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致龙芯15周年 胡伟武 院士披露龙芯3号开发历程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致龙芯15周年:胡伟武披露龙芯3号开发历程
近日,龙芯中科宣布3A3000四核处理器芯片完成流片并通过系统测试。根据现有的测试结果,龙芯3A3000达到了预定的设计性能目标。其中,综合计算性能方面,在1.5GHz主频下,GCC编译的SPEC CPU 2006定点和浮点单核分值分别超过11分和10分...
  3A2000主要是通过结构优化提升性能,属于Tock;3A3000则直接采用3A2000的源代码,通过工艺优化提升性能,同时继续保持与3A2000的引脚兼容,属于Tick。因此,3A3000在功能上没有什么风险,主要是工艺移植的风险。当然,3A3000在微结构上还是做了适度增强:一是结合3A2000的性能瓶颈分析把定点/浮点发射队列从16/24项增加到32/32项,二是把最后一级Cache从4MB提高到8MB。到6月底,完成了RTL源代码修改,随后全面展开物理设计。  3A3000物理设计中继续需要定制包括HT-PHY、DDR-PHY、锁相环、多端口寄存器堆、CAM等全定制模块。由于3A2000中的全定制模块出过问题,3A3000的全定制模块检查特别严格。除了加强设计仿真外,还让原龙芯全定制组的组长杨旭(现在是龙芯中科公司全面负责生产的副总)重新披挂上阵,进行背靠背的复查。紧赶慢赶,于2016年1月底完成了全定制设计的签核和复查评审。  3A3000物理设计中另一个难点是时序收敛。3A3000使用的28nm FD SOI工艺晶体管确实比3A2000使用的40nm LL快60%左右,但连线延迟大,而且互相干扰也大,废了很多周折。杨梁率领物理组在2016年春节期间也没有休息,终于在2016年2月中旬交付流片。  2016年6月端午假期期间,龙芯3A3000完成晶圆生产并进行了中测,刚开始比较顺利,已经调试完成大部分向量,只是测试我们自己研制的锁相环时发现锁相环输出时钟有不稳定现象。6月中旬拿到盲封芯片,测试发现只有在低于0.8V的低电压下芯片才能正常工作,经过两周的分析发现还是寄存器堆的问题,这次是读出电路的问题,读电路译码时产生了毛刺,把别的字的内容耦合到读出字内容来了。好在该问题只需要修改一层掩模版。  日,修改寄存器堆问题的改版芯片回来。这次测试非常顺利,很快就运行了SPEC CPU2000和SPEC CPU2006等大型程序,均未发现异常。主频可以达到1.5GHz以上。进一步的测试结果比想象的好,一是内存频率可以达到750MHz以上,而且信号眼图还非常好,STREAM测试带宽达到1B/s;二是虽然主频只提高了50%,但综合SPEC CPU2006和SPEC CPU2000分值可以提高60%,其中SPEC CPU2006单核分值为定点11分以上、浮点10分以上,四核分值为定点36分,浮点33分;三是可以运行在很低电压下,例如运行在1.0V电压下主频1GHz时功耗还不到3A2000运行1GHz时的一半。对于复杂应用(如打开几十MB的复杂文件),3A3000的用户体验比3A2000有显着提高。  日,龙芯3A3000通过了龙芯公司质量体系要求的商业级产品的鉴定检验摸底测试(工业级产品鉴定检验工作正在同步展开),表明龙芯3A3000可以进入批量生产状态。目前3A3000已开始小批量生产,其中经过测试支持通过直连形成多路服务器的芯片成为3B3000。  龙芯3A3000运行SPEC CPU2000定点分值1100多分,浮点分值1700多分,运行一遍不到一个半小时(如果使用计算所的编译器进行优化,定点和浮点分值还分别可以提高15%和30%以上)。回想2002年龙芯1号刚诞生时,运行一遍SPEC CPU2000需要近三天时间,龙芯2C由于SEPC CPU2000分值没有达到863课题合同要求的300分而没有完成验收,龙芯2E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达到500分,真是&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中流自在行&。  在3A0的研制过程中,有两点深刻体会。一是CPU的可调试性设计很重要,3A0的全定制问题和若干其它问题的定位,都是基于通过JTAG接口控制的预先设计的调试模块,该调试模块可以控制和读出CPU内部所有触发器和RAM的内容,比起以前调3A0和3B1500方便多了。二是境内工艺的一致性比境外工艺有一定差距,包括不同批次的一致性,仿真模型和实际晶体管参数的一致性都和国外工艺有一定差距,设计时要多留些裕量,蒙特卡罗仿真也要把参数波动范围设大一些。  3A3000研制成功对自主CPU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首先,3A3000的通用处理性能已经跨过了国际通用处理器性能的第一个门槛,其单核SPEC CPU2006性能已经不低于ARM用于服务器的高端处理器、Intel的低端系列(凌动系列)处理器以及威盛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在1-4核环境下2GHz时单核SPEC CPU2006性能一般在8-10分之间,如果核数更多,由于最后一级Cache巨大,性能会有所提高),而且3A3000的访存带宽已经与AMD以及Intel的高端系列(酷睿系列)持平。这样的性能玩复杂的3D游戏可能还有差距,但对于以党政办公为代表的事务处理应用是足够了(如果软件做适当磨合优化,3A2000就够了)。龙芯3A3000跨过了国际通用处理器性能的第一个门槛后,也为下一步跨越第二个门槛(即达到Intel和AMD主流处理器的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3A3000的通用处理性能超过了目前靠引进ARM和威盛技术发展的国内同类(四核)CPU。&十一五&开始的自主信息化应用试点发现第一代自主CPU通用处理性能不够的问题后,国内CPU研制单位均展开了第二代CPU的研发,并衍生出三条不同的技术路线。第一条是以龙芯和申威为代表的&研&的路线,即通过分析第一代产品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自主研发升级。