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文章赞赏的“赞赏”功能是不是还没有向所有人开放?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扫描关注品玩公众号
PingWest账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01-4 15:12 ]
评论 0 浏览 2254
2016 注定是将被历史铭记的一年:专业陪跑 20
年的小李子,终于斩获奥斯卡小金人;英国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诺贝尔文学奖花落鲍勃·迪伦......对知乎而言,2016 也是充满了收获…
09-20 23:47 ]
评论 0 浏览 3172
速途财经讯
9月20日,知识讨论社区知乎在今日举行的「我们的新机会」媒体开放日活动上宣布,知乎升级专栏赞赏和付费授权等社区产品,提供更灵活的收益渠道,打造原创版权交易渠道,希望通过产品化的手段…
07-20 17:41 ]
评论 1 浏览 3389
日,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讨论社区知乎对外宣布正式上线「知乎机构帐号」。并且,「机构帐号」也受社区规范监督和管理并必须遵守相关协议,将和知乎用户一起维护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
07-15 18:59 ]
评论 0 浏览 4425
7月15日,知乎上线了基于站内回答的「付费授权」功能,并开放供全站用户使用。目前,「付费授权功能」正处于公测阶段,作者可自行选择是否参加公测,且对所有内容使用者均开放申请付费转载。
06-27 21:29 ]
评论 0 浏览 2515
近日,知乎产品经理在专栏中宣布:值乎直接接入知乎APP中,用户可以通过位于个人主页的入口访问值乎,并直接向感兴趣的用户提问。我们把值乎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具提供给大家使用,无论是在知乎,还是在微信公…
06-14 18:38 ]
评论 1 浏览 4589
日,知乎宣布在此前「知乎Live」及「值乎」产品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知识付费:发布全新的「值乎公众号工具」,免费为微信公众号运营方提供使用。未来,知乎会在已经获得稳定收益的原生广告…
11-5 15:02 ]
评论 0 浏览 5511
11月5日消息,针对腾讯领投知乎C轮融资一事,有网友提问“腾讯领投知乎C轮融资的事情是否属实?专业人士如何理解其中的原因?”,而周源做出回答称:“知乎刚完成了5500万美元C轮融资,新投资方是腾讯…
11-1 2:08 ]
评论 0 浏览 7622
新浪科技 孟鸿  没人能说,只有那样做才是对的。现在知乎正面对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期待大家和我们一起。
04-22 18:17 ]
评论 0 浏览 4194
04-18 16:16 ]
评论 0 浏览 3954
12-16 15:53 ]
评论 0 浏览 3928
11-19 13:19 ]
评论 8 浏览 6730
关键词搜索再评豆瓣:成也精神角落,败也精神角落 万能的知乎:“在行”为何没有出自知乎? 万能的知乎:当“水化”危机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种可能
我的图书馆
再评豆瓣:成也精神角落,败也精神角落 万能的知乎:“在行”为何没有出自知乎? 万能的知乎:当“水化”危机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种可能
豆瓣是形形色色的web2.0网站中惟一坚持去中心化策略的。于是,在这里演化出了多个平行宇宙。刷广播的、混小组的、玩小事的、经营市集的……鸡犬之声相闻,却几乎老死不相往来,豆瓣的荣耀和软肋都在于此。  豆瓣的品牌宣传片仿佛一枚深海炸弹,炸出了新老用户的表白心迹。“我们的精神角落”这个slogan击中了很多人,也表明了豆瓣独特的自身定位。  正如这些用户眼中无可替代的豆瓣:  许多人可能跟我一样,一些在微信、微博、现实世界中不能说的话,都集中写在豆瓣上,虽然大概有一年不用,但如果有日记我还是要写在豆瓣上,这就我跟这个网站的淡而深的关系。  当退守到这个角落里,摘下形形色色或轻或重的面具,方能与本真的自己相遇相知,相爱相杀,直至拉黑自己。  别的网站都像是没法关门的大杂院,购物狂潮的超市或是和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厦,只有豆瓣是攻守有据,进退自如,短暂交会之后,又可以潜回地海清冷自处。  豆瓣如何成为中文互联网的一片“净土”?  精神角落这个说法一定程度上是反社交、逃离主义、与广场相反的。虽类似于「树洞」,但又不像饭否是因为几乎无人在用才成为吐露心声、展现真我的自留地。  对于一个有1.3亿用户的社交网络来说,能够维持用户自身领地的“安宁”,能够允许用户可进可退,甚至一直玩“单机版”,这都是豆瓣作为社交网络的独特之处。  知乎用户在讨论这支广告片的时候,曾经以豆瓣无大
v,豆瓣大v出逃来暗讽其影响力的江河日下。不得不说,豆瓣确实不是一个盛产大v的地方,支撑起豆瓣相册半壁江山的“福根儿”也不过十几万粉丝,拥有几万粉就足以称得上是豆瓣红人了。与新浪微博这样动辄千万,知乎这样动辄数十万粉丝的大v相比,自然是小巫见大巫,无怪乎红人纷纷出走了。  然而这恰好反映了豆瓣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豆瓣社区的“半开放性”,豆瓣用户群体的复杂性与异质性,各个豆瓣群体之间的区隔与井河不犯,没有可以通吃全站用户的红人,没有像知乎那样“一处大
v,处处大v”的影响力加持。这使得豆瓣是一个更加平等、理性的社交网络,豆瓣用户更加的独立思考,不迷信盲从权威。  然而,豆瓣的骄傲和软肋都在于此。这种网络结构使豆瓣多年以来魅力不减,成为众声喧哗、浊浪滔滔的中文互联网上的一片难得的“净土”,11年间见证了人人网、开心网、微博的兴衰,见证了开放式社交网络由于用户膨胀必然要经历的水化过程和蒸发冷却效应(详见发表在钛媒体的上篇文章《万能的知乎:当水化的危机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种方法》),这并非是由于众人所说的豆瓣缓慢的步调,而是其产品形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在烈火烹油、热闹不断的互联网世界,豆瓣犹如一个冷眼旁观的世外之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然而却又不能真正不拼不抢,置身世外。因为远离喧嚣就意味着渐渐被遗忘,渐渐不再重要,对新一代用户不再具有吸引力,备受各界尤其是投资人的质疑,被安上一顶“行动迟缓”的帽子。  豆瓣在产品层面的尝试不可谓不努力,在移动端的布局不可谓不抢先,在商业化方面的尝试几乎招招出尽。然而,由于豆瓣根植于这样一个“半开放”的社交网络,导致所有的尝试都没有那种找到突破口,一片豁然的感觉。移动端战略更是一再改弦更张,1.0、2.0、3.0版版都是“大变脸”,让用户“找不到北”。  更重要的是,纵观豆瓣在豆瓣App之前推出的13款应用,除了豆瓣小组和豆瓣广播,其他基本都只有工具属性,而几乎没有社交属性。而在“产品归一”的大豆瓣——豆瓣App中,小组和广播都被折叠进了二级页面,而个人主页作为“精神角落”的自留地,作为发现兴趣契合、灵魂共鸣的友邻的“公告牌”被时间线所取代。更为重要的是,豆瓣从2.0开始在移动端另起炉灶,以兴趣标签来为用户寻找同好,以小事来取代小组作为“用户讨论组“的角色,可谓是在移动端重组的豆瓣的社交网络。  活跃于豆瓣小事、热衷于“找同好”的基本上都是这两年注册的新用户,而早已关注了一堆友邻、活跃于数个小组的老用户则对此嗤之以鼻,不断呼吁阿北“砍掉小事”。友邻与同好、小组与小事,新豆瓣与老豆瓣别别扭扭地共处于一个大豆瓣的“屋檐”下,无疑反映了豆瓣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撕裂与左右为难。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豆瓣独特而稳定的社交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这对于豆瓣的产品拓展、商业化动作、移动端转型又带来了哪些难题?  豆瓣为什么是所有社交网络中最“去中心化”的?  正如豆瓣产品经理所总结的:  豆瓣模式的本质就是通过工具属性把用户吸引进来,通过社区属性把用户留下来。  而豆瓣的社交网络也由两部分所组成,一部分是由书影音的兴趣点(因为一篇影评、书评、乐评而关注一个人)连接起来的关系网络。另一部分则是作为豆瓣街头文化的豆瓣小组,基于不同小众兴趣建立起来的论坛集群。  虽然豆瓣小组一开始只是书影音资料库的补充,是为了满足书影音用户“找同好”、“聚众交流”的需要,但是产品有自己的生命,被书影音吸引而来的中文互联网上最具个性的群体,很快就把豆瓣小组作为小众趣味、独特身份、特殊嗜好者(如YP一族)“找到彼此”的“根据地”。如果说百度贴吧是一个关键词论坛集群,那么豆瓣小组才是一个真正的兴趣论坛集群(而原先书影音小组的讨论功能,被书影音下面的论坛给代替了)。  虽然共用一套用户体系,但是「友邻网络」与「豆瓣小组网络」基本上是两张平行的社交网络。  首先说基于书影音形成的友邻网络,正如阿北所意识到的“基于兴趣的垂直 SNS
很难做大,因为单一兴趣的频发度太低,多个爱好的互动加在一起,才增加了总体的活跃频率。”  问题当然不止于此,如果说微信网络基于用户的熟人关系网,微博网络基于对明星、段子手、公知、大
