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思品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方法 学习兴趣
  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先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老师和学生之间不仅有&教&和&学&的公务关系,也有朋友、同志式的非公务关系。在交往过程是老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一种权威式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要努力保持与学生的亲近关系,建立起广泛的交往途径,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这就要求老师用&亦师亦友,和而不流&的态度去处之,用诚信换来学生的信服,用平等换来学生的交流,用爱心换来学生的敬重,&和&而成其友,&不流&而成其师,从而使师生交往充满友爱,充满促人奋发向上的教育因素,达到&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老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开心&的目的。
  二、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对文章词句、结构的辨析,以及内容的深层挖掘,而对文章所流露的情感却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学生很难真正把握文章的脉搏,不能体悟作品的真谛,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正如探幽谷已近胜景却返,登高山将至绝顶而归,实为缺憾。
  在语文教学中,如充分关注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用心体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聆听作者的心声,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这样才能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愉快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进而激发他们那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从作品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用心审视文章的内在情感,才能让学生情动于衷,发之于外,导之以行,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完美自己的人生。
  三、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有一个好的开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上好一课的关键一环,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便在于导语的设计。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在讲《狼》这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了这样的一种场面:&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教师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顺势引入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快的走进了课本。导入能紧扣课文内容,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四、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首优美的题画诗,但是从画的题目分析,苏轼诗中有一点欠缺的内容,大家能否把它找出来。&此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大诗人的诗也会有缺欠,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找出诗中没有写到&晚&的内容。学生们想象画面上应该有夕阳的,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春江晚景&。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此诗的内容和题画诗的特点。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味。
  五、运用现代技术,增强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录象、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散文《听潮》时,可以制作展现海景的课件,在放映大海涨潮、落潮景色画面的同时,配上有海水涨潮、退潮的声音,再伴以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被深深地感染,真正领略了&海的美&。
  六、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习兴趣
  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在赏析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时,学生们纷纷谈了自己的理解。如有的同学认为&直&字表明诗人王维正直不阿的人品,&圆&字则暗指当时社会官场上大多数人的圆滑世故,随即又有同学进一步指出大漠中的孤烟是形容王维的刚正使得他在当时颇受排挤,孤立无援却仍不改初衷的高贵节操;而长河里的落日则比喻腐朽势力们已是夕阳近黄昏了,预示了他们已经衰颓败落的结局。教师要大大地表扬了学生们能说出这些任何资料上都没有的新颖见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这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甚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运用。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相关推荐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610464" data-title="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data-image="">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_政治教学反思
& 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我看,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 第一,青少年心理特点需要思想政治课必须激发学生兴趣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能掌握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做为支柱,他们就往往不能正确地领会这些概念。初中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自觉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 &&& 第二,现行教材为兴趣教学法提供了依据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供了契机。 && &&& 第三,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兴趣教学法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21 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年代。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学习上的兴趣,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 : &&&&&&( 一 ) 是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通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只有抓紧住这些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在讲授国家本质时,先给学生讲明奴隶制国家是怎样建立的,然后让学生思考:“奴隶制国家是否代表整个宿舍成员的意志和利益?”回答是:“奴隶制国家只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再向学生说明奴隶制国家的主要职能。让学生思考:“奴隶制国家是哪个阶级统治哪个阶级的工具?”回答是:“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最后发问:“那么,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正是各种事实的接合点,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一点上,就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知识 ----- 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就是国家的本质。这校就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既符合认识的规律,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比较抽象的知识。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准确地把握了各种知识的接合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 二 ) 是设疑、解疑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讲“在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在我国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问学生这句话是否矛盾,应怎能样理解?问题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都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接着又提出问题:“如果一支敌军被我们歼灭了,能否说,就没有一个散兵对我们打冷枪?然后又向学生提问: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剥削阶级各种影响及腐朽思想的遗毒是否还存在呢?在国际上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是否存在?”并举例说明,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共3页,当前第1页
1
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3)》2016年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堂是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上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把我们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3.15【正文快照】: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思品课堂也是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因为学校、教师对这门课的重视不够,教师教学时的方法与形式相对其他学科来讲,比较单一,因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静;;[J];成功(教育);2012年10期
李桂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11期
李宪东;;[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年12期
缪金龙;;[J];教学与管理;2013年02期
马洁;高惠荣;崔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罗忠富;龚蓉;;[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8期
陈仁德;;[J];新教育;2013年12期
李桦;;[J];新课程(小学);2013年12期
邓增礼;;[J];新教师;2014年03期
袁小东;;[J];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惠明;;[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2)[C];2013年
时春艳;;[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王顺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彭丽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邹文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邹文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于祥凤;;[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王开民;;[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田粉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范树琼;;[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
陈晓霞;[N];经济信息时报;2014年
普定县白岩镇管小小学
陈发平;[N];贵州民族报;2014年
德宏州梁河县曩宋中心小学 周德春;[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顾明刚;[N];盘锦日报;2009年
镇江市学府路小学
包松林;[N];江苏教育报;2013年
本报记者 陈晓蓓;[N];中国教育报;2002年
运城市盐湖区实验小学;[N];科学导报;2014年
王秋平;[N];临汾日报;2012年
宿迁市宿豫区顺河中心小学
储文艳;[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贵州省贵定县中学
王玉芳;[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凯华;[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李艳辉;[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袁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张仕梅;[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游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徐晓燕;[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林竹梅;[D];长春师范大学;2014年
衣艳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昭舒;[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严佩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8:32:24|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