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重要极限的证明问题怎么证明啊,求解

苹果/安卓/wp
积分 2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13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千斤顶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难过签到天数: 48 天连续签到: 2 天[LV.5]常住居民I
这是杜车别的一篇旧文,在他的博客里放在“旧文系列”,天涯也发过。前阵子他把讨论过程文档发给了我,看来是比较重视的。他的《儒家共产主义引论》的《性亨论》一节,对本文观点已经作了一些修正。把自私改成了自亨。第一章《儒家是什么》里提到很多与“己”有关的观念,引用历代思想家原文进行分析,就有一小节“为己”,我先把这些修正的内容贴一下,再复制原文:
“为己”非常重要,故先说下我之看法。从事某一事业,须为自己,而非为他人。若是因膜拜某人而从事某事,以为自己在做某种自我牺牲,则立心已邪!易流于失望变节之地。若先打定主意为自己,是实现自己内心的需求,虽未必能百折不挠,终不至轻易流为墙头草,随风倒。......
我过去的文章里也曾经谈过自私(见我博客上的《旧文系列1:从自私问题出发证明共产主义合理性》),但彼时顺沿资本信徒的做法把自私的概念和自利、利己的概念不加区分而使用,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一方面造成概念的累赘重复;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自私一词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说某人很自私,那绝非纯客观理性上说一个人是利己的。被人说成自私者,也定然很不高兴。自私实际上更大程度代表的恰恰是一种非理性,不彻底的利己主义。利人利己,利群利己的利己,实际生活里并不会被说成自私。故此“自私”这个概念和“自利”的概念,“利己”的概念必须做严格的区分。......
如果某个对象具备可复制性,可传播性,可变异性,可组合性四个条件我们就称其具有“亨性”。......如果我们把四个条件里的可复制性修改成可自我复制性,则我们称这个对象具有“自亨性”。所谓的可自我复制性,是指满足可复制的环境条件之下,该对象自身构成复制过程能否进行的关键因素。如果复制并非严格原样复制,而是有变异改动程度较大的复制,则可以称为准自亨性 旧文系列1:从自私问题出发证明共产主义合理性( 09:55:23)总说明:我过去写的许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文章没有贴到这个博客,虽然已经是五六年前写的文章,但其中一些核心的观点,自己是始终没有改变的。任其散落也可惜,就一并贴到这个博客上来吧。不求大部分人同意其中观点,只要有一两个人能理解这些观点的可取之处,有价值之处,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遗憾的是我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对历史问题几乎没有任何关注,因此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认识依旧是主流舆论长期灌输的那一套,全盘否定的态度。所以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论述采用的标签体系,话语方式,也都是西方传来的马克思主义的那套。限于知识与能力的限制,这个缺陷恐怕是无法弥补了。 从自私问题出发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学基础的谬误和共产主义的合理 说明;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形成得很早,但具体行文,其实是在网络上和人辩论后才有的,后来把辩论的内容整理了一下,才在论坛上以主贴的方式贴了出来。 这里对一些语词做了调整修改,并加了小标题。我因为青少年时代就酷嗜鲁迅,并且读了马克思列宁的一些批判别人的文章,很喜欢模仿他们那种极端尖刻的语气。当时贴出来的时候,这类粗暴批判的语词(比如资产阶级庸人啊,市侩啊,资本主义奴才啊)随处可见。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发觉这类语词反而妨碍了别人真正去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有害无益。所以现在贴出来,这类语词都尽量删除了。另外这篇文章的产生有一些偶然性,心血来潮性,主要内容是几个小时内写出来,并非精心构纂。虽然这里修改一些,但恐怕还是没有多少条理性。明白大概意思就行了目录
从自私问题出发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学基础的谬误和共产主义的合理 作者:杜车别
1、对自私概念的理解和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错误假定
许多人使用自私,使用利己主义这些概念,却根本不知道这些概念的明确含义,不能够给这些概念明确的定义  吸毒者是利己主义者么?厌食症患者是利己主义者们?
  快乐的本质是什么?
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人,正是在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上的混乱,导致了他们对共产主义自以为是的批判
  赫尔岑说:“愚昧之所以难于根治就在于:人处在历史的折光和各种道德视差的影响下,对最简单的事物偏偏最不理解,但他们却相信,而且越来越相信,他们理解最复杂的,完全不可理解的事物,只要他们符合传统和习惯。”
马克思理解的观点,列宁斯大林理解的观点,那些资本主义的拥护者们不能理解,这正是问题的关键,而那些资本主义信奉者如哈耶克,弗里德曼之流的思想,共产主义者却理解的很清楚,
  资本主义信徒要想有资格来批判共产主义,建议他们先把恩格斯说的这段话理解了
  恩格斯说:“这种利己主义已经如此登峰造极,如此荒谬,同时又达到如此程度的自我意识,以至由于本身的片面性,不得不马上转向共产主义。……他的利己主义的人,单纯从利己主义中,就不能不必然的成为共产主义者。……在我们能够为某一件事做什么以前,我们必须首先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事,利己的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抛开可能上的物质愿望不管,我们也是从利己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者的。……如果说肉体的个人是我们的‘人’的真正的基础,真正的出发点,那么不言而喻,利己主义——当然,不仅仅是施蒂纳的理性的利己主义,而且也包括心灵的利己主义——也就是我们对人的爱的出发点,否则这种爱就要漂浮在空中。”
  “对于那些资本主义知识分子来说,共产主义简直是不能理解的,因为共产主义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资本主义市侩却大量的进行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相爱啊,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其实正是按照共产主义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利己主义者,每个人考虑问题,都必然首先要从自己出发,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我们能够为某一件事做什么以前,我们必须首先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事,利己的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抛开可能上的物质愿望不管,我们也是从利己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者的。”,问题的关键只在于不同的人,他的利己主义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利益是什么?归根结底要体现到一个人感受到的快乐总量上去。
  可是同样的一件事情,对这个人来说可能是快乐的,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就是痛苦的。
  所以同样是利己主义的人,同样是自私的人,他自私的表现形式,利己的表现形式会完全不一样,他最终实现自己追求利己的效率(也就是快乐总量最大化的效率)也完全不一样。
  比如有的把个人利益理解为食欲性欲,安全欲温暖欲的满足,或者理解为权利的获得,金钱的获得,也有人把利益理解为寿命的延长,还有人把个人利益理解为个人能对社会作更多的贡献,等等。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拥护者的错误正在于做了一系列错误的假定,这些错误的假定是什么呢?
