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鹤的特征和狗的形态特征作比喻,形成的成语

[转载]当代吉祥画派创造者陈九怪【祥鹤】欣赏
丹顶鹤的文化现象(一)
<font COLOR="#10-09-08
中国的鹤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中华民族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体育等多个文化领域,创造了灿烂的鹤文化。丹顶鹤的文化现象不仅渗透到了众多的文化领域,而且涵盖了华夏各类人群,丹顶鹤成为人们吉祥幸福、健康长寿、爱情忠贞的象征。齐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故乡,挖掘鹤文化、发展鹤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报今日全文刊发原省政协主席、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马国良撰写的《丹顶鹤的文化现象》一文,为我们挖掘鹤文化提供参考。
中国是世界上丹顶鹤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的约2400多只丹顶鹤中,按越冬地统计,仅在江苏省盐城市越冬的就达1200多只,占了一半;按繁殖地统计,仅在黑龙江省各湿地繁殖的就有500多只,占1/5以上。中国也是鹤文化最丰富、最久远的国家。在有实物和文字可以证明的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体育等多个文化领域,创造了灿烂的鹤文化。有的学者甚至把丹顶鹤称为“文化鸟”。
一、丹顶鹤文化现象产生的美学基础
丹顶鹤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鸟",一个重要原因是丹顶鹤审美形态的感染力极强。丹顶鹤的色彩构成非常独特,整个身躯以白色为基调,二、三级飞羽和颈部为黑色,头冠鲜红凝重。这种白、黑、红的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白色是光谱中全部色彩的总和,可以称为万色之源。白色固有的一尘不染的品貌特质,常使人们从中体会到纯洁、神圣、光明、洁净、正直、坦率、缈缈的思想启迪。黑色则是无光时让人产生的一种色彩感觉。黑色常呈现出力量、永恒、刚正、神秘、高贵、坚强的意味。在全部色彩中,黑色与白色是反差效果最强烈的色彩对比,黑白两极色集中在丹顶鹤的身上,会使人联想到太极图中阴阳鱼黑白色彩对比所昭示的阴阳、虚实、无有、负正的对立意念,给人以神秘感和强烈锐利的美的冲击力。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波的波长最长,属于积极的、扩张的、外向的暖调区域颜色,是品质最纯粹、个性最鲜明的三原色之一。红色对人眼刺激效用最显著,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最容易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常向人们传递出热烈、吉祥、兴奋、激情、绝艳、长寿的心理信息。丹顶鹤头冠上的这一点红,使它身上的整个色彩活跃起来,给人以鲜活的美感。在这里顺便为丹顶鹤澄清一个误解。传说中有一种叫鹤顶红的毒药能害人于死地。许多人认为这是用丹顶鹤的红冠的血制作的。实际上,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明确记载“鹤血气味咸平无毒”。科学的化验也证明,鹤的红冠及里面的血都没有毒。人们所说的鹤顶红,实际是用与鹤无关的砒霜等药材配制而成的毒药,因其颜色鲜红如鹤顶而命名。丹顶鹤的造型体现出“S”型的曲线美。“s”型曲线是最富有魅力的曲线。丹顶鹤线条柔和流畅的身体,长嘴、长颈、长身、长腿,给人以优雅、高贵的感觉。鹤站立时,黑翅垂于尾部,从头部到尾部呈现出红、白、黑、白、黑起伏的节奏感。丹顶鹤的静态美,有力地激发了文人们的创作灵感,他们把丹顶比做红日,把白羽比做雪和玉,甚至连咳嗽吐出的都是珍珠。“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刘禹锡《鹤叹》)、“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二首》)、“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杜牧《鹤》)、“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鲍照《鹤舞赋》)、“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郑谷《鹤》)、“丹砂结顶煜有辉,咳吐璀错生珠玑”(刘伯温《云鹤篇赠詹冈》)、“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谢缙《题松竹白鹤图》)。
