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哈齐的老婆 的孩子

努尔哈赤有16儿子.当时位列四大贝勒的.就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就是争夺大位最有希望的就这四个人.皇太极怎么在这四个兄弟当中.能够突出.夺得了皇位.他就有很多的心智和——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努尔哈赤有16儿子.当时位列四大贝勒的.就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就是争夺大位最有希望的就这四个人.皇太极怎么在这四个兄弟当中.能够突出.夺得了皇位.他就有很多的心智和谋略.大贝勒代善年纪长军功多.为人厚道.但是有问题.就是天命六年.有一个小福晋叫德因泽向努尔哈赤讦告.说是大福晋派人送吃的给代善.代善接受了.而且吃了.又派人给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接受了.但是没吃.这是一.二.大福晋经常在深夜出了宫苑.含义很深.第三.在宴会和聚会的时候.大福晋盛装艳饰.同大贝勒是眉来眼去.这三件事情不得了.告到努尔哈赤面前.努尔哈赤说派人调查.调查的结果属实.努尔哈赤很为难.修理了大福晋理由是什么.处理大贝勒.代善的理由是什么?家丑不可外扬.这些事情是隐隐约约.说不清道不明.努尔哈赤想了一个办法.以大福晋私藏金银财宝为名.就把大福晋给修理了.这件事情既修理了大福晋.代善又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威信大降. 还有一件事情.代善他的前妻的儿子.跟后妻关系不好.代善就要杀了他这个儿子.叫硕讬.努尔哈赤不同意.反复地调查.调查清楚了就是代善的这个后妻中间挑拨.很不高兴.代善为了讨好他父亲.就把他的后妻杀了.努尔哈赤说.说你要杀死你亲生的儿子.你还杀死你的后妻.这种人怎么可以做国君呢?这两件事情代善威信下降.就没有条件也没有资格来争夺大位.二贝勒阿敏.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舒尔哈齐的儿子.舒尔哈齐有了问题.努尔哈赤把他圈起来.后来忧愤而死.这个事情和阿敏也还有关系.努尔哈赤宽大.没有处理阿敏.他后来做了第二大贝勒.阿敏又和富察氏有关系.底下我还讲到富察氏.既是侄子又有问题.也没有资格来争夺这个大位.三大贝勒莽古尔泰.莽古尔泰他母亲犯了罪.莽古尔泰亲手把他母亲富察氏杀了.莽古尔泰这种行为.他做一个统兵大将.勇敢.坚强是可以的.但是做一个国君是不可以的.这样四个大的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都失去了争夺大位的资格和条件.就剩了皇太极了. 皇太极下面还有弟弟.就是多尔衮和多铎.他父亲临终的那年.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女真有幼子继承的这种传统.他们的母亲就是阿巴亥.大妃阿巴亥.皇太极和其他几个贝勒商量了之后.就趁着努尔哈赤刚死的时候.说先父有遗言.要大妃殉葬.大妃不同意.说我还有孩子呢.我有三个儿子.那两个都很小.皇太极说这是父亲的遗言.在这种情况下.大妃阿巴亥.就自缢而死.也有说用弓弦勒死的.大妃一死.她的儿子多尔衮才15岁.那个儿子多铎才13岁.失去母亲的支持也不可能同皇太极争夺大位.这样努尔哈赤死了之后.代善的儿子叫岳託和萨哈廉找到代善跟他父亲说:四大贝勒.就是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得先帝之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代善表态:是吾心也.我也赞成.在家商量.第二天开诸贝勒会议.因为努尔哈赤规定.新的大汗要贝勒会议讨论选举.还可以罢免.这样在贝勒会议上代善首先提出来.说经过商量了.由皇太极来继承大位.大贝勒提出来之后.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等等也都赞成.这样皇太极就在努尔哈赤之后继承了大位.这是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调整政策.整合图新.皇太极继承他父亲的大位之后.一方面要巩固他父亲的基业.另一方面要调整政策.纠正他父亲晚年犯下的一系列的错误.具体来说.皇太极主要做了四件事情:第一.汉族.努尔哈赤晚年他对汉族有一种歧视的政策.上一讲我讲过.努尔哈赤是含恨起兵.七大恨告天.对汉族有一种歧视.努尔哈赤对汉人.特别是辽河以西的汉人.强迫迁到辽河以东.他们扶老携幼.叫苦连天.到了辽河以东怎么办?和辽河以东的人.我给归结为四同:粮食同吃.房屋同住.耕牛同用.土地同耕.这社会秩序大乱.对汉官.努尔哈赤规定.原来辽东的汉官到八旗贝勒下.自己的马不能骑.自己的牛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汉官死了之后.他的妻子年纪大的.给贝勒家做奴仆.那妻女年轻的.就做贝勒家的妻妾.皇太极没这样做.皇太极通过两次考试.选拔了428名汉族的儒生.让他们做秀才.从中又选了16个人做举人.免除他们奴仆的身份.还给予奖励.这里头一部分人后来到了文馆参加了皇太极政权的任职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汉儒实行两次考试.选拔了428名秀才.发挥他们作用.皇太极这样调整政策的结果.史书记载八个字.叫做:“民心大悦.仁声远播 .这话可能夸张了.但是说明皇太极这样调整政策.符合民心.得到汉族人民的认同. 二.蒙古.努尔哈赤的时候实行抚绥蒙古的政策.皇太极继承了他父亲的政策.又有所发展.譬如说联姻.编旗.编蒙古八旗.重教.重喇嘛教.赏赐.救济等等.我特别说一下联姻.皇太极称帝的时候.册封一后四妃.正宫皇后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侄女.西宫麟趾宫贵妃那木钟.原来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囊囊福晋.她投降之后皇太极娶了.就变成他的妃子.生了一个儿子就叫博穆博果尔.下一讲到顺治里头还专讲这个事情.东次宫.衍庆宫.巴特马·璪.也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西次宫.永福宫庄妃.是皇后的侄女.关雎宫宸妃的妹妹.就是顺治皇帝的生身母亲.