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失乐园三部曲的作者是谁

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暂时没有找到,您可以: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病逝 永别“失乐园”|渡边淳一|失乐园|日本_新浪娱乐_新浪网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病逝 永别“失乐园”
渡边淳一资料图
渡边淳一《失乐园》
  新京报讯&(记者江楠)当地时间4月30日,日本当代文坛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因前列腺癌于东京家中去世,享年80岁。据悉,他的葬礼已经在其妻子的主持下低调进行,葬礼只有亲友参加。渡边淳一被誉为日本“情爱文学第一人”,他的作品探讨死亡、爱情、性爱、伦理等命题,也涉猎历史题材,一生出版作品130余部。渡边淳一曾分别于2009年、2010年多次来中国,他的《失乐园》《钝感力》等作品也拥有大量的中国读者。
  一生笔耕不辍,晚年转型历史小说
  渡边淳一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1958年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在做了10年外科医生后,他弃医从文,专事文学创作,逐渐成为日本当代最为畅销的作家之一。
  1970年,渡边凭借作品《光和影》荣获直木奖。而1996年其创作出版的《失乐园》更是奠定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该小说描写了一对中年人的婚外情,一出版便引起极大轰动,全球销量突破千万,并被拍摄成同名影视剧。2011年渡边淳一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天上红莲》出版,在这部小说中他抛弃了惯常的都市题材,而转向历史小说的写作,被日本媒体称为“渡边文学的新起点”。
  晚年的渡边笔耕不辍,年过古稀时,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据悉,每天清晨,满上一杯啤酒后,他便捏着惯用的4B铅笔在自制的400字稿纸上写作。
  1984年首次译介,拥有大量中国读者
  渡边淳一的作品在中国也有极大影响力。他第一次被译介到中国是1984年,当年的《日本文学》刊载了渡边小说《光和影》的译文,1998年珠海出版社出版中译本《失乐园》。最初中译本的《失乐园》中关于性描写的片段被全部删除,而2010年《失乐园》的全译本才得以问世。
  渡边淳一得知《失乐园》全译本可以在中国推出后很高兴,他说:“我希望中国读者能把小说和自己的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给大家提供思考的契机,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失乐园》之后,渡边淳一的小说被广泛引进中国,除去小说,他的随笔集《男人这东西》《钝感力》等也获得很好的销量。
  ■&他的观点
  “情爱小说最具普遍意义,它不会随时代变迁而风化。美苏冷战时期那些描写间谍的小说随着战争结束而失去意义,现在少有人读。但是,男女之爱是跨越国界和时间的永恒话题。”
  “(为什么爱写中老年人的爱情?)年轻人的爱,喜欢就能在一起,既得到父母也能得到其他人的祝福,简单而单纯。可到了中年,有家庭、有孩子,还有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男女背负着众多负担,要想实现纯粹的爱,必须抛弃更多。中老年人的爱情,或许是某种意义上更纯洁的爱。”
  “和所有年轻男子一样,我曾经理解的婚姻就是自己独占那个女孩,并且彼此有良好的性爱。现在看来,结婚就是有个伴侣过日子,激情是没有了。”
  ■&渡边关键词
  130余部
  上世纪50年代,渡边淳一开始文学创作,他一共发表了130余部作品,包括50多部长篇小说,最为中国读者熟悉的当然是《失乐园》。
  渡边淳一学的是医科,曾当过10年的外科医生。当医生的经历也影响到他的创作,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以医疗为背景的故事,也有很多在探讨死亡的主题,比如他获得直木奖的《光和影》。
  加清纯子
  纯子是渡边淳一高二时的初恋女友。1950年加清纯子在北海道投阿寒湖自杀,事后渡边淳一才了解到她同时和好几个男生在交往。这段初恋在之后被他写进了作品《魂断阿寒》中,而他在日后的创作中,也常常以“爱情”、两性关系为主题。
  《失乐园》
