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高门宗家谱上名家谱怎么写家谱的格式

  老公说到孩子这辈,取名中间字是“洪”,我的老天!以前还说名字归我取,现在孩子要叫王洪X,那还有什么起名的余地,难听死了。气得我说就叫王红包了!
楼主发言:12次 发图:0张 | 更多
  现在还有人重视这个吗?我以前不知道是因为老公姐弟的名字不一样,他和我说因为他大娘的名字和他们这辈泛的是同一个字,为了避讳就改了。而且女孩明可以随便取。
  如此醉人…但一般也有不按家谱取名字的。楼主千万顶住啊。  
  我老公家也有,我现在还没生呢,都已经取好名字了,而且是男孩的名字,看到那三十年代的名字我也是醉了  
  你这还好。  我家姑娘按辈分,是个勇字!张勇x!一个姑娘!又不是花木兰!从前的人,重男轻女无处不在啊,女孩子连个合适的辈分也没有啊。。。  
  第一个反应是王洪涛。80后遍大街的名字  
  个人选择吧  反正我是觉得家谱的传承要比追求名字自主权的意义大......叫什么不是叫呢??现在取得再好,保不齐十年后就是烂大街的,或者变成一些特殊意义的字眼,比如现在的“翔”字
  @wuenjuan 4楼
08:06  你这还好。  我家姑娘按辈分,是个勇字!张勇x!一个姑娘!又不是花木兰!从前的人,重男轻女无处不在啊,女孩子连个合适的辈分也没有啊。。。  ------------------------------  哈哈,你一定要顶住啊,不然孩子长大了得多愁啊!
  @冷月无灵 5楼
08:13  第一个反应是王洪涛。80后遍大街的名字  ------------------------------  握手,起码认识三个叫这名儿的
  @凌语嫣然 6楼
08:14  个人选择吧  反正我是觉得家谱的传承要比追求名字自主权的意义大......叫什么不是叫呢??现在取得再好,保不齐十年后就是烂大街的,或者变成一些特殊意义的字眼,比如现在的“翔”字  ------------------------------  如果我能灵机一动想个好名字出来,我就一定坚持,如果到时候没想出来就只能随他了。王姓太普通了,很难取啊!当然最好生女孩,那就不用排辈啦!
  我们也有家谱,男的官名都排的,像我爸他们那辈都有大名小名,我们这一辈的就没人那么叫了,,,我也不知道为啥  然后以前是女娃不用排  
  我老公家也有家谱,我家也有所以我还挺能理解他的。结果我按他家家谱取的名字他没看上,跟我说不按辈分了。  
  我名字就是按辈分 好难听
不过我侄子就没有按辈分取了  
  这家伙今天早上还给我讲以后我要入他家祖坟,我都要笑岔气了好吗?问他家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祖上是做什么的,他一问三不知啊。
  。。。。给他取两个名字啊,户口本写你取的名字,平时家里人叫他就叫按族谱取的名字  
  王洪武,多霸气  
  @茗瑾莹 呵呵,我孩子这辈按辈分还是接呢,程接X,不管怎么起都难听,我已经跟老公说过了,非要按辈分,孩子就跟我姓,我家没有辈分起名这说法
  我老公深深以他们村老祖先自豪……他也是按辈取名,但也有小名,小名比大名好听一百倍  
  王洪文,王洪武,王洪英,王洪亮
  这得是多显赫的家族啊,还要按族谱来取名。。。。
  @泪眸半温柔 16楼
09:37  @茗瑾莹 呵呵,我孩子这辈按辈分还是接呢,程接X,不管怎么起都难听,我已经跟老公说过了,非要按辈分,孩子就跟我姓,我家没有辈分起名这说法  ------------------------------  祖先传下来的字也太奇葩了,这名字真是没发取
  天!!!我们不是一个地方的吧!  我儿子也是排的洪字辈!!!  