到顺治的时候还要讲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皇太极一后四妃.都是蒙古族都姓博尔济吉特氏.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都算.娶异民族的一后四妃可以说空前绝后.皇太极为什么这样做?主要就是通过联姻.加强满蒙联盟. 三.满洲.努尔哈赤兴起之后女真人.后来吸收了汉人.朝鲜人.蒙古人.达斡尔人.锡伯人等等.那到这个时候.怎么样反映民族共同体的新面目.怎么样凝聚满洲自己的力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我先讲一个故事.就是据历史记载.蒙古一个人放羊.发现了一只羊三天不吃草.用羊蹄子老刨一个地方.这个牧羊人很奇怪.就是在羊蹄刨的地方挖出一块玉玺.用汉文写着篆字.叫“制诰之宝 .这个玉玺据说从汉朝时候就传下来了.到元顺帝北逃的时候.后来就丢了.挖出来之后就献给了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林丹汗死之前就把这个玉玺给了他的苏泰太后和他儿子额哲.苏泰太后额哲把这个就献给皇太极.皇太极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统万年之瑞 .天赐之宝.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公元日.皇太极正式下令.把族名定为满洲.他说:“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从此满洲族简称满族.这个族称正式出现在中华和世界的典册上.现在.发展到大约有一千万人.皇太极通过这个就把满族的共同体形成的标志改成满洲.整合了整个满洲自己内部的力量凝聚到一起. 四.国号.努尔哈赤的时候国号叫“后金 .也叫“大金 .皇太极得到了刚才说的一统万年之瑞非常之高兴.到天聪十年.就是崇德元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有一个重大的举动.就是改国号为“大清 .改年号为“崇德 .这一天在盛京笃恭殿举行隆重盛大的典礼.在这个典礼上大贝勒代善用满文宣读表文.林丹汗的儿子额哲用蒙古文宣读表文.汉人孔有德用汉文宣读表文.这就意味着这个时候的皇太极不仅是满洲人的皇帝.也不仅是蒙古人的皇帝.而且是汉族人的皇帝.是大清国所有臣民的皇帝.在这里面我补充一个故事.就是为什么叫大清?当年努尔哈赤落难.骑着一匹大青马逃难.后边清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下.就是追赶.马跑得太累了.这个大青马就累死了.努尔哈赤非常伤心.就对这个大青马说.说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我这国号就叫“大青 .那这个“青 和“清 是谐音了.这是一个传说故事.大家不必当真.至于清朝为什么叫“大清 .这个“清 字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就不讨论了. 三.四向用兵.开拓疆域.皇太极对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用兵.开拓疆域.进图发展.一.向东用兵.两征朝鲜.朝鲜曾经同明朝联合三次出兵攻打建州.血洗建州山寨.特别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州受到明朝和朝鲜双方面军队的打击.朝鲜派了一万多军队.皇太极继承大位之后.天聪元年.派二大贝勒阿敏统帅三万军队渡过了鸭绿江打朝鲜.攻占了平壤.朝鲜国王李倧逃到了江华岛.不久朝鲜国王投降.阿敏和朝鲜国王李倧结下了“兄弟之盟 .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举行登极大典.朝鲜使臣在沈阳.大家都行三跪九叩大礼.朝鲜使臣立而不跪.清朝的官员让他跪.他不跪.按着他跪.爬起来还不跪.衣服都撕扯破了.大典之后皇太极大怒.朝鲜和明朝结好.出兵打我.现在我要讨伐你.皇太极亲自统帅大军过了鸭绿江.一直打到朝鲜的王京汉城.朝鲜国王李倧就逃到了南汉山城.皇太极率着军队来包围南汉山城.李倧把他的妻子.儿女.重要的大臣都送到了江华岛.但是朝鲜军队抵挡不住.皇太极又派多尔衮通过船渡海到了江华岛.把朝鲜国王的王妃.子女.大臣都俘虏了.但是.多尔衮善待他们.以礼相待.李倧一看不行了.投降.就在汉城汉江的东岸一个叫三田渡的地方举行受降典礼.清朝和朝鲜在这个典礼上结下了“君臣之盟 .朝鲜承认清的国号.称臣.朝鲜国王由清朝皇帝册封.这一仗皇太极亲自出兵到朝鲜.结果清朝和朝鲜结下了君臣之盟.皇太极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结果:一.朝鲜原来依违于明清之间.现在倾向了清朝,二.朝鲜变成了清的后方基地,三.朝鲜解决了.皇太极帅兵西征.免去了东顾之忧.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郑亲王 - 搜狗百科
郑亲王,即 ,清朝世袭亲王。崇德元年(1636年),的儿子被封为郑亲王。其子济度改为简亲王,后来得到的许可,是清朝之一。乾隆时改回郑亲王,一共传了十代八位郑亲王、九位简亲王,其中五人夺爵。此外,有五位追封简亲王、五位追封郑亲王。
清朝开国元勋
Asingioro Jirgalang
郑亲王爵是的王爵,之一,铁帽子王其身份高贵且封爵像铁般牢固,在清朝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在关外时期约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之中,获此殊荣的满清贵胄仅有十二家,郑亲王就是其中一家。其祖先在清朝开国以及入关统一时期立下汗马功劳而受封,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郑亲王共传10世,17王。其中五人夺爵。第一代郑亲王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出生于明建州左卫的费阿拉城(今辽宁省),十三岁父舒尔哈齐去世后,由伯父努尔哈赤收养,自此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南征北战。 济尔哈朗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战功受封为和硕贝勒。