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总设计师火箭重量

长征五号首发成功! 更胖更强的大火箭
您所在的位置:
&&剪报选辑
长征五号首发成功!&更胖更强的大火箭
&浏览次数:&&文章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获得圆满成功
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火箭发射瞬间 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慧敏摄
&&   中国经济网文昌11月3日讯 记者佘惠敏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长征五号是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型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基本型,火箭采用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长征五号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实现了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实现了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研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牵头组织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遵循&发展航天、运载先行&,&运载发展、动力先行&的理念,2000年,我国先行启动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研制攻关,其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支撑了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新型运载火箭研制并首飞成功。
   此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的是由远征二号上面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组成的载荷组合体。远征二号上面级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变轨能力最强的液体动力上面级,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组合使用后,可有效提升一箭多星发射并直接入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实践十七号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新技术验证卫星。卫星入轨后,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将开展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业务,并择机开展空间碎片观测、新型电源、电推进等多项新技术验证工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首次使用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成功实施发射。文昌发射场是我国第一个滨海航天发射场,具有纬度低、发射效率高、射向宽、运输便捷等优势,能够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飞行控制中心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承担,全程负责对火箭基础级、上面级进行跟踪测量,以及载荷在轨测试和长期管理。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8次发射。
&&&&&&&&&&&&& 长征五号发射升空 快速看懂更&胖&更强的大火箭
&&&&&&&&&&&&&&&&&&&&&&&&&&&&& 日&&&&&&来源:国际在线& 易成晨
&&&&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易成晨) 11月3日晚上20:43,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小伙伴们对它还不了解?没关系!咱们简化长文只看数据,带你快速搞懂这个厉害的大家伙!
 在文昌发射场的长征五号。图自:中国军网
 &  更&胖&更强
 &&  1、长征五号火箭作为一个系列,有6种构型。
 &&  2、粗:长征五号火箭的芯级,也就是中间的主体部分直径达5米,因此得名&胖五&,而长征二、三、四号芯级直径多为2.25米和3.35米。
 &&  3、冷:作为我国运载火箭研制历史上头一次,长征五号火箭芯级发动机采用液氧+液氢作为燃料,因此温度超低,其中液氢温度低至-253℃,液氧温度为-183℃,号称&冰箭&。而长征二、三、四号火箭采用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燃料为常温。
 &&  4、重:长征五号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比家族中第二重的长征七号还要重200多吨。
  && 5、强:长征五号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可达到25吨级,高轨道运载能力14吨级。相当于可将16辆小汽车送上天。而长征二、三、四号火箭低轨道运载能力没有超过10吨的。
 &&  6、环保:由于采用液氧+液氢燃料,因此不仅燃料本身无毒,而且燃烧产物也只是水,环保无污染。而长征二、三、四号火箭采用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燃料均有剧毒。
 &&  7、两种发动机: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8台,该发动机环保经济可靠耐用,性能高出现役主力发动机数倍;推力为5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4台,是中国推力最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这两型发动机系专门研制。
   责任重大
   长征五号之所以被研制出来,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长征家族成员在面对未来航天重担力不从心的问题。因此,作为长征家族勇挑重任的&大块头&,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的实施都要靠它了。
 &&  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空;
 &&  2017年前后,探月工程三期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绕月返回飞行;
   预计2018年,嫦娥四号将实现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测,如果成功,中国将成为到达月球背面的第一个国家;
 &&  2018年前后,中国空间站试验性核心舱发射;
 &&  2020年,火星探测计划启动,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将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后,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到2020年左右,中国自己的独立空间站&天宫&将建成;
   力争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系统,完成长征八号的研制并实现其首飞,突破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关键技术;
   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 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预计年前后,重型火箭实现首飞&&
   火箭之外
   事实上除了长征五号火箭本身光芒耀眼之外,长征五号还推动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和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长征五号等大火箭未来都将从这里飞往太空。
   长征五号还促进了我国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我国航天运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告合作:
||||||||||||||||||||||||||
制图/杨芳芳
长征五号昨晚首发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枚直径5米的大火箭。
大块头&胖五&也有大智慧
它的运载能力是现役火箭的3倍,燃料箱内壁最薄只3毫米&&
长征五号昨晚发射成功
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昨天20时43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这次发射任务主要是检验长征五号设计的正确性、飞行的可靠性,以及发射场和火箭之间的匹配性,并且将&实践十七号卫星&和&远征二号上面级&组成的载荷组合体送入预定轨道。
我国以后&奔月&&探火&都要靠长征五号了。这枚被称为&胖五&的大火箭从总装测试到发射前都受到不少人的关注。那么它的&魅力&在哪儿?这枚大火箭究竟有何与众不同?
