第2497名
原创:135篇
转载:200篇
评论:72条
(1)(2)(1)(2)(1)(1)(8)(4)(1)(2)(1)(5)(5)(1)(1)(6)(13)(6)(3)(18)(9)(28)(50)(49)(4)(37)(36)(12)(6)(9)(14)(2)TCP/IP 教程
TCP/IP 教程
TCP/IP 是针对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在此教程中,你将了解到什么是 TCP/IP,以及它如何工作。 !
TCP/IP 是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是对计算机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描述,只有遵守这些规则,计算机之间才能进行通信。
浏览器和服务器都在使用 TCP/IP
因特网浏览器和因特网服务器均使用 TCP/IP 来连接因特网。浏览器使用 TCP/IP 来访问因特网服务器,服务器使用 TCP/IP 向浏览器传回 HTML。
电子邮件也使用 TCP/IP
电子邮件程序使用 TCP/IP 来连接因特网,这样才能收发邮件。
因特网地址也是 TCP/IP
你的因特网地址 220.177.198.53 也是标准的 TCP/IP 协议的一部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cpclient ip地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