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冬,努尔哈亦为争取蒙古早日归附,消除来自西北的威胁,决定征伐原来追随之蒙古各部,派济尔哈朗等人率领后金大军前往征剿。天命十一年(1626年)四月至十月先后征服、巴林、等部,使之脱离林丹汗的控制,为清王朝统一扫清道路。元年(1627年)日,皇太极命贝勒、济尔哈朗等率领大军,往征驻朝鲜明将。十六日,克朝鲜城,杀明兵一万,朝鲜兵二万。随后,攻取铁山、定州,克郭山、汉山城,继而攻克安州,直至平壤城下,渡过。时逃亡,遣使迎师议和。皇太极命出征贝勒与朝鲜国王盟誓,随后撤兵。阿敏拒绝议和,企图占领平壤,大肆掠夺。济尔哈朗坚决反对,对阿敏说,&我等统朝廷重兵,不可久留于外,且蒙古与明逼近我国,皆敌人也,宜急归防御&,他明确指出:吾观情形,不可深入。但阿敏不听其劝。于是,济尔哈朗、等主持召开八旗大臣会议,会上七旗大臣都同意议和,唯阿敏反对。为此,济尔哈朗等人以大局为重,不再迁就阿敏,断然移师平山,派人前往江华岛与朝鲜国王商议和约,提出要朝鲜断绝与明朝的关系,每年向后金进献大批财物等。朝鲜政府在后金的军事压力下,终于被迫签定了&江都和约),为后金政权取得了战略后方,表现了济尔哈朗的政治才干。 天聪元年至四年(1627年至1630年),济尔哈朗率军随皇太极伐明,先后攻取锦州、及永平,战争中他身先士卒,大败明军。皇太极派济尔哈朗驻守,在驻守期间,他&查仓库,阅士卒,置官吏&,任用汉官,致书招抚附近各州县,致使永平所属滦州、迁安等县相继投降。一时间,后金控制了蓟东广大地区,切断了山海关与北京的通道。天聪二年(1628年)五月,济尔哈朗偕征伐蒙古固特塔布囊,收其众。天聪六年(1632年)五月,济尔哈朗率领右翼四旗大军,随从皇太极征伐察哈尔部,很快占领(今呼和浩特),收复黄河一带察哈尔部千余里。清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郑亲王;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极为了进取中原,发动了。济尔哈朗领兵略锦州、松山,九战皆胜。 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济尔哈朗督兵修整义州城,屯田驻守。崇德七年(1642年)四次围攻锦州,于松山俘,并迫使锦州投降。崇德八年(1643年)济尔哈朗率军攻明宁远卫。随后,连克明中后所、锦州等城。即位后,济尔哈朗及和硕辅政。 元年(1644年)正月,济尔哈朗谕各部院官员,凡事先启睿亲王,而自居其次。十月,封信义辅政叔王,参加议政。 顺治四年(1647年)九月,受命定远大将军,率师征湖广,先后收六十余城。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奏疏:奔驰天下,莫要于信诏令,并要顺治帝效法太祖、太宗,凡事要与大臣商量。请设官置之左右。顺治皇帝采纳施行。是年(1655年)五月,济尔哈朗病重,顺治皇帝亲临探望,并问他有何要叮嘱的话。济尔哈朗说:臣受三朝厚恩,未及答,愿以取云贵,殄,统一四海为念。&可见他临终关心着清王朝统一全国的大业。五月初八,济尔哈朗于北京病故,享年五十七岁。康熙十年(1671年)六月,追谥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佐命殊功,。家事在清初爱新觉罗皇族中,济尔哈朗的家世很特殊。他的父亲舒尔哈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弟弟,但舒尔哈齐本人以及济尔哈朗的三位兄长,却先后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所害。两个家庭,本为骨肉至亲,却形成父一辈子一辈的积怨。济尔哈朗12岁时被努尔哈赤收养,对于他来说,努尔哈赤既是伯父兼养父,又是加害父亲的仇人。面对两个家庭间的情与仇,济尔哈朗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实际决定了他后来的命运。父亲舒尔哈齐之死努尔哈赤兄弟5人,他居长,和三弟舒尔哈齐、四弟哈齐为同母所生。还有庶弟穆尔哈齐,幼弟巴雅喇,为继母和庶母所生。舒尔哈齐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比努尔哈赤岁。他的幼年同努尔哈赤有着相近的经历,5岁丧母,受继母虐待,青少年时代经常随兄出外谋生,历尽艰辛。但在这过程中他也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智能。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兵时,努尔哈赤还不过是中一个噶栅(村屯)的首领。外有强敌环峙,内有宗族戚友的迫害,处境极其险恶。当时成为他得力助手的,只有几位胞弟。雅尔哈齐去世早,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依为臂膀。 在以后的十余年里,舒尔哈齐经历了数十次战斗。清朝史书说他「自幼随征,无处不到」。因作战英勇,颇得部众拥戴,人们尊称他为「达尔罕」。巴图鲁,,意为「勇」、「勇士」,一向是蒙古族中勇武者的美号。「达尔罕」,原为漠北游牧民族的武职官号。元代,只有大汗本人或其子孙有特殊贡献者始有荣受此号的资格,且享有种种特权。明代,蒙古对建立军功的勇士,才颁给此号。舒尔哈齐的双重勇号虽然都是借自毗邻的蒙古,却足以说明他的勇武及其在部落中的崇高地位。努尔哈赤兄弟同仇敌忾,加快了战争胜利的步伐,而战争的顺利发展,也加强了两兄弟的权势。16世纪末,他们在抚顺以东畔的烟囱山麓(今辽宁省新宾县旧老城)占山为王。努尔哈赤拥有万余众,酋长150余名,战马700匹;舒尔哈齐拥有5000余众,酋长40余名,战马400匹。两人平日各聚属下着甲练兵,出征时分别召集兵丁。当时的舒尔哈齐雄心勃勃,踌躇满志。访问过当地的朝鲜使者曾记载说,在舒尔哈齐的家门上,贴着一副「迹处青山,身居绿林」的对联。这个小小的细节说明,舒尔哈齐经常往来汉人地区,对汉人的文化相当了解,他大概熟读《》、之类的,不仅以自诩,且以「迹处青山」的处境解嘲。 但是,随着势力的发展,兄弟间的裂痕开始出现。努尔哈赤不希望弟弟的势力过于强大,威胁自己的地位;舒尔哈齐也不甘心永居兄长下风,而希望独立发展自己的力量。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初,舒尔哈齐决心离开努尔哈赤。他串通好了长子阿尔通阿、次子阿敏、三子图,携部出城,前往一处叫做黑扯木的地方另造新城。