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有时一半起画一半好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伊的家怎么样有谁知道道的麻烦一下

  关于嫦娥五号,关于五号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技术,楼主聊聊吧!
  @fb_叶良辰 说说怎么和苏俄在领土上腹黑的
  楼主是通才,兴趣面广,学习能力强!
  @qgfnitx
20:36:01  扒一下人类起源  -----------------------------  @fb_叶良辰
21:22:15  这难为我了,搜索关键词:寒武纪。  寒武纪之后的物种发展比较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  但寒武纪时期的物种大爆发,是达尔文进化论解释不了的。  去问问生物学的同学,一个小小的细胞,其复杂性和精妙结构,是目前任何人类科技无法比拟的。现在科学家面对细胞,和原始人面对航天飞机差不多。  再由细胞组成这么复杂的生物体,滋滋,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奇妙的程度。  现代科学的两大困惑:往下看,卡在了量子......  -----------------------------
  楼主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吗?能够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多么幸运啊!
  @songjf1986  还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是关于火箭的,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事故率很低,但就是吨位太小,最近才在新闻上看到长5和长7要在今年发射,但即使最大的长5载重欧美日本都比中国先掌握,想请教下楼主,中国为什么到现在才研究出来,是因为燃料问题吗  还有就是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我觉的是假的,当年的技术送上月球可以,要回来应该实现不了,还有目前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很少,网上有说上面有外星人留下的飞船城堡,还有一种说法是月球背面有很多地球上没有的稀有矿物质金属,那既然有好处,为什么当初美国登月之后就没有再登月了  -----------------------------  主要说说大推力火箭
  打字辛苦了
  楼主深入浅出诙谐幽默把复杂的事讲的浅显易懂。爱听爱看膜拜楼主!
  @songjf1986  还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是关于火箭的,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事故率很低,但就是吨位太小,最近才在新闻上看到长5和长7要在今年发射,但即使最大的长5载重欧美日本都比中国先掌握,想请教下楼主,中国为什么到现在才研究出来,是因为燃料问题吗  还有就是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我觉的是假的,当年的技术送上月球可以,要回来应该实现不了,还有目前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很少,网上有说上面有外星人留下的飞船城堡,还有一种说法是月球背面有很多地球上没有的稀有矿物质金属,那既然有好处,为什么当初美国登月之后就没有再登月了  -----------------------------  @fb_叶良辰
12:35:26  主要说说大推力火箭  -----------------------------  楼主加油!!!
  客观讲,楼主说的有一点小道理,不过水平真的有限,还是看《地缘看世界》吧,有历史、现在、实力、国际法、常识。对错不讲,楼主知识面太窄了!差评!
  @fb_叶良辰
16:58:27  先用两个例子来渲染一下量子力学的魅力:   有个大牛曾曰:如果你第一次学量子力学认为自己懂了,那说明你还没懂。   美国有个调查:生物学家里“无神论”者的比例95%以上,理论物理学家的这一比例大约只有一半。   各位,这个是彻底颠覆三观的玄学。指望看看帖子就能学量子力学的歇菜吧,也就看个味道而已。   很多人无法理解经典物理学的“经典”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符合你想象的东西,比如:热学、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等,差不多就是初中高中学的那些东西。   就算物理学的再差,肯定会有基本的科学意识,比如大家都认为车库的车不会瞬移到客厅来。19世纪之前的所有人,都是这个意识,和现在99.99%的人一样。   19世纪的最后一天,世界著名科学家齐聚一堂“总结旧世纪,展望新世纪”,这群智商最高的人做出了一个在现在看来非常荒谬的结论:所有的科学都被咱搞的差不多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大到恒星,小到原子,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物理学大厦已经落成,就剩下一些敲敲打打的修饰工作,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只被两朵乌云笼罩”。然后这群自恋的人在感叹后人真幸福啊。   这就是物理学著名的“两朵乌云”,当时的物理学家认为,所有的科学只剩下这两个问题了。(现在我们再看看亚里士多德同学,是不是觉得他也是一位好同学了?体会一下什么叫时代局限性)   古人以为空间里什么都没有,近代科学知道是有空气的,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按照这个思路,是不是空间里还有其他不知道的东西,不然太阳光靠什么传到地球。后来实验来实验去,也弄不出个所以然。物理学家很难过,称之为物理学大厦的第一朵乌云。   然后又飘来了第二朵乌云。   某人做实验发现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白话文翻译一下:我们知道人是一点点长高的。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吃饭吃法吃饭,没长高,再吃饭吃饭吃饭,突然长高了5cm,那么你的科学观是不是要崩溃了?第二朵乌云给当时物理学家带来的冲击和这个差不多。   看着这两个完全不符合大家观念的怪胎,人类文明的进步终于有了体现,和当年烧死“异教徒”布鲁诺的教廷不同,物理学家一直在想怎么样和“怪胎”和谐相处。   (1592年布鲁诺因坚持“日心说”被烧死,直到1992年才被罗马教皇平反,平反这种事很敏感,所以都来得慢。)   科学通常是:实验-观察-提出理论-实验-观察-提出理论,如此螺旋式上升。   物理学家对这“怪胎”可谓百依百顺,提出各种荒诞的理论来满足这个实验结果。其荒诞程度和“玄学”相差无几。   这两个“怪胎”,一个生出了相对论,一个生出了量子力学。先说第二个“怪胎”。   量子力学几乎都是用数学描述的,物理系研究生考试只考量子力学而不考数学,可见其数学功底之深厚。楼主白话文说几个案例,不求全面,看个热闹就行。情节需要,略过很多重要人物和理论,时间先后也有点出入,多包涵。   此处注意,宗教只提个理论就行,现在很多民间科学家也是如此,经常提出天马行空的理论。但科学是需要数学工具阐述具体的理论背景的,因为数学太难太枯燥,楼主全略过,这样看起来会觉得量子力学也不过如此,但请别忘了提出这个理论背后强大的数学解释。   再强调一遍:数学!   物理学的第二朵“乌云”说,我的辐射能量不连续,就像人长高是一段一段长,而不是一点点长。于是普朗克提出能量就是一份一份传播的,并为此构建了复杂的理论背景,这就是量子力学的起点。   爱因斯坦一看有戏,照这么说,那光是不是也一份一份传播的?然后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光电效应”的实验,然后乐呵呵去领了个诺贝尔奖。   德布罗意一看,这还了得!光早被证明是一种连续的波,怎么这会又变成一粒一粒了?然后一拍脑袋:光如果既是连续的波,又是一粒一粒的,那其他实体的微粒(如电子、原子等)会不会也这样?德布罗意吓出一身冷汗,于是提出了“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压压惊。即,所有的粒子既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诡异的是,这居然被实验证明了!这和普通人看到鬼是差不多感觉的!   事情发展成这样,大家都觉得很棘手,你想想,如果所有的粒子都有波动性,那由这些粒子组成的人、房子、甚至地球……,都不敢往下想了!   更关键的是,粒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和大家原先认识的电子、原子、分子完全不同,仿佛所有的物理学家一夜之间都失恋了,对着女朋友说:我从来没想到你居然是这样的人,你变了,变得我完全不认识了!没错,我想当时的物理学家一定是这种感觉!   失恋后,大家都疯了,做出了各种疯狂的举动,提出无数荒诞的原子模型,和酒后讲胡话差不多。放纵之后,一个叫波尔的人终于把一个狗屎一样的理论(波尔模型),在氢原子上解释成功了。即,电子轨道也是不连续的,也是一段一段的。(各位,对“量子”是不是有概念了?就是不连续的,一段一段的意思。)   大家一脸惊奇的看着波尔,发酒疯讲胡话,也能撩到妹子!!!可惜波尔模型虽然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各种特性,把“氢原子”这个妹子吃的死死的(波尔模型完满地解释了氢光谱的巴耳末公式,各基本常数如e、m、h和里德伯常数之间取得了协调),但当波尔模型把魔爪伸向其他妹子的时候,突然不灵了!   (各位想过没有,卫星绕着地球转会不断往下掉,电子绕着原子核为什么就不会被吸到原子核上?波尔模型很好的解释了诸如此类的矛盾)   既然这撩妹技巧也不是老少通吃,大家松了口气,看来还有我们的机会!其中,冷艳高贵的“反常塞曼效应”妹子始终不理睬玻尔模型,甚至连正眼都没看一眼。   其他物理学家各种献殷勤,还是没能博得美人一笑。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荷兰的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博士生(在物理撩妹界属于小学生级别),提出:电子在自旋且只有2个方向。在自由空间里,转动的陀螺是可以朝向任何方向的,这两个娃居然说电子在自旋而且只有2个方向!还打算写成论文发表!不过这俩娃随即就后悔了,自己也觉得这实在太扯蛋了。导师安慰他们,年轻人闹点笑话没关系,以后好好学习就是了。大跌眼镜的是,“反常塞曼效应”妹子回眸一笑!   整个撩妹界都沸腾了!这两个娃一带头,大家马上就顿悟了,一起高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各种高冷妹子一个个转过头来!   电子自旋最终成为量子力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爱因斯坦和德布罗意一起撩了“物质波”妹子,这引起了撩妹界不得不提的大帅哥薛定谔的注意(不是薛定谔长得帅,而是他对量子的贡献巨大),薛定谔穿金戴银开着限量版兰博基尼来到酒吧,直接放出大招“薛定谔的猫”,所有的妹子都回头了!薛定谔系统的阐述了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规律,人送外号:“薛定谔方程”,成为量子力学最重要最重要的公式,没有之一!如果把这个理论放在宏观世界来看,大概就是:车库的车有多少概率会瞬间出现在客厅?这个是量子力学的课后作业,送给各位分享。   平时,大家也都相互交流撩妹技巧,不乏大打出手,面红耳赤的情况。海森伯撩妹撩的很不爽,认为这都是看运气的,于是提出“海森伯测不准原理”,大意就是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是无法同时测准的(注意,这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理论上做不到),两者的乘永远大于某个值。大家一听,争论一翻,居然也成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量子力学是非常庞大复杂的理论,楼主无法一一展开,说这么些......  -----------------------------  太阳光子在宇宙中是否存在波粒二象性其实是不确定的了吧,粒子加速器中的粒子存在波动性么?  