  第一,认为大部分人的所谓的自私都是同一种表现形式
  第二,认为所有的表现形式的自私都是等价的
  第三,认为自私表现形式之间的转换成本是无限大的
  而事实上,这三个假定没有一是成立,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第一,不同的人自私表现形式不同
  比如吸毒者的自私表现在要获得更多毒品上,而一个正常的人的自私显然不会有这样的表现形式
  比如厌食症患者的自私表现在他不吃东西上,因为吃东西他就会恶心,而一个正常的人的自私就不会有这样的表现形式
比如一个虚荣心旺盛的人的自私表现在他希望自己的行为获得别人更多的赞誉,获得别人更多的表扬,而一个不把别人的评论放在心上的人的自私就不会这样的表现形式。
  第二、不同的自私表现形式有优劣之分!
  有些的人自私的结果,效率极其底下,想要自私,但是结果却越来越偏离自私的初衷(自私的初衷自然是追求个体获得更多的快乐总量)
  所以按照自私的效率,可以把不同表现形式的自私划出优劣之分
  比如把创造性劳动作为自己最大快乐的人,他的自私的效率最高,所以是最优越的自私,而吸毒的人,犯罪的人,纵欲的人,懒惰的人自私的效率就相当低
  第三,既然不同表现形式的自私有优劣之分,那么当然就应该设法把低效率的自私形式向高效率的自私形式转化
  那么这种转化成本有多高呢,按资本主义的拥护者来看,这个成本是无限大,所以不能转化,而实际上这个成本并非无限大
  所以这三个假定的破产,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最根本的基础就破产了
2、经济学是否不关心“价值判断”?
  当然我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拥护者为怎么样来反驳我的观点,有一个人就这样反驳我说
  “谁优谁劣的问题,是一种价值判断,并不是经济学关心的范围--它只关心对世事的解释。每个人的快乐观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爱的就是吃喝玩乐,有些人则爱好创造性的劳动,我也承认这后者的劳动可能使除他本人之外的多人受益,但讨论优劣的意义在哪里?是否要让前者改向后者靠齐?如果是这样的话,从后者的角度来看,便是损害了他的利益。我始终认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当然,不能损害到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要求〕才是一个值得羡慕的社会。”
  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这里面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是否真的如他所说“价值判断,这并不是经济学关心的范围“
  第二个问题是“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用某些人的术语表达,就是“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先谈第一个问题,很显然这些资本主义经济学拥护者的说法完全是和经济学本身的存在自相矛盾。且不论经济学本身就有规范和实证的区别(规范经济学本身就是说应该怎么样吧),先来看看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就用比较有权威的吧。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注意!这个定义本身就隐含了价值判断,为什么不说是经济学研究如何浪费,如何生产无价值的商品,而偏偏要说生产的是有价值的商品呢?这不是隐含了社会应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的价值的价值判断又是什么?而且什么是有价值的商品,这本身不又是一个价值判断么?