努尔哈赤闻讯大怒,预先派人截断道路,设计将舒尔哈齐囚禁。他还不善罢罢休,又下令将两个侄子——舒尔哈齐的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札萨克图处死。据说,本来还想处死阿敏,只是由于皇太极等人极力劝阻才免其一死。舒尔哈齐被囚禁2年后死去,时年48岁。 关于舒尔哈齐的死因,清朝史籍讳莫如深,但同一时期的明朝与朝鲜史书都有记载,证实是被努尔哈赤所害。舒尔哈齐死后43年,即顺治十年(1653年),这时济尔哈朗已是清朝辈分最高、地位最显赫的亲王,年轻的顺治帝福临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不仅恢复了其父舒尔哈齐的名誉,还追封他为和硕。 舒尔哈齐共有9子,除长子、三子被害,其余诸子均被努尔哈赤收养。父亲被囚时,次子阿敏25岁,四子济尔哈朗12岁。一个已是成人,一个还是孩童,从后来的结局看,父兄的死,对他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兄长阿敏之死舒尔哈齐被害19年后即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在两个家庭间,又爆发了新的冲突。天命十一年(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八子皇太极受诸贝勒推举继承汗位。4年后,他基于加强汗权(皇权)的需要,断然幽禁了济尔哈朗的哥哥阿敏。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头说起。阿敏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父亲被囚时他侥幸免于一死,从此跟随伯父努尔哈赤南征北战。阿敏作战勇猛,战功卓著。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大金国,史称后金),封阿敏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在四大和硕贝勒中,依齿序阿敏位居第二,称二贝勒,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的次子大贝勒。 阿敏与皇太极成仇之因对于父亲的死,耿耿于怀。努尔哈赤生前,阿敏畏于伯父的威严,不敢流露异志,一旦堂弟皇太极继位,他便无所顾忌。有一次,他居然对皇太极说:「我与众贝勒共议你为汗,你即位后,让我出居外藩就行了。」阿敏的要求令皇太极颇感震惊。由于皇太极和众贝勒的一致反对,阿敏的谋划没有得逞。阿敏还在众贝勒中扬言:「我怕谁?他(指皇太极)能把我怎么样?」这些桀骜不逊的言语,矛头直指皇太极,其间还夹杂着对先汗的宿怨。出征朝鲜,欲行分裂。天聪元年(1627年),阿敏奉命率师征朝鲜,直逼朝鲜王京,朝鲜国王被迫求和。阿敏往征朝鲜,真实的用意可能在于自立门户,所以当朝鲜国王接受和议条件后,他并不急于退兵,而是对随行的诸贝勒说:「你们愿意回去就自己回去,我是打定了主意要进朝鲜都城,我一向羡慕明朝皇帝与朝鲜国王居住的宫殿,无缘得见,现在既然来了,一定要进去看看。」他甚至打算在朝鲜屯居久住,不再归国。但他的意图遭到其它贝勒的一致反对,其中包括他的亲弟济尔哈朗。阿敏欲留不能,怒不可遏,纵兵掳掠三日而归。心怀异志,态度专横。阿敏生性卤莽,,常在大庭广众中散布怨言,诸如:「我何故生而为人?」「还不如山上的,或者坡上的一块石头」,「即使被人砍伐为柴,甚至被野兽浇上一泡尿,也比现在的处境强」。这些话不仅是牢骚,也是对皇太极的影射,说明阿敏心怀不满,态度跋扈。阿敏还向叔父贝和齐说,自己被努尔哈赤捶打,但是有黄蛇护身。这显然是在暗示自己是真命天子,包藏着篡夺汗位的野心。 带兵出征,兵败弃城。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统大军征明,攻克了山海关内的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次年三月,皇太极派阿敏率军前往驻守。阿敏到永平不久,明兵反击,后金军队失利,损失惨重,阿敏惊慌失措,弃城而逃。逃跑前,他下令将城中汉族降官降民全部屠杀,财产洗掠一空。阿敏平日妄自尊大、专横跋扈,积怨甚多,这次大败而归,受到举国上下的谴责。皇太极乘机利用此事,拔除了这个眼中钉。皇太极在精心罗织的16条罪状中,首先列出的一条大罪是:「(太祖在时)挑嗾其父,欲离兄汗。」其它重罪还有「自视为汗,欺凌在下诸贝勒」「丢弃永平,残杀降民」「使恶名扬于天下」等等。经,阿敏应当处斩。皇太极则下令免死,改为囚禁。3年后,有汉官以阿敏「自怨、自艾,悔不可及」为由,奏请皇太极效法,赦免阿敏,让他戴罪立功。但皇太极没有接受。阿敏被囚,客观上为皇太极加强汗权扫清了道路。这个事件,实际是双方矛盾逐步激化所致。阿敏被囚10年后,死在狱中,终年55岁。他的命运,与其父简直如出一辙。 济尔哈朗无怨原由父亲舒尔哈齐被囚时,济尔哈朗只有12岁,实际是在伯父家长大的。他不仅对伯父的养育感恩戴德,与诸位堂兄堂弟也亲如手足。另外,阿敏性情暴躁,为人专横,济尔哈朗却生性宽厚,处世谨慎。由于秉性不合,济尔哈朗与阿敏的关系日益疏远。有两件事可以证明:天聪元年(1627年)征朝鲜,阿敏想久居朝鲜自立,济尔哈朗不赞同其意见,而是与其它贝勒一起坚持战前的决策,与朝鲜议和盟誓后罢兵回国。这年济尔哈朗28岁,在大是大非上已有独立的判断。天聪四年(1630年)皇太极命阿敏率兵替代镇守永平的济尔哈朗,阿敏却节外生枝,请求与济尔哈朗同驻永平。皇太极以济尔哈朗「久驻当地,辛苦可念」为由而婉拒。为此,阿敏大为不满,对送行的诸贝勒说:「先汗(努尔哈赤)在时,曾命我弟与我同行,今上(皇太极)即位,乃不令与我同行。我到永平后,一定留他同驻。若他不从,我当用箭射他!」送行的贝勒赶忙予以制止,他却越说越气,最后干脆抬起胳膊:「我自己杀我弟弟,谁能把我怎么样?」这一方面反映了阿敏的专横,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济尔哈朗早有不满。 阿敏获罪后,其名下的转归济尔哈朗所有,济尔哈朗由此成为地位最高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他还继承了阿敏的庞大家产和人口。可见,阿敏的获罪,对济尔哈朗不仅没有伤害,反而成为最大的。不久,济尔哈朗率领诸弟和子侄辈一同发誓:「我父、兄行为有罪,自遭报应。如果我们认为有罪的父、兄做得对而产生异心,一定不得好死!」这确实不是他希图自保的无奈之举,而是发自肺腑的誓言,印证了他一贯的态度。