  1996年,渡边淳一出版《失乐园》,这是他最受中国读者熟悉的小说。它曾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讲述了一段悲剧的婚外恋故事。渡边淳一曾明确表示这是根据他自己的一段感情经历作为原型创作的。
  最佳着装
  渡边淳一喜欢美丽的事物,他爱美食、爱华服,也对自身的打扮很有研究,他常穿着考究的和服参加“和服之会”,曾荣获日本最佳和服着装奖与最佳眼镜搭配奖。
  当渡边淳一还是医生时,他站在手术台前面对病人的离去总会感到恐惧。“死亡让人多么悲伤啊”渡边淳一曾如此说,而这位弃医从文,总在小说中寻找坦然面对死亡的作者,如今也走完了他80岁的生命旅程。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江楠 刘玮
  ■&人物特写
  青年时弃医从文
  1933年,渡边淳一出生于日本北海道。初中时他已显示出对文学的喜爱,但最终选择医学专业。1958年渡边淳一从札幌医科大学毕业,留任母校的整形外科部,并在当地一家医院行医。期间他已开始小说创作。1965年渡边淳一获得了第一个文学上的奖励,他的心理分析小说《死化妆》获得新潮同人杂志奖。在文学上逐步获得成功的同时,渡边淳一却开始怀疑自己所从事的医学事业。35岁那年,他所在大学的附属医院进行日本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但他却怀疑被摘除心脏的患者并没有真正脑死亡,这让他觉得无法继续进行医学工作,于是搬到东京专事文学创作。
  关于医学与文学,渡边淳一并不觉得两者全然不同,“医学是一种从肉体上对人进行探求的科学,他更多的是从理论上去探求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但是,人是很难在理论上完全能够解决一些东西,有一些理论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把它转到情面或者精神上,那可能就是文学或者小说。”
  死亡是创作母题
  1970年,渡边淳一凭借《光和影》获得直木奖。《光和影》描述了两位军人因主治医生给予的不同治疗方案而获得的不同命运。生与死的尊严也成了渡边淳一小说一贯的主题。
  渡边淳一在早年即经历过死亡的冲击。1950年,他的初恋女友加清纯子自杀,让他深切地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抗拒。
  如何坦然面对死亡以及怎样精心安排死亡的方式,成了渡边淳一小说的重要母题。一种对死亡的唯美化追求在其1996年出版的《失乐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描写了一对中年男女的婚外情,最后两人服毒殉情。小说一经出版便在日本引起极大轰动,而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引起很大反响。
  电影《失乐园》在美国上映后,很多观众对于主人公为何会终结自己的生命表示不理解。对此,渡边淳一解释,因为死亡是爱的永恒主题,在《失乐园》中,他希望爱能够冲破一切,男女主人公的双双殉情,是一种巅峰的爱,死亡是肉体的消失,精神上的爱却达到了极致。渡边淳一曾说:“我在医院看到的死并不浪漫,从死的那刻起,人的肉体就开始腐化,一切变得荡然无存。正因为生命的终点如此残忍,所以,有生之年,人们才会积聚所有能量,不顾一切,疯狂去爱。”
  五六十岁女性读者多
  1999年我在北海道大学做学术访问,听过他的讲座,内容是关于他小说中的女性主人公,因为我是文学研究者,碰到作者就很愿意看看这个作者的读者都是什么样的人,我一看都是年龄大的女性,五六十岁的女性特别多,年轻的女性不是很多,男性相对就更少了。
  他的作品还是我介绍到中国的。当时渡边的朋友找到我,希望我来翻译,但我不太愿意做这个事,因为是通俗小说,就找到竺家荣老师。后来就出版了,结果这个书商特别坏,没给渡边版税。
  《失乐园》之后他作品越出越多,就很红了。文化艺术出版社出了他一套书,他提出要来中国,要到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就找到我,但我觉得他是通俗作家,我们都是请日本重点作家、学者来访问,后来就让他以《外国文学动态》的名义来办个座谈会。当时请了很好的学者,像叶渭渠先生,叶先生想给他拔拔高,就说日本文学从《源氏物语》就有写女性的传统,渡边先生应该归到这一个传统加以考察。但渡边淳一当时回应,我从来不看《源氏物语》,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口述:许金龙(日本文学研究者)
  我与渡边淳一
  在日本,死亡是归宿
  2010年新浪的访谈当时是把渡边淳一归在爱情小说作家中,他作为日本情感小说家,我作为中国情感小说家,中日两国作家对谈情感、爱情小说。渡边淳一留给我的印象很健谈,是一个很有气质的老人。