鹤行走时,细腿高抬,挺胸昂首,迈着“矩步”,从不萎萎缩缩,徐缓而高雅,有一种“绅士”风度,透着阳刚之气。诗人们写道:“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张籍《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刘禹锡《鹤叹》)、“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风前雪翅开”(韦庄《失鹤》)。
丹顶鹤有着阔而长的翅膀,它的体长15O厘米左右,而翼展最长可达25O厘米,多于身长100厘米。飞翔时,展开黑白相间的长翅,伸直头颈和双腿,“十”字般的曲线造型显露出秀逸、潇洒,给人一种直冲云霄、奋发向上的感受。这时你会看到鹤的尾部是白色的,有些美术作品把飞翔时的鹤的尾部画成黑色,也是不对的。诗人们写鹤的飞,凌霄直上,翱翔万里。“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张九龄《羡鹤》)、“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李峤《鹤》)、“匝日域以回鹜,穷天步而高寻”(鲍照《鹤舞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东游扶桑略西极,上下九天仅咫尺”(谢缙《题松竹鹤图》)、“分飞共所从,六翮势摧风”(杜牧《别鹤》)、“苍波万里茫茫去,驾风鞭霆卷云路”、“四海明月五湖风,飞冲直上凌虚空”(友鹤仙《友鹤吟》)。
丹顶鹤的发音器官极为奇特。左右两条支气管已全部转化为鸣管,呈前宽后窄的梯形,内侧壁全为薄膜,鸣管后端直接进入肺部,长度一米多,因而鹤的鸣叫嘹亮高亢,深远而清响,正如诗人们写的“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孟郊《晓鹤》)、“闲整素仪三岛近,回飘清唳九霄闻”(李绅《忆放鹤》)、“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元稹《和乐天感鹤》)、“清音迎晓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鹤》)、“清响彻云霄,万籁悉以屏”(于谦《夜闻鹤唳有感》)。
丹顶鹤的舞真是众变繁姿,气象万千。表达“爱情”时舞,相耳嬉戏时舞,驱赶入侵者时也舞。时而跳跃,时而展翅,时而昂首,时而翘尾,时而独舞,时而对舞,真是美不胜收。这就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他们写道:“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刘禹锡《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惊身蓬集,矫翅雪飞”(鲍照《舞鹤赋》)、“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李绅《忆放鹤》)。
丹顶鹤这种美的感染力,无论从色彩的协调、造型的和谐,还是运动的健美、内在的神韵上,都达到了柔性美与刚性美的统一、动态美与静态美的统一、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优美与壮美的统一,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并从中悟出许多哲理,可以说,达到了美学家称道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形态。
丹顶鹤高雅、俊秀的形态和飘逸、灵性的神态,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和丰富的创作源泉,这是人们赋予它深厚文化内涵的美学基础。
二、丹顶鹤文化现象的演变轨迹
鹤文化横亘古今,源远流长。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鹤算起,已有3200多年。在这久远的历史演变中,鹤文化经久不衰,大体经历了三个变化过程。
<font COLOR="#.由自然物到人格化的演变。从有文字记载看,25O0多年前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充分体现了这个变化。《小雅*鹤鸣》中写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毛诗序》认为是“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此诗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把在沼泽地里鸣叫的鹤比作民间未仕的贤人,劝周宣王把这些人才招致为国所用。有人把这首诗叫作“招隐诗”。《诗经》3O5篇诗分《风》、《雅》、《颂》三类。