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些坏家伙们百度云盘中字的问题比49字还多?

49万字,字字有用!王健林就靠它管理13万人
我的图书馆
49万字,字字有用!王健林就靠它管理13万人
导读万达制度虽然给人们设定了游戏规则,但在这个规则里,它充分抓住人性弱点,并从人性的欲望中汲取营养——虽为约束人,但一切从人出发……来源:万达集团(微信号:guojiwanda)作者:企业文化中心  这两天,万达有一场所有员工都要参加且不能挂科的考试。全部线上进行!  考试要求如下——(一)参加考试人员须在指定日期内完成考试,否则一律视为不及格;(二)如本单位≥10%人员不及格,集团将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该单位年度评选先进资格;(三)不及格人员参加补考,如仍不及格,扣罚当月岗位工资20%,并取消个人年度晋级资格。  这是什么考试,这么严格?万达弄啥咧?  这是万达2016年制度考试。看看上面几条考试要求,就知道万达做事要求极高,即便是一个制度考试。不瞒各位,在你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万达都是大事,并且会被办到极致,这也是为什么你老觉得万达人“较真”的根儿。  很多人对万达制度“较真”的记忆,是从这个片段开始的——  如果有一天,你8点-18点没有穿正装,不但你,连你的部门领导也会被扣钱,每人200,扣你没商量。而且,女生的裙子若在膝盖以上,裙边距离膝盖不得多于10cm……你以为只是穿裙子量量尺寸这么简单吗?你还得穿丝袜,颜色也给你规定好。有点“奇葩”,但你得承认,着装规范了,员工看着就是精神。精神地去工作,效率能差吗?  万达制度管控事项6827项,全都是这个风格:实用!49万字,没有一句废话。正是靠着它,万达的管理在业内独树一帜,这也是王健林管理13万员工的法宝。万达的制度涉及各个系统、部门,万达君实在是不能泄密太多,小命要紧啊,所以只能拎出几点让大家过过瘾。1&强大的信息化,让你羡慕地挠墙  你们公司的印章使用情况是怎样的?估计所有人都会先打印一个表格,然后写明原因,挨个找领导签字,一路签字完,一天过去了。  万达目前管理印章共计6944枚,日均用印5000余次。这么大的用量,万达的方法是什么呢?说多了就泄密了,给你看一部分。事 宜审批流程公司用途的一般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拜访函、介绍信、情况证明、二类工商变更等)JTXZ020:经办人—部室(公司)总经理—法律事务中心总经理—分管业务副总裁—集团办公室主任—分管行政副总裁个人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办理签证、社保、户籍、子女教育等须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其他制式文件)JTXZ021:经办人—部室(公司)总经理—法律事务中心总经理—集团办公室主任—分管行政副总裁  是的,一个印章,要经过这样的流程才能盖上。为什么这么严格?有个词叫爱惜羽毛,这就是万达爱惜羽毛最直接的体现。对自己办理的每项业务负责人,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有效地保证合作方的权益。跟这么一个认真的单位合作,不觉得踏实吗?  目前,万达制度管控的信息系统共98个,包括OA系统、模块化系统、e-HR系统、印章管理系统、成本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及安全管理系统等。管控事项共6827个,可固化在信息系统中的事项共6188个,信息化率达到91%。万达制度已经高度流程化,这就避免了人情、遗忘、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再给你介绍个万达人每天移动办公的法宝。?  这是企业级微信——万信的登录界面,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5万,日访问次数超过32万,每日移动审批量高达4.2万条。  这里面有什么?涉及OA审批、报账系统、会议室预定、任务督办、内部办公交流工具、社区、微网站、还有智能机器人……真正做到了一机在手,随时随地办公。  那什么,我们内部的聊天工具也有钉一下,然后撤销功能噢。万一跟领导、同事说了不该说的话,还是可以撤回的,时间可比2分钟长。比如——  万达为什么要全面信息化?  除了效率的问题,根本是在于万达制度设计注重堵漏洞,不给员工犯错机会,而不是事后处罚。2&简单“粗暴”的制度才是好制度白日依山尽,全部是表格,离离原上草,全部是表格,日出江花红胜火,放眼一望是表格,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全都是表格……  这些年,万达的制度几乎全部用表格来呈现。字数越来越少,那能表达清楚吗?能有效管理?  王健林对万达制度提出这样的要求:制度不是字数越多越好,尽管业务,字数减少,还要把事情说清楚。  于是,万达对制度的形式做了大胆的调整。去除不必要的描述性语言,只体现“干什么、怎么干、谁负责、谁审批”,将传统的文字表述转化为以表格为主,以文字为辅。通过表格体现业务逻辑,把工作事项、要求、标准、时限、责任人、相关人员、最终审批人、审批流程等一次性说清楚。  这就好比一个妙龄女子,人家也在减肥,减掉赘肉,该有的全都有,还是前凸后翘有猛料,不像你该有的都减没了。审批事项与非审批事项1)审批事项:仅限审批人决策、批准的事项2)非审批事项:下发、告知、报告、报备、会签、抄送等事项管理要求过程性、未定性事项不得通过OA发起审批人与审核人1)审批分为审批人和审核人2)审批人原则上为集团领导或部室(公司)负责人,对审批事项履行决策、批准职能3)审核人通常为相关业务责任人,负责制度合规或事项核实,协助审批人做出判断和决策审批时限1)审批人对重要、紧急类事项须在24小时内完成审批;有特殊约定时限的按特殊要求执行;其它事项须在48小时内完成审批(非工作日除外)2)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批的,每超限1日处罚100元/事项(非工作日除外)  这个表格里不仅有只体现“干什么、怎么干、谁负责、谁审批”,最关键的是,对于发了OA得不到批复这件事,也进行了约束,这是今年修订制度后的新变化。  哪个领导不忙得颠三倒四的,领导一忙顾不上批复很正常,但是这次新制度说了,再忙也得在规定时限内批完,再大的领导,扣你没商量。嘘,即便是王健林,如果忘了批,也是该扣就扣的。不过,这种几率几乎是0,因为,人家就算晚上有重要活动还要利用间隙的半个小时健身呢,这么会安排时间的人,怎会遗漏工作流程?  万达实行亲属回避制度,但是什么样的亲属要回避,回避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只知道看不到舅老爷家的小舅子的二表姨。这个表格让你一目了然。亲属回避员工的亲属不得在全集团范围内任职人员亲属关系本人1)配偶2)父母及配偶父母3)子女及子女的配偶本人或配偶1)兄弟、姐妹及双方兄弟、姐妹的配偶2)兄弟、姐妹的子女及双方兄弟、姐妹子女的配偶3)堂兄弟、姐妹或表兄弟、姐妹  直接、简单粗暴、有用,这就是万达的制度。你家的制度多少字?有用还是形同虚设?你心里琢磨下,说出来。3&与时俱进 一箭双雕  时不时地网上就会有这样的稿子出来:“王健林为何能此次踩对点”,“万达转型为何总能把准脉”,万达君只能说,你咋这么聪明呢!  万达确实有与时俱进的基因, 这从万达制度演变史就能看出来——  1988年成立,1990年就建立了成体系的制度,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制度不断细化完善,字数逐渐增加,2010年达到135万字,制度内容基本成熟。此后,每两年,万达修改一次制度,为的是要与时代保持同步,及时适应新形式开始新干法。  举个栗子!早在2014版制度里,万达就对部分系统实现了制度“双语化”。这次,“双语”内容又有所增加,为啥?从AMC开始,万达开始了国际化进程,马竞、盈方、铁人、传奇等等……在牛津大学演讲时,王健林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闯闯。”并提出了万达国际化的目标:万达集团2020年要成为世界一流跨国企业,万达集团资产、收入、净利润等核心指标综合排名要进入世界前三十名。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外籍员工的数量不断增多,不增加双语制度行吗?  另一方面,这次制度修改,根据万达业务最新发展,新增金融、境外项目、国际业务、体育、五洲发行等管理制度。它们都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他们借助这次制度修订机会,把所有业务的管控范围,业务发展的方向,运营模式进行了梳理。比如金融集团,它的风险管控怎么管?管控什么?怎么定位?……借这次制度修订的机会把整个公司的战略、业务管理、市场本身定位等做了同步的梳理。  不但与时俱进,还能敦促系统趁机梳理业务,可谓一箭双雕,万达的制度就酱霸气。  除了业务的调整,2016年新制度中,做了一项大调整。  你们知道,万达高薪,对员工舍得花钱,但是,万达也会有所有企业都遇到的问题噢——老员工薪水总是涨不过空降来的新员工;很多员工进来的时候工资低,就算晋级了,也要严格执行制度,限制级数或幅度,导致很多领导拿的比员工还低,你说这工作咋开展?  万达业务不断地拓展,不断地与市场接轨,那么反观到内部的人力资源以及薪酬也要有与市场接轨的变革,最关键,员工是宝啊,人就是一切啊,得让有能力的人与岗位工资匹配啊。考虑到这些因素,万达领导们一合计,这次制度修订专门对工资这块实行了“定岗定薪”。  这个修改,不知道让多少老员工泪流满面,因为历史遗留制度而无法与职位匹配的工资,看样子是有希望“在其位有其工资了”。  能抓住员工的痛点,并给出合理解决办法,这样的制度,谁敢不服呢?  万达制度虽然给人们设定了游戏规则,但在这个规则里,它充分抓住人性弱点,并从人性的欲望中汲取营养,虽为约束人,但一切从人出发,相信“人欲即天理”,并以此去设计既能洞察人性又能把控人性、激发人性中的真善美,所以,从某种层面来说,这是一部人性解读秘笈、爆品。  制度是爆品?这种结论从何得出?  首先,万达制度设计注重堵漏洞,不给员工犯错机会,而不是事后处罚。王健林说,“‘不靠忠诚度靠制度’。现在社会诱惑多,忠诚度也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制度设计必须建立在不信任任何人的基础上,以防范风险。”  其次,它抓住了人性中的“懒”,所以在制度设计中强调能用、好操作,一切表格化,信息化,减少线下沟通的繁琐流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虽然业务不断调整,但是对人的关照却始终在与时俱进。比如,对于薪酬这块,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具有市场竞争力。  那么,夸到这里,万达君早已不好意思,最后问个问题吧——  如果把万达这套制度做成商品卖出去,能不能有市场呢?你会买吗?
馆藏&19697
TA的最新馆藏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还是强国? 26849字 投稿:曹岱岲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还是强国? 26849字 投稿:曹岱岲
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在党的( )。 正确答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 )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政府和市场 我国的国体是( )。 正确答案是:人民民主专政 在改革…美国大国和平崛起之借鉴意义 The Lessons from the US Peaceful Rise as a Great Power 刘 岩 (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英语系 北京,100091) 本文通过剖析美国国家软实力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国家硬实力…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距“政治大国”真的很远 中国是大国吗?从人口看,是,13亿4千万,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从经济总量看,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国际政治领域的“大国”,并不是人口大国,也不单纯靠GDP衡量,而是从全球影响力、国际自由行动能力以及自我利…
组员及分工情况组长:郑建信成员:程来华、周星、陈伟林、钟文燕、张雪勤、肖垂英、黄玉燕分工情况:1.程来华、周星、陈伟林、郑建信负责“中国成 为最大制造国”有关内容 2.肖垂英、黄玉燕负责“制造业大国不等于制造强国”有关内容 3.钟文燕、张雪勤负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有关内容 4.PPT设计者——周星 制造大国还是制造强国不管大家承不承认,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国家富裕了,军队强大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市场繁荣了,工业,农业生产效益高了;这是国人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我们通常用的指标是GDP。下面我们就看一组趋势图吧,可能你们会觉得这跟我们的主题没太大关系,但是我们只是为了让大家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毕竟数据更有说服力: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007年略超德国,到2010年为5.8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5.4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而5年前中国还只有2.3万亿美元,只占日本的一半。这无疑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且不说这数据的可靠性吧,但是中国的发展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这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GDP排第二,当然来之不易,我们为之高兴,但也不必忘乎所以,更不会被人忽悠。今天的中国,不当头,也不会做附庸。不惹谁,也不怕谁。中国不会威胁别人,也不会受别人威胁。中国成全球最大制造国说到中国经济一定不能不提中国制造业。众所周知,中国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在出口贸易中亦是如此,没有中国制造业,中国也不会有如此成绩。