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量是治疗量增加时的最大限度,2015药典装量差异限度对各种药物都规定了极量是


    1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与人员设置1.1职责1.2人员设置2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岗位职责3药剂科各部门职责3.1药剂科职责3.2xx省立医院药剂科质量监控管理小组职责3.3科主任岗位职责3.4科秘书岗位职责3.5药品调剂部门职责3.5.1药品调剂部门配方岗位职责3.5.2药品调剂部门核发岗位职责3.5.3中草药配方岗位职责3.5.4药品调剂部门值班岗位职责3.5.5中药煎药岗位职责3.5.6中药炮制岗位职责3.5.7药品分装岗位职责3.5.8住院药房调剂岗位职责3.5.9门急诊静脉药物配置室岗位职责3.5.10住院病区输液配置室岗位职责3.5.10.1住院病区输液配置室收方、审方、排药、核对岗位职责3.5.10.2住院病区输液配置室配制、复核、包装岗位职责3.5.10.3住院病区输液配置室工人岗位职责4药物制剂4.1制剂室职责4.2药物新剂型研究室岗位职责5药库职责5.1药品采购岗位职责5.2药品保管岗位职责5.3输液送药岗位职责5.4危险药品库药品调配岗位职责5.5消毒药品保管岗位职责6药品质量检验室职责


    7临床药学7.1临床药师工作室岗位职责7.2药物咨询岗位职责7.3药学情报室岗位职责7.4治疗药物监测岗位职责7.5临床药理实验室岗位职责7.6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岗位职责8药学专业技术职务职责8.1主任药师职责8.2主管药师职责8.3药师职责8.4药士职责8.5药剂员职责8.6实习药师(士)职责8.6.1实习药师职责8.6.2实习药士职责。8.7进修药师(士)职责8.7.1进修药师职责8.7.2进修药士职责8.8临床药师工作职责8.9临床药学人员职责8.10配方人员职责8.11核发人员职责8.12分装人员职责8.13煎药员职责8.14制剂室人员职责8.15药品采购员职责8.16药品保管员职责8.17药检人员职责8.18信息资料员职责三规章制度


    1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2药剂科工作制度3xx省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室工作制度4xx省立医院药剂科质量监控管理小组工作制度5xx省立医院药剂科招标采购药品、使用、管理和监督的制度


    6药品调剂部门工作制度7门诊中药房工作制度8处方审核、调配制度9处方制度10处方保管、销毁制度11调剂室(门诊中西药房、急诊药房、干部药房、中心药房)安全工作制度12中药饮片煎煮的工作制度13中药加工炮制室工作制度14静脉药物配置室(门急诊、住院)工作制度附静脉药物配置室更衣管理制度15门诊退药管理规定16药品报损及销毁规定17调剂部门借药工作制度18差错事故管理和登记制度19病区药品基数管理办法20中心药房摆药室工作制度21急诊药房值班工作制度22药库管理制度附1:药库安全制度附2:中药材和饮片库房工作制度23药品采购工作制度24科室药品损耗、报废处理制度25领药及核查工作制度26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27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28消毒药品供应管理制度29危险库管理工作制度30临时用药申请范围及审批权限管理制度31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管理预案32制剂室工作制度33药品质量检验室工作制度34临床药学实验室工作制度35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制度36临床药理研究室工作制度37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室工作制度38特殊药品管理室(毒、麻、精神药品)工作制度


    39xx省立医院药物合理应用管理使用督察制度40药学情报室工作制度4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42实习生管理制度43进修生管理制度四操作规程


    1调剂操作规程1.1处方调配操作规程1.2处方调配核对操作规程1.3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1.4住院药房口服制剂摆药操作规程1.5住院药房针剂摆药操作规程1.6住院静脉药物配置室药物配制操作规程1.7门急诊静脉药物配置室药物配制操作规程1.8清洁区清洁规程2煎药室人员岗位操作规程3药品采购人员岗位操作规程4药库管理人员岗位操作规程5领发输液及科室公用药岗位操作规程6治疗药物监测操作规程五六七八九xx省立医院药剂科岗位负责人xx省立医院药品采购领导小组成员xx省立医院药剂科关于成立临床药学室及其成员的决定xx省立医院药剂科质量监控管理小组组成药剂科考勤规定


    附录1xx省立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附录2xx省立医院药剂科、妇产科关于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规定附录3处方调剂差错登记制度附录4xx省立医院合理用药规范附录5药剂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管理办法附录6药剂科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附录7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确认办法附录8xx省立医院药剂科网络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附录9xx省立医院药剂科防火、防水、防盗事件应急预案附录10xx省立医院药剂科临床急需(短缺)药品(特殊药品)供应应急预案



    一组织建制xx省立医院药剂科机构的设置根据医院分级管理的原则和要求,为使医院的规模、功能、任务与医院药学的发展相一致。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药学机构设置如下:xx省立医院药剂科组织结构图




































    1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与人员设置1.1职责1.1.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并组织制定本院相应的规章制度,经常检查《药品管理法》的执行情况,对违规事件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1.1.2根据本院临床需要,检查审定各科用药计划,制订调整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定期审定需增加或淘汰的药品品种。1.1.3审核各申购入的新药和新制剂,并按有关规定报上级备案或批准。1.1.4审查药品采购计划及实际执行情况,决定特殊紧缺药品分配使用方案。1.1.5定期组织检查各科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及自配制剂的质量。指导监督临床各科合理用药,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研究防止用药事故和药源性疾病的措施,确保安全有效用药。及时处理用药重大问题。1.1.6定期组织检查各科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药品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法者,要严肃处理,并及时上报。1.1.7支持医院药学工作,指导和协助中西药物和制剂的开发。1.1.8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1.2人员设置1.2.1药事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16-20人左右,设主任、副主任委员、秘书、委员。1.2.2由主管院长担任主任委员,药剂科主任为药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秘书。另外由临床科室主任、专家、纪检、药学人员等组成。2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岗位职责2.1成立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药剂科主任任副组长,下设组员若干。2.2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与指导。2.3负责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督促执行。2.4负责定期检查药库,各药房的药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对不够完善的制度给予修改。2.5负责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发现近期失效的药品,负责通知有关科室先于使用。2.6负责药品新品种的质量审查。2.7负责新供货单位质量信誉审核。2.8负责药品质量问题及事故的调查处理,必要时报告有关部门。2.9定期进行药品质量检查情况的综合分析。2.10指导药品保管,养护人员按药品性质进行合理的贮存。2.11负责质量不合格的药品报损前的审核及报废药品处理的监督工作。2.12负责建立药品质量档案,其内容包括:品名、规格、质量标准、生产单位、检验报告、包装质


    量、临床疗效、药品检验部门抽检报告单及药品使用说明书等,并建立药品质量档案检索系统。2.13负责处理各类药品质量信息,收集和分析来自药监部门,药品检验部门有关药品质量方面的文件、检验报告以及报纸、期刊提供的药品质量信息,并加以编辑整理,供领导决策并为药品采购提供信息。2.14负责计量管理工作,对药剂科使用的计量器具按规定送检或定期检查,并做记录。2.15开展药品质量知识业务培训工作,并负责药品质量技术咨询。3药剂科各部门职责3.1药剂科职责3.1.1全面负责医院药学的行政和业务技术管理工作,制定本院药学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对所属各室有检查、指导、监督、考核、奖惩权。3.1.2药剂科的基本任务是: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科学地管理全院药品;为医疗需要及时准确地调配处方和制备各种制剂;供应质量合格的药物;配合医疗需要积极开展医院药学及其研究工作。3.1.3根据本院医疗和科研需要,编制药品采购计划,做好药品保管、供应执行帐卡登记、购销帐目统计报表,收方、发药、审查及核对等。3.1.4及时准确地调配本院处方,根据临床需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制备制剂及加工炮制中草药。3.1.5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建立、健全药品检查和检验制度。对制剂和某些可疑药品要严格检验,不合格的药品不准使用,药品检验工作接受当地药检部门业务指导。3.1.6积极宣传用药知识,监督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并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和上市药品的评价工作;负责收集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定期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同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提出需要改进和淘汰品种的意见。3.1.7密切配合临床,积极研究中西药品的新制剂;努力进行技术革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成就,开发疗效高的新制剂。3.1.8承担医药院校学生的实习、见习及兄弟单位进修生的带教任务。3.1.9制订科室人员培训计划。3.1.10审核科室工作人员的资格准入。3.2xx省立医院药剂科质量监控管理小组职责3.2.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条例(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3.2.2.督察各部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3.2.3.负责检查药品调剂、制剂、检验、药品贮存等工作,检查科室各部门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3.2.4.督察本科人员履行职责,检查各项技术操作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麻醉、精神药品和医疗毒性药品的使用管理,预防差错的发生。3.2.5.深入科室各部门,征求意见,改进工作。3.3科主任岗位职责3.3.1在院长领导下,以病人为中心,遵守《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


    法律法规,全面管理领导药剂科各部门的工作,制定药剂科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科室各部门的工作,定期总结汇报。3.3.2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药房的发展计划,采用新技术并提高科室管理水平,组织药师到临床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品质量;重点开展临床药学科研工作并重视人才的培养;开展药学教学工作以及医院药师规范化教育和药学继续教育工作以提高技术素质;同时抓好药学道德、组织纪律和医院药学人员责任心、事业心的教育,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质量。3.3.3协助医院领导做好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定期组织检查科室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和管理。3.3.4定期召开药房会议,讨论、决定药房重大事情。充分调动药学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3.5负责对药房全体人员的考核、奖惩、等工作,供有关部门决策和参考。3.3.6科副主任岗位职责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室工作,职责同上。3.4科秘书岗位职责3.4.1在药剂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3.4.2负责协调安排来访接待。3.4.3负责药剂科各类会议、会务的筹备和通知。3.4.4负责科室办公用品及设备的整理、登记与分配。3.4.5协助领导处理日常繁重的事务,协调各部门的工作。3.5药品调剂部门职责3.5.1药品调剂部门配方岗位职责3.5.1.1由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药剂师(士)承担本岗位工作。3.5.1.2遵守和执行本部门工作规程、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3.5.1.3有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和设施,保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3.5.1.4负责中西医处方及急诊处方的药品调配工作。3.5.1.5药品分装成常用量装袋、用药瓶、药袋、纸盒等包装材料,调剂和称量用具等按序放置,达到整齐美观、取用方便;清查药品存量及质量,及时补充、交换;新药、缺药及一些需告示内容应及时向有关医师联系和公示。3.5.1.6收方及审查收方后应详细阅读、认真审查,对处方前记、处方正文、药品配伍、用法用


    量、有无涂改现象、医师签字、药价、特殊药品的使用等逐项审核。对不符合发药规定、缺药或有疑问的处方,应请原方医师更改,签字后方可调配。不得擅自更改;应备有处方权医生的签字样本。做好医保处方相关的处置工作。3.5.1.7配方对经审查合格的处方,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及时调配出符合治疗要求的药品。3.5.1.7.1思想集中,认真、有序地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调配,防止忙乱;急诊处方随到随配,其余按先后秩序进行。装置瓶等用后要及时放回原位,防止忙中出错。3.5.1.7.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准确称量,严禁用手直接取药或不经称量估计取药。3.5.1.7.3认真查对药名、规格与用法用量,做到所取药品的名称和数量与处方一致。


    3.5.1.7.4核对瓶签、药袋上的姓名和用法、用量是否与处方一致;特殊煎法的饮片另包并注明。3.5.1.7.5将处方和所调配的药品放置于一个容器中。3.5.1.7.6配方者在处方上签字。3.5.1.7.7配方要求准确、迅速,使取药病人等候取药时间平均不超过7分钟,饮片取药病人候药时间平均不超过30分钟。3.5.1.8称量器具要定期校正,有使用合格证。3.5.1.9做好实习生、进修生的带教工作。3.5.1.10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知识更新。3.5.2药品调剂部门核发岗位职责3.5.2.1由具有较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强和调剂工作经验的药剂师以上人员担任,在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工作。3.5.2.2遵守和执行本部门工作规程、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3.5.2.3有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和设施,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3.5.2.4接到处方和调好的药品后,需反复核对处方和药品的一致性,杜绝差错。发药复核率100%,出门差错小于1/万。3.5.2.5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3.5.2.6确认调配无误后,发药给病人,应态度和蔼、耐心,将使用方法(药品用量、间隔时间及用法、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交代清楚。如遇理解有困难者,请咨询窗口接待解决。3.5.2.7特殊药品重点说明,设专用窗口调配,处方另置,并做好登记、统计等工作。3.5.2.8在处方核对处签字。3.5.2.9做好实习生、进修生的带教工作。3.5.2.10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3.5.2.11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权。3.5.3中草药配方岗位职责3.5.3.1对待病人热情、和蔼、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特殊用法的饮片应向病人交代清楚,保证病人用药的准确性。3.5.3.2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3.5.3.3认真调配处方,配药正确,称量准确,分剂均匀,分剂量误差保持在5%以内。对需特殊处理的药品,如先煎、后下、烊花、冲服、包煎、另煎等要单包并注明用法。中药饮片调配每剂量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3.5.3.4复查后无误后包装药包,捆扎,标注姓名、牌号。需煎药病人的煎药标识与药包随行。3.5.3.5调配含有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积量。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应给付炮制品。如在审方时对处方有疑问,必须经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方可调配。处方保存两


    年备查。3.5.3.6罂粟壳不得单方发药,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处方方可调配,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用量为每天3-6克。处方保存三年备查。3.5.3.7执行双签名制度。中药饮片调配后必须经复核后方可发出并签名。


    3.5.3.6熟悉饮片及格斗摆放位置,提高配药速度。随时注意检查饮片的质量,尤其在夏季、潮湿季节,防止发霉、长虫、变质等。对质量不合格的饮片,调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并及时汇报。3.5.3.7调剂用具、工作环境应经常保持清洁,物件摆放整齐有序。接触毒药的用具要及时洗刷干净。3.5.4药品调剂部门值班岗位职责3.5.4.1由具有独立操作能力和值班资格的调剂人员承担本岗位工作,由部门负责人安排值班日程。3.5.4.2按时接班,严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违者必须追究其责任。3.5.4.3严格执行配方发药制度,不得违章发药。3.5.4.4值班配方时,由本人自行核对,双签字后方可发出。3.5.4.5交接班须认真清点值班专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急救药品及其他指定移交的物品。3.5.4.6负责汇总当日处方,并检出不合格处方交给负责人保管。3.5.4.7认真作好值班记录,将遗留的问题交接清楚。3.5.5中药煎药岗位职责3.5.5.1.讲究个人卫生,经常洗澡,定期理发,剪指甲,工作前后要洗手。3.5.5.2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卫生,要求物件堆放整洁有序,每班工作完成后需将所用器皿擦洗干净,放回原处,并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不得遗留到下一班。3.5.5.3遵守纪律,按时上下班,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有问题及时汇报,避免差错;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当面点清后签名。3.5.5.4煎煮前药物应用洁净水按规定浸泡,饮片以无干心为度。3.5.5.5煎药前由两人严格查对,审核病区、姓名、床号,正确无误后将药入锅。煎药时严格遵守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烊化、急煎等要求程序。常规药倒入锅中后,瓶与锅一一对应,如有另煎药应放在旁边单独处理。3.5.5.6将浸透饮片添水煎煮时,为保证煎煮质量,应根据药物性质控制火候和时间,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一剂药应煎煮2次。一般情况,一煎加水量至淹过药材表面2~3ml为度,二煎加水量以近于药面为度。煎煮过程不可随意加水或抛弃药液。3.5.5.7煎好后应立即出锅,滤药时应压榨药渣,使药液尽量滤净。如使用煎药机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余气切实放净才能开盖,擦拭时机箱中不能进水。3.5.5.8煎好送药前要做到“四查十对”,查数量、包装;核对病区、病人姓名、床号、日期。3.5.5.9.确保煎药无误后送药到病房,当面清点清楚,交待注意事项并签名。3.5.5.10节约用水、电、煤气。下班前检查水、电、煤气开关,保证安全。


    3.5.5.11保持煎药机、煎药台及其他物件的清洁卫生。定期维修、保养、防锈、防事故,做好机器的使用记录与交接登记,并签名负责。3.5.6中药炮制岗位职责3.5.6.1对所炮制的药品应注意检查质量、若需洗净、切制,炮制人员应按中国药典炮制规定合理操作,特殊炮制按医嘱处理。3.5.6.2加工炮制药品时要严格领交手续,从药库领出,炮制后交中药库,双方在炮制单上签字然后由药库核算成本入帐。3.5.6.3炮制过程合理损耗应填损耗单,经小组长批准办理报销出帐手续。3.5.6.4浸泡药材应用新鲜自来水、不得以金属容器盛放,浸泡过程注意检查,防上药物变质。3.5.6.5切片应注意规格,饮片需干燥时,不论用何种干燥法不得将饮片直接放在地面上。3.5.6.6炮制过程中应严格掌握炮制程度,炮制辅料需兑水时,应用开水炮制好的药品应及时出锅。3.5.6.7炮制炭药要注意防火,炮制后24小时内不准入库,下班前注意检查,炭药凉透后装入不能燃烧的容器内。3.5.6.8炮制毒剧药材及有强烈刺激性的药品应与一般药品分开.炮制人员必顺穿戴防护用品,加工毒性中药材的用具要专用,用后冲洗干净。3.5.6.9此岗位的工作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3.5.7药品分装岗位职责3.5.7.1负责协定处方、各类药品的分类包装。3.5.7.2药品分装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品名、规格、数量,正确后方可分装,并经第二人复核,在分装登记本上逐项登记、签名以示负责。3.5.7.3为保证药品质量,做到有计划地分装,分装前要检查有效期,按有效期远近先近先出,避免供应不足和变质,霉雨季节应提前采取措施,严防药品受潮变质。3.5.7.4分装的药品积压过多或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3.5.7.5分装室应定期消毒,保持整洁;分装用具保持清洁,排放整齐。3.5.8住院药房调剂岗位职责3.5.8.1为出院带药病人发放药品过程中,注意详细审查、核对处方内容,包括开方日期、科别、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药品名称、剂量、数量、用法、医生签名盖章、收款章等,确认无误、无遗漏后方可调配。3.5.8.2执行双签字制度,调剂人员按处方认真调配后,须经核对人核对确认无误后,才能将药品发出,调配和核对人员均在处方上签字以示负责。如遇处方错误或缺药时,应请原处方医师更改,不得擅自变更。3.5.8.3为病区发药时要督促护士仔细核对药品及数量并签字,发药药师要及时收回处方单据,签字并核对处方单据数量,防止处方丢失并签字。3.5.8.4病区退药需有处方医生开具的退药处方并注明退药理由,无原因不予退药,退药时检查退回的药品是否有破损,批号是否与本药房的药品一致。检查完毕开具退药单,并由电脑操作人员核对录入并签字。


