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女排队员袁心玥生活照父母

中国女排第一高度袁心h:一家三口 平均1.9米
来源:重庆晚报
  3比1逆转塞尔维亚,继雅典奥运之后再夺金牌,中国女排中个子最高的重庆妹子袁心h难掩激动,奔向在场边久候的父母,一家人紧紧相拥,这位在队内被称作“小苹果”的副攻手喜极而泣。人们这才意识到,虽然在场上斗志昂扬、扣杀勇猛,但她毕竟还是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在父母面前更永远是个孩子。
  年轻归年轻,袁心h已经是这支世界冠军球队里不可或缺的核心球员之一,而她能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普通排球少女到奥运金牌功勋,除了郎平指导慧眼识英才,更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不到13岁的袁心h就在重庆开始了自己的排球启蒙,一路打拼最终登上了奥运最高领奖台。
  当然女排姑娘们的成功主教练郎平居功至伟,但有一个人不应该被忘记。2012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主帅一职空缺仅半年,外界纷纷呼吁郎平回归。当时郎平还是恒大女排主帅,她在公开场合也重申“不会回归国家队,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年轻教练”。关键时刻,许家印亲自找到郎平,大力支持她回归国家队执掌帅印,还表明态度:“以国家大局为重,支持郎导担任国家队主帅。”其诚意让铁榔头回国,并成就今日夺冠辉煌。重庆晚报记者 李卓然 王乙竹
  一家三口 平均1.9米
  运动基因果然有
  “长到1.99米,肯定是因为遗传基因。”袁心h的母亲周波这样介绍说,她自己身高达到1.8米,丈夫袁春武更是高达1.93米,而袁心h刚出生时体重就超过8斤,身高55厘米,算得上“巨婴”一名。
  更重要的是,袁心h生在一个体育世家,除了继承身高体形,还遗传了父母的运动天赋――周波是求精中学的体育教师,同样也是前四川女排的队员,袁春武在单位上也是职工们的篮球教练。因为父母的原因,袁心h接触体育的时间比同龄孩子早,曾经训练过她的求精中学体育教师杜波回忆道:“袁心h在训练中反应快、接受能力很强,完成的质量也是队员中最高的,她在运动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去八一队时,我们都认为这是棵好苗子。”杜波老师说,袁心h现在的赛场表现也证明了他们当时的看法――放得开,也很有自信。
  学习不错 运动有天赋
  天生是块冠军料
  袁心h的小学时光是在渝中区的人民小学度过的,当时的班主任黄英老师回忆,从小就很乖的袁心h,因为个子高而特别引人注目。袁心h的父母很注重孩子的学习,遇到训练与学习时间冲突,会主动联系老师协调或课后补起来,袁心h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如果不打排球,读书也能读出来。”
  黄英是语文老师,因此在这门课上,袁心h给她留下的印象更深,“在写作方面,袁心h对自己要求颇高,作文写作能力很强,她的作文常常被当作范文。”鲜为人知的是,袁心h走上体育路并非完全因为父母的愿望寄托,而是一些巧合,周波回忆:“心h小时候身体不好,胃口也不好,吃饭总得追着喂。最初培养她练田径、排球,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后来才发现她有这方面的天赋和潜力。”
  启蒙老师 正是袁妈妈
  严师真的出高徒
  袁心h的小学老师回忆,她的田径基础很好,甚至在渝中区的运动会上拿过跳高冠军。而在练习长跑、弹跳的时候,袁心h总喜欢跟高年级的同学比一比。至于打排球,母亲周波可以说是袁心h最早的领路人,在周波的同事杜波印象中,由于就读的小学和母亲任教的中学相隔不远,袁心h从三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就径直来到中学球场。
  “当时周波老师担任学校女排教练,每天放学在球场训练队员,袁心h就和学校的队员们一起训练。”杜波老师认为袁心h的成绩离不开启蒙教练妈妈的付出,回忆在求精中学的每次培训,周波都非常严厉,对袁心h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甚至曾在训练中骂哭过女儿。
  尽管13岁就被八一队选中,独自前往北京,但这一段在家乡的训练时间,仍是袁心h最美好的回忆,因此尽管在外训练很忙,但只要一有空,袁心h就会回到学校跟学弟学妹交流。去年,袁心h就曾回到过母校,与求精中学的女排队员们切磋交流,并将有中国女排队员签名的排球赠予学校。昨天的奥运比赛,学校的老师们都很关注,纷纷向周波发去祝贺,周波也第一时间回复,自己内心很激动也很高兴。
  一场不落 爸妈里约全程陪
  妈妈的冠军梦女儿圆
  在里约奥运的女排赛场上,不时在场边能听见地道的重庆话加油声,声音来源自然是袁心h的父母。
  母亲周波作为曾经的专业女排运动员,有一个世界冠军梦,自己未能实现,但能亲身到场看自己的女儿圆梦,也不失为一段佳话。而父亲袁春武是重庆铁路公安处的乘警,长期值乘于重庆前往昆明的列车上,本就经常奔波于铁道上,而女儿每年回家也待不了几天,父女俩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但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老袁也趁着休假,来到巴西关注女儿的每一场比赛。
  夺冠之夜,袁爸爸袁妈妈兴奋地举着国旗,为中国女排自豪,也为女儿骄傲。夺得这枚重要的金牌后,袁心h等女排姑娘们被世界媒体团团包围,袁春武夫妇等待女儿一直到凌晨四五点。的确,这样的一场胜利,哪个亲历者都会激动得难以入睡。
奥运精彩推荐 |
(责任编辑:马思静)
&&&&&&</div
林希妤出生在一个体育世家,她的母亲杜静是国家女足...
