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g技术是5G的主导?

  最近两天,一则新闻突破了林丹出轨、冯小刚手撕万达等各类强劲对手的围攻,在和朋友圈竟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新闻的内容完全看不懂,什么 Polar、LDPC,满屏幕字我只读懂了一个关键句“华为为国争光,在世界通信行业有话语权了”。好嘛,无脑转了先。  回过神来,我们是不是得弄清楚华为这次主推的这个 Polar 码到底是个什么,又怎么重要的。我们通俗易懂不过分纠结具体细节地讲一下。  我们平时看到的视频、图片、音频的编码都不同,将所有的转换成 0101 这类的形式,但他们的编码方式是不同的。调制可以把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变个模样,便于传输,在接收端解调可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信道编码技术可以防止发送接收到的数据有出入,纠错用的。很好的编码方式就可以提高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Polar 码的优势就是时延短,可靠性高。  你用手机肯定知道 2G、3G、4G 网络,然后不同的运营商比如 3G 中分不同的网络制式,移动是 TD-SCDMA,()是 WCDMA。国际上各家又有各自的标准。同样的,5G 时代也是如此,国际上主要阵营分三拨,分别支持 Polar、LDPC、Turbo 2.0。但是曾经垄断 3G、4G 时代的 Turbo 支持的人在这次 5G 争霸赛中特别少,所以基本上变成了 Polar 和 LDPC 的竞争。  为何都要支持不同的标准呢?首先,编码和调制是无线通信技术中最核心最深奥的部分,被誉为通信技术的皇冠,体现着一个国家通信科学基础理论的整体实力。3G、4G 时代最底层最核心的编码方案和中国都没啥关系;其次,比如某公司看重了这个 Polar (并不是华为发明的也不是华为首次提出方案的只是负责落地和牵头,所以大家不要如此激动),先研究,如果成为统一标准就能先落地应用。如果标准成了别的什么,那就意味着我们得从头再来了;最后,毕竟研究这个编码的过程中还是会积累一些专利的,要知道一旦成为标准,靠专利吃饭也是非常可怕的,具体可以参考下高通。  简单说,高通主导 LDPC (带上英特尔,,和 Verizon ),华为主导 Polar(中兴,Vivo,OPPO,小米,阿里巴巴,联想,()等等)。  此时的巨头公司爱立信是纠结于 LDPC 和 Turbo。大唐电信则是在 Turbo 和 Polar 间纠结。这两个会影响到最后的局势,但因为 Turbo 绝对失势,爱立信只能选 LDPC,大唐就选了 Polar。反正期间经历了很多场会议讨论各种对峙和站队,最终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结果:  美国时间 2016 年 11 月 17 日凌晨 0 点 45 分,在 3GPP RAN1 87 次会议的 5G 短码方案讨论中,华为公司的 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最终战胜列强,成为 5G 控制信道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编码最终方案。  参与竞争的,还有美国的 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方案,法国的Turbo2.0方案。最终,支持华为提案的公司达到了 59 个,Polar code 最终成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  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中国终于站起来了,把高通踩在了脚下…这种人一看就是阅读理解扣分严重的同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这个是土耳其科学家发现的,原始方案也不是华为提的,CRC-aided 等等方法也都不是华为首提。只是说华为主推还是靠了大部分公司的认可才通过,再加上 Polar 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美国高通公司主导的 LDPC 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就是说数据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码方案仍然归属 LDPC 码。  和控制信道相比,数据信道才是真正的大头,之所以在数据信道编码的竞争中输给高通的 LDPC 码,也就是因为业界还是觉得这种技术还不够成熟(十年都没有根本算不上成熟),和 LDPC 和 Turbo 这样沉淀了五十年以上的在成熟度上确实不能比。  各种技术理论此处不解释,解释一下为何在 5G 时代国际上大家怎么就想采用一套统一标准了?  如果 5G 也采用 LDPC 或 Polar 码,这就意味着手机要采用两套硬件设计,而译码器是整个基带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近 72% 的基带处理硬件资源和功耗,这可能会导致 5G 终端成本稍高一点,也可能会稍微拉长一点 5G 商用化的时间。  ——《5G为何采纳华为力挺的Polar码?一个通信工程师的大实话》  就这么简单。你们可能觉得华为如何如何,中国如何如何,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这种合作的加深,对华为这样的公司,去国家标签化或许更为合适。  最后用华为的polar码相关工作万蕾博士的一句话结尾:  这两天的自媒体报道普天盖地,但是华为公司从来没有对 3GPP 的常规标准活动和进展有过报道。大家对 5G 标准的期待非常理解,但是还是要克制不当言论,以免伤害 3GPP 的团结氛围。”她刚才的说到: “参与其中,深刻理解这只是 3GPP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电信产业贡献的又一个 5G 特性,这里是业界众多公司的共同贡献。技术是没有国界的,3GPP 之所以成功,就是归功于它的国际化,它的罗马论坛式的技术辩论是推动技术优化趋于完善的核心机制。NR信道编码机制 LDPC+Polar 的决策是 5G 标准的一个里程碑,进一步巩固了 3GPP 全球 5G 统一标准的地位,夯实了产业运营商 网络厂商 芯片和终端厂商各方共同合作的决心。衷心祝愿 3GPP 的全球化的民主精神源远流长…”
欲知更多股市机会,速速关注微信号:股市机会情报(thsjihui)
责任编辑:yyc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说“华为拿下5G时代”太夸张,更没必要扯上民族自豪感 - 电子工程专辑
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5G标准达成并不是你输我赢的过程,这不是两个公司之间或两个国家之间的竞争。
美国时间11月17日,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RAN1#87次会议关于5G短码方案讨论中,中国华为主导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获得认可,成为eMBB场景下控制信道编码的解决方案。
此次华为Polar码的竞争对手包括美国高通主推的LDPC以及法国主导的Turbo2.0编码。其中LDPC编码被采用为eMBB场景下数据信道编码的解决方案,与Polar码平分秋色。
Polar码的“胜利”,无疑会让主导者华为和中国通信企业在5G时代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毕竟通信技术标准一直是业内企业间的必争之地,而高通,就是开辟了通过专利收取许可费的商业模式后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霸主。
尽管华为对此官方措辞相对谨慎,还是不免引发了外界的误读。一时间,以“华为拿下5G时代”、“华为碾压高通”等为标题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对此,在日本东京举办的2016全球宽带移动论坛上,英国《金融时报》专访了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和华为无线业务线总裁杨超斌。对于外界的评价和误读,胡厚崑认为,谈及Polar码的意义应该回到技术的本质,“拿下5G时代绝对是一个夸张其辞的说法。5G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体系,polar码的选择不意味着哪个公司拿下5G时代,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误导。”
在论坛主讲会场的外侧,华为特意设置了庞大的展区,通过4.5G区域、5G区域以及来自全球的产业伙伴的展示区域,试图地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生态。
希望在未来以国际化形象示人的华为,自然不希望将Polar码的入选被解读为你输我赢的“战争”。在交流中,胡厚崑更愿意将5G标准达成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形成共识的过程,而Polar码被大家共同选择为EMBB场景下的信道编码,也仅反映了大家对Polar码技术先进性的肯定。“(5G)标准达成的过程并不是个你输我赢的过程,这不是两个公司之间的竞争,也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竞争,谈民族自豪感就更没有必要了。”他强调道。
Polar码并非华为的原创技术,是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Erdal Arikan教授在2008年首次提出。据华为5G业务线总裁杨超斌介绍,华为在2009年就开始研究Polar码。从3GPP的角度看,对技术的评估要保证选择的技术可以满足未来的需求。首先,从技术的先进性上要保证网络性能达到最优,其次,这一编码技术要保证各个芯片产商,基站厂商,终端厂商能够系统地实现。这也是Polar码诞生不久却能赢得共识的原因之一。
与3G、4G相比,5G业务范围和应用场景更广,因而此次华为拿下的eMBB也不过是5G应用场景之一。3GPP定义的5G三大场景包括eMBB、mMTC和URLLC。其中,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