改革开方以来,中国制造业乘着改革的春风快速发展,通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制造业的确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其主要有如下几点: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额逐年上升,从外贸总额来看,已由1992年的1655.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底的1.8万亿美元。1983年中国的出口仅占世界总出口1.3%,居全球第15位;2007年中国从全球贸易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超过德国。而2010年中国的贸易规模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贸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发展为制成品大国:通过国际贸易,中国逐步融入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之中,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上升。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我国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转变,即由改革开放初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的54.8%,工业制成品占45.2%;到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变为25.6%和74.4%(机电占17.9%),工业制成品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进入新世纪以来,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06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分别为5.5%和94.5%(机电占56.7%),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比重超过90%,而且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已占出口总额的29%。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能源、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化工、建材、纺织、家电、电子等十几个行业百余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通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告别资源密集型分工地位,在国际分工中地位有了提高。3、制造业利用外资长足发展,投资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同时,外商投资的产业链延伸和配套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逐步增多。4、 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部分行业已开始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或引进外国技术、资金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竞争能力提高。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则有关制造业的最新消息吧:著名经济咨询机构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在日宣布,按产出计算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增加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相比之下美国去年制造业产值增加值仅为1.952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9.4%,略高于美国的19.4%,这表明中国取代美国成全球最大制造国。同时,2010年全世界制造业产出增加值为10.078万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9.7%。就这则新闻,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我们也找了一些数据: 通过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历史我们知道,中国上一次成为世界最大生产国是在1850年,当时中国长期的人口增长和技术优势即将结束。后来,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成为工业产品的头号生产国,并占据了这个位置近50年。1900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生产国,并保持达110年之久。美国经济学家表示,中国重新夺回制造业产出桂冠,标志着“经济史上一个500年的周期走到尽头”。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则新闻有什么感受,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不过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怀疑。其实,这数据确实有值得怀疑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像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大国这样的说法已不是第一次。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机构或学者总是喜欢将“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冠军”当成一个话题来反复传播?答案可能有好几个,一是没话找话,跟中国“套近乎”;二是自我的警觉;三是众多预言中的一个,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学者曾无数次预言日本、甚至印度制造业将超美国,中国无非是这些假想对手中的一个。为什么各国会如此紧张这个“第一”呢?这个就得看历史了,大家觉得现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算得上是制造业强国吗?我个人觉的是,可是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强国啊,他们也是从大国开始的啊。事实上,中国制造产量“全球第一”的含金量并不高。第一,环球通视有限公司的数据统计以美元计算,去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这是中国制造业产出比例明显上升的原因之一。其次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上仍然没有太大突破。2010年全球最有价值的500个品牌,中国制造业品牌只有17个,且前100名榜上无名。第三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远低于美国。美国制造业只有1150万工人,而中国制造业雇用了1亿人。据统计,中国制造业2009年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6.91%,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仅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下游;与此相对的是,2009年,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7.7%,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不管怎样,请相信中国制造业在量上超过美国并不奇怪,我之所以怀疑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到来。基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中国制造业具有稳定的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第一,中国有持续的劳动力。中国由于13亿人口的巨大基数,可形成一批又一批的内地农民逐步加入制造业大军的态势。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15年后,仍然能持续地保持较低的工资水平,仍然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其次,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规模经济性。13亿人口的巨大的国内市场,使得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规模,能高于其他任何国家。这种规模经济所能带来的利润的想象空间,不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投资,也吸引着最先进的技术(技术的先进性和规模经济性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形成良性循环。其三,竞争力来自企业所在地区的外部经济性。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地区这三大产业集群群体(groupofindustrialclusters)。在这三大经济区域,同样的产业链交错、并存,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合作;既形成了专门技术(know-how)以及经验的溢出(spill-over)、转移和共享,又形成了世界上其他地方很难达到的较低的交易成本和极强的配套能力。其四,企业所在的全球性网络的外部经济性。这三大产业集群群体,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运作的推进下,通过在这些地区中已建成的达到世界等级的高速公路、港口、机场和全球的矿产资源,零部件供应点,市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以中国的制造业基地为中枢的全球性物流网络。最后,中国正在建设为这三大产业集群群体服务的研究和开发基地。这三个经济区域传统上就是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地方,每年都有数百万的新的工程技术人员加入这一队伍。因此,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不等于制造业强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比重的提升和位次的前移,是必然的结果。但是,这并不代表制造业水平的同步提高,更不代表“制造大国”就是“制造强国”。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从质量来看,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处于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做嫁衣,中国的产业工人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创造利润。而从结构来看,中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服务型制造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有2.2%。我们来看个表格,由于资料有限,也许有所偏差,也请同学们可以批评指正。但是都少还是可以说明一些产品结构性问题:通过这个表格,利用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和中国都应该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想而知,那些产品附加值低,哪些产品附加值高。事实证明中国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远远低于美国产品。这也就是为甚么我们出口一大车衣服只能换取一块小小的芯片。这样看来,我们敢自称是“强国”吗?不过,在人们工业时代的历史记忆里,将美国制造业首度超过英国作为“美国崛起时刻”的标志,所以一些人将中国制造业超过美国也看作是一个“新的赶超时刻”。当然,这有点夸大其辞。在所谓的全球后工业潮时代,制造业的地位已经弱化了。比如美国制造业1.95万亿,但美国的GDP已经高达15万亿,只占13%,美国已经是以服务业立国。中国2万多亿美元的制造业产值,约占GDP1/3。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非强国。比如制造业高附加值的部分在美国,低附加值的部分在中国。按照流行的观点,中国的制造业是粗放扩张式的,完全靠数量堆积,而美国制造业则是靠不断提高生产率,是集约式增长。其实这样说有点不公平,我们并不认为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比美国人低那么多。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其实一直在飞快增长。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制造业深入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提高10%,中国不变,那意味着美国的实际收入会上升10%,因为这是美国生产效率的提升,好处当然是美国人得。但是,在全球化下,美国TFP的提高好处其实“扩散了”(所谓溢出效应),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人生产效率提高可能来自于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那么美国资本为了利用中国的土地和劳动力,将新的生产线技术或者管理方式带到中国的合资工厂里面,于是TFP提高的好处中国也分享了,中国的TFP也提高了。所以,像中国这种全球自由贸易的“优等生”,极大地利用了发达国家TFP的扩散。