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把国号“大金”改为“大清”,济尔哈朗晋封和硕郑亲王。与其父、兄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济尔哈朗在皇太极执政的17年中从未受到过责罚,在政治上也是一帆风顺,这种情况在他的同辈兄弟中也不多见。这可能得益于他处事的精明和审慎,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堂兄皇太极对他的信任。国事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猝死。关于他的死因,朝鲜史书披露说,他得的是“风眩症”,症状为肝郁不舒、易于发怒、血流上涌,导致头脑昏眩,引发中风症、高血压。从皇太极的死亡之速看,很可能是引起的。皇太极突然驾崩,最高权力一下子出现真空,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皇室内部发生激烈的冲突。其中,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是帝位的主要竞争者。皇太 极领有的两黄旗大臣力主立豪格为帝,多尔衮与其同母弟、拥有的两白旗则坚决拥戴多尔衮。双方发生尖锐对立,剑拔弩张。济尔哈朗一向为人谨慎,在继统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同样不愿卷入太深。他先是赞同立豪格为帝的意见,继而看到两种势力势同水火,又转为调和的立场。争斗的最后结果是双方妥协,立皇太极的第九子、6岁的福临登极,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福临即位,以明年为顺治元年(1644)。他虽然君临天下,毕竟只是一个幼童,全委托给两位叔父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在此后的12年中,济尔哈朗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辅助多尔衮,处理朝政。福临即位时,济尔哈朗45岁,多尔衮32岁,济尔哈朗年长13岁,两人同为辅政王。济尔哈朗的排名本来在前,但论才智、经验、气魄、眼光,他都不如多尔衮,所以不久,济尔哈朗就不得不提出让贤,他谕令部院各官,以后有事先启知睿亲王,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后头。从此,多尔衮排名在前。济尔哈朗能力固然有限,但办起事来一向兢兢业业。担任辅政王后,他在盛京尽心辅佐幼帝,多尔衮则率领大军攻明,直捣北京。顺治元年九月,济尔哈朗护驾进入北京。福临首先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接着封济尔哈朗为信义辅政叔王。短短几个月间,清朝的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多尔衮统率的清军,一路势如破竹,他的威望也如日东升。历史的机遇,把多尔衮推向了前台,使他成为众人景仰的大英雄,清王朝无往不胜的象征。与此同时,济尔哈朗却在幕后做些日常性工作。一个在前台发号施令,一个在后台默默无闻,两个人在众人心目中的差距越拉越大了。多尔衮为人专擅,权力欲极强,济尔哈朗却一事当前,首先考虑如何明哲保身。这种性情的差异,决定了济尔哈朗在处理与多尔衮的关系时,总是一味退让,甘居下风。顺治四年(1647),由济尔哈朗领衔,与其他王公联名上书多尔衮,称国家已经安定,享有升平,都是由于蒙受皇叔父摄政王的福泽,考虑到摄政王素有风疾,跪拜不便,请求在皇上面前免于跪拜。对于这样的请求,多尔衮竟也恬然受之。济尔哈朗一再退让,不惜阿谀奉承,固然为了避免矛盾,维护皇族内部的团结与统治集团的,同时也助长了多尔衮的野心,促使他不断以合法方式加强自己的权力。多尔衮先是称叔父摄政王,接着称皇叔父摄政王,又称,大权独揽,专擅自恣,最后连皇帝的也搬到自己的家中。济尔哈朗虽一再隐忍退让,却没能维护住自己的权位。济尔哈朗请准多尔衮免于跪拜不久,多尔衮就唆使亲信大臣巩阿岱检举济尔哈朗,说济尔哈朗在福临即位后,曾向他表示:“皇子即帝位,顺理成章,只是担心有人篡夺帝位。”言外之意,这是在影射多尔衮。济尔哈朗因此获罪,罢辅政。次年,又有人揭发他在皇太极死后,曾迎合两黄旗,赞同立肃亲王豪格为君。为此,他的爵位从亲王降为郡王。后来,虽然恢复了他的亲王爵,但他在朝中已威信扫地。接着,多尔衮将济尔哈朗彻底排除出权力中枢,委派他为定远大将军,率师下湖广,与南明军队作战。济尔哈朗在湖南等地整整作战一年,顺治七年(1650)正月才凯旋回师。第二件事,定罪多尔衮,还大政于帝。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病死,只有39岁。多尔衮年纪轻轻,已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的早死,无疑给自己留下了许多遗憾,但对他的堂兄济尔哈朗来说,却是人生一次难得的转机。在此前的7年里,济尔哈朗在多尔衮面前,唯唯诺诺,加倍小心,仍免不了受排斥受打击。一旦多尔衮撒手尘寰,他成为朝中资历最老、地位最高的亲王。于是,他审时度势,联合诸王参劾多尔衮一党,将大权归于顺治帝。这成为他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多尔衮摄政7年,重用亲信,诛除异己,在朝中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济尔哈朗清算其党羽,采取了循序渐进,,各个击破的策略。首先,清算多尔衮的亲兄阿济格。阿济格一向恃功自傲,在朝中积怨甚多。他听到多尔衮死讯后,首先想到的是承袭摄政王位。他私下派人往召自己的儿子劳亲,让他多带兵前来。多尔衮灵车到京,福临,阿济格父子分左右坐在福临两旁的首座。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济尔哈朗等人早已暗中伏下甲兵,一举擒获了阿济格父子。接着,以阿济格身带佩刀、“举动叵测”等罪名,将他削爵幽禁。阿济格争取摄政王不成,反而落得人财两空,身陷牢狱,性情越发狂暴。顺治八年(1651)十月,福临赐阿济格自尽。其次,整肃多尔衮的亲信。拜音图、巩阿岱、锡翰是努尔哈赤幼弟巴雅喇之子。皇太极时,拜音图任,封贝勒,弟巩阿岱、锡翰封授。皇太极死后,巩阿岱、锡翰、拜音图随同两黄旗大臣,坚决拥立皇太极长子豪格为嗣君。巩阿岱和锡翰还是前往豪格家中密议立汗大事的八大臣之一。