  没有了基本的价值判断,那么经济学本身就不存在,这是很显然的结论。把价值判断从经济学中排除出去,只能说是对经济学理解太肤浅的缘故
  再看第二个问题。“价值判断”是否能和“事实判断”这样截然的分开?很显然!不能!一个价值判断很容易就能转化为一个事实判断,同样一个事实判断也很容易就能转化为价值判断。是怎么样和应该怎么样,从来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把他们机械割裂开来正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比如说一个企业采取的一个决策提高了经济效率,这是一个事实判断!这个事实判断很容易就可以转化价值判断:这个企业的这个决策是好的决策。再比如西方经济学假设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现在有这样一个陈述:一个决策能帮助消费者实现他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的,那么很显然,这是一个事实判断,但是马上就可以根据这个事实判断得出一个价值判断:即这个决策是一个好的决策
  同样价值判断也很容易就能转化为事实判断。当我们说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隐含了一个事实判断。比如你对一个企业家说,你应该采取什么决策的时候,这是一个价值判断,但这个价值判断就隐含了你采取这个决策能提高你获得的利润这样一个事实判断
3、资本主义经济学在“自私”问题上的不彻底性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再回到现在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上
  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否真如某些人所说对所有表现形式的自私一视同仁,不作任何价值判断,不进行任何优劣的划分以便达到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的美好境界呢?也许某些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理论上是这样说,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情
  比如,吸毒者的自私表现在他需要获得更多的毒品上,杀人狂的自私表现在他想杀掉更多的人上,等等。很显然无论理论上怎么讲,但在任何的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都会对这些表现形式的自私采取打击和压制的手段。
  也就是说他们在实际上就已经是对不同表现形式的自私中的相当一部分进行了一个价值判断,作了一个优劣的划分。凡是被认为不好的,就被打击,被压制。这本身是一个实证的,事实的陈述
  现在的问题仅仅是,第一,这个价值判断的标准优劣划分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第二,既然存在这样的标准,为什么不用这个标准来对所有表现形式的自私进行优劣的划分与判断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先引用资本主义经济学拥护者自己的话,他说“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当然,不能损害到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要求〕”,很明显在这句话里实际上就是引入了一个价值判断的标准,划分优劣的标准,也就是按照是否“损害别人“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自私是优是劣,是好是坏,是被容许,还是不被容许!
  但是很显然引入这个标准,必然导致理论上的不彻底性和自相矛盾性。
  一方面承认人是自私,而且应该自私的,另一方面却要用“不损害别人“这个规则来限制这个人的自私,也就实际上是用一个人的自私以外的东西来判断这个人的自私的优劣!这种矛盾对一个理论来说是致命的吧。资本主义经济学的谬误和混乱就在这里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总评分:&经验 + 100&
4、用更彻底的标准对“自私”进行分析
4、用更彻底的标准对“自私”进行分析
  而我(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观点)和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分歧就在于,用了另外一个更彻底的标准,从自私本身内在出发的标准来判断自私表现形式的优劣。说一个人是自私的,其意思无非是说一个人始终追求自身快乐总量的最大化。但有些人的自私却始终偏离自私的目的,越是想要自私,却越是处在痛苦之中。比如说吸毒的人,他想通过吸毒来满足自己自私的目的,来追求更多的快乐总量,但结果他越吸毒,得到的痛苦总量就越多,同样一个罪犯犯罪是他的自私的表现形式,但是这种表现形式的自私,最终却让远离自私的真正目的
  所以,用一个人自私效率的大小来划分不同表现形式的自私的优劣。也就是一个人的快乐机制结构如果能让他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的行为尽可能接近自身快乐总量的最大化的目标,那么就认为这个人自私的是好的,是有效率的
  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机制结构使得他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的行为偏离自身快乐总量最大化的目标,那么就认为这个人的自私效率是低下的。
  当然这里可以说我引入了了价值判断,但实际上我很容易就能够把这个所谓的价值判断转变成事实判断的形式
  我给出的第一个事实判断是:人是自私的。也就是人追求自身快乐总量的最大化!这个事实判断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拥护者估计也是同意的,相对应的西方经济学中的说法大概是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我给出的第二个事实判断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自私表现形式!这个事实判断想必有点理智的人也应该同意。但西方经济学中就在这里出了问题,它把人的自私的表现形式仅仅简单的归纳成了追求收入和闲暇的最大化!从这里开始就出现分歧了
  我给出的第三个事实判断是,不同的自私表现形式所对应的行为在实现一个人自私目标(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快乐总量的最大化)的效率方面有高低之分。我给出的这个判断,可能西方经济学根本就连考虑都不考虑,因为按他们自打耳光的说法是,所有的自私表现形式是等价的,没有优劣之分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当然,不能损害到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要求〕”,这里的分歧当然就更大了
  我给出的第四个事实判断就是,由不同的快乐机制结构所决定的不同的自私表现形式可以互相转化。这个判断显然也成立,一个吸毒的人,可以经过戒毒转化成一个不吸毒的人;一个原来不吸毒的人吸的毒品超过一定数量后,会上瘾,转化成一个吸毒者;一个食欲正常的人,可以转化成一个有厌食症的人;同样一个有厌食症的人,通过治疗可以转变成一个食欲正常的人。
  通过不同快乐机制结构的转化,就能实现不同的自私表现形式的转化
  我给出的第五个事实判断是,把低效率形式的自私,转化成高效率形式的自私,所带来的收益要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这儿的收益就指的是自私形式转化以后,所能增加的快乐总量(痛苦按负的快乐计算)。
  这上面五个全是事实判断,没有一个是价值判断。那么从这五个事实判断就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真正自私的人应该把低效率形式的自私转化成高效率形式的自私
  或者这么说,西方经济学说穿了,一个最根本的逻辑就是收益大于成本的事情就是应该去做的事情,值得去做的事情。那么从资本主义经济学自己的逻辑出发,再根据我上面给出的五个事实判断就可以得出结论是
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有效率的社会制度应该把低效率的自私形式转化成高效率的自私形式
5、通过几个具体例子分析如何判断自私效率的高低
  面临的初始条件是第一、人是自私的,第二、大部分人的自私是低效率的自私
  经济学的问题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选择决策,最大化所有人的快乐总量
  资本主义经济学做的事情是先把转化人的自私形式的决策完全排除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其他的决策,也就是说他们人为的多的加了一个约束条件
  而共产主义实际上是把这个人为加上去的约束去掉,然后再来考虑问题
  用一个极端的比喻来说明问题就是,假定有一群吸毒者,资本主义经济学考虑的是在不消除吸毒者毒瘾的情况下,如何使吸毒者的快乐总量最大化,而我的看法是如何消除或减小吸毒者的毒瘾,来让这些人的快乐总量最大化
  那么具体如何来判断自私效率的高低呢?