  我看过他的《失乐园》,也是粗读,他的作品中的视野、角度也给了我不少启迪。但其中也有一些我不太理解的地方,两个人相爱到最后自杀。我记得在那次访谈中,新浪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两位都是爱情作家,为什么喜欢写爱情悲剧结局?主人公不是死亡就是爱情的幻灭?他当时很坚定并激烈地回答,他的作品不是悲剧,在日本,死亡并不意味着悲剧而是归宿。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正剧。
  那次对谈之后,他的经纪人找过我,他听说我在中国影视行业有一些影响力,问我是否愿意把他的作品带到中国来开拓影视市场。因为我做影视也是业余,而且我做的也都是自己的作品,当时我觉得自己做不了。渡边淳一在我心中是亚洲文坛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的去世我感到非常惋惜。
  口述:海岩(作家)
  描写中年人婚外恋
  在渡边的小说中,爱常成为克服死亡恐惧的手段。而这也拜渡边淳一的医学经历所赐。在医院工作的时候,渡边淳一发现,当治疗已经无效,只有最爱的人坐在身边,用温暖的手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的疼痛才可以瞬间缓解,而这就是爱的力量。
  渡边小说的爱情多发生在中年人身上,而且多是婚外恋,《一片雪》《泡与沫》《失乐园》《爱的流刑地》都是如此。但他认为自己写的是“爱的转变”,不能简单理解成婚外恋,“感情的变化才是它最真实的一面,‘移情别恋’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判断。作为小说家,我只想写出人的本性,写作过程中,我追求人的本质和真相,从不考虑这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渡边淳一的小说中也有很多情色描写,这也成为他常被争议之处。谈及自己为何执着地描写情色场面,渡边说,“我一直认为这是小说中最难写的部分,写得不好就成了猥琐、下流的黄色小说,只有对此有深刻理解,同时具备写作能力的作家,才能把此情此景的美写出来。事实上,这部分内容常耗去我巨大精力,但我还要写,做爱是男女情感的最高境界,若两人的性爱融洽,它可以融化一切,这很重要,我也有能力写好它。”
  ■&改编电影
  1975年&《魂断阿寒》
  改编自《魂断阿寒》导演:渡x邦彦 主演:五十岚淳子、三浦友和
  1984年&《化妆》
  改编自《化妆》导演:池广一夫 主演:松坂庆子、池上季实子
  1985年&《一片雪》
  改编自《一片雪》导演:根岸吉太郎 主演:秋吉久美子、津川雅彦
  1986年&《化身》
  改编自《化身》导演:东阳一 主演:黑木瞳、藤龙也
  1987年&《不分手的理由》
  改编自《为何不分手》导演:降旗康男 主演:三田佳子、津川雅彦
  1989年&《樱花树下》
  改编自《樱花树下》导演:鹰森立一 主演:岩下志麻、十朱幸代、津川雅彦
  1992年&《遥远的落日》
  改编自《遥远的落日》导演:神山征二郎 主演:仲代达矢、三上博史
  1997年&《失乐园》
  改编自《失乐园》导演:森田芳光 主演:役所广司、寺尾聪、黑木瞳
  2007年&《婚戒》
  改编自《泪壶》导演:&七里圭 主演:小桥惠、保阪尚希、高桥一生
  2007年&《爱的流刑地》
  改编自《爱的流刑地》导演:鹤桥康夫 主演:寺岛忍、丰川悦司、长谷川京子、佐藤浩市
  2008年&《泪壶》
  改编自《泪壶》导演:濑濑敬久 演员:染谷将太、石田一成、佐藤篮子
  资料整理
  新京报记者 古B姝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内容简介/失乐园[渡边淳一作品]
失乐园(全译本)《失乐园》是一部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悦与痛楚相互交织的震撼心灵的杰作。奇妙的心理活动与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溶入到异域特有的四季更迭的绮丽环境里,令人回肠荡气。《失乐园》在日本出版后曾长期雄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上演后家喻户晓,形成所谓“失乐园现象”。《失乐园》讲述事业失意的久木,偶识书法教师凛子,工作狂的丈夫对凛子的冷漠,因工作变动而失意的久木与妻子不冷不热的麻木关系。无爱的家庭婚姻与难于抵御的情感诱惑,使凛子与久木陷入“婚外情”的漩涡。在男欢女爱中,两人越来越合拍,深深沉浸于发泄身体后的狂喜与体验。甚至凛子为父亲守灵期间,他们也难以自持,鱼水寻欢。但二人世界之外的现实,却越来越冷,无法容身。久木的家庭爆发冷战,凛子的丈夫嫉恨难平,为了报复而不愿离婚。一封匿名信,更是让久木遭到公司冷遇,以辞职告终。两人终于决绝地同居一室,脱离一切社会关系与伦理束缚,放纵地燃烧着欲情之火,体验着失去乐园与得到乐园的矛盾。为了不从巅峰跌落,两人决定迎向至福,而至福降临的那一刻,他们突然慨叹:“活着真好!”