  @潜水太久忘了账号
21:05:04   楼主好!   “当我们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时候,发现佛教徒早就在山顶等我们了。”这话可不是仅仅说说,如果只是说说,那成了王婆卖瓜,楼主既然是学理论物理的,可以看看“善欢喜王”网友(老网名databit)的《唯心识学》,“善欢喜王”网友看样子也是学理论物理的,后修学佛教唯识宗,用佛学知识解释尺缩钟慢,史瓦西度规,波粒二象性,薛定谔方程,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甚至理论推出(而不是实测)阿伏伽德罗常量......   -----------------------------  @fb_叶良辰
23:15:34   刚刚看了databit的《唯心识学》,作者花了大量的心血,在各种线索中穿针引线,先表示佩服。   不过我对于这类“形而上”的描述不是很有兴趣,所以不好做评价。   “唯心主义”虽然在最前沿的理论物理找到了一丝(只有一丝丝)立足的空间,但成体系还遥远的很。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看似荒诞,但都是有严密的建立过程,这个过程花费了好几代人类社会中最聪明的人群,其严密性和复杂性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现在,单靠一个人去构建一个完全独立的理论系统,基本已经不可能了。   理论物理基本都是靠“数学语言”交流的,学物理的人,习惯性看数学,如果没任何数学语言(这里的数学可不是小学四则运算或几元几次方程而已),而是用各种各样的假设来构建自己的理论,那肯定是得不到主流的认可,也没有办法认可。提出很多假设或非数学性逻辑关系,然后把已知世界往回生搬硬套,其难度差不多就是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虽然也很难,但价值不大。   我胡乱举个例子: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电子绕着原子核转,所以我认为,宇宙就是这个规律。最小的电子其实就是一个宇宙,而我们整个宇宙就是别人家的一个电子,如此无尽循环。如果再费点心思,还可以找出很多数据来支撑我的理论,比如地球太阳和电子原子大小的比例。就算人家想认可我的理论,也找不到认可的办法。   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对佛学理论感兴趣。   有个故事大家都听过:风吹着树在动。老和尚问:什么在动?一答:树在动。二答:风在动。老和尚曰:是心在动。   电子束在做衍射和干涉实验的时候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将电子束改成一个一个电子发射,就出现了类似于“心在动”的诡异场景,篇幅有点多,不展开。   依靠最简单的现象,运用最简单的数学,去推翻最基础的物理理论,那是必然没有意义的工作。   我不擅长理论,但非常擅长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理论的严密性。说真的,现在理论物理已经是奢侈品了,我不认为平民百姓(包括我在内)能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  单个电子发射出现扰动可能源自于地球某个点的同属性粒子共振或相斥相吸  
  阿克赛钦是中印战争夺回来的,不是什么谁给的,硬实力不是腹黑!  
  东北原来还真没有朝鲜族!  
  @乐乐三木
00:33:00  客观讲,楼主说的有一点小道理,不过水平真的有限,还是看《地缘看世界》吧,有历史、现在、实力、国际法、常识。对错不讲,楼主知识面太窄了!差评!  —————————————————  又没有让你交版权费,差评什么吖?!楼主码字也挺辛苦的,科普天涯,你能你上  
  楼主你忘记原则了。藏南本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藏南是写在每个人心里的。  
  楼主能科普下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么?我国在这方面处咋样?
  @fb_叶良辰 1006楼
12:35  @songjf1986  还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是关于火箭的,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事故率很低,但就是吨位太小,最近才在新闻上看到长5和长7要在今年发射,但即使最大的长5载重欧美日本都比中国先掌握,想请教下楼主,中国为什么到现在才研究出来,是因为燃料问题吗  还有就是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我觉的是假的,当年的技术送上月球可以,要回来应该实现不了,还有目前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很少,网上有说上面有外星人留下的飞船城堡,还有一种说法是月球背面有很多地球上没有的稀有矿物质金属,那既然有好处,为什么当初……  -----------------------------  
  @fb_叶良辰 :本土豪赏(10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songjf1986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事故率很低,但就是吨位太小,最近才在新闻上看到长5和长7要在今年发射,但即使最大的长5载重欧美日本都比中国先掌握,想请教下楼主,中国为什么到现在才研究出来,是因为燃料问题吗  还有就是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是真是假,我觉的是假的,当年的技术送上月球可以,要回来应该实现不了,还有目前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很少,网上有说上面有外星人留下的飞船城堡,还有一种说法是月球背面有很多地球上没有的稀有矿物质金属,那既然有好处,为什么当初美国登月之后就没有再登月了  -----------------------------  先说个道听途说的笑话。别管以前土共有多土,现在时髦就行了,看看啥叫稳扎稳打。  火箭发射都抖的很凶,所以必须用大型振动台检验。某大国只能造9吨的,于是购外另一大国50吨的振动台。然后签协议:禁止军用自不需说,实验时必须由出口方人员操作,数据必须由出口方人员输入,输入设备必须购买指定产品。这简直和裸奔没区别了,尼玛太丧权辱国了!  这些拿去钓鱼吧。真实剧本是这样的:购买方叫美国NASA,出口方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全世界最大的是70吨,在天津搞了俩。  言归正传。  长征七号是中型火箭,集原有技术之所长,发射轨道卫星用,干轻活。替代原先的二、三、四号。  长征五号是重型火箭,新研发,干粗活重活,终于迈进航天强国的行列,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后这两款一大一小的火箭应该是中国的主流,原有型号都会慢慢淘汰。  “用多大的火箭,送多少东西到轨道,”这是最直观的数据。所以用起飞重量、近地轨道运载能力(LEO运载能力)、同步轨道运载能力(GTO运载能力)可以判断大概的技术水平,当然成本和稳定性是看不到了。概况:    还有两个曾成功发射但已退役的变态。颤抖吧,你们这些小鞭炮:  美国“土星5号”,起飞质量3038吨,LEO运载能力118吨。  前苏联“能源号”,起飞质量2400吨,LEO运载能力105吨。  网上有个流言说土星5号图纸丢了,实际上设计图纸完整保存在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对比老毛子和美国前后的数据,显然毛子还在吃老本。作为毛子,每次听到大毛的重工业,都得流下两行清泪。  欧萌和小日本的工业底子还在,自然也不会差。欧萌差是差在不能专心做事,小日本差是差在全系统的整合能力。