  其实我倒是不排斥这个按家谱排,估计你家族人少,我家族比较人多,一整个村子都是一个族谱几千人,好多出去打拼在外定居的给孩子起名字就会特意按着族谱起名字,为的就是以后回老家一说名字家人就能知道你是一个家族的人,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辈份
  我觉得挺好。名字什么的最头疼了。  
  王洪恩 王洪毅。。。  洪字还是蛮好的了
  取俩名字,户口本上有个曾用名一栏别浪费喽。
  哪个人家里没有族谱的?那种自己祖宗都忘了的除外。  基本上都是按照族谱辈分排,没有的才叫稀奇。  当然,也有不遵从这些东西的人,反正都是自个儿的事情。有的人认自己的祖宗,有的人连自己爹妈都不认,没啥好多说的。  闪人~  
  同悲剧的路过  
  @爱吃车厘子的丫头 21楼
09:59  天!!!我们不是一个地方的吧!  我儿子也是排的洪字辈!!!  ------------------------------  哈哈,你准备给什么名?说出来参考一下
  理解楼主,我们家情况一模一样。姓李,字派是刚,公公脑洞大开起了个奇葩名字叫李玉刚,还说不要就断绝往来,我据理力争,百度出李玉刚的图片让他看,还是固执己见。结果呢,经过一番唇枪舌战烽火硝烟我坚持了自己起的名字,但是关系也破裂了,和公公到现在儿子八岁了也不说一句话。不知道你会怎么处理?希望有个两全其美的结果。
  @风的原色 29楼
10:39  理解楼主,我们家情况一模一样。姓李,字派是刚,公公脑洞大开起了个奇葩名字叫李玉刚,还说不要就断绝往来,我据理力争,百度出李玉刚的图片让他看,还是固执己见。结果呢,经过一番唇枪舌战烽火硝烟我坚持了自己起的名字,但是关系也破裂了,和公公到现在儿子八岁了也不说一句话。不知道你会怎么处理?希望有个两全其美的结果。  ------------------------------  说实在的,我已经被楼上的几位治愈了不少,觉得洪字没那么难听了,我现在还是积极想名字,如果有很好的我就争取,没有就算了,男孩嘛,取个大气点的“俗名”也行。我自己的名字是妈妈取的,爸爸本来要给我叫雪玲呢,我妈坚持给我取了个用字很特殊的名字,可惜办二代身份证的时候因为不是常用字给改了。
  有族谱是多么拉风的一件事啊!王洪X前两个字的平仄搭配合理后面比较好搭,想要出彩翻翻说文解字,易经,诗经啥的。洪除了特指洪水也有大的意思,其实是不错的字,只是6、70被用的比较烂。
  可以取两个  一个族谱名,一个常用名  老蒋他们就是这样的
  楼上一堆不懂就乱说的人,生女孩不用按辈分来排名字,男孩子一般是要的。如果不想按辈分取名字,就按自己想好的取就行了,上族谱的时候,按辈分取一个写族谱里,我们这里就是这样的。
  有字谱取名反倒是省事了呢
  我家也有啊,我爸妈那代都是按那个取的名字,我这一代没有了,随便取了。  
  王洪琛 怎么样?琛,珍宝的意思,白话就是老王家的大宝贝!又想到一个,王洪俣,俣,表示身材高大健美!啊呀,这样一想有好多啊。楼主你本来准备起啥名啊?
  我同学叫王洪壮  
  @喝了会变鹿 36楼
11:22  王洪琛 怎么样?琛,珍宝的意思,白话就是老王家的大宝贝!又想到一个,王洪俣,俣,表示身材高大健美!啊呀,这样一想有好多啊。楼主你本来准备起啥名啊?  ------------------------------  琛字不错哦,不过俣字本来意思很好,就是会联想到水俣病呢。宝宝才四个月,还不知道男女,我之前想的名字也没有太好的
  @第四只薯条小野 37楼
11:29  我同学叫王洪壮  ------------------------------  哈哈,你们一定没少给他起外号吧!
  我用两个名字,族谱里一个,正常用的另一个。
  @泪眸半温柔 16楼
09:37  @茗瑾莹 呵呵,我孩子这辈按辈分还是接呢,程接X,不管怎么起都难听,我已经跟老公说过了,非要按辈分,孩子就跟我姓,我家没有辈分起名这说法  ------------------------------  @茗瑾莹 20楼
09:47  祖先传下来的字也太奇葩了,这名字真是没发取  ------------------------------  看你说话就想呼你熊脸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落后的传统需要被抛弃,  亲,给你的儿子取一个你喜欢的名字,他是你的儿子,你有这个权力。  
  王洪懿  
  什么落后传统,家族传承多么自豪的事,去街上问问一百个人里面不见得有一个人有家族,这么好不容易保持的传统怎么能舍弃,洪字挺好,洪门那是多么的鼎鼎大名,20年成年后满大街的紫萱子轩,你这洪亮弘毅洪什么瞬间就高大上了,如果想接地气,洪萱洪轩也不错的嘛。
  楼主,这是个争取家庭权力的机会  别让上一辈人主宰你的下一代  你有权力让你的孩子名字自己取喜欢的  否则这是你丧失家庭权力的开始  以后做什么都会被干涉  当然,如果你懦弱无主见无能力的话  说的话也会被他们当放屁的
  王洪保,王洪尉  
我妈妈辈的是洪
我表姐辈是宪 我大侄子辈是翰
貌似都还可以。。  
  我老公家有排辈,女的也排了,但说是查族谱麻烦我们的孩子这辈就不排了,有点失落,不过还好女儿名字我作主,不然婆婆要孩子叫焕灿  