v的“单向关注”,那么豆瓣友邻网络则基于对于用户兴趣图谱的持续follow,基于读后感、听后感、观后感所引发共鸣的“兴趣触点”,然而因为一时共鸣、一点兴趣所建立起来的“关注”是脆弱的,时效性可能就在当下。就像两条线只在此时此刻有了交点,之后就朝着各自不同的方向走去。这个人接下来读的书、听的歌、看的电影我都不再感兴趣,虽然你可以去他的豆瓣主页看一下他的书影音历史,看一下“共同的喜好”的数量,然而“趣味相投”的概率唯实低到可忽略不计(这也就是豆瓣为什么在手机上放弃了基于书影音的兴趣匹配,从头开始让用户根据兴趣标签找同好)。  这样一来,友邻读发表的每一条看过、读过、听过的动态我都很难搭得上话,而我的每一条动态也成了个人的精神轨迹记录。书、影、音动态的产出率本来就要比朋友圈状态、微博碎碎念要低得多,再加上几乎难有互动,无怪乎大部分豆瓣用户只把它作为自己的私人精神角落了。无人互动的另一面就是无人搅扰,可以直抒胸臆,说些在网络广场上不敢说的悄悄话。  就像我在《豆瓣十年,一朝重来》中提到的:作为中文互联网上最全面的书影音资料库,豆瓣在搜索引擎中有着极高的权重,1800万条目都是一个个通向豆瓣的入口。大部分豆瓣用户都是因为搜索一部电影、一本书来到了这里,所以他们首先看到的是条目而不是用户,这使得豆瓣用户通过item实现汇聚连接,用户分散而来而不是通过首页而来,不像微博通过用户的微博,知乎通过用户的话题实现连接,这也就是豆瓣之所以“去中心化”,之所以没有百万、千万大V的原因。虽然微博形态的豆瓣广播早在2007年6月就已上线,然而在微博热潮中豆瓣广播几乎并没有因此而腾飞,原因也在于此。  正是少了这些一呼百应、一语万转的“传播节点”,才使得豆瓣保持着一个个顽固的小圈子彼此隔绝的状态,不会有什么全网热议的焦点(除了豆瓣这些天在网站各个角落、豆邮疯狂推广的广告片),普通用户的一句话也不用担心突然被“挂出来”示众。当然,也拜豆瓣不思长进多年的搜索功能所赐,你吐槽TFBoys的一条广播不会被义愤填膺的粉丝所围攻。  再来看另一张平行的豆瓣小组网络。虽然用户群体、形成机理、整体风格完全不同,但是豆瓣小组在本质上和百度贴吧一样,那就是论坛集群。虽然豆瓣小组胜在有自己的用户体系,然而仍然逃脱不了百度贴吧面临的问题——“贴吧之间的森严壁垒使得用户的身份、经验值、专业度无法跨贴吧积累,形成统一的社交关系与社区影响力,也就是说,用户无法用一个身份走遍天下,关系又被隔绝在数个贴吧中彼此不能互通”。  这使得豆瓣小组只能成为数十万个松散的社交网络,而无法织成一张覆盖所有用户的关系网,也无法和友邻关系网打通,互相支持、协同。当然,好处就在于:你可以在每一个小组(角落)里展现自身棱角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人群中绽放出异样的色彩。豆瓣可以成为你内心光谱的投射之地,你可以无所顾忌地展现ego的多重性,这也是豆瓣之所以为“精神角落”的原因所在。  一张弱联系、弱互动、半开放的友邻关系网,数十万个分散、活跃、彼此隔绝的兴趣小组,这就是在小事出现之前的豆瓣社交网络图谱。我们可以看看在这样贫瘠的用户土壤之上能开出什么样的商业化之花?  由于豆瓣是一个“精神角落”而不是生活社区,因此很难获取关于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社会阶层等可供广告中精准投放的用户数据,这使得豆瓣只适合作为传达品牌精神、符号认同的渠道。而将广告与1800万个书影音条目、几十万个难以定义的小组实现精准匹配,定点投放,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就是为什么豆瓣的广告收入一直原地踏步的原因。就连豆瓣上的红人都几乎找不到什么创收的方式,优质内容也限于半封闭的社交网络而无法大规模传播,无怪乎内容生产者纷纷转移到了微信、微博、知乎等地方。虽然电影公司的水军几乎要将豆瓣电影淹没,明码开价收购豆瓣账号,豆瓣自身的票务业务却并没有做起来。  而走UGC路线的社交导购频道“豆瓣东西”原本希望将豆瓣从一个精神角落扩展为生活方式交流区,从而为商业化铺平坦途。然而,纵观什么值得买、小红书都是从购物经验、产品体验社区“顺理成章”地转型电商导购。而豆瓣东西却根植于一个以精神交流维系的弱关系网,一个某种意义上“反消费主义”的社区,基本上没有分享购物经验的氛围,结果就变成了一群文青po与fo“wish
list”的地方,诞生了一批分享了成百上千没用过过的“中看不中用”创意产品,积累一群99999+like的导购达人(也可能是淘宝店主),这个群体和友邻关系网与小组活跃分子又不是一群人。  豆友校二十四法总结的好:  豆瓣是形形色色的web2.0网站中惟一坚持去中心化策略的。于是,在这里演化出了多个平行宇宙。刷广播的、混小组的、玩小事的、经营市集的……鸡犬之声相闻,却几乎老死不相往来。  为什么豆瓣的社交网络无法迁移到移动端?  而豆瓣之所以在移动端布局上走上了 “拆分路线”,分散用力一口气推出了十几款工具类App,正如我在《豆瓣十年,一朝重来》中的分析:  这使得PC端的协同效应一下子灰飞烟灭,上亿用户被瓜分为十几份之后,被打回‘小众’的原形,没有一个 App能做到垂直领域第一。  连阿北都在年会上承认,豆瓣在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年代错失了3年时间。豆瓣的移动布局之所以如此,皆因它的两张关系网都无法在移动端扩展领地。  首先是友邻关系网,这样一个半开放、低活跃度、少互动的陌生人网络自然不会受到新一代移动用户的青睐,这是一个在移动端几乎不太可能扩展的社交网络(因为发现值得关注友邻的路径太长、门槛太高),所以只需要在豆瓣App中保留广播的入口,堵住老用户的嘴就算OK了。至于豆瓣小组,松散、互相隔绝(因为异质性太强)的论坛集群即使搬到了移动端,也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关系网络。由关键词搜索作为导流入口的百度贴吧到了移动端被切断了“流量入口”,千奇百怪的豆瓣小组在移动端也断绝了发现路径,被吸收进“大豆瓣”后更是不可能像web页面一样分门别类地展示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豆瓣将小事提升到“再造豆瓣”,俘获新用户的战略高度的原因。豆瓣推翻了过去10年用户自行结合、组建的两张兴趣网络,重新将兴趣划分为各个频道(小事),然后引导用户在小事中“即时社交”,一直以来被诟病“不运营”的豆瓣终于“幡然醒悟”,走上了强运营的道路。  豆瓣小事:甩掉“历史包袱”的另起炉灶  (图:豆瓣小事,提取了用户群体的共同话题)  小事的优点显而易见:与豆瓣小组在“精神同好会”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在向小众冷僻趣味的方向上一去不回头相反,小事就提取了用户群体的共同话题(而不是兴趣)。比如,学生党可以加入考雅思、考研、留学、泡图书馆、读博、逛书店、学校那些事等“人以群分”的小事,上班族可以加入自我管理、理财、上班那些事等小事,而直男(误)被粗暴地划分成了科幻迷、模型控、漫威迷、天文爱好者、技术控……可以看出,小事与小组在“用户分群”上的思路截然相反,妄图用更宽泛的身份标签来将用户聚拢起来,从而提高活跃度。  原来豆瓣上的科幻迷可能分散在科幻迷友、外文原文读科幻、科幻世界、科幻爱好者等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小组里,现在豆瓣希望他们都聚集在“科幻迷”这各小事中。而讨论的细分则通过小事内的“栏目”来解决,比如二次元小事又分为截图、追新番、补旧番、漫画、cosplay、男神、手办等栏目。这种做法显然比形态简陋的小组更进了一步。  更重要的是,小事是更加轻量化、碎片化的社交方式,用户不需要郑重其事地加入小组(甚至还需要组长的审核),不需要学习小组的规章制度、暗语黑话,新人发言不用担心被老用户“群嘲”……在小事中,用户可以更加无负担地分享此时此刻的生活状态、所思所想,对于感兴趣的碎碎念可以直接加对方“同好”。  (图:Same产品界面)  豆瓣向same学习了轻度社交的理念,又不像same那样任由用户自建频道,完全放弃“关注”关系评论即聊天。可谓取same之长补了小组之短。  然而,“提取公约数”的结果便是,小事中不可能有稍微深入、专业的讨论,只能停留在最浅层次上的泛泛交流,比小组、友邻更不可能找到那个精神契合的同好。比如,在看书小事里,如果你提到的不是《解忧杂货店》、《岛上书店》这样的畅销书,基本上不可能得到回应。所以,调查贴成为了这里的主流——哪本书让你在深夜痛哭过?有什么书是关于孤独的?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吧……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这些贴子给了其他用户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交流、找同好,而是为了show
off,这和“借别人的问题讲自己的故事”的知乎有相似之处,也正如很多人在网易云音乐下面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豆瓣又为这群人提供了一个晒自己今天吃什么、穿什么、想什么的地方。  豆瓣早已不想做那个被用户藏在灵魂深处、半年也不一定想起来一次的“精神角落”,它不断降低身段去俯身迎合,不断稀释自己的精神特质(移动端已不见豆邮的影子),急欲甩掉包袱、脱胎换骨为一款消遣时光的社交产品。  所以,在我眼中,这款预告片和这个slogan不过是对那个渐行渐远的豆瓣的一阙挽歌。(本文首发钛媒体)万能的知乎:“在行”为何没有出自知乎?摘要:&今天的知乎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高端问答社区了,开放注册两年时间里,它的用户增长了40多倍,也开始扮演了问答社区、搜索引擎、导购网站、论坛集群等多种角色,影响力已经遍及中文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看似可以做很多很多事的万能的知乎,却为何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产品机会?钛媒体注:在近几年的中文互联网上,知乎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没有一个网站能像知乎这样,虽然只有2000多万用户,影响力却无处不在;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同时扮演了问答社区、搜索引擎、大众点评、新闻社区、情感论坛、 第一人称文学网等这么多角色;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从鄙视链的顶端滑落的速度这么快;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未来充满了无数可能性,然而每一条路都困难重重。知乎是如何从当初那个封闭高冷的“精英圈子”一步步成为网民的游乐场的?知乎大V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在知乎求职、交友、混圈子是一件靠谱的事吗?人人都在说的“知乎水化”到底是怎样一回事?继深度解剖豆瓣后(见钛媒体文章《》),钛媒体还在继续推出十字路口的那些老而弥新互联网公司的系列解剖,这是钛媒体记者张远经过长达数月的采访之后,推出的深度解剖知乎,试图回答你关于知乎的所有疑问。今天的知乎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高端问答社区了,开放注册两年时间里,它的用户增长了40多倍,也开始扮演了“万能的”角色:问答社区、搜索引擎、导购网站、论坛集群等多种属性,影响力已经遍及中文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它是如何做到的?用户的蜂拥而入必然会带来内容质量的下降,“认真”氛围的消失吗?今年要做到5000万用户的知乎正处在十字路口,下一步它该如何走?这个里面,其实暗含了这六个大问题:1.知乎的角色是什么?2.知乎为什么成功?3.知乎的内部结构4.知乎的社区治理5.知乎的危机6.知乎下一步需要提醒的是,全文长达两万多字,故分为上下两篇,持续关注钛媒体,耐心阅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此为《万能的知乎》上篇,从知乎错过做“在行”讲起。上篇:“在行”为何没有出自知乎?&在所有人都还在为看似无所不能的知乎发愁下一步怎么办时,“在行”横空出世了,所有人都在惊呼:这不应该是知乎该做的产品吗?“刷脸付费版知乎”、“O2O版知乎”、“一对一版知乎”……当媒体都在用知乎定义"在行"时,我们可以说:这一次, 是知乎被果壳网截胡了。