【个头大】
&胖五&三围
身高:57米 体重:870吨 腰围:5米
&腰围&从3.35米到5米
我国用了10年时间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胖五&的大块头了。长征五号的身高相当于20层楼那么高,而且它是我国首次采用5米直径的箭体结构。
1.65米的宽度,成年人只需一两步就能走完。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将芯级直径从3.35米变为5米,却用了整整10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介绍:&不要小看这个箭体结构,从3.35米到5米的跨度,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不是一个简单的放大。&
之所以在文昌发射
个头大也是原因之一
&胖五&生产完毕,从天津港登上运输船,途经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琼州海峡,航行1800海里,到达海南清澜港西码头。因为铁路隧道直径不足,海运成了运输的最好选择,这也是将发射地定位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原因之一。
【力气大】
近地轨道运力25吨 是现役火箭的3倍
&胖五&不仅拥有引人注目的巨大外形,它的&力气&也是远超&长征&家族的其他成员。长征五号全箭起飞推力106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4吨,比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了2倍以上。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这个推力相当于可以一次性将16辆小轿车送入太空。
相当于把黄浦江的水 抽到青藏高原
&胖五&的大推力源于它的12颗&大心脏&&&8台全新研制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和4台氢氧发动机。这种新型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相关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产生的最高压强达500个大气压,相当于把上海黄浦江的水抽到5000米高度的青藏高原。
我国研制液氧煤油发动机的道路非常曲折。发动机样机在研制出来后连着4次试车都失败了,其中两次启动爆炸,两次燃气系统烧毁。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副院长周利民说,怕什么来什么,很多人做梦都梦到爆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创新大】
新技术比例接近100%
长征五号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箭采用了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新技术比例几乎达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长征五号虽然采用全新技术,研制复杂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型号的长征系列火箭,但它的设计可靠性却高达0.98,而我国现役火箭设计可靠性最高的是0.97。
燃料箱内壁最薄3毫米
火箭每减少3公斤的自重,就能增加1公斤的运载能力。为了给这个&大胖墩&减肥,长征五号的燃料箱采用2219铝合金材料,这是美国土星五号火箭到航天飞机,苏联能源火箭和欧盟、日本新一代运载火箭广泛使用的材料。长征五号燃料箱的内壁最薄的地方只有3毫米。如果等比例缩放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鸡蛋的话,这个鸡蛋壳的厚度只有正常鸡蛋壳的十万分之四。
(据新华社电、央视、《广州日报》等)
【责任编辑:张怡 】
热门点击排行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6 (广告)
联系信箱:
邮编:450016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长征五号惊艳亮相太空细数“胖五”十宗“最”
日21:34&&来源:
人民网文昌11月3日电(赵竹青)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3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奠基之作,长征五号有着以下十宗“最”。
航天人俗称长征五号为“大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研制的起飞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大型运载火箭,它的能力和国外现在主流大型运载火箭是相当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外形巨大,立起来有20层楼高,箭体直径达5米,而目前我国现役火箭箭体直径最大的只有3.35米。
长征五号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运载能力,比现役长征三号乙火箭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长征五号大幅提升了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把中国火箭送入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世界主流火箭阵营。中国未来的载人空间站、探月工程三期、以及火星探测,都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大火箭离不开大推力。要托举这么重的大家伙,需要大推力发动机。我国现役火箭发动机单台推力最大只有70吨左右,远远不够。经过15年不懈攻关。8台全新研制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被装配在四个助推器上,4台全新研制的氢氧发动机在一级和二级火箭上各装配了两台。长征五号全箭起飞时总推力达1060吨,主要来自8台液氧煤油发动机。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专家做了个比喻,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产生的最高压强达500个大气压,相当于把上海黄浦江的水打到5000米高度的青藏高原。