    3.5.8.5病区退回的药品不能发给出院病人或门诊病人,应继续留给病区使用。3.5.8.6不得无处方发药,抢救病人需借药时,由护士填好借药单并签字,药师签字后,方可把药借出。发药药师负责药品或处方的催还,48小时内催还。3.5.9门急诊静脉药物配置室岗位职责3.5.9.1负责门急诊各种静脉药物的混合配置技术工作。3.5.9.2药剂人员:收药、审方,核对处方、药品、注射单与病历内容是否一致,对不合理处方或核对有问题的情况应通知有关人员及时纠正。3.5.9.3药剂人员应认真检查需配置药品确认无质量问题后,写签、贴签送入配置间。3.5.9.4护师(士)核对药品品种数目,在无菌环境下加药,负责配置工作间及用具清洁卫生。3.5.9.5药剂人员应检查配置好的输液成品是否有遗漏、输液袋是否有破损,确认一切无误后交护士执行输液。3.5.9.6工作人员要具备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认真负责,具有慎重精神。3.5.9.7按规定时间提前10分钟上岗,私人物品(书、杂志、水杯等)绝对不能带入洁净区,如喝水、休息请在更衣室进行。3.5.9.8进入配制室按规定洗手,带好口罩和帽子,并穿好净化服。3.5.9.9操作中,严格按照配制操作程序和要求进行配置并签字,并遵守洁净室的规章制度和要求。3.5.9.10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离开,并确保所配置制剂的质量。3.5.9.11配置完毕的输液制品应按规定要求交于核对人员核对。3.5.9.12随时保持配置室、工作台的清洁和整齐、所摆放的物品不应堵塞回风口、通风口等。3.5.9.13在指定的记录单上签名或记录。3.5.10住院病区输液配置室岗位职责3.5.10.1住院病区输液配置室收方、审方、排药、核对岗位职责3.5.10.1.1由药剂师承担本岗位工作,服从科室领导和安排,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各种输液配制任务,保证临床使用的需要。3.5.10.1.2遵守和执行本室的工作规程、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没有病区处方不擅自配制药液。3.5.10.1.3.负责审方、排药、核对、包装。贴签、发药、签字等工序。审方、排药、核对时思想集中,耐心细致,发现不合理用药或其他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解决。包装、贴签时应仔细核对姓名、床号等。发药时严格交接验收,双方签字。3.5.10.1.4经审核有用药的剂量、配伍、载体不合理时,必须与相关医师联系,不得擅自更改配制或随意拒绝配制。3.5.10.1.5所需药品按处方用药顺序排列,每张处方的药品放置于同一容器内,将贴有病人资料的输液袋和处方置于其上。3.5.10.1.6核对人员审查处方和病人的资料,处方内容和所配药的名称、数量等,严防差错发生。3.5.10.1.7每张处方配制完成后,操作者、核对者签字。3.5.10.1.8审方人员负责每天贵重药品的清查、统计,做到账物相符。排药、贴签人员负责当日的医嘱排药,处方药按冲配次序放置。


    核对、包装人员负责配制好的输液进行核对及外包装,经质量检查后按病区及药品的储存要求放置。发药人员送往各病区,并双方签收。3.5.10.1.9清场及卫生工作;定期做菌落检查。3.5.10.1.10做好实习生、进修生的带教工作。3.5.10.1.11参加药品的定期盘点工作,盘点数准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3.5.10.1.12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和业务学习。3.5.10.2住院病区输液配置室配制、复核、包装岗位职责3.5.10.2.1由药学工作者和护士担任本岗位的工作,及时完成输液的配制,保证临床使用。3.5.10.2.2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没有病区处方不擅自配制药品。3.5.10.2.3配制前严格遵守核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处理,杜绝差错。3.5.10.2.4做好无菌操作的各项准备工作,配制在100级的区域内进行,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配制过程中不随意离开;配制中遇到质量问题及时汇报,以便及时得到妥善处理。3.5.10.2.5做好排药、贴签、核对等工作。3.5.10.2.6复核处方和药品,无误后方可配制。3.5.10.2.7配制时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杜绝污染。加药时注意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免发生物化性状的改变。3.5.10.2.8配制后的输液袋和使用后的空药瓶(每瓶)放置于同一容器内,以备核查,操作人员签字。3.5.10.2.9核查输液成品,对照空药瓶(每瓶)的药名、规格、剂量等,无误后包装、封口。操作者签字。按病区放置于周转箱内,以备及时供医疗使用。3.5.10.2.10做好操作场所的卫生控制及所用器具及设备的消毒处理。3.5.10.2.11及时做好各项操作记录。3.5.10.2.12做好实习生、进修生的带教工作。3.5.10.2.13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和业务学习。3.5.10.2.14工作完毕后,关闭净化系统,清场,室内消毒。定期作菌落试验。3.5.10.3住院病区输液配置室工人岗位职责3.5.10.3.1在部门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3.5.10.3.2遵守规章制度和道德守则,爱护国家财产。3.5.10.3.3负责本部门的清洁卫生工作,遵照规定实施相应的卫生、消毒措施。3.5.10.3.4协助药品领取和整理、上架等工作。3.5.10.3.5协助外包装、分病区放置和下送工作。3.5.10.3.6将放置输液袋的周转箱按房区顺序排列,按医疗需要及时下送至相应的病区。3.5.10.3.7下送时完善交接手续,双方签字以示负责。3.5.10.3.8交接手续单交配制室相关人员保存备查。3.5.10.3.9清洗使用过的用具,处理一次性用品和废弃物品;对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物品,需按规定处置。


    3.5.10.3.10协助领取本部门的行政、办公用品。3.5.10.3.11不从事配制相关工作。4药物制剂4.1制剂室职责4.1.1配制各种制剂必须有详细的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批准手续、按批准的质量标准执行,操作规程由配制单位撰拟,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4.1.2制剂室必须建立、健全保证制剂质量的规章制度。由主管制剂室的负责人全面负责所在制剂室的业务、技术和制剂质量管理,并负责制订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审核制剂操作规程文件,检查各项技术操作常规和各级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4.1.3配制各种制剂,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核对和送验制度(包括半成品的检验)。制剂全过程中各环节的配制记录必须完整,对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应如实作详细记录。4.1.4制剂经检验合格由质量管理小组同意后进行分装和包装工作,成品标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并严格执行分装、包装记录与核对检查制度。4.1.5制剂用原料、辅料以及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制剂中使用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时,按有关法规办理。4.1.6制剂用水根据各个工序按工艺要求制订水质标准。灭菌制剂用注射用水必须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4.1.7自配制剂的新品种报经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转报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同意,方可在本院进行临床研究,如需扩大至院外使用,由负责配制单位报批(注明临床协作单位),经批准后,方可同时在有关单位进行临床观察。4.1.8稳定性不好的品种,应留样观察3个月至1年。4.1.9按照“卫生要求”有关规定,制订并严格执行卫生制度。制剂人员应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全档案,制剂室内外卫生应有专人负责清扫消毒。按制剂室工艺要求配备专用工作服。4.1.10制剂室负责人应经常深入临床了解自配制剂的质量情况(如疗效、不良反应等),定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筛选和淘汰疗效不确、不良反应大的品种,并有记录。4.2药物新剂型研究室岗位职责4.2.1临床药学研究室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开展新药、新制剂、新剂型的研制工作。4.2.2结合临床进行有关药物性质、剂型、药价、药品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方面的研究。4.2.3药品研究的项目、设计方案、审批等,应按“新药审批方法”。新药或新制剂,必须取得生产批准文号或制剂注册文号后,方可进行生产、配制、用于临床。4.2.4负责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动态过程。对药物进行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药物毒理学研究。4.2.5药品研究工作应建立技术操作规程,实验记录清晰、完整,随时记录、不得涂改,按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药库职责


    5.1药品采购岗位职责5.1.1在药剂科主任领导下,在药库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负责全院医疗、教学、科研所需药品及化学试剂的采购。5.1.2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令及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采购工作。5.1.3根据医疗、教学、科研需要,按审批后的采购计划积极组织货源,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采购任务,保证全院的药品和试剂供应。确有特殊情况和困难应及时说明情况并报告领导。5.1.4危重病人抢救用药应及时采购,尽一切努力满足抢救用药,5.1.5及时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态,对紧缺或短缺的药品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向药库负责人汇报。5.1.6在保证药品质量和库存不积压的前提下,个别紧缺、临床必备的品种,可建议库房负责人适当增加库存。5.1.7加强同其他医院的联系,保证抢救危重病人时互通有无,经协商可外调近期滞销药品。紧缺药品外调时必须经药库负责人同意、部(科)主任批准后办理。5.1.8严格执行入库手续,由保管员核对实物,确认无误签字后,及时将发票交会计核算,由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计算机处理入账,发生问题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将处理情况上报主任。5.1.9克已奉公,廉洁自律,严格按规定采购,确保药品质量。5.2药品保管岗位职责5.2.1在药剂科主任领导下,在药库负责人具体指导下负责保管、配发各调剂部门的药品、制剂生产所需原料药品和全院各科室的化学试剂等供应工作。5.2.2协助编制上报药品、化学试剂申请计划,对急需采购的药品应及时向药库负责人汇报并申请购卖。5.2.3认真执行药品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药品保管常规,做好对毒、麻、精神药品的特殊管理,做好对危险品、贵重药品及有效期药品的管理,做到账物相符,无过期失效药品。5.2.4库存药品应按物理、化学性质分类保管,根据不同剂型、规格、批号等要求定位存放,妥善保管。库存药品必须做到账物相符,收发有据。5.2.5药库保管人员应熟悉业务,对库存的药品品种、规格、数量、性质、有效期、作用等做到心中有数。在保证临床用药的情况下,减少药品积压,加快周转。5.2.6严格入出库药品查对、登记制度。入出库药品必须根据入出库单仔细查对,当面点清。5.2.7不得使用过期、失效、淘汰、霉烂、变质的药品。遇有情况须报告药库负责人和主任,待核实批准后妥善处理。5.2.8对库存药品定期清点,如有不符,及时查找原因并报告药库负责人或药学部(科)主任。严禁私自借药给单位和个人。5.2.9保持库区清洁。严禁烟火,经常检查灭火器材等消防安全设备。5.2.10库内严禁住宿和存放私人物品。离开库房已必须关好水、电、门窗,仔细检查安全状况。5.2.11药库钥匙除药库负责人统管备用外,只能由保管人员自己保管,严禁私自交给他人保管和私配钥匙,确保药库的安全。


    5.3输液送药岗位职责5.3.1按照各科室需要用量在规定时间内配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药品破损。5.3.2输液发放单据当天交回负责药师处理,手工填写单据须由处方录入人员录入计算机,定期统计汇总上报。5.3.3送药同时完成输液瓶箱的回收。收回的药箱摆放整齐。5.3.4定期将破损的品种、数量统计汇总并及时上报。5.3.5定期保养维护用于输液运送的工具、车辆,注意保管。5.4危险药品库药品调配岗位职责5.4.1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时、准确地调配处方和请领单。注意审核临床科室的请领单,检查科室、药品数量、规格、单位是否正确。5.4.2发出的药品应进行核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制剂和药品,不得调配使用。药师核对无误后签名,并要求请领人员签名。5.4.3定期检查药品有无损坏、污染、失效、短少、瓶签脱落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请示领导处理。5.4.4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工作,所有药品的领入、支出情况,均由处方录入人员录入计算机,定期统计汇总上报。5.4.5外用药品应与易燃溶剂分库放置。5.4.6库内严禁烟火,不准无关人员进入。下班时,必须关好门窗、水、电、空调等,并保持环境整洁。5.5消毒药品保管岗位职责5.5.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医院消毒药品的保管、配发等供应工作。5.5.2编制上报消毒药品申请计划,对急需采购的药品应及时向药库负责人汇报,提前申请购买。5.5.3认真执行药品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药品保管常规,做好消毒药品的特殊管理及药品效期管理,做到帐物相符、无过期失效药品。5.5.4库存药品应按物理、化学性质分类保管。根据不同剂型、规格、批号等要求定位存放,妥善保管。库存药品必须做到帐物相符,收发有据。5.5.5库房保管人员应熟悉业务,对库存消毒药品品种规格、数量、性质、有效期、作用等做到心中有数,在保证临床需求的情况下,减少药品积压,加快周转。5.5.6严格入出库查对,登记制度,入出库必须根据入出库单据的查对当面点清。5.5.7不得使用过期、失效、淘汰、霉烂、变质的药品,遇到情况需报告科主任,待核实批准后妥善处理。5.5.8严禁私自借药给他人。5.5.9严禁存放私人物品,离开时候关好水、电、门窗做好安全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5.5.10做好消毒药品的搬运、上架、整理、卫生清洁工作,保证供应。6药品质量检验室职责6.1药品质量检查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熟悉生产过程,责任心强的药学人员担任。6.2药品质量检验室必须树立质量监督观念,负责调查了解药品制剂质量情况,指导群众性药品质


    量监督工作。并密切合作、为推行药品质量全面管理发挥监督控制作用。6.3自配制剂必须按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并作出正确判断,如实反映检品质量。签发制剂合格证必须坚持原则,检验不合格的制剂不得用于临床,应协助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深入实际了解工艺操作规程,必要时须技术复核。在检验方法上采用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的方法。抽样或送样应有代表性,检验记录要完整,必要时可留样观察,以便研究自配制剂的稳定性。6.4质量监测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检测项目。在监测手段方面除化学滴定外,必须向仪器分析方面发展。6.5药检室应配备与所生产制剂相适应的检验设备、仪器。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检修、保养。6.6建立检验档案。检验记录由检验人记录并签名,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完整齐全,按年度装订成册,保存3年。有效期药品制剂保存至有效期后1年。临床对药品疗效评价和质量信息反馈、留样观察记录、质量事故分析报告及返工处理等资料保存2年。7临床药学7.1临床药学室岗位职责7.1.1做好病历、处方用药情况调查分析,从中发现不合理药情况。提醒医师注意,以提高用药水平。7.1.2定期深入临床,与医师合作进行合理用药探讨。药师在临床直接了解病房用药情况、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等资料。参加查房与医师讨论有关用药方面的疑难问题,提出建议。并为临床第一线提供药学服务。7.1.3开展治疗药物监测,通过血药浓度测定,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促进合理使用药物。7.1.4做好联合用药和配伍的研究,对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7.1.5协助医师处理药物中毒急救工作。药师在这项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毒物分析以明确诊断,帮助医师设计给药方案,合理选用药品,防止二次中毒,提供资料和信息。7.1.6为临床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药物情报和咨询服务,情报资料是临床药学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7.1.6.1了解掌握国内、外医院药学和药物治疗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7.1.6.2及时收集国内、外新药的生产和临床研究报告,掌握新药动态。7.1.6.3了解国内外新剂型、新制剂的研究、发展动态和成果应用情况。7.1.6.4收集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和对新老药物评价的资料。7.1.6.5收集新技术及电子计算机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情况。7.1.6.6收集药学技术情报、新书、临床药讯等资料,建立文献卡片。7.1.6.7药物评价和新药临床试验,经常总结药物的疗效、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对药物做出评价。淘汰劣药,推广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药物。7.1.6.8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收集药物不良反应,对药品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评价。7.2药物咨询岗位职责


    7.2.1由药剂师以上人员承担本岗位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工作热情负责,在部门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7.2.2遵守和执行本部门工作规程、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7.2.3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7.2.4咨询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受理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药学相关问题。7.2.5负责药物咨询工作的人员应:熟悉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熟悉药品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知识;熟悉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熟悉药品的剂量、规格、用法及各复方制剂中的药物成分;掌握儿童、老年及特殊生理、病理病人的用药特点,并具有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制定合理化给药方案的能力;了解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吸取新知识,了解本学科研究与实践的最新进展。7.2.6门诊药房设有药物咨询台或咨询窗口,由专人负责完成现场询问。设有咨询专用电话或咨询室,由专人负责电话提问和信函回复。接受咨询时做到语气温和、态度和蔼,用词恰当,解答的内容要求简练易懂、正确、准确,有时需提供背景资料。复杂的解答需要提供书面材料。7.2.7有选择地对一些咨询者进行追踪随访,了解提供的资料是否足以解决问题,咨询者对咨询结果是否满意,有无新的问题出现等。7.2.8做好登记和统计工作。7.3药学情报室岗位职责7.3.1药学情报室应了解国内、外药学发展动向,负责药学信息资料的收集,做好信息资料分类、按照药物性质与作用不同输入电子计算机内,为临床提供咨询资料。7.3.2对各类期刊,应按时做出文献摘要卡,分类编排,为临床科室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7.3.3建立新药的资料档案。对药管会讨论通过的新药,进行整理、编号、建立档案,以备查用。7.3.4及时收集药物在临床使用情况、包括疗效,不良反应监察登记,及时掌握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保留或淘汰药品提供科学的信息依据。7.3.5信息资料室备有各类书刊,要建立好借书登记,严格借阅制度。阅后要及时收回。7.3.6负责药物查询工作,对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提供优质服务,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7.3.7定期修订药学电子专栏,为临床提供政策法规和药学信息。7.4治疗药物监测岗位职责7.4.1熟练掌握和使用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所需的各种仪器的设备。7.4.2临床病人的常规监测项目必须有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7.4.3使用TDX测定血药浓度,平诊24小时内出报告,急诊2小时内出报告。7.4.4凡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7.4.5严格执行相关仪器和试剂的使用和管理规定。7.4.6制订仪器耗材和试剂等需求计划,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订购。7.4.7并对治疗药物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和汇报。7.4.8协助本科室其他人员开展临床药学的各项工作。7.4.9对病人和医务人员做到有问必答,文明礼貌。


