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化合过氧化物是不是氧化物就是氧化物,离子化合物就是酸碱盐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过渡金属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UA天际0464
一般来说,低价态氧化物是离子型的,高价态是共价型的
那么,是不是FeCl2是离子型的,FeCl3是共价型的?Fe2O3是共价型的?我听说NiO是离子型的
这里的“低价态”和“高价态”,氟化物/氧化物一般以+4为分界点,氯化物一般以+3为分界点
FeCl2是离子化合物,FeCl3是过渡键型,兼有离子型(晶体中没有分离的分子,阳离子配位数高)和共价型(熔沸点低)的特征
NiO是离子化合物,Fe2O3基本上也是离子化合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是的非电解质的离子氧化物:醋酸铅属于电解质的共价化合物:HCl等无机酸所有金属氧化物都是,因为在熔融条件下都电离出氧负离子和金属离子 对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是不是所有酸碱盐都是离子化合物我才刚上高一希望各位的回答能尽量简单易懂些我想问的呢就是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都是化合物如果不是的话举几个例子,有什么定义然后比如氯酸钾里的氯是离子吗?是不是没有达到稳定结构也可以构成离子?
并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氢,只有遇到水时才会转化为离子,还有许多酸都不可以说是离子化合物的.此外,氯酸钾中的氯并不是离子,并且,将其溶于水中也不会有氯离子的存在,有的是氯酸根离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分解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电子的过程,叫电离。氯酸钾的氯酸是原子团,电离后就是离子了
扫描下载二维码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题号:1471863试题类型:单选题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物质的简单分类,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更新日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把氯化钠归类为钠盐、离子化合物、非电解质B.常温下KWC(H+)=0.1moloL-1的溶液中,Na+、K+、SiO32-、NO3-一定能大量共存C.氢氧化铁加到氢碘酸中,反应为Fe(OH)3+3HI=FeI3+3H2OD.FeO、Fe、CuO、C四种黑色固体不可能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
难易度:中等
必须在注册登录后,才可以查看解析!
橡皮网学生APP下载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①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容难电离的物质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反应是否在水溶液中进行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发生离子反应。 ②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如果反应不能发生,当然也就没有离子方程式可言。 ③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④判断质量和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不仅要质量守恒,而且反应前后各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 ⑤判断氧化物、难溶物、气体、单质、难电离的弱酸、弱碱、水是否写成了分子形式,而易电离的物质是否写成离子形式。 ⑥判断连接符号“=”和“”及状态符号“↑”和“↓”运用是否正确。 强电解质的电离、不可逆反应、双水解反应用“=”;弱电解质电离、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用“”。复分解反应、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用“↓”,气体用“↑”;单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不用“↓”,气体不用“↑”。 ⑦判断微溶物的处理是否正确。 微溶物做反应物时,一般用离子形式,做生成物时一般用分子式。 ⑧判断反应物的滴加顺序与方程式中生成物是否一致。 如:把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和把盐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反应产物是不同的。 ⑨判断反应物的相对量与产物是否一致。 有些反应因反应物的量不同会生成不同的产物。如:CO2、SO2、H2S等气体与碱溶液反应时,若气体少量,则生成正盐;若气体过量,则生成酸式盐。 ⑩判断电解质在写成离子形式时阴阳离子个数比是否合理。 如Ba(OH)2溶液和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往往错误写成: ,正确为:
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基本方法是:把物质的量少的物质的系数定为1,其他物质按最大量消耗。
1.因滴加顺序不同造成连续反应
HCl与Na2CO3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HCl与NaAlO2&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AlCl3与NaOH&
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3OH-==Al(OH)3↓ (2)Al(OH)3+OH-==AlO2-+2H2O 若向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3++4OH-==AlO2-+2H2O 若向足量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AgNO3与NH3·H2O
&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NH3·H2O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1) Ag++NH3·H2O==AgOH↓+NH4+&&&&(2)AgOH+2NH3·H2O==Ag(NH3)2++OH-+2H2O&若向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g++3NH3·H2O==Ag(NH3)2++OH-+NH4++2H2O&&若向足量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H3·H2O,其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
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 若向NaOH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OH-+CO2==HCO3-
2.过量型:
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OH-+Ca2++HCO3-==H2O+CaCO3↓向足量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Fe与HNO3 :铁过量时:Fe+4HNO3==Fe(NO3)3+NO↑+2H2O&&&&&&&&&&&&&&&&&&&&&& 铁不足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3.定量型:
因还原性I-&Fe2+&Br-,所以在FeI2或者FeBr2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依次为:(1)2I-+Cl2==2Cl-+I2(2)2Fe2++Cl2==2Fe3++2Cl-(3)2Br-+Cl2==2Cl-+Br2
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4OH-==AlO2-+2BaSO4↓+2H2O向明矾溶液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铝离子刚好沉淀完全&&&&&&&&&&&&&&& Al3+SO42-+Ba2++3OH-==Al(OH)3↓+2BaSO4↓
离子共存: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就不能共存。
因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的离子有:(注:“√”表示能发生反应,“×”表示不能发生反应)
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共存的离子有:
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因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有:
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共存的离子有:
判断离子是否共存的几种情况: (1)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②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③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与H+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②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不能共存&;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题目要求的限定: (1)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2)溶液的颜色:有色离子MnO4-(紫色)、Fe3+(棕黄)、Fe2+(浅绿)、Cu2+(蓝)、Fe(SCN)2+(红)、Fe(SCN)63-(血红)。 (3)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1)(2)H2OD2O(3)(4)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HClO4 H2SO4 HCl HNO3
H2SO3 H3PO4 HF H2CO3 CH3COOH
NaOH KOH Ba(OH)2 Ca(OH)2
NH3·H2O Al(OH)3 Fe(OH)3
aNa2SO4 Na2CO3 (NH4)2SO4
bNaHCO3 NaHSO4 NaH2PO4 Na2HPO4
cCu(OH)2CO3 Mg(OH)2CO3
dKAl(SO4)2·H2O (NH4)2Fe(SO4)2·6H2O
①Na2O Al2O3 Fe3O4NO2 SO2 CO2
Na2O2 H2O2
特殊例子提醒:
(1)胆矾、明矾等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不是物质和水的混合物。(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CuO)。 (5)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
无机物分类:
氧化物的分类: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 (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6)实验注意事项; (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 (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一预测物质性质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及结论。图示如下: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来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 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条件合适,操作简便; (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 (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 (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涉及原料、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程序和仪器、设备。核心是原料,由原料可确定反应原理,推导出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特定的反应现象,推断被检验物质是否存在。在对物质进行检验或鉴别时,一般的原则是:①给出n 种物质进行鉴别,一般只需检验n一1种即可;②物理和化学方法可并用,一般先用物理方法(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水溶性等),再用化学方法;③设计的实验步骤越简单越好,实验现象越明显越好;④有干扰离子存在时,应先排除干扰,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⑤进行检验的一般步骤为:观察外表一一加热固体(确定是否有结晶水)——配成溶液——观察外观一一加入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作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评价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 (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 (4)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适巾;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 (2)使用某些易燃易爆品进行实验时要防爆炸(如 H2还原CuO应先通H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3)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4)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5)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 (6)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 (7)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可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8)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等)。
相关试题推荐
扫描二维码马上下载橡皮网APP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接收老师发送的作业,在线答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冰是不是氧化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