  我可以分析几种具体的情况
  比如说助人为乐是一种快乐机制,具备这种快乐机制的人,当他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就会产生快乐的感觉。我们来分析一下具有这种快乐机制结构的人的自私的表现形式,和他的自私的效率。
  帮助别人是需要成本的,同时帮助别人能让他产生快乐,当这个快乐大于他需要付出的成本的时候,他就会去帮助别人。反之如果小于他付出的成本时,他就不帮助别人。也就是说他帮助别人还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快乐总量,这就是他的自私的表现形式。
  那么他的自私效率如何呢,首先当帮助别人的成本过高的时候,他会拒绝给予别人帮助,这种情况下别人也能理解,不会给予责怪或批评,而在他作出帮助别人的决策的时候,除了得到帮助别人这个行为本身就能给予他的快乐之外,他还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别人会对他态度亲切友好,或者在将来的时候也给予他一定的帮助(减小他将来的求助成本)。
  所以助人为乐的人,自私效率是相当高的,能有效的实现快乐总量最大化的目的
  那么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自私效率如何呢?就是说帮助别人这个行为不会让他产生快乐甚至会让他产生痛苦厌烦的感觉。这样一来,即便在帮助别人的成本为零,或者接近于零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帮助别人。除非别人给他相应的报酬(也就是成本为负)。那么这样一来,一方面别人来求助他的时候,本身就已经让他产生厌烦和痛苦的感觉。拒绝别人的请求同样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比如时间,或者一定的精力),因为拒绝别人,而导致别人对他产生厌恶与反感,这又会增加他感受到的痛苦总量,再有他将来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可能比较困难(增加了求助成本)
  所以这种类型的自私,自私效率是相对低下的,偏离了快乐总量最大化的目标
  同样可以分析一下以创造性劳动为快乐的人和懒惰的人的自私表现形式。前者的自私表现在希望获得更多的创造性劳动的机会,因为劳动本身就能给他带来非常巨大的快乐。而他从事创造性劳动获得的成果又能该他带来其他方面的收益,比如别人的尊敬,比如成就感的满足等等。所以以创造性劳动为快乐的人,他的自私效率是很高的
  反之懒惰的人,一方面生活在社会里,无论他愿意不愿意,他或多或少总要进行一些劳动,这本身就给他带来了痛苦。另一方面,别人为了激励懒惰者进行更多的劳动,就必须用金钱等进行鞭策,那么他又会收入的多少患得患失,产生痛苦感,此外由于劳动是被迫的,所以效率比较低,这又可能会让他遭受到别人的羞辱嘲笑等等。还有懒惰者还会产生心灵空虚的痛苦,无所适从的痛苦。这种痛苦也会很强烈的。通过这个分析就可以看出,懒惰者的自私效率是很低的  
用同样的方式还可以对其他的快乐机制结构相应的自私形式进行成对的分析
6、个人利益的的两个定义及定义之间的等价性  我可以现在给个人利益下两个定义:1. 个人利益就是能增加一个人生命中快乐总量的事物。这个定义当然说明那些虽然能给人眼前带来快乐,但事后又给人以巨大痛苦的事物不能算是利益;反过来,那些虽然眼前给人以痛苦,但事后又给人以巨大快乐的事物则可以算作利益。
  2.个人利益就是能增加一个人为社会做贡献机会的事物。
  我可以通过证明这两个定义的等价性的过程表明,一个人自私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他快乐机制的结构,而把一个人的自私形式从低效率转化为高效率的过程,也正是使他的快乐机制结构发生进化的过程,当创造性劳动成为的人第一需要的时候,人的自私效率达到了最大
  这两个定义中,第一个定义同一般大多数人对利益的理解更为接近一点,而第二个定义则就有点距离了。但实质上这两个定义是等价的。也就是说,由第一个定义可以推出第二个定义,同样由第二个定义也可以推出第一个定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打算从理论上对这个观点进行严格详细的证明,但可以把证明的大概思路叙述一下。
  人感受到快乐或痛苦是一个人的快乐机制决定的。如食欲就是一种快乐机制,它使人在正常进食时舒服,饮食不够时饥饿痛苦。性欲也是一种快乐机制,它使人性交时快乐,性欲得不到发泄时难受。此外如安全欲,肉体健康欲,荣辱欲等等都是快乐机制。
  一个人身上的快乐机制不可能只有一种,一个人感受到快乐或痛苦往往是多种快乐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把一个人身上所有快乐机制的总和称作快乐系统。
  组成一个人的快乐系统的各快乐机制之间必然会有矛盾。为了说明快乐机制之间的矛盾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考虑两种快乐机制A和B。A使一个人做某事时感到快乐,而由于B的作用,这个人做了这件事引起的后果又使他感到痛苦,这时这两种快乐机制就是矛盾的。我们用快乐系统和谐度的概念来反映快乐机制间的矛盾状况。当矛盾小时就称快乐系统的和谐度高,矛盾大时就称快乐系统和谐度低。我们再定义快乐机制的欲望满足度:当某种快乐机制决定的欲望被满足的现实情况良好时,它的欲望满足度就是高的,否则它的欲望满足度就是低的。我们称一个人快乐系统中作用力最强,支配力最大的快乐机制为主导快乐机制。可以证明一个人所能感受的快乐总量取决于快乐系统的和谐度和主导快乐机制的欲望满足度,还可以证明,一个人快乐系统和谐度越高,他所能感受到快乐总量的上限也就越高。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是,把组成快乐系统的快乐机制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成四类:病态的快乐机制,准病态的快乐机制,过渡型的快乐机制,合理的快乐机制。其中病态的快乐机制对人的作用强度越大,则人的快乐系统和谐度也就越低,最典型的如吸毒的快乐机制。而准病态的快乐机制则是那些当作用强度在一定限度以下时,作用强度的增加能提高快乐系统的和谐度,当超过了一定限度时,作用强度的增加会降低快乐系统的和谐度的快乐机制。一般动物性的本能欲望如食欲性欲等等都属于这种类型。至于过渡型的快乐机制则是指荣辱快乐机制和传染快乐机制。前者就是一个人得到赞扬荣耀时高兴,受到贬抑羞辱时难受的快乐机制;而后者就是受别人快乐的感染自己也快乐,受别人痛苦的感染自己也痛苦的快乐机制。关于这种类型的快乐机制对人的快乐系统和谐度的作用影响这里暂且不加以考虑讨论。最后一种类型,合理的快乐机制,主要就是指创造性劳动的快乐机制,它与病态的快乐机制正好相反,对人的作用力越强,则人的快乐系统的和谐度也就越高。