    7.4.10积极学习和钻研专业技术,不断提高药物治疗监测的水平。7.5临床药理实验室岗位职责7.5.1负责临床试验前期准备工作,与申办者共同研究、制定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案,确认相关批文和资料齐全、合法。7.5.2负责建立准确可靠的体液浓度测定方法,编制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试验采血(尿)时间表。7.5.3完成健康受试者体检表知情同意书,报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同意,研究方案报审查委员会审核。7.5.4按程序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实验。7.5.5负责临床试验过程中质控并监督其执行。7.5.6负责试验结束后资料复核、数据处理及总结。7.5.7准备审评汇报材料及幻灯片或投影胶片,并回答审评委员的提问。7.6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岗位职责7.6.1执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负责本院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收集、报告和管理工作。7.6.2指导临床医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尽早发现本院使用的各种药品的不良反应。7.6.3及时向医务人员通报有关药品的不良反应,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7.6.4组织讨论本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研究评价不良反应因素和程度,报告并配合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用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药学专业技术职务职责8.1主任药师职责8.1.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各项业务技术工作。8.1.2指导复杂的药品调配、制剂配制,和药品质量检验工作。8.1.3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8.1.4督促检查毒、麻、精神、贵重药品使用管理以及药品检查鉴定工作。8.1.5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了解用药情况,征求用药情况,介绍新药,必要时参加院内疑难病例会诊及病例讨论。8.1.6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配合临床开展新药评价,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等工作的研究。8.1.7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生、实习生学习。做好科内各级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8.1.8副主任药师,按照主任药师职责执行。8.2主管药师职责8.2.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8.2.2负责指导本科室技术人员对药品调配。


    。8.2.3参与新药评价、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等研究,经常向各科室介绍新药知识。8.2.4负责合理用药的宣传、咨询工作。


    8.2.5负责药品检验、鉴定、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8.2.6检查毒、麻、精神、贵重药品和其它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2.7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组织本科室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8.3药师职责8.3.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药师以上指导下进行工作。8.3.2指导和参加药品调配、制剂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8.3.3负责药品检验鉴定和药检仪器的使用保养,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8.3.4参与新药评价、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等研究,经常向各科室介绍新药知识。8.3.5检查毒、麻、精神、贵重药品和其它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研究,并向上级报告。8.3.6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指导药剂士、调剂员的业务学习和工作。8.4药士职责8.4.1在药师以上的指导下进行工作。8.4.2按照分工、负责药品的处方调配等工作。8.4.3主动深入科室,征求意见,不断改进药品供应工作,经常检查贮存药品的有效期,发现近有效期的药品应及时向上级报告。8.4.4担任药剂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指导。8.4.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管理毒、麻、精神、贵重药品,严防差错事故。8.4.6经常检查和登记药品贮存环境的温湿度,保持天平、冰箱等设备性能良好。8.5药剂员职责8.5.1在药剂师(士)以上指导下进行工作。8.5.2负责处方调配工作。8.5.3负责所在工作室的清洁卫生工作。8.6实习药师(士)职责8.6.1实习药师职责8.6.1.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药师、药师指导下做好实习工作。8.6.1.2应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8.6.1.3掌握药品检验鉴定和药检仪器使用保养工作。8.6.1.4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参与处方的审核或调配等工作。8.6.2实习药士职责。8.6.2.1在科主任领导下及药师具体指导下做好实习工作。8.6.2.2必须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理论联系实际。8.6.2.3全面熟悉医院药房各项管理制度、工作范围及与其它科室之间的关系。8.6.2.4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参与处方的调配等工作。8.7进修药师(士)职责8.7.1进修药师职责


    8.7.1.1在科主任领导下和主管药师、药师指导下工作。8.7.1.2参加药品调配、制剂等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8.7.1.3参加药品检验鉴定、药检仪器的使用保养工作。8.7.2进修药士职责8.7.2.1在主管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8.7.2.2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参与处方的调配等工作8.7.2.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管理毒、麻、限剧药、贵重药品,严防差错事故。8.7.2.4经常检查和登记药品贮存环境的温湿度,保持天平、冰箱等设备性能良好。8.8临床药师工作职责8.8.1在药剂科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负责临床药学的具体业务工作。8.8.2掌握各类药物的用药动态和最新进展,熟悉各类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正确使用方法,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8.8.3定期参与临床查房、会诊、抢救、和病例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意见和建议。8.8.4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8.8.5积极开展病历和处方的用药情况调查,结合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医院的药物利用情况、用药趋势等进行评价,提出指导性意见。8.8.6收集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负责或督促有关人员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并及时上报给上一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8.8.7承担药物情报资料和信息咨询工作,收集整理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信息资料,为临床医生和病人提供迅速、准确的药物信息。8.8.8结合临床突出问题,开展临床药学的实验研究,积极撰写论文和扩大学术交流。8.9临床药学人员职责8.9.1做好用药咨询、新药试验、药品疗效评价并结合临床做好合理用药宣传。8.9.2定期深入临床一线,查房及疑难病历讨论、危重病人抢救工作,负责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8.9.3组织检查药品不良反应登记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及时汇总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向临床反馈。8.9.4积极开展处方,病历分析、血药浓度监测工作,结合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围绕合理用药开展药效学、药代学、生物利用度检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8.9.5定期出刊“药事动态”。8.9.6做好本室仪器的维修、保养、使用登记、保持卫生。8.10配方人员职责8.10.1在药物调剂室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工作。8.10.2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发出的药品应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发出药品时应按药品说明书或处方医嘱,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应的用药交代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8.10.3调配处方时应严格遵守规程,若标笺模糊或药品变化等须查询清楚方可调配。8.10.4药品发出前应经过二人核对检查调配品种、数量、药品标笺、包装质量、有效期等,调配人与核对人均须在处方上签名后方可发药。8.10.5调配人员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时,应注意执行医疗保护制度。8.11核发人员职责8.11.1在调剂室负责人领导下做好处方的审查工作。8.11.2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认真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格性。8.11.3应对处方用药适应性进行审核。包括下列内容: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剂型与给药途径;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8.11.4若发现处方存在问题如书写不清楚、用法或用量不当、有配伍的错误、缺药等,应及时与书写处方的医师联系,不得自行更改或代用。8.11.5应按规定做好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控制应用。8.11.6超剂量的处方须经医生重签字。8.11.7审方者应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8.12分装人员职责8.12.1在调剂室组长的直接领导下做好药品的分装工作。8.12.2对处方常用药品与医师协定品种、规格、数量,做好预包装工作。8.12.3应严格执行药品的分装制度。8.12.4位院病人用药分装的原则是利于病人及时用药和加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8.13煎药员职责8.13.1在中药房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做好煎药工作。8.13.2煎药人员收到煎剂后,应详细核查患者姓名、床号、服药时间、剂数和煎法,遇有疑问应及时与医师及调剂室等有关人员联系。8.13.3对所煎药物以煎出有效成分为度,对单包、先煎、后入,烊化药物应按规程合理操作。8.13.4煎药不得过沸及途中加冷水,若将药液煎干,应另配重煎。8.13.5应按服药日期先后顺序煎药。煎药后核对煎药锅和服药瓶上姓名、日期是否相符,确定无误后方可发药。急诊药物随到随煎。8.13.6严格交接班制度。8.14制剂室人员职责8.14.1在制剂室负责人领导下负责制剂配制工作。8.14.2严格执行配制制剂的操作规程,及第二人核对和送检制度。制剂全过程中各环节的配制记录必须完整。对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应如实做详细记录、并保存。8.14.3严格执行保证制剂质量的各项规章制度。主管制剂室的药师应全面负责制剂室的业务、技术和制剂质量管理,并负责制订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审核制剂检查各项技术操作常规


    和各级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8.14.4严格执行分装、包装记录与核对检查制度。8.14.5制剂所用物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对使用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时按有关法规办理。8.14.6制剂用水根据各工序按工艺要求制订水质标准。8.14.7新品种和稳定性不好的品种,应留样观察3个月至1年。8.14.8制剂人员应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按制剂工艺要求穿专用工作服。8.14.9做好制剂室的卫生工作。8.15药品采购员职责8.15.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药品采购工作8.15.2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定期制定药品的本年,本季、月份的采购计划,交科主任审查。8.15.3加强资金的合理流动,计划采购,计划用款,避兔药品的积压和浪费。8.15.4自觉遵守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廉洁自律,把好药品质量关,不准采购“三无”药品、伪劣药品或非药用品。坚持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单位购进药品。、8.15.5对购进、调进或退库药品,由药品采购人员会同药库管理人员,对品名、规格、收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厂家、有效期限、外观质量、包装情况、进货价格等逐项验收核对,并由采购人员在原始单据上签字以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8.15.6建立缺药登记簿,对抢救急需的药品、采购人员应立即组织进货。以保抢救治疗的需要。8.16药品保管员职责8.16.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药品保管供应工作。8.16.2要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对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贵重药品,严格管理,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8.16.3库存药品应按药品性质,剂型分类,贮存条件等定位保管,保持库内通风干燥,以防药品霉变失效。效期药品的储存均需实行色标管理。8.16.4建立药品分类明细帐,对入库药品应详细盘点,填写药品验收记录,药品验收记录与入库单不符时应及时查对。建立药品有效期登记簿(牌)、药品出入库单,药品缺药登记本。8.16.5危险药品应入危险品库,不得与其它药品同库存放,危险品库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8.16.6会同财务对库存药品清点一次,做到帐目、帐物相符。8.16.7保管人员应严守药库管理规定,严禁带非药库人员进出药库。8.17药检人员职责8.17.1在主任领导下做好药检工作。8.17.2应深入实际调查了解药品制剂质量情况,指导群众性药品质量监督工作,为推行药品质量全面管理发挥监督控制作用。8.17.3检验记录应正确的书写、签名、盖章,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完整齐全,按年度装订成册,保存3年。8.17.4严格执行精密仪器的操作规程,做好保养工作。8.17.5自配制剂须按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并做出正确判断,如实反应检品质量,检验不合格


    的制剂不得用于临床,应协助分析不合格原因,深入实际了解工艺操作过程,必要时应技术复核。8.17.6在检验方法上应采用法定的方法,在监测手段上应向仪器分析方面发展。8.18信息资料员职责8.18.1负责药学信息资料的收集、分类。8.18.2及时收集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8.18.3做好有关的药物咨询工作8.18.4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三规章制度1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1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由分管业务副院长任主任委员,药剂科主任任副主任委员。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由药学、临床医学和医院管理(纪检)等方面的专家组成。1.2主任委员为会议召集者,必要时副主任委员受主任委员委托可以召集会议。1.3与会人数必须达到委员总数2/3以上才能进入议事和决策程序,如需投票决策应为实到委员人数的1/2以上方为有效。1.4原则上药事委员会每季度应召开1次例会。一个年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必须有1-2次例会,专题讨论药事管理工作。1.5会议结果可形成会议纪要,由主任委员签发后组织实施。1.6日常工作由药剂科负责。1.7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会议和工作应有完整的记录。2药剂科工作制度2.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医院药品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2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科学地管理全院药品,执行对全院药品的监督、管理职能和开展药学业务。为医疗需要及时准确地调配处方和制备各种制剂,供应质量合格的药物,配合医疗需要积极开展医院药学及其研究工作,注重医院药学的发展研究。2.3做好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2.4根据本院医疗和科研需要,编制药品采购计划,做好药品保管、供应。2.5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建立健全药品检查和验收制度,对制剂和某些可疑药品严格检验,不合格的药品不准使用。药品检验工作接受当地药检部门业务指导。2.6积极宣传用药知识,定期向临床介绍新药知识,监督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并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和上市药品的疗效评价工作;负责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定期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7定期组织本科职工开展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学习或讲座,鼓励学术技术研究,注重人才培养。2.8负责接收各类药学专业毕业生实习、进修生学习管理工作。2.9保证突发事件药品的供应及建立管理预案。2.10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2.11个人卫生与考勤制度的制定。2.12制定科室发展规划。3xx省立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室工作制度3.1监测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积极贯彻执行。3.2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技术培训,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与上报工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员的管理。3.3测室必须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库,医院在用药品档案(药品说明书、厂家资料、报刊杂志上相关资料)。3.4测室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应认真整理、分析、评价并查阅国内外相关的信息,完整而正确地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电子报表的形式上报。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每季度集中上报一次。3.5难报告病例应及时重新进行调查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分析评价,以排除不适当用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3.6发现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应立即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核实,并在3日内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死亡病例需在24小时内报告。3.7接到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疑难病例报告时,应及时到现场了解情况,协助信息员或临床医师、护士填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3.8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中心对所有上报资料应予保密。所有上报资料不作为医疗纠纷,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3.9定期汇总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并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汇报,经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向临床通报。4xx省立医院药剂科质量监控管理小组工作制度4.1质量监控管理小组设组长一名,由分管业务院长担任,副组长由药剂科主任担任,其他成员由药剂科各部门有关专家组成。4.2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小组成员检查药品使用、贮存、管理情况(应检查药品有效期)。4.3不定期检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毒性药品的使用、保管和消耗情况。及时纠正管理不善和违反制度的情况。4.4检查医院自制制剂的质量控制情况和药品的检验记录、报告,了解制剂合格率。4.5检查安全防火设施,保证各部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各部门的记录。5xx省立医院药剂科招标采购药品、使用、管理和监督的制度根据卫生部等六个部委《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试行)》卫规财发〔2001〕308


    号(以下简称《工作规范》的要求和招标文件的规定,及xx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和集中采购中标候选品种确认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我院药剂科制定药品采购,使用管理和监督的制度。我院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临床用药品品种多,数量大,为确保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确标工作顺利,作到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对待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各项工作。根据药品采购的基本原则,做到计划性与预见性,质量与价格、限量与周转、需要与可能选购渠道。制定如下:5.1药剂科药库采购组根据院专家评委会最后确认结果,应及时在规定时间内更换药品招标采购所确认的品种。5.2药剂科应及时将己更换确认的药品通知各临床科室,以便各临床医师选择使用,为了保证参加招标药品的合法权利。5.3药库工作人员及各个药房工作人员应根据招标药物的范围及时剔除属招标范围但没有参加招标的药品。5.4对部分未参加招标的药品如果临床确实需要,应根据xx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备案采购药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由临床医师提出申请,药剂科进行核对,并召开药事委员会会议进行讨论,通过后提出备案采购。5.5药库工作人员应及时将每个月招标药物的使用数量、金额上报给有关部门,并向有关部门备案。5.6招标采购药品的价格,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及物委有关规定执行。5.7药库和各药房对临床使用过程中违规的招标药品上报给科室,科室根据情节及时上报省有关部门进行处理。6药品调剂部门工作制度6.1调剂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实施细则,《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做好本职工作。6.2调剂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本专业培训讲座等业务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6.3调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对工作认真负责,把好药品质量关,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合理。6.4调剂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准时上下班,不得随意脱岗。请假、休假应按有关规定办理登记批准手续。6.5调剂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按药监部门规定办理健康证。如患有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外伤等应及时调整其工作岗位。6.6调剂人员负责门诊、急诊、干部及病区病人处方调配分发工作,根据正式处方或领药单进行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住院药房负责各病区住院病人的用药调配。本药房处方在其他药房调配时应填写药房间药品调剂申请单:病人姓名、处方号和所取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申请调剂人及复核调剂人的签名。6.7调剂室应保持整齐、清洁、严肃,禁止吸烟、会客。非本科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药品按不同性质、剂型或用途分类定位存放排列整齐,不得随意变动,设有标志。急救药品应放置便于应


    急取用位置。6.8调剂工作人员不得私自为他人兑换药品。对已发出的药品,按《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原则上不予退换,特殊情况,须经经诊医师和科室负责人同意并签字写明原因后,方可办理。经手人填写相关记录内容包括:兑换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兑换原因并签名。属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无法继续用药需退换药的情况应上报不良反应监测小组。6.9调剂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借药给他人,因抢救需要、紧急或特殊情况而借药的应有记录,事后应向负责人报告。如特殊需求,事后用购药处方来归还,并登记处方号。6.10要杜绝事故,避免差错。发生差错应上报质量管理小组并有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发生差错的时间、地点、事实、责任人、负责人、处理结果、记录人签名,质量管理小组不定期对所发生的差错进行分析讨论,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差错事故。凡发生差错后不承认、不报告、不登记的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处理。6.11调剂室应有计划地请领、储备药品,防止积压,损失和浪费。请领的药品到调剂室时应有专人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内容包括:药品名称(商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日期、验收人签名。6.12调剂工作人员应及时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上报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小组,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合理。6.13调剂室应经常检查药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发质量不合格的药品。6.14调剂室应按时完成药品盘点、核算及统计工作,并按要求统一上报。6.15门诊西药房应设药品咨询服务台,可由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主管药师以上人员承担。配备计算机及相关新版工具书、专业书或药物咨询软件等,并有咨询记录。6.16各调剂室每半年或每季度对已发出药品的处方进行一次分析评估。包括:处方各项内容完整性及书写的正确性,不合理用药或配伍禁忌处方等,将评估结果整理成文字材料。6.17各对外窗口的药学人员、应着装整洁、态度和蔼、讲解得体、主动热情为病人提供服务,有问必答。6.18发现医师处方差错应登记,并汇报医务部。6.19生活区域与工作区域应严格区分。7门诊中药房工作制度7.1负责门诊中药汤剂和成药处方的调配工作,接到处方后,必须对处方中各项药物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复核无误后方可发出。7.2熟悉调剂操作规程、熟记斗谱,掌握药物炮制技术、配伍禁忌、能鉴别药材、饮片的真伪优劣。保证配方药材的质量,调配处方时必须细心谨慎,准确称量,不得凭估计抓药,饮片配方称量总量误差小于等于5%。7.3方剂中如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冲服、胶类等药材必须单包注明,并向患者交代清楚,需临时炮制的药材,应按处方要求进行加工,煎药时按要求煎煮,以保证药效。处方中如有缺药,应征求处方医师的意见并签字更改后方可配方。7.4中药处方的限量一般不超过1周,毒性中药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7.5加工、炮制毒性中药,必须按《药典》或有关中药炮制的规定进行,符合要求后,方可供配方。