第二条是&攒&的路线,即使用国外的处理器核&攒&SOC,并在此基础上对处理器核进行局部优化。第三条是&O(ODM)&的路线,即中国人掏钱请外国人干,目前主要是把国外/境外已有的现成设计直接拿过来换成中国的品牌。由于自主研发路线在&十一五&期间走了弯路,很多人对自主研发路线产生了疑虑,觉得此路不通,因此&核高基&在&十二五&期间主要支持以ARM的处理器核&攒&SOC的路线和&O&威盛的路线为主。一是钱多,二是引进别人的产品省时间,加上龙芯3A2000与境内工艺磨合,在产品化方面花了较多时间,从2014年年底到2016年年初大约一年半的时间,采用引进技术的CPU大肆攻击自主CPU性能不行,要求在已有的自主信息化试点中换掉龙芯(而且确实换掉了一些),给龙芯造成很大压力。  3A3000的通用处理性能超过引进的ARM和威盛技术的CPU,加上前些日子使用申威处理器的&太湖之光&高性能机取得世界第一的好成绩,充分说明不论是通用CPU还是高性能机专用CPU,自主研发的道路都是走得通的,不仅安全性好,性能也高。尤其是通过自主研发形成持续改进能力后,未来的后劲更足。可以说,在与引进CPU的技术路线的斗争中,龙芯3A3000是抗日战争的石牌保卫战,是解放战争的济南战役,拉开了自主CPU战略反攻的序幕。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龙芯3A3000的研制没有得到任何国家项目的补助,是完全由企业自己掏钱研制的自主通用CPU,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
责任编辑:Zack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通信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光通讯射频工程硬件工程猎头职位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浙江省/金华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一十五年如一日 龙芯成就中国梦 读我们的龙芯15周年有感_第一资讯_IT产品和服务_赛迪网
一十五年如一日 龙芯成就中国梦 读我们的龙芯15周年有感
发布时间: 22:20&&&&&&&&来源:赛迪网&&&&&&&&作者:
近日,在新闻上看到一文,是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的署名文章,披露了龙芯3号CPU开发过程中的真实经历。回想到若干年前看到的,,三篇文章,依然心潮澎湃。从龙芯1号到龙芯3号十五年来龙芯经历了注定不平凡的历程。我们能看到龙芯人为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基础核心技术&CPU&能实现独立自主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开拓,百折不挠的奋斗过程。
笔者爱看历史,中国很早以来就是繁荣先进的文明。这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文字,竹简,文房四宝等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信息技术工具不无关系,还有就是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中国发明的算盘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就是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是中国古代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伟大、领先的发明,也是古代中国经济能持续繁荣的重要基础。
也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时代暂时落后了,曾经几乎全盘丧失了信息产业基础核心技术的自主能力和信心,这既不符合国家信息产业的安全需要,也不符合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我毫不怀疑当代中国人能实现伟大的复兴,因为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经证明了多次,而现在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接近民族复兴目标。
在每次民族复兴的光荣时刻都有一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忍辱负重,不惧牺牲,走在时代的最前面,就如80年前的伟大长征。正因为龙芯人身负历史的重任,选择了建立自主IT生态的目标,所以走上了最难,最长的发展路线,在很长的时间里看不到回报,也面临不解者的质疑。看到十五年前,龙芯人在龙芯1号,龙芯2号的研发过程的热情投入到今天龙芯3A3000流片成功。在国产CPU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的过程中,十五年的坚持是对龙芯人最好的诠释。当前龙芯的道路正越走越宽,也就如80年前的长征一样,经历了无数曲折,艰难与困惑,生死一线和痛苦抉择,而如今,坚持终得到回报,成功的曙光已经出现。
为了方便阅读,笔者又找到了最初的三篇文章,并附原文链接如下:
/about/culture/history/486.html
/about/culture/history/487.html
/about/culture/history/488.html
在十五年后的今天,回望龙芯的走过的足迹,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关键词阅读:
1(共条评论)
2(共条评论)
3(共条评论)
4(共条评论)
5(共条评论)
据戴尔大中华区企业方案和联盟策略部企业技...