在知乎之外之所以又冒出了一个“在行”,不过是“围观者投票”的知乎无法满足人们一对一知识服务的需求。然而,为什么在行不是知乎做出来的?就像某位知友指出的维基百科的致命缺陷:那些最有时间,最有热心而不是最专业的人贡献了最多的内容。认知盈余为什么会出现?人们为什么愿意无偿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无非是空有一把钥匙却没有找到亟待打开的锁,无非是找不到愿意为此付费的用户,只能够在知乎等舞台上免费卖艺,博得满堂喝彩罢了。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实现知识服务的一对一匹配,而这将颠覆所谓的“认知盈余”。“是否愿意为此付费代表了一个人的严肃程度,曾经在知乎上认真回答过一个陌生人关于管理咨询行业的问题,对方就一个‘谢’字打住。”这是知乎用户何明科在“如何评价果壳网的新项目「在行」?”问题下的回答。说的没错,专业的知识希望得到认真对待,而知乎的机制让每一个“知识索取者”都变得理所应当:当所有的知识都免费供应时,优劣良莠的差别消失了。专业、非专业让位给了是否媚俗、是否受更多的人欢迎。当然,知乎做不出“在行”的最大原因是:它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它是一对多,而非一对一的。只有一对一,才能提供针对性、私密性的知识服务;只有一对一,才有可能建立深度的人际链接。正如何明科所说通过在行“也许能认识一个优秀或者有趣的人,成为朋友或者校友或者同事;也许能有技能交换的机会;也许能有商务合作的机会。”那么,知乎如果奋起直追,将平台上各个领域的达人聚集起来,做一个类似的产品出来,能够与在行一争高下么?可能性很大。然而,很显然它不能这么做。这动摇了它赖以维系的免费共享的根基,破坏了“用户人人平等”的生态系统,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整个社区都有可能因此土崩瓦解。这就是所谓“创新者的窘境”。然而这个窘境是如何发生的?钛媒体记者不得不先说说知乎是什么:1.知乎的角色是什么?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在这里,你可以“偷窥”亿万富翁的私人生活;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被袋鼠暴打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女主角同事的贴身爆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90多个关于《聂隐娘》的不同解读;在这里,有363个人为你推荐“100元以下高大上的小物件”;在这里,你可以搜索到在别处都找不到的互联网公司内幕;在这里段子吐槽和天体物理学论文交相辉映……它是互联网时代的《知音》、《故事会》,是解读一切新闻热点的评论网站,是从10元到1000万全面覆盖的导购网站,是影评、乐评和书评网站,是各学科论坛的集合体,是可以搜索一切百度不到知识的社会化搜索引擎,是段子手和网络写手龙蟠虎踞之地,是中文互联网最大的UGC平台,是微博、微信上嗷嗷待哺的“搬运工”的救世主……没错,我说的正是知乎,一千人眼中有一千种用法,中文互联网世界所有深度内容在此一网尽收,难以用一种身份限定其角色的网站。自2013年3月开放注册以来,两年间知乎的注册用户增长了47倍,达到2000万,以这个速度,放言今年突破5000万用户的知乎已经是“think too small”了。去年年中,知乎的Alexa排名还在2000左右,如今已经跃升到246位。而知乎的百度指数更是从去年以来翻了两番,即将逼近已经有10年历史的豆瓣,与百度贴吧的差距也缩小到三分之一。知乎、豆瓣、贴吧的百度指数对比2011年时,没有人(包括创始人)能想到知乎今天能在中文互联网上如此举足轻重的角色,拨动网民的神经和舆论的波澜,成为从豆瓣、微博、人人、天涯攫取用户的“流量黑洞”。一个刚刚开放注册两年时间的网站是如何做到的?2.知乎为什么成功?2.1问答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知乎是一个答疑解惑的问答网站吗?并不是,问答网站只是它披的一层皮。“绝大多数的人类知识尚未上网,以经验的形式存储在人的大脑中,或存在于只有专家能读懂的书籍和论文中。”知乎的鼻祖Quora发明了社交问答这一种机制,把个人化的知识、经验、见解激发出来。相比于维基百科冰冷森严的词条、字字有据的编辑门槛、客观中立的内容教条,问答是一个无所不能包、兼容性最强的内容器。然而,如果知乎像 Quora一样仅仅停留在答疑解惑、针对性解答的阶段,不可能取得今日之成功。让用户而非提问者决定回答质量,开启了问答体的无限可能。一个问题可以发起一个话题、一场讨论、一项调查;一个问题可以凿出一个树洞,聚集一次同题故事会;一个问题可以开辟一块新闻评论区、专业讨论区、集体爆料区……还在抱怨知乎上越来越多的回答都是答非所问,“不审题”,“借别人的问题,讲自己的故事”吗?投票权在观众的手中已经决定了题主只是个话题发起人而已。让提问者满意还是让读者满意?为用户增长和活跃度计,知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百度知道的赏钱(回答采纳)是提问者发的,知乎的赏钱(点赞)是围观群众发的。在的专栏文章中,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抱怨自己提的问题下面都是情绪性的回答,在他看来“知乎是一个知识问答平台,而非一个广征民意的社会调查机构。”然而,如何评价x?如何看待x?x是一番怎样的体验?有哪些x?这些“调查类”、“访问式”问题已经成为知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有人说,如果删除了这类问题,知乎的半壁江山将会坍塌下来。而且,这些“提问模版”可以快速批量生成问题,对每一个热点事件、每一期娱乐节目、每一部热映大片即时反应。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知乎一直站在网络舆论场的风口浪尖,关注度不减。用户可能在门户、今日头条、微博、微信上看到的网络热点,但最后的定性结论都会百川汇海地回到知乎上,“看看知乎上怎么说”。热点的深度挖掘、内幕爆料、多角度分析都发生在知乎上。披着“问答网站”的外衣,知乎把自己打造成了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讨论社区。2.2 认知盈余与社交激励“如果克莱·舍基写《认知盈余》这本书的时候,知乎上线了,他一定会以知乎做例子。”2012年3月湛庐文化和《商业价值》联合举办“”活动上,创始人周源将知乎视为认知盈余的受益者和典型例证。无论是维基百科、Twitter还是豆瓣、译言、知乎,几乎所有的UCG网站都是在利用人们的认知盈余。认知盈余是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力”,网络社区的兴衰成败背后是一场场认知盈余争夺战。《认知盈余》思维导图然而,正如李如一所说:利用空余时间在互联网上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跟五十年前一个医生业余用纸和笔写侦探小说没什么区别。Web 2.0之后之所以会出现认知盈余大爆发,只是因为业余创作的侦探小说有可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得到赞赏,觅得同好。贯穿《认知盈余》始终的案例是维基百科。然而,在“认知盈余争夺战”中,维基百科正在输给Quora等社会化协作平台。词条对知识的“削足适履”,中立主义、言必有据的编辑规范,信息更新的时刻值守……这一切限制都使得维基百科只能吸引那些不求所图、只为给知识大厦添砖加瓦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更像是知识“数字化”的搬运工,网络信息的过滤者和加工者,而没有发掘出人们头脑中那些“未写下”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什么维基百科没有创造出“增量知识”?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以条目为中心,而非以知识的贡献者为中心,虽然维基人的数量达到了十万级,但这却是一张“蚁群”一般的匿名社群,从中延伸不出来社交关系网。内容生产者难以获得足够的社交激励,也难以积累起自己的社交资本。说到底,认知盈余也是要衡量“投入-产出”的。克莱·舍基后来也承认:如今的人们更关注与维护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流,从点赞、互动中获得持续不断的瞬时激励。知乎赞同数的增长速度高于用户增长速度(数据来源《》)知乎和博客、论坛、微博、朋友圈相比有一个本质不同——点赞比回复/评论更容易,更容易获得反馈。这从一个回答的评论/赞同比就可见一斑。2.3 互联网时代的言论市集“康夏卖书,传播在某信,收钱在某宝,曝光在某博,定论在某乎,真是网络业态的大汇演。”微博网友@鸿庐的一番话点出了知乎在中文互联网圈中的地位——言论市集。有3000多人围观了“”这个问题,在400多个回答中,既有“猪队友”的强行洗白,也有学弟学妹的切割关系,有律师引用法律条文分析康夏是否构成了合同欺诈罪,有汇款者晒出女朋友收到的爱丽丝,控诉欺骗行径;有豆瓣红人讲述网络散书的正确姿势……以话题、问题将对同一事件、事物、人物感兴趣的人群集中起来,共同讨论。过去,贴吧、论坛、豆瓣小组也可以做这样的事情。问题在于,开一个贴吧、小组远远没有问一个问题方便、灵活、弹性十足。贴吧、小组需要配备吧主维持秩序,需要吸引新人加入,需要成员互相熟络、“酒酣耳热”之后才能切入正题,最后往往会形成一个排外的圈子。而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开放而秩序井然的广场,无需秩序维护者,活跃程度不会取决于维护者的用心程度,也不会被灌水者、刷屏者的嗡嗡噪音所霸占,不会最终“劣币驱逐良币”、“有理在于声高”,被一种声音、一种观点所占据。贴吧、小组、沙龙(比如最近上线的所谓“女版知乎”——玲珑)有“成员”的概念,有组织,有共同的价值观纽带,会形成排外的文化。而在知乎,一个问题随热点而生,而火爆一时,而迅速被其他热点抢去风头、乏人问津,无所谓“成员”,无所谓圈子。所以,魅粉、魅黑,中医粉、中医黑可以在一个问题下面各陈己见,回答者可以像打擂台一样亮出绝招。而台下的围观者可以用“喝彩声”(点赞)给自己支持的一方投票。虽然80%的知乎用户从来没有回答过一个问题(具体分析见下文),然而他们可以用点赞来支持那些回答问题的“意见代表”。对于不习惯于表达个人意见的“沉默的大多数”来说,这种投票的门槛足够低,类似于当年用短信为超级女生投票的“玉米”、“凉粉”们。正因为用户的投票能够影响每个答案的起伏升沉,这样一个言论的“选秀台”才能够引发群情激愤,各方来战。而在论坛、贴吧中,新帖压旧帖、后浪排前浪的时间线排列机制很难引燃围观者的参与热情。而且,发帖、回帖比随手点赞的心理门槛高多了。2.4 全民记者时代的话题集中地“她是我们学校的心理老师,姓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初中高中我都有上过她的课……”就在“这封潇洒至极的辞职信在微博上不胫而走之后,这位“潇洒姐”的学生就在知乎上“曝光”了她的“朦胧照”,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小传”。