  有了以上所说的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证明我给个人利益所下的两个定义之间的等价性了,也就是证明:增加一个人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是增加一个人生命中快乐总量的充分必要条件。不过这里再重申一遍,由于文章篇幅和目的所限,这里的证明并不是真正严格的逻辑证明,仅仅只能算是一个思路或思考方向罢了。
  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考虑。第一种情况,对快乐系统和谐度高的人来说,由于他们把创造性劳动作为人生的第一需要,所以增加他们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也就必然增加他们的快乐总量。反过来,如果假设他们感受到的快乐总量增加了,而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却并未增加,也就是增加的快乐不是来源于创造性劳动的快乐机制,而是其他如食欲性欲肉体健康欲荣辱欲等等。如果这些欲望的满足并没有使快乐系统的和谐度降低,那就必然会使人身体健康,精神健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为社会作的贡献,这就同假设矛盾了;而如果快乐系统和谐度降低了,在主导快乐机制的欲望满足度不变的情况下,那就意味一个人感受到的快乐总量的降低,同样与假设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增加一个人生命中的快乐总量必然意味着增加他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这样对于快乐系统和谐度高的人来说,就已经证明了我们的观点。
  第二种情况是快乐系统和谐度一般的人。这种人虽然并不把创造性的劳动作为人生的第一需要,但也有从事创造性劳动的欲望。当这种欲望没有被充分满足时,增加他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他的快乐当然会增加。而当这种欲望已经被满足时,再让他为社会作贡献,他就会痛苦不舒服难受。这时唯一能增加他为社会作贡献机会的办法就是提高他快乐系统的和谐度。而这时快乐系统和谐度的提高就意味着快乐总量的增加。至于反过来,当使这种人感受的快乐总量增加时,根据同第一种情况相似的理由,可以证明,这必然意味着为社会作贡献机会的增多。
  至于第三种情况,快乐系统和谐度极低的人(如吸毒者),最简单。要增加他们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就必然要提高他们快乐系统的和谐度,从而增加他们的快乐总量;反过来,要增加他们的快乐总量,同样必然要提高他们快乐系统的和谐度,从而增加他们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
  上面就是证明个人利益的两个定义之间等价性的基本思路。
  当然,这里有一点是必须指出的。个人利益两个定义之间的等价性并不意味两个定义真的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了。事实上。第一个定义是从个人利益这个概念的实际使用情况中总结和抽象出来的;而第二个定义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从根本上讲,第二个定义所具有的意义更大,能更深刻的反映个人利益的本质。
第二个定义说明:当一个事件能使我们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时,他就给我们带来了利益;反之,当一个事件缩小了我们对社会作贡献的机会时,那么这个事件就是损害了我们的利益。这也就是说:一个人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越多,他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为社会作贡献越少,他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少。
7、欲望异化和思想异化  如果我们把每个人对利益的主观理解称之为主观的个人利益,而把前面理论上推导出来的“个人利益”称为客观的个人利益,那么一般人所认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其实质上就是主观的个人利益与客观的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的存在与人的异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人们把动物性的欲望本能以及它所产生的快乐当作某种神秘莫测不可理解的东西,当作脱离物质,不随物质世界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事物,当作偶像来加以顶礼膜拜时,这时候的人就是异化的人。对异化的人来说,创造性的劳动不是生命的内在需要第一需要,而是外在强加的,这种强加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的(如竞争,经济上的强制等)。正如马克思所说:这时的人,
  “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一样逃避劳动.……结果,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人的异化可以分为欲望异化和思想异化。要说明什么是欲望异化,就有必要对快乐的本质作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有些事物引起我们的快乐而不是痛苦,而有些事物引起我们的痛苦而不是快乐呢?当然,这是有我们身上的快乐机制决定的。正如前面说过的,食欲使我们进食时快乐,饥饿时痛苦;性欲使我们性交时快乐,不性交时难受;肉体健康欲使我们生病或肉体受到伤害时痛苦,身体健康时快乐;荣辱欲使我们被别人称颂赞扬时快乐,被批评羞辱时痛苦等等。