小说虽然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婚外恋故事,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都市生活和当代日本人的种种心态。男女主人公并不是因为缺少关爱而去寻找外遇,也不会因为情感老化而走向离婚,他们既厌倦家庭又留恋家庭,他们做出的所有姿势,都是不知如何自卫的自卫,是生命最后的激越阶段的背水一战。书中个别地方虽有两性激情的细致描写,但都为推动情节与刻画人物心理所必须,且呈现出了一种人生经历的美好,没有低俗、猥亵之感。
渡边淳一最为经典、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作品。
作品目录/失乐园[渡边淳一作品]
上卷落日、秋天、良宵、日短、初会、冬瀑下卷春阴、落花、小满、半夏、空蝉、至福、终章译后记爱与性的执著探索
创作历程/失乐园[渡边淳一作品]
渡边淳一:
我当了10年的医生,主要是在北海道大学的外科部做外科医生。在当医生的时候,我看到了非常多的患者,对于病痛的一些恐怖,或者对于死亡的恐惧。但是我认为在这么多死亡的悲剧当中,能够拯救死亡的可能唯一就是爱了。我曾经看过有一个临死的病人,他对死亡非常恐惧,不停的颤抖,但是他的爱人在他的身边,抓住他的手的时候,他就能够镇定下来,似乎也忘记了死的恐惧的感觉。我想我看到了这么多的死亡的恐怖,我就更愿意写关于爱情的东西,但是我不能确认爱是不是能战胜死亡,但是我非常愿意写这个主题。
另外一点,我想补充一下,医学是一种从肉体上对人进行探求的科学,它更多的是从理论上去探求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但是,人是很难在理论上完全能够解决的一些东西,有一些理论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把它转到情面或者精神上,那可能就是文学或者小说,用文学小说去描写或者解决这些问题,我想这两者既不一样,又有共通的地方。
我想我的小说写的是人的一种本能的痛苦,《失乐园》里面的两位主人公,对社会来说,他们是触犯了伦理的道德,为这个社会所不容的。但是,我的作品里头并没有故意写他们积极地对抗这个社会,而是重点去写他们不愿意被社会所压抑。
一般来说,可能大家都会认为死是一种悲观的、令人伤感的、消极的事物。但是我认为,死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一种方法,是一个人为了能够强烈留下一种印象的方法。比如说一个人有可能一辈子平平淡淡、庸庸碌碌的死,也可能在非常年轻的时候一下子死去,后一种死法可能给别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也可能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我想这样的想法不仅仅在日本,在中国我想也会有类似的想法。特别是在东方、亚洲、印度啊,特别是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地区都是共通的。
完全认为死是一种消极的事物,我想是不对的。比如说大家都能够理解,在一些社会大的运动当中,那些为了什么革命而死掉的人,他们不是很光荣吗?这是很积极的一些例子。讲一下我自己的体验,我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恋人,但是她突然在那个时候死去了,她对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她的死对我的人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至今还记得她18岁的面容。
点评鉴赏/失乐园[渡边淳一作品]
作者自评假如一个有妇之夫和一个有夫之妇狂热的相爱了。他们首先会考虑生活在一起或结婚。可是他们都已经结过婚,他们深知,即便是最炽热的爱也会因婚后浸泡于日常琐事而渐渐变得乏味,到头来,相爱的人只会成为生活的伴侣。倘若不愿意这样,而希求永远保持最热烈的爱,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在爱的极致一起死去。爱的纽带就再也不会松懈了。出于这样的考虑,他们搂抱在一起,喝下了含有毒液(氰化钾)的红酒,共赴死亡之旅。
这是一部描写成熟的男人和女人追求终极之爱的杰作。
我认为写男女情爱小说的作者,如果他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这种实感,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来的。我曾经爱过一个人,想更多更多地爱她的时候,我会突然感觉到一种近乎于死亡的不安。所以《失乐园》的基础是有我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体验在里面,当然里面有虚构的东西,否则不会有这种强度。