这位“陈思”同学为什么没有选择微博而选择了知乎?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这篇“爆料”如果发在了她自己的微博上,可能除了自己的几百粉丝外没有其他人能看到,很快就在瞬息万条的信息流中石沉大海。她毕竟不是“潇洒姐”本人,而只是一个旁观者。而在知乎上,哪怕关注她的人寥寥无几,她的回答依然可以被关注“如何看待某中学老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的7000多人看到,再通过知乎以人为节点的传播链条,收获12000多个赞和四百多条评论。Twitter虽然能成为引爆“茉莉花革命”的导火索,微博虽然曾经掀起全民“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的风潮(现在只剩下了全民晒“我们”),然而这种集体性的公民记者行动、群体协作仅仅适用于革命、天灾等重大事件,普通的新闻事件的碎片很难形成“碎片拼接”的话题(现在的微博话题榜已经成了八卦串串烧)。而在知乎上,一件事情、一个话题的亲历者、围观者、关注者可以聚焦于一个话题、一个问题之下,各个侧面得以汇总聚合,各方观点纷然并陈,有价值的观察和视角自然能够迅速脱颖而出。Twitter、微博虽然像世界的脉搏一样跃动不息,一道闪电可以在段时间引燃全网,“击中”几亿人的神经。然而,140个字只堪负载情绪,而很难深入事实的细微幽深,很难沉淀、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很难让角落里的一个微弱声音在涛涛声浪中被听到。《纽约客》曾经发文质疑Twitter革命:从围观到产生秩序、进而付诸行动并非是水到渠成。在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尚未成熟之前,知乎这样通过话题进行的“人工聚合”、“人工+算法”筛选似乎是通往“全民记者”的一条更可行之路。2.5 社交知识时代的搜索引擎用户心目中的完美搜索应该像那本曾经流行的小说的名字一样,它能懂得‘当我们谈某某时我们在谈什么’。比如当我们在谈李开复的时候,它首先要懂得我们在谈创业、天使投资、创新工场,也许还有《世界因你而不同》,甚至更多。再然后,才是现有搜索引擎能够做的靠关键词匹配和链接模式分析来帮你找到结果。早在2010年11月,《商业价值》曾经发表过知乎创始团队成员成远的一篇文章《》,他把Quora定义为:运用群体智慧为未来的语义网架设一个“话题层”。这是对Google“爬虫机制”和“互链机制”的一种颠覆,是通向未来的完美搜索的一条光明之路。来自采铜《》具体来讲,就是让普通用户为“话题层”添砖加瓦,让“话题树”在用户的培育之下自然生长,无限细分。 对于搜索答案的人来说,他可以找到这个话题之内最为精准的回答,是从话题到问题,再到文本(Google的结果是从关键词到网站,再到文本)。用户可以找到在这个话题下最为符合心意的答案,而且,他还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在话题树上上溯下追,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网中探索遨游。这是社交时代的“搜索神器”,始于搜索,却不止于得到答案,而是开启了一扇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人流连忘返。这就是所谓的“刷知乎,根本停不下来。”知乎也注意到了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了搜索功能的优先级。比如说,知乎iOS 3.0的顶部即是搜索框,而Quora的顶部则是鼓励用户提问的“What is your question?”2.6 移动时代的渠道泛滥与内容饥渴“在知乎做的一个抽样调查中,3000 个 500 赞同以上的回答里,99% 的内容被微信公众平台侵权使用。”在今年3月的媒体开放日中,周源回顾了过去几年间与“搬运工”们斗智斗勇的经历,并推出了知乎原创平台的Demo版本,堵不如疏,希望引导媒体更高效率地与回答者取得联系,获得授权。在微博上搜索“知乎”,一大堆打着“知乎”旗号的营销号就会映入眼帘。知乎大神、知乎酱、知乎菌、知乎大牛、知乎吐槽君……据知乎法务曲蕾透露,在她从2015 年 3 月份入职到 4 月 1 号的一个月中,共统计出 43 个持续使用知乎用户内容的侵权帐号。而在其中最为明目张胆、大张旗鼓的首推知乎大神,164万的粉丝接近知乎官方账号的43%,而他创建的微话题#大神推荐#已经有6.5亿次阅读,一度跃居热门话题榜第四位,几乎每条微博都超过两千的转发、评论更是让知乎官方账号都难以望其项背。当然,“抄袭你是扩大了你的影响力”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然而从客观上来看,正是微信、微博、论坛、豆瓣等地方的“义务”搬运工,才使得知乎的影响力远远溢出了区区2000万用户的“深巷”,而被推送到数亿用户面前。你可能没有上过知乎,但不可能没在微博、朋友圈里看到过知乎神回复、深夜惊奇、超万赞回答……知乎的用户之所以能够两年增长40倍,离不开千千万万自媒体的非法传播,离不开这些覆盖了几乎全部互联网用户的“分发渠道”。知乎为什么会成为抄袭者无死角围猎的“唐僧肉”?为什么会冒出来这么多不知疲倦复制粘贴的“搬运工”呢?一句话: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渠道泛滥与内容饥渴。目前,微信公号的数量已经突破千万,还在以每天1.5万个的速度递增,而微博营销号更是不计其数。如此爆炸性的渠道泛滥每天都需要车载斗量的内容来填充,而其中有持续内容生产能力的不到千分之一,余下的只能沦为在网络各处逡巡“觅食”、永难餍足的“内容窃贼”。这时候,他们盯上了互联网上最大的原创内容生产基地——知乎。而且,他们不需要在水贴与精华齐飞的论坛中披沙拣金,算法已经自动把最受欢迎的内容推举出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直接掠走。而且,他们早就盯上了那些笔耕不辍的知乎达人,一有回答立马转走,简直再轻松不过了。“但凡有点采编能力的媒体至少不会把回答直接拿过来用,其实重灾区是文摘和企业号这些没什么内容生产能力的机构。”魏武挥的话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明明没有内容生产能力,每天依然会涌现出一万多个自媒体——因为所有的企业、组织甚至个人都在变成“媒体”,都想“put a ding in the social network”,然而它们虽然拿到了喇叭,却还没有学会用自己的声音说话。不告而取的“搬运工”对于知乎来说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显而易见的“负面效应”是惹得高产用户的同仇敌忾,给知乎官方施加了维权的压力。还有一重“负面效应”更隐蔽却不可忽视。为什么知乎大神的微博转发、评论往往高于知乎官博?因为它是“庸俗化”的知乎精选,他们可以直接发图文长微博而不需要跳转到知乎网站或 App。他们推荐的内容都是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段子、情感、鸡汤、猎奇体验(比如:脑袋被门夹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等,而知乎官方肯定不会为了转发量“无节操”地只转发这些东西。如果一位用户都是通过这些渠道看到知乎地内容,他大概会以为知乎是一个段子手、情感写手、鸡汤作家、奇葩济济一堂的地方,他加入知乎后,心理期待和关注重点也会只聚焦于这些方面,也会更乐于为这样的内容点赞,甚至偶尔也会抖一两句机灵。这些为阅读数字无下限的“分发渠道”决定了数亿网民眼中的知乎是什么样子,也吸引来了一大批来看段子、故事的新用户,渐渐地改变了知乎的社区氛围和风气,终于把知乎塑造成了他们“期待”中的样子。2.7 内容运营的胜利与“后遗症”与其任由满园好果被“偷食者”窃取,养活一大批不劳而获的营销号,不如主动出击,通过自己的渠道将优质的内容传播出去,拨乱反正以正声誉,将知乎的对外形象解释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虽然在《知乎向左,果壳朝右》中阑夕认为知乎的内容运营都是在亦步亦趋效法Quora,然而从这两年的表现来看,知乎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013年5月推出的知乎日报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2013年9月上线的《知乎周刊》迄今累计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400万次,长期盘踞kindle免费榜,而知乎盐系列电子书,知乎与中信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当我们谈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谈些什么》、《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金钱有术》等都跻身畅销书的行列。反观豆瓣,在去年“一刻”姗姗来迟之前,一直守着一座内容“金矿”在移动端无所作为。然而,为了“让千千万万不在知乎的人,看到你们的‘创造’”(),知乎日报不得不像其他“庸俗化知乎精选”一样,放下阳春白雪的高傲身段,做一份面向下里巴人的普及读物。虽然知乎日报上开设了“瞎扯:如何正确吐槽”、深夜食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栏目,然而却又不能像知乎大神一样“无下限”地迎合手机党们的娱乐需求。怎么办呢?只好用“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的标题党来引诱用户去阅读哪些并不轻松的内容,“发现更大的世界”。所以,知乎日报广受用户诟病的“标题党”其实是有意为之,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是既要逼格又要用户的维谷之策。知友就认为知乎日报引导了吐槽之风的大行其道。在人人上我多次看到了几个关于知乎的相册就是专门截取了每天的如何正确吐槽,然后一堆人就因此觉得知乎真是个专门神吐槽的网站。作为一个官方大肆宣扬这事,那可真有劣币驱除良币的感觉。在3.0之前,知乎日报只能通过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登陆,而没有打通知乎账号,这很显然是想在日报和主站之间竖起一道“防火墙”,让“日报观光团”的疯狂涌入不至于破坏原来的答案排名。然而,从角度各异的答案中跳出一个作为“标准答案”挂在日报上,知乎的这种行为依然难逃“裁判员亲自上场”的嫌疑。孤零零被推上日报的答案脱离了知乎的讨论氛围和前因后果,读者也没有办法同时看到不同观点的回答,评论区自然会被站对党和吐槽党占领了。知乎日报只是作为知乎优质内容的“出口”,而并未反过来成为知乎社区的“入口”。