  那么为什么一般正常人所具有的是这样一些快乐机制,而不是相反类型的呢?事实上任何快乐机制形成的机会都是相等的。比如按正常人的快乐机制,用刀往身上割一下一定会痛苦;但完全也可以形成相反的快乐机制,用刀往身上割一下,不感到痛苦,甚至反而感到快乐。再有一般人在体内能量和营养不足时,就会因为饥饿而痛苦,这时如果进食就会有快乐和舒服的感觉,这就是食欲;但也完全可以形成相反的快乐机制,进食时痛苦,不进食时舒服,现实生活中是有这样的情形的,如厌食症就是。
  那么为什么有些快乐机制很普遍,而另一些很罕见呢?道理很简单,食欲也好,性欲也好,健康欲也好,之所以普遍存在,正是因为它们能保证我们的存在和发展,所以经过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而相反的快乐机制之所以不能普遍存在,正因为具备这种快乐机制的生物注定灭亡罢了。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所具有的快乐机制的意义仅在于它们能保证人的存在发展,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它们就是被异化了,应该而且也必然会被淘汰。淘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用新的更高层次的快乐机制代替它;另一种是它使人类灭亡而导致自身灭亡。
  动物本能的快乐机制象是一个信号系统,在动物没有发达的信息处理系统时,能自发调控动物的行为。例如当人过多劳动时,产生劳累辛苦的信号,使人停止劳动。又如,动物在冬天暖暖和和,吃着精美的食物这种有利于动物身体状况的时候,就会产生快乐舒服的感觉。应该说这种行为动力机制,在生产力状况低下,人类不善于运用自己发达的信息处理系统时是起着积极有益的作用的,它使人有生存下去的意愿和可能,促使人类去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求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去产生快乐的感觉,从而使人类的生产力不断提高。但由于这种行为动力机制本身物质基础的限制,使它只能是僵化的,狭隘的,只能是一种同动物信息处理系统不发达相适应的被动消极的行为动力机制。
  正如某些科学家所说,人类基因上的进化实际上已经停止。而在我看来,基因上进化的停止,并不意味着进化本身的停止,而只是意味着进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就目前阶段而言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低级形态的快乐机制逐步为高级形态的快乐机制所代替。
  但是上面所说的“快乐机制”的异化,“快乐机制”的进化,这些说法都还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快乐系统的异化”,“快乐系统的进化”。因为前面说过,一个人身上不可能只有一种快乐机制,而是多种快乐机制同时存在,一个人感觉到痛苦或快乐往往是多种快乐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般人身上,除了欲望本能的快乐机制外,也有创造性劳动的快乐机制,创造性劳动也会使他们感受到快乐;而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样的人除了创造性劳动的快乐机制外,也有其他普通人所具有的快乐机制。所以我们前面所说的快乐机制的异化,快乐机制的进化其实应该是快乐系统的异化,进化。
  现在我们可以说明什么是欲望异化了,欲望异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快乐系统的异化。当存在于现代社会的一个人没有能实现快乐系统的进化,也就是没有能使创造性劳动的快乐机制成为快乐系统中支配力最大,作用强度最大的快乐机制时,我们就称它的欲望异化了。
说明了什么是欲望异化,接下来再说明什么是思想异化。从广义上讲,一个人抓住某些概念,把它当成偶像来崇拜,只能从僵死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来看待问题,而不能深入思考概念的内在含义时就是思想异化了。从狭义上讲,当一个人的思想沦为欲望的走狗,把现存社会的大多数人快乐系统的构成看成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不可变更不能动摇,把快乐机制把欲望看成是一种僵死的,停滞不变的,不会进化不会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而发展的东西,并以此为立足点出发点,来考虑问题时,他的思想就是异化的。一切大大小小的资本主义信徒哈耶克,斯,樊纲,吴敬涟,厉以宁等等都是典型的思想异化者。
欲望异化和思想异化对于个人来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可能是欲望异化者,但并不一定就是思想异化者;而一个人是思想异化者,也并不一定就是欲望异化者。
  欲望异化是思想异化的物质基础,而思想异化是欲望异化在观念上的反映。由于思想是人最根本的特征,所以当我们说异化的人时,那么所指的就至少是思想异化者。异化的人对利益的看法必然是对利益本身的扭曲变形,有时甚至会把利益的对立面当作利益本身。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说明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本质上是同一的,之所以有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矛盾对立的假象,是因为主观个人利益同客观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而这矛盾又同人的异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消除造成人异化的社会根源.物质根源,就不可能消除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矛盾对立的假象.