《小雅》中的诗多用在朝会和贵族社会的各种典礼和宴会之上,其中有一部分是士大夫和贵族下层写的一些讽谏怨刺之作。此诗应该写于公元前827年至782年周宣王在位期间,这是周朝的中兴时期,正需要广求人才来扶持朝廷,因此,把《鹤鸣》列为“招隐诗”是有道理的。此后,把皇帝招聘贤能之士的诏书称为“鹤板”,鹤板上的字体称为“鹤书”。《易经》也把鹤拟人化了。《周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意思是,鹤在背阴的地方鸣叫,不炫耀自己。后人将这个意义引申,把注重自身修养高雅的人叫做“鹤鸣之士”,这已成为一个典故。接着说小鹤由于受到感染,也应和鸣叫。由鹤的和鸣情景触发,联想到朋友之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和谐关系,于是说“我有一杯美酒,我愿与你同享”。用鹤来比喻高雅的人和人们之间的友情,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
<font COLOR="#.由人格化向神化的演变。鹤的神化成为主流看法,大致在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期间(公元25—589年)。这个时期,有两个因素对于促进这种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东汉崇尚“黄老道家”促成了道教的诞生。汉统一中国后,道家借黄帝、老子的名义,吸收阴阳家的思想,形成了新道家学派,即黄老道家。到东汉时,黄老道家已演变成偏重个人养生成仙的学说。东汉统治者中,不少人喜好黄老养生术,把黄帝、老子作为神仙祭祀。老子被神化为生成天地万物的最高神灵,即“太上老君”。上有所好,下必甚之,黄老道学在东汉兴盛起来。由道家发展成为道教,成立教团组织,创始人是1900年前的张道陵(公元34—156年)。他说太上道君(即老子)降临,授他“天师”称号,创立了五斗米道。他学道的地方就是鹤鸣山,这里还有待鹤轩、听鹤亭等建筑。道教著作《云笈七签》中说张道陵可骑鹤往来。佛教是修来世,而道教是修今生。道教认为人这个生命,经过修炼,灵魂和肉体可以升天,长生不死,从而达到神仙的境界,“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道教抓住鹤的长寿和高飞这两个特性,加以引申,认为鹤既是仙人的坐骑,又是仙人的化身,因而,称之为仙禽、仙骥、仙客、仙子、仙羽、蓬莱羽士。《丘浮公相鹤经》中说鹤“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这种看法,在一些文人的作品中也有反映。王粲《白鹤赋》说:“白翎秉灵龟之修寿,资仪凤之纯精。”鲍照《舞鹤赋》:“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并说鹤“朝戏于芝田,夕饮于瑶池”。诗中的“芝田”传为神仙种灵芝草的地方,“瑶池”是古代神话中西王母的居住地。以后历朝历代的文人多认为鹤是仙禽。薛能《答贾支使寄鹤》:“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清冥。”徐夤《鹤》:“要伴神仙归碧落,岂随龟雁住方塘。三山顶上无人处,琼树堪巢不死乡。”诗中的“三山”、“琼树”都说的是仙境。李九龄《鹤》:“天上瑶池覆五云,玉麟金凤好为群。不须更饮人间水,直是清流也汗君。”朱熹《孤鹤思太清》:“夭矫千年质,飘摇万里情。”王沂《鹤野为述律存道赋》:“常为仙人驾,云上乘刚风。”宋朝史浩词《永龙吟·洞天》:“结丹成九彩,飘然驾鹤,却游三岛”。这里的“三岛”是传说中的仙山。元朝马致远《西华山陈抟高卧》杂剧:“惊的那下三山鹤梦翱翔”,用“鹤梦”表示仙梦。刘伯温《云鹤篇赋詹冈》:“层城十二身所依,千年伐毛一度归。”诗中的“层城”,指天庭,是传说中天帝的住所。“伐毛”的典故是活了几千年的黄眉翁说自己“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喻长寿。道教传说中的一些神仙,也同鹤有关。2300多年前的伟大诗人屈原在《楚辞》中说:“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杜甫在《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中说“王乔鹤不群”。这个王乔就是道教中的一位仙人。王乔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列仙传》说,太子晋喜欢吹笙作凤凰鸣,仙人丘浮公接他上嵩山学道。30年后王乔见柏良说:“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然乘鹤驻山头,挥手向众人招示,数日乘鹤飞天而去。丁令威也是道教中的仙人。他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后化为白鹤飞回故乡,站立在华表上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旧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终南山鹤岭修道成仙,是鹤的化身,蓝采和成仙驾鹤升天。