这里培养的用户内容消费的习惯,而不是内容生产、理性探讨的习惯,它没有引导用户去探索一个问题下面角度各异的回答,它让用户的好奇心止步于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知乎日报和知乎存在着竞争关系,尤其是当知乎日报“试用装”的“揽客”使命已经基本完成时,就要重新考虑两者的角色分配了。这不,在4月24日的知乎盐 Club大会上,“激凸”上场的黄继新掀开了“知乎日报3.0”的红盖头,主打的“人人都是主编”的理念宣告着知乎日报的历史使命阶段性告终,接下来就是为知乎开疆拓土,探索更广阔的未来。既然知乎80%的用户都是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小透明”,既然回答问题成本太高,那么不如鼓励用户成为整理者,用自己的眼光、视野让中文互联网上的优质内容浮出水面。变身为内容社区的知乎日报有着“再造一个更大的知乎”的可能性。3.知乎的内部结构3.1 知乎的用户结构:两极分化的金字塔2014年8月的知乎用户调查数据报告为我们构勒出了这群“中文互联网鄙视链”最顶端的群体的画像。然而,知乎这个两千万人的“知识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什么样的?这时候就要请出知乎数据女神,“看知乎”的创始人苏莉安同学。她于2014年8月通过以3,507,426名总用户为样本进行数据挖掘而推出的《》让我们可以一窥知乎用户的行为习惯、分工构成。69.14%的用户是完全没有人关注的“小透明”,83.76%的用户从未回答过问题,96%的用户粉丝不足10人,而粉丝数超过1000的“大v”只占总用户的万分之九。而零关注、零提问、零回答的“三零用户”占全体用户的59.65%。65%的人只关注粉丝上千的3000多位“牛人”,近一半的人把所有目光完全限定在粉丝过万的729位“大牛”之上。这不只是一个金字塔社会,更是一个金字塔“顶角”小于1度的“针尖型”社会。这也印证了绝大多数用户对于知乎的定义——“上知乎就是为了瞻仰神人”、“上知乎涨姿势”、“上知乎就是为了开阔眼界”。也许新浪微博还能暂时安座在“社交媒体”的交椅上,但是知乎真该放弃社交大梦了(然而并没有)。不妨再补上一刀:在知乎你关注一个人时只有1.25%的概率得到回粉。“大V路线”对于新浪微博来说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知乎也是如此。虽然从去年开始,处于“成败转折点”上的知乎开始“矫枉过正”地赋权于“小透明”,还激起了少数大 V先拂袖而去的连锁反应(稍后详叙)。不过,在此之前,知乎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着“造星运动”,发掘了一批在线下默默无闻,却能依靠问答成名的“知识英雄”。知乎的中心化程度远远高于Quora ,知乎创始人周源的关注者是Quora CEO follower数量的六倍。在知乎上, TOP 1 的“大v”李开复有87万粉丝,而Quora上最受人追捧Wikipedia创始人Jimmy Wales不过15万follower。是中国网民的从众心理、追星效应在作祟么?显然并不是。这样一座高耸入云的“知识金字塔”是知乎亲手铸造的。知乎的两种网络节点(图片来自采铜《》)“新版的动态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信息流。”这是日知乎首页改版时,周源的,之所以将用户关注的问题、话题、回答“折叠”进通知和话题动态里,只是为了拯救被不同维度筛选出的内容乱糟糟充斥的feed。知乎放大“人”作为信息节点的能量,希望用“人肉过滤器”来实现信息的筛选。(知乎团队当仁不让地扮演了curator的角色,黄继新也在“”这一问题下为自己的刷屏行为辩护:“我现在其实是通过人肉的方法来解决系统将来依靠算法和产品来解决的问题。”)因为“基于问题/话题的feed设计可以在内容范围上实现信息筛选,但无法在内容质量上进行信息筛选。”“虽然动态出现什么内容,完全是个性化的选择——感兴趣就保持关注,不感兴趣可以取消关注,但,这个成本对大部分用户来说仍然太高了。”在周源眼中,向微博、人人等SNS网站靠拢,对于新用户来说是一个学习成本更低的选择。如此以来,高关注用户“事实上”就成为了决定什么话题、问题、答案能被大多数用户看到的“实名编辑”——关注度即权力。他们的一举一动,一个回答、一个关注、一个点赞都能被成千上万的用户看到。“大V出场自带300赞”、“一处大v,全站大v”、“新手的回答只有被大 V的金手指临幸,才有机会出头”、“大v组团刷屏”……关注度马太效应造成的“知乎怪象”愈演愈烈。而2014年12月之前以点赞数论高低的问题排名机制更是放大了大v的马太效应。我们可以顺便看一下“邻家小妹”豆瓣的情况。撑起豆瓣相册半壁江山的“福根儿”不过才有18万关注者,而水木丁、囧之女神等所谓的“豆瓣红人”关注者都不超过10万人。“人肉代替算法”的权宜之策一直持续到2013年11月的首页改版,造成的高关注用户与“小透明”之间的权力失衡已经难以逆转。也许,所有高门槛的UCG网站最终都会不可避免地演变成PGC网站。3.2 知乎的社交结构:大牛们的朋友圈“普通用户在798的‘大罐子’里默默逛集听讲,各领域达人在外面勾搭面基,知乎二元世界的完美映射。”2015年的知乎盐Club没有像前两年那样办成知友聚会,而是引入了创意市集和类TED的演讲串烧。作为一名知乎的非活跃用户,我和大大多数普通用户一样在会场里面逛市集、听讲座,百无聊赖地在座位上刷着手机。与此同时,早已神交已久的知乎达人们正在场外聊得火热,讨论着晚上在什么地方一醉方休。显然,不只我一个人观察到了这个问题。知友私下里问了几个参加活动用户对这个聚会的看法:绝大多数的参加用户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一直在旁观,跟几个大牛打个招呼就完了,而且被众多妹子给无视了(不指一个人的原话),对其它人也不熟,会后的一些自发小范围活动也没机会参与进去,很失望。知乎的社交结构可以从这次盐 Club上管中窥豹。苏莉安的《第一次民间版知乎用户分析报告》显示:在知乎,“你关注一个人时只有1.25%的概率得到一个回粉。”这会给人一种“知乎无社交”的假象。然而,一旦将目光上移至金字塔顶端,就会发现一个异常绵密的社交网络。黄继新的互相关注率粉丝过万的知乎“大牛”的双向关注率高达54%,也就是说“两个大牛要么直接认识,要么仅仅通过一个中间人就能认识”。也就是说,知乎的社交网络是一个“大牛的朋友圈”,圈子外的潜水用户玩的都是“知乎单机版”。喜欢自虐的“单机版玩家”可以到“?”这个问中感受一下“高端玩家”们深深的恶意。有人在知乎找到了女友、基友、球友,有人因为一个回答收获了500强的offer;有人的回答获得高票赞同后,就被“微博留言私信求结识求视频求约炮的姑娘基友”的挤爆了;有人的知乎签名是“感谢知乎,我找到了初恋”(几个月之后,变成了“感谢知乎,我经历了我的初恋”)。从前两年的邀请制到如今,知乎的社交门槛是国内社交网站中最高的(参考“”下面的回答)。知乎的社交功能需要用一篇篇真知灼见的回答逐一“解锁”。你通过回答“自曝”的专业能力、知识储备、个人经验越多,找到志同道合者的概率就越大。这里不支持800?800的高清头像,这里不支持炫富、炫酷、炫身材的照片,在这里,你的面目要通过一个个回答来慢慢浮现,你的社交积分与你的专业度、勤奋度成正比。有人说,知乎在看脸、看钱、看名气之外,为那些有干货、有文笔、有故事并乐于分享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维度的社交方式。在豆瓣你还可以通过标记书、影、音来建立“自画像”,但是在知乎,你无所凭依,只能通过一个字一个字的回答来打造自己的身份。虽然可以通过微博登陆,但是知乎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地从头建立了一个陌生人社交网络。只不过,由于“发言”的门槛过高,大部分的用户处于“隐身”状态,用户之间的关注和互动也就无从谈起。上文书说到,知乎的问题不同于贴吧和小组,而是人来人往、随聚随散的广场,所以不会形成稳定的“组织感”。而“广场”上可以自由搭讪的地方只剩下了“评论区”,然而成功率不会比草莓音乐节上的“搭讪广场”高多少。玩“单机版”的知友们在茫茫“知乎大陆”上相遇的决心无可阻挡。既然官方对“小透明”不闻不问,不牵线,不搭桥,只有自己组织起来。对于普通知友来说,找到组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群。在知乎上擦肩而过的人们终将在各个地域、兴趣、职业、情感……群中找到彼此。散落于大地四方的知友最终还是要聚集在QQ 群、微信群中彼此打成一片。而在知乎官方的盐Club之外,非官方的茶Club、上海的糖 Club、乌鲁木齐的馕 Club、武汉的奶 Club等各种站外群组发起的民间聚会2015年全面开花。4. 知乎的社区治理4.1首页的改版:人肉过滤还是话题过滤我在钛媒体此前所作《》一文解析中,曾经提到过豆瓣在“内容发现”问题上的路线之争:算法推荐V.S.社交推荐。豆瓣虽然尝试着两条腿走路,然而每一条都有先天不足之处:推荐算法缺少用户的频繁“调教”导致精准度不高;社交推荐由于用户的低活跃度而内容稀缺。与豆瓣在两种机制之间摇摆不定,首页来回“变脸”不同,知乎对于人肉过滤和话题过滤的优劣长短,对于内容运营和技术能力有着清晰的认识。前文提到的黄继新不惜“刷屏”充当人肉curator就是在早期推荐算法无法有效提高信噪比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用强运营来顶上技术的短板。然而,首页只推关注人的改版引发了用户大规模的吐槽和反弹,堪称知乎的第一次信任危机。(甚至出现了“如果知乎坚持新版你会退出知乎吗?”这样的问题)周源不得不站出来一再解释改版的初衷源于话题推送的bug暂时难以克服,“导致 feed 信噪比急速下降,很多新用户被骂。这种情况让我们很痛心。”据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透露,首页Feed之所以“一刀切”的改为以人为核心的机制,是因为同时(准确点说,是在首页动手术20多天后)在首页为话题开了一个入口(也就是把首页的领域变成了话题)。知乎的思路是:让订阅的用户和话题分开显示,各取所需。然而,首页Feed却只有一个,话题被挤下首页,“躲进”二级页面。当用户要点开“话题”,然后在无数话题中选择一个,点击“动态”才能看到更新时,难怪他们会怒气冲冲地质问“首页的话题都不见了,那么关注话题还有什么意义?”2012年8月这次怨声载道的改版风波说明:蹒跚学步阶段的知乎想要在Quora之外另辟蹊径时仍显稚嫩。一年多以后,一直饱受诟病的知乎首页终于“改邪归正”,这背后当然是知乎技术能力的不断成熟。用户关注话题下的内容才重新进入首页动态,相比两年前的升级之处在于“智能排序,动态内容会根据你的阅读偏好不断优化,越用越好用。”4.2 问答排名算法: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在前文曾经把知乎的点赞投票机制比作超级女生,然而与“一人一票”的民粹型民主相比,知乎的段位还是要高上一筹。这主要体现在知乎的问答排名机制上:在2014年12月之前,知乎的回答排序算法是:得分=加权赞同数-加权反对数,得分越高回答越靠前。与简单粗暴的“一人一票,票票平等”相比,高权重用户的投票,会对排序有更大的影响,他们的回答也会具有一定的排序优势。