  当所有健康人都成为彻底的自私者,都使自己的自私效率达到最高程度的时候,也就是所有健康人都把创造性劳动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的时候,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本质上的同一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就是共产主义
  我说的这些道理其实很简单,只要对利益,对自私,对利己主义等概念作一下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都会和我得出相同的结论。然而这些简单的道理,那些资本主义的思想家,精神自我阉割者如哈耶克,如弗里德曼之流就是不明白。他们只能在不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入辨析的基础上来进行他们的资本主义说教,来发展他们所谓的理论。
那些现在自诩为主流的信奉资本主义的文人经济学家的观点正是共产主义诞生以前几千年来的滥调观点,这种观点现在之所以是主流,只不过是大部分的人只能理解最粗浅的思想而已。
8、总结:共产主义的实质,以及对一些攻击共产主义观点的驳斥
  现在我可以总结一下
  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所有人都实现最彻底的自私,自私效率达到最高的社会,也就是所有人把创造性劳动作为第一需要的社会
  而资本主义不过是让所有人的自私形式都凝固起来,都僵死在现有的形式上,资本主义的理论家反复告诫恐吓人们的就是人的进步是不可能实现,实行的成本是无限大的。用这种虚妄的假定吓阻人类一切进步的努力
  只有把人类绑在资本主义这辆破车身上一起跌入灭亡的深渊,资本主义的说教者才算心满意足,这些可怜的资本主义愚民,还自以为最聪明最清醒,其实不过是被洗脑的人而已
  我说了这么多,一些人是否对恩格斯的这段话有所理解?
  恩格斯说:“这种利己主义已经如此登峰造极,如此荒谬,同时又达到如此程度的自我意识,以至由于本身的片面性,不得不马上转向共产主义。……他的利己主义的人,单纯从利己主义中,就不能不必然的成为共产主义者”
  当然那些资本主义的信徒反对共产主义的另一个主要观点是,资本主义有自由,而社会主义要强制,要独裁极权
  资本主义的卫道士的虚伪就在这里,当资本主义用抢炮推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时候,他们认为理所当然。
  而一谈到社会主义,他们就马上摇身一变,变的比天使还要纯洁!阿呀,怎么能强制呢,怎么能要改变别人的不同价值观呢,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们刚从娘肚子里生出来,不知道现实的资本主义本身就充斥着强制与压迫呢?
  而事实上真正的社会主义必然会要求实现更彻底更根本的民主
  社会主义越是成熟,所需要的强制必然也越少
  共产主义本身就没有强制,连道德都消亡,舆论强制都消亡
  有些人动辄用朝鲜的例子,用中国文革的例子,用中国三年灾害的例来说明共产主义的罪恶
  这些例子什么问题都不能说明!
  如果认为理想变成现实怎么容易,才是可笑的空想
  如果因为理想变成现实太困难,就放弃对更合理的社会的追求,那人和猴子也没有什么两样,人有理想,所以是人
  空想之所以为空想,乌托邦之所以为乌托邦,并不在于它们所设定的目标有多完美、多纯洁、离现实有多遥远,而在于只看到目标的美好纯洁诱人,却没有看到为了达到这目标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代价牺牲
  当然又有人会问,这代价有多大呢?我回答,比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所付出的代价要小一百倍!!(想想看资本主义兴起时候的六岁童工,想想看鸦片战争,想想看贩卖黑奴,想想看两次世界大战)
  有些人还说共产主义是愚民的,是宗教,事实正好相反!!
  愚民政策,就是欺骗人民,愚弄人民,让人民满足于现有的社会制度,告诉他们说对任何新的更好的制度的探索,就是十恶不赦,就是走向地狱,用种种怕人的预言来恐吓他们,尽可能让社会停留在现有的制度上,正是所谓的“麻痹在虚无的等待中”
  愚民政策下的忠顺的愚民自然认为任何比资本主义更好的社会是虚无缥缈的社会,这只能归咎于他们自己的愚昧。哈耶克写的的《通向奴役之路》就是很典型的为资本主义愚民政策效力的一本书
  宗教之所以是宗教,本质就在于他扼杀人的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扼杀人的批判性,进取心,要人对未来,对未知抱着恐惧心理,要人满足于现有的社会,而静待死后的天堂
  共产主义之所以不是宗教,就在于他鼓励人的探索精神,主动创造精神,鼓励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建立更好的制度,更好的社会,鼓励人们发展自己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好的制度,好的社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人用自己的行动探索出来的,创造出来的
  相形之下资本主义的信徒倒是和宗教信徒颇多类似之处!因为资本主义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不能怀疑不能批判的东西。他们一再恐吓人们,对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会让人走向地狱,这和宗教用地狱来恐吓人们让人们信守宗教教条倒是很类似  
人类的历史表明,人类已经在用行动探索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制度,并且这个过程必然还会继续下去。只有那些资本主义的忠实爱慕者才会用愚昧的教条诱骗愚民们永远躺在资本主义之上一直到灭亡。
这不是纯纯粹粹的胡说八道吗!