试想一下,如果中国跟改革开放以前一样还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贸易对手的TFP提高将会转化为本国贸易条件的同等参与全球化,利用比较优势接受全球制造业的分工。举个例子,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如果幅度恶化。这就是伟大的自由贸易学家Bhagwati(巴格瓦蒂)理论的精髓。按照经济学家Chang-Tai Hsieh和Ralph Ossa最近发表论文《A GLOBAL VIEW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里面的观点,中国制造业的TFP增长率近年来保持着15%的水平,这个数值可能比较高一些,国内主流观点认为大约是11%的增长水平。相对而言,美国的TFP增长率要比中国低得多。不需要自卑的是,中国制造业一直在努力追赶,那么造成1150万美国工人的产值水平等同于1亿中国工人的背后因素是什么呢?主要是国际价格体系。打个比方说,就像五星级酒店里面的咨客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湘菜馆门口的咨客,那是因为前者对应的是更高购买力的需求者、更高的资本密度等等。所以,我们的制造业的问题并不是效率低下,也不是工人不努力,也不应当为TFP发愁,而是我们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处于知识分工价值体系的下游。美国成为上游价值链,不是靠工人,而是靠美国公司的研发水平、核心技术的能力。这种上游价值链作用于国际贸易价格体系上,“放大”了美国工人的能力。所以,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强国的关键,是政府应当创造弥散于社会的创新气氛,激励中国企业获得核心技术,这需要严格的货币中性金融平等、低税收激励企业留存于技术投入、不单纯以就业量看待企业发展、创造行业自由进入和自然淘汰的环境。根据联合国数据,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2009年,美国制造业产值比中国制造业产值高出45%。美国依然保持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与1980年美国占全球制造业22%份额相比,2009年为20%。此外,美国制造业也变得越来越高效。2009年,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7.7%,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为何那么多美国人认为美国不再生产东西了呢?部分原因是,我们被日常看到的事物欺骗。在超市购物时,你会看到许多衣服或电器上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美国则制造需要更多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产品,如飞机、半导体和机械等。经济学告诉我们,事情本该如此。由于中国拥有众多低成本劳动力,高工资收入的美国无法与中国在需要大量工人生产的产品上竞争,如玩具、服装、家用电器等超市可见的产品等。在美国制造这些产品太过昂贵。但美国在科技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上仍极具竞争力。在此类产业中,工资收入影响不大。美国可以利用相对于中国在专业技术和创新领域的优势。这就是美国向中国销售飞机,而中国向美国销售牛仔裤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作为制造业者的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中国正在吞食全球制造业这棵大树底端的果实。中国也希望生产汽车、飞机和轮船,但这并不容易。尽管一些中国公司在更为精密产业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如华为),但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仍在科技、质量控制、管理、专业技术以及其他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因素中落后。这就是你在美国的公路上看不到中国汽车的原因。中国充其量只能说是制造业大国,而不是制造业强国,真正的制造业强国是美国。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市场。什么叫做产业链竞争,我就想以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是玩具的一种,中国和美国之间曾经针对芭比娃娃产生了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对我国的玩具出口品牌进行了诸多挑剔,包括含铅量过重啊等等的问题。可是当我听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就想含铅量过重,因此要退货,可是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放这么多的铅呢?不是你产品设计要我这么做的么?大家再想一想,以芭比娃娃为例,我们制造芭比娃娃过程当中,我们破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剥削我们的劳动,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制造出价值一美金的芭比娃娃,但是最后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格是九块九毛九美金将近十美金。我请在座的同学回答我一句话,从一块美金升值到十块美金的的过程当中,十减一,九块美金的价值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过去的讨论只是针对一块美金做文章,包括产业设计等等,这都是忽视了产业链竞争的重大特点。同学们想一想,九块钱是从哪里来的,九美金的价值是谁创造的。我们大致可以把产品的生产到销售分为六个环节:第一产品设计,二原料采购,三长途运输,四订单处理,五批发经营,最后一个是零售。这六大环节创造出了九块美金的价值,而他们这六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一环,而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的。那么在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名词之下叫做国际分工,我们中国企业分派到哪一块呢,分配到价值最低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剥削劳动的什么——制造环节。而其他有价值的环节基本上全部掌控在欧美各国的手中。也就是说,当我们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动创造出一块钱血淋淋的产品之后,美国就制造再创作出九倍的价值。当我们创造出一万美元的价值之后,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制造出九万美元的价值。因此中国越发展,美国越富裕。这就是产业链竞争的影响,这是不是各位同学第一次听过。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以一为主而不是一个以六为主的产业结构。我们被定位在价值最差的制造业环节,这个制造业环节的特征就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动力。而六大软环节,既不剥削劳动,又不浪费资源,更不破坏环境。却能创造出九倍的价值,大学生在这六大环境当中才能有学有所用的优势,才能替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今天不这么简单。以我国制造业而言,2006年,还有可能达到百分之五的净利润回报。07年呢?百分之二左右吧。08年今年呢?可能是负的吧。那么我们制造业的困难不是我们不勤劳,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一开始就处在整个产业链结构中最没有价值的一部分。《纽约时报》日前对苹果公司新款手机iPhone4的供应链进行解剖,结果发现,一部售价600美元的iPhone4,所需材料成本约为187.51美元。其中,约80美元的材料是韩国的产品,美国、德国和日本一些公司则提供另一些材料。将这些元件进行组装的富士康等中国组装企业,则只得到每台6.54美元的酬劳。而苹果公司在每台iPhone4上的获利高达360美元,即利润约为60%。不知通过以上的举例分析,大家作何感想?不可否定,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很大发展,这得益于全球亢奋的市场需求。即使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起码在产值数据上仍能令人聊以自慰。但是,基于理性和清醒的认识与判断,我国制造业依然是大而不强,有一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中国制造业目前居世界第一位,但影响力不大,并且制造业存在明显的结构缺陷,表现在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是明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老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如下:1. 生产率低下虽然前面我们提到,生产率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但却也不可忽视。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与德国相当,可以说是个制造大国。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的劳动力便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但两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比拼是看生产效率的,即单位产品(或相同产品、产值)所消耗的人工成本。美国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8倍,但是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增加值,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是中国的1.3倍,日本和中国比,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9.9和1.2,这已是十年前的数据,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升了很多,换句话讲,我们的生产率在不断降低,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供应市场掩盖了这一趋势。同时,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国主要工业产品有80%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大量的生产能力放空;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又严重缺乏,重要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这也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2. 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对外依赖度达50%,60%以上的装备需进口,科技对发展的贡献率仅占30%,发明专利只占世界总量的1.8%,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外来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支撑。支撑中国企业生存的条件:一是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靠低价格竞争,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积累;二是依靠宏观经济高速发展支持下的本土市场优势,强宏观,弱企业。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掩盖了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尴尬,如果这种不利局面还不改变,接下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会面临严重障碍,中国的制造业可能会为此付出很大代价。3. 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制造业是规模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但由于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体制,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的状况十分突出,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4. 低端产品生产扩张过度,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企业长期盲目扩大产量,导致我国制造业在低附加值或低科技含量产品生产方面能力过剩,382种主要工业品中87%供过于求,而高科技工业品仍严重依赖进口。5. 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较低。尽管近些年国家强调技术革新,但技术对产出的贡献率仍很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418%,而美国制造业在2000年人均产值为86559美元,是我国的1817倍。另外,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2%,而发达国家是42%,工业污染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10倍。还有,我国产品的增值率为30%,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48%,47%和41%。这说明,我国制造业投人与产出过程中存在过低的资源利用率。6. 