    处方中凡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给炮制药。7.6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中药毒性药品应有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方调配,建立专门帐册,处方单独保存2年备查。7.7药材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配方时应避免撒落,防止串斗。定期检查周转库及药斗内饮片有无虫蛀、霉变,并妥善处理、记录。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药材应分类存放。7.8中药房的设施,用时应保持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中药房。7.9严格执行调剂安全工作制度,禁止工作场所吸烟,下班时,切断电源,关好门窗,防火、防盗。7.10医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7.11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标签和药品要相符。8处方审核、调配制度8.1处方审核制度8.1.1接受过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并取得卫生部门颁发的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的人员,有处方审核、调配权。8.1.2凡承担处方审核、评价、处方调配后的核对、发药与用药交待和安全用药指导等专业技能性较强的调剂岗位,应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资格的人员担任。8.1.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式样应在本部门留样备查。同样有处方权的临床医师也应在本部门留样备查。8.1.4处方进行药学审核是药师的职责,要对处方提供与用药有关的药学技术服务,保护病人安全有效用药。8.1.5药品调剂工作不准采用从收方审核到调剂发药均为一人操作完成的工作模式。一人值班时,应按两人值班操作程序进行工作,实行人工签名制,以示负责。8.1.6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内容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8.1.7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包括以下内容:8.1.7.1对规定必须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8.1.7.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8.1.7.3剂量、用法;8.1.7.4剂型与给药途径;8.1.7.5是否为重复给药现象;8.1.7.6是否为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


    8.1.7.7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8.1.8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不规范处方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8.1.9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安全问题时,应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后重新开具处方,并记录在处方调剂问题专用记录本上,经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签名,同时注明时间。8.1.10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发现药品滥用或用药失误,应拒绝调剂,并及时告知处方医师,但不得擅自支改或者配发代用品。对于发生严重药品滥用和用药失误的处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有关规定报告。8.1.11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经处方审核确认签名后方可交调配人员调配,未经审核的处方不得进行调配。8.2处方调配制度8.2.1处方调配工作应由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药剂士或药师担任;处方审查和发药审核的对外窗口应由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和有调剂工作经验的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承担。8.2.2审方时应仔细阅读,逐项审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开具处方的医师联系解决。发现配伍禁忌的应退方,不得调配。发现超剂量用药的应要求处方医生确认重新签名后方可调配。8.2.3配方人员要认真查对处方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医师签名。并在药袋上注明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有效期。确保调配的处方和发出的药准确无误。8.2.4调配处方需经第二人核对并签字,一人值班时由本人自行核对,双签字后方可发出。发药复核率应达100%,发生差错时,有原因分析、总结及改进处理意见并记录。8.2.5发药时要确认处方调配无误后,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病区、床号。并按药品说明书或处方医嘱向病人交代清楚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8.2.6急诊处方优先配发。8.2.7对取药病人以礼相待、态度和蔼、有问必答,如遇疑难问题,可向上级药师请教协助回答。不得与病人争吵。8.2.8调剂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录入电脑处方进行调配工作,违者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8.2.9调剂工作人员应认真保管好自己的调剂工作用户名和密码,若因用户名和密码泄露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由泄密者自己负责。9处方制度9.1具有处方权资格的医师签名式样应在药剂科留样备查,调离时要及时撤消其留样。(电脑处方的授权由信息科掌握)9.2处方内容9.2.1处方前记:包括医疗机构名称、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处方编号、日期、门诊号或住院号、就诊科室。


    9.2.2处方正文:以R起头,正文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9.2.3处方后记:包括医师、调配、核查配发、药师签字。电子处方的格式要与书写处方一致,要有处方医师代码和姓名,调配、核查配发药师的签字。9.3药品及制剂名称、使用剂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药品使用说明书相关内容为准,如医嘱需要,必须超过剂量时,医师需在剂量旁重签字,方可调配。9.4麻醉药品处方:注射剂不得超过2天量;片剂、酊剂不得超过3天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量;晚期癌症病人凭麻醉药品专用卡供应一次处方量;片剂不超过7天量;控释片、贴剂不超过15天量;精神药品处方;一类精神药品不得超过3天常用量,二类精神药品不得超过7天常用量。9.5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时限,需经医生签字方可调配。9.6处方应妥善保管,普通处方保存1年,精神药品处方及毒药品处方保存2年,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年。处方销毁要经科室批准方能执行。9.7空白处方临床科室应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防止丢失。10处方保管、销毁制度10.1每日调配后的处方由各调剂部门妥善保存。10.2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医疗用毒性、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2年,麻醉药品处方保留3年。10.3到期处方销毁应先申报并填写报告单,经分管院长、药剂科主任、科室质量监控小组签字批准后方可由各调剂部门有关人员按销毁程序执行。10.4销毁的方式可采取水浸、剪毁、燃烧、酸碱浸泡等方式。10.5被销毁的处方不可当废品处理。10.6做好销毁记录。11调剂室(门诊中西药房、急诊药房、干部药房、中心药房)安全工作制度11.1严格执行处方查对制度,配方(含病区发药)时应精神集中,保持配方位置的整洁,不准交谈。发现有差错事故立即上报科室及负责人,不隐瞒、不袒护,并对当事人按有关规定处理。11.2上岗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并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对实习、进修生应指定带教老师,带教者应细心指导,对实习、进修生发出的药品必须核对,并在处方上签字以示负责。实习生不得独立调配处方。11.3建立药品效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库存药品是否过期,对近效期品种应上板提示。11.4中心药房负责对病区药柜进行药物品种、数量及质量控制,指导病区药柜药品的管理。定期下病区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11.5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实行专方,专帐、专册、专柜专人加锁保管,每日清点、登记。11.6每月或每季度盘点,做到帐物相符。盘点情况应如实向科室负责人汇报。11.7应保持调剂室环境清洁卫生。药品应分类、分剂型整齐摆放,以利于工作人员取放。调剂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变动药品摆放位置。11.8药房内禁止娱乐活动,禁止会客、闲谈,吃东西。


    11.9建立配方、发药差错事故登记制度、不定期地将所发生的事故进行讨论、避免再次发生类似差错事故。11.10下班前关好水、电、门窗,注意防火、防盗。12中药饮片煎煮的工作制度12.1由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士)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及管理工作,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做到定位定岗。12.2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服药时间、剂数及煎法,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如有疑问,应及时联系。对新入院和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取)。12.3煎药时应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做到一剂一煎,保证煎药质量。煎煮前将药材浸泡半小时,对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特殊处理。药材必须煎煮二遍,按药材的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灌服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执行。中药煎枯严禁重新加水再煮,应重新配方煎煮以免耽误病人服药。12.4药剂煎好后包装成袋并仔细核对,无误后由送药人员送往临床科室,护士验收签字后领取。药渣应保存24小时备查。12.5煎药用具、容器应清洁干净,定时消毒,每煎完一剂后,应清洗容器。内服、外用药容器应严格区分。传染病房与其他病房盛药器具要严格分开使用。12.6煎药室要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保持清洁卫生,与工作无关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12.7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12.8中药饮片煎煮液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当无毒、卫生、不易破损,并符合有关规定。12.9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具有通风、调温、冷藏等设施。13中药加工炮制室工作制度13.1中药加工炮制室由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士)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业务指导及管理工作,工作由经过一定专业技术培训的专职人员操作,做到定位定岗。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中药炮制规范,按操作规程加工炮制中药。13.2凡进炮制室待加工的药材,必须查明药物来源,药材的真伪、优劣、质量等以保证药材加工前的质量。13.3药材加工除去药材内的杂草和泥土,需做制剂的药材快水冲洗,凉(烘)干备用。13.4需炒制的药材,根据药物性质、掌握加热的温度、按规范进行操作。13.5炒炭药材必须保证质量不可炭化,操作过程中应用清水喷灭火星,防止复燃,至24小时后凉透验收入库。13.6需加辅料炮制的药材,必须保证辅料的纯净度,按照规定的重量和浓度执行。13.7需切制的根茎类药材用水冲淋、润湿,按标准厚度切制、凉干。13.8根据门诊需要,做到加工有计划、认真填写出入库单据和工作量报表。13.9炮制室内加工间和工作间分开,加工设备应放在干燥通风房间,并备有通风、降湿除尘、防火设施,对于加工设备做到定期检修。


    13.10需加工药材,内服和外用器皿一定要分开,用后冲洗干净。13.11加工室要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保持清洁卫生,与工作无关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加工室。13.12加工炮制完毕后应填写“饮片炮制加工及验收记录”,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13.13加工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14静脉药物配置室(门急诊、住院)工作制度14.1负责本院急救中心输液厅、门诊静脉药物、病房静脉药物的加药配置工作,督促合理用药。14.2所有操作人员均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14.3审方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如有疑问及时与医师联系,准确无误后方可摆药,加药配置药物工作。有权拒绝调配不操作人员进入??配置间后,避免大幅度的动作,应到完成所有的配置操作为止。减少不必要的走动,配置期间的配置室内所需的人员应保持最少但合理。14.4遵守洁净室的操作规程,严禁频繁进出给药区,每个工作人员应有无菌工作观念。14.5工作时思想集中、认真负责、仔细核对、避免差错。14.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工作一丝不苟,按处方内容和药物剂量在洁净室内进行无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如有疑问及时汇报并同临床医师交流讨论。14.7核对成品时,按处方内容逐项对照核实,防止加错药物或漏加等差错。14.8所有的工作应按有关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执行,进入洁净区不应化装、不应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手镯、手链、手表等饰物。14.9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脱岗、不串岗、准时交接班,不允许外人入内,遵守洁净室的各项规章制度。14.10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卫生,安静有序,注意安全保卫工作,防火、防盗。14.11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发生重大事故时须及时上报。14.12操作人员应保持身体健康,如有传染性疾病或割伤,尤其是患有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14.13认真如实做好各类记录并签字,不得随意改写。14.14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对净化设备定期检查,及时更换。14.15值班人员须遵守值班规定。14.16下班前关闭水、电、门、窗并仔细检查,保证安全防火、防盗。附静脉药物配置室更衣管理制度1.更衣过程应按照一更、二更要求程序进行。一更即更换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去除所有饰物。使用洗手剂对双手和手臂清洗消毒,清水冲洗后,将手吹干。二更即戴一次性口罩、发帽(必须盖住所有头发);穿专用无尘无菌服(穿衣时保证衣服不接触地板);尽量减少头发、裸露皮肤的暴露;跨过长凳,戴一次性手套、脚套,并用75%乙醇消毒手套。2.在配药过程中经常用75%乙醇消毒并保持手套湿润,以减少微粒的产生。3.临时外出时,脱去无菌服挂在挂钩上,出洁净区,将一次性口罩、手套、发帽丢入更衣室外的垃圾箱。重新进入配置间必须按相关更衣程序进入洁净区域。


    4.工作结束后,将脱下的无菌服放入更衣室内固定的衣物箱送出清洗,将一次性口罩、手套、脚套、发帽丢入更衣室外的垃圾箱内,洁净鞋应在指定的水池内清洗并消毒。15门诊退药管理规定为了加强医院药品的管理,遵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对实际工作中患者要求退药的情况,须按下列规定酌情办理。15.1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凡属下列情况,一律不退:15.1.1因费用报销原因的。15.1.2自己点名开的药。15.1.3无原始凭据的。15.1.4药品有特殊保存要求的,如:低温、冷藏、密封等。15.1.5已开外包装,未能恢复原状,已损坏的或外包装已涂写字样的。15.1.6已打开内包装使用的。15.1.7以厂家药品说明书中介绍的副作用为由拒绝用药的。15.1.8药品有效期内购的药,未按医嘱用药,由于放置或其他原因药品过期而退药的。15.2凡在医院门诊挂号就诊后,出诊大夫依据病情,使用院内处方,在本院药房购药后出现的问题,购药3天以内,有下列情况的可予以退药:15.2.1出现过敏反应的。15.2.1.1大输液未开装的,针剂独立包装的。15.2.1.2口服药处方与疾病有禁忌的。15.2.2药品质量问题15.2.2.1破损(需当面验清)。15.2.2.2过期。15.2.3医师处方用量不合理,如:超处方治疗用量,重复用药。15.3退药程序15.3.1凡退药者,持原始处方底联、收据和需退药品到药房办理手续,并登记。15.3.2由药房负责核实是否符合退药范围,如符合,由药房发放退药单。15.3.3由原处方医师完整填写退药单内所有项目,并注明处方中所需退的部分药品及原因。16药品报损及销毁规定16.1储存的药品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需对该药品进行报损及销毁处理。16.1.1超出有效期或使用期的;16.1.2由于储存不当等原因造成药品的污染、变质而无法继续使用的;16.1.3库房所进药品经药品检验不合格,需销毁的;16.1.4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报损及销毁的;16.1.5其他依照有关要求或规定需报废及销毁的。16.2特殊情况报损应提供相关证明及报损实物:如加药后发现配伍禁忌等。


    16.3库房发现有药品符合上述(1)(2)情况者,应立即向药检室报告。药检室依照有关规定进检、查后提交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审核处理。决定是否销毁。其他情况直接与科室药品质量管理小组联系办理报废及销毁。16.4报损及销毁药品需由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审核并签字报科领导及院领导批准签字方可销毁。16.5各部门填写报损及销毁单应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批准文号、报损销毁原因、申请日期、申请人、核对人,送质量管理小组复核及安排销毁。16.6销毁处理及有关安全措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特殊药品报当地公安、环保等部门。16.7销毁由药剂科指定四人进行。其中两人负责销毁,两人监督。销毁应填写销毁记录,写明销毁情况,分别签字并归档保存三年。17调剂部门借药工作制度17.1不得无凭证发放任何药品。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借药,应办理相关借药手续,并在登记本上记录备案。17.2借药记录应注明借药时间、单位、人员姓名、药品名称、药品规格及总量等内容。17.3借药、发药者均要在借药记录上签署姓名及联系电话,发药者负责办理归还事宜。17.4贵重(公费、自费)及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属可借药品范围。18差错事故管理和登记制度18.1凡是由于药剂科人员在调剂、制剂、分装、领发、贮存、保管、使用仪器等药学服务过程中、未给患者造成伤害,但造成药品浪费、损坏仪器设备或发生不应当的错误时,均属差错。18.2差错分为配方、发药时产生品种规格数量差错、用法用量错误、药品质量不合格、配制错误、检验错误、保管不当、账物不符、药品管理错误等。18.3差错发生后要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及损失或未引起不良影响的,为一般性

    差错。发生差错后应立即向负责人汇报,积极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必要时应及时逐级上报。18.4各部门的差错事故登记由负责人监管执行。18.5登记记录应详细,内容包括: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情节及后果、处理的方式、当事人、时间、登记人。18.6应定期汇集差错、事故,对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情节及后果和性质,从中吸取教训,制定预防措施改进工作,修改不合理操作规程,继续教育,不断提醒。18.7由于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为医疗事故。应最大限度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积极组织抢救,妥善处理,及时汇报。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按有关规定执行。19病区药品基数管理办法19.1各病区本着满足全部患者2日药品用量为原则确定的药品基数。基数品种为常用的急救普通药品。19.2各病区根据确定的基数药品品种和数量,一次性向住院部药房领取和补充完毕。药房将这笔费用列入各科室的成本核算项目中。19.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根据病房的不同及病人需求考虑适当存放,应写申请经麻醉精神


    药品管理小组批准,药房备案后方可按规定要求保管使用。19.4各病区应将基数药品用于非正常工作时间临床所产生的医嘱临时用药。对消耗的药品基数,应及时录入病人医嘱,并于次日前往住院药房领取填补。基数调整时需双方负责人同时签字。19.5各病区应建立基数药品清点的交接班制度。为减少药品清点的工作量,可制订出每班必须交接清点的药品品种,应使其做到帐物相符。19.6各病区不得将基数药品用于非本科室临床病人的治疗用途,药品破

2010年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复习资料一(药师、药士用)

    说明:其它科目资料还未到,来时发出。一、药师(药士)考试科目为四科:第一:药事管理与法规第二:药学专业知识(一)包括: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第三: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第四: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二、本次发放内容的整理,以省药监组织的考前培训班中授课老师的讲授为依据,复习资料(考试大纲)一起进行。三、因考前培训班尚未结束,故本次发放内容仅为考核科目中部分科目的内容,剩余内容,将会根据考前培训班课程进度,逐一整理后陆续发放。四、本次发放内容为药理学,具体内容见下:第一部分药理学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一.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任务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命运),即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任务: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第二章药动学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及其影响因素,P450酶系及其抑制剂和诱导剂,药物排泄途径及其影响肾排泄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肝肠循环的概念。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为药动学,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需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是吸收、分布、排泄。1、被动转运:药物依赖于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转运的过程。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可分为简单扩散和滤过两种。(1)特点: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2)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①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②药物理化性质: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易通过生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2、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差的转运。特点: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二、吸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吸收速度与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一)胃肠道给药(口服、舌下、直肠给药)1.胃肠道给药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pH接近中性,粘膜吸收面广,缓慢蠕动增加药物与粘膜接触机会)。(1)舌下给药:脂溶性药物如硝酸甘油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2)胃:小的水溶性分子如酒精可自胃粘膜吸收。(3)小肠、大肠:大多数药物在小肠被吸收。2.首关消除:有些药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被灭活,进入体循环量减少。舌下及直肠给药虽可避免首关消除。