当豪格即位失败,他们又与两黄旗图赖、索尼、、四人共立盟誓:“誓辅幼主(福临),六人如一体。”后来他们看到多尔衮权势日益强大,就将誓言置之脑后,新主。他们把当初拥立豪格的责任完全推给两黄旗大臣,乞求多尔衮宽恕。多尔衮为了分化两黄旗大臣,对巩阿岱等投附者也予以提拔重用。巩阿岱、锡翰为了博得多尔衮欢心,不惜反咬故主,甚至主张将肃亲王豪格的儿子全部斩草除根。当多尔衮令两黄旗大臣商议如何抚养豪格幼子富绶时,巩阿岱竟冷酷地说:“这种苗裔,不全除灭,养他有什么用?”巩阿岱还曾出面告发郑亲王济尔哈朗,使其获罪降爵。在风云多变的政治舞台上,巩阿岱左右逢源,背主卖友,一味钻营,得封固山贝子,官至。他在多尔衮面前,最受信任,也因此积怨甚深。一旦冰山倾颓,巩阿岱等人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多尔衮死后,济尔哈朗先是利用巩阿岱兄弟反戈一击,将多尔衮定罪,继而清算了他们的老账。结果,巩阿岱、锡翰以“党附睿王,媾陷忠良”等16条大罪伏诛;拜音图也受到牵连,被削爵、幽禁,黜去宗籍(废除宗室资格)。直到嘉庆四年(1799),嘉庆皇帝才下令恢复巩阿岱后裔的宗籍。鸦片战争后代表清政府与英国签署《》的,就是巩阿岱的七世孙。再次,争取理政三王。多尔衮主政,在打压济尔哈朗的同时,重用依附自己的巽亲王、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三王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辈,多尔衮、济尔哈朗的侄辈。满达海是代善的儿子,博洛是饶余郡王的儿子,尼堪是广略贝勒褚英的儿子。顺治七年,多尔衮任命三人为理政三王,协助自己处理朝政。多尔衮死后,济尔哈朗首先拉拢三王联名追论多尔衮的罪状,三王深知多尔衮一派大势已去,就顺水推舟,在伯父济尔哈朗主持下联名向福临举发多尔衮。清算多尔衮一派,是济尔哈朗一生最大的贡献。此举结束了自皇太极逝世以来、长达数年之久的皇室内斗,还大权于皇帝,使清朝在入关之初、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实现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件事,急流勇退,保持晚节。福临亲政时只有14岁,郑亲王济尔哈朗通过清算多尔衮一系,地位尊显,一时权势集于一身,但他并没有去追求多尔衮生前那样炙手可热的权势,而是选择了功成身退。所以在福临亲政后,他的称号也只是“叔和硕郑亲王”,不再主掌朝政。福临对这位伯父则非常尊敬,凡他的上疏、建议,福临都认真对待,积极采纳。济尔哈朗晚年,身体日渐不支。顺治十二年(1655)五月初,病情加剧。福临在他临终前亲往探视,流着泪问:“叔王还有遗言吗?”济尔哈朗老泪纵横地回答:“臣受三朝厚恩,未能仰报,不胜悲痛。只希望早日取云贵,灭桂王,统一四海。”济尔哈朗到临终,惦念的还是国家的统一大业。福临听了伯父这番话,更加悲痛,仰面大呼:“苍天啊!为什么不让朕的伯父长寿呢?”说罢又大哭。群臣急劝福临回宫。福临出房门,又坐在王府院内大哭,许久不忍离去。初八日,济尔哈朗病逝,葬在北京西直门外的。福临对济尔哈朗的死,悲痛不已,诏令休朝七天,赠祭葬银万两,置守陵园十户,并为他立碑纪功。纵观济尔哈朗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他因为从小与太宗一起长大,所以在父亲反叛后得以幸免于难,而且一直深受信任和重用。太宗即位后,他更是多次担当重任,仕途也是一路通顺。但是随着多尔衮的得势他的命运又有所转变,所幸的是他并没有和多尔衮有直接冲突,最终依靠军功东山再起。顺治掌权后更是礼遇有加,官位也是越来越高,直到死后也极尽哀荣。子孙有由此繁荣昌盛,成为舒尔哈齐一支中最强盛的一支。他经历了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到57岁寿终正寝时,其他同辈诸王早已先他而去。济尔哈朗的晚年,位极人臣,,生前死后,备极荣光。在清初诸,他虽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运的一位。王府:郑亲王府位于北京西城区大木仓胡同。府邸建成后,历代袭王有所修缮或扩建。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曾一度改换主人,后又失而复得。十一年(1861)后,十三代郑亲王端华被赐自尽,同时世爵降为不(所谓八分,指有均分财产、人口、土地的特权),郑王府被收回,改赐钟郡王。同治三年(1864),恢复郑亲王世爵,同治七年,袭王承志搬回发还的郑王府。郑王府现为办公地点。后世:济尔哈朗死后,由其次子济度袭爵,改封“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追念济尔哈朗的功勋,命将其子孙世袭的“简亲王”封号恢复为“郑亲王”。郑亲王一共承袭了17次(其中,第一次袭至第九次袭为简亲王),除了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数年间,因郑亲王端华被赐自尽而受到革爵处分外,该封号一直持续到清朝结束。郑亲王一系在清朝出过不少有影响的人物,如济尔哈朗的儿子济度,孙子喇布、雅布,曾孙德沛、奇通阿,四世孙丰纳亨,七世孙端华、等等。这里只讲两个在近代史上具有悲剧性的人物——端华(?—1861)和肃顺()。爱新觉罗·端华,满洲镶蓝旗人,其父郑亲王乌尔恭阿。六年(1826)封三等辅国将军。道光二十六年袭爵郑亲王,授总理行营事务大臣及御前大臣。临终时授为。当时,权倾朝廷,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深得道光帝宠信。他结党营私,排斥异己,遍天下,当时人称为“穆党”。新继位的对其权势深感不安,即位初特颁诏旨,严斥穆彰阿罪状并罢其职。咸丰帝调整了道光时重文轻武,好用翰苑清班的用人政策,拔擢任用“”的人才,对郑亲王端华日渐倚重。端华又向奕詝荐举了他的六弟肃顺。肃顺,机敏多谋,敢于任事,颇得奕詝器重,很快升至、、大臣。郑亲王端华和虽位居肃顺之上,但才智平庸,生性优柔寡断,遇事常由肃顺做主。如此一来,肃顺逐渐握有重权。在后来的记载中,肃顺长期被指为“奸臣”一类人物。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和发动的“辛酉政变”中被杀,而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写的。其实,肃顺是晚清贵族中少有的干练之才。他为政很有识见,身为皇室贵胄,却十分卑视满洲亲贵的庸碌。