据杨超斌介绍,对于剩下的mMTC和URLLC场景,具体会采用什么样的编码方式,现在还没有开始讨论。“一般情况下在3GPP里面对一些新的技术引入都是会经过大家详细的讨论评估达成共识以后才会在里面固化下来,这是3GPP工作的一种方式。这样能够保证在3GPP这个标准里面采用的技术是经过充分讨论的,可以避免以后商用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对于业界关心的5G商用化进程,杨超斌认为,5G的商用化离不开5G标准的确立。据他介绍,今年六月时3GPP就加速5G标准化进展达成一致。于2017年底,3GPP会发布5G标准的第一个版本。“如果3GPP在2017年年底能够完成第一个(5G标准)版本,这就意味着在2018年的时候,会有一些预商用的产品出现。”杨超斌估计,从标准到产品的上市需要有一定时间。“基于这么一个节奏来看,5G的(规模)商用时间很有可能会发生在2020年”,杨超斌补充道。
对于普通用户来讲,5G的到来并不仅仅意味着网速的提升。胡厚崑认为,5G给用户带来的变化可能会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他引用了中国移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跃在演讲中一句原话:“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4G改变生活就是我们个人的体验会被改善,5G是在改善个人体验的基础上改变各个垂直行业。”他进而解释道。在他看来,5G能够提供的海量连接,会让服务和消费行为都会随之改变。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您的位置: &
5G时代离我们有多远 华为的5G编码为何会引起业界轰动?日 14:00腾讯网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5G时代离我们有多远,华为的5G编码为何会引起业界轰动?这段时间,关于华为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了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方案的消息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热议,也被不少媒体报道。这是中国公司首次进入基础通信框架协议领域,对比以往2G、3G、4G时代来看,其最大意义在于加大了中国企业在全球通信领域的话语权。
  (原标题:5G编码引起轰动 中国拿下5G时代霸主地位还有多远?)  5G时代离我们有多远,华为的5G编码为何会引起业界轰动?这段时间,关于华为的Polar Code(极化码)方案,成为了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方案的消息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热议,也被不少。这是中国公司首次进入基础通信框架协议领域,对比以往2G、3G、4G时代来看,其最大意义在于加大了中国企业在全球通信领域的话语权。( 11月24日)  一个编码为何会引起业界轰动?  编码和调制是无线通信技术中最核心最深奥的部分,被称为顶级的通信技术。信道编解码在基础通信框架中位于物理层位置,其性能的改进将直接提升网络覆盖及用户传输速率。  在此次3GPP的RAN1(无线物理层)87次会议上,确定了中国华为公司主导的Polar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美国高通公司主导的LDPC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  早在上月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会议上,LDPC方案被确定为5G中长码编码方案。自此,5G标准又一个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曾经垄断3G和4G时代编码的Turbo2.0编码由于支持者少,未来很可能会退出。至于三者有何差别,这里不一一赘述,直白来讲,Polar码在速率、延时、吞吐量、稳定性等通信技术指标和场景上表现最佳。  有测试结果显示,通过Polar码的使用和译码算法的动态选择,同时实现了短包(大连接物联网场景)和长包(高速移动场景,如自动驾驶等低时延要求)场景中稳定的性能增益,使现有的蜂窝网络的频谱效率提升10%,还与毫米波结合达到27Gbps的速率。  实测结果证明Polar码可以同时满足超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三大类应用场景需求。  一时间,有关“中国标准战胜了美国标准、中国拿下5G时代霸主之位”的说法铺天盖地而来,但显然有些夸大其词。  业内资深技术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3GPP将Polar码确定为5G eMBB场景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只是5G标准的一部分,虽说份量不小,但并不能称之为中国制定5G技术标准,接下来还有很多环节。例如帧结构、波形和多址等,只能说华为主导Polar码成为5G标准的重要角色。