2013年孔令辉升格成为中国女乒主教练...
在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上,高尔夫球上一次作为奥运项目...
 8月15日,巴西里约热内卢,搜狐体育专访了中国国家女篮队员孙梦然……
教授报道团
本届里约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中国军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历届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队一共拿到了12金17银8铜共37枚奖牌的成绩...
从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中国跳水队到八次征战奥运了,共夺33块金牌...
本届里约奥运会,由老将龙清泉领衔的中国“力量之师”......
奥运锐体育
奥运人物志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女排遭美国横扫副攻罕见哑火 袁心玥赛后落泪
北京时间8月25日消息,2015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三轮,中国队0-3负于本次比赛的头号夺冠热门美国队,争冠形势变得不再明朗。纵观全场比赛,中国队输球的最大问题在于自身进攻没有完全发挥,特别是副攻线。从赛后的技术统计来看,最令球迷们担忧的一传并没有出现大问题,超过50%的到位率与美国基本相当。但中国队非常强势的进攻环节却出现哑火,以38-55落后美国队17分。其实,两位主攻朱婷和张常宁分别扣球拿到了16分和10分,火力并不算差,关键问题出在副攻身上。今天,中国队两位首发的副攻是颜妮和袁心玥,杨珺箐在第二局后半段替补颜妮出场并打完第三局。数据显示,颜妮全场3次扣球得到1分,袁心玥14次扣球得到3分,杨珺箐6次扣球得到2分。而在拦网环节,仅有颜妮得到1分,袁心玥和杨珺箐均没有得分。此外,颜妮发球得到1分。也就是说,中国队的3位副攻今天全场比赛总共只得到了8分。而中国队在今年大奖赛香港站战胜美国队的那场比赛中,袁心玥和颜妮分别得到了12分和8分。可以说,中国队能够在此前的比赛中战胜美国,副攻手在进攻和拦网上出色的发挥是一大关键。而本场比赛,中国队在副攻线上没有人冲出来为两位主攻分担压力,输球也就可想而知。其实,纵观今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中国队能够取得9连胜,副攻在每个场次中均发挥出了比较大的作用。向此役一样三位副攻均哑火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赛后,被寄予厚望的小将袁心玥留下了伤心的泪水,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场比赛非常可惜,尤其是第二局和第三局,很多关键球我们没能抓住,心里有点急。”世界杯是大循环赛制,目前才仅仅打了3场比赛而已,中国队还有很大的机会去争取好成绩。希望年轻的姑娘们在输掉这场比赛后,能够彻底放下心里的包袱,打好接下来的8场比赛。中国女排,加油!