长征五号采用无毒无污染的零下183℃的液氧和零下253℃的液氢作为推进剂,因此,它还有个形象的称谓,叫“冰箭”。这些超低温的液态推进剂就分别贮藏在巨大的箭体贮箱之中,通过内部加压输送给发动机。
推进剂贮箱直径达5米,为减轻重量,箱体最薄的地方只有几毫米。研制这样直径的薄壁低温贮箱,对于中国航天人也是第一次,而且采用的铝合金材料也是全新的,这意味着以往小直径低温贮箱的研制经验无法复制。研制团队经过三年反复试验攻关,通过改善受力设计和焊接工艺的综合办法攻克了储箱焊缝裂纹的工艺难题。2015年4月,改进后的长征五号所有的低温推进剂贮箱都经过了压力考核,而且强度比原来提高了60%。
和以往长征系列火箭相比,长征五号外形设计突出改变是整流罩采用了特别设计的冯卡门曲线外形,四个助推器头部都采用了斜头锥造型,这些设计不仅美观,更是为减少空气阻力,让火箭获得更大运载能力。
长征五号虽然采用全新技术,研制复杂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型号的长征系列火箭,但它的设计可靠性却是最高的。我国现役火箭设计可靠性最高的是0.97,而长征五号设计可靠性达到了0.98。为达到0.98的高可靠性,长征五号的核心控制仪器普遍采用了三取二的冗余技术。所谓三冗余,通俗地讲就是有三个同样的仪器互为备份。
火箭研制是一个高风险事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不仅块头大,而且技术新,这意味着它比以往任何一个型号长征火箭都要复杂。以往长征火箭使用零部件最多几万个,而长征五号使用零部件达十几万个。它的设计量是以往火箭的3.5倍以上。为应对这个新挑战,长征五号采用了全新全数字化三维设计方法,细到每一个螺钉的大小和位置都能一目了然。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2006年国家正式批准立项研制,可谓十年磨一“箭”。如果再追溯到设计思路的提出,更是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
和以往火箭相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一枚全新研制的火箭,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箭采用了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新技术比例高。而国际上研制新型火箭,包括卫星飞船,采用新技术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0%。
十年的研制,无数次试验失败和攻关,迎来的是中国火箭技术的巨大跨越。长征五号的研制不仅标志着长征系列火箭的升级换代,而且带动了整个研制平台和产业链的更新。
(责编:孙竞、贺迎春)
推荐阅读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2025年左右建成航天强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诞生。经过60年发展,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并正在向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行。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年纪念日前夕,人民网记者专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
2016年9月“科学”流言榜:无籽葡萄抹了避孕药9月“科学”流言榜今天发布,无籽葡萄抹了避孕药、地铁安检后的食品不能吃等十条“科学流言”入榜。流言:时下正值吃葡萄的时节,但近日一段视频在微博、微信上大量传播,让不少人“望葡萄却步”。视频中,一位“果农”模样的男子一边搬运葡萄,一边和拍摄者对话,称无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药的”。真相:避孕药只有在进入人体后才能被人的响应识别机制所识别……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北京时间今天20:43分,我国目前起飞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号于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
  长5为啥这么受关注?
因为它大呀!
先甩图来给大家看看
  △来源:视觉中国
起飞推力超1000吨
还是没概念?
那来张对比的!
同比例下,长征5号5米+4*3.35米的体积绝对是敖立群箭!
  从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至今,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237次发射,发射成功率高达97%左右。从国际上来看,从1957年到2015年,全球共发射5400多次,平均发射成功率是91.5%。
  如果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比作一个大家族,现在其家庭成员已经有17个了,实现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运载能力覆盖高、中、低各种轨道,能够满足不同载荷的发射要求。
  听说它有还几个外号?
  现在的航天工程师也是rio时尚
  给大火箭起了不少昵称
  胖,大家从上面的图上都看出来了吧?
  不但胖而且壮呢!
  长征五号具有25吨的运载能力,可以同时将16辆小轿车送入太空,坚韧不拔的“胖五”却比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2.5倍以上,还能够与其他家族新成员共享其研制过程中产生的创新成果。
  我国未来航天工程计划中20吨左右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大型空间望远镜、返回式月球探测器、深空探测器、超重型应用卫星等发射任务,对长征五号来说都不在话下。
  大家一定记得前不久发射的长征7号
  怎么5号比7号还晚呢?