缺乏管理技能和全球营销技巧,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我国许多公司仍然没有按照国际惯例改变其管理,导致企业竞争力大打折扣,而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导致制造业出现无序的价格竞争。同时,我国的企业非常缺乏全球营销经验,主要依靠国外分销商或合作伙伴在国际市场上推销中国商品。7. 缺少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排名榜的前100名中有57家制造企业,33家属于后50位,24家打进前50名,仅3家挤进了前10名的行列,其中2家属于能源行业,1家属于汽车行业。从前10名的行业分布特点看,能源业、电信业以及金融业发展较快,而机电、化工等制造业则相对实力较弱。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庞大,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与之相差甚远,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全球500强的榜单上也仅在第81位,营业收入换算后仅相当于同行埃克森美孚公司营业收入的2.1%;而中国一汽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仅为通用汽车的7.147%。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一、必要性分析第一,正如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的,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制度约束和结构约束较为明显和突出,这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非均衡性,需要通过经济增量来逐渐理顺结构障碍进而吸收和消化过剩劳动力。一味追求总量的高速增长,通过政府投资推动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扩张,结果可能加大这种非均衡增长特征,导致增长与就业相背离,并使得增长成本偏高。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增长往往具有较强的短期性,不仅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且经济一旦陷入停滞,会有很强的破坏性和副作用。而发展制造业,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套型”制造产业结构体系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第二,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对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较快发展提出了需求。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制造业总量的扩张可以吸纳就业,而且制造业带动的上游与下游产业的发展也将促进就业的发展。一个合理的制造产业体系能最有效地接受国外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和辐射,从根本上避免辅助性技术转移过多,核心技术难以有效嫁接的弊端。简单和辅助性的技术无法提升中国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只是通过对劳动力的简单替代降低了工资成本,这种发展模式也是增长同就业出现背离的原因。其深层次根源在于中国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体系完整且功能完备的制造产业体系。第三,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力发展制造业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最优路径之一。构筑一个体系完整、层次分明而富有弹性的制造业体系,使其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核心发动力,进而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不仅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而且也会在增长和就业之间建立一个具有正反馈性质的良性通道。人多资源相对较少,金融等服务业不太发达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的长期竞争优势还是制造业第四,从中国制造业本身的结构特点来看,中国有着强大的基础性制造产业和高端技术,较为缺乏中间性技术以及相应的制造产业。基础性制造产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兼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双重特征,对劳动力有着很强的吸附作用。在中国,这类产业往往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且不具备该类产业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发展空间巨大地点制造产业却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对于高端技术和中间技术而言,其相应的制造业往往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这类产业是制造产业的核心,对外将承接国际先进技术的转移,对内有较强的前后关联效应,是对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制造业更是如此。从国际经验来看,其关联产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国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最大程度地接受国际制造业的转移,需要自身拥有结构较为完整、体系较为健全的制造业体系。第五,第三产业是一种派生需求,对于一个大国来讲,若无强大雄厚的制造业的支撑,三产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同时制造业的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乡镇企业和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兴衰。而这两部分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重要保证。MarcelloEstevao和SaulLach(1999)对美国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制造业对吸纳临时性劳动力和服务产业的劳动力有着积极作用。第六,为统筹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需要较快发展,而在此过程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其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制造业的发展又可通过积聚与带动效应,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进而共同促进就业,最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二、 策略单纯讲些理论的东西我总觉得很空洞,因此我想一改传统,结合别国经验和例子来具体讲对策,希望这样能过更容易让人人接受。讲对策的话我是从两方面出发的,一个是国家的做法,另一个则是针对企业。(1)对国家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几乎所有的经济大国都是借助工业化起步的,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在世界经济史上,至少有三个国家可称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大国,这就是英国、美国和日本,是制造业让这三个国家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殿堂。当然,在一定意义上,德国也不例外。如今我们都可以称他们为制造业强国了。可他们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强国啊,总会经历一个过程的,在这过程当中自然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英国所以成为世界工厂,主要依赖的是其拥有先进的技术,美国的崛起靠的主要的是其自然资源和社会建制,那么,第三个世界工厂日本呢?日本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纪初就跻身列强行列,并在二战战败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关键在于它在制造业领域的长足进步。 而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我觉得最值得借鉴的是德国的经验,特别是德国纺机业的发展经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中,英国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世界纺机业的霸主。德国纺机业的全面起步开始于19世纪中期,主要集中在莱茵河低地和Swabian地区的Saxony-Thuringen。受当时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民族纺机工业还主要依靠英国和法国等纺机强国的技术输出。20世纪初,英法等纺机强国逐渐感到了来自德国的竞争压力,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向德国输出先进的纺机制造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开始寻找模仿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之路,并形成了以原东德的德累斯顿地区为中心的纺机生产基地。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纺机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显著提高,可以和英国、法国等纺机强国进行面对面的较量。由于德国在劳动力、工业基础、制造业体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德国生产的纺机设备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到30年代后期,全国45%左右的纺机设备出口到世界各地。战后初期,受到战争重创的德国纺机业又不得不面临东、西德分离的困境,英、法、美等老牌纺机强国重新登上了国际纺机市场的领先位置。与原东德相比,战后初期的西德纺机业基础十分薄弱。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原东德累斯顿地区的工程师、技术骨干和熟练工陆续来到纺机业基础薄弱的原西德创业。新建设的纺机企业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基地鲁尔地区的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等地。仅仅过了十余年,德国(此指原西德)纺机业就在60年代重新崛起,并夺回了原有的国际市场份额,此后一直稳居国际纺机业的排头兵位置。德国纺机业能够在战后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元气并迅速提升其国际竞争力,除了纺机业自身的努力因素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外部原因不可忽视:一是在战后欧洲经济重建和世界经济长期景气的大背景下,纺织服装业市场需求(德国、欧洲乃至全球市场)持续旺盛,纺机订单不断,客观上为德国纺机制造业提供了良好外部空间;二是德国马克与美元等国际通货相比处于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地位,长期坚挺的美元也使得美国纺机业饱受来自德国、意大利等低汇率国家纺机制造业的挑战;三是与纺机业紧密相关的制造业如化学、电子、钢铁、机械等部门在战后初期的迅速成长壮大,客观上也为纺机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四是英国和法国等老牌纺机强国的制造业在战争中受到重创,使得战后初期主要纺机制造国基本上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五是以艾哈德为核心的战后第一届政府在国民经济恢复、重建,以及建立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时间上看,德国纺机业的恢复与成长与德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崛起基本上是同步的。目前,无论是从产值、市场份额还是从技术、品种和质量水平上看,德国纺机业都站在全球纺机业的最前沿。自1957年德国以纺机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24%的成绩超过英国而首次登上世界纺机业霸主地位以来,一直稳坐世界纺机业的头把交椅。特别是1968年以来,德国纺机业始终以占全球贸易额30%以上的业绩领先主要竞争对手。今天,全德国130多家主要纺机设备制造商(大多为德国机械制造商协会VDMA纺机分会的会员)雇佣了约36800员工,年产值约39亿欧元,出口37亿欧元,占总产值比重高达94%。2000年德国纺机设备的主要出口市场为欧洲、亚洲和北美,分别销售了15亿欧元、11.5亿欧元和4.9亿欧元,增速分别为21.5%、29.7%和下降1.3%,亚洲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从出口国别和地区来看,美国、土耳其、意大利、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参见图)。从出口设备类别来看,零部件占29.8%,纺纱机占21.7%,针织、织袜机和簇绒机占18.7%,后整理设备占16.3%,织机占13.5%。德国纺机业竞争力形成与提升的基本经验纺织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装备制造业,也是德国竞争力最强的制造业门类之一。