    (二)注射给药注射给药可将药注射至身体任何部位发挥作用。1)静脉注射可使药迅速而准确进入体循环,没有吸收过程。2)肌肉注射(im)及皮下注射(sc)药物脂溶性高、局部血流量大易吸收,较口服快。3)动脉注射(ia)可将药物输送至该动脉分布部位发挥局部疗效以减少全身反应。(三)其他(吸入、鼻腔、局部、经皮给药)三、分布分布:进入循环的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和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1、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分子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和药物与受体蛋白结合情况相似):具有饱和性与可逆性;结合物无活性和竞争置换现象。2、体液的pH值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4、器官的血流量5、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四、生物转化=代谢生物转化:药物灭活与体内消除的过程。生物转化与排泄统称为消除。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后的结果:(1)失活—成为无药理活性(2)活化—无药理活性成为有药理活性或产生有毒物质。五、排泄排泄:药物原形和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1.肾排泄(主要排泄途径--肾脏)肾排泄的方式:(1)药物及其代谢物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后随尿排出;(2)肾小管外主动分泌到肾小管内排出。肝肠循环:自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结合型药物在小肠中经水解后再被重吸收。第二节药动学的基本参数及概念一、药物的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1、时量关系: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时量曲线下面积AUC二、药动学重要参数1、半衰期t1/2: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决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参数之一。单次给药后,经3.3个半衰期消除药物约90%6.6个半衰期消除药物约99%2、生物利用度F:药物吸收速度与程度的一种量度。3、表观分布容积Vd:是指血药浓度与体内药物量间的一个比值。可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结合的程度。4、清除率(Cl):即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消除干净(单位L/h)。消除速率:单位时间内被机体消除的药量。常用表观分布容积(Vd)计算。肝清除率大的药物,首关消除多,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小。第三章药效学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的治疗作用1.治疗作用:指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治疗目的分为对因和对症治疗。1)对因治疗(治本):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2)对症治疗(治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对症治疗未能根除病因2.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带来不适的作用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特点:药物固有的效应,可预知的,难避免。1)副作用:在常用剂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副作用)。发生的常用剂量下,不严重,难避免的。2)毒性反应:量大或蓄积或机体敏感性高发生有害的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可以预知和可避免的。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如久服可乐定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指与药理作用无关的病理性免疫反应。6)特异质反应:特点-遗传异常的免疫反应;与剂量成比;与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药理拮抗药有效。7)继发反应: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两重感染。第2节药物量效关系


    效能:药物所产生的最大效应。效价:能引起等效反应的计量。1、量效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性变化。浓度-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药理学研究常用。2、最小有效量:刚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即安全用药的极限)。4、剂量:药物所用的分量。5、治疗量:指药物的常用量,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6、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极量。7、最小中毒量:超过极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8、致死量:超过中毒量,引起死亡的剂量。9、效价强度:药物达一定药理效应的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10、效能:药物达最大药理效应的能力(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继续上升)。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药物的最大效能与效应强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11、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12、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效应指标为中毒或死亡则可改用半数中毒浓度(TC50)、半数中毒剂量(T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表示。13、半数有效量(ED50):是能引起半数阳性反应(质反应)或半数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表示。14、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比值越大相对安全性越大,反之越小。该指标的药物效应及毒性反应性质不明确,这一安全指标并不可靠。15、安全范围:是ED95~TD5之间的距离,其值越大越安全。药物的安全性与药物剂量(或浓度)有关。16、可靠安全系数(CSF):CSF=LD1/ED99,比值大于1,安全系数较大;比值小于1,安全系数小。第三节药物作用机1、作用于受体2、对酶的影响3、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4、影响核酸代谢5、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6、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7、影响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转运8、影响免疫力9、非特异性作用第四节受体学说(1)受体概念:介导细胞信号传到的功能蛋白质,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内。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受体的特点: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可逆性④高度敏感性受体类型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息传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受体大致可分为下列4类:1.离子通道受体又称直接配体门控通道型受体,存在于快速反应细胞的膜上,受体激动时离子通道开放使细胞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引起兴奋或抑制效应。2.G-蛋白偶联受体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M-乙酰胆碱、阿片类、嘌呤类、前列腺素及一些多肽激素等的受体,神经递质及激素的受体需要G-蛋白介导其细胞作用,G-蛋白有两类,其一为兴奋性G-蛋白(GS),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另一为抑制性G-蛋白(Gi),抑制AC。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及某些淋巴因子的受体属于这一类型。4.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甾体激素受体和甲状腺素受体,触发的细胞效应很慢。激动药与拮抗药①激动药:能激活受体的配体,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效应力)。②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部分激动药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重特性。③拮抗药:能阻断其活性的配体,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可逆结合。非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不可逆结合。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一节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的结构、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次数、联合用药(配伍禁忌,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给药途径对吸收速度的影响:静脉吸入舌下肌肉皮下口服直肠皮肤1.耐受性连续多次应用某些药物后,机体反应性逐渐降低,需要不断加大剂量才能维持疗效的现象。产生机制:①肝药酶诱导②受体下调③机体调节机制产生适应性变化2.耐药性(抗药性)3.依赖性第二节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病理因素、精神因素、时辰因素、遗传因素第五章抗菌药物概论1.化学治疗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化学治疗。2.抗菌药物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3.抗生素指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4.抗菌谱(窄谱、广谱)每种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5.抗菌活性每种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6.抑菌药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7.杀菌药不仅能抑制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8.化疗指数LD50/ED50安全系数LD5/ED95安全界限LD1/ED999.抗菌后效应(PAE)当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段时间后,药物浓度逐渐降低,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全部排出以后,仍然对细菌的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此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抗菌药作用机制: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2.抑制细菌细胞膜合成3.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4.抑制核酸代谢1、耐药性的种类固有耐药性染色体介导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多由质粒介导,也可由染色体介导,当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从而避免被药物抑制或杀灭。二、耐药性产生机制1.产生灭活酶2.改变靶部位3.增加代谢拮抗物4.改变通透性5.加强主动外排系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主要适应证:①严重创伤、开放性骨折、火器伤、腹内空腔脏器破裂、有严重污染和软组织破坏的创伤等。②大面积烧伤。③结肠手术前肠道准备。④营养不良、全身情况差或接受激素、抗癌药物等的病人需做手术治疗时。⑤进行人造物留置手术。⑥有心脏瓣膜病或已植有人工心脏瓣膜者,因病需做手术时。

    抗菌药的联合用药目的:1.协同作用2.延缓耐药性的产生3.扩大抗菌范围4.减少用量联合用药指征:1.病因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2.混合感染。3.减缓耐药的产生。4.降低毒副作用。5.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第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节青霉素类抗生素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1.青霉素类2.头孢菌素类3.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


    (1)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2)抗菌机制:1.抑制转肽酶(细胞壁黏肽合成酶)2.增加自溶酶活性三、青霉素类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一)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G的产量高,性质稳定,作用强,毒性低,仍是目前治疗敏感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体内过程(药动学)】1.不耐酸不耐酶,需肌注给药2.体内分布较广3.t1/2:0.5-1hr,维持4-6hr4.99%以原型经尿排泄5.丙磺舒可竞争肾小管分泌6.具有明显的PAE【抗菌作用】(G+球菌、G+杆菌、G-球菌、螺旋菌等)1.G+球菌杀菌作用,首选2.G-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球菌3.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临床应用】1.链球菌2.脑膜炎双球菌等引起的脑膜炎3.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放线菌病等4.革兰阳性杆菌:破伤风、白喉、炭疽病,同时加用相应的抗毒素,因其对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无效。【不良反应】局部刺激、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常见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1.原因: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2.注意事项: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3.急救办法:肾上腺素4.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注或滴注,必要时可加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二)半合成青霉素1.耐酸:青霉素V、非奈西林特点:(1)抗菌谱与青霉素相同(2)耐酸、可口服(3)不耐酶(β-内酰胺酶)(4)抗菌活性比青霉素弱2.耐酶青霉素(抗金葡菌青霉素)(合成青霉素)特点:(1)耐酸、可口服(甲氧西林例外)(2)耐酶,用于耐药金葡菌引起的感染3.氨苄西林类(广谱青霉素)特点:(1)抗菌谱广对G+菌的抗菌作用青霉素对G-杆菌的抗菌作用强(2)耐酸、可口服(3)对耐药金葡菌无效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氨氯西林)阿莫西林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大。4.抗铜绿假单孢菌青霉素特点:(1)对铜绿假单孢菌有效(2)对变形杆菌有较强的活性(3)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5.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的青霉素美西林、匹美西林特点:(1)对G-杆菌作用好(2)对G+球菌效差(3)对流感杆菌作用一般


    (3)对沙雷菌和铜绿假单孢菌耐药替莫西林特点:(1)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2)对产酶或耐庆大霉素的肠杆菌效强(3)对G+菌、铜绿假单孢菌、厌氧菌效差(4)组织分布广第二节头孢菌素一、头孢菌素类1.头孢类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2.作用特点:广谱、对厌氧菌有效、过敏反应少、耐酸、耐酶3.作用机制:转肽酶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4.头孢类四代之间的比较(1)对G+菌作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2)对G-菌作用: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3)酶稳定性:第四代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4)肾毒性:第四代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5)第三代、第四代对铜绿假单孢菌、厌氧菌有效(6)药动学特点改善:t1/2变长、血药浓度高、分布广5.四代头孢菌素中常用的可口服的药物第一代:头孢氨苄(先锋Ⅳ)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先锋Ⅵ)第二代:头孢克洛(头孢克罗、头孢氯氨苄)对铜绿假单孢菌有效的药物第三代:头孢克肟第四代头孢类第三节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一、单环β-内酰胺类(一)、氨曲南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范围类似氨基苷类特点:1.对铜绿假单孢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效佳2.耐酶3.对青霉素无交叉过敏4.常作为氨基糖苷类的替代品,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的作用。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一)克拉维酸(棒酸)1.天然、广谱β-内酰胺酶不可逆的竞争型抑制剂2.奥格门汀——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3.替门汀——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钠(二)舒巴坦(青霉烷砜)1.半合成,β-内酰胺酶不可逆的竞争型抑制剂2.舒他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1:2)3.舒普深(舒巴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1:1)(三)他唑巴坦他唑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1:8)三、碳青霉烯抗生素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帕尼培南特点:1.抗菌谱最广2.抗菌作用最强3.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一)亚胺培南(p64)特点:1.抗菌谱广(大多数G+、G-、厌氧)2.耐酶3.无交叉耐药性4.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肾脱氢肽酶Ⅰ抑制剂),肾脱氢肽酶Ⅰ也叫作二肽酶。


    第七章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菌药物第一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品种(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特点:1.活性增强2.抗菌谱扩大3.对酸稳定性好,半衰期延长4.不良反应轻5.PAE好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抑菌剂,高浓度时为杀菌剂1.对大多G+菌作用强大2.对部分G-菌较敏感(奈瑟菌、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3.对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等较强4.对产内酰胺酶的金葡菌、MRSA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抗菌机制】结合部位: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临床应用】1.军团菌病2.链球菌感染3.衣原体、支原体感染4.棒状杆菌感染【不良反应】1.胃肠道:红霉素2.肝损害:肝功能不良者禁用3.耳毒性:剂量高于每日4克,易发生。4.心脏毒性: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时易发生。(一)红霉素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大环内酯类、不耐酸军团菌病、百日咳、空肠弯曲菌肠炎、支原体肺炎——首选(二)罗红霉素:14元环,生物利用度高,分布较广。(三)克拉霉素:14元环,细胞内的浓度高,体内分布广。(四)阿齐霉素:15元环1.对G-菌的抗菌活性有明显改善。2.抗嗜肺军团菌、嗜血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活性强3.体内t1/2长、分布广,肺、扁桃体、前列腺(五)泰利霉素:14元环1.抗肺炎链球菌作用最强,对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有强抗菌活性2.治疗耐大环内酯类的肺炎链球菌及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第二节其他抗菌药物一、克林霉素(氯洁霉素)为林可霉素7位羟基被氯原子取代的一种半合成抗生素。【抗菌作用】1.对G+球菌,与红霉素类似2.对厌氧菌有广谱、强大的杀菌作用3.对肠球菌、G-菌无效4.与红霉素、氯霉素呈药理的拮抗【临床应用】1.厌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2.需氧G+球菌感染(金葡菌性骨髓炎的首选药)【不良反应】1.腹泻:5%-10%患者引起腹泻,停药即可消失。2.伪膜性肠炎: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治疗二、万古霉素(糖肽类抗生素)肠道不吸收、静脉注射【抗菌作用】窄谱、快速杀菌剂1.仅对G+菌,尤其是G+球菌有强大杀菌作用2.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菌和肠球菌很有效【临床应用】对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及对β-内酰胺抗生素过敏者的严重感染、败


    血症、肺炎或者心内膜炎,尤其是克林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不良反应】1.静脉炎2.恶心、药热、皮疹、皮肤瘙痒症等3.耳毒性4.肾毒性5.“红人综合征”6.和氨基糖苷类联合用药,引起耳毒性和肾毒性的风险增加。第8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一、糖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氨基糖分子与氨基环醇以苷键结合共同特点:1.有机碱化合物。2.药动学:解离度大、口服难吸收,肌注给药,肾脏排出3.抗菌谱较广,对各种需养G-菌有强效。杀菌特点:①杀菌速率和杀菌时程呈浓度依赖性。②仅对需氧菌有效,对需氧G-杆菌的作用强。③具有较长时间的PAE,且呈浓度依赖。④有初次接触效应(FEE),即首次接触氨基糖苷类时,细菌能迅速被杀死,再次或多次接触同种抗生素时,其杀菌作用明显降低。⑤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4.抗菌机制: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静止期杀菌。5.临床应用:①主要用于敏感需养G-杆菌所致全身感染。②对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G-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需联合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6.不良反应:①耳毒性(前庭损害、耳蜗神经损害)②肾毒性③神经肌肉阻断作用④过敏反应二、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庆大霉素【抗菌作用】1.敏感G-杆菌感染2.对铜绿假单孢菌有效3.对G+:金葡菌作用较强【临床应用】1.严重G-杆菌引起感染2.铜绿假单孢菌感染铜绿假单孢心内膜炎——庆大霉素+羧苄西林3.混合感染:与羟苄西林、头孢菌素联合应用4.口服:肠道感染、肠道术前准备【不良反应】迟发性耳聋、肾毒性(二)链霉素【作用特点】1.对多种G-杆菌有强效2.易产生耐药性:持久不变,依赖性菌株【临床应用】1.鼠疫、兔热病治疗2.布氏杆菌病:链霉素+四环素3.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链霉素+青霉素4.细菌性心内膜炎:链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5.结核杆菌: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不良反应】毒性:过敏性休克反应(三)其他药特点1.阿米卡星:抗菌谱最广对金葡菌和铜绿假单孢菌产生的钝化酶稳定,主要用于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2.妥布霉素:抗铜绿假单孢菌作用强3.奈替米星:对多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稳定,毒性小


    4.大观霉素(壮观霉素):淋球菌5.对铜绿假单孢菌有效的药物:妥布霉素(最强)、阿米卡星、庆大霉素6.耐酶: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第2节多黏菌素【抗菌作用】1.只对G-杆菌有效(肠道杆菌、铜绿假单孢菌)2.影响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不良反应】注射给药——急性肾小管坏死第九章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第一节四环素类抗菌素广谱抗生素: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G、G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某些原虫一、四环素类的共性【体内过程】特点:与钙、镁、铝、铁等多价阳离子起络合作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米诺环素除外)【抗菌作用】广谱抗生素【临床应用】口服给药1.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恙虫病——首选2.衣原体感染——多西环素作为首选3.支原体感染4.螺旋体感染:慢性游走性红斑、回归热——最有效药物5.细菌性感染:腹股沟肉芽肿、霍乱、布鲁菌病——首选【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局部刺激性大2.二重感染:真菌病;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3.对骨、牙生长的影响4.肝损害:大剂量使用5.维生素缺乏6.肾毒性二、常用四环素的特点与临床作用1.天然四环素主要用于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所致疾病2.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1)速效、强效、长效;(2)对耐四环素菌株有效;(3)副作用轻第二节氯霉素类抗生素氯霉素【体内过程】易通过血脑屏障、血眼屏障和胎盘屏障【抗菌作用】广谱伤寒、副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立克次体、厌氧杆菌、梅毒螺旋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临床应用】危及生命的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立克次体感染【不良反应】1.骨髓毒性:可逆性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2.灰婴综合征3.治疗性休克4.其他反应:二重感染第十章人工合成抗菌素第一代萘啶酸G


    第二代吡哌酸G、部分G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G、G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结核杆菌+第四代新氟喹诺酮类G、G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结核杆菌、厌氧菌第一节喹诺酮类抗菌药氟喹诺酮类共性:【药动学特点】1.口服吸收好,但易受阳离子影响。2.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体内分布广a.肺、肾、肝等内脏b.骨、关节c.脑脊液3.大多以原形经肾排泄:(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少数经肝脏代谢: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抗菌作用】特点1.革兰阴性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孢菌2.革兰阳性球菌3.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结核杆菌【临床应用】1.泌尿生殖道感染——氧氟、洛美、依诺2.肠道感染——可替代氯霉素作治疗伤寒的首选药3.呼吸道感染——可替代大环内酯类用于军团菌、分枝杆菌感染4.骨骼系统感染:急慢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首选5.皮肤软组织的感染6.其他:败血症、细菌性脑膜炎、腹腔炎等严重感染(伤寒)【耐药性】本类药物中有完全交叉耐药性与其他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光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关节痛、肌肉痛、关节炎幼年动物轻度软骨组织损害第二节磺胺类抗菌药物及甲氧苄啶分类:短效类10h中效类10--24h长效类24h一、磺胺类药物共性:SDSMZ与血浆蛋白结合少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量达血药浓度的40%-80%,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抗菌作用】特点1.革兰阳性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2.革兰阴性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鼠疫杆菌、流感杆菌、肺炎杆菌、伤寒杆菌3.对立克次体不仅无效,反而能刺激其生长磺胺类药物【临床应用】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SD2.呼吸道感染——SMZ+TMP3.泌尿道感染——SIZ4.伤寒——SMZ+TMP5.鼠疫——SD+链霉素6.肠道感染7.局部软组织和创面感染:磺胺嘧啶银——铜绿假单孢菌【不良反应】1.泌尿系统的损害预防:①加服碳酸氢钠;②多饮水;③定期查尿常规2.过敏反应磺胺类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3.造血系统反应:骨髓抑制、溶血性贫血4.其他:新生儿黄疸二、常用磺胺类药1.磺胺嘧啶(SD)【作用特点】1.口服易吸收,易通过血脑屏障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曾经首选


