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 shell脚本, 两个 一个叫del<pathname>, 一个 restore<filename>

3.进入到进程的执行文件所在的路径下,执行文件 ./文件名

这是本人花了两天时间整理得来的,一些最常用的地球人都知道的命令就省去啦!最后提供pdf手册下载 

12. 显示当前终端上的用户名 

17. 查询档案或目录的磁盘使用空间 

29. 创建、修改、删除用户和群组 


groupdel 组名:该命令用于删除指定的组帐号 
a :从光标所在位置後面开始新增资料,光标後的资料随新增资料向後移动。 
A:从光标所在列最後面的地方开始新增资料。 
i:从光标所在位置前面开始插入资料,光标後的资料随新增资料向後移动。 
I :从光标所在列的第一个非空白字元前面开始插入资料。 
o :在光标所在列下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O: 在光标所在列上方新增一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在指令模式下键入:q,:q!,:wq或:x(注意:号),就会退出vi。其中:wq和:x是存盘退出,而:q是直接退出,如果文件已有新的变化,vi会提示你保存文件而:q命令也会失效,这时你可以用:w命令保存文件后再用:q 退出,或用:wq或:x命令退出,如果你不想保存改变后的文件,你就需要用:q!命令,这个命令将不保存文件而直接退出vi。 

c. 删除与修改文件的命令: 


x:删除光标所在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列。 
r :修改光标所在字元,r 後接著要修正的字符。 
R:进入取替换状态,新增文字会覆盖原先文字,直到按 [ESC] 回到指令模式下为止。 
s:删除光标所在字元,并进入输入模式。 
S:删除光标所在的列,并进入输入模式。 
(1) 选定文本块,使用v进入可视模式;移动光标键选定内容 
(2) 复制选定块到缓冲区,用y;复制整行,用yy 
(3) 剪切选定块到缓冲区,用d;剪切整行用dd 

shell 编程中使用到得if语句内判断参数

  –b 当file存在并且是块文件时返回真

  -c 当file存在并且是字符文件时返回真

  -d 当pathname存在并且是一个目录时返回真

  -e 当pathname指定的文件或目录存在时返回真

  -f 当file存在并且是正规文件时返回真

  -g 当由pathname指定的文件或目录存在并且设置了SGID位时返回为真

  -h 当file存在并且是符号链接文件时返回真,该选项在一些老系统上无效

  -k 当由pathname指定的文件或目录存在并且设置了“粘滞”位时返回真

  -p 当file存在并且是命令管道时返回为真

  -r 当由pathname指定的文件或目录存在并且可读时返回为真

  -s 当file存在文件大小大于0时返回真

  -u 当由pathname指定的文件或目录存在并且设置了SUID位时返回真

  -w 当由pathname指定的文件或目录存在并且可执行时返回真。一个目录为了它的内容被访问必然是可执行的。

  -o 当由pathname指定的文件或目录存在并且被子当前进程的有效用户ID所指定的用户拥有时返回真。

  字符串比较运算符 (请注意引号的使用,这是防止空格扰乱代码的好方法)

  位置参数 $1, $2,..., $N,$#代表了命令行的参数数量, $0代表了脚本的名字,

  第一个参数代表$1,第二个参数代表$2,以此类推,参数数量的总数存在$#中,上面的例子显示了怎么改变脚本,如果参数少于或者多余2个来打印出一条消息。

  执行,并查看情况。

  其中-x用来检查脚本的执行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inux常用命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