  日7时01分,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日20时00分07秒,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发射。
  哪怕不算前20年的研制期,仅仅是立项后的砺“箭”,“胖五”就花了10年时间。按说在新一代成员里,“老大哥”“胖五”是最先启动研制的,但是却比长征六号和长征七号这些“兄弟们”更晚“成家立业”,足见其难度之大、风险之高。
  跟5好有缘分啊
  在人类太空发展史上,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火箭,小到简单的探空火箭,只有几千克,大到3000多吨的“土星五号”。在这些火箭之中,尤其是“大火箭”之中,中国的“长征五号”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和什么样的位置?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来个排名,让各位朋友能简单直观的看看,中国值得骄傲同时也必须保持清醒的科技水平。
  第十名: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
  “联盟”火箭属于捆绑式两级运载火箭
  高度:45.6米
  直径:10.3米
  总重:303吨
  低地轨道有效载荷:6.85吨
  借助苏联时期的余威的这款低成本,相对高效率的“大火箭”。是“大火箭”中的常青树。虽然推力相对其他“大火箭”较小,完美的发射纪录也在2000年之后“金身告破”。但在当今国际卫星及航天飞船发射应用中,作为“低质低价”的典型,联盟仍旧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第九名:中国长征2F运载火箭
  简称“长二捆”的这款火箭属于捆绑式两级运载火箭
  直径:3.35米
  高度:58.34米
  总重:493吨
  低地轨道有效载荷:8.6吨
  “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的运载工具。应用了中国航天火箭发射的成熟技术,保证了“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百分之百的成功率。1999年服役至今,所有发射全部圆满成功。低地轨道有效载荷比联盟火箭高出了近50%,但实际造价低于联盟火箭。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推重比和有效载荷比上,”长二捆“比联盟还是低了一些。毕竟,中国的航天发射最重视“安全稳妥”应用大量成熟技术的“长二捆”在技术突破上比较保守。
  第八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作为“长二捆”的后续型号,“长七”也是一款捆绑式两级半运载火箭
  直径:3.35米
  高度:53.1米
  总重:594吨
  低地轨道有效载荷:不低于14.5吨
  与追求“安全稳妥”的“长二捆”不同,“长七”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这使得其有效载荷几乎比“长二捆”翻了一倍,而总重只增加了不到20%,同时,这款日才首次应用的“大火箭”也因为先进技术的应用而存在“技术不够成熟”的问题。但至少从目前的应用来看,这款未来的中国航天“主力箭”可靠性还是和其前辈一样,一如既往的处于全世界领先水平。
  第七名:日本H-2B运载火箭
  该火箭与“长七”同属捆绑式两级运载火箭
  直径:4米
  高度:49米
  总重:531吨
  低地轨道载荷:约16.5吨
  不可否认,这款日首发的日本火箭,和“长七”相比,还是有很多账面上的优势的,重量比“长七”低了约10%,低地轨道有效载荷却高了约20%,当然,这些优势是在牺牲了部分可靠性的前提下才产生的,毕竟,这款火箭目前还没有载人航天或用于科研发射的任务,只是用于运送国际空间站补给品的货运运载工具。
  第六名:阿丽亚娜5EAC
  捆绑式两级运载火箭
  直径:5.4米
  高度:59 米
  总重:777吨
  低地轨道有效载荷:21吨
  不管是总重、推力、效率还是有效载荷,“阿五”都不如“长七”,而且“阿五”目前的38次飞行中,有4次失败,失败率超过10%,但是“阿五”毕竟已经有过近40次的发射“经验”,而且八年前就已经投入现役。所以位列“长七”之前,当然,这个位置“阿五”做不了几天了。
  第五名:中国长征5号
  结构类型同为捆绑式两级型
  直径:5米
  高度:56.79米
  总重:867吨
  低地轨道有效载荷:26吨以上
  终于到了“长征五号”了,本来这款尚未投入现役的火箭不应该位列于此排名中,但毕竟即将发射,而且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在重量提升了25%的前提下,载重量再次几乎翻倍。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的火箭不是不能更先进,更高效,只不过受制于经济水平、运输条件和发射场地才看起来效率较低。虽然“长五”载重量相比排名更靠前的火箭还有差距,但中国航天研究人员已经表明,“长五”还是有过渡性的“大火箭”未来,中国也会有自己的“土星五号”(土星五号是个啥?各位往后看)
  第四名:美国德尔塔4重型
  捆绑式两级重型运载火箭
  直径:5米
  高度:71.6 米
  总重:733吨
  低地轨道有效载荷:28.790吨
  真正该找差距的时候终于来了。2004年就已经投入现役的“德尔塔4”重型火箭不仅有最高达28.790吨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而且账面数字中,还能把11吨的有效载荷送上月球,让8.8吨的有效载荷登陆火星。当然,这种牛皮美国还是可以吹一吹的,毕竟只有载人登月的时候才会用到10吨级别的月面有效载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德4”体现了美国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中国在12年后的今天,仍旧需要奋力追赶。
  第三名:苏联N1登月运载火箭
  这个大块头是“五级重型运载火箭”
  直径:17米
  高度:105 米
  总重:2735吨
  低地轨道有效载荷:75吨