    3.尿路感染:+碳酸氢钠4.鼠疫:+链霉素2.磺胺甲恶唑(SMZ)【作用特点】1.口服易吸收,脑脊液SD2.乙酰化物尿中浓度高,尿路感染3.中耳炎、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4.伤寒:+TMP3.磺胺嘧啶银外用于铜绿假单孢菌感染4.磺胺醋酰眼部感染三、甲氧苄啶(TMP)磺胺增效剂,合用可a.增效、b.防耐药复方新诺明——TMP+SMZ(1:5)双嘧啶片———TMP+SD(1:10)【临床应用】呼吸道、尿路、肠道感染;脑膜炎、败血症;伤寒、副伤寒;恶性疟的防治第十一章抗真菌药●主要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有: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主要用于浅表真菌感染的有:特比奈芬、咪康唑、克霉唑、灰黄霉素●可用于深部、也可用于浅表真菌感染的有:酮康唑、伊曲康唑第一节抗深部真菌感染药1.两性霉素B【抗菌作用】广谱抗真菌药,能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相结合,在膜上形成微孔,从而增加膜的通透性,引起菌体细胞的内容物外漏,导致真菌死亡。对细胞浆膜内不含固醇类物质,如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等无效。【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首选。2.氟胞嘧啶:抗深部真菌药,前体药3.唑类抗真菌药(1)酮康唑:光谱抗真菌药。口服治疗多种浅部真菌病,也用于全身性的真菌感染。肝毒性严重可致死,妊娠哺乳的妇女禁用。(2)氟康唑:体外的抗真菌作用不如酮康唑,体内抗真菌作用比酮康唑强10~20倍。主要用于深部真菌病,如隐球菌脑膜炎、心内膜炎、肺及尿路感染,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和尿路感染较为理想的药物。(3)伊曲康唑:既可用于深部也可用于浅表第二节抗浅表真菌感染药特比萘芬:抗浅部真菌咪康唑:主要用于局部治疗皮肤粘膜和指(趾)甲真菌感染克霉唑:对头癣无效灰黄霉素:典型抗浅表真菌药。对头癣疗效显著。第十二章抗病毒药★广谱抗病毒药(抗DNA和RNA病毒药)利巴韦林:丙肝、流感、流行性出血热、麻疹并发肺炎、疱疹病、流行性结膜炎、鼻炎、咽炎★抗RNA病毒药齐多夫定:竞争HIV反转录酶,抑制HIV,艾滋病感染首选药。金刚烷胺:抑制甲型流感病毒,①甲型流感的防治;②震颤麻痹★抗DNA病毒药阿昔洛韦:广谱抗疱疹病毒,治疗各种疱疹病毒感染。阿糖腺苷:抑制单纯疱疹病毒拉米夫定:抑制HIV及乙肝病毒(HBV)第十三章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抗结核药一线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二线药: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肼、卡那霉素异烟肼(INH)【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好、分布广泛、穿透力强


    肝中乙酰化(快代谢、慢代谢型)【作用及应用】1.窄谱:结核分枝杆菌2.细胞内外杀菌3.单用易产生耐药性、无交叉耐药性4.作用机制:抑制分枝菌酸合成5.预防、治疗各型结核病——首选药【不良反应】1.神经系统毒性(维生素B6)2.肝毒性利福平(RFP)砖红色【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食物、药物减少吸收分布广泛、穿透力强肝药酶诱导剂【抗菌作用】高效、广谱1.结核杆菌2.球菌3.麻风杆菌4.高浓度时天花病毒、沙眼衣原体【作用机制】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不良反应】胃肠道刺激;少数肝损害、过敏;致畸乙胺丁醇右旋体【药动学特点】肾功不全可引起蓄积中毒【作用及应用】1.繁殖期、细胞内外的结核杆菌2.单用产生耐药性,较慢3.抗菌机制:与Mg2+结合,干扰RNA合成。4.合用治疗各种结核病和重症患者【不良反应】一般:胃肠道、肝功损害、过敏、致畸大量:视神经炎链霉素:各型活动型结核病对氨水杨酸(PAS)二线用药,水溶性低、不稳定【药动学特点】不易透入细胞,在肝内乙酰化灭活【作用及应用】1.各种结核病:PAS+异烟肼2.甲状腺功能亢进、降血脂【不良反应】肾毒性——碱化尿液,肾功不良者慎用抗凝血酶原生成吡嗪酰胺单用均易产生耐药性,但乙胺丁醇较慢总结:脑膜炎症时,不能进入脑脊液者:链霉素、卡那霉素只能杀灭细胞外结核菌者: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能杀灭细胞内外结核菌者: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有致畸作用:利福平、乙胺丁醇肾功不全者慎用: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肾功不全可用:利福平抗结核病用药原则:1.早期用药2.联合用药3.规律性用药4.短期疗法=强化疗法5.延续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抗麻风病药:氨苯砜第十四章抗寄生虫病药物第一节抗疟药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氯喹强效、速效、长效红内期裂殖体杀虫剂【临床应用】1.治疗疟疾:控制临床症状——首选药2.肠外阿米巴病3.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良反应】蓄积中毒:可见眼毒性、偶见心肌损害致畸奎宁最古老的抗疟药:耐药恶性疟,严重脑型疟青蒿素脑型疟、对耐氯喹虫株有效,单用易复发


    病因性防治的药物乙胺嘧啶——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抗疟作用】1.对原发性红外期疟原虫有抑制作用2.对红内期未成熟裂殖体也有抑制作用3.进入蚊体可抑制疟原虫的有性增殖【临床应用】病因性预防【不良反应】常用剂量基本无毒副作用长期大剂量:造血功能障碍(甲酰四氢叶酸)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伯氨喹【抗疟作用】1.对红外期各型疟原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杀灭间日疟休眠子——根治2.杀灭疟原虫配子体3.对红内期无效,不能控制症状【临床应用】控制复发和阻断疟疾传播【不良反应】治疗量:疲倦、头昏、恶心、呕吐、腹泻严重反应: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第二节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药甲硝唑(灭敌灵)【作用及用途】1.抗阿米巴作用:治疗阿米巴病首选2.抗滴虫。治疗滴虫病的首选3.抗贾第鞭毛虫最有效的药物4.抗厌氧菌作用替硝唑抗菌作用与甲硝唑类似,特点:半衰期长第3节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目前主要使用吡喹酮已经完全取代酒石酸锑钾,高效、低毒、口服的广谱抗血吸虫病药物【作用及用途】1.抗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治疗的首选2.抗蠕虫作用:治疗绦虫病的首选药物之一第四节抗其他寄生虫药肠道内蠕虫:绦虫蛔虫钩虫蛲虫鞭虫姜片虫等★广谱驱肠虫药甲苯咪唑:对多种肠道寄生虫都有显效,但作用缓慢。有致畸和胚胎毒作用,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禁用。阿苯哒唑=肠虫清:作用及不良反应类似甲苯咪唑,但血药浓度高。左旋咪唑:可使虫体肌肉痉挛性麻痹,发挥驱虫作用,也有免疫调节作用。噻嘧啶:可使虫体肌肉痉挛性麻痹,广谱驱虫作用★其他抗肠虫药哌嗪=驱蛔灵:抗蛔虫和蛲虫药,在麻痹蛔虫前无兴奋作用,较安全。严重肝肾功能不良,有癫痫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禁用恩波维铵:蛲虫单独感染的首选药第15章抗恶性肿瘤药抗恶性肿瘤药物分类:1.干扰核酸(DNA、RNA)生物合成的药物氟尿嘧啶(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骨髓抑制)2.直接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1).烷化剂环磷酰胺白消安2).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3).铂类化合物顺铂4).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3.干扰RNA转录的药物多柔比星4.影响蛋白质合成和功能的药物长春碱紫杉醇门冬酰胺酶5.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氨鲁米特他莫昔芬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第十六章传出神经药物概论传出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A胆碱能神经: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


    肾上腺素能神经: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多巴胺(DA)三磷酸腺苷(ATP)胆碱受体1.M受体(毒蕈碱型胆碱受体)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眼睛、胃肠、心脏、腺体)2.N受体(烟碱型胆碱受体)(神经节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上)N1受体——神经节N2受体——骨骼肌肾上腺素受体1.α1肾上腺素受体2.α2肾上腺素受体3.β肾上腺素受体β1(主要在心肌)β2(主要在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

    第17章作用于胆碱受体的药物第1节胆碱受体激动药【药理作用】激动M胆碱受体,发挥M样作用1.眼: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2.腺体分泌↑,汗腺、唾液腺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1.缩瞳2.降低眼内压3.调节痉挛第2节胆碱酯酶抑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新斯的明(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临床应用】(1)重症肌无力(2)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肌松药的解毒【不良反应】禁用于支气管哮喘、尿路梗塞等。有机磷酸酯类(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急性中毒症状】(1)M样作用症状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流涎、出汗、口腔及鼻孔常有泡沫样分泌物;支气管分泌增加和支气管痉挛,可导致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肺水肿;恶心、呕吐、腹痛、大小便失禁;心动过缓、血压降低。(2)N样作用症状(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安、震颤、谵妄、昏迷、呼吸抑制、循环衰竭先兴奋后抑制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氯磷定第3节胆碱受体阻断药一、M胆碱受体阻断药(一)托品类生物碱


    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合成扩瞳药:后马托品合成解痉药:丙胺太林阿托品【作用机制】竞争性拮抗ACh或拟胆碱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作用特点】1.选择性低,作用广泛2.唾液腺,支气管腺体和汗腺是最敏感的组织。3.脏器平滑肌和心脏对阿托品反应的敏感性为中等。【药理作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2.抑制腺体分泌3.眼(1)扩瞳(2)眼内压升高(3)调节麻痹4.心血管系统(1)心脏小剂量:抑制负反馈,ACh释放↑,心率↓大剂量: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心率↑(2)扩张血管改善循环5.中枢神经系统较大剂量:兴奋延脑呼吸中枢更大剂量:兴奋大脑严重中毒:兴奋→抑制,昏迷、呼吸麻痹【临床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内脏绞痛遗尿症2.抑制腺体分泌:全麻前给药盗汗流涎症3.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4.眼科(1)虹膜睫状体炎(2)检查眼底(3)用于验光5.抗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出血性休克6.抗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不良反应】1.外周不良反应:口干、皮肤干燥、心率加快、视力模糊、便秘、排尿困难2.中枢不良反应:呼吸加快加深、烦躁不安、高热、谵妄、幻觉、惊厥、昏迷、、呼吸麻痹、死亡。东莨菪碱特点:中枢镇静作用最强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强于阿托品1.麻醉前给药2.晕动病3.呕吐4.帕金森病山莨菪碱=人工合成品称654-2特点:外周抗胆碱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1.感染中毒性休克(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2.治疗内脏平滑肌痉挛二、N胆碱受体阻断药(一)N1受体阻断药(二)N2胆碱受体阻断药(肌松药)1.分类去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司可林——新斯的明解痉挛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筒箭毒碱、泮库溴铵——新斯的明解痉挛第十八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第一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药动学】一般给药方式:静滴【药理作用】激动α1、α2受体,对β1受体较弱1.血管:血管平滑肌收缩,强度:皮肤粘膜血管肾血管其他部位2.心脏:整体表现: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血压急剧升高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阿托品预防)3.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4.其他:妊娠子宫收缩、血糖↑【临床应用】1.休克(仅用于休克早期及由于小动脉扩张,阻力下降的)2.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急性肾功能衰竭3.停药后的血压下降二、α和β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药理作用】激动α和β受体1.心血管系统(1)心脏强效心脏兴奋药(2)血管α受体缩血管(皮肤、粘膜、内脏:肾→肺、脑)β2受体扩血管(骨骼肌、冠状动脉)(3)血压治疗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先↑后↓大剂量:收缩压↑、舒张压↑2.平滑肌:β2支气管扩张3.代谢:机体代谢↑【临床应用】1.过敏性休克(首选)2.心脏停搏3.支气管哮喘4.减少局麻药吸收5.局部止血【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多巴胺【药理作用】激动α、β1受体,也能激动D受体1.心血管系统(1)心脏:β1受体,兴奋(2)血管:小剂量(多巴胺受体)——扩血管;大剂量(α)——缩血管(3)血压:小剂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剂量类似AD2.肾脏小剂量(多巴胺受体):肾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临床应用】适合休克伴有心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者麻黄碱【药理作用】3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强,兴奋作用4快速耐受性【临床应用】鼻塞、支气管哮喘、过敏反应的皮肤粘膜症状、低血压三、β1,β2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β1、β2受体激动药1.心血管系统(1)心脏心率↑传导↑(2)血管骨骼肌扩张冠脉扩张(3)血压小剂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大剂量:收缩压↓、舒张压↓2.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作用AD,但不能解除支气管水肿


    3.代谢与AD相似,升血糖作用较弱【临床应用】1.支气管哮喘2.房室传导阻滞3.心脏骤停4.休克第2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一、α1,α2受体阻断药1.短效: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2.长效:非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酚苄明酚妥拉明(短效)【药理作用】选择性地阻断α受体1.血管血管舒张(阻断α1受体、直接松弛血管)2.血压↓,外周血管阻力降低。3.心脏兴奋——心收缩力↑,心率↑,输出量↑a血管舒张,血压↓,反射引起;b阻断α2受体,NA释放↑4.其他拟胆碱:胃肠平滑肌兴奋。组胺样作用,胃酸分泌↑、皮肤潮红【临床应用】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2.静滴NA发生外漏时3.抗休克4.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此病骤发高血压危象以及手术前的准备5.充血性心力衰竭(辅助用药)酚苄明(长效)【药理作用】1.心血管系统作用类似酚妥拉明特点:起效慢、作用强而持久2.较弱的抗组胺、抗5-HT、抗胆碱作用【临床应用】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2、β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1.β是受体阻断作用(1)心血管系统(2)支气管平滑肌(3)其他2.内在拟交感活性3.膜稳定作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无内在活性的β1、β2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较强的β受体阻断作用心率↓心收缩力↓输出量↓冠脉流量↓心肌耗氧量↓肾素释放减少,对高血压病人可使血压下降支气管阻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临床应用】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甲亢等【不良反应及禁忌症】1.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会引起心力衰竭2.糖尿病患者慎用3.支气管哮喘及房室传导阻滞者慎用


    三、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兼具β和α受体阻断作用。【临床应用】中度和重度高血压病第十九章镇静催眠药第一节苯二氮卓类BDZ1.4-苯并二氮卓的衍生物【药理作用】1.抗焦虑作用与选择性抑制调节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有关。2.镇静催眠作用:特点(1)缩短非快动眼睡眠第四相对快动眼睡眠影响小(2)治疗指数高,对呼吸影响小(3)无肝药酶诱导作用(4)依赖性、戒断症状较轻【临床应用】1.焦虑症2.失眠症3.抗惊厥:各种惊厥抗癫痫:iv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4.缓解中枢性肌强直【不良反应】较大剂量:共济失调、昏迷、呼吸抑制,同时饮酒则抑制加重。长期应用:耐受性、依赖性(但较轻)【注意事项】:慎用者:肝、肾和呼吸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青光眼、重症肌无力者、驾驶员、高空作业和机器操纵者地西泮(安定)【药动学】1.吸收:①口服:快、完全②肌内注射:慢、不规则(体液pH使其沉淀)③静脉注射:作用快、短(脂溶性大)2.血浆蛋白结合率:99%3.经肝药酶转化,代谢产物具有活性,长效【药理作用】1.抗焦虑作用:选择性高,低剂量可抑制边缘系统的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发放和传递2.催眠:延长浅睡期、明显缩短慢波睡眠3.抗惊厥、抗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4.肌松作用:不影响正常活动【不良反应】常见的是困倦、头晕、乏力,其次是记忆力下降、头痛、共济失调等。静脉注射过快可导致呼吸暂停或心脏骤停。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苯二氮卓类其他药物(**西泮、**唑仑)地西泮=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氟硝西泮=氟硝安定三唑仑:速效、短效、强效奥沙西泮氯氮卓:长效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镇静催眠作用强咪达唑仑第二节巴比妥类【药动学特点】1.口服或肌注均易吸收2.硫喷妥脂溶性最高3.苯巴比妥脂溶性较小【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镇静、催眠:缩短REM睡眠2.抗惊厥:大于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可保护动物耐受10倍致死量的士的宁及戊四唑而免于惊厥致死。临床用于各种惊厥、癫痫大发作。3.麻醉及麻醉前给药可用于小手术或内镜检查时麻醉。4.增强中枢抑制药作用能增加其他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不良反应】后遗效应、耐受性、依赖性、呼吸抑制、肝药酶诱导作用过敏