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信技术相对复杂,但谁掌握了标准技术即拥有了话语权和制高点,自然受益匪浅。30年前,高通公司把军用的CDMA技术用于民用通信,推出了IS-95标准,成为与欧洲的GSM竞争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G时代。  2G时代,GSM取得了胜利,但高通公司主导的Viterbi译码算法让产业界相信了CDMA代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3G时代,WCDMA,CDMA2000和TD-SCDMA都采用了CDMA技术。如今,高通的绝大部分利润就来自于基于该技术标准的专利授权。  在3G时代,中国虽然自主研发了TD-SCDMA,但是技术上依然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即便到了4G时代,中国TD-LTE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其核心长码编码Turbo码和短码咬尾卷积码,都不是中国原创的技术。这就导致美国高通动不动就控告中国公司侵权,索取额外专利费。  此次华为主导推动的Polar Code码被3GPP采纳为5GeMBB控制信道标准方案,是中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标准化上的重要进展。如此来看,也就明白一个Polar码为何会在业界引起轰动了。  高通依然是最强竞争对手  从国家战略来看,工信部今年2月份已透露,中国与国际同步启动5G研发工作,一是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目前,中国的多个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开展5G需求、技术、频谱、标准等研究工作。  但对比会发现,美国的运营商已早一步开始5G的有关测试、甚至进入5G试商用倒计时。Verizon在今年年初称,在年底前进入5G“预商用化因素测试”阶段,并争取在2017年实现商用化。而编码采用的则是高通主导的LDPC方案。  “高通向来不屑3GPP,所以对3GPP的参与也是消极的,高通当年自己组建3GPP2组织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所以提前部署5G和推动相关编码以扩大规模化引起全球效应,那时3GPP也干涉不了,其在5G的话语权可想而知。”上述人士说。  所以,中国在积极开展5G研发,这里面有很多的企业、大学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全面开展5G各领域的研发,某种程度上不排除战略上的制衡。  根据总体的部署,中国的5G基础研发试验在2016年-2018年进行,分为5G关键技术试验、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验证三个阶段进行。预计2020年中国启动5G商用。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三星等企业已针对部分5G关键技术研制出概念样机。  从行业来看,2016年将成5G标准的元年,与3G、4G时代的多个标准并存不同的是,5G有望实现全球统一标准,但标准中的话语权必然要争,那就要看在各个环节参与的程度,而更多技术被5G标准使用和确认必然会让企业未来拥有更多的专利储备,如同高通的专利授权,未来也可以向高通专利授权收费。  尤其是在手机方面,获得主导权的一方必然会提升本土手机品牌的研发效率上,毕竟标准协同会更方便,甚至形成专利标准,从而提升终端不断创新。  目前,手机行业的专利竞争日益恶化且频率加大,从年初的苹果向华为交专利费、专利侵权、高通诉魅族专利侵权以及近期的OPPO、vivo侵权杜比有关音频技术被告上法庭。所以,强调专利的作用同时, 更要强调专利写入标准,如果专利写入了标准,就成为标准必要专利,一旦标准实施了,专利被侵权,便可以主张收费权利了。  Polar Code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的意义  其实,本次Polar码战胜LDPC码和Turbo码并非是两者的第一次较量,在今年10月14日,Polar码、LDPC码和Turbo码已经较量过一回了——LDPC码战胜了Turbo码和Polar码,被采纳为5G eMBB场景的数据信道的长码块编码方案。  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长码和短码。编码往往用最短的二进制位数表示一个指令,二进制位数越短则效率越高,在指令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越常用的指令当然越短越好。然而,如果一味的追求指令简短,必然会导致很多指令不等长,而不等长的指令将造成接收端沉重的处理负担。如果用等长的长编码虽然可以解决不等长指令的问题,但显然会导致无效数据的大量传输,浪费带宽。在此情形下,工程师采取了折中的方案——把指令编成两个组或者三个组,常用的指令用相对短的二进制位数表示,不常用的指令用相对长的二进制位数表示,这样就解决了数据传输效率和减少接收端处理负担的矛盾。  华为斩获的控制信道是用于传送信令或同步数据的信息通道,主要用于传输指令操作下级网络设备。高通斩获的编码信道则是用来增强数据在信道中传输时抵御各种干扰的能力。  