阿三是世界宠儿,除了中国,其他所有人的东西随便买,凑一凑还是能凑个模型出来。燃料的差异都不大,关键还是结构设计和材料。  这里说的火箭发动机主要指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简单,就是在圆筒里塞满固体燃料,点火就行,和小时候玩的窜天猴没啥区别,这种比较适合用于导弹。  火箭发动机“最难也是最先进”的设计叫:分级燃烧循环(或高压补燃循环)。  原先只有老毛子有,直到今天美国依然得买毛子的火箭发动机,可见当年的老毛子功底之深厚。土共也就是2014年才搞出的分级燃烧循环,全球第二家,正是这个结构才可以真正称长征五号为里程碑。  分级燃烧循环,顾名思义:液体燃料先在预燃室烧一次变成气体,驱动涡轮转动后,再进入燃烧室进行补燃,产生高压气体来推动火箭。(补个知识点:发动机需要加压,都有涡轮。)  看清楚没有?燃料要折腾两次,一次从液体烧成气体驱动涡轮,二次再彻底燃烧形成高压气体。  这好比背个大象走钢丝,光新材料就做了50多种,整个结构极为复杂,一环扣一环,每个操作指令必须精确到百分之一秒。要实现这个设计,具体细节很繁琐,没有哪个环节最难,而是每个环节都很难,所以没法细说,各位可以搜索“分级燃烧循环火箭发动机”。  虽然长征五号的YF-100发动机参数还差强人意,但因为具备设计结构的优势,在逐步完善细节之后肯定会超过美国,这好比起初火枪的威力还不如弓箭。  而其他国家或其他型号的火箭发动机叫“燃气发生器循环”,核心的区别是分出一部分燃料直接驱动涡轮,然后不再二次利用,直接排放,所以油耗高。  土星5号的F-1火箭发动机就是采用“燃气发生器循环”模式,在“利益当先、政治靠后”的现在,这种费钱的大块头肯定格格不入。  /a/122.htm  这篇文章有大量关于F-1的细节和照片,是我见过最专业最全面的介绍F-1的文章之一了,结尾还有珍贵的点火视频。  如果美国人要登月或再次登月,肯定不会用这种结构的土星5号,不符合利益原则,别说什么矿了,就算月球全是砖石也不划算。而“分级燃烧循环”他又不会,所以“中美”在登月上的较劲还是很有看头的。  说起登月这个敏感话题,还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作假,只能说有不少疑点。但这些疑点又不致命,大部分还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不过NASA的回应都淹没在口水里了。仅从技术可行性上说,土星5号应该是可以把人到月球送个来回,比较麻烦的是返回舱回地球。土共采用的是“打水漂”技术,全球独此一家,美国人这几年也没少打,打飞的居多。但现在追求的是精确落点,如果不要求精度的话,也不能说当年美国人做不到。现在美国人也拿不出让所有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自己确确实实登月了,原本说是放了个激光反射器,但实际上月球本身就是一面大镜子,而且反射器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弱到不可能被接受到,所以也无法证明激光反射器的存在。最近NASA公布了绕月无人探测器拍摄的登月痕迹照片还稍微有些可信度。  如果我对你说,昨天去赌场连压10把大,全赢了,你说这是真是假?登月差不多就是这个感觉。只能下次让玉兔亲自跑去看看阿波罗的落点了。        和平年代,产业化(赚钱)是科研发展的关键。世界绝大多数的航天器重量都在20吨以下,所以“土星5号”这种变态级的大火箭就没人做了。火箭发射的商业化已经很多年,竞争异常激烈(你想想,连阿三自己都能发卫星了),据说火箭发射的利润只有20%左右,要不是本着“别人出钱,我顺带练手”的想法,肯定都不愿做了。不过卖卫星还是很赚钱的,因为涉及到后期的维护,听说一颗卫星的利润至少1000%。现在土共的口碑越来越不错,一条龙服务,你只管出钱,其他甭管。  回头看,近千吨的大胖子,送到同步轨道瘦的只剩下10吨。“土星5号”第一级装有2075吨推进剂,点火后2分34秒全部喷完。所以楼主一直认为化学燃料的弊端是无法克服的,瓶颈太明显。  人类想走的更远,还得想其他办法。
      ————前一张照片,显示月球只有陨石坑;后一张照片,显示月球有丘陵状山脉。  月球地下无岩浆,没有板块漂移就没有造山运动,怎么会有坡度柔和、外形圆滑、山头成片重叠的连绵山脉?  美国佬肯定把某种东西送上月球了,但“宇航员登月并且返回地球”就呵呵了。
  不错,不错,深入浅出。  
  看完了  
  突然想起来以前听过的一个词“弦理论”了
请楼主唠唠
  哦对了
楼主混过核领域 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罗布泊往事 能透露点不?
  原标题:中国航空发动机材料重大突破 寿命优于美国1~2个数量级  [提要]  据悉,南京理工大学陈光教授团队在国家973计划等资助下,经长期研究,在新型航空航天材料钛铝合金方面取得重大跨越性突破。陈光教授团队发明的TiAl单晶合金,具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其最小蠕变速率和持久寿命均优于美国已经成功应用于GEnx发动机的4822合金1~2个数量级。  /5600237.shtml  刚看到的好消息 独乐乐不如与众哈
  @fb_叶良辰
17:52:37  ma de!  拥护土共就不能理直气壮,是吧!  只有反对政府才是有志青年,是吧!  lao zi 什么时候说藏南不要了?依着你们就该发动世界大战?你们这些人倒是说个收复的方法?看看有多高明!  西藏新疆也就是到了土共手里才彻底算掌控了,之前的政府,
上就没有真正彻底掌控过西部。  我欢迎理性讨论,也乐意接受指出不足之处,怎么总有这种没有涵养的搅屎棍,张口就骂人  -----------------------------  @一块腹肌-13 23:50:46  楼主写的东西很有见地,分析和引用非常有深度,而且视野够宽。继续写下去吧!  在天涯混,千万别叫那么几只叽叽歪歪几下子你就动了气。因为你一动气,他们目的就达到了。接下来你肯定是想和他们解释分析,试图说服他们,他们就压根没想和你理性讨论。最后你气急了,跟他们对骂,肯定是骂不出个子丑寅卯。然后累了烦了,弃楼了,他们搅屎棍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该说说你的,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让更多人看......  -----------------------------  对,一块腹肌2014说的非常好!非常感谢楼主的辛苦赐教,我长了很多知识。楼主一定坚持下去。楼主有微博或博客什么的吗?我愿成为你的粉丝。
  @fb_叶良辰
17:52:37  ma de!  拥护土共就不能理直气壮,是吧!  只有反对政府才是有志青年,是吧!  lao zi 什么时候说藏南不要了?依着你们就该发动世界大战?你们这些人倒是说个收复的方法?看看有多高明!  西藏新疆也就是到了土共手里才彻底算掌控了,之前的政府,
上就没有真正彻底掌控过西部。  我欢迎理性讨论,也乐意接受指出不足之处,怎么总有这种没有涵养的搅屎棍,张口就骂人  -----------------------------  @一块腹肌2014
23:50:46  楼主写的东西很有见地,分析和引用非常有深度,而且视野够宽。继续写下去吧!  在天涯混,千万别叫那么几只叽叽歪歪几下子你就动了气。因为你一动气,他们目的就达到了。接下来你肯定是想和他们解释分析,试图说服他们,他们就压根没想和你理性讨论。最后你气急了,跟他们对骂,肯定是骂不出个子丑寅卯。然后累了烦了,弃楼了,他们搅屎棍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该说说你的,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让更多人看......  -----------------------------  @缤纷的风-22 12:16:07  对,一块腹肌2014说的非常好!非常感谢楼主的辛苦赐教,我长了很多知识。楼主一定坚持下去。楼主有微博或博客什么的吗?我愿成为你的粉丝。  -----------------------------  腹肌说的对,楼主千万别着了这些小人的道了啊!