《云笈七签》说,许多道士成仙时,都有群鹤在空中飞翔。钟离权、吕洞宾、丘处机等仙人道士的诗集名为《鸣鹤余音》。道观供奉神仙的帐子上绣着飞翔的鹤,名为“云龙鹤幡”。忏衣(高功法师礼经拜时穿的法衣)、法衣、高功绛衣(高功法师做法时穿的法衣)都绣有丹顶鹤。道士作法与鹤的行走姿态相似,陈子(鹤)说“鹤雌雄相随,如道步斗”,“仙家召鹤,每焚真香即至。”道士称为羽士,道士的服装称为“鹤氅”,道士得道成仙称为“羽化”,人们称赞道士为“仙风鹤骨”。古代道观养鹤成为“时尚”,形容道观:“看院只留双白鹤,入门唯见一青松。”人们把羽人升天的神往倾注到鹤的身上,丹顶鹤飘然飞去,人们也产生了飘飘欲仙之感。这种精神上的追求,使丹顶鹤成了道教的图腾”。
二是魏晋南北朝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学取代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形成了玄学思潮。特别是东晋,玄学流行了约100年。士人们喜欢高谈老庄本体论和人生哲学,随之以表现老庄哲理为内容的玄言诗占据了诗坛统治地位。代表性人物郭璞写了《游仙》诗十四首,他把隐逸和乞求登仙合为一体,常常写到鹤。在《游仙》诗中写道:“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左挹浮丘袖,右推洪崖肩。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意思是与赤松子(传说张良在张家界跟赤松子学道成仙)、浮丘公、洪崖等仙人一起乘云驾鹤,挹袖拍肩,达到龟鹤千年之寿。阮籍以《庄子·逍遥游》的思想为内容,写了许多神游诗,达到了清虚廖廓、神物来集、飘繇恍惚、冰心玉质的天上境界。他的诗中,有时直接写《庄子·逍遥游》里的大鹏,有时则把逍遥游的形象写成玄鹤。如《咏杯》之二十一:“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声哀。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游,连翩戏中庭。”随着老庄哲学和道教的发展,与之有着不解之缘的鹤也被神化,这在当时盛行的游仙诗中有所体现。何劭在《游仙诗》中也把鹤作为仙人的坐骑,他写道:“迢递陵峻岳,连翩御飞鹤。”“长怀慕仙类,眩然心绵邈。”这个时期也创作了大量的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写了有关鹤的神话传说。有一个故事,写哙参救起了一只受伤的鹤,在治疗好创伤后放走,后来双鹤“各衔明珠以报参焉”。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夕行闻夜鹤》中说:“所望丘浮子,旦夕来相寻。”丘浮子相传为黄帝时的仙人,诗中也是把鹤作为与仙人为伍的禽类写的。实际上,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鹤称为“仙鹤”。把它称为“丹顶鹤”那是近代的事情。
<font COLOR="#.由神化到科学的演变。现代鹤文化的一个质的飞跃是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讴歌鹤、保护鹤。中国古代曾经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但由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限,人口剧增,过度开发,以及后来的工业化,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鹤这个比人类早于几千万年的禽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数量急剧减少,已成为濒危物种。丹顶鹤是大型涉禽,主要生活在湿地。湿地是地球的肾,与海洋、森林共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面积的扩大与缩小,湿地水质的洁净与污染,湿地生物的丰富与贫瘠,都直接影响到鹤的数量增加与减少,也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有的学者把丹顶鹤称为“湿地环境洁净安全、动态变化最敏感和最明显的生物指示者”,也称之为“湿地生物保护的关键种”、“旗舰种”。现代人爱鹤,除了受传统文化影响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认识到了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人类不能与自然规律相对抗,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和自然界包括野生动物必须和谐相处。