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盐酸,浓硫酸和浓盐酸,食盐,石灰石哪个溶于水时放热

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卢布兰芳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①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已知产物之一为CaS);(2)氨碱法的工艺如下图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①图中的中间产物C是_______,D_______。(写化学式);②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来源:学优高考网](3)联合制碱法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下图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__________。(1)①2NaCl+H2SO4(浓)Na2SO4+2HCl↑②Na2SO4+4C+CaCO3CaS+Na2CO3+4CO或Na2SO4+2C+CaCO3CaS+Na2CO3+2CO2(2)①Ca(OH)2,NH3;②NH3+CO2+NaCl+H2O=NaHCO3+NH4Cl(3)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原料气氨气和一氧化碳都由氨厂提供,减少CaCO3制CO2这一工序,降低了能耗与污染。(4)不可行,因为碳酸氢钾溶解度较大,且在常温下与氯化钾的溶解度差别小,在氨盐水碳酸化时无法大量析出。略云南省嵩明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化学试题B卷答案
(1)①2NaCl+ H2SO4(浓) Na2SO4 + 2 HCl↑②Na2SO4 + 4C + CaCO3 CaS + Na2CO3 + 4CO或Na2SO4 + 2C + CaCO3 CaS + Na2CO3 + 2CO2(2)①Ca(OH)2 ,NH3;②NH3 + CO2 +NaCl +H2O = NaHCO3 + NH4 Cl(3)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原料气氨气和一氧化碳都由氨厂提供,减少CaCO3 制 CO2 这一工序,降低了能耗与污染。(4)不可行,因为碳酸氢钾溶解度较大,且在常温下与氯化钾的溶解度差别小,在氨盐水碳酸化时无法大量析出。相关试题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8.1酸碱盐的概念及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8.1酸碱盐的概念及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浓盐酸和浓硫酸,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浓硫酸与浓盐酸,浓硫酸和浓盐酸反应,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浓盐酸 浓硫酸,区别浓盐酸和浓硫酸,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4:54:2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8.1酸碱盐的概念及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
官方公共微信由于第,,次加入稀盐酸时固体的质量都是减少了,说明稀盐酸恰好能够和碳酸钙完全反应,即稀盐酸最多能和碳酸钙反应,而第次再加入稀盐酸时固体只减少了,说明固体中的碳酸钙已经全部参与反应,剩余的固体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即石灰石样品中杂质是,碳酸钙的质量是,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就可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分)设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质量为(共分)
答: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最多能生成二氧化碳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如何去分析数据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78@@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111@@Chemistry@@Junior@@$111@@2@@@@质量守恒定律@@@@@@16@@Chemistry@@Junior@@$16@@1@@@@物质的化学变化@@@@@@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第五大题,第2小题
第三大题,第9小题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实践中了解到,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时不发生分解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2g这种石灰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g分4次加入样品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稀盐酸的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一次加入51.5第二次加入51.0第三次加入50.5第四次加入50.3求:(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2)2g此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C{{O}_{2}}的质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浓硫酸与浓盐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