  王红包挺好的!!!  我老公他们家也有家谱,而且也有辈分的字这一说,我俩根本不搭理~
  我老公这边按辈分是 崇 挺大气 还不知道怎么起 女孩无所谓
  我爸爸那辈是宗字辈的,我妈妈那辈是排汉字辈  到我们这一代,各管各了。。。。。随便取了。。
  我是女孩,也按照家谱来排名字了……X嘉X ( ̄3 ̄)  
  洪字不错,我们也没取名字,家里对取名字很开放,爷爷和姥爷那边都不管,取什么名字都听我们的,可我取不出来呀我  
  其实有祖谱很不容易的~现在没多少家族有了~就按老人的按祖谱来呗~把名字取好听点就行~  
  我家老公也姓王,可是我儿子是良字辈,我觉得更不好起,不过嘛,我觉得想一个字比两个字简单点,而且到我侄子外甥也都按字辈起名,所以不排斥。像我哥大字辈,我老公作字辈,我觉得这两个字难起,洪字好多了
  我家男孩按辈分取的  
  我家有族谱,一直按族谱起名,女孩也有按族谱起名,我奶奶家因为正好我爸这一辈的字同了我奶奶名字里一个字就没有用了,然后我这一辈也就没有用了,老家的其它亲戚都用族谱里的字,其实挺难听的……而且一般人家都是“姓+字+X”这种模式,我家是第一辈是“姓+字+X”,第二辈就是“姓+X+字”第三辈又回到第一辈的那种样子,第四辈和第二辈一样。so,我爷爷那一辈是 “姓+X+芳”我爸爸那一辈是“姓+玉+X”,我这辈又是 “姓+X+先”爷爷那一辈的人,各个都听起来像是女的……
  看你老公了,我老公也有家谱,名字取按金木水火土,他是土字辈,我女儿就是金了~实在没办法想名字~后来~他就没按着来~  
  如果按辈分取,我家娃娃名字中间的字和我爸一样的  
  哈哈哈哈 楼主你挺住  我家宝宝两个月的时候我公公抱着他还试图叫他们家谱的名字 我充耳不闻 现在一岁了已经不了了之了  关键是他们的辈份名跟我爸名字是同一个字好不好  我的儿子要跟我爸我所有的叔叔大爷同一个辈份吗 笑掉大牙了  再说我老公也没有按家谱取名字 我很想说你儿子都不按家谱取名字 凭什么我儿子就必须按家谱取名字 有病
  @爱吃车厘子的丫头 21楼
09:59  天!!!我们不是一个地方的吧!  我儿子也是排的洪字辈!!!  ------------------------------  @茗瑾莹 28楼
10:35  哈哈,你准备给什么名?说出来参考一下  ------------------------------  我儿子也是洪字辈,取名“洪乐”属龙的“洪”字刚好有水,“乐”字希望他快快乐乐。  PS:刚开始我也觉得洪字好难听啊。
  @这个不用烦恼,可以取一个学名,一个谱名,过去的人不是都有一个名一个字,比如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玉的意思,
  @谱名王洪范,学名王子矩
  谱名和真名可以不一样的,女孩子是不上家谱的
  你搞错了,真有族谱的,上族谱的名字和通称,是两个名字
  卧槽,我老公也姓王,而且也有家谱。。我现在怀孕八个月想名字想破脑袋了都!  
  我家我这辈是广字辈,爸妈当时想不起来有啥好听的索性不用广字了,而我小叔的女儿就叫广月  
  我老公家也有家谱,到我儿子是乃字辈,当时郁闷坏了,配上他的姓怎么都不好听。还好,儿子取名没按这个来  
  其实很多人已经不理会这一套了  
  太,永,裕,靖。从我爷爷到侄子这辈的。我觉得很好起名。  
  王洪亮!  
  什么年代了还有家谱这种东西,还有要按着家谱取名字这种规矩,楼主老公家是什么样的名门望族还把家谱看得这么重要?  
  其实有家族很好
  我老公家也有族谱他没有用,不过我感觉我儿子这辈的字还不错打算用。  
  王洪禹 王洪栎 王洪睿  
  族谱是一种传承,一代代按祖训排字起名,挺好的!真的要为了一时的拉风断了排辈?能保留住族谱已经很难得了!我家族谱在文革时期被烧了,祖祠被毁!90年代初政府又主动提出拨地恢复祖祠,我90多高龄的爷爷花了很久时间慢慢回忆用水笔大略得纪录下族谱的一些开篇片段!本来以为会是我们这一支的遗憾,后来就有别地本姓的人过来核对补充完整!90初我在上小学又是女生对这事似懂非懂也不感兴趣,虽然我永远无法入我姓氏族谱老公那也只以**氏代名,但总觉得有根在心里很安心很自豪!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名字上稍作迁就!小小委屈下无妨的吧?生活中可以拉风的地儿多了!再说了名是老祖宗定死了的,不还有字么?你可以再给儿子起别名,在户口薄里照样算数的。
  太T M巧合了,我老公家排到我娃这一辈也是洪!!!!我果断顶住压力,而且我老公也没怎么介意,所以我娃起名压根没想过一个带洪字的。  
  洪还好啊,本人光字辈,还是女的,一直觉得只有叫x光光或者x光子才有救  
  王洪懿 这名字挺好听的  
  哈哈哈,我的名字是按族谱取得,我觉得不好听。。。  
  话说我爷爷都不按族谱取名了,或者是他后来自己改名的,现在还有人遵守这老黄历,真服了  
  我老公家也有族谱,刚怀孕的时候修的,后来生了把名字加上去的,都自己取的,不安族谱排的
  我老公这一辈就他没按族谱,不过族谱上有按辈分排的,现在的名字大家都说起的好。但是他下一辈很要命,大字辈,我在想我要是儿子得起名黄大啥的好郁闷啊,不过不准备用  
  有祖坟、有家谱、排字辈,家族观念这么重,这种人你也敢跟他结婚?