以破坏自然来满足人类需要必将最终毁灭人类自己。保护丹顶鹤和他们的生存环境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现代的鹤文化,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石上的。我国对丹顶鹤真正科学系统的研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马逸清、李晓民编著的《丹顶鹤研究》,从丹顶鹤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态生理特征、生态与行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集中了当时对丹顶鹤科学研究的成果。我国参加了《国际湿地公约》,全国有21个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其中以丹顶鹤为重要保护对象的就有黑龙江省扎龙、三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区等5个。我国已把丹顶鹤列为一级保护动物。现代鹤文化在扬弃古代鹤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和广泛,几乎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体现在现代各种艺术形式之中。鹤文化进入了摄影界,著名摄影家马毅行创作的《百鹤图》,在实地拍摄的基础上进行电脑加工,创造了一个空灵缥渺的世界,在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得金奖。以爱鹤姑娘徐秀娟为题材创作的电影《一个真实的故事》及歌曲深受人们喜爱。以鹤为题材的邮票、火花成为收藏者的精品。许多企业以鹤命名,许多产品以鹤为商标。扎龙湿地所在齐齐哈尔市称为鹤城,把丹顶鹤作为市鸟。2003年在长沙市举办的全国城市运动会开幕式上,放飞几十只丹顶鹤,引起全场轰动。鹤文化大有方兴未艾之势。可以说,鹤文化发源繁荣于古代,持续发展于现状,还会发扬光大于未来。
三、丹顶鹤文化现象的基本特点
中国有关鹤的文化现象浩瀚、多元而久远,这是任何一个以现实自然物为依托的文化现象所无可比拟的。它的基本特点是:
<font COLOR="#.鹤的文化现象渗透到了众多的文化领域在中国的历史上,鹤给了文人创作的灵感,文人的创作提高了鹤的文化品位。人们歌颂鹤的优美,升华鹤的特性,宣扬鹤的神秘,从而使鹤文化几乎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语言文字的发展,既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鹤的仔细观察和了解,又可以看出对鹤的特性在语言中的恰当运用。中国的文字是象形字,从“鹤”字的产生和演化,反映了人们对鹤的观察过程。古代的“鹤”字,没有“鸟"旁。甲骨文作,《汉简》作。即“隹”是短尾鸟的总名,“冖”表示天宇,在“隹”上加一“冖”,“从隹欲出冖”,表示飞得高而且快。《说文解字》释为“高至也”。这就抓住了鹤高飞的特点。后来,人们在它旁又加上“鸟”,成了现在的“鹤”字。小篆的左半部表现了鹤的丹冠、长嘴,右半部表现了飞翔的姿态。玺文把鹤字写得线条流畅,表现了鹤形态上的曲线美,又写得形似雌雄相依相对,表现了对爱情忠贞的特点。书法是中国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的“鹤”字都写得苍劲有力。宋朝大书法家米芾传世的惟一写在丝织物上的《蜀素帖》,是书法史上很有地位的名帖。帖上写的是他38岁写的《拟古》诗。诗中写道:“龟鹤年齐寿,羽介所记殊。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还说“鹤有冲霄心”。苏俊卿把“竹鹤”两字写得形象生动,是不可多得的力作。在中国的语言中,用鹤的特性非和形态作比喻,形成了许多成语。如:“鹤发童颜”,意思是有鹤洁白羽毛一样的头发,孩童般的容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警世通言》第四十卷:“历年二百,鹤发童颜”。“龟年鹤寿”,表示长寿。唐朝诗人李商隐《祭张书记文》:“神道甚微,无理难究,桂蠹兰败,龟年鹤寿”。“鹤立鸡群”,由鹤的身体修长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鹤知夜半”,由于鹤在夜中鸣叫,用此比喻人有特长。《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鹤长凫短”,用鹤胫表示对待人的长处和短处要顺其自然。《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鹤唳风声”,由于鹤的鸣叫声高,因此,用来比喻听到鹤的叫声都害怕的场景。