按照知乎产品设计师黄涛的回答——“用户在某个问题下的权重,是根据他过去在相关话题下的回答得到的赞同、反对和没有帮助票数计算的。用户过去回答的得票,体现了其他用户在相关领域下对他能力的认可程度。”如果把知乎比喻为一个城邦,那么他的治理规则既不是民粹式民主,也不是全然的精英统治,而是两者兼顾。这套机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那些“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具的答案能够浮出水面。然而,很多时候,专业人士往往寡不敌众(据媒体报道,500万用户时的知乎有3000名高权重用户,比例仅为0.06%。哪怕他们手中的票以一当十,也还是杯水车薪),专业性往往要给“通俗性”让路,信息密度往往要给阅读快感让路。这也就是为什么知乎的榜首回答动辄洋洋洒洒几千言,连一篇分析房价走向的回答都要用暴漫、日和、网络热图“人为”地制造起承转合的“故事感”(毕竟,人人都喜欢看故事)。而很多专业领域的讨论仅限于向外行人“科普”的ABC水平。曾用“100字以上的答案掠走了赞同总数的80%;而1000字以上答案虽然总数不到4%,所有人点下的赞同却有40%落在它们头上。”来反驳“知乎变水了”这一论断。然而,知乎的“水化”当然不仅仅是由于抖机灵的回答越来越多,而是由于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用户平均水平的不断降低,一个回答要想获得高票赞同,不得不加入更多的背景介绍和通俗化包装。曾经满是干货的社区也就变得越来越“水”了。按照黄涛的说法“一些误导性、煽动性的高票内容,即使同时也有很多反对票,仍然排在认真、严谨但票数相对较少的优质回答前面。”问题当然不止于此。单纯以“赞同数-反对数”对回答进行排序的机制忽视了“时间”这一重要纬度。一旦某些时间较早的回答获得了高票,占据了高位,那么即使后来的回答质量更高,也会由于很难获得足够的曝光而赞者寥寥,从而被埋没。尤其是,知乎上的大部分问题的热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冷却“下来,正当其时的回答引起了足够多的关注,姗姗来迟的回答则乏人问津。没有多少人会从头至尾看完每一个回答,排名靠前的回答就成了“马太效应”的受益者。久而久之,一个问题下面的回答就会像“化石”一样固化下来,新的回答很难出人头地。这对于跃跃欲试的新用户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失去了源头活水的社区也会慢慢变得静若死水。2014年12月,知乎开始对回答排名算法“动手术”了。上面的公式虽然复杂,但其实决定答案得分的主要有两个参数:赞同率p(赞同数/反对数)和参数 。按照知乎数据帝的分析:p设置得越高,绝对赞同数就越重要,设置较低时,赞同率就越重要。当 等于0时,赞同率将起到全部作用。而数学帝曾加则观察到:当n(赞同数+反对数)很大的时候,得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p,也就是赞同比。相比于原来的算法,新算法最大的改变就是更看重赞同反对比,而不是赞同反对差,这意味着反对票的“杀伤力”大大增强。表面开来,那些“客观中立”、“四平八稳”、“摆事实不讲道理”的回答将会收益,而那些观点鲜明、站队明显、情绪化等容易“招黑”的回答将因为踩的人过多而沉底。上文在分析“知乎为什么成功”时曾经提到:知乎人气高涨的一个原因正是吸引了价值观不同的群体(女权主义、中医、左右派)之间的站队、PK,形成了一个观点争锋的舆论场,提高了知乎的活跃度。然而,正如魏武挥指出的那样“真理越辩越明只是知乎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不同观点的PK导致知乎的虐气越来越重,一言不合便恶语相向,掐架谩骂成为家常便饭。长此以往,知乎理性讨论的氛围将荡然无存。相比之下,以科学事实类问题为主,聚集了一帮理科生的果壳问答则很少有此困扰。所以,“赞同数-反对数”的答案排序规则一直沿用至今。加大反对票的权重就是对“站队现象”的一种矫正(也许是矫枉过正)。在新的算法下,xx粉和xx黑曾经“捉对厮杀”的回答因为互相踩踏将会双双降级,上位的将是各打五十大板,“安全无害”的回答。(在“”问题下,排名第一的回答写道“中医不是科学,中医有效果,不解释。”)然而,争议越少的回答就越是好的回答吗?惩罚“有态度”的回答或许能够减少大家讨论时的“火药味儿”,让排名靠前的答案趋向“中立”。然而,增强反对票的威力却可能会鼓励“正反双方”互踩,使彼此更为“对立”。过去,读者只需要用点赞来“是其所是”,现在他们还倾向于于用反对来“非其所非”。知乎之所以选择不显示反对者的名字及数量,正是为了给答题者以正向激励,而不是负面激励。而如今,匿名、数量不透明的反对票却掌握了一个回答的排名升降,这种负面激励恐怕会给答题者造成更大的困扰,也会鼓励恶意反对的出现。有63万粉丝的yolfilm甚至说出了:当他们在微信群里得意洋洋地说,如何用小号集结,用软件把某某某的答案点反对时。你们知乎的设计,容我再说难听一些,就是为虎作伥。知乎若败,那第一个败象,就是2015年的「加大反对权重」设计。4.3 友善度机制:知乎的“整风运动”请听题,下列哪些言论在知乎是被认为“不友善”的?1. 踩着狗屎了就铲走,没踩到就随它去,你一个大活人和狗屎较什么劲? 影响你的温饱权了吗?2. 漏洞百出。3. 你自己去开篇答案吧,别坏了我的评论区。4. 题主这是玻璃心,得打碎。5. 光评论不点赞的都要被烧死。答案是:以上皆是。看了“”下面的80多个回答,你就会知道知乎管理员的“G点”有多低。以上四种言论在被人举报后都被知乎管理员判定为“不友善”,被扣除相应的友善度点数。而当友善度点数被扣完之后,用户就会被关进“小黑屋”,与被封号无异。要想恢复友善度只有三种办法:1.举报其他用户的不友善行为;2.做题(比如上面那5道判断题);3.等待每年的国际友善日大赦天下。如果说加大反对票权重会让答题者遭受不知何处飞来的“暗箭”,那么友善度则会让题主回答、评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潜在的“靶子”。要知道友善度机制是“追溯以往”的,也就是在2015年4月友善度机制上线之前的回答、评论也在举报者的纠察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你在知乎上发的言越多,越有可能踩着别人的尾巴而遭到举报。果然,就在友善度机制上线不久,在知乎上回答过300多个问题,收获156万赞同,2.4万感谢的知友恶魔的奶爸就因为连续被十几次举报友善度被扣到了只剩半颗星,被剥夺了评论权限。为了防止有人继续“挑刺”,他删除了过去几年所写下的几百万字答案。知乎友善度机制的初衷是鼓励和引导社区用户自治,构建和完善良性讨论氛围。然而,这种不举不究,鼓励用户互相揭发(举报别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友善度)的做法实际上“防君子不防小人”。而且,由于对“不友善”的界定太过宽泛,管理员手中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而且,在两个人你来我往的对话中,哪些是轻蔑、诽谤、嘲讽、挑衅、歧视……的言论,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凭管理员是不是“玻璃心”。要知道,管理员也是有立场的。这不是自治,而是由管理员来控制言论尺度。知乎本想通过友善度设计发起一轮“整风运动”,却没有换来期望中的人人谨言慎行,而是成了意见不合者打击报复的“私器”。而且,知乎的惩戒机制对于那些“光脚的”三零用户无效,他们完全可以再换个马甲重新杀回来。而对于恶魔的奶爸这样重度贡献的用户则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这种表面上的权利平等恰恰是对内容生产者的不公平。用一位知友的话来表达就是“合着我一年敲几百万字的就活该被几个三零用户一晚上举报光了抄光了封号?”早在2013年初就有人在知乎上忧心忡忡地发问:如何重建知乎上相互信任和友善的氛围?知友负二的回答可以送给知乎团队:知乎不是世外桃源,整个中国社交网站的环境有多糟,知乎顶多也就只能做到比其他人好那么一点点,不要对知乎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2000多万用户的知乎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温良恭俭让的知识乌托邦。这个时候还想用一套机制来对抗人性,规范人们的言行,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只会适得其反。那么既然如此,知乎的危机和下一步将怎样?敬请期待钛媒体解剖“万能的知乎”下篇《知乎还能做什么?》。本文系作者&?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万能的知乎(下):当“水化”危机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种可能摘要:&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未来充满了无数可能性,然而每一条路都困难重重。更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从成立之初就有成百上千颗聪明的大脑,为其设计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钛媒体注:继深度解剖豆瓣后(见钛媒体文章《》),钛媒体还在继续推出十字路口的那些老而弥新互联网公司的系列解剖。在钛媒体记者经过长达数月的采访之后,又正陆续推出深度解剖知乎,试图回答你关于知乎的所有疑问。上上周,钛媒体解剖知乎系列上篇《》引发了巨大反响,大家的讨论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我们也再次对知乎创始人周源做了更为深入的采访与探讨,希望在本周的“周末深阅读”中,能够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呈现。需要提醒你的是,全文有两万多字之长,故分为上下两篇,持续关注钛媒体,耐心阅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上下两篇的全文架构如下:1.知乎的角色是什么?2.知乎为什么成功?3.知乎的内部结构4.知乎的社区治理5.知乎的危机6.知乎下一步上篇《》中,钛媒体梳理了1-4,即知乎从创立到成功构建问答社区生态的始末,以及知乎基于理想主义的社区治理。今年要做到5000万用户的知乎正处在十字路口,下一步它该如何走?此为《万能的知乎》下篇:《“水化”危机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种可能》下篇:“水化”危机不可避免,拯救知乎的一千种可能在近几年的中文互联网上,知乎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没有一个网站能像知乎这样,虽然只有2000多万用户,影响力却无处不在;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同时扮演了问答社区、搜索引擎、大众点评、新闻社区、情感论坛、 第一人称文学网等这么多角色;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从鄙视链的顶端滑落的速度这么快;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未来充满了无数可能性,然而每一条路都困难重重。