我写的不仅仅是婚外恋的问题,我关心的是爱的转变。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爱也在不断地变化,没有永久的爱。我写的是人的本性,以及真实的感情的变化。人们受到的传统教育是,爱一个人就要对他(她)全心全意。事实上,你不能否认变化也是一种真实存在。我写小说并非要给大家上教育课,并不是要求大家也跟我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去移情别恋,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将现实社会中最真实的一面用文字表达出来。
中年人会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他们背负着这些复杂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年轻人的爱是很纯洁的,但是中老年人为了爱抛弃了很多,背负着很多负担还能获得爱,我认为这是更加纯洁的爱。
我之所以在《失乐园》中做了那样的描绘,是因为我有一种危机感,我感到人类已经迷失了自己的原点,他们不知道在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的反向极上,我们人类充其量不过是动物。既然作为生命的物体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重新唤回生物本应有的雌与雄的生命光辉。《失乐园》的出发点,就是在表现声明主题质疑的爱中,力图包含性爱的绝对。豆瓣热评这一章在落日的镰仓,久木和凛子在这里偷欢,落日就像他们一样,有着金黄炫目的颜色,却在一瞬间后被黑暗吞没,任海边景色如何美好,随着时间的过去,终只剩下黑沉沉的一片深渊。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再次在渡边淳一的笔下读到这句诗的意义。对丈夫毫无关心的凛子,在她心中猫的地位竟高过自己的丈夫,两人无身体上的交集,自然不可能在其他的方面有更多的交流。对于久木,凛子不仅从身体上开启了从未有过的快乐,而且从肉体过渡到精神,展开了爱。失乐园有一个令人无望的开头,凛子的那句“好可怕”,不仅是身体到达极乐的感慨,更是对于现实的畏惧。对于上天赐予人的欢愉不可抗拒力以及对世俗伦理的罪恶感,以及偷情带来的刺激感,让她的感官似乎是放大了许多倍,痛苦、徘徊、极乐、害怕,她怕的是下地狱,但凛子几乎是没有内疚感的,女人天生就是追逐情感的动物。这是一种本能。而久木内心被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充斥着,他把一个看似如楷书般的女人从端庄典雅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变成了一个沉沦在爱欲中自由奔放、不断追寻感官行走的真正女人而感到莫大的兴奋和价值感。他自然不会停止,也许他内心也产生过一丝迷惑,却被贪享欢乐的心左右过去。凛子和久木,落日的感情是这两人的写照。
婚姻已经成了爱情的坟墓。“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张爱玲如是说。无论对男人对女人来说都一样。对方已经成了自己的生活伴侣而不是爱人。今早看读者,男人的理想型情人,狐仙那样夜里偷情白天回家,终归不留凡间的绝代佳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若有若无。不是说男人坏,女人也一样的。爱情怎样才能长久?进入了婚姻的围城怎样才不会把爱情送进坟墓?
终于结束了,他们还是殉情了。最终我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要选择死亡,久木遇见凛子,抛妻弃女,渐渐隔离于世界之外。凛子遇见久木,抛弃家庭,亲情,被周遭所抛弃。死不是为了幸福,而是不能解决日益增多的烦恼,怕自己有天会为认识对方而后悔。再完美的爱情也抵不过时间。我们还要相信爱情吗?
社会影响/失乐园[渡边淳一作品]
《失乐园》1997年经日本讲谈社一出版,便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成为空前的畅销书。小说的书名还获得了日本1997年流行语大奖。《失乐园》曾先后改编成电影和连续剧,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失乐园》现象,也成为了渡边淳一情爱文学的最高代表作。1998年初译介到中国后,也同样使渡边淳一在大陆拥有了很高的人气,从此,他的许多作品被陆续介绍到了中国,成为中国读者熟知的日本当代作家。