由于3GPP定义了5G三大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比如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海量物联网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比如物联网业务;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比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在本次会议和10月14日的会议中,明确的仅仅是eMBB场景的长码和短码,URLLC场景和mMTC场景的标准还没有确定。  因此,我们要看到华为只是在eMBB场景中获得了相对比较重要的短码中,相对不算太重要的控制信道的标准制定权,而并非5G通信eMBB,mMTC和URLLC三大场景的所有编码标准制定权。更何况在华为获得eMBB场景短码的控制信道的同时,高通却斩获了eMBB场景的长码和短码的编码信道。在此情形下,一些媒体宣传“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时代”显然是言过其实了。  社会对5G的评价  贝尔实验室无线研究部副总裁西奥多·赛泽表示,5G并不会完全替代4G、WiFi,而是将4G、WiFi等网络融入其中,为用户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通过将4G、WiFi等整合进5G里面,用户不用关心自己所处的网络,不用再通过手动连接到WiFi网络等,系统会自动根据现场网络质量情况连接到体验最佳的网络之中,真正实现无缝切换。  欧盟数字经济和社会委员古泽·奥廷格表示,5G必须是灵活的,能够满足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疏地区以及主要的交通线等各种场景的需要。  对信息通信业而言,今年全国“两会”透露的信息着实令人振奋。不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为4G点赞,而且“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将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
关键词:责任编辑Koala【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掌握财富秘籍的投资者都在这里相关阅读1/2 11:07周二,根据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运营利润达90亿美元,苹果公司独占鳌头,独揽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关键词:苹果 14:35近日由徐工集团与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电信4家联合打造的中国首个工业云平台“徐工工业云”在上海对外发布,并公布了其已经获得的“效果”。 “徐工工业云”试图构...关键词:工业云 18:06扬眉吐气、创造历史!   华为主推的Polar短码方案成功胜出,意味着:世界5G技术标准,将由中国定!   中国再次突破技术“无人区”,碾压列强!   华为产品在印度热...关键词: 11:14扬眉吐气、创造历史!   华为主推的Polar短码方案成功胜出,意味着:世界5G技术标准,将由中国定!   中国再次突破技术“无人区”,碾压列强!   华为产品在印度热...关键词: 10:545G板块开盘领涨,通宇通讯涨停但随后打开涨停板,信维通信涨5%,麦捷科技涨4%,消息面上,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二阶段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华为Polar码成5G标准方...关键词:5G概念 16:30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有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三季度我国市场手机排名显示,此前排行第一的华为被OPPO、vivo超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OPPO的市场份额占16...关键词:手机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相关推荐01、05、09、02、06、10、03、07、11、04、08、12、
热门新闻 07:28 06:01 07:26 02:13 07:2524小时直播05:1602:3802:3802:3802:2202:2202:2202:2102:0302:0312-31
星期六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14小时17分钟09:00中国前值:54.7预测:---02:00美国前值:523预测:--公布:52502:00美国前值:129预测:--公布:13202:00美国前值:653预测:--公布:65822:45美国前值:57.6预测:56.8公布:54.617:00意大利前值:-0.7%预测:--公布:-0.3%更多内容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新闻