更没有一个网站像知乎这样,从成立之初就有成百上千颗聪明的大脑为其设计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知乎是如何从当初那个封闭高冷的“精英圈子”一步步成为网民的游乐场的?知乎大V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在知乎求职、交友、混圈子是一件靠谱的事吗?人人都在说的“知乎水化”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知乎。5.知乎的危机5.1 “水化”会最终毁了知乎吗?&&如果开端良好,气氛不错,那接下来就会增加新用户数量。短时间一定程度的水化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低质量内容,没有捣乱用户,没人喋喋不休,天天打架的社区不叫社区。知乎的发展最终由用户来决定,「质量」和「数量」的最强大的平衡力量也是来自用户。面对“社区水化”这个感染了天涯、人人、豆瓣小组并使之一蹶不振的“瘟疫”,选择了开放注册的知乎迟早会与之狭路相逢。早在2011年初,周源就已经做好了与之长期作战的准备。然而,当初周源可能低估了这个“放倒了无数英雄豪杰”,几乎成为“社区宿命”的对手。知乎的“水化”不是阶段性问题,而是一段有一溜到底危险的“斜坡”。当我们在讨论知乎水化时我们指的是什么?1.&&& 用户规模的扩大在“带来更多新鲜的问题和答案”的同时,也涌入了大量未曾深思熟虑、随手一写的低质量答案。知乎前期辛辛苦苦酝酿的“认真你就赢了”的社区氛围,还是很难抵抗人多势众的后来者带来的“使用习惯”。因为问题向所有人开放,无论是否专业、是否认真,人人都可以“插上一脚”。大量未经深思熟虑、随手一写的回答降低了整个网站的信噪比,让优质的内容更难被人发现。再醇的酒,水兑多了,味道就变了。2.&&& 人人手中都握着决定一个回答生死沉浮的“选票”,答主讨好“选民”的现象自然是大势所趋。而网站的平均用户认知水平就决定了受欢迎回答的水平。于是,专业问题的讨论只能限于让大学生都能看懂的科普阶段;于是,网络流行语、咆哮体、gif图像胡椒面一样在高票回答中被到处乱撒;于是,鸡汤、情感、故事类回答正在把知乎变成网络版《知音》、《故事会》。3.&&& 社交。当专业人士面对的都是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小白,再难找到棋逢对手的讨论对象时,他们就会移步至门槛更高的场所。如果说封闭期的知乎是一间高端用户三三两两探讨问题的咖啡馆,那么后来蜂拥而入、大呼小叫的客人肯定会把他们赶走。4.&&& 知乎上有很多用户都在关注一个问题:知乎正在贴吧化吗?按照知友叶落孤舟的说法“知乎何止贴吧化,还人人化,知道化,豆瓣化,微博糗百化。”知乎既然用问答这种“万能生成器”部分替代了贴吧、知道、豆瓣、糗百的角色,也就难怪很多用户在把知乎当作贴吧、知道、豆瓣、糗百来用了。“社区水化”为什么是知乎的一个致命威胁?因为它动摇了知乎“高质量内容社区”的立身之本,使之泯然众网矣。5.2 &过高的社交门槛让用户成为“隐身人”迄今在知乎留下来的优质用户,都是在知乎交到新朋友的。周源、继新和我是做内容出身的人,我们当然知道优质内容的价值,同样,我们也知道内容的局限性。坦率说,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你不读会死的,如果只是提供给用户他们觉得有趣的东西,知乎并不具备真正的存在的不可替代性。一语成谶。张亮2012年时的担忧正在成为现实。媒体人背景的创始人团队在内容运营方面可谓得心应手。然而,知乎在社交化方面却面临着DNA层面的困境。不能否认知乎团队在激励用户活跃度方面的诸多尝试,比如将“人”作为主要的传播节点,比如早在2012年4月就在个人主页加入了很多社交元素:个人资料新增“职业经历、居住地、教育经历、擅长技能”,会显示用户获得的赞同和感谢数。总结起来就是一方面引入了社会身份,一方面建立了知乎站内的荣誉体系。其实,知乎创始人周源对于知乎在社交网络谱系中的定位已有着深刻思考。相比于Facebook、Twitter、Instagram、Pinterest这些形态各异的社交网站,知乎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交逻辑。在与钛媒体的交谈过程中,他认为”Facebook上产生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各种联系,以及 activity。Twitter其实是把人分为关注者和被关注者的关系,而知乎产生的信息逻辑是更立体的,人和人之间可以产生关注,人和信息之间也可以产生关注。比如知乎某些新用户,在一个回答下面得到了认同,关注他的人很少,但却获得了很多的赞同。这完全不是人和人之间产生的连接,而是通过问题。如果他经过多次的回答,在一个领域里不断让人看到,他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去持续关注他。“然而,这种基于持续回答问题不断为人所认识的社交方式,在所有的社交网站中无疑是门槛最高的。在知乎打造个人身份、品牌的超高门槛使得社区内涌现出了少数孜孜耕耘的“达人”,其余大多数人则很少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痕迹。一方面,他们并没有动力去完善自己的个人资料,引入社会身份;另一方面,寥寥可数不专不精的回答勾勒出的也是一个模糊的社区形象。早在2011年,知友李季就“用户无法在知乎上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字化‘自我’”。一群“隐身人”之间如何找到彼此?知乎又怎么能走出陌生人社交的怪圈呢?然而知乎连退而求其次,回归“问题解决平台”也已经没有了退路。如果“一问一答”能成就一对社交关系,如果用户的所有问题都能迅速找到解答者,知乎也能成为一个强粘性的社交平台。然而,当初将投票权赋予围观者而不是提问者时,知乎已经自己断了这条路,从此回答者竞相追逐的就是读者的眼球而不是答主的“痛点”,借别人的问题兜售自己的私货、讲述自己的故事的风气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回答者的动力变成了狂揽粉丝,积攒点赞和感谢,而不是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在行”这样收费的一对一咨询平台不是出自知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5.3& 从认真你就赢了到认真你就输了梁欢:&????张小北:&&????罗登:&????负二:……去年, 许多大牛由于不堪忍受评论区内的“谩骂和恶意揣测”纷纷出走,引发了一股“逃离知乎”的风潮。而唇亡齿寒的大牛们则连锁反应一般,齐齐站出来互相打气,同仇敌忾地向站内的暴疟之气说“不”,打响了“知乎净土守护战”。然而,除了通过“大v的朋友圈”的互相转发刷了一阵屏之外,并没有什么乱用。社交网络的蒸发冷却效应几乎是不可逆的。无论是加大反对票权重,还是赋予用户在评论区judge答主的权限,都是为了提高“小透明”的参与度、活跃度。毕竟,随随便便评论一句要比毕恭毕敬写一篇回答容易多了。有人讥讽出走的大牛“玻璃心”,只听得进好话,听不进歹话,这群原本籍籍无名之辈还不是靠大家一个个的赞同红起来的么?然而,正向激励的生产力与反向打击的杀伤力不过是硬币的两面。随着低素质用户的大量涌入,知乎前期煞费苦心培养起来的正向激励正在受到反向打击的冲击。成名于彬彬有礼的讨论氛围的老一辈知乎大牛自然无法适应了。哪些回答容易遭到反向打击?专业度高的,争论对错的,爱在评论区与人较真的。哪些回答最不容易“招黑”?美女爆照的,鸡汤励志的,传授实用知识的,娱乐大众的。想一下草榴为什么是中文互联网上最“和谐友善”的社区。在“?”问题下君陌Faust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知乎粉丝数Top榜排名靠前的早期用户很多已经不再活跃,反而是这两年才开始答题的一些用户短短几个月就收获了大量的点赞和关注。长江后浪推前浪。崛起于开放注册之后的新一代知乎红人早已深谙知乎“新常态”下的生存之道——只有娱乐化的回答才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与其与他们辨明真理,不如逗他们一乐。在人人都不打算认真的时候,你认真你就输了。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知乎并没有因为“出走风波”而放慢高歌猛进的步伐。只不过,它已经不是一个可以认真讨论问题的地方了。5.4& 移动时代的“内容碎片化”每一个根植于网页端的产品都面临着如何在向移动端迁移途中丢盔卸甲、前功尽弃的挑战。豆瓣(再次躺枪。。。)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作为一个内容生产平台,知乎还面临着“人们很难在手机上长篇大论点并保证旁征博引、事实无误、严谨周密”的挑战。可咨作证的是,到2014年时,维基百科还只有1%的内容通过移动端编辑。据周源透露,新增回答中来自移动端的数量已经过半。苏莉安同学的统计结果也显示,年四年之间,知乎答案的平均字数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基本处于150-200字之间。百字以上的答案占比虽然自开放注册以来略有下滑,但走势基本平稳。而千字以上的答案占比从最初的1%一路上升到如今的3.5%。知乎似乎躲过了“内容碎片化”的命运,然而正如上文的分析,内容长度的稳定不代表质量没有下滑。在移动端,研究型、知识型的回答可能会让位于故事、经验、观点、灌水。在移动端,人们更倾向于消费内容而非生产内容。在“看知乎”这个需求点上,知乎和知乎日报两者在手机的方寸之地上已经是竞争关系。所以,知乎日报2.0版加入了主题日报,引入了优质的站外内容,成为了一个基于知乎编辑curation的新闻客户端。而“人人都是主编”的知乎日报3.0则希望发动用户去分享自己的“判断力”,筛选组织互联网上的内容,在降低用户参与难度的同时,打造一个基于内容发现的媒体社区。打破知乎主站内容生产的高度中心化,实现内容发现上的人人平等,在此基础上,让更多用户得到关注,建立联系,向SNS的方向再进一步。然而,人肉信息过滤这一套知乎一开始就在玩了,只不过演变成了用户不胜其扰的大V刷屏。哪怕知乎日报3.0把权利再一次下放给每一位用户,中心化还是大势所趋。最终,知乎版的“朋友圈+微博”可能会产生一批专职“爬虫”、搬运的大V,重蹈微博的覆辙。知乎日报3.0内测版内容发现的门槛并不比内容生产的门槛低多少。6. 知乎下一步在中国,没有一个网站能享受知乎这样的待遇:从成立之初就有成百上千颗聪明的大脑为其设计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从2011年到2015年,关于知乎如何赚钱的问题从来没有间断过,出谋划策者几乎穷尽了知乎“镀金”的各种可能性,然而官方却从来没有回应过。