由于渡边淳一作品的热销,也造成了出版的混乱,侵权、盗版等层出不穷。因此,渡边先生为了规范大陆渡边淳一作品的出版市场,渡边淳一的作品只授权给中国大陆两家出版社,其中一家是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陆续推出的“渡边淳一·精品小说珍藏”系列、“渡边淳一·两性关系读本”系列、“渡边淳一·医疗普及手册”系列共十本,即是这一整顿后的成果。
作者简介/失乐园[渡边淳一作品]
渡边淳一渡边淳一,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医学博士。毕业后留校担任骨科讲师。后弃医从文,于1965年以小说《列后整容》正式登上文坛,并获得“第12届新潮同人杂志奖”。1970年《光与影》获“直木文学奖”。1980年《远方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据其划时代杰作《失乐园》改编的同名电影,获1997年国际戛纳电影节金奖。&渡边淳一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散文、随笔集。其中,《樱花树下》是渡边淳一最喜爱的作品。2001年担任日本直木文学奖评委,2003年获菊池宽奖。渡边淳一著有10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时至今日,依然活跃在日本文坛第一线。1998年,在渡边淳一的故乡札幌市设立了“渡边淳一文学馆”,已对公众开放。渡边淳一不但是当今日本文坛大家,在中国,也是最引人注目、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巨星之一。
代表作还有:《心脏移植》、《雪舞》、《花葬》、《众神的夕阳》、《紫丁香冷清之街》、《失乐园》、《如此之爱》、《男人这东西》、《野蒿园》、《红花》、《异恋》、《红》、《不分手的理由》等。
渡边淳一的作品初期以医学小说为主,后拓宽至传记、随笔和情爱小说,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他擅长从医学角度,探究男女两性的根本,深刻描绘了现代人在爱情与婚姻迷局中,欲望与心灵的冲突与纠葛。他的作品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现代人生的意义与命运抗争。从医的知识与生活积累在创作题材、手法、观念等方面给日本文学拓开了新天地。以全新的视角探索人性发展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矛盾冲突。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14:44
贡献光荣榜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于4月30日在东京都内的家中去世,享年80岁。  渡边先生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任母校整形外科讲师的同时开始执笔写小说。  渡边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代表作品有《无影灯》、《失乐园》等。  相关:    渡边淳一:性爱不那么好写  文/木叶 《上海电视》  “男人的幸福是由秘密的多少决定的。”  渡边淳一七旬有五,著书一百数十部,40部改编成连续剧,10部改编成电影。21卷本的“渡边淳一自选集”将由文汇出版社陆续推出,新作《紫阳花日记》标号001。  见面会上,老先生一开始用中文说了声“你好”,结尾又道“谢谢”。关键问题则毫不含糊,在见记者之前,他便已踏进了中国的法院,起诉,索赔,打击盗版。  渡边淳一对面而坐,我感兴趣的第一个问题是,渡边先生在其它国家的出版情况究竟如何?答说,美国和俄罗斯有引进,越南也有。  可能不止如此,因为我曾看见有人转引自德、意等国的评述文字。不过,他的低调表明不会是风靡,且从侧面可以解释老先生何以五年中四次来华:他在乎那些在乎他的人。包括风情与市场。  检索上海图书馆,馆藏渡边中译本始于1986年,《光和影》。整个1980年代引进作品一巴掌便可数过来。我看过最早版本的渡边是《我的女神们》(1991)。后来发现,这居然是年引进的唯一,至少上图馆藏如此。真正大规模引进是在1998年——《失乐园》1995年起在日本报刊连载,两年后单行本出版,次年引进中国大陆。我手头的是珠海版,只印了1万册,不过已打出“现代人婚外情的绝唱”“震撼心灵的划时代杰作”等旗号,且就在封面之上。  1998年上图所收《失乐园》还有一个版本,另有三本别的书,即短短一年引进五本。