  留言有点多,慢慢扯,晚上争取先把返回大气层的事情说一说
  @fb_叶良辰
15:14:13  留言有点多,慢慢扯,晚上争取先把返回大气层的事情说一说  -----------------------------  楼主说说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呗,世界第一的那个  
  @fb_叶良辰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fb_叶良辰
23:22:27  量子力学不是凭空一下子冒出来的,而是由一些实验现象一步一步建立的,上文简单描述了量子力学起步的阶段。  量子力学在电子、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上很好用,但在宏观问题上素手无策,所以只能来看他的另一个怪胎兄弟。“第一朵乌云”说的是大家不知道空间里到底有什么。  分不清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人注意了,下面开始说说相对论。  “相对论”仿佛和“量子力学”商量好一般:你管微观,我管宏观。在宇宙,空间,......  -----------------------------  楼主牛叉,以前只听说过“量子论”“相对论”,但从来不知道讲的到底是哪些内容,看了楼主形象的描述,脑洞大开  特别是车子里竖着倒水,空间弯曲,忽然明白了自人界的现象是可以解释的啊!  初中物理只会说这是惯性,其他的啥也不讲。看了楼主的解释,才明白这是空间的运动造成的空间扭曲
  这样的帖子必须顶
  @u_16-06-19 07:26:31  关于嫦娥五号,关于五号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技术,楼主聊聊吧!  -----------------------------  登月最难的环节是重返地球大气层。  返回舱离开月球,过了拉格朗日点,剩下就是靠地球引力“吸回来”的,没有多余燃料减速,所以到了地球附近,速度大约是11km/s(势能动能转化,GMm/6371km = 1/2m*v*v)。  所以大家都知道要“打水漂”减速。  老毛子不信邪,以前玩过狠的。前苏联探月的“探测器5号”采用的是“弹道式模式返回”,这就不是打水漂了,而是直接把石头往水里扔。过载达到15G(打水漂的过载大约5G),连设备都散架了,同时外壳温度过高形成电离层屏蔽信号,根本无法跟踪操控。所以返回时,啥都干不了,工作人员能做的就是默念:“领袖保佑!阿弥陀佛!阿门!真主!上帝!菩萨!”  以目前人类科技来说,“打水漂”减速是必须的,那么“打水漂”的难点又在哪里?  媒体经常说,第一,再入大气层角度要精准;第二,飞行器本身的角度要精准。我有不同看法。  飞行器(包括卫星、导弹)在太空的定位,最可靠简单的技术就是“星敏感器”。这个“数星星”技术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时代,航海家用星盘,依靠特地的星星确定自己的位置。发展到现在,“星敏感器”已经是烂大街的技术,本质上就是一个摄像头,根据不同恒星的亮度定位。几大流氓数星星都很顺手,测量精准度可达到角秒级甚至亚角秒级。因此飞行器的定位不是问题。  既然位置能确定,再看看调姿发动机。能去趟月球再回来的,发动机指令控制必然是非常精准,所以调姿肯定也不是问题。  这意味着精确控制入射角并不是天顶星技术,所以楼主认为打水漂的难点在于气动外形的设计。  举个例子,如果把步枪固定,往一个地方射击10发子弹,即便入射角一模一样,子弹也一模一样,在400米外的靶上,子弹落点肯定有区别。小时候都玩过纸飞机,你能扔出两次一模一样的飞行轨迹?这就是打水漂的难点所在,它不在于入射前的角度控制,而在于入射后。返回舱和空气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极端条件下任何细节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典型代表。  返回舱外形比子弹复杂的多,也比子弹快的多,还要考虑烧蚀问题,烧蚀后还要有正确的气动外形。地面不可能有逼真的模拟条件,所以气动外形的设计与验证几乎只能上太空真刀真枪的干。这大大增加了研发的难度,当然还有研发费用。  怎么办?土共左思右想,唉,只能再开外挂了。说到这,先膜拜一下钱学森大师。  老钱以深厚的高速流体力学功底设计出的气动外形可以在大气层中从容打水漂。  进一步细说。  大气层外打水漂,美苏探月的时候就玩过。大气层内打水漂,只有土共会玩。这里的门道可就多了。  外太空进入大气层打水漂,只求减速,不求精确着陆,很不讲究。土共说,咱人口密度大,不能乱扔东西,所以姿势要优雅,讲究精确落点。  土共这一讲究,真把美国人吓出一身冷汗。大家在大气层外玩打水漂是为了减速,你土共在大气层内玩什么打水漂啊!  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和扔铅球是差不多的,一头栽下来就完事了,高手一看你出手就知道铅球的轨迹和落点,所以理论上可以拦截。这也是美国人导弹防御系统的主要理论依据。  土共是咋玩的呢?大气层边缘,可以理解为水面,打水漂的飞行器到了这里可以保持七八倍音速滑翔而不减速,轨迹和打水漂的瓦片一样,在水面一跳一跳。这就是“钱学森弹道”。  这种诡异的飞行器,或者说弹头吧,拦截非常困难。关键是这样一折腾,射程还远了很多。据说DF21就是“钱学森弹道”应用的实例,气动外形弹头是保密内容,咱都没福气看。不知道以后哪国人民有福气,准备好望远镜,到时候对着天空说不定还能看上一眼。  航天是一个综合性极高的工程,人类最先进技术的全面整合。比如在太空时电子设备产生大量热,需及时排出;而再入大气层时正好相反,与空气摩擦的高温需要隔绝,这就涉及到隔热新材料。诸如此类。  只有土共会玩,其他人不会玩,通常来说肯定不是材料上的优势。所以气动外形设计在航天领域的份量不会比材料差多少。
  @fb_叶良辰 :本土豪赏1个赞(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夕水沐
09:59:39  突然想起来以前听过的一个词“弦理论”了
请楼主唠唠  -----------------------------  简单说一说。先夸一句,这帮人是地球上智商最高的人。  物理学家追求的是大一统,最好用一个公式解释宇宙内外所有的规律。  但目前物理学家只能将世间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力,归结为4种相互作用关系:  1.引力:只要有质量的东西,就有引力,这叫“万有引力”,这词翻译的很有水平。  2.电磁力:就是你们理解的电磁力。  3.强力:比如把原子核聚在一起的这种力,强力是物理学中比较难的领域。  4.弱力:比如放射性衰变这些。  相对论对付引力一直很有心得,而量子力学也快搞定后三种力了。  但“描述微观的量子力学”与“描述宏观的相对论”在根本上有冲突,相对论的“平滑时空”与量子力学的“不连续”相矛盾。这对物理学家来说都不是完美情人,而且专一的物理学家不需要2个情人。悲剧的是,除了这大房二房,还有很多嫔妃后宫的粒子:电子,中微子……等等等。  质能方程的出现说明“能量与物质可以转化”,这为物理学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路:  能量以不同形式的振动构成了不同的基本粒子,为了形象的理解,称之为“弦”!  而不同的相互作用力,也可以由这种奇妙的“弦”解释。  也就是说,宇宙内外所有的东西,包括物质、能量以及相互作用关系,都是由这种“弦”组成。换句话说就是能量的不能形式的振动。啥叫不同形式的振动?再往下一步说,就是“多维”的概念。  为了方便理解,纯瞎说个例子,闭着眼睛瞎说的那种瞎说:弦在二维的振动形成了引力,在四维的振动形成了电磁力,在六维的振动形成了电子,在九维的振动形成了中微子……  虽然是瞎说,但大概能明白这意思了吧?  弦理论认为至少需要十个维度才能建立一个理论框架,让引力与量子力学互相兼容。大家在新闻里看到的科学家发现多维空间之类的,大约都是这么来的。  尼玛,我们这讲故事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可苦了背后的数学家。各位想想,要用数学把这一切都串联起来,这得花多少功夫?
  楼主,近两天有条新闻:中国航空发动机材料重大突破 寿命优于美国1~2个数量级。  说说你的看法,真有这么乐观吗?国产发动机赶上世界水平的路还有多远?