联系我们:
广告发布:
方案、案例展示:
京ICP000080号 网站-3
&&&&&&&&京公网安备45号龙芯15周年 胡伟武披露龙芯3号开发历程_刘福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贴子:
龙芯15周年 胡伟武披露龙芯3号开发历程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当前位置: &
&&浏览帖子
&&社区主版&&军事&&社会&&国际&&娱乐&&行业&&城市&&站务
龙芯15周年 胡伟武披露龙芯3号开发历程
3A3000的通用处理性能超过引进的ARM和威盛技术的CPU,加上前些日子使用申威处理器的“太湖之光”高性能机取得世界第一的好成绩,充分说明不论是通用CPU还是高性能机专用CPU,自主研发的道路都是走得通的,不仅安全性好,性能也高。尤其是通过自主研发形成持续改进能力后,未来的后劲更足。可以说,在与引进CPU的技术路线的斗争中,龙芯3A3000是抗日战争的石牌保卫战,是解放战争的济南战役,拉开了自主CPU战略反攻的序幕。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龙芯3A3000的研制没有得到任何国家项目的补助,是完全由企业自己掏钱研制的自主通用CPU,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根据Tick-Tock策略,我们制定了龙芯3号系列下一步研制计划。四核龙芯3A4000为Tock,继续使用目前的28nm工艺,争取主频达到2GHz以上,SPEC CPU2006单核分值达到20分以上。3A4000的主要结构优化包括:增加256位的向量指令,增加片内安全机制,以及进一步通过微结构优化提高流水线效率,争取每GHz的单核SPEC CPU2006分值达到10分(目前3A3000每GHz的单核SPEC CPU2006分值为7分,ARM的高端处理器为5-6分,X86主流处理器为10-15分)。目前3A4000的研制工作已经展开。在3A4000之后将研制Tick阶段的新一代处理器,初步考虑使用16nm或14nm的工艺以及3A4000的处理器核研制16核的龙芯3C。经过3A4000的又一轮优化,龙芯的处理器核微结构已经基本到位,是时候把2013年5月暂停的16核龙芯3C重新提上日程了。 十年以来,我们先后研制了龙芯3A0、3B0/3B0/3B3000五款龙芯3号系列芯片,大的流片版本12个,小的流片版本(只改几层掩膜板)6个,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历了很多坎坷。为什么龙芯CPU的研制经历这么多坎坷呢?除了龙芯的质量流程需要持续改进以外(最近结合3A0的全定制问题正在举一反三,并完善全定制流程),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坚持芯片中的核心模块自己研制。前面提到的龙芯3号研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都是包括CPU、HT控制器、内存控制器、全定制寄存器堆、全定制锁相环等核心模块内部的问题,并不是把这些模块“攒”在一起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购买商业IP(如ARM的CPU,Imagination的GPU等)来“攒”芯片一般不会碰到。自从2001年开始研制CPU以来,我直接或间接负责了近百次流片,流片后碰到的问题除了极个别外,都是核心模块内部的问题。
此帖被银素于 08:32:17编辑过
级别:翰林院编修 积分:2662 财富:-79
虽然自己水平有限,但字里行间我们却能看到一颗澎湃的中国心在生机勃勃地有力跳动,衷心祝愿我们国家在计算机事业最前沿的研究者们不断取得成功,你们是中国高端技术领域的骄傲,是中国的脊梁!为你们祝福!
级别:列兵 积分:27 财富:893
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级别:列兵 积分:28 财富:893
真心佩服,为胡伟武的龙芯团队喝彩!让我们普通民众看到了希望,还有一批像胡伟武这样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世界高峰的科技工作者在默默耕耘奉献。
级别:列兵 积分:22 财富:2
胡总用血的教训说明了一件事,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最后只是产业链条上的那个乞丐。
级别:少校 积分:11164 财富:1166
认真看完,在激动和感动中自豪着,敬佩为国奉献的人,他们是国家的脊梁和民族英雄!
--/--11-24 16:16
--/--11-25 21:08
--/--11-25 09:21
--/--11-25 12:34
<font color="#7/<font color="#ff
--/--11-26 01:30
--/--11-25 13:52
--/--11-25 10:44
--/--11-25 20:13
--/--11-25 19:06
--/--11-24 23:53
友情链接&&&&
中华站内短信
(中华网社区)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中华站内短信
对&&添加关注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伟武 龙芯 上市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