就不一一批驳了。只拿最后一句来说:“人类的历史表明,人类已经在用行动探索更好的社会,更好的制度,并且这个过程必然还会继续下去。只有那些资本主义的忠实爱慕者才会用愚昧的教条诱骗愚民们永远躺在资本主义之上一直到灭亡。”————人类在用行动探索更好的社会不假。但是并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制造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制造一个虚无缥缈的违背规律社会。更不会被制造出来。这是因为,在制造的过程中由于自然规律的原因必然会夭折在胚胎当中。所谓资本主义只是给自然经济形态社会起了一个带有“主义”的名字罢了。它不会诱骗人民。它是人民自然而然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天地。
qi509 发表于
这不是纯纯粹粹的胡说八道吗!
就不一一批驳了。只拿最后一句来说:“人类的历史表明,人类已经在用行动 ...市场经济不是自然规律
吸毒者和罪犯还是一个理论上的正常人么?
其次,所谓“资本主义的理论家反复告诫恐吓人们的就是人的进步是不可能实现,实行的成本是无限大的。用这种虚妄的假定吓阻人类一切进步的努力”,真没听说还有这样的说法。人的什么“进步”?又怎么“不可能实现”?云云,能否具体解释一下。
he_zr 发表于
吸毒者和罪犯还是一个理论上的正常人么?
其次,所谓“资本主义的理论家反复告诫恐吓人们的就是人的进步 ...这就所谓人性自私假设,人性不变假设,这个贴子提到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效率的自私状态,就是人本身的进步。《儒家共产主义引论》里改成了自亨,这个贴子其实与生产积极性那个贴子的关联更大,是快乐机制进化理论的缩小版。
人本身的进步,就是快乐机制的进化,从自然经济下为了生存而劳动、市场经济下为了钱,或者通向钱象征荣誉而劳动,中央计划经济下直接为了荣誉而劳动,直到彻底摆脱异化劳动,把创造性劳动直接作为目的,变为内在第一需要的过程,就是人本身进步的过程。
这个进步需要外部环境的影响帮助,所以不同的快乐机制配合不同的社会环境。《儒家共产主义引论》里作过比喻,如果把孔子强制性注射毒品,理论水平再高也无法自己戒毒,要外界环境帮助。
至于这个人性自称人性不变的假设,我记得生产积极性长贴里对西经的这个假设作过一个比喻,稻谷充饥的比喻,后来我转过的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里也用过这个比喻说明,可以再找来:
再举一个类比,西方经济学是把人行为动力机制的停滞不变作为约束条件,作为研究前提,如果把类似的逻辑运用到经济本身上,会出现什么样的荒谬结果呢?
现在有一个人,有三百斤稻谷,土壤,水等条件都不限。现在确定目标函数是这个人用这三百斤稻谷保持自己不被饿死的时间尽可能长。
把樊纲这种资本主义市侩的逻辑运用到这个问题上,那就应该是这样。
他们引入这样一个假设,稻谷数量只有三百斤,这个是铁的事实,是不可更改的约束,是必须面对的现状(对应于他们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人的欲望偏好是给定的,是不可改变的)。
至于稻谷本身是如何来的,稻谷在什么条件下会生殖繁衍,这个问题不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为这是植物学家的研究领域。(对应于欲望偏好本身是如何来的,欲望偏好,行为动力本身在什么条件会改变,这不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
所以他们心安理得,理直气壮的引入一条潜在的假设作为约束条件,这个假设就是稻谷数量是不可能增多的。(对应于资本主义信徒所谓“人性是不变”的假设,“不可能所有人变成圣人”的假设)
引入这个假设作为约束条件之后,那么一切行为都必须在这个约束的基础上来安排。于是他们拼命的研究稻谷如何碾磨才能最大程度减小浪费,稻谷的谷壳有没有可能加工成充饥的食物,每天让这个人吃一斤还是半斤才能尽可能用300斤稻谷来延长生命。(对应于资本主义信徒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如果这个人说要拿出一百斤稻谷洒到土壤上去,这个时候,这群西方经济学家,资本主义信徒按照他们西方经济学的逻辑就马上会吓得屁滚尿流。本来就只有三百斤,你拿出一百斤洒到土壤上,那不是只剩下两百斤么?这简直是犯罪,是效率低下到不可饶恕的地步!(对应于樊纲吴敬琏之类资本主义信徒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歇斯底里的恐惧害怕)
he_zr 发表于
吸毒者和罪犯还是一个理论上的正常人么?
其次,所谓“资本主义的理论家反复告诫恐吓人们的就是人的进步 ...这里的自私提法他后来改了,不只是自亨通,生产积极性变革贴子里就换了一种提法,改成了利己,引了马克思、车尔尼雪夫斯的论述,称为深刻的利己主义。
胡馬依北風 发表于
这就所谓人性自私假设,人性不变假设,这个贴子提到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效率的自私状态,就是人本身的进步 ...记得以前跟你说过,劳动有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如果创造性劳动可以带来快乐还算勉强的话,那么重复性劳动不仅不是快乐,反而是在耗费生命,是一件痛苦的事。而且,重复性劳动占劳动中的绝大部分,人的生理结构怎么能把痛苦改变为快乐了呢?
胡馬依北風 发表于
这里的自私提法他后来改了,不只是自亨通,生产积极性变革贴子里就换了一种提法,改成了利己,引了马克思 ...换句话说,自私是损人,与利己与否无关了。那么,你还批判“资本主义”的自私什么?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加入我们,立即就学扫码下载「就学」app& Join us!& JoinLearn&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蛮力法求解八皇后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