  王洪煜 挺好听的呀  
  我男友家也有,但是他本人的名字都是他妈摒弃辈分的那个字然后起的,那我还在乎啥,乱起呗。上一代的儿媳妇都如此霸道了,下一代跟更没人管了
  我觉得有族谱挺好的,不忘先辈,饮水思源。话说我上中学时还因为名字辈分的缘故,那些小混混都没敢欺负我,一听我的名字就知道我是哪家人,哈哈哈哈。
  我父亲这辈取名按族谱的,我这辈没娶,不过以后上族谱会另取的,祖上周瑜
  我的名字里也是带了辈分的。因为是女孩,爸爸要求带辈分取名字,家族亲戚都不同意,我爷爷也很生气。最后还是取了。我们这个家族,就我这个女孩名字和堂兄弟一样,一看就一家人。
  我家也是按族谱取名字,不过我是女孩,所以叫什么无所谓  
  为什么觉得有家谱感觉好高级…  
  我家家谱比较屌。。貌似我跟我姐都能入。。。这是与时俱进嘛。。  
  我一直特别好奇这种辈分中间那个字是怎么决定的  
  洪范和洪毅都不错,既然循家谱就起个正气点的,士不可以不弘毅,还有尚书有洪范篇。有典故总比虚有其表又烂大街的琼瑶范儿的用字好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31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全国陈姓宗谱陈姓字辈排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全国陈姓宗谱陈姓字辈排行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曹雪芹家和
家家谱图示此谱左侧是曹雪芹家真正家谱,是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亲撰的家谱样子复原的,右边是其
家谱, 有现存家谱 为了说明这个家谱和曹雪芹家的宗族关系,下面从四个方面解析; 一 曹雪芹家的范世规律与宗族渊源上述曹雪芹家和其
的家谱,其范世规律与其他曹姓不同,这个范世规律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按照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记载,曹雪芹家的最初始祖是曹髦。众所周知,曹髦是曹操的曾孙&#46;&#46;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曹雪芹家和 亲宗 家家谱图示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如何写家谱
我的图书馆
如何写家谱
《如何写家谱》一、关于“家谱”??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持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有几个妻子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叫什么?他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谁和谁是什么血缘关系?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是家谱、族谱的雏形。?? 谱牒源于何时?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学术界公认为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旧有门阀势力受到重大打击。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至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成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降,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家谱、族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谱被认为是封建宗族制度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有的封建文化自然在荡涤之列,民间的修谱活动几于绝迹。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政治环境的日渐宽松,政府采取的是一种不支持、不制止的宽容态度,纂修家谱过去被禁止的“封建宗族活动”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社会各界对新修家谱看法不一,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二、历史上家谱的内容?? 明以前家谱所见极少,无以考察。明以后,一种新的家族制开始形成,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来约束族众。"尊祖"必叙谱牒,"敬宗"当建祠堂,"睦族"需赈济族人。修谱建祠,开办义学、义庄,耕种义田,管理祠产,家族活动自然多了起来。家谱的内容也逐渐由记载单一的血缘世系到比较全面记载家族的整体情况,内容愈来愈多,篇幅愈来愈大。不过,相对清代家谱而言,明代家谱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只有谱序、跋和世系图(表)。历史进入满清以后,家谱纂修数量骤增,内容不断增加。就总体情况而论,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1、谱序。谱序是每部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阖家或某几位族人撰写的序和当时名流写的赠序,以及跋语等。序跋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家族世系渊源、传承关系、修谱缘由和经过以及任事人员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谱的直接切入点,是了解该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资料。?? 2、谱例、谱论和目录。谱例又称凡例,用条文形式主要阐明族谱纂修原则和体例以及类目安排的理由。谱例强调家族血缘的纯洁性,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伦理纲常,表示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谱论一般是摘录前代硕学名儒论家谱之重要的语录,也有直接把皇帝的喻民榜、喻民诏刊载在谱前,以告诫族人。目录又称总目,说明该谱的卷数,每卷的主要内容。谱例和目录是识谱的入门指南,缘径方可探幽。?? 3、恩纶录。又称恩荣录、褒颂、诰勅、赐谕、告身等。主要登载历代皇帝和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官员对家族成员封赠、褒奖文字,举凡勅书、诰命、上谕、御制碑文、祭文、赐匾等,靡不备载。?? 4、传记。一般家谱都有先祖像赞、小传,把本族先祖中有显赫身份的人绘成遗像载诸谱端,并附像赞。大多数家谱不仅有先祖像赞,还有列传,对本族名望著世或德行懿范者列传志行,包括节妇、烈女,附载年谱、寿序、墓志铭、祭文、行述、碑铭等。?? 5、族规、家训。这是每部家谱必载的内容,要敬宗收族,没有一定的族规、家法不行。族规、家训的内容十分庞杂,除了传统的宗法内容外,还有诸如财产继承、婚姻纠纷、禁盗禁赌、封山禁林等。?? 6、典制。