他常说:“满人糊涂不通,不肯为国家出力,惟知要钱。国家遇有大疑难事,非重用汉人不可。”在当时的满洲贵族中,肃顺独具眼光,知人善任,敏感地意识到起用汉族官员的迫切性,他的主张影响了咸丰帝的决策,使清朝的发生了明显变化。在镇压过程中,肃顺极力主张破除满汉畛域,放手任用汉人领兵握符,建立湘军等地方武装。、等汉族“中兴名臣”,都是经他推荐提拔的。因为他器重汉人,引起满族亲贵对他的嫉恨。,官员昏庸腐败,国势日衰。肃顺大权在握,为了扭转颓风,加大整饬吏治的力度。他持法严厉,好用重典,有两个案例可以证明:一个是处理耆英失职案。耆英也是宗室,道光年间任。此前曾与另一宗室、云贵总督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到江宁(南京)与英军“议和”,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耆英因此成了清廷办理“夷务”的专家。咸丰七年(1857),耆英与在天津谈判时陷入困境,他未奉旨即返回北京。九卿奉旨议罪,由于肃顺的力主,耆英被处死。耆英先后在道光、咸丰两朝做过高官,在罢官家居后,他曾大书一对联悬挂在客厅里,上联“先皇(道光帝)奖励有为有守”,下联“今上(咸丰帝)申斥无才无能”,故意让来客观看。此联褒贬二朝,对当今皇上流露不满,结果被人密报,据说这也是他自取杀身之祸的原因。再一个是处理“”。八旗子弟平龄素娴曲词,常走票演戏,后应咸丰八年(1858年,按,是年为戊午年)顺天乡试,名列前十名。京师舆论大哗,传言“优伶亦得中魁矣”。御史弹劾此事,咸丰帝命端华、载垣、肃顺查办。在审理过程中,又查出主考官柏葰(jùn)的家人受刑部主事罗鸿禩(sì)嘱托,撤换试卷,取中其弟罗鸿绎的舞弊情节。柏葰,蒙古旗人,在朝为官32年,是朝中资望很深的老臣。端华、肃顺等人一查到底,将柏葰等与此案有牵连者全部逮捕入狱。虽然满朝文武大臣为柏葰求情,咸丰帝也有宽免之意,肃顺却力主杀柏葰。经过肃顺等人力争,咸丰帝颁发上谕,内有柏葰“情有可原,法难宽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泪”的话。柏葰终以科场舞弊之罪被押赴的刑场。行刑之日,肃顺亲自担任监斩官。临刑前,他见柏葰刑车到了,还向前寒暄说:“七哥来得早啊!”随即凛然,催促用刑。戊午科场案,柏葰是否该斩?当时的官私记载,几乎都说,柏葰与肃顺等人平素不睦,肃顺将他问斩,是挟嫌报复。因为慈禧太后后来认定柏葰是冤案,为他平了反,诸书如此记载不足为奇。事实上,柏葰作为主考官,犯有严重失察、收受家人嘱托二宗罪,按清朝律例,罪当斩首,并不存在量刑过当。一品大员柏葰因严重失职而遭杀身之祸,成为菜市口刑场的鬼魂。这是有清以来的一大奇闻。但是,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三年后,监斩官变成伏法人,的肃顺,竟也同样落得在菜市口的下场。咸丰十年(1860)夏,英法联军再次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由天津进抵北京通州,清军一败涂地。咸丰帝惊慌失措,在载垣、端华、肃顺等亲信大臣扈从下,仓皇逃奔热河(今河北省),留恭亲王奕?在京与洋人周旋、议和。《》签订后,英法联军逐渐退去,在北京主持和议的恭亲王奕?多次奏请咸丰帝回銮。咸丰帝在热河咯血病重,肃顺等人一再劝阻暂缓回京。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病危,在病榻前遗命立6岁的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大臣”,在载淳未成年前共同辅政;同时授予皇后“御赏”章,皇太子载淳“同道堂”章(实际由其生母掌管),作为符信。同时规定,经草拟的谕旨,必须加盖两印章后,方为有效。咸丰帝这样做的本意,是在确定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制约,以防止大权旁落,重蹈康熙初年辅政大臣鳌拜欺君专权的覆辙。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精心安排反而加速了皇室内部的争斗。咸丰帝一死,肃顺等顾命大臣权势更加扩张,引起载淳生母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强烈不满。那拉氏有着很强的权力欲,而她在咸丰帝病重期间替他批阅奏章的经历又使她有了干预政务的能力。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为此加意防范那拉氏干政,大大加深了双方的恶感。另一方面,权势日重的肃顺在两宫太后面前显出的妄自尊大的态度更深遭忌恨。在的提议下,两宫太后暗中发懿旨往召唯一有力量可以对抗顾命大臣的恭亲王奕?赴热河行在“筹谘大事”。与此同时,在北京的恭亲王奕?为了探听虚实而一再请求赴热河叩谒梓宫(皇帝的棺材)。肃顺等顾命大臣没有理由驳回奕?这个合情合理的请求,又对自身的权位过于自信,认为奕?即便到了热河也兴不起什么风浪,于是同意他赴热河叩谒梓宫。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奕?到达热河,在叩谒梓宫之后立即受到两宫太后的单独召见。八月初六日,奕?再次晋见两宫太后。双方密谈,显然达成了推翻“顾命大臣”的默契,而肃顺等人却完全蒙在鼓里。在此前后,还发生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八月初六日,御史董元醇上疏,奏请由“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意指奕?)辅政”。从而挑起了“垂帘听政”与“赞襄政务”之争。两宫太后召见顾命八大臣,商议“垂帘听政”的奏请。端华、肃顺等人勃然抗命,说“臣等系赞襄幼主,不能听命于皇太后”。据说声震殿宇,吓得惊怖不已,大声哭泣,以致尿湿了太后的衣袍。端华等退朝后,立即草拟谕旨,内有“我朝圣圣相承,向无皇太后垂帘听政之礼”的话,对该御史予以痛斥。皇太后将拟旨留中不发,拒不钤印。次日,八大臣又晋见太后,以罢政相威胁。被逼无奈,将拟旨发下照抄颁布。那拉氏曾与她的妹夫、醇郡王密议制服肃顺等八大臣的良策。奕譞说“此事非恭王不办”;恭王则认为“非还京不可”。两宫皇太后与奕?合谋,乘梓宫还京,一举废除顾命大臣,夺取政权。九月二十三日,咸丰帝的梓宫由热河启运回京,由肃顺亲自护送。那拉氏则抱着幼帝载淳同端华、载垣等一起,由小道先行,在京迎候梓宫。九月二十九日,皇太后与小皇帝返抵北京,向迎候的王公大臣哭诉载垣、肃顺等要挟无礼,欺侮之甚。