应该说,战后德国纺机业的迅速崛起并长期保持极强的国际竞争力是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的来看,德国纺机业的强盛得益于以下一系列重要经验。第一,开放与竞争性的市场体制。这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因素。如果说创新是德国纺机业的灵魂,那么,开放与竞争性的市场体制则是德国纺机业的基石。历史和现实地看,德国纺机业的兴起、发展壮大和竞争力提升都是在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体制环境下完成的。没有高昂的进入门槛,没有行政性垄断、区域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没有严格的贸易和投资保护,没有政府的财政补贴,没有价格歧视和价格联盟,没有混乱的竞争秩序,这些因素的综合效应就是德国纺机业的长盛不衰。实际上,不仅仅是德国,世界上其它纺机业发达的国家,如瑞士、意大利、日本、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其纺机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持续莫不是市场良性竞争的结果。第二,不断提升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德国纺机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同中国纺机业一样,德国纺机业也是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始起步的。所不同的是,德国纺机业能够成功地发展出一整套有效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体系,而不是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低水平“技术引进陷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纺机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在开放与竞争的体制环境下形成的,而不是靠政府提供贸易与投资保护形成的。在竞争性的市场体制下,德国纺机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外强劲竞争对手的竞争,还要面对国内竞争对手的挑战,只有不断地创新,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德国纺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通常高达20%甚至更高),形成独特的“技术高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壮大。在技术进步过程中,企业始终是创新主体和驱动力,而政府的作用则十分有限。今天,德国纺机业已经广泛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来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研发和制造业的周期、成本和风险。第三,高度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从技术经济角度看,纺机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不同,它的产品线更宽,产品类别和技术需求千差万别,以织机为例,包括无梭、有梭、喷气、喷水、箭杆等许多细分产品,而每一种产品又有几十种型号,这些细分产品由于工作原理和核心技术差别很大,通常很难共享一个或若干研发和制造平台。因此,每一个纺机企业实际上很难形成覆盖面很广的产品线,只能专注于一个或几个最具竞争力的细分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这就是为什么德国纺机企业通常呈现出很高的专业化水平,而不像我国的中纺机集团和太平洋集团那样能够提供全系列的成套产品(这并不意味着德国纺机企业不能生产成套产品,实际上,产品的成套化可由用户提出具体技术需求和技术参数后,由专业化的工程公司将不同纺机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成套组装)。实践证明,在纺机制造领域,“小而精”比“大而全”更有竞争力。如德国赐来福在全自动高速气流纺纱机、特吕茨勒公司在长绒棉纺纱、多尼尔公司在喷气织机、巴马格公司在高速卷绕机、纽马格公司和吉玛公司在短纤维生产线等领域,都是专业领域内的翘楚。此外,德国纺机企业在坚持高水平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还注重高水平的外部协作与产业配套,除了体现本企业核心技术的关键件外,其它能够标准化生产和外部配套的产品则尽可能地通过市场化采购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分散市场风险,而且可以集中企业优势资源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从全球制造业来看,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技术进步速率更快、知识和资产专业化程度更深、生产灵活性更强的发展趋势,“业务外包”(Outsourcing)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第四,全球化和本土化并举的产业发展道路。不能否认,德国纺机业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本国纺织业(纺机业的下游产业)的旺盛需求。然而,真正使德国纺机业维持长期兴盛的根本动力却来自于德国本土以外的市场需求。实际上,不仅是德国纺机业,世界许多装备制造业强国都面临着本国市场的增长空间受限,而下游产品的市场重心向低制造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的大趋势(如德国的烟机制造业和印刷机械制造业,瑞典的森工机械制造业,瑞士的纺机制造业和美国的发电、配电设备制造业)。德国纺机业的经验告诉我们,解决本国市场狭小和市场重心转移的根本出路在于走全球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全球化(globalization)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包括生产的全球化、采购全球化、研发的全球化、管理的全球化、营销的全球化和人力资源的全球化。而与全球化相适应的另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本土化(localization),它意味着企业只有在最靠近目标市场的地方组织现地生产、现地销售、现地服务和现地研发,才能在当地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实际上,德国纺机业近年来已经顺应全球化趋势,特别是纺织服装业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先后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和销售、服务机构。第五,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技术扩散与互动的良性机制。产业集群是世界许多制造业强国形成和保持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方式。正如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所言,“当产业集群形成时,一个国家无论在最终产品、生产设备、上流供应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会有国际竞争的实力”(参见迈克尔·波特(1990)《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2002年,华夏出版社)。德国纺机业之所以长期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实力,不能不说与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组织模式密切相关。德国纺机业19世纪中期的兴起主要集中在莱茵河低地和Swabian的Saxony-Thuringen地区,而战后的勃兴则主要依靠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等地纺机业的快速发展。今天,德国纺机企业基本上形成了以杜塞尔多夫、科隆、斯图加特、法兰克福、德累斯顿和慕尼黑为核心的五大产业密集区,集中了全国70~80%的纺机企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好处是很多的,其中一个重要益处就是技术与知识的扩散。纺机企业密切地分布在同一个或相邻的地区,便于改进技术和产品,促进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便于以技术人员流动为载体的技术扩散,便于客户需求的传播,也便于纺机企业在竞争压力下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第六,装备制造业的强有力支撑。德国纺机业保持长盛不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德国具有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它主要体现在:其一,德国具有完整和高水准的制造业配套体系,无论是从模具制造、数控机床,还是到动力装置和机械传动,德国制造业都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的水平,因此,从总体上讲,德国纺机业基本上不存在某个关键部件和制造环节的核心技术受制或落后于人的问题。其二,德国具有雄厚的制造技术传统与人才优势。德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制造传统的国度,可以说是一个“工程师的国度”。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在全世界屈指可数,而这又与其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企业培训体制、代际间的经验扩散密切相关。其三,德国装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始终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德国制造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前列,如德国制造业巨人西门子公司1999年申请专利数量达到1348项,位居全球首位。其四,德国装备制造业普遍实现了精益化、信息化和柔性化生产,其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以及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在全球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几点启示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当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制造”的时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谁来装备中国”并不是危言耸听。纺织服装业可谓是中国比较优势体现最充分、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制造业部门。但是,中国有一半以上的纺机产品来自于国外。2002年,我国从5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纺织机械产品,其中日本、意大利、中国台湾、韩国、瑞士和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大陆)出口纺织机械产品都超过了1亿美元(参见“我国主要纺织机械进口来源比较及分析”,摘自“锦桥纺织网”)。而2003年上半年共进口纺织机械及零件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参见“国产纺机技术滞后
进口量不断攀升”,摘自“国家机械网”,日)。从总量上看,中国无疑是纺机生产大国,也是纺机进口大国。更为重要的是,从产品竞争力上讲,中国还不是纺机强国。中国纺机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是今天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缩影。如何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德国纺机业是一面镜子,不仅映射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不足,而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它也映射出我国装备制造业调整和发展的方向。德国纺机业的经验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让开放和竞争性的市场体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消除一切阻断市场机制的制度性障碍。相对于其它制造业部门来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有经济比重还很高,东北地区等传统装备制造业基地正处于痛苦的转型期。尽管国内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但是新增制造业投资还是更多地转向了进口装备和流水线,特别是在数控机床、柔性流水线等高端产品市场,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的生产设备在性能、加工精度、可靠性、数控化和模块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国内装备市场竞争尚不充分,一方面是国内贸易与投资保护政策限制了外国资本的进入,另一方面是国内过多的行政性干预、地方性垄断、行政性垄断和“灰色交易”阻断了竞争性市场机制的形成。长期占据国内装备市场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尽管有政策“保护伞”的庇护,有国有金融机构的低成本融资和大规模的政府采购,但却没有能够发展和演化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所需要的体制和机制。