包括冠礼、笄礼、婚礼、祭礼等,有的谱以仪礼统之,含仪文、丧礼的图式、器具和祭品的制作。还有的谱把祠规、祠产、义学、祀田的管理条例和契据也放在典制之内。?? 7、墓图、墓志。墓图绘有所在地地名、方位、四址交界;墓志介绍墓主的生平和墓庐建置情况。湖南家谱特别重视墓图,不少家谱都将其单独列为一卷,有的甚至几卷、十几卷。?? 8、派语。又称辈份诗、班行诗等,没有统一的名称,登载族人排行字辈,有的谱派行或称班次多达八十辈、一百辈。派语在谱中占的份量极小,但却极重要,是一个家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直接反映出家族内部不同辈分成员之间纵向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及相同辈分成员之间横向的、平行配合的关系。?? 9、捐款、领谱名目。修谱是族人共同的事,必须大家捐资,是族人对修谱的认同和责任。领谱名目是族谱修完后发给各房各派的登记录。家谱是按房按派编号发放的,不能冒领。编号有的按“千字文”,有的按八卦,有的按十二生肖,还有的以修谱宗旨编号,等等。?? 10、世系图。湖南家谱有很多称垂丝图,顾名思义,喻世系子孙绵延不绝,似垂柳丝丝。图实为表,多采欧式,以五世为一图,下五世格尽另起。称始祖为第一世或第一派祖,以此序列,清晰可考。有的谱分外世纪和内世纪。外世纪从受姓始祖至谱尊始祖(或始迁祖)止,内世纪则以始祖(或始迁祖)奉为一世祖或一派祖。?? 11、世系表。湖南多称齿录。按家族辈份、长幼序列,各具派名、字号、生卒年、官阶爵次、婚配、子女情况。?? 清及清以后家谱的内容大体上如前所述,但并非千篇一律,没有统一的类目设置要求,只是互相参照。因此,不同家谱内容上有增有减,有分有合,但世系图、世系表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成其为"谱"了。??三、现当代家谱内容?? 家谱是记录一个家族历史的书,一般来说,很多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只是这些家谱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兴趣,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 历史上,孔子的家谱是最全的,他的后人中相当一部分人能倒推到孔子,这完全得益于中国人对孔子的敬仰。除此之外的家谱,能倒推到元末明初的就很不错,再往前的就不一定有说服力了。?? 作为一个完整的家谱,在现当代通常可以分为六大部分。??(一)序?? 序就类似于现在书的序,可以由族中得望高的人写,也可以由外人写。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通常情况下,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 ??(二)简介 ?? 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需要首先简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内容有:刻谱凡例、本族谱本次创修(修订)参与人员、时间、为什么要修订;此次编码的依据是什么;家族的整体情况、历史、迁移史、当前分布、人数;本族宗派、字辈,即记录每一代人起名规则;祖坟所在地、祖坟中各代分布图;对祖先事考查、考证。?? 总之,这里不具体到某一个人,只是对整个家族进行整体描述。??(三)人物志?? 其实一本家谱本身就是人物记录,但通常情况下,家谱中会记录某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典型人物或团体。而记录这些优秀人物时,常常格式多样,有该人的传记、他写的文章书稿、获得过的功名、官名、图片、画像、碑记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同姓历史名人强编入本族谱,即使是小小提示也不可。因为后人续谱时,常常会因为这一次信以为真,而以讹传讹。??(四)世系表?? 世系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最简单的家谱,有时只有一个世系表。世系表是记录家族中每个人的关系,用计算机中的术语,这种一对多的结构是“树”状结构,但实际中的往往会比较复杂。当一个家族很大、人数很多时。会出现嗣出嗣入(通过过继、领养、送人)、迁入迁出的现象。??(五)世略表?? 通常情况下,仅有世系表的家谱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对一些不是名人的名字,除了这几个字,你还能知道什么呢?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世略表,世略表是记录世系表中每一个族人简历的表。这一部分可以和世系表合二为一,也可以单列。我认为单列更好,因为合二为一,常常导致世系表过肥过大,查找一个成员的时候非常麻烦。?? 我曾看过几本家谱,很多家谱中,世略只写到父名、娶妻、生子数及名字数,这样写虽然整体看上去挺规范,实际上也没多大意义,因为世系表本身就可以表示这种信息。我认为世略不一定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简历,但至少应该有:本人生卒年月、主要职务、职称、主要生活工作地、本人工作简历、主要成绩、妻子姓名、妻子嫁出地、妻子父亲的名、妻子简历、子女名、女儿出嫁地、所嫁人姓名。这样不仅妻方家谱可以通过家谱查到本家族,本家族也可以通过自己家族查到女儿家族。??(六)后记?? 后记写一些感想即可。??四、如果写家谱?? 有了上面家谱的格式,下面就是如何写了,很多人都想写,但感觉自己对家族一无所知,所以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到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家谱最多的图书馆)看看,80%的都是从某个时期开始记录的,真正能倒推上千年的几乎没有。从另一个角度看,你现在不写,你的孙子还知道你的存在,你的曾孙、玄孙恐怕就很难说了。?? 因此,对于家谱,如果你想写,马上要做的就是:Just do it。?? 决定了做,就是怎么做了,说着简单,实际做起来却不容易。一般来说,首先是赶快问你的爷爷或爸爸,一般来说,每个人一生都知道自己爷爷、爸爸、儿子、孙子这几代,而你的爷爷自然能帮你把祖先提高两代。1949年建国新,真正在城市里长大的并不多,所以到你的故乡里找找,是第二步要做的事。通常如果能到找本族人,或祖坟,通过墓碑碑文也能查到一些资料。?? 如前所述,编族谱最忌讳的就是乱写祖先,乱写祖先既没什么意义,也会使后人信以为真。我认为努力去找自己祖先是谁,还不如把现代的优秀的人好好写写,让后人知道自己。当然写现在人是很难的,众口难调,不管怎么写,通常总会有人满意,有人不满。
我国具有悠久的家谱档案研究传统,春秋时左丘明著《春秋左氏传》,大量采用当时公卿贵族如鲁国三孙、晋国六卿等家族的家谱档案资料,成为家谱档案利用研究的篙矢。汉代司马迁编撰《史记》,更是大量采用家谱档案,使家谱档案利用研究正式起步。晋代贾弼撰《姓氏簿状》,这是第一本家谱档案研究专著,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趋于成熟。南北朝王僧儒继承发挥贾弼研究成果,编撰《十八州谱》,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达到鼎盛。唐太宗、武则天撰《姓氏录》、《氏族志》,林宝撰《元和姓纂》,家谱档案研究虽在发展,但水平没有太大突破。宋代郑樵撰《通志?氏族略》,收录百余部家谱,延续了家谱档案研究的传统。明清时代,虽然私家编撰家谱风气很盛,但家谱档案研究已经接近尾声。