【】相关新闻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快报】:中国女排重庆妹不止袁心玥 当真?,中国新一届女排队员名单主帅郎平,2015中国女排郎平朱婷,女排袁心玥身高多少,女排袁心玥的父母是谁 照片,女排队员袁心玥的摸高 - 创想星空网
当前位置: >
【快报】:中国女排重庆妹不止袁心玥 当真?时间:日02:50来源:IT168网
  原标题:中国女排重庆妹不止袁心玥 当真?  image download error : //Img.jpg"&  肖学初(站立者左三)和中国女排、重大男排合影  image download error : //Img.jpg"&  肖学初采访邓若曾(左)  “袁心玥应该不是第一个夺得奥运女排冠军的重庆运动员哦。”昨日,退休多年的重庆晚报原副总编辑肖学初在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女排和重庆非常有缘,而且,1984年中国女排首夺洛杉矶奥运会冠军一个著名传闻,也是重庆晚报率先证实并公开披露的。  重庆各界学女排:报纸不够抢  肖老介绍,1982年,中国女排已经夺得世界杯和世锦赛冠军,这支队伍的崛起,和高强度训练密不可分,魔鬼训练要求女排姑娘们必须具有顽强意志才能扛得住。  当时,我国著名女排记者何慧娴写了一篇关于女排拼搏精神的通讯,重庆日报通篇转载,受到重庆各界追捧,街头零售根本满足不了市民争看女排精神的热情。“许多读者联系到报社,问有没有多的报纸。更多的是一些单位、企业,希望报社加印报纸,供员工学习女排精神。”肖学初回忆说,“当时,报社加印报纸来不及,我就建议把这篇通讯印发成16开学习资料,然后和相关单位、企业联系,最终确定3万份订量。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些企业都想树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想通过学习女排精神鼓舞员工。”  肖老认为,“重庆人以极大热情学习女排精神,心中有目标,努力奋斗不放弃,和重庆市从计划单列到直辖以来取得瞩目成就密不可分。”  老女排队员教练:两个重庆人  提起老女排,肖学初话题很多。他介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金的中国女排当中,弹跳最好的副攻手朱玲,虽然生于山东,但上世纪70年代在重庆上学并入选重庆体工队,后来选拔进入四川队,成为中国队主要得分手之一。  老女排教练员当中,邓若曾是江津人。由于这些重庆元素,在1984年首夺奥运冠军后,中国女排在全国各地的汇报活动中,自然少不了山城重庆这一站。  彼时,重庆晚报初创,这样一支冠军之师光临重庆时,时任重庆晚报体育记者的肖学初自然要前往火车站接站采访。  肖老回忆,他在火车站站台上先后采访了邓若曾与郎平。肖老印象最深的,是女排精神代表郎平。肖老回忆,铁榔头身材高,还穿着一双半高跟,他对郎平开玩笑说:“你这么高,让我们很自卑啊。”  全国巡回:专门在重庆打3场比赛  当年,郎平参加全国汇报活动都要发言,抵达重庆时嗓子十分沙哑。肖老非常尊重她,没有问太多问题。让肖老没有想到的是,郎平作为大明星没有架子,嗓子哑了依旧跟记者耐心交流,至今让肖老很感动。  肖老介绍,全国巡回期间,中国女排通常在一个城市只逗留一两天,但在重庆待了好几天,还跟重庆大学男排打了3场比赛。  “中国女排之所以如此重视重庆,主要原因一是队内有重庆一帅一将,二是郎平亲口对我说的,当年的重庆大学男排和中国女排实力接近,打这样的比赛观赏性好,又能达到锻炼球队目的。”肖老说。  老女排队长:来渝走亲戚  肖老介绍,老女排当中,张蓉芳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她不仅是中国女排队长,而且因为是成都人,家中很多亲属都在重庆,她的妹妹当年就在重庆一家水泥厂工作。  一次,张蓉芳来重庆走亲戚,重庆晚报记者多方打听找到了这家水泥厂与张蓉芳见了一面。  问起退役后有何打算,张蓉芳笑言:“肯定当不了新闻记者,你看,我妹在这里工作都被打听到了,还冒着大雨来采访,我都做不到。”  就在这次采访中,张蓉芳跟重庆晚报记者分享了许多老女排训练、比赛的趣闻,还证实了一个关于老女排的著名传闻——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队员对当地饮食相当不适应,好在洛杉矶当地华人伸出援手,问女排姑娘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女排姑娘说,“就是吃不惯,有川味泡菜就好了。”当时条件有限,华人朋友没法提供正宗川味泡菜,好不容易弄来一盆山东泡菜,解了女排姑娘们的馋。“吃饱喝足后,和美国队争冠军的比赛中,我们越打越有劲。”张蓉芳对重庆晚报记者说。  重庆晚报记者 李卓然 受访者供图  您可能也感兴趣:  降不停 小米5超值优惠1895元 十核白元机 魅蓝metal仅售665 4GB+64GB ZUK Z2全网通售价1659 性价比首选 索尼A5100仅售3918 精致便携 华硕U303仅4899元 游戏本 联想拯救者仅4999元  分享到:  0 个人觉得赞好文章 点个赞您已经赞过了+1
大家都在看
日本再现"摸乳募捐" 众美女女生撩衣"献胸"当地时间8月30日至8月31日,东京,,由日本收费电视台skyperfectv举办
- 24小时滚动实时热点 - 桂ICP备号-4声明:本站内容来源除非注明创想星空网,否则均为网友转载,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中国女排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