加入WTO后,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新的竞争形势,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在同装备制造业强国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透明的、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消除各种非市场因素的限制,让所有的战略投资者拥有平等的市场准入机会,毕竟产业竞争力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环境下形成的。第二,必须形成可持续的自主创新机制和能力。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行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大约20年,而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也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超过60%,新兴工业化国家为40~55%)。我国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的只有20%。机械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到20年,主要机械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比重只有5%左右(参见周喜安、蔡萍“着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刊于日“经济日报”)。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可持续性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根本标志。中国在装备制造领域是一个“后来者”和“追赶者”,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也是“后发优势”的充分体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在经济起飞初期也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来完成技术的升级和经济赶超的任务。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依托前苏联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实力建立了完整的装备制造体系和技术体系,并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转型阶段,我们还没有真正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提高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增加科技投入力度,还必须改革现行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对能够从整体上带动我国装备制造技术升级的技术引进、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改造和技术转让等项目,国家应给予倾斜性的财税扶持政策;促进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和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率;发挥政府在基础性研究、共用性强的应用技术研究、重大技术研究和风险较大的技术研究等领域的支撑作用;鼓励引进国外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并将工作重点放到引进技术的消化、管理、人才培养和再创新上来;鼓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装备制造业,并建立面向中国、面向全球的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基地,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进行联合开发。第三,在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彻底改变目前我国多数装备制造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组织形态,推动装备企业在市场竞争和自由选择原则下形成高度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生产组织体系。要鼓励外资和民营的装备制造企业参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改组改造,特别要注重利用资本市场在兼并、重组和联合过程中的杠杆作用。政府要为装备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业务重组、产业链重构和组织体系重整提供保障,尤其是在企业“瘦身”过程中社保体系的建立,以及大量冗员的身份转换和再就业问题上,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第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融入全球化体系,鼓励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生产。资本的自由进出、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政府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和行政效率、公民的守法意识、政府与社会的诚信度、融资渠道与成本、创新的体制和机制、社会中介的自组织能力、产业配套体系、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商务成本高低等等,这些是任何一个产业快速成长并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与上述要求相比,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环境还急待改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能否迅速融入全球化生产和服务体系当中,将决定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前景,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环境的好坏。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下,改善投资环境,鼓励跨国公司本地化生产的政策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加入WTO后,由于执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投资项目中的技术要求条款和国产化比例等限制性政策将被禁止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放松对跨国公司战略性投资的限制,允许跨国制造企业在华设立独资企业(实际上,这也是它们能否将核心技术转移到中国来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并与国内装备制造业进行共用技术和先端技术的联合研发;鼓励跨国公司兼并、重组与联合国内装备制造业,将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纳入其全球化体系当中。第五,为产业集群式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集群式发展已经被实践证明其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装备制造业(如辽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机床制造,苏南的棉纺机制造,浙江台州的模具制造业等),大多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的产业格局。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式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这与我国许多低技术含量的日用消费品制造业(如纺织服装、打火机、鞋类、箱包、皮革、丝绸、玩具)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比较成熟相比,还存在较大落差。为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政府应该从软、硬两个方面着手:在“硬件”建设方面,政府在工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土地使用、专业市场建设等方面,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软件”建设方面,政府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创造宽松的竞争环境和市场秩序,特别是要为关键性“龙头企业”安家落户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其为配套企业的战略性投资所起到的“示范作用”;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共用技术的研发和成果扩散,规范竞争秩序,这是吸引高技术含量的装备制造企业区域性集中的重要条件;创造良好的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实践已经证明,人才的正常流动是技术扩散的有效载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途径。另一个对正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美国制造业的发展经验。自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在与日、德等国的竞争中,经历了一个“绝对强大——渐次衰落——重塑优势”的过程。在此期间,美国各界对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达成了共识,即无论什么时代,制造业都是一个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的重要生产部门。美国大力促进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通过产业升级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成功经验,对正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战后的美国制造业曾一度在全球市场中拥有绝对优势,占到全球制造业份额的40%左右。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在汽车、半导体等产业领域的赶超,美国制造业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日本的严重挑战。1985年,里根政府设立“产业竞争力委员会”,重新强调制造业对美国的重要性。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美国制造业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契机重新获得了优势。至90年代后期,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欧美等发达国家将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量向外转移;特别是2000年以后,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美国本土的传统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丧失并加速转移。但是,客观地说,目前美国制造业的产值产量仍然一枝独秀,在以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其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约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总额的1/5。此外,通过将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也充分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并通过对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的控制,获取高额利润。随着知识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虽然在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据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造业仍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年,制造业对实际GDP的贡献率为15%,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二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技术密集型的工作岗位。2006年,制造业提供了超过20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1420万个就业岗位直接与制造业相关,另外还有 600万个就业岗位与制造业间接相关。同时,制造业几乎提供了所有的高技能、技术密集型的工作岗位。而且,制造业的工资也远高于其他行业,2004年制造业的年平均工资为65000美元,其他行业为53000美元。三是制造业仍是美国出口的中坚力量。2005年,制造业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61%。制造业的贸易总额占制造业经济总产值的40%;相比之下,全部非制造业行业贸易总额只占其总产值的6%。