此后每年均有其书引进。  渡边成为今天意义上的渡边,才10年。  大多数人记住渡边即始于《失乐园》,不可不提的是同名影片之推波助澜。而渡边的形象几乎就此被锁定:性爱作家,婚外恋问题专家。  我一直觉得,不看《我的,伤感的人生旅程》便无法真正理解这位特异的作家。他以前来沪曾说自己的初恋发生在高二。如若看了这本书便会发现不少细节,如,她的绘画天赋颇高,且是她主动(当然这已无考),她最终自杀,定格在永远的18岁。未留遗书,却于诀别前在五个男友家旁均送了一朵花。这促使渡边写下《魂归阿寒》,更重要的是,深远地影响了渡边——她的死,她的爱,她的决然,她的我行我素。  书中还写到一个和渡边相恋过的女子的自杀。另有多种别离的方式。此书情绪张弛,文采亦佳。他坦言“女人娴熟技巧”,他坦陈自己让人家怀孕又堕胎,他也袒露心爱者对自己的背叛……她们的身份又是那么复杂。然而,他唯独没有写到自己的妻子。做渡边之妻不易,然渡边有权在某些时刻选择沉默。  “没结婚时追求一个女孩子,对她要有独占权,跟她有很好的情爱。要结婚,要很幸福很美满。这就是一个年轻男人想的,”桌子那头,渡边低眉轻道,“现在来讲,就是一个生活,生活的伴侣,像那种激情的爱还有激情的升华应该是……没有。”  四年前他来沪,被披露:当夫人刚到书城楼下时,渡边打电话把她“赶”了回去。专访时,夫人仍未露面,遂有“渡边背着妻子谈情论书”之说。  他表示,自己“结婚是个错误”:结婚时还在为医,并未想到将来会从文。  他还于《我的,伤感的人生旅程》中一再提及母亲在他最初弃医从文时的话:“干吗要去干那卖笑的营生呀!”  “卖笑”。而今不大听他这么说了,我宁愿相信这是因为伤感转化了,而非渡边成名了。  我们对渡边的了解实在有限(引进的质与量)。“樱花干吗开得这样拼命呢”(《化妆》);“久木咽下了一部分,把嘴里剩余的毒酒注入了神情安详而满足的凛子的红唇”(《失乐园》);“除了丈夫,我也想尝试一下在别人的臂弯中坠入梦乡”(《紫阳花日记》)……这般行文的男人,不会简单。见过寂寂无名时渡边的人,一定对今人的评说看不上眼,至少他们会有很多话可讲。只惜,无从闻听。  渡边有新作上市,坊间逗趣的追问是:主人公最后怎么死的。  《紫阳花日记》的结局,男女完好。中产阶级夫妇川岛省吾和志麻子,结婚十五年,孩子两个。丈夫在妻子卧室偶然发现画有紫阳花的日记本,生活就此搅乱……  花曰紫阳。花语善变。  “花心,见异思迁,我自己也是有过的,但是并不觉得这是有贬义的词。它是中性的,并不能完全否定。”  渡边强调,人的想法时常在心中摇曳。背叛这样的词或许也是中性的。  开篇不久,渡边便交待川岛省吾和志麻子半年没过性生活了。  “做爱是男女之间情爱、性爱最凸显的一个表现。在做爱这一块非常融洽的话,会融化很多的东西,”他不急不缓道,“做爱做到最顶峰的时候,是一个升华;死就是灭亡。这是截然相反的两端的东西,但又是彼此关联的。”  一反以往,小说几乎没有渲染做爱,一切淡淡的。她偷写,他偷窥,一本日记兵不血刃地化解了可能令家庭破碎的外遇问题。看到最后,已察觉丈夫出轨的志麻子到底是否真的如自己所写也有了外遇,几乎是个谜。  渡边坦白,自己的夫人可没有“紫阳花”这么一本日记。  某种意义上,正是因写了《失乐园》这种极端的向死之爱,才会想到写这本平稳过渡的小说。  如若抱怨他又在写中年人的婚外恋,老先生会反击:“并不是婚外恋的问题,写的是爱的转变……爱在不断变化。在5年10年当中,这两个人的感情不会变化,并不能保证20年30年之后也是不变的。移情别恋不能以好或不好来判断,只是人的本性,最真实的一面。”  爱情未必一成不变才算好。目前我们受的教育是要全心全意爱一个人,但是感情变化才是人之真实性所在。他决计把这一面写出来,且力求“直截了当”。  在他眼里,婚外恋并不一定是由压力造成的,相反,没有婚外恋会造成一定的压力。由此推衍,婚外恋并非多么可恶。这秉持了他“一夫一妻制是现代社会随意杜撰出来的相当无理的制度”这一精神。  渡边的可爱在于,不忘游说在座的记者,写写自己甚至写写做爱,写了便会更了解自己,同时会知道“做爱(sex)不是那么好写的”。  我花一个晚上看完《紫阳花日记》,一个简单甚至单调的叙事。我“直截了当”将这个想法讲与渡边先生,同时指出,结尾还算不错。  “你这样评论我也觉得很好,这就是你的感受啊。”  我还有问题,并想与他探讨《紫阳花日记》写成中篇是否更恰到好处。但是已晚,老人面色微愠,嘟囔了几句。版权代理兼翻译王小姐说“你觉得他不是很好的作家的话,你没有必要问那么多,他也没有必要回答那么多。”不知这是转译自渡边先生还是她自己的意思。  就在此前,他还表示对人家称自己是什么作家并不介意,同样不介意旁人的评论。  作家终究是孤独的。  渡边先生37岁得直木文学奖,70岁获菊池宽奖,唯独没有摘取日本纯文学标志性的芥川奖。据说日本有媒体称他是“中间文学第一人”,不过夹在纯文学和俗文学之间好玩吗?渡边显然不喜欢如此分类与评点。  在中国,“性爱作家”“通俗作家”等头衔同样暧昧。