  玄理论 难道物理的基础理论会指向宗教吗 像朱清时的那样
  楼主好文,深入浅出,顶之
  学习了
  @愿者上吊_3K
12:49:17  不得不说,某些人的观念真是让人无语,那意思是说,只要历史上被中国统治过的领土,都应该收回,什么库页岛远东都是我们的,那这样的话,中亚也应该收回,唐朝那里大片中国领土,东南半岛也要收回,越南以前都叫过安南,再根据元朝版图,那更不得了了,亚欧大陆除了印度支那半岛,统统是我们的,这样的话,中国应该立刻跟所有邻国开战,真是幼稚,要说毛关于领土问题做的错事,也就是跟越南白龙尾的问题,跟朝鲜的半个天池的问题,但功大于过,要是国军统治,新疆xz都收不回,想想xz建国或者并入印度,三江源头都被印度掌握,四川湖南湖北腹地变成战略一线有多可怕,东三省也收不回,蒋继承孙大炮遗志,关外土地本就看不上,否则不会不开一枪放弃东北,本来就是孙大炮跟日本人的交易,让日本帮忙赶走漫青,割让东三省感谢  -----------------------------  按照元朝的领土面积,至少还有两倍于现在的领土没收回。要是按宋,那就玩完了  
  @xiaofancmu
15:17:02  楼主说说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呗,世界第一的那个  -----------------------------  首先说个云计算和超级计算机(简称超算)的区别。学术点说,前者偏“数据”,后者偏“计算”。业余点说,云计算就像组装汽车,你做发动机,我做变速箱,最后组合成一台汽车,要的是整个汽车;超算就像搭积木,底下一层没搭好,上面一层没法做,必须一层一层往上搭,搭完积木拍个照发朋友圈,积木就可以收起来了,只要个结果就行。  楼主当年用过超级计算机模拟聚变反应,先把理论编成程序,程序不大,几天时间就可以搞定,然后扔到计算中心,连续计算一星期,拿结果。记得当年那台总共200多个CPU,就分给我几个CPU进行计算,属于超算里面的小儿科。这类计算不能用云计算。  这是两个不同的玩意儿,那些嚷嚷着谁取代谁的可以歇歇了。  超级计算机有N多的CPU,难点在于如何让这N个CPU协同工作。具体点说,超算的计算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量巨大,延迟要求高,设计不当就会导致数据拥堵,大幅降低超算效率。当年在中科院遇到过一个天才学生,一个人暑假没事干,自己搭了几十个CPU玩。  美国人生产了素质优异的士兵,中国人完善了兵法和阵形。这大概就是中美在超算领域的贡献。  超算的技术细节,楼主也不是很懂。它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模拟各种各样的模型,比如核爆炸等。把初始状态设定好,再把N多的反应条件加上,然后就开始计算。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包括现在很多材料的制备也会用到超算。
  看到个关于北斗的文章,颇有意思。  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如果想破解军码系统,我们可能建议一些更简单的方式。那就是造时空穿越机穿越回到北斗军码设计的时候在旁边偷听好了。这个技术难度都比从技术上来破解北斗军码更容易一些。  大家来看看,这个妹子怎么样?  https://www.top81.net/show.php?f=1&t=1700736&m=
  顶楼主,多更新啊  
  @fb_叶良辰
21:13:46  看到个关于北斗的文章,颇有意思。   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如果想破解军码系统,我们可能建议一些更简单的方式。那就是造时空穿越机穿越回到北斗军码设计的时候在旁边偷听好了。这个技术难度都比从技术上来破解北斗军码更容易一些。   大家来看看,这个妹子怎么样?   https://www.top81.net/show.php?f=1&t=1700736&m=  -----------------------------  链接打不开  
  @majin-22 20:51:46  楼主,近两天有条新闻:中国航空发动机材料重大突破 寿命优于美国1~2个数量级。  说说你的看法,真有这么乐观吗?国产发动机赶上世界水平的路还有多远?  -----------------------------  阁下先去看一下帖子里关于发动机的那块内容,楼主马上赶去《NATURE MATERIALS》上拜读一下陈教授的大作:  /nmat/journal/vaop/ncurrent/full/nmat4677.html  总体来说,进步很大,差距依然也很大。  材料制备,本质上就是让原子按某种规律排列。高雅一点叫:定向结晶。  这和兵法阵形差不多概念:让原子排列的方向,全部对着受力方向,这样的金属叶片强度就高。  但是高温下,金属都会热胀冷缩,经这一折腾,阵形就乱了。高雅一点叫:高温下的合金蠕变问题。  陈教授的文章就是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个材料主要是钛铝合金,属于比较主流的材料。陈教授他们在合金结构里加了Nb,有啥用呢?  这阵形的主力士兵是钛铝构成,在阵形的关键位置,安排了Nb这个传令兵,士兵就不怕走散,可以分开的距离就更大一些,在材料上表现为延展性能大幅度提升。同时,这个传令兵也不会让士兵分的太远导致阵形溃散,他会把士兵控制在一个有效范围内,这在材料上表现为拉伸强度的提升。  在900度温度下,这个阵形抵住了637MPa的高拉伸强度,这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数据。  这个结构还使得材料重量降了不少,这也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新闻上说的比国外先进几个数量级。  蓝色线是美国GEnx引擎中运用的合金(简称4822合金)的蠕变抗力,红线是咱自个的合金。解读一下:  100MPa蠕变应力:4822不到100小时就挂了,咱超过了800小时还没挂,估计后来实验员也累了,不知道多久会挂。  150MPa蠕变应力:4822抗了5个多小时,咱抗了350小时。  210MPa蠕变应力:4822抗了1个多小时,咱抗了100小时。  不得不说,确实很牛XXX  材料掺杂,可不是炒菜加味精这么简单,有兴趣去看陈教授的原文,技术细节不说了,还是那句话:材料学太枯燥。  为啥还说差距还是很大呐?同学们,看了可别哭啊!  陈教授的合金可以耐900度,如果冷却做的好,比如热阻涂层、气膜冷却等,应该可以满足1500度的工作要求,这基本可以搞定三代发动机。  但是在1000度条件下,拉伸强度下降到238MPa,估计很快被扭成麻花。所以四代发动机,只能用在低温涡轮那里,就是前面压缩空气用的部分(忘记发动机结构的快点翻回去看一下),后面核心的高压涡轮还是够呛。  看看美帝的四代镍基合金EPM102,200MPa/1000度和400MPa/1000度,都能轻松撑到1000小时。对数据不敏感的同学回看一眼自家的参数。  还有一点,咱这是实验室材料,人家4822那是应用级材料,这中间至少还有好几年。  这篇文章虽然是刚发表的,但递交是一年前了,这一年不知道有多少进展。  发动机,不可能一夜之间追上,死了这条心吧!
  @xiaofancmu
06:55:16  链接打不开  -----------------------------        看看这两个女孩子的对照,你说这是不是巧合?  楼主还是喜欢这种圆脸型的。83年的,估计已经成家了。
  祝楼主早日成家立业,加油!!!
  原标题: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来自星星的灯塔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导语:曾经,北斗七星闪烁夜空,标示方向,引领着人类“身在何处 心向何方”的最初梦想;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经天纬地,星耀苍穹,指点着华夏大地的“中国方向”。这是一个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的国家重器,也是一个有开拓、有探索、有创新的科学理想。徐颖从事北斗相关研究工作十余年,是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从古时指路的星星到闪耀全球的导航系统,从不分东西南北的小女生到研究精准导航的女科学家,我们一起来探寻北斗和她的成长之路。  前几天我去一个同学家里玩,他们家小姑娘来问我说,“阿姨,我怎么才能让我爸爸看不到我的手机位置信息呢?如果把我的手机卡取下来之后,我的手机还能够定位吗?”  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取下手机卡以后,手机依然能够定位的。这是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手机当中定位采用的是卫星导航系统,与我们手机移动系统没有关系的。  卫星导航系统,它是距离我们一群两万公里的星星,它们不会发光也不会发热,甚至肉眼没有办法观察到它们,为我们提供着位置服务。卫星导航系统简称为GNSS系统,在GNSS俱乐部中一共有4位VIP会员,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美国GPS系统以外,包括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我们国家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我们国家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现在正处在建设和应用推广的阶段,由五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将在2020年左右提供一个全球性的服务。  