美国制造业十分重视研发投入,具有较强的创新活力,为美国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制造业在美国研发投入中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制造业所从事的研发活动占全美的71%,所提供的研发经费约占66%。第二,在科技创新中,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最为活跃。年约40年的统计表明,制造业获得的美国专利数量占全美专利总量的90%。这一异常旺盛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得益于制造业的大量研究和开发投入。第三,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比其他非农行业的增长要强劲得多。上世纪80年代,制造业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2.6%,至90年代跃升到 3.7%。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实施,年间,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了94%,而其他部门的生产率只增长了38%。第四,制造业是信息技术的最大用户。2001年,有18%的制造业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交易,交易额达到7250亿美元,占全美电子商务交易额的68%。第五,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高技术化”趋势。美国将制造业分成耐用品和非耐用品生产行业两大类,其中耐用品产业在美国产业分类中属高技术产业。有关数据表明,美国制造业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耐用品部门。年,耐用品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为5.95%,而制造业的整体增长率只有3.80%。在耐用品制造业内部,工业机器和设备、电子产品和设备以及汽车和设备所占比重位居前3位。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两个行业,工业机器和设备、电子产品和设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和17.2%,远高于制造业其他行业以及整个经济。另外,工业机器和设备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 12%之间,而电子产品和设备的比重则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2%左右。美国政府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美国制造业虽几经调整,目前仍能保持制造业强国地位,除了制造业内部的不断创新外,还得益于政府的有力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战略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制造业创新的措施和法令。历经制造业的兴衰后,美国各界认识到那种认为信息革命的来临意味着制造业衰退的看法是不全面的。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政府对产业技术的发展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一是制定一系列先进制造计划。美国政府于1990年、1993年和1997年分别实施了“先进技术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 和“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以推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为了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并在国家层面上协调各个制造计划,美国政府首次在商务部设立了主管制造业的部长助理。三是美国于1998年进一步制订“集成制造技术路线图计划”,提出了未来制造业面临的六大时代特征,即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保护和资源有限、科学技术发展加速、信息大量广泛分布、用户需求高及个性化、产品与技术的知识含量高等。四是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法令,旨在解决制造业遇到的困难。比如,2004年2月,布什总统发布“鼓励制造业创新”总统行政令;2004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2004年制造技术竞争能力法”,强调要通过财政支持发展新的制造技术,提高美国的制造能力。制定实施重大专项计划,推动产学研对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为抢占高科技制高点,增加产业竞争力,美国十分重视以 “专项计划”的方式推动关键技术的攻关。“专项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由对产业发展具有宏观调控能力的政府部门牵头负责,集中优势,目标明确,产学研联合攻关。比如,先进技术计划(ATP)针对每个具体项目,先由产业界或学术机构提交建议书,然后经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根据社会影响、技术水平、产业界参与程度、独创性等指标,通过公开竞争确定下来,规定每个项目应由企业、大学、联邦实验室共同开发,项目经费由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产业界各分担一半。积极研究和应用面向21世纪的现代制造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美国对现代制造模式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面向21世纪的现代制造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精益思维(LT)、敏捷制造(AM)、知识网络化企业(KNE)和网络联盟企业等。这些现代制造模式都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信息、微电子和自动化等高新技术,实现技术、组织、人员等三大资源的有机集成和优化,带动了制造业的整体变革,提高了制造业的产业素质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政府扶持建立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美国一直采取国家扶持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的有效措施,研究各种先进设计、制造、管理技术,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制造业中。比如,美国建有8个国家制造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制造研究设计中心、26个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7个制造技术中心以及100多家先进制造技术服务中心。这些制造科学与技术中心形成了美国制造业的研发与应用体系,有力地保证了美国制造工程研究和制造产业处于世界一流水平。此外,美国还把制造业的信息化作为改造传统制造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20世纪90年代,美国能源部牵头组织制订“实施敏捷制造的技术”的五年计划(年),每年投入1500亿美元,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列入“影响美国安全和经济繁荣”的22项技术加以研究开发,通过制造业信息化,美国重新夺回了在国际上制造业的霸主地位,为实现连续十多年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力扶持中小制造企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小制造企业占美国制造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产值超过美国制造业总产值的一半,吸纳的就业人数达到制造业总人数的2/3。美国专门制定了“制造业发展伙伴关系计划”,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国家级技术服务网络。实施制造业劳动力优化计划(MWEP),保证先进制造业对高水平劳动力的需求。美国政府认识到,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正在推动着社会变革,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和知识化的操作技能已成为更有价值的商品。1997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召集商业、产业、劳工和教育界以及各级政府的领导,要求他们考虑和研究适应21世纪美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劳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国家制造业协会在劳工部、教育部和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劳动力发展中心和制造业虚拟大学,并创立了 MWEP。中心和虚拟大学的任务是根据高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制造业的影响,来推动雇员保持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MWEP的目的是在制造业企业中培育和造就优秀团队,鼓励他们在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管理创新和安全生产等方面作出贡献。近年来,围绕制造业的未来发展,美国各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普遍认为,美国制造业要维持其竞争优势,应积极应对以下几方面的挑战: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趋势,要求制造厂商主动进行调整。这些调整主要包括:第一,实现制造全流程的并行处理以及生产要素的充分集成。也就是说,要将生产周期中的各种要素集成起来,实现生产计划、研发及实施的同时进行,以充分利用信息,减少从生产制造到投入市场的时间,促进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第二,促进人力和技术的一体化。尽管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但仍无法将人力完全解放出来。如何将人力和技术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制造工艺,仍是未来制造业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第三,实现制造信息的快速处理和转化。制造业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需要对来源于各种渠道的信息进行评估并实时转化为有用的知识,为决策服务。第四,实现资源的快速配置。随着全球市场的变化加剧,制造商必须能够迅速有效地重新配置其产品和工艺,以对需求的变化和新的市场机会做出适时反应。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要求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并不断创新。随着制造业高技术化趋势不断加强,知识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日益加强。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知识生产,并确保知识向制造业转移,也成为美国制造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需要促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大学、研究机构、知识密集的中小企业、制造企业等不同参与主体的作用。此外,由于先进技术的研究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且在其成为有商业价值的产品之前历时很长,企业往往缺乏足够财力支撑先进技术的研究。因此,需要政府对某些科技领域(如柔性制造、极端制造、机器人技术、纳米技术以及微电机系统等)中的先进技术研究给予支持,促进企业创新。人才短缺威胁美国制造业。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及未来制造业的高技术化趋势,美国制造业面临着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未来20 年美国劳动力缺口将达3000万人。即使在近期,仍有80%的厂家不仅仅缺工程师和IT员工,而且或多或少缺乏熟练生产人员。为了确保提供充足的受过科学及工程训练的工人,政府需要鼓励美国学生进入科学和工程领域学习,通过无息贷款等来促使国内学生接受科技教育和培训。政府需要与企业密切配合,确认新出现的职业技能并有针对性地提供财政激励。要鼓励企业为科学技术领域的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此外,还要鼓励高质量的国外研究生毕业后留在美国。