Copyright (C)
中金网 .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当前位置:
华为拿下5G时代?是否真的“碾压”高通?答案在这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事方华为却反应冷静,从公关到参会代表都对此守口如瓶不置一词,直到19日才发布了不到500字的新闻通报,通报上的措辞也非常谦虚,一字未提华为在其中的功劳。
11月16日,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乌镇举行。图为美国高通公司代表在介绍5G技术。 新华社 发
这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第一次。通信行业的与会者们非常激动地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公布这一消息,媒体蜂拥而至,自媒体公号也开始添油加醋,出现了标题多为“5G标准中国定!”“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时代!”等各种标题。华为“碾压”美国电信巨头高通,“华为主导5G时代通信标准”。
“标准并不是我们牵头,也远远没有到主导这一步。”针对这些夸大其词的文章在谈到有些自媒体的报道时,华为公关部门对深晚记者回应称在接受深圳晚报采访时,表示华为尚且无法“碾压”高通,更何况是“引领5G时代”。
在华为看来,这一轮的谈判过程艰难异常,这些自媒体的夸大之词容易给中国企业树敌,加剧后续谈判的困难。
全程参5G编码方案讨论的台湾联发科技代表吴威德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极化码(Polar Code)的胜利是各方共同努力和互相妥协的一个结果。他用了“惨烈”一词来形容谈判的艰难。由于讨论一度陷入僵持,几乎每次有争议时都会讨论到凌晨一两点才罢休。因为在控制信道上,绝大部分产商都比较保守,更倾向于卷积码,所以华为、联发科、中兴为代表的极化码(Polar Code)阵营要同时顶住高通、三星、诺基亚、爱立信、LG等LDPC和Turbo两大阵营的围攻。
在这种情况下,最关键的决胜点就是要能够说服大部分重要的运营商,“我觉得华为在这方面做得很出彩”。在他看来,华为的动员非常给力,拉拢了很多企业、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的支持,最终各方的团结达到了一个足以匹敌对手的局面。“最后我们有点把高通堵住了。”吴威德笑着说。他认为,这次谈判的胜利,华为、中兴、中国移动和联发科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华为的极化码(Polar Code)方案主要贡献者之一万蕾博士在自己的朋友圈上冷静表达对此事的态度:“这两天的自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但是华为公司从来没有对3GPP的常规标准活动和进展有过报道。大家对5G标准的期待非常理解,但还是要克制不当言论,以免伤害3GPP的团结氛围。”
看到众多自媒体公号夺人眼球的标题,潘峮也有些哭笑不得。因为本次采纳的极化码(Polar Code)短码编码方案只是针对5G的eMBB场景,后续还将决定URLLC场景下的信道编码方案,最后再决定mMTC场景的信道编码方案。在他看来,华为力推的极化码(Polar Code)拿到短码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只能算是阶段性的胜利。
虽然现在极化码(Polar Code)已经被认可了,但是还没有正式被写到5G标准中。因为5G的标准现在仍处于研究阶段。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在制定标准的时候永远有两个阶段——研究项目阶段和工作项目阶段。在2017年3月份之前,目前3GPP的标准制定尚处于研究项目阶段,具体的实施过程要在2017年3月份之后才开始决定。另一方面,相对于11月份的胜利,华为的极化码在10月份决定长码的编码方案会议中基本告败。面对强敌高通,华为的极化码(Polar Code)方案完全败给高通的LDPC码方案手中了。而这次会议中,在决定短码的编程方案时,也出现了无数次的妥协。最后的结果是在信道长度不大于一定值的情况下,才能用极化码(Polar Code)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超过这个数值就无法使用,限制非常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利益的博弈之中,永远不可能做到一边倒的状况,只能是互相平衡。”潘峮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表示,在明年3月正式实施之前,谁也不知道确切的5G标准。
[责任编辑:何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5g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