在GNSS俱乐部中,会员小伙伴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大家最关心的频率资源问题。频率资源是一种国际上公用的资源,频率资源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的,所有频率资源都要向国际电联提出申请,由国际电联进行划分。就像我们高速公路车道一样,每一个系统都有它自己的车道,不然的话大家会发生撞车的情况。  在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初始阶段频率资源相对比较充沛,建设相对比较早的GPS系统和GLONASS系统不存在频率资源的冲突问题。到了北斗系统和伽利略系统建立的时候,频率争夺战就非常明显了。当时伽利略系统其实提前申请了这个频率资源,但是大家知道后来欧洲出现了经济危机,所以伽利略系统资金链断了,他们当时发射了这个卫星,占领了这个轨位,但是并没有发射这个频率的信号。根据国际电联“先到先得”的规定,哪一个国家能够先把这颗卫星发射上去,并且这个卫星向下发射了这个频率的信号,以后这个频率资源就是你的了。  在这样情况下, 号就是北斗所申报的频率资源的最后期限,所以要求北斗试验星必须提前发射,这在我国航天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通常卫星发射只有延迟,没有提前,因为提前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但是经过各个部门的配合之后,为了争夺这个频率,在4月14号的时候,这一颗火箭已经成功在发射中心准备进行发射了。在4月14号的凌晨4点07分,现场又发现新的问题,火箭有一个连接器没有按照规定脱落,如果三分钟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对火箭、卫星甚至发射场都会是灭顶之灾。当时的发射指挥员在一分钟之内下了7道指令,4点07发现的问题,4点11分的时候,火箭带着我们北斗试验星成功升空。4月14日发射了北斗试验星,4月15号时候卫星实现变轨,4月16号卫星开始向下发送信号,在距离4月17号北斗申请的频率资源失效前24个小时内,中国正式启用了北斗申报的频率资源,也就此拉开了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帷幕。  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大家喜欢做什么事情?我自己比较喜欢看恐怖片,那样比较有感觉。雷电和恐怖片更配哦,那么雷电和什么不般配呢?不错,就是卫星发射。卫星发射的时候,火箭箭体中装满了燃料,一点点火花就能引起箭体的爆炸。1987年,美国大力神火箭就曾在大雨中发射,升上天空一分钟后就在空中遭到雷击,发生了爆炸。  所以,通常遇到雷电的时候,卫星发射是会推迟的,但是在2011年7月,北斗第9颗卫星发射时也是一个电闪雷鸣的天气,它却在等待着发射,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这是因为北斗系统不是一个单颗卫星,而是一个组网星座。对于组网星座而言,每一颗卫星都要有既定位置,北斗系统不仅要求把这颗卫星发射到哪一个轨道,还要求这一颗卫星在轨道中的既定位置,要满足这样的条件必须有发射窗口,而这一天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射窗口,如果错过这天的机会,有可能推迟四个月,甚至推迟一年才能够迎来新的一个窗口。  北斗系统当时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过程当中,如果推迟发射的话,进程必然会延误,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当时的指挥系统决定冒雨发射,在两次雷电的间隙,发了。非常幸运,北斗第9颗卫星升空了。在同年年底北斗开始试运行。现在,北斗系统已经发射了22颗卫星,已经能够为中国以及我们周边地区提供非常稳定的导航定位服务。  大家可能会问北斗系统已经发射这么多颗卫星,北斗到底有什么用呢?首先,业内有这样一句名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毫不夸张的说,作为典型的国家重器,它就像我们水、电、还有公路一样,是我们社会建设基础的保障。欧盟曾经做过估算,卫星导航服务中断2天就会给整个欧洲带来超过10亿欧元的损失。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北斗应用的相关视频。  这是北斗系统一些典型应用,这个是藏羚羊迁徙,北斗系统保护野生动物;大兴安岭发生火灾,北斗系统能够为营救人员提供方位和方向的服务;这是北斗系统用于精确打击;这是北斗用于海洋渔业,在海洋上我们所用的通信定位手段都非常少,有了北斗卫星导航,能够有效保障渔民的生命安全;这是北斗系统用于大型车辆定位和监控;这是北斗系统用于我们精准农业,在农业现代化当中我们可以用北斗系统非常精密的控制;这是北斗系统用于我们大型集装箱航运和海运。  以上这些只是北斗系统应用非常基本的方面,在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一下我们刚才看到的海洋渔业的应用。在这个应用中,北斗系统不仅提供了位置、导航和授时这样的功能,而且还提供通信功能,渔民在海上能够用北斗系统发短信,报平安。通信功能到底有什么用呢,这里我想引用一下美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的一句名言,他曾经这样盛赞北斗的导航通信一体化功能:“既能够知道你在哪里,也能够知道我在哪里,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  那么通信到底有什么用呢?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看过《鲁宾逊漂流记》吧,如果有一天一个人漂流到了孤岛上,能怎么办呢?如果这个时候他选择的是GPS,他只能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无法通知别人前来救援,所以他还是只能够在荒岛上求生。如果我们用的是北斗系统,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既可以知道自己位置在哪里,而且还能够把我们位置发送到方圆几十公里、几百公里甚至千里之外的人。相信我,如果你选择了北斗定位系统,你很快就可以在救援船上和你手持GPS的小伙伴说拜拜了~  我们讲了这么多北斗系统非常好用,而且可用,为什么现在好像在生活当中我们大家似乎很少用北斗,好像GPS多一点。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比北斗系统早建设了大约20年,20年的历史鸿沟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技术能够填补的,GPS系统的应用推广都已经非常成熟,比如现在最便宜的GPS芯片可能大约两美元左右,而北斗系统的芯片价格由于量产等原因可能仍然普遍在百元左右。用不起制约着北斗发展,但是用不起不是制约主要因素,不敢用、不想用,这才是制约北斗发展的重要原因。  北斗系统从诞生到现在,虽然已经通过多方面证明,精度和可靠性,完全不输GPS导航系统,但是人们对北斗系统有着种种质疑。这是网上大概2011年左右传得比较沸沸扬扬的新闻,当时媒体使用的标题是“清华女生破解北斗送给美国”,或者是“北斗上百亿的投资打水漂”等等,比较耸人听闻。那么北斗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当然不是。事实上真正不可靠的是GPS系统。因为GPS系统只被我们开放了民码,而且GPS民码信号战争时候很容易说变就变,为了保障自主权,欧盟建设了伽利略系统。对我们来讲也是如此,为了保障我们的可靠性,我们国家开始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北斗系统。  我们回到清华女生破解北斗这个新闻上,实际上她只是破译了北斗的民码信号的伪码序列。首先第一点,北斗建设过程当中,民码的设计和GPS、伽利略都是一脉相承的,并没有特殊设计。我国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使用北斗,不仅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她想破解这个没有经过加密的民码信号,首先是没有技术难度的。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就是一个信号检测与估计的问题。事实上2012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已经公布了北斗的ICD文件,告诉了大家我们的民码格式。  除了民码之外,北斗还有军码,军码经过了加密等特殊设计等,这是稳定可靠的。如果想破解军码系统,我们可能建议一些更简单的方式。那就是造时空穿越机穿越回到北斗军码设计的时候在旁边偷听好了。这个技术难度都比从技术上来破解北斗军码更容易一些。所以,大家要相信我们北斗系统非常好用,而且非常稳定的。  作为一个卫星导航的普通科研工作者,我们相信北斗这一艘巨轮在大家支持下,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定可以继续乘风破浪走向世界,谢谢大家。
  楼猪可真不是一般人。正常人对领土的理解都是以居民和历史管辖为依据,没谁以地形为依据。山川河流为边界是各方博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因果不分还尼玛自吹技术帖。那中印西边怎么不按山脊划界?印度和尼泊尔怎么不按山脊划界?