&&& “五四”运动以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利用开发家谱档案,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呼声,著名学者潘光旦、杨殿询适应时代要求,对家谱档案经过科学推理分析,发表大量有关家谱档案研究著作、论文,初步完成家谱档案研究从古典到现代、从手工到科学的转变。可惜此后家谱档案研究陷于停顿,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稀少,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作为现代档案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
&&& 根据家谱自身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完整系统整理,可以发现家谱档案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生死。家谱档案中最首要、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详细记录本家族男性成员的出生、死亡的时间、地点、状况,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本家族人口发展繁衍变化状况。
二、血缘。家谱档案详细勾画了本家族男性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构成一幅完整复杂的男性中心、直系血亲关系网络。
三、婚姻。家谱档案还描绘了本家族男性成员的婚姻关系网络,每个男性家庭成员妻、妾的姓氏、年龄、家庭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记载内容。
四、籍贯。家谱档案对本家族的祖籍、原籍、现籍都有详细记录,这些记录综合反映出该家族长时期迁徙移居的漫长过程。
五、事迹。撰制家谱档案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本家族成员树碑立传,在家谱档案中记载本家族成员的主要经历,取得的身份、地位、成就等,理所当然。
六、规则。家谱档案大多附载了本家族的清规、戒律、训示,这些清规、戒律、训示的思想内涵,不外是告诫后代要忠君报国、光宗耀祖、弃恶扬善等,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七、文献。家谱档案中附录了大量的家族文献,如家族成员创作的著作、文章、图画、书法等,家族成员获得的旨意、封赠、官诰等,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不可多得。
&&& 家谱档案作为一个特殊的专门档案种类,与其它档案种类相比,它所蕴含的信息资源自有其固有的特性。
一、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隐秘性。家谱档案的形成、保管、利用都是由本家族、甚至本家族中特定的人物负责的,往往秘不示人,外人不能接近,这就决定了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强烈的私有性、隐秘性,更需要开发利用,使其变成公共资源,为社会服务。
二、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长久性。家谱档案本身和它的信息资源都是在长达数百年或数千年间形成的,信息涵盖时间跨度较长,可供长期开发利用。
三、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原始性。家谱档案的内容是记载者或保管者的亲自经历,是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没有经过后天雕琢加工,朴素无化,其信息资源经过加工,便可成为精美玉雕。
四、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稳定性。家谱档案的内容、形式长期以来都已形成固定格式,变化极少,其信息资源比较稳定,有规律可循,开发利用较简易。当然,勿庸讳言,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也存在某种缺陷、不足,有的宣传反动血统论,有的鼓吹个人英雄观,还有的散布封建迷信说,这些都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中的糟粕,应当予以废弃.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名录,这是确认是否是家谱的重要标志。 中国家谱由来悠远,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家谱种类与沿革 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 中国古代家谱不仅名目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多彩,根据家谱传承、记载方式不同,可分为结绳家谱、口述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石碑家谱、书本家谱等。 结绳家谱:中国古代在文字产生以前,曾经历结绳记事时代。东北鄂伦春人,到17、18世纪,还在马鬃绳上打结记事,通过打过多少结,知道本家族有几代人,五个结表示五代,十个结十代,他们将这种表示世代的绳结,挂在房子木樑正中,非常崇拜。东北地区锡伯族,到20世纪初,仍保留结绳记载一家人辈数、人数、男女数的习惯,生一个儿子,在绳上系一个小弓箭,生一个女儿,则系一根红布条。 口述家谱:比结绳更为原始的一种家谱形式。我国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等,都保存口传家谱的习惯,他们采取父子连名的形式,即父亲名字之后的一二个字,是儿子名字的前一二个字。一般家族成员能背出三四十代祖先世系,最多的能背出90多代。 甲骨家谱: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家谱。产生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其中有一些是专门记载一个家族人物、世系的甲骨,如“儿氏”甲骨,上面记载一个家族十一代十四个人的名字,就是很有代表性的甲骨家谱,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字家谱。 青铜家谱: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家谱,即金文家谱。在出土商代末年的青铜器中,就有几件记载家族世系的青铜器。在出土的周代两件青铜器中,有380字铭文,记载了一个家族七代世系和事迹。 石碑家谱:就是刻在石碑上的家谱。所谓“刻谱于石,以垂永久”。早在汉代,这种家谱形式较为盛行。如汉代的孙叔敖碑。民国初年,广西南丹县壕塘村竖“莫姓哨目族谱”,共412字,不仅记载莫姓家族世系,而且记载了家族源流。较之甲骨、青铜家谱,石碑家谱要成熟得多。 书本家谱:即是书写、印刷在纸上的家谱,又分古籍和铅印家谱。这是我国目前存世的最主要的家谱,数量在5万种左右。 此外,尚有塔谱、布谱等。 三千多年来,我国家谱的内容、体例和功能,经历了不断丰富逐步发展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先秦:家谱萌芽。甲骨、金文中已有家族世系的记载,已具备了家谱的基本要素,但较简单。