    【中毒和解救】1.中毒口服10倍催眠剂量可致中度中毒2.解救:①维持(呼吸和循环)②加速排泄(碱化尿液)③透析第三节其他镇静催眠药水合氯醛特点:1.不缩短快动眼睡眠,无宿醉后遗效应。2.可用于顽固性失眠或对其他失眠药效果不佳的患者。3.各种检查及操作之前,起镇静作用。4.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5.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甲喹酮1.除镇静催眠作用外,还有抗惊厥、局部麻醉、止咳及抗组胺作用。2.临床主要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麻醉前给药第二十章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一、癫痫癫痫:大脑局部病灶神经元兴奋性过高,产生阵发性放电,并向周围扩散而出现的大脑功能短暂性失调综合征。二、按症状可分为:1.全身性发作失神性发作非典型失神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2.局限性发作单纯局限性发作复合局限性发作局限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一)苯妥英钠(大仑丁)【体内过程(药动学)】吸收:口服吸收缓慢、不规则,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0%消除:经肝药酶代谢失活,个体差异大低浓度时(10μg/ml以下):一级动力学浓度高时(10μg/ml以上):零级动力学【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1.抗癫痫:作用强,大发作首选药之一,但可加重小发作,起效慢(6~10天达有效浓度)2.治疗中枢性痛症及外周神经痛:与细胞膜稳定作用有关。3.抗心律失常【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口服、肌注、静滴、静注,齿龈增生,发病率20%左右2.神经系统反应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眩晕、复视3.造血系统叶酸缺乏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障治疗:甲酰四氢叶酸钙4.过敏皮疹、粒细胞缺乏、再障、肝功能损害5.其它多毛症(女)、乳房增大(男)、低血钙、淋巴结肿大(二)苯巴比妥(鲁米那)巴比妥类中最有效的抗癫痫药【作用特点】1.降低病灶内细胞的兴奋性;2.提高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兴奋阈值【临床应用】用于防治癫痫的大发作及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半衰期长、毒性低,价廉,对大发作、局限性发作疗效较好,但加重小发作。(三)卡马西平【临床应用】应用广泛1.抗癫痫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药,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对小发作的效果差。2.中枢性痛症其疗效优于苯妥英钠。3.躁狂抑郁症其副作用比锂盐小而疗效好。4.神经源性尿崩症通过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发挥作用。5.抗心律失常【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是复视和共济失调。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眩晕、恶心、呕吐等。(四)丙戊酸钠1.广谱抗癫痫药2.脑内GABA转氨酶抑制剂3.对小发作疗效最好,小发作合并大发作时首选4.毒性:肝功能损害(五)乙琥胺防治小发作首选药(六)扑米酮只能用于其它药物不能控制的病人(七)苯二氮卓类具有抗惊厥及及抗癫痫作用,临床常用于癫痫治疗的药物有地西泮、硝西泮和氯硝西泮。药物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持续状态第二节抗惊厥药惊厥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引起的全身骨骼肌强烈不随意收缩,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硫酸镁【药理作用】口服:导泻、利胆外敷:消炎消肿注射:Mg2+↑与Ca2+竞争,使Ach释放↓【临床应用】缓解子痫首选,也可用于破伤风惊厥、高血压危象【不良反应】中毒:腱反射消失、呼吸抑制解救:静注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第二十一章精神药物精神失常---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性疾病包括:精神分裂、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第1节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冬眠灵)【药动学特点】体内过程:首先出现的是镇静作用,1~3周之后才出现抗精神病作用;肌注吸收迅速,但刺激性较大;脂溶性高,脑内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10倍;易蓄积在脂肪组织,停药后数周后仍然能从尿液中检出其代谢产物;个体差异大。氯丙嗪:非特异性受体阻断剂,缺乏选择性D2受体α肾上腺素受体M胆碱受体H1受体5-HT2受体【药理作用】

    1)抗精神病作用作用特点:正常人服用之后可引起镇静作用,出现在安静的环境之下易入睡,但易被唤醒,醒后神志清楚。与巴比妥类药不同,加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之后,在不过分抑制情况下,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减少或消除幻觉、妄想,使思维活动及行为趋于正常,产生良好的抗精神病作用。主要用于控制Ⅰ型精神病2)镇吐作用小剂量:阻断CTZ的D2受体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对前庭刺激引起的晕动病无效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特点:可↓体温,也可↑体温(与外界环境温度有关)4)加强中枢抑制药物的作用

    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肾上腺素翻转作用2)阻断M胆碱受体——阿托品样作用视力模糊、口干、便秘、无汗、眼内压升高

    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D2受体↓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催乳素↑↓促性腺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生长激素【临床应用】1.治疗各种精神分裂症2.镇吐、顽固性呃逆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3.低温麻醉、人工冬眠人工冬眠合剂:氯丙嗪+哌替啶+异丙嗪【不良反应】1.一般不良反应:中枢抑制症状,M受体阻滞症状,α受体阻断症状。青光眼禁用。2.锥体外系反应:(1)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和流涎等。(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可用中枢性胆碱受体阻滞药(安坦)和促DA释放药(金刚烷胺)等缓解锥体外系反应。(4)迟发性运动障碍:抗胆碱药可使症状加重,氯氮平可使此反应减轻。3.抗精神病恶性综合征:应停药,使用DA受体激动剂和中枢性肌松药。4.惊厥与癫痫:有癫痫或惊厥史者禁用。5.过敏反应6.内分泌紊乱: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患者禁用。7.急性中毒:一次吞服大量(1~2g)氯丙嗪可出现昏睡、血压下降、心肌损害、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严重肝功能损害昏迷者禁用氯普塞顿(泰尔登)氟哌啶醇苏必利五氟利多利陪酮氯氮平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还可用于长期给予氯丙嗪等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迟发运动障碍。第2节心境稳定剂碳酸锂【药理作用】对正常人精神活动无明显影响对躁狂症或躁狂抑郁症患者:可明显改变失眠、多动症状【临床应用】躁狂症、躁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状态抑郁症强迫症、周期性精神病、经前期紧张症第3节抗抑郁药


    第二十二章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药第一节抗帕金森病药帕金森病PD(震颤麻痹)——锥体外系功能紊乱常见症状:动作徐缓、肌强直、运动障碍、静止时肌震颤一、拟多巴胺类药(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司来吉兰溴隐亭培高利特金刚烷胺)左旋多巴1.药动学:口服后经肠吸收,99%在外周被脱羧——DA,约1%进入中枢,然后脱羧为DA合用外周脱羧酶抑制剂2.药理作用:(1)抗帕金森病:特点:奏效慢、轻症、年轻好,重症年老差,僵直少动好,肌震颤差(2)心血管系统作用:可致轻度直立性低血压、短暂心动过速、轻度心律失常。(3)内分泌系统作用:减少催乳素的释放。3.临床应用:(1)治疗帕金森病:可用于各类型帕金森病,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2)治疗肝性脑病4.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治疗初期(2)心血管反应(3)精神障碍(4)运动障碍(5)开关运动:左旋多巴特有反应(6)排尿困难消化道溃疡、高血压、精神病、糖尿病、心律失常、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孕妇禁用。禁与维生素B6同时使用。二、胆碱受体阻滞药苯海索(安坦)1.作用特点:(1)抗震颤效好(2)对僵直及运动迟缓效差2.临床应用:(1)轻症患者(2)不能耐受左旋多巴或左旋多巴无效患者(3)抗精神病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3.不良反应:较多但轻微,如口干、散瞳、视力模糊、尿潴留、便秘等。第二节抗记忆障碍药多奈哌齐、加兰他敏、石杉碱甲、占诺美林第二十三章镇痛药阿片生物碱类:吗啡、可待因人工合成镇痛药: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曲马多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布桂嗪、高乌甲素一、吗啡[药动学](1)吸收:口服首关效应显著,生物利用度低。皮下注射:吸收快,t1/21.7-3hr(2)分布:全身分布,少量可通过血脑屏障—镇痛。也可通过胎盘屏障(3)排泄:肝脏代谢——活性产物:吗啡-6-葡萄糖苷酸。肾脏排泄,少量可经乳腺和胆汁排出[作用机制](1)疼痛快痛(锐痛)、慢痛(钝痛)(2)内源性的镇痛系统【吗啡药理作用、应用、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镇痛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急性剧烈疼痛:锐痛嗜睡→昏迷


    (2)抑制呼吸扩血管2.外周作用平滑肌(1)胃肠(2)胆道(3)子宫(4)膀胱3.免疫系统免疫抑制作用

    2.吗啡禁忌症:分娩止痛、哺乳妇女、新生儿、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脑损伤所致的颅内压升高者等等3.阿片类药物滥用及其治疗(1)阿片类药物滥用——吸毒二、可待因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12镇咳作用是吗啡的1/4无明显镇静作用几乎不产生欣快感,很少成瘾临床用作各种镇痛药,也可作为中枢性镇咳药,用于无痰干咳及剧烈频繁的咳嗽。第二节人工合成的镇痛药一、哌替啶(度冷丁)(完全激动剂)[作用特点]镇痛作用与吗啡相比:时间短、作用弱(1/10)、成瘾慢呼吸抑制作用弱无止咳作用胃肠道兴奋作用弱、短,不引起便秘不对抗催产素作用[应用](1)吗啡代用品(镇痛)(2)麻醉前给药、人工冬眠(3)心源性哮喘和肺水肿二、芬太尼镇痛作用比吗啡强100倍显效快,维持时间短,仅1~2h与氟哌利多合用于神经松弛镇痛三、美沙酮镇痛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与吗啡相当在脱毒治疗过程中可替代吗啡四、曲马多镇痛作用强度与喷他佐辛相似镇咳效力为可待因的1/2镇痛效应并不被纳洛酮完全对抗五、喷他佐辛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1/3镇痛效力比较:二氢埃托啡芬太尼美沙酮≈吗啡曲马多≈喷他佐辛哌替啶可待因罗通定第3节其他镇痛药罗通定持续性钝痛主用于胃肠、肝胆等内科疾病引起的钝痛痛经头痛高乌甲素无成瘾性癌症疼痛阶梯疗法中轻度疼痛首选第四节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完全拮抗剂)[作用特点](1)与阿片受体亲和力强于吗啡(2)本身无明显药理作用


    (3)可翻转吗啡的作用,诱导戒断症状(4)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注射给药。纳曲酮口服吸收良好,但首过效应明显第二十四章解热镇痛抗炎药1.分类:(按照化学结构)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吡唑酮类:保泰松(布他酮)其它有机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双氯芬酸(双氯灭痛)2.分类:(按照对环加氧酶的选择性)非选择性COX抑制剂:以上各药物选择性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氯诺昔康、尼美舒利、塞来昔布3.共同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苯胺类除外)4.作用机制:抑制合成前列腺素(PG)所必需的环氧酶(COX),干扰PG的合成。(1)解热可使发热病人体温↓对正常体温影响小作用部位:中枢(2)镇痛作用仅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镇痛部位:外周(3)抗炎作用可改善红肿热痛症状,不能根除病因作用部位:外周第1节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ASA)【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解热镇痛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等慢性钝痛(2)抗炎抗风湿较大剂量: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3)防止血栓形成小剂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凝血障碍一般:延长出血时间;长期使用:对抗维生素K凝血障碍严重肝功能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和血友病禁用本品。(3)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阿司匹林(4)水杨酸反应(5)瑞夷(氏)综合症(6)对肾脏的影响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1.作用特点:(1)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2)抗炎、抗风湿作用很弱2.应用:感冒发热、慢性钝痛;小儿首选解热镇痛药3.不良反应:治疗剂量时少;大剂量时肝肾损害3岁以下及新生儿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最强的环氧酶抑制剂之一1.作用特点:(1)较强的解热、抗炎、抗风湿作用


    (2)镇痛:对炎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2.应用: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癌性疼痛、癌性发热、胆绞痛等3.不良反应:较多: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肝损伤、过敏昔康类吡罗昔康(炎痛喜康)1.作用特点:长效、强效、广谱、小量2.作用机制:(1)抑制环氧酶,减少PG的合成(2)抑制软骨中的黏多糖酶和胶原酶活性双氯芬酸(双氯灭痛)1.作用特点:强效解热镇痛抗炎药有首过消除2.临床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粘连性脊椎炎、椎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及各种中等程度疼痛第二节选择性诱导型环氧酶抑制药美洛昔康氯诺昔康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第三节抗痛风药秋水仙碱: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别嘌醇:抑制尿酸合成,治疗痛风第二十五章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类型1.心动过速2.期前收缩(早搏):心房(室)纤颤、心房(室)扑动

    类别Ⅰ类钠通道阻滞剂ⅠA类ⅠB类ⅠC类Ⅱ类β受体阻断剂Ⅲ类延长APD药Ⅳ类钙拮抗剂V类其他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普罗帕酮、恩卡尼普萘洛尔、美多洛尔胺碘酮、索他洛尔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腺苷药物作用机制阻滞钠通道,抑制除极时Na内流。抑制0相去极化,减慢传导(广谱:室上性、室性)轻度抑制0相去极化,减慢传导,显著促进K+外流,缩短复极化。(窄谱:室性)抑制0相去极化,减慢传导,对复极化无影响(广谱:室性早搏)阻断心脏β-受体。(室上性/交感神经兴奋)延长APD(广谱/预激综合征)阻断钙通道,抑制Ca(室上性)室上性

    Ⅰ类钠通道阻滞剂奎尼丁ⅠA类广谱[药理作用]:直接作用于心肌,阻断Na+通道,还可阻止Ca2+内流和K+外流,尚可阻断M受体。1)降低自律性2)减慢传导3)延长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4)其它:减弱心肌收缩力、抗胆碱作用及a-R阻断作用,血压下降[临床应用]治疗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1)房颤和房扑的复律治疗和维持2)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早搏。[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心血管反应


    (1)低血压(2)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或停搏。(3)血管栓塞3.金鸡纳反应:耳鸣、听力减退4.奎尼丁晕厥:5.其它:过敏,血小板减少等。禁忌:严重心肌损害、过敏、强心苷中毒、高血钾者禁用Ⅲ利多卡因ⅠB类应用:急性心梗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理作用:1)降低自律性,提高心室肌的致颤阈;2)缩短APD和相对延长ERP;3)改变病变区传导。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为防治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Ⅳ苯妥英钠ⅠB类药理作用:1)缩短APD和相对延长ERP:房室结、浦氏纤维2)降低自律性:浦氏纤维3)对传导性的影响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首选:强心苷中毒所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V普罗帕酮ⅠC类药理作用:有局麻作用,阻滞快Na+通道,降低心肌和浦氏纤维传导性,对APD和ERP无明显作用,但延长房室结和其旁路的不应期。大剂量轻度阻滞β-R、钙通道临床应用:1.室性和室上性早搏和心动过速2.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1.心脏毒性:房室传导阻滞2.低血压、黄疸等Ⅵ普萘洛尔Ⅱ类机制:阻断β受体大剂量:膜稳定作用应用:室上性心律失常禁忌症: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Ⅶ胺碘酮Ⅲ类药理作用:1.延长心肌的复极时间;2.减慢房室结、浦氏纤维的传导性;3.降低窦房结自律性;4.阻断α、β受体。临床应用:1.广谱抗心率失常:房扑、房颤、室上心动过速2.预激综合征效果好不良反应:1.角膜色素沉着;2.甲亢倾向;3.致死性肺毒性和肝毒性。Ⅷ维拉帕米Ⅳ类,窄谱窦房结、房室结敏感临床应用:1.治疗室上性和房室结折返激动引起的心律失常


    2.心律失常伴冠心病、高血压,老年患者更适用腺苷V类与腺苷受体作用激活钾通道,使K+外流增多治疗折返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禁用,半衰期短,需快速静注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重点)窦性心动过速:β-受体阻断剂、维拉帕米房性早搏:(频繁)β-受体阻断剂、维拉帕米、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房扑、房颤:转律:奎尼丁、胺碘酮减慢心室率:β-受体阻断剂、维拉帕米、洋地黄;防止复发:奎尼丁、丙吡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维拉帕米、洋地黄等;慢性:洋地黄类、奎尼丁、胺碘酮室性早搏:普鲁卡因胺、Ⅰ类(奎尼丁)心梗后急性期:静滴利多卡因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ⅠC类心室纤颤:转律:Ⅰ类(利多卡因)、Ⅲ类(胺碘酮)特殊不良反应(重点)大多数:心动过缓、低血压(腺苷无低血压)奎尼丁:血管栓塞、金鸡钠反应、奎尼丁晕厥普鲁卡因胺:红斑狼疮样症状普罗帕酮:心脏毒性胺碘酮:甲亢、角膜色素沉着、严重肺、肝毒性普萘洛尔、腺苷:哮喘禁用丙吡胺:青光眼禁用第二十六章抗心力衰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1.强心苷类地高辛2.影响RAS系统药物:ACEI、AT1受体拮抗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3.利尿药:减轻心脏前负荷氢氯噻嗪呋塞米4.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米力农5.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6.血管扩张药:减轻心脏后负荷硝普钠第一节强心苷类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毛花苷C=西地兰毒毛花苷K地高辛【药理作用】最基本的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1.加强加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3.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传导性、自律性、有效不应期)[临床应用]1.慢性心功能不全(CHF)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都有效,但疗效不同1)伴房颤、心室率快的CHF疗效最好2)瓣膜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疗效良好3)贫血、甲亢、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活动期等疗效差4)心肌外机械因素(高度二尖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等)引起的无效多与利尿药合用2.心律失常1)房颤2)房扑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毒性反应及防治]1.毒性表现: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2)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等。黄绿视、视物模糊为中毒先兆,须停药(3)心脏毒性:各种心律失常。快速:早搏等。慢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2.中毒的防治及时停药,补钾第二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AT1受体阻断药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普利第三节其他类一、β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等1.β受体向上调节2.缓解儿茶酚胺所致心肌损害3.改善心脏舒张功能4.抗心律失常5.抗生长及抗氧自由基作用应用:心功能比较稳定的Ⅱ-Ⅲ级心衰二、利尿药[应用]轻、中度心衰,左、右心室充盈量高患者(心衰伴水肿、淤血)急性:呋塞米轻度:噻嗪类注意:水、电解质紊乱三、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抑制磷酸二酯酶Ⅲ(PDEⅢ)常用药:氨力农、米力农、维司力农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四、β受体激动剂多巴酚丁胺硝基扩血管药:硝普钠(舒张静脉和小动脉)、有机硝酸盐(舒张静脉)肼屈嗪:直接舒张小动脉哌唑嗪:舒张小动脉和静脉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第二十七章抗高血压药物第一节概述(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1.利尿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2.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2)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3.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4.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二)其他抗高血压药1.抗交感神经药:(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2)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舍(血)平、胍乙啶(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2.血管扩张药:肼屈嗪3.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4.5-HT2受体阻断剂:酮色林5.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西氯他宁第二节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一、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氢氯噻嗪临床应用:单用:轻度、早期高血压


    合用:各型高血压不良反应:(1)升高肾素,可用β受体阻断剂对抗。(2)长期应用对脂质、糖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吲达帕胺临床应用:强效、长效,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宜:伴浮肿患者不引起高脂血症二、影响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普利】卡托普利药理作用:1.抑制ACE,抑制AngⅡ形成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临床应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优点:1.预防、逆转心血管重构2.对脂质代谢无影响不良反应:干咳、高血钾(二)AT1受体拮抗药【氯沙坦=洛沙坦伊贝沙坦】氯沙坦药理作用:1.选择性阻断AT1受体;2.促尿酸排泄3.代谢产物仍有较强活性临床应用:各型高血压,对肾有保护功能。不引起咳嗽;高血钾。三、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心得安)卡维地洛**洛尔】普萘洛尔(心得安)临床应用:轻、中度高血压,对伴冠心病、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效果好。可用于伴心排出量高、肾素水平高的患者禁忌症:支气管哮喘禁用美托洛尔: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卡维地洛:对轻、中度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四、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心痛定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地平】优点:1.降压时不减少重要脏器的血流量;2.不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3.对脂质代谢及葡萄糖耐受性改变较小。常用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硝苯地平:适宜伴有心绞痛、肾病、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的轻、中、重度高血压缺点:血管过度扩张禁忌症:心源性休克、严重主动脉狭窄氨氯地平:长效制剂第三节其他抗高血压药一、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药(一)中枢性抗高血压药1.可乐定(氯压定)药理作用:(1)起效快;降压作用中等偏强舒张小动脉;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减少肾素分泌。(2)抑制胃肠道腺体分泌(3)中枢镇静临床应用:1.治疗中度高血压