《孽海花》第二十五回:“我听了这话,心里觉得梦兆不祥,也和理翁的见解一样,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楹联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语言形式。人们从鹤得到启发联想,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楹联。比较有名的如:“虎行雪地梅花五,鹤踏霜田竹叶三”。鹤的后趾已经退化,很短,这是鹤不能在树上站立的原因。有些以“松鹤延年”为题的画,画鹤站在松树上,是不真实的。鹤只有三趾踏地,印在雪地或霜地上呈三枝竹叶形,这反映了人们对鹤的形态特征观察得细腻入微。还有“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既写了鹤的高飞,又赋予鹤以仙气。这些都丰富了我们民族的语言。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看图猜成语云朵下面一只鹤站在水里答案解析
来源:作者:lavay
看图猜成语云朵下面一只鹤站在水里答案解析,在本关我们可以看到一只鹤站在一片白云之下,它的脚下还有水,那么本关答案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一下看图猜成语云朵下面一只鹤站在水里答案解析的内容吧。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多指隐士、道士。比喻闲散安逸不受尘事羁绊的人。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二折:&一生空抱一生愁,千年可有千年寿?则合的蚤回头,和着那闲云野鹤常相守。&
明 张居正 《答棘卿刘小鲁言止剏山胜事书》:&今身覊尘鞅,归期未卜,即使得归,亦不过芒鞋竹杖,与闲云野鹤徜徉於烟霞水石间,何至买山结庐,为 深公 所笑耶。&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那姑娘穿了这一身缟素出来,越发显得如闲云野鹤一般,有个飘然出世光景。&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独有妙玉如闲云野鹤,无拘无束。&成语:一琴一鹤形容什么,以及它的来历 - 第一星座网成语:一琴一鹤形容什么,以及它的来历 20:56:00来源:第一星座网作者:匿名  俗话说:职场如战场。初入社会的我们,还不了解职场的黑暗,不懂得职场的一些套路,以至于我们常常被排挤。正如古代的官场一样凶险,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官场中也有不少为官清廉的人。本期带你来看看成语一琴一鹤的来历。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赵阅道为成都转运史,出行部内,唯携一琴一鹤,坐则看鹤鼓琴。”《宋史·赵拚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琴、鹤:都是旧时文人认为高雅的东西。原指宋朝赵拚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北宋熙宁年间的一个早晨,有个叫赵拚的官吏去蜀地上任。赵拚的行装十分简单,随身只带着一只古琴,还有一只白鹤。(“琴”和“鹤”都是古代文人学士高雅不俗的象征)。古琴放在一只布袋里,而白鹤则放在一只竹篓里,一琴一鹤分两边驮在一匹马上,这就是赵拚的全部行装了。  皇帝宋神宗听说赵拚只带一琴一鹤上任的事后,十分赞赏地对赵拚说:“你能以匹马入蜀上任,只随带一琴一鹤,这实在太好了。希望你到任后,能够精兵简政,不贪财物,就像你的行装一样简单。”你可能也喜欢:星座测算子时23点子23-0丑1-2点寅3-4点卯5-6点辰7-8点巳9-10点午11-12未13-14申15-16酉17-18戌19-20亥21-22男白羊座男白羊座男金牛座男双子座男巨蟹座男狮子座男处女座男天秤座男天蝎座男射手座男摩羯座男水瓶座男双鱼座女白羊座女白羊座女金牛座女双子座女巨蟹座女狮子座女处女座女天秤座女天蝎座女射手座女摩羯座女水瓶座女双鱼座男子鼠男子鼠男丑牛男寅虎男卯兔男辰龙男巳蛇男午马男未羊男申猴男酉鸡男戌狗男亥猪女子鼠女子鼠女丑牛女寅虎女卯兔女辰龙女巳蛇女午马女未羊女申猴女酉鸡女戌狗女亥猪男:A型血男: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女:A型血女: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copyright &
www.d1xz.net 第一星座网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1返回顶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形态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