  催更 顶  
  看到一群嘴炮开疆的傻逼就无语,总说国家这个丢了那个丢了,你有能耐你起义啊,你去收复啊,我曹,人家国民党现在连一个小小台湾省都丢了,你还怀念从前呢?一群狗
  @不是随便看看   所说的比美国的高一至二个数量级,我开始的理解应该是比最高水平的高一至二个数量级,但你说到与美国的EMP102相比则差很多,这该怎么理解呢?  -----------------------------  发动机结构比较复杂,低压涡轮和高压涡轮的叶片都分很多级。    不同级的叶片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差别非常大。  原则上,叶片材料重量越轻、强度越高,越好。钛铝合金和镍基合金,前者轻但不牢靠,后者牢靠但重。  所以会根据不同级叶片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材料。  新闻中所说的美国GENx,低压涡轮的最后2级用了钛铝合金,其他级和高压区用的是镍基。如果采用陈教授的合金,就可以把低压涡轮的叶片全换了(印象中好像一共有9级吧,不是很确定),这样发动机的重量大大下降,寿命和推力都有提升。  在钛铝合金这块,土共算是出头了,但批量生产的效果如何还得看。  除了钛铝合金,还有陶基材料的研发也很热门。
  @xiaofancmu
15:59:12  谈谈中国发动机技术吧,楼主  —————————————————  @fb_叶良辰
19:26:00  阁下说的应该是航空发动机吧?楼主非本专业,抖点从某位火箭发动机专业同学身上刨下来的料。  都说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那到底“明珠”在哪里?发动机的复杂结构咱就不说了,楼主用白话文单说最难一点。  现代炸药爆炸的速度已经接近于分子间传递信息的极限,燃油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如果基础物理(量子力学相对论这些东西)不突破,这些技术也不可能有本质突破。  那么为了提高效率,通常的做法就是短时间内增加燃油和...  —————————————————  好亲切的一张图,我就是搞航插的。  
  顶贴  
  louzhu dingg
  @fb_叶良辰 :本土豪赏(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夕水沐
10:01:08  哦对了
楼主混过核领域 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罗布泊往事 能透露点不?  -----------------------------  老说氢弹这些打打杀杀的不好,咱说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中子弹。  先说中子弹“杀人不毁物”的背景知识,这说法不完全对。随便举个例子,有个比较流行的用法,用中子弹对弹道导弹进行拦截,只要在人家核弹头边一炸,高能中子保证让人家的弹头响不了。  中子弹可以看成中子发射器,有些人叫“中子射线”、“中子流”、“中子束”,随便啦,反正就是对外扔出一堆中子,和抓一把沙子扔出去是差不多的。中子不带电,不会被电场磁场影响,跑的就远。而且中子很小,还记得那个比喻吧:原子核就是足球场中的芝麻。原子之间的空间其实非常大,最致密的钢板在中子眼里和筛子差不多,基本不带减速的,轻松通过。那这么说来,人其实也应该没事啊?  中子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带氢原子的轻质材料,比如水,聚乙烯,还有水泥这类混合物等等。撞上了就会减速,这和汽车撞人的道理一模一样,中子减速意味着能量传递给了被撞者。X光只是电磁波,能量尚且如此,中子射线可是实物粒子,有重量的,所以这撞击的能量非常大,甚至能产生电离。这么说吧,你体内包括水在内的含氢物质都被煮沸腾了,你说会咋样?DNA断裂,蛋白变性……反正是死定了。  回过头说,如果遇到中子弹袭击,赶紧往水泥楼里钻,往水里跳,最好再把塑料袋往头上套,存活概率还是很大的。部队有专门的中子屏蔽涂料,在坦克内壁刷上几厘米,只要不在爆炸核心区,基本可保人员不死。美国的装甲运输车M113两层装甲间隙用聚合物碎屑填充,为此重了650kg。美国M2坦克是在钢板与铝基体间放一层聚氨基甲酸脂。  以上就是中子攻防的原理,别神化了。  1999年中国首次正式宣布拥有中子弹。其实96年台海危机就放出过风声,实际上88年就搞好了,瞒了十年,符合土共的风格。  这里要感谢物理学家王淦昌院士,浙大物理系史上最牛人物。原子弹成功后,王淦昌就提出了中子弹基本原理,这在世界上都算早的。关于这位大牛,还有一个典故:诺贝尔物理学奖通常颁给提出理论的人和实验论证的人,所以经常一对一对手牵手去领奖。1941年王淦昌提出了探测中微子的理论,1956年美国人按照这个方法找到了中微子,结果只有美国人得诺奖。浙大史上最牛校长竺可桢当时就说“诺贝尔奖不给中国人就是歧视中国人”,这句话大概就是这么来的,至少在中微子这件事情上是理直气壮的。  再看看,1941年是什么时候?竺可桢校长带领浙大全校师生西迁,用脚从杭州走到贵州去办学,一路上日本人专门安排专机轰炸,史称“文军长征”,浙大的底蕴全是那个时期打下的。王淦昌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半路上做出的科研成果。浙大西迁,翻山越岭2600公里,历时2年半,几十吨珍贵的书籍,所有能搬走的仪器,几千人分多路出发,还有日本轰炸机送行,竟无一掉队!而其辉煌的学术成就至今无法超越!中国知识分子的硬骨头也不比前线抗战的中国军人差!小日本啊小日本,你也别怪现在中国人看你不顺眼。  涉及到英雄事迹,楼主就啰嗦了。  能搞氢弹的国家,肯定都有中子弹,这一脉相承。会做茶叶蛋的人,难道不会做水煮蛋?  中子弹的爆炸过程:首先由化学炸药把钚239炸到一起产生裂变反应,进而引发氘氚混合物的聚变反应,产生大量高能中子,这些中子进一步促进钚239的裂变,从而放射出更多的中子,于是反应不断增强。这就是恶性循环,或者叫良性循环。  这和氢弹的区别在哪里呢?总的来说就是,调控反应条件,得到不同反应产物。中子弹要多产生中子,氢弹要多产生光和热。本质上也算特殊的氢弹。  中子弹爆炸冲击波的杀伤范围和大炸弹差不多,中子射线的杀伤范围和原子弹差不多。  中子啊,射线啊,听着很可怕!别误会了,绝对可以颁发一枚环保标志给中子弹,环保认证,放心使用。  有放射性的物质只是钚239,而这个只是用来点火的,用量很小并且裂变比较彻底。其他所有东西都符合环保标准,氘氚就是混到水里喝下去都没事。通常情况下,只有爆炸中心几百米有放射性污染,不过几个小时就会消散,人员可以不戴防护措施进入。  好了,接下来就比较有趣了。土共当年拍着胸脯说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那这玩意儿到底算不算核武器呢?没有所谓的国际标准,只能呵呵了。  我印象中,土共应该没有专门为这事表态过。如果有一天土共被南海的航母惹毛了,说这不算核武器。依土共丧心病狂的德性,会怎么玩呢?你们看着啊:  法国列为最高防务机密的“火神”档案(被老毛子间谍挖出来的),关于1989年至1990年在法属穆鲁罗瓦岛进行的四次中子弹试验的技术报告。法国的中子弹用射程100公里的火箭发射器发射,爆炸后能毁灭直径3—6公里内的任何生命,但又能完好地保存所有的建筑设施。  看见没?用火箭弹,“卫士”又有新工作了。  1981年8月,里根总统下令生产和储备203毫米榴弹炮发射的中子炮弹。  自从土共当年得了“火力不足恐惧症”之后,现在谁也不敢和土共玩火炮了,火炮比鞭炮还多。  冷战时期英国有一个代号为“蓝孔雀”的绝密计划,打算在西德境内秘密埋设10颗核地雷,但电池低温环境撑不过一个月,结果这群脑洞大开的家伙在里面养鸡,用鸡的体温给核弹电池保温。严肃点,这不是笑话!  地雷?现在全世界地雷出口基本被土共垄断了,价格和饮料差不多,便宜、管够、威力又足,深受世界人民欢迎!知道土共怎么说《渥太华地雷公约》的吗?“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雷引发的人道主义问题,充分理解并一贯支持国际社会为解决这一问题所作的努力。中国虽未加入《渥太华禁雷公约》,但赞赏公约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认同公约的宗旨和目标。”几大流氓都是这个德性,不然怎么叫流氓。  那些叫嚣核弹洗地的人,也知道这不可能。但如果是中子弹呢?    /w_19rr9vukop.html  这里有视频
  楼主能不能把你写的东西全部归置在一起,这样也好看。
  好文,收藏。顺便催一下,楼主还没说那个大气层返回呢  
  @蔡法文
23:45:33  好文,收藏。顺便催一下,楼主还没说那个大气层返回呢  -----------------------------  擦,被崖叔吃了,我以为一个星期前就发了,回头看了好几次还在的,这会真找不到了。
  不要说什么要求高,没感觉,不要说自己慢热,不要说自己……  这些都是借口。