不过,冲刺5000万用户的2015年显然是知乎商业化战略的启动之年,出版、广告这些过去两年的商业化试水之外,知乎可能需要去探索更多未来的可能性。“现在大家都喜欢先在发布会上讲清楚,但我觉得这件事不重要,我觉得结果最重要。我倾向于让用户本身、让产品来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是最合适的。”天性低调的周源并不愿意太多透露下一步的战略规划,他告诉钛媒体记者,“既然原生广告才刚刚起步,那么下一步就是先把这一块做好。”不过,知乎的守口如瓶并不能阻止站内、站外“好事者”以己之手为它描绘蓝图。毕竟,对于这样一个身份多样、角色复杂、用户爆发性增长的网站来说,未来充满了太多的可能性。“可能除了婚恋交友,知乎都可以做。”摆在它面前的一千零一条道路中哪几条最有可能走的通?我这位“好事者”也斗胆寻幽探微,勾勒几条知乎未来最有可能的商业化路径。6.1& 升级版的LinkedIn据说,知乎团队在融资时参考了三个对象,除了 Quora、豆瓣,另外一个就是LinkedIn。LinkedIn在人脉价值上变现的耀眼成绩令人艳羡,面向B端的人才解决方案和市场营销解决方案,面向C端的高级会员订阅服务,都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就高达6.38亿美元。LinkedIn虽然已经是一名11岁高龄的互联网老兵,商业模式也早已得到了验证,然而“中国版的LinkedIn”却没有一家长成气候。就连去年进入中国的LinkedIn自己也遭遇了“水土不服”,只能另起炉灶去打造一款年轻化、本地化的“赤兔”。而知乎自成立以来就被视为中国最有“LinkedIn相”的公司。而今年3月知乎媒体沟通会上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75%的知乎用户属于职业人群。而知乎所定义的用户价值有一半都与职业相关:建立个人口碑、获得商业客户、找工作、创业。周源倾情讲述了一位留学日本的糕点师如何通过回答问题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在上海开了一家“开门即被抢空”的面包店;一位P2P领域优秀答主被业内知名公司招为高管;因为“硬派健身”系列回答在知乎上声名鹊起的斌卡被投资人看中,投入了创业浪潮……“我们希望把知乎打造成个人品牌塑造的入口,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用户发现和收获工作及人生的新机会。”周源如是说。无论是知乎“盐”系列电子书,还是知乎圆桌以及今年推出的“职人介绍所”,都是知乎在帮助用户塑造职业品牌方面的尝试。不过,对于怎样在职业社交领域更进一步,周源并未想清楚,也不并急于大步流星。在他看来,“职业社交还是要带一定的无目的性,更融洽的感觉才更容易聊起来。我觉得这一块不能用一些简单的、生搬硬套的逻辑。我们看到了很多知乎用户树立了个人品牌,在知乎找到了工作,我们在思考怎样给他们增加更大的价值。这件事现在是下不了结论的,还是要再陪伴用户继续成长。”早在2011年,知乎创始团队成员成远就点出了LinkedIn的基础之所在:一个将职业经验信息结构化很好的数据库。正如知友邓文博所言“公开的社会化简历是另外一项互联网基础服务,而LinkedIn把这项服务打磨得最好。”而知乎上的个人品牌和专业声望却并不是来自于职场中的profile和工作经验,而是用户通过回答问题、通过用户(不仅仅是业内人士)的点赞树立起来的。这是一套和传统职场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所以,纵然已经有不少猎头蹲守知乎以待良才。但知乎如果想系统化、规模化地推进“人企对接”,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将用户线下职业信息引入进来,让知乎的评价体系与职场的评价体系相互结合。实际情况是,没有多少人会在知乎个人页面上填入职业信息,毕竟大多数用户只是读者,并无打造个人品牌的野心。就在几天之前,在我登录时,知乎弹出了一个引导我介绍个人职业和专业的页面。然而,我毫不留情地点击了“跳过”。就连周源也对钛媒体记者承认“对于那些需要让自己的信息更丰富,让更多人的人能在平台上找到他的人,平台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在profile上的易用程度和符合用户的期望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周源看来,“再做一个 LinkedIn 其实没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非常老的产品了。但是职场和工作方面的需求可以仔细去想一想。”或许知乎可以做一个升级版的LinkedIn,一个颠覆传统职场评价体系、招聘流程、用人制度的产品(他介绍的三个案例都属于此)。然而,纯线上的个人品牌真的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地吗?在知乎上夸夸其谈、动笔千言的人工作能力又如何呢?能博得读者点赞喝彩的回答真的是专业的回答吗?只要看一下“”下面的252个回答,你就会知道为了网络爆红,人们讲故事、自我包装的能力有多么强大。虽然夸张,但还是获得了200多人的赞同:知乎的工作和职场类话题下,大约聚集了你乎至少50%的小说家。6.2 && 知乎版“什么值得买”?通过知乎,我曾经一连买过4条一个牌子的耳机:舒伯乐 HD381F。虽然李楠有言:性价比高的都是垃圾。然而,知乎几十位用户的长文推荐还是让我在淘宝上入手了这一条“百元价位,千元音质”的不知名厂商出品的耳机。果不其然,音质在千元以下确实是佼佼者,但线材却是十几元地摊级。任凭我如何小心翼翼、轻操慢撸,娇弱的耳机线还是准时在一个半月的时候断掉,连买4条之后我的耐心彻彻底底run out了。正是我这样的“知乎党”支撑起了舒伯乐淘宝店的半壁江山。和我一样“感情受到伤害”的知友开始追查“幕后黑手”。“为什么在很多专业论坛都很少看见的牌子会在知乎那么火?一篇疑似枪文的问答就直接把你们忽悠着去买了。至少买耳机之前去看看那些专业的论坛,而不是在知乎看到某个耳机的介绍后就去买。”在知友杨帆的,我觉得自己在中招之后又中枪了。“知乎时间线上的软文比例已经接近1/10了,与之相比,微博是2/10,朋友圈是8/10。”伯通李所指的“软文”当然不知是公关软文,也有千奇百怪的导购类问题——淘宝上有哪些商品能让你感叹「啊,万能的淘宝!」?有哪些可以满足中二情结的日常用品?你用过什么性价比超高的彩妆及超级无妆感的底妆……知乎应该在这些问题下面加上说明:软文在此出没,请注意。在很多买买买小能手眼中,知乎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世界最大的“社会化导购平台”。Kindle、飞利浦电动牙刷、舒伯乐耳机、华丰三鲜伊面等都是人气超高的“知乎爆款”。那么,知乎能不能像什么值得买一样,从每一个淘宝、京东链接收取一点“返利”呢?与其被“搭便车”的软文“揩油”,没得到便宜却无端挨骂,不如自己把这部分钱给挣了。半数以上的知乎用户每月网购次数在四次以上当然,知乎要走好这一步棋,首先要鼓励大家勇敢地放链接,放链接,放链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现在很多答主为了免责,一再声明“请不要直接在我放出的链接里下单!请不要直接在我放出的链接里下单!请不要直接在我放出的链接里下单!”他们鼓励读者去淘宝里直接搜索,如此一来,知乎就白白地为店家做了导流却分文未得,到哪儿说理去?用户为什么不愿意放上链接?因为知乎毕竟不是什么值得买,没有形成一种坦坦荡荡分享的晒单文化,用户也没有形成在上面找低价折扣促销让利的“功利性动机”。所以,用户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地与导购保持距离。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更多地知乎用户分享出来的是自己玲琅满屏幕的剁手收藏夹,而不是亲身使用过后的详细评测,不靠谱程度之高只能戴上“免责声明”的安全帽。至于这一点,知乎应该如何引导呢?这是留给诸位读者的阅后习题。6.3 &学步Quora,做搜索广告“About one-third of visitors to Quora are looking to find an answer a specific question, and that could be a good opportunity to show them an ad related to their question.”你看不懂上面那段话没关系,只要知乎管理层看懂就好了。Quora首席执行官Mark Bodnick在年初宣布,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启动类似Google搜索广告或TripAdvisor的广告服务,会根据用户的搜索或提问内容自动匹配相关度较高的广告。“从一月份到五月份,我们的整体搜索量翻了7倍左右,但还不能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只说明用户更喜欢使用这个功能了。”在这方面,周源和Quora的管理层一样谨慎。这一次知乎能否走在Quora前面,我们搬小板凳以待。6.4 &将媒体之路进行到底如果上述所有的突围都宣告失败,知乎至少可以退守其轻车熟路的老路——媒体。虽然,媒体网站很难像社交、电商、搜索那样获得高估值、超强现金流和巨大的想象空间。在“”这个问题下面,你可以看到大家是怎么样用各种姿势、各个角度来看衰媒体的。当然,你还可以看看另外一个问题“”(你才是媒体,你们全家都是媒体,知乎君愤愤不平地说。)当然,身为媒体人的我不会跟着众人对媒体踩上一脚,然而媒体的致命伤连知乎也无法避免:优质的内容无法规模化、稳定化、流程化生产。这类似于中餐遇到的标准化难题。知乎日报上的首支原生广告,来自因特尔虽然因特尔、路虎等几十家大牌厂商都在知乎日报上投放了原生广告。然而,随着知乎用户群体平均水平的不断下降,知乎内容的正在变的鱼龙混杂。而且,对于广告主而言,传统媒体还有“分众”的作用——时尚杂志、财经杂志、情感杂志各有其受众所在。他们看中的当然不仅仅是读者数量,而是精准覆盖。所以,虽然《故事会》曾经有百万读者,上面登的却全都是些彩铃下载、迷药牌桌等小广告。对于知乎这样一个“高端与低俗齐飞,鸡汤共异闻一色”的大杂烩网站来说,当前期的“逼格红利”慢慢消失,高端品牌必将弃之而去。那个时候,它恐怕就不能想如今这样保持高傲的身段(傍大户),而只能像今日头条那样不顾什么优雅不优雅,软广告无孔不入了。那画面太美我已经不敢想象。看似万能的知乎,当危机不可避免,还有拯救的可能吗,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知乎,你又更看好哪种拯救?(作者为钛媒体记者张远)本文系作者&?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
发表评论:
馆藏&7263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赞赏出书 知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