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这个老先生就会写性爱,其实他讲的是纯爱,绝对爱,可能之爱。于是乎他的路、他的坚持,比一般的作家更难。另一方面,很多被视为纯文学的作品,怕是过了一定年头会无人问津,倒是那些通俗的作品还在流转。  “一定要有燃烧,才能写出真正好的东西。”  或许,渡边淳一就是出于身世、感于实事、率性而行、信笔而写的一个作家。我第一次读《失乐园》时着实认为他是一个反压抑的作家,一个不断找寻隐性自我的作家。  这还是一个写作的过程中会处于恋爱状态的作家。仅此一点便值得尊重。我的挑剔是,较之对伦理道德的挑战,他对小说本体的探索太少了。  我看到一份资料说他最欣赏萨德、加缪、川端康成,在另一处发现他喜欢《金瓶梅》。不过,他没萨德极端,没加缪孤峻,没川端飘逸,也没有《金瓶梅》的混沌与宏阔。  关于村上春树,一个渡边不喜欢的话题。但是他们其实都有着一种执迷,以及对生存之可能性的酷爱。  渡边不少问题答得简单。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后来换了翻译,还是不见太大变化。所以可能就是渡边自身之故。放不开吗?75岁了,不会吧。另一说法有些不中听:这就是他的水平。我则更倾向于第三种说法:他并不太喜欢周正的一问一答。  放松状态下的渡边是好玩的。有人与渡边寒暄:我比你小十几岁。谁也没料到老人回道:你还有机会谈好几次恋爱啊。  采访当晚,分两桌用餐。出版方建议我过去敬酒,我说还是叫美女记者去吧。最后,大家一道去的。见了两位美女,渡边先生笑言自己有了(写作的)激情。  镜头推向远处,有个老先生华发俊颜,自做稿纸,铅笔手书,边写边改。待到为读者签名之时,他一般会取下眼镜,用毛笔或近似毛笔的软笔书写,书毕,抬头,笑。还会盖上印章,就一个字:淳。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化成小六 还是比较认可的…
  嗯, 又挂了一个。
  柯南去看过渡边了?  
  第一次读他的作品的时候极为震撼,可能当时太小
  过气的日本作家也能上首页了啊???????  有谁感兴趣????????  
  日本作家的书就没我能看懂的,感觉都是神经病一样的人,和莫名奇妙出现的抑郁忧伤负面的情绪和思维方式  实在没那么细腻的思维  每次看都不能入戏,而且老觉得读书的时候外面是阴天,实际上明明是晴天  
  死的好,死光小日本  
  一个老人的著作,是浅学的后学者们往往解读不透彻的。这不是代沟,而是缺德。
  很喜欢他的作品,语言很细腻。
  文盲路过  
  读他的书总感觉是拿一根很细的针在皮肤表面细细的划,感到疼却不出血,难受却难以爆发,最后故事落幕,感觉也不会散去。  
  敬重!
  他写的&失乐园&还是相当不错,对人生,和女人不同时期对欲望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女人的生理变化。  
  @晨间白鹭洲
05:29:00  读他的书总感觉是拿一根很细的针在皮肤表面细细的划,感到疼却不出血,难受却难以爆发,最后故事落幕,感觉也不会散去。   —————————————————  赞同  
  @晨间白鹭洲
05:29:00  读他的书总感觉是拿一根很细的针在皮肤表面细细的划,感到疼却不出血,难受却难以爆发,最后故事落幕,感觉也不会散去。   —————————————————  好评论  
  没看过  好像  语文课本里  日本作家很少吧  
  啊呀就这么挂了,  
  写的还是很得我心~~为什么不说说渡边和那些右翼日本人不一样~~他承认曾经日本犯下的杀戮,这一点就是值得尊敬的人~~
  马尔克斯、渡边淳一……
  渡边淳一,村上春树,东山魁夷,芥川龙之介,大江健三郎,夏目漱石,壶井荣,小林多喜二,所知道的也就是这些日本作家了。可惜读到的他们的作品太少。
  顶一下  谁有他书的电子版  给发一个过来
  读书的时候看过《失乐园》的电视和电影版,当时看的时候很震撼。
  一个鬼子, 不认识, 关我P事
  日本人真的很厉害,前几天看的船长哈洛克,这种大片中国没人敢拍,拍了也通不过审查  
  @化成小六 H文大师啊
  @culterblue
09:53:00  渡边淳一,村上春树,东山魁夷,芥川龙之介,大江健三郎,夏目漱石,壶井荣,小林多喜二,所知道的也就是这些日本作家了。可惜读到的他们的作品太少。  —————————————————  推荐东野圭吾,太宰治。  
  鹽花太多的作家  
  读过钝感力,羡慕他弃医从文,日本作家多多少少会在作品里流露出悲观消极情绪,从日本国情来看,理所应当,如果是村上去世,就烧一本1984给他。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乐园电子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