  @u_16-06-19 07:26:31  关于嫦娥五号,关于五号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技术,楼主聊聊吧!  -----------------------------  登月的拦路虎是重返地球大气层。  返回舱离开月球,过了拉格朗日点,剩下就是靠地球引力“吸回来”的,没有多余燃料减速,所以到了地球附近,速度大约是11km/s(势能动能转化,GMm/6371km = 1/2m*v*v)。  好比辛苦爬到30楼,下楼就直接从窗外跳下来,所以大家都知道要“打水漂”减速。  老毛子不信邪,以前玩过狠的。前苏联探月的“探测器5号”采用的是“弹道式模式返回”,这就不是打水漂了,而是直接把石头往水里扔。过载达到15G(打水漂的过载大约5G),连设备都散架了,同时外壳温度过高形成电离层屏蔽信号,根本无法跟踪操控。就算是现在土共的量子通信,也不是随心所欲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所以返回时,啥都干不了,工作人员能做的就是默念:“领袖保佑!阿弥陀佛!阿门!真主!上帝!菩萨!”  以目前人类科技来说,“打水漂”减速是必须的,那么“打水漂”的难点又在哪里?  媒体经常说,第一,再入大气层角度要精准;第二,飞行器本身的角度要精准。我有不同看法。  飞行器(包括卫星、导弹)在太空的定位,最可靠简单的技术就是“星敏感器”。这个“数星星”技术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时代,航海家用星盘,依靠特地的星星确定自己的位置。发展到现在,“星敏感器”已经是烂大街的技术,本质上就是一个摄像头,根据不同恒星的亮度定位。几大流氓数星星都很顺手,测量精准度可达到角秒级甚至亚角秒级。因此飞行器的定位不是问题。  既然定位没问题,就看看调姿发动机。无非就是对推力、方向、时间的调节和控制,能去趟月球再回来的,发动机指令控制必然是非常精准,所以调姿肯定也不是问题。  这意味着精确控制入射角并不是天顶星技术,所以楼主认为打水漂的难点在于气动外形的设计。  举个例子,如果把步枪固定,往一个地方射击10发子弹,即便入射角一模一样,子弹也一模一样,在400米外的靶上,子弹落点肯定有区别。小时候都玩过纸飞机,你能扔出两次一模一样的飞行轨迹?这就是打水漂的难点所在,它不在于入射前的角度控制,而在于入射后。返回舱和空气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极端条件下任何细节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典型代表。  返回舱外形比子弹复杂的多,也比子弹快的多,还要考虑烧蚀问题,烧蚀后还要有正确的气动外形。地面不可能有逼真的模拟条件,所以气动外形的设计与验证几乎只能上太空真刀真枪的干。这大大增加了研发的难度,当然还有研发费用。  怎么办?土共左思右想,唉,只能再开外挂了。说到这,先膜拜一下钱学森大师。  老钱以深厚的高速流体力学功底设计出的气动外形可以在大气层中从容打水漂。  想看看长啥样吗?咱是没这福分了,谁也不乐意这玩意儿冲着你飞过来吧,等看到了也来不及发朋友圈得瑟。  进一步细说。  大气层外打水漂,美苏探月的时候就玩过。就是飞行器从外太空进入大气层。  大气层内打水漂,只有土共会玩。这里的门道可就多了。  外太空进入大气层打水漂,只求减速,不求精确,很不讲究,技术含量相对低一些。土共说,咱人口密度大,不能乱扔东西,所以姿势要优雅,讲究精确落点。  土共这一讲究,真把美国人吓出一身冷汗。大家在大气层外玩打水漂是为了减速,你土共在大气层内玩什么打水漂啊!  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和扔铅球是差不多的,一头栽下来就完事了,高手一看你出手就知道铅球的轨迹和落点,所以理论上可以拦截。这也是美国人导弹防御系统的主要理论依据。  大气层边缘,可以理解为水面,土共打水漂的飞行器到了这里可以保持七八倍音速滑翔而不减速,轨迹和打水漂的瓦片一样,在水面一跳一跳。这就是“钱学森弹道”。  这种诡异的飞行器,或者说弹头吧,拦截非常困难。而且这样一折腾,射程还远了很多。据说DF21就是“钱学森弹道”应用的实例。  航天是一个综合性极高的工程,人类最先进技术的全面整合。比如在太空时电子设备产生大量热,需及时排出;而再入大气层时正好相反,与空气摩擦的高温需要隔绝,这就涉及到隔热新材料。诸如此类。  只有土共会玩,其他人不会玩,通常来说肯定不是材料上的优势。所以气动外形设计在航天领域的份量不会比材料差多少。
  强贴继续顶
  没人顶以为就没人看了啊,所以写的动力就下降了,人之常情嘛!  而且最近确实忙工作,忙着找妹子,还得解决终身大事呐,压力很大的,谁给我妹子,我给他写一年都行。
  你写满一年 妹子都慕名而来勒 快更新 娃哈哈  
  楼主辛苦,一直在跟!希望多发帖
  @fb_叶良辰
10:18:25  没人顶以为就没人看了啊,所以写的动力就下降了,人之常情嘛!  而且最近确实忙工作,忙着找妹子,还得解决终身大事呐,压力很大的,谁给我妹子,我给他写一年都行。  -----------------------------  充气娃娃要不要?
  @fb_叶良辰 :本土豪赏(5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顶!  
  @fb_叶良辰
10:18:00  没人顶以为就没人看了啊,所以写的动力就下降了,人之常情嘛!   而且最近确实忙工作,忙着找妹子,还得解决终身大事呐,压力很大的,谁给我妹子,我给他写一年都行。  —————————————————  充气的行不行  
  对那些恶意攻击的人讲道理是没用的,它们拿着西方的狗粮,只能拉黑或无视。和不讲理的人讲理就是不尊重自己
  做个标准的小学生,搬个小板凳,听楼主讲课
  强贴mark
  @fb_叶良辰
10:18:00  没人顶以为就没人看了啊,所以写的动力就下降了,人之常情嘛!   而且最近确实忙工作,忙着找妹子,还得解决终身大事呐,压力很大的,谁给我妹子,我给他写一年都行。  —————————————————  看楼主这专业也是狼多肉少吖
哈哈哈  
  从来都潜水的出来透透气,楼主不要停啊,多给我们普及普及这些,很有意思,看了这些还是很为我们国家自豪的,我就是妹子,能自我推荐不??
  顶顶 得给楼主动力。赶紧的更新
  楼主不要见色忘义,不厚道啊,快回来更新,不然小心大家伙儿一起画圈圈  
  妹子会有的,继续保持  
    如花怎么样
  妹子是要把的,贴子也不能忘啊楼猪!祝你把妹更贴两不误。
  中子弹洗地,让很多好战者眼前一亮。原先大家喊核弹洗地,和一帮人声称要娶林志玲差不多,过嘴瘾。结果发现,邻家小妹比林志玲还漂亮。关键是,有可行性啊!各位还要继续YY林志玲吗?  还是一起来YY邻家小妹吧!  中子弹为了让能量以中子流的方式释放,做不了很大(氢弹是可以无限增加的),大约就千吨级,冲击波的杀伤范围仅几百米,而中子射线杀伤半径也不过几公里。妥妥的战术武器,只要不毁灭全人类,偶尔用用也无妨嘛~  在核污染问题上,中子弹还是很有底气的。氘氚是氢的同位素,这两字看着吓人,其实化学性质和氢一模一样,压根不存在核辐射。钚239是大杀器,但一则用量少,仅仅“点火”而已;二则,技术到位的话,都裂变成其他物质,放射性也就大为减少。具体数据不重复了。  如此看来,咱的邻家小妹“人道主义”这关是能过了。见过被高速机枪击中过的人吗?太惨无人道了!我说哥们,打仗就不是高雅的行为,总不能连子弹也禁了吧?  关键的来了,成本!  看个结构示意图:    钚239是通过反应堆中产生的快中子轰击铀-238人工生产的,成本比较高。不过现在土共核电站建的多,以后应该不会缺。  氘氚是从海水提取的,土共现在对聚变那是相当上心,当亲儿子养着,以后氘氚的成本肯定越来越低。  所谓“透镜”就是铍合金做的中子反射层,这种合金韧性极好。贵吗?呃呃,淘宝货。(夸张说法,这里和淘宝货肯定有区别)  聚苯乙烯。呵呵,你家脸盆、灯罩估计都是这些。等你不要了,可以捐给国家造中子弹。  还有其他正常导弹上都有的辅助结构。  美军203mm中子炮弹,通过榴弹炮发射    思来想去,感觉成本应该不是很高(不说研发费用,就说批量装备),然后跑去咨询了某人,据说维护成本巨高,每隔一段时间都要都要拿出来拆装一次。于是,又想到个馊主意:能否战前几个月突击生产?不用多,几百枚肯定够用了。某人一声呵呵,然后,消息就到此为止了!  无论怎么样,楼主觉得中子弹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弄个几百枚踢踢门,土共还是花得起这个钱的。想想这场景多美妙,什么日本舰队,美国舰队,直接来上20发。解放军平时就得多一门训练:如何驾驶美日舰船。这样一算,简直就是发财致富好项目啊!这可都是现役的美日军舰啊~  话说回来,就算火箭弹洗地,那成本也不低,更何况短程导弹。还有,别忘了,解放军战士的性命怎么算成本?  好了,最后一关:中子弹算核武器吗?  土共其实很要脸面的,说话算话是中华民族好传统,必然不肯公然违背。  你们见过那种彩票吗,上面写着: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不扔核蛋扔中子蛋了  
  顶  
  能说下关于电的无线传输  ----------------------------------  这个贼简单,大部分都是电磁感应而已。先把电变成电磁波,再用线圈把电磁波转化成电,纯娱乐项目。因为太浪费电了,传输距离又近。当年大学,楼主斥资一百,亲手改装过手机,想无线充电耍帅。结果我的手机很刚烈,宁死不屈,果断牺牲了!  还有少部分用激光传输的,电-&激光,然后再用激光发电,这浪费的电更多。  美国有人就是想用同步卫星装太阳能板发电,然后用这么扯蛋的技术把电传回地面。  现在很多看着科幻的技术,都尼玛的高中物理化学知识。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谁知道韩国童装网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