周代的《世本》,记载了远古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迁居、名号等,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作。 汉代魏晋南北朝:家谱兴盛,已出现谱牒之名。尤在南北朝,门阀势力极度膨胀,官之升迁,只辨姓氏高下,不考人才优劣,于是“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国家设谱局,出现审查机构,并出现谱学专家。 唐代:家谱发展,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打击门阀势力,提高李氏皇族地位,专门组织官员编纂《氏族志》,计293姓,1651家,分成9等,李氏一等,外戚二等,原来显赫的家族,列为三等。武则天掌权时,又组织人编《姓氏录》,将武姓列为一等,再次打击旧有的士族势力。 宋代:转折时期。家谱功能由“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的社会政治功能,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伦理道德功能;编修方式由官修发展为私修;内容更加丰富;体例因欧阳修编《欧阳氏谱图》、苏洵编《苏氏族谱》,创立新体例,人称欧苏体,成为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为家谱进一步发展、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 明、清以及民国时代:家谱普及,私修家谱蔚然成风。清代康熙、雍正号召修家谱。家谱普及,尤浙、苏、皖、赣、湘等地,家家修、族族修,有的续修二十余次(一般30年一修)。少数民族也仿效修谱。修谱成全民性的一项文化活动。 近50年:续修新谱。尤在海峡两岸,台湾、福建等省较为突出,各省市均有。台湾近50年来,新修家谱约有六七千种。台湾2200余万人,绝大多数来自大陆,近50年遭人为隔离,他们以修谱表达心向大陆回归祖国的心愿。福建新谱有数千种,其它省也有。福建修谱不少是海峡两岸同一家族共同编修的。大陆修新谱已尝试用新的观点、资料、体例、方法来续修。这是群众中自发兴起的修谱活动。如何看?从主流来看,应予肯定:有利于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当然也有个别少数利用修谱敛财,乃至复活和增强封建的家族势力,则要注意与警惕。 二、家谱内容 家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 (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 (5)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7)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8)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9)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10)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1)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2)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13)坟墓: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14)艺文: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15)字辈、排行、行第: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16)领谱字号:家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各房领家谱则按谱号领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并有记录,到时检查。 从上述内容看出,家谱具有以下特点:记载范围的宗族性,系本族人的事迹,本族人撰写;记载内容的广泛性,实是本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记载体例的多样性,史、图、表、志、传,兼容并蓄。 三、家谱的价值与弊端 通过家谱寻根问祖,可以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家谱的体例
后稷生不窑为昭,不窑生鞠陶为穆,鞠陶生公刘为昭,公刘生庆节为穆……
【图片说明: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天水赵氏世系表】
【图片说明:欧式谱例】
【图片说明:苏氏谱例】
【图片说明:家谱的目录】
【图片说明:家谱中的像赞图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源之深者流必长,本之厚者枝必茂。惟祖宗之福泽遗及子孙,而子孙之聿修无参厥祖。尔处士洪炳忠孝名家,簪缨世胄,沉潜仁义,弗慕庞荣。种庆泽之溢洋,致孙枝之秀茁。效劳宣力,竭孝全忠。宜命之自天信仁人之有后。兹特赠尔银青光禄大夫少师,以昭德于九原,显为善之有报。尔当此不昧在天之灵,此膺宠嘉之命。
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四月十五日下
&()()(1380)()400600
【图片说明:《韶山毛氏族谱》世系表(毛泽东支)】
【图片说明:欧式谱】
【图片说明:苏式谱】
【图片说明:宝塔式谱】
【图片:牒记式谱】
&&&&&&&&& &
【图片说明:台北胡适纪念馆中展出的《胡氏家训》】
“祥肇起文新世泽,
&先勋自古迄腾芳,
传家之道惟仁让,
&&&&&&&&&&&&&&懋德千秋载宠光。”
而晚清著名的洋务派人物张之洞为子孙定下的排行则为一首五言绝句:
“仁厚遵家法,
忠良报国恩。
通经为世用,
&&&&&&&&&&&&&&明道守儒珍。”
“立显荣朝士,
文方运际祥。
&&&&&&&&&&&&&&&&&&&祖恩贻泽远,
世代永承昌。
孝友传家本,
忠良振国光。
起元敦圣学,
&&&&&&&&&&&&&&&&&&&风雅列明章。”
“祁斯肇周国,
&&&&&&&&&&&&&&&&&&&&孝友得成章。
&&&&&&&&&&&&&&&&&&&&秀明启贤达,
&&&&&&&&&&&&&&&&&&&&弈世庆吉昌。”
&&&&&&&&&&&&&&&&& &
【图片说明:蒋介石《為武嶺蔣氏宗譜手書先系考序》】
&&&&&&&&&&&&&&&&&&&&&& &
【图片:林氏族谱坟茔图】
【图片说明:山阴萧氏家乘中的彩色坟茔图】
【图片说明:汪氏振绮堂宗谱坟茔图】
【图片说明:规定各种丧服服制的本宗九族五服图】
天地元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胜致雨,露结为霜。
【图片说明:义门陈氏族谱】
&&(义宁陈氏一族渊远流长,是唐昭宗御笔亲题的“旌表义门陈&&& 氏”之后。陈师曾的先祖辗转迁徙至江西义宁定居是在清朝康熙、 雍正年间。经过几代的苦心经营,作为 客家居民的陈氏家族逐 渐在义宁立足,并且繁衍成书香门第的地方名流,一族之中出现&& 了近现代历史上多个成就非凡的人物,其中值得记载的有陈师曾的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弟陈寅恪以及次子陈封怀等。)
【图片说明:清代皇家族谱玉牒】&