  时至今日,参与这款火箭研究的老研究员们仍旧认为它是苏联的“土星五号”(又是“土星五号”),老研究员们始终认为,是美国间谍的破坏才使得这款优秀的火箭最终所有四次发射全部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N1”虽然拥有账面数字上惊人的推力和有效载荷,但始终没有真正飞出大气层过。位列于此只是对那个人类在竞争环境下努力奔向更远高空努力的一种怀念。
  第二名:俄能源运载火箭
  捆绑式单级重型运载火箭
  高度:60米
  质量:2400吨
  低地轨道有效载荷:105吨
  能源号火箭是苏联航天科技水平的典型代表。其在近30年前仅有的两次发射和唯一一次成功发射即创造了保持至今的最大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纪录。这是绝对实力的象征,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团结稳定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1988年,该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后,因为国家动乱和政治剧变,这款先进而高效的火箭最终夭折。伴随它一起夭折的还有领先美国技术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当然,如此先进的科技不可能真正随着苏联的消失而完全消失,能源-暴风雪计划给后续的人类航天事业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RD-170系列发动机和天顶号运载火箭。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团结稳定繁荣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第一名:美国土星5号运载火箭
  三级液体燃料重型运载火箭
  高度:110.6米
  直径:10.1米
  质量:3039吨
  低地轨道有效载荷:119吨
  首先说明一下虽然理论上,“土星五号”有超过119吨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但“土五”并没有执行过近地轨道发射任务。它所有的光辉业绩都在人类的“一大步”阿波罗登月计划上。这款高达110米的巨型运载火箭13次发射全部圆满成功。而且,这是在1967年-1973年,也就是40多年前完成的。至今,除了从来没成功过的“N1”和只完成过一次基本成功发射的“能源”外,没有哪一款火箭哪怕是接近“土星五号”创造的纪录。而未来,恐怕除了中国之外,也只有美国人自己才能打破这一纪录了,而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的来说,“大火箭”的前三名实际上都已经“废了”。苏联的两款都没有真正问世,而“土五”虽然丢失图纸被证明是假新闻,但美国目前已经没有该火箭的生产线,也没有足够的财力重建生产线。一项稳健务实的中国航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给实现更多:更高、更快、更强的突破。
燃料沸点-252℃超低温
  长征五号巨大的推进力来源于其底部动力强大的两款发动机――YF-77和YF-100。YF系列火箭发动机是中国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发的火箭液态发动机系列,YF取自液态和发动机第一字的首字母。
  长征五号“三模块”构造
  YF系列火箭发动机是中国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发的火箭液态发动机系列,YF取自液态和发动机第一字的首字母。
  YF-77火箭发动机为长征五号芯一级研制的燃气发生器循环大推力氢氧发动机。
  1.高能,单位质量的液氧液氢反应放出的能量高于一般火箭推进剂;
  2.零污染,氢氧燃烧产生的唯一物质是水,和推进剂一样都不是有毒有害物质;
  3.推进剂超低温,液氢的沸点为-252℃,这样的低温给发动机工作带来挑战;
  4.大推力,是中国推力最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
  YF-77火箭发动机
  YF-100火箭发动机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代120吨级高压补燃(又称分级燃烧循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YF-100火箭发动机可以产生高达500个大气压的压强。
  相当于把上海黄浦江的水抽到5000多米高的青藏高原。
  YF-100性能达到了国际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先进水平,具备诸多优点:
  1.没有污染,液氧和煤油都是环保燃料,而且易于存贮和运输;
  2.经济,推进剂比常规发动机的便宜60%;
  3.可靠性高;
  4.推力大,研制成功即成为中国推力最大的液体推进剂发动机;
  5.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压补燃循环系统;
  6.性能高,在最高压力、涡轮功率、推进剂流量等设计参数上,比中国现役主力发动机高出数倍;
  7.可重复使用,在台架试验阶段可以进行多次试车,而且试车后仍可用于发射,不必每次测试都报废一台昂贵的发动机。
  YF-100火箭发动机
  “胖五”用到的推力大、比冲高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曾被外国专家认为“(中国)能设计出来,也不可能制造出来”,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各个不同构型火箭共用的基础动力装置,在之前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中,都有过出色表现。
  本文转载自《航空知识》微信公众号
  十大热门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号:cpsjournals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五号发射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