    2.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危象不良反应:1.口干、嗜睡等症状;2.长期应用导致“停药综合征”;3.长期应用,会导致水钠潴留;与利尿药合用4.加重抑郁2.甲基多巴适用于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病人。(二)神经节阻断药此类药物降压作用强,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临床上已较少使用。代表药:美加明。(三)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舍(血)平特点:降压缓慢,作用温和而持久机制:抑制囊泡对NA的再摄取(递质耗竭)应用: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利尿药合用不良反应:1.鼻塞、胃酸分泌多;2.镇静、嗜睡、抑郁。禁忌症:精神抑郁、消化性溃疡(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A.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药理作用:1.选择性阻断血管突触后α1受体;2.降压作用中等偏强,不伴有HR↑;3.改善脂质代谢。临床应用:适用于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1.“首剂现象”:直立性低血压、出汗、心悸。2.乏力、口干和鼻塞。B.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二、血管扩张药Ⅰ肼屈嗪(肼苯哒嗪)直接舒张血管药临床应用:1.中度高血压,常与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合用;2.静注:高血压危象。不良反应:1.常见头痛、心悸、恶心等;2.长期大剂量可引起全身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3.伴有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者禁用。Ⅱ硝普钠药理作用:同时扩张小动脉、小静脉。特点:作用强、起效快、持续时间短。临床应用:1.用于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急症。2.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不良反应:1.头痛、面部潮红等症状2.长期应用,可导致血中硫氰化物的蓄积性中毒三、钾通道开放药米诺地尔特点:降压作用强大、迅速。临床应用:严重原发性或肾性高血压,常与利尿药合用。不良反应:水钠潴留、多毛症。


    抗高血压药合理应用(重点)根据合并症选用:1.合并冠心病、心衰:利尿药、哌唑嗪、甲基多巴、卡托普利不用:肼屈嗪2.合并肾功不良:利尿药、哌唑嗪、甲基多巴不用:胍乙啶、可乐定3.合并脑血管功能不全:慎、禁用:胍乙定、神经节阻断药4.合并支气管哮喘、肺部疾患:不用β受体阻断药5.合并糖尿病或痛风者不用噻嗪类第4节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1.根据病情及药物特点选择应用2.个体化治疗3.根据合并症选用第二十八章抗心绞痛药1.临床分类:劳累性心绞痛:体力活动时发病变异型心绞痛:冠脉痉挛不稳定型心绞痛:常发展为心梗2.治疗原则:(1)增加冠脉供血(2)降低心肌耗氧量第一节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常用药物: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药理作用]1.松弛血管平滑肌机制:生成NO(舒血管物质)2.抗心绞痛作用:(1)扩张外周血管,改变血流动力学。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扩张动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2)改善缺血区心肌血液供应。[临床应用]1.治疗、预防各型心绞痛(最有效)2.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不良反应]1.扩血管所致:如颜面潮红、反射性心率加快、搏动性头疼等。2.大剂量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耐受性]产生机制:与受体巯基耗竭有关。预防措施:调整给药的次数和剂量(间歇给药);服用含巯基的药物,补充巯基。第二节肾上腺素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药理作用]1.阻断β-受体,降低心肌耗氧量2.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缺点:心肌收缩性↓,心室容积↑[临床应用]1.稳定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或心律失常)2.心肌梗塞不宜用于变异型心绞痛与硝酸酯类合用特点:协同降低氧耗量,各自用量减少。β-受体阻断剂:对抗硝酸酯类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硝酸酯类:缩小β-受体阻断剂所致的心室容积增大和心室射血时间延长。缺点:为降压过度。


    第三节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应用]1.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2.急性心肌梗塞第二十九章血脂调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动脉粥样硬化(AS)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关。血脂:血浆中所含脂类的总称,包括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脂(CE)、甘油三脂(TG)、磷脂(PL)。以上物质与载脂蛋白结合——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等高脂血症分类原发性: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继发性:控制不良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胆道阻塞等。药物分类1.降胆固醇及LDL:他汀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考来烯胺。2.降三酰甘油及VLDL:贝特类(氯贝丁酯、吉非贝齐);烟酸。第一节血脂调节药一、主要降低总胆固醇和LDL的药物(一)他汀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等[药理作用]1.调血脂:降低LDL-C、TC;大剂量时,可降低TG和略升高HDL-C。【临床应用】1.防治各种动脉粥样硬化。(1)各种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对(伴LDL升高)Ⅱa型疗效较好,其次为Ⅱb、Ⅲ、混合型。(2)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病引起)2.肾病综合征3.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减少中风、心梗。4.其他:缓解排异反应、治疗骨质疏松。[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2.一过性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3.不与吉非贝齐合用,不与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红霉素等合用。4.不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常用药物]1.洛伐他汀:内酯环型(无活性)→开环羟酸型(活性)首过消除80%2.辛伐他汀:作用比洛伐他汀强3.阿伐他汀:代谢产物抑制HMG-CoA还原酶的作用t1/2长。(二)胆汁酸螯合剂Ⅰ考来烯胺(消胆胺)二、主要降低三酰甘油及VLDL的药物(一)贝特类常用药:氯贝丁酯、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二)烟酸类烟酸第三十章利尿药和脱水药尿液生成1.肾小球滤过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1)近曲小管


    (2)髓袢升支粗段(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离子:Na+、K+、Cl常用利尿药依据其作用部位和药效分为:1.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高效利尿药(呋塞米、布美他尼等);2.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中效利尿药(噻嗪类、氯噻酮等);3.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低效利尿药(螺内酯、氨苯喋啶等);4.主要作用于近曲小管:乙酰唑胺等一、高效利尿药呋塞米(速尿)临床应用1.严重水肿2.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首选呋塞米3.急、慢性肾功能衰竭4.加速毒物排泄5.其它:高血压危象、高钙血症(四)不良反应1.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容量、低血钠、低血钾、低氯碱血症等,低血镁及时补钾;加服留钾利尿药;2.耳毒性:耳鸣、听力下降3.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4.其它: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Ⅱ布美他尼与呋塞米相似二、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强度:氯噻嗪氢氯噻嗪氢氟噻嗪苄氟噻嗪环戊噻嗪[临床应用]1.消除水肿2.高血压病:与其他药合用3.其他:尿崩症;特发性高尿钙伴尿结石[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低氯碱血症;合用保钾利尿药2.引起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痛风患者慎用3.高血糖,高血脂4.其他: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三、低效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Ⅰ螺内酯(安体舒通)[临床应用]1.常用于醛固酮增多的顽固性水肿:肝硬化、肾病综合征2.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不良反应]1.长期应用可引起高血钾症,对肾功能不良及高血钾者禁用2.性激素样副作用Ⅱ氨苯蝶啶应用:1.常与其它利尿药合用,治疗各种顽固性水肿,对抗其它利尿药排K+的副作用。2.氨苯蝶啶能促进尿酸排泄,可用于痛风病人。[不良反应]1.长期应用可出现高血钾症,肾功能不良、糖尿病者、老人更易发生。2.引起叶酸缺乏四、脱水药甘露醇临床应用1.脑水肿及青光眼:脑水肿的首选药2.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1)维持足够的尿流量;(2)肾小管内有害物质被稀释;


    (3)改善早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注射过快时,可出现一过性头痛、眩晕和视力模糊。禁忌:可使血容量迅速增加,慢性心功能不全及活动性颅内出血病人禁用。第三十一章作用于血液的药物抗凝血药、促凝血药、抗贫血药第一节抗凝血药及促凝血药一、抗凝血药(一)注射用抗凝血药肝素(二)口服用香豆素类双香豆素、华法林肝素药理作用:加速抗凝血酶Ⅲ灭活凝血因子特点:1.体内、外均抗凝;2.起效快,注射给药。临床应用:1.防治血栓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抗凝)3.体外循环不良反应:过量引起的出血:鱼精蛋白对抗。香豆素类:对抗维生素K阻碍凝血因子合成特点:1.仅体内抗凝;2.起效慢,维持时间长,口服有效。临床应用:防治血栓不良反应:过量引起的出血:维生素K对抗。药物相互作用:1.血浆蛋白结合率高2.肝药酶诱导(抑制)剂加速(减缓)其代谢二、促凝血药1.维生素K临床多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维生素K缺乏:1.新生儿、早产儿;2.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3.香豆素过量。2.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氨甲苯酸用于纤溶亢进所致出血,如(肺、前列腺、产科的)术后大出血。第二节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机制:环氧酶抑制剂,抑制TX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应用:小剂量预防血栓。噻氯匹定机制:阻碍ADP等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聚集。应用:用于脑中风、心肌梗死。阿昔单抗机制: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应用: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第3节纤维蛋白溶解药(溶栓)1.链激酶有抗原性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2.尿激酶3.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药过量引起的出血,可以用氨甲苯酸对抗。第四节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铁制剂(硫酸亚铁)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恶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肾性贫血:重组人促红素第三十二章呼吸系统药包括:平喘药、镇咳药、祛痰药。第一节平喘药定义:能缓解、消除和预防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主要适应证:支气管哮喘治疗思路:扩张气道。平喘药类别:拟肾上腺素药物、药茶碱类、M-R阻断剂抗炎: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色甘酸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克仑特罗异丙肾上腺素激动b1、b2受体特点:快、强、短急性发作心血管反应给药:气雾吸入沙丁胺醇特点:1.选择性b2-受体激动剂,口服易吸收2.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心悸、手指震颤克仑特罗b2-受体激动特点:1.作用强度为沙丁胺醇的10倍。2.有抗过敏和增强呼吸道纤毛作用(排痰)二、茶碱类常用药:氨茶碱、胆茶碱、二羟丙茶碱等。机制:抑制磷酸二酯酶应用:哮喘、急性左心衰和心源性哮喘。严重患者可静滴给药。三、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作用机制: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应用:预防各型哮喘发作;其它过敏性疾病。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是呼吸道的刺痛感。四、糖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激素应用:抗炎、抗过敏,可用于激素依赖性哮喘。通过气雾剂吸入给药,替代或减少口服激素用量。不良反应:真菌感染(鹅口疮)有抗过敏和增强呼吸道纤毛作用(排痰)二、茶碱类常用药:氨茶碱、胆茶碱、二羟丙茶碱等。机制:抑制磷酸二酯酶应用:哮喘、急性左心衰和心源性哮喘。严重患者可静滴给药。三、色甘酸钠作用机制: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应用:预防各型哮喘发作;其它过敏性疾病。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是呼吸道的刺痛感。四、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激素应用:抗炎、抗过敏,可用于激素依赖性哮喘。通过气雾剂吸入给药,替代或减少口服激素用量。不良反应:真菌感染(鹅口疮)


    第二节镇咳药(一)中枢性镇咳药1.可待因机制:抑制咳嗽中枢,中等程度镇痛。用于:无痰、剧烈干咳(伴胸痛)不良反应:中枢兴奋、久用成瘾。2.右美沙芬药理作用:镇咳(无镇痛、催眠作用)用于:无痰干咳禁忌:青光眼患者禁用3.喷托维林(咳必清=维静宁):呼吸道炎症引起咳嗽(二)外周性镇咳药:苯佐那酯强大的局麻作用,主要用于干咳。第3节祛痰药【氯化铵、乙酰半胱氨酸、溴己胺、氨溴索】1.氯化铵机制:刺激胃粘膜,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应用:(1)急性呼吸道炎症痰液粘稠不易咳出。(2)酸化尿液,促进弱碱性药物排出。2.溴己胺、氨溴索——粘痰溶解药机制:使痰的粘滞性降低,易于排出。应用:痰多难以排出者。第三十三章消化系统药包括:(1)抗消化性溃疡药(2)止吐药(3)泻药(4)止泻药一、抗酸药(大多为弱碱性)常用药物: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氢钠多制成复方。二、H2-R受体阻断药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三、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不可逆):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四、胃粘膜保护药1.前列腺素衍生物代表药物:米索前列醇、恩前列醇等2.硫糖铝:增加黏膜保护层5、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第二节助消化药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应用: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第三节止吐药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一、甲氧氯普胺应用:1.胃肠功能失调的恶心、呕吐。2.静脉给药以治疗化疗引起的呕吐。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二、多潘立酮适于抗帕金森病药引起的恶心、呕吐。三、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第四节泻药和止泻药一、泻药(一)渗透性泻药


    硫酸镁、硫酸钠(二)接触性泻药酚酞、大黄、番泻叶、芦荟(三)润滑性泻药液体石蜡、甘油、纤维素二、止泻药地芬诺酯、药用炭、双歧杆菌第三十四章子宫收缩药一、缩宫素(催产素)[药理作用]1.子宫平滑肌:收缩特点:(1)雌激素增加敏感性,孕激素降低敏感性。(2)小剂量:类似正常分娩的收缩(宫体收缩,宫颈松弛);大剂量:宫体强直收缩。2.其他:促进排乳[应用]1.催生、引产:小剂量2.产后止血:大剂量[不良反应]过量:胎儿窒息,甚至子宫破裂。注意:掌握剂量和禁用:产道异常、胎位不正、三次以上经产妇、有剖宫产史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二、垂体后叶素[应用]1.子宫、肺出血的止血2.尿崩症[不良反应]心悸、胸闷、过敏三、麦角生物碱:(麦角胺、麦角毒麦角碱)[药理作用]1.兴奋子宫:强、迅速;子宫体、子宫颈无差异。妊娠子宫更敏感。2.收缩血管[应用]1.产后出血2.产后子宫复旧3.偏头痛:麦角胺[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第三十五章组胺及其受体阻断药一、H1受体阻断剂常用药物:一代: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二代:阿司咪唑[药理作用]1.H1受体阻断平滑肌作用:完全对抗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对抗心脏、血管作用:部分对抗2.中枢作用镇静、嗜睡(第一代)镇吐作用(第一代)3.其它抗胆碱作用和局麻作用(第一代)[应用]1.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血管神经性水肿;昆虫叮咬、药疹、接触性皮炎。


    但对哮喘无效。2.晕动症及呕吐(苯海拉明)3.镇静、催眠(异丙嗪、苯海拉明)尤其是变态反应性疾病所致的失眠。[不良反应]1.第一代:镇静、嗜睡、乏力等较常见。2.第二代(过量):心律失常、晕厥、停跳。避免与咪唑类抗真菌药合用。第三十六章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增强剂1、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2、免疫调节剂=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LMS)、卡介苗、干扰素、转移因子、胸腺肽第三十七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第一节糖皮质激素类药一、分类:短效:氢化可的松、中效:泼尼松、长效:地塞米松二、生理效应1.糖代谢:↑血糖2.蛋白质代谢:↑分解↓合成——负氮平衡3.脂肪代谢:激活四肢皮下脂酶——向心性肥胖4.电解质代谢:留Na+、排K+三、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2.免疫抑制作用3.抗毒作用4.抗休克作用5.中枢作用6.退热作用7.对血液成分的影响四、临床应用1.代替疗法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2.自身免疫性疾病3.过敏性疾病4.严重感染与抗菌素合用5.抗休克适用各种休克6.血液系统疾病五、不良反应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2.诱发或加重感染3.消化系统并发症4.运动系统并发症诱发骨质疏松、肌萎缩5.诱发高血压、诱发精神病六、禁忌症精神病、癫痫、溃疡病、真菌感染、病毒感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手术恢复期、骨质疏松、骨折、高血压、糖尿病、妊娠期第三十八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第1节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是碘化酶氨酸的衍生物。包括: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第二节抗甲状腺药分类:

    大剂量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第三十九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糖尿病:I型=胰岛素依赖型IDDMII型=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第1节胰岛素一、药动学特点口服无效;短、中、长效制剂(加入碱性蛋白、锌)二、药理作用:1.糖代谢:加速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血糖的来源,使血糖降低。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3.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4.水盐代谢:促进K+进入细胞,降血K+三、临床应用1.糖尿病:①IDDM②部分NIDDMa.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无效的b.发生并发症c.合并其它疾病2.其他:①高血钾症②细胞内缺钾四、不良反应:1.低血糖:严重者须立即静注50%葡萄糖2.过敏反应3.胰岛素抵抗4.脂肪萎缩与肥厚——注射局部反应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一、磺酰脲类(一)常用药物第一代:甲苯磺丁脲第二代: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二)药理作用降糖阻滞IK(ATP)、开放Ca通道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特点:1.对正常人有降血糖作用;2.对胰岛功能没有完全丧失的病人有效;3.对切除胰腺的动物或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Ⅰ型糖尿病无效。(三)临床应用糖尿病Ⅱ型轻、中型部分Ⅰ型患者,合用(四)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2.持久性低血糖反应二、双胍类二甲双胍(甲福明、降糖片)苯乙双胍(苯乙福明,降糖灵)(一)药理作用降糖(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减少来源)特点:1.作用比磺酰脲类快而强2.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3.但对各型糖尿病人均有降糖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及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二)不良反应口腔金属味、胃肠道、低血糖、乳酸血症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临床应用可用于各型糖尿病●不良反应胃肠道


    四、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一)药理作用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二)特点1.口服吸收迅速2.最大效应产生缓慢:6-12周3.用于其它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尤其适用于胰岛素抵抗者第四十章性激素类药及作用于生殖系统功能的药物1、雌激素类雌二醇2、抗雌激素类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氯米芬(克罗米芬)3、孕激素类黄体酮(天然)、甲羟孕酮4、抗孕激素类米非司酮5、雄性激素类甲基睾丸素6、短效避孕药复方炔诺酮片、复方甲地孕酮片7、勃起功能障碍用药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药典装量差异限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