大学士建言,先令解任,再行拿问。九月二十八日,领兵在外的奏请“皇太后亲理大政,另简近支亲王辅政”。同时,在京王公大臣联名上疏,请皇太后亲政。两宫太后随即宣布,将载垣、端华、肃顺等解除赞襄政务大臣任,革职拿问。十月初三日,两宫太后命群臣议载垣、肃顺等罪。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均令自尽,肃顺。其他顾命大臣或革职、或发遣。载垣为第一代怡亲王四世孙,的后裔,属近支宗室,排在载字辈。端华为郑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属远房宗室,故不排字,但郑亲王爵为“世袭罔替”八大铁帽之一,将端华夺爵赐死,在上也是非同小可的大事。端华死后,王爵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同治三年(1864)七月,奉旨赏还郑亲王世爵,由济尔哈朗的另一支子孙承志承袭。再说肃顺的结局。那拉氏对肃顺恨之入骨,政变成功后,决意杀戮不贷。诏书中说:“肃顺之悖逆狂谬,较载垣等尤甚……斩立决。”那拉氏早与肃顺结下怨恨。据说咸丰帝曾因那拉氏“忤旨”(违背皇上旨意)事与肃顺商议对策,肃顺建议效用“钩弋故事”,铲除那拉氏,仅留其子。西汉武帝喜欢之子,想立为太子,又担心弗陵幼小,母后专权,为稳定刘氏政权,在生前将钩弋夫人赐死,又将其子立为太子,即后来的。这就是“钩弋故事”。咸丰帝在位11年,所生皇子,只载淳一人。慈禧敢于顶撞皇上,也是因为恃子而骄的缘故。肃顺请咸丰帝效“钩弋故事”,是他的远见。但咸丰帝心有妇人之慈,没有采纳肃顺的建言。一次酒醉,不慎把肃顺的话泄露给那拉氏。那拉氏对肃顺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肃顺被押赴菜市口刑场,由睿亲王仁寿担任监斩官。据时人记载:肃顺身肥面白,白袍布靴,被绑缚倒置牛车上。车过骡马市大街,路旁看热闹的儿童欢呼:“肃顺也有今日吗?”一些人拾起瓦砾泥土向他扔去,顷刻之间,面目模糊一片。将行刑,肃顺仍谩骂不止:“想不到,受了小娘们的算计。”肃顺不肯下跪。就用大铁柄敲断他的两腿。清朝定制,宗室行刑,在自尽,不赴刑场公开斩决。肃顺因比照叛逆例,所以绑赴菜市口行刑。慈禧、奕?剪除政敌,逞快于一时,丝毫不顾及天潢贵胄的颜面。肃顺富于权变,任事果断,最终却身首异处,栽在那拉氏、恭亲王的阴谋之下。肃顺被关入宗人府后,与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同聚一室,曾抱怨二王未听其建议,果断处置那拉氏等人,以致落得今日下场。二王无言以对。其实,落到如此下场,作为八顾命大臣主心骨的肃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一,恭亲王奕?身为皇叔,在亲王中最为显贵,作为钦差全权大臣签订和约,在留京的王公大臣中声威显著。肃顺等顾命大臣不仅未能争取奕?等皇族实力派,反而加以排挤,促使其与那拉氏联手,酿成了宫廷政变。其二,肃顺锐意求治,不惜严刑峻法,因此积怨甚多。他却无所顾忌,依仗皇帝的恩宠,为所欲为,在朝中树立了许多对立面。其三,肃顺忽视了“枪杆子”的重要性,未能得到京畿一带手握重兵的二大臣和胜保的支持。钦差大臣、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领兵在山东镇压捻军,上奏捷报内有“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等语,八大臣联名函告他“不宜书写皇太后字样”。僧格林沁复函反驳,说“嗣后奏报,仍不敢不如此缮写”。肃顺与二大臣本有积怨,明知他们尊奉皇太后,却束手无策,大权独揽,却没有军事上的支撑,最后的失败是很自然的。其四,肃顺对那拉氏与奕?的联手缺乏清醒认识。虽有清除那拉氏之心,行动却不果断。结果棋差一着,满盘皆输。因为这一年是农历的,所以这次政变又被称为“辛酉政变”(或“”)。从此,确立起两宫太后(一为钮祜禄氏,后来尊号叫,又称;另一为叶赫那拉氏,后来尊号叫慈禧,又称西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辅政的新体制。咸丰帝死后,顾命大臣曾为载淳拟定“祺祥”的年号,至此改年号为“同治”,意思是两太后一同治政。祺祥年号用了两个多月即罢废,在清朝历史上是最短的。市井中流传的歌谣这样唱道:祺祥坐了不两天,一个香炉两蜡杆。香炉指肃顺被杀无头,蜡杆指载垣、端华自缢而死。此后不久,开始了慈禧太后专权四十余年的历史。和硕郑亲王世系()(承序:济尔哈朗、济度、、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丰讷亨、积哈纳、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至、凯泰、昭煦,历十代二十六王)
:显祖孙,太祖三弟六子,和硕郑献亲王济度:济尔哈朗二子,和硕简纯亲王(改号简)德塞:济度三子,和硕简惠亲王喇布:济度二子,和硕简亲王(后追革爵)雅布:济度五子,和硕简修亲王雅尔江阿:雅布长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费扬武:济尔哈朗八弟,追封和硕简亲王傅喇塔:费扬武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福存:傅喇塔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德沛:福存子,和硕亲王巴尔堪:济尔哈朗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巴赛:巴尔堪子,追封和硕简亲王奇阿通:巴赛子,和硕亲王丰讷亨:奇阿通长子,和硕简恪亲王积哈纳:丰讷亨子,和硕郑恭亲王(复号郑)乌尔恭阿:积哈纳子,和硕郑慎亲王端华:乌尔恭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经讷亨:奇阿通二子,追封和硕郑亲王伊丰额:经讷亨子,追封和硕郑亲王西朗阿:伊丰额子,追封和硕郑亲王承志:西朗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松德:积哈纳子,追封和硕郑亲王庆至:松德子,和硕郑顺亲王凯泰:庆至子,和硕郑恪亲王昭煦:凯泰子,和硕郑亲王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舒尔哈齐和东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