【图片说明:清代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
(清代皇族族谱称玉牒。每十年重修一次,自顺治十八年(1661)至清亡后的1921年,共纂修28次。黄色封面为宗室玉牒,记载皇帝的直系子孙;红色封面为觉罗玉牒,记载皇帝的旁系叔伯兄弟之子孙。)&
《钦定八旗满州氏族通谱》八十卷()()()()()
【图片说明:欽定八旗氏族通譜輯要,乾隆五十七年武英殿刊本】&
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
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 配偶、藏地、功绩等。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 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 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 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B]以上四种家谱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运用,总之,家谱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敦宗睦族&&忠诚为人做实事&弘扬祖德&&和谐网络兴家园
关于家谱编辑格式的诸多内容供大家参考:&&&&&一、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二、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三、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四、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五、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六、像赞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七、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八、族规家法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 、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九、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十、五服图 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敦宗睦族&&忠诚为人做实事&弘扬祖德&&和谐网络兴家园&&
中国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家谱基本知识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是“明血统、防乱宗”的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大多是前代皇帝或名人为本家族的题辞,放在显著位置,目的是以此炫耀家世。
按次序编排以供查考的图书或篇章的名目。目录是书籍的必备工具,可以方便人们对书籍内容的查找和了解。
&&&&有自序和他序的区别,其内容为叙述修撰缘起,修谱目的,本谱的修撰历史、过程与内容大要,修谱的人员构成,修订年月,家族的渊源传承和迁徙经过,郡望,以往历次修谱情况以及对谱学理论的认识等,作用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后能敬祖向善。如果本谱是续修之作,那么,除收载新写的序外,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一并收入,对于续修次数多的家谱,有时新旧序能多达数十篇。此外,为了增光族望,还会专请当代名人作序,并将以往名人为列谱所作的序也依时代先后排列收载。
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纂修原则与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本谱中各类目的立类理由,适用范围,各种可入谱和不可入谱人物的标准,以及诸如如何避讳等行文要求,中心是强调家族血缘的重要性和谱书记述的真实性,内容较丰富。
也称告身、诏敕、赐谕、公文,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员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和封赠文字,包括各种敕书、诏命、御制碑文等,有的还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员为本家族题写的各种匾额,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明祖德。
七、世系图
也有家谱称世序、世系考、传实、行实、世录,是对世系表的解释,即记录一个人生、老、病、死、葬的简历,内容包括父名、排行、名、字、号、生卒年月日时、享年、官职、功名、德行、葬地、葬向、妻妾的生卒年月日时、封诏、岳家、子女、女嫁之人,有无富贵外孙等,特别重生死、血统。
八、先祖像及赞
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
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
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宗祠祭典代表着宗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十一、艺文
艺文是指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文化、史料---,各式文章等。
十二、杂记
其他类不收或遗漏的均在此处叙述,大多为本家族的一些专门资料,如男女高年、争讼。田产、茔地的契约、合约、合同、诉讼文书等,范围很广、很杂。
十三、大事记
将该家族及所属支系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范围内,所产生的有重大意义、重要影响和历史价值的事件,撰写成条目,按时序排列,简明扼要记载于家谱之中,让人们读后对该家族的兴衰起伏和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十四、历届修谱名目
介绍历届修谱的详细情况:修谱人、时间、地点、过程等。
十五、领谱字号
领谱字号,记载家谱的编号、印谱总数、分发各房谱数及领取人名。
十六、捐赠名目
详细记录捐赠人以及捐赠的款物,以表彰其功德。
十七、后记
家谱后记主要说明这次家谱编纂的经过、内容、有补充的或遗漏的问题,还有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方面、那些人的支持帮助,也可提出通过这次家谱编纂引人深思的看法,让后人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馆藏&1452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家谱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