社会成本过高削弱了美国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高昂的社会成本,美国传统制造业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并大量向国外转移,由此引发了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失业率不断提高等社会问题。因此,制造业要求政府积极采取行动减少制造业的成本,包括能源、司法、保健和养老金等各项开支,以吸引对制造业的投资,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环保、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环境压力的加大,减少废物排放、把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接近于零排放”,是制造业面临的长期挑战。此外,随着国际能源的日趋紧缺以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在制造业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成为美国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当然,今日的美国可能就是明日的我们,我们应多多看看他国的经验,这对于我们百利而无一害。(2)对企业也许说一个国家,大家可能还会觉得范围太大,那就缩小到一个企业吧,借鉴成功的企业,发展本国的企业。丰田汽车为摆脱需求不足、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竞争力不足之困境,以大野耐一为首的团队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TPS),美国人经过系统研究,将之命名为“精益生产”。精益帮助丰田及日本企业摆脱了困境,并进入世界先进企业的行列。由于精益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质量、缩短了开发和制造的周期、显著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精益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革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丰田的生产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瞩目。在《改变世界的机器》将丰田生产方式以“精益生产”的新名称介绍给全世界的制造业以后,在萧条中寻求出路的美国企业如饥似渴的学习和效仿日本的做法。美国人通过精益也取得了成果,90年代从低谷中爬起来,重塑了美国工业、特别是高科技工业和军事工业的霸主地位。欧洲发达国家慧眼识珠当然不甘落后,他们积极吸取并研究,并将精益作为标准的生产体制,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中国制造业与50年前日本的相似之处是同样面临着工业列强的压力、缺少发展的资金和资源。而与当时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国面临着一个正在成长着的巨大的国内市场,有丰富的低价劳动力。另外,中国制造业遇到了先进工业国家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大量低级或劳动密集产品、甚至包括消耗较大的机械产品的生产向第3世界转移,给“中国制造”以发展的机会。这个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可以用粗放的管理、高的消耗和初级劳动力得到有限的发展空间。但是这决不是持续发展之路。当西方企业拿起精益的武器,用综合的低成本对付中国的低价劳动成本但又是高消耗时,中国的优势可能就不复存在了。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才是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风范。这些企业采用精益生产将降低产品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而纵观我国企业应用精益的状况却令人勘忧。从1977年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到一汽讲学至今,丰田生产方式引入中国已经30年了。而精益在中国却未能普及,精益管理只是极少数企业的行为,在国人眼中只是一个既熟习又陌生的概念。而迟于中国启动丰田方式应用的欧美国企业却热心追捧执着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果。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企业的距离在逐渐拉大。造成中国制造业精益应用滞后的原因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体制的、文化意识的、危机感的问题,总之是深层次的。由于改革开放30年,凭借开放政策、饥渴的市场需求、不成熟的市场规则以及廉价劳动力优势,给中国企业家带来了机遇,民营企业获得了巨大成功,取得了“世界制造”地位。但随着市场机制和法制的不断完善,可利用资源的逐渐枯萎,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以及国际环境逐步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由于长期的浮躁心理,重经营轻管理的思维导向统治了企业决策者的头脑,表面的繁荣掩盖了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低劣的品质、臃肿的库存、粗糙的员工作业、严重的浪费、低下的生产率等等,巨大的“隐蔽工厂”普遍存在。低劣的生产方式和管理吞噬了大量的利润!近几年民营企业已是举步为艰!高速增长的“中国制造”也存在着忧患和危机——过分依赖于廉价劳动力和过分高的资源消耗。“今日有酒今朝醉”的掠夺式发展,将劳动力当作可以随意替换的工具而不是企业发展的资产,这是关系中国制造今后有没有资源可用和有没有满足技术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的大事,是中国能否持续发展的两个要害。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对中国经济、中国制造最严重的警告。精益是解救危困企业的法宝。今天,在21世纪,企业要存活就要实现精益。在当今生产力过剩和全球竞争的时期,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生存的第一位的原则。从困难和节俭环境中磨练出来的精益生产方式就成为应对衰退和逆境中的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好方法。精益生产方式就成为替代传统大量生产方式来解救危机中企业的道路。精益是低成本助推企业成长的秘密武器。精益生产方式必将在工业的各个领域取代大量生产方式与残存的单件生产方式,成为20世纪的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精益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革命,在推行和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阻力和障碍是必然的,不足为怪的。更为有意义的问题是如何鼓动我国的制造企业尽早踏上精益的征程,以缩小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精益生产已经扩展到各种机械、电子、消费品、以至航空、航天、造船工业中应用。10多年来,精益思想的应用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正如《改变世界的机器》里预言的那样,“精益生产方式的原理同样可以应用于全球每一个行业,向精益生产转变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就是说这一转变将真正改变世界。”中国企业家应当认清形式,增加危机感,树立企业乃至国家的危机感,实现观念的转型。采纳精益,实现管理转型和创新,意味着一场变革,对中国制造业来说,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精益是人类工业化历程的第3个里程碑,在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中,尽管从手工业生产方式到大量生产方式的过渡几乎用了一个世纪,而由于社会和技术发展节奏的加快,从大量生产向精益生产方式的过渡会迅速得多。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是:继续沿着工业化国家的车辙、跟在大量生产时代的“现代企业”后面亦步亦趋,还是抓住生产方式革命性转折的时机迎头赶上呢?答案当然只能是后者。中国制造应当明智的牢牢的抓住这个机会,尽早踏上精益制造的路程!金融危机使也得中国制造业获得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机遇。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使我们认识到,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旦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丧失,面临的危机就不单纯是生产危机,而是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摆脱困境,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没有技术永远受制于人,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低成本优势向高效率和技术优势转变,只有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才是企业的出路。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但若能借鉴他国先进的经验,合理的利用到本国,定能事半功倍。结语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到明年就是30年了,在这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应该说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化带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制造业在建国以后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真正腾飞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制造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可以说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基础。2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全球之首,占比每年平均上升0.26个百分点。但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化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际竞争力水平还比较低。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虽然已经超过了57%,但其中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所占比重仍然比较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一些制造业的行业主要还是依靠高投入,尤其是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高速增长,以产品的数量扩张和低价来取胜。这种增长方式势必增长经济增长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难以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难以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制造业对生产要素的要求需求量明显增加,除了资源以外像对煤、电、油、运需求快速增长,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我们一些重要资源性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大幅度上升,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高新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目前依赖进口,我们制造业的装备、工艺很多依赖进口,产业整体对外依存度达到5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生产出来很多先进的产品,但是实际上设备是进口的,包括其中的关键零部件是进口的。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外部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的快速发展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各类贸易摩擦不断出现,国际贸易的环境日。
组员及分工情况 组长:郑建信 成员:程来华、周星、陈伟林、钟文燕、张雪勤、肖垂英、 黄玉燕 分工情况:1.程来华、周星、陈伟林、郑建信负责“中国成 为最大制造国”有关内容 2.肖垂英、黄玉燕负责“制造业大国不等于制造强国”有关内容 3.钟文燕、张雪勤…法律逻辑学考核练习题【之一】【讲解】 [单选题] 【第二章】1、“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作为定义的错误是( C )。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以比喻代定义 D定义用否定联项” 【参看第二章定义的规则↑】 【第二章】2、“商品是劳动产品” 这句话作…以苏联军事为鉴浅谈中国周边问题 ——2012级物理系胡恪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前言: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大国兴亡的历史,王朝更替、帝国变迁的剧本在一遍遍地上演。从古代到中世纪,欧亚大陆涌现了许多盛极一…【探索带】ExplorationZone 2013年第7期(总第429期)上 论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内涵和衡量标准 夏金梅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十八大对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就爱阅读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龄女没问题漫画4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