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怎样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啦【基础教育】 编辑:李杰
&& &问题意识&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它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问题是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结合数学特点和小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放在教学的首位
  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是知识经济发展和世界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看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二、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有用的数学,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投入地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走出小教室,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等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例如:在上《数学与》一课时,我围绕 &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应用题,如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质疑主动性
  新课标强调,重视&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作用。如:教学《圆》时,可设计如下情境: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想看吗?(想)请看屏幕(出示课件),这四个小在举行自行车比赛(自行车轮是圆形、轴在中心;轮是圆形,轴不在中心;轮是椭圆、轴在中心;轮是正方形、轴在中心),最后的结果怎样呢?请往下看,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谁能得第一?(小狗)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那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你为什么不说它得第一呢?(因为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心)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心,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这时学生十分渴求知道其中的道理,数学质疑的主动性大为增强。
  三、挖掘有数学的生活因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数与生活》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陈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下两册的书,他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从书?这道题目突破了教材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又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玲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能力的重要举措,只有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0年第3期
  [2]黎宇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0年第8期
  [3]汤秋棉培养问题意识 数学空间《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18期
本文已影响 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19人看了觉得好
760人看了觉得好
729人看了觉得好
【基础教育】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登录龙源账号
1.点击网站首页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帐号充值
2.可选50.100或500的充值金额,充值后按篇按本计费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文章或杂志的电子版
4.购买后文章可打印,杂志可在个人中心的订阅/零买找到
5.登陆后可阅读免费专区的精彩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比较重的学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教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过分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使得不少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机械化地接受数学知识,没有问题意识,或者问题意识较低,不敢质疑,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其实问题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问题意识是学生主动性和探索性的关键和基础。(剩余2713字)
( &&&欢迎:,,)
畅销排行榜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02期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01期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04期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08期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08期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08期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10期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05期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09期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09期
邮箱/用户名
还没有龙源账户?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11:17:00 【】 
&& “问题意识”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它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放在教学的首位   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教育观念,是知识经济发展和世界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看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二、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有用的数学,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投入地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走出小教室,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例如:在上《数学与购物》一课时,我围绕 “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应用题,如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质疑主动性   新课标强调,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作用。如:教学《圆》时,可设计如下情境: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想看吗?(想)请看屏幕(出示课件),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自行车轮是圆形、轴在中心;轮是圆形,轴不在中心;轮是椭圆、轴在中心;轮是正方形、轴在中心),最后的结果怎样呢?请往下看,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谁能得第一?(小狗)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那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你为什么不说它得第一呢?(因为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心)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心,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这时学生十分渴求知道其中的道理,数学质疑的主动性大为增强。   三、挖掘有数学的生活因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数与生活》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陈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下两册的书,他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从书?这道题目突破了教材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又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玲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0:26:00)?&&( 10:24:00)?&&( 9:59:00)?&&( 9:48:00)?&&( 9:36:00)?&&( 9:24: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人气指数:点
发布时间: 21:08&
作者:傅磊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需要大量思考的学科,学生的质疑和提问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提问,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改进原有的教师提问学生答的模式,促使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加强创新能力的提高。采取要有目的的措施,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
  1、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根据课堂时间设置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对问题逐个进行讲解,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学生的自主探究就更无从谈起,在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很少动脑进行思考,也就不会有提问的意识和想法。
  2、教师自身因素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认为自己是权威,学生不能向自己提出任何的疑问,自己所讲的知识就是正确的,学生只要接受就可以了。这种严重的权威性,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的心理,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而且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话要比家长的话更重要,老师的所有观点做法都是正确的,对老师言听计从,问题意识也就逐渐淡化。
  3、学生主体因素
  小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教师权威性严重的课堂上,学生会感到害怕、紧张,无法有效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下降,自然也就很少会对教师进行提问
  二、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教学发展的进程,而且传统的教学理念存在许多的弊端,所以为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对所学知识质疑的意识和能力。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较高的质量,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小学生眼里,教师的鼓励、赞赏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他们坚定学习的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努力、积极。同时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使学生问题的意识逐渐得到加强。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之所以问题意识淡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提问。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该积极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解决问题。合理有趣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他们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就会提出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提高。
  例如在《物体分类》这节课时,教师拿出用各种形状的物体组成的机器人并说,老师刚刚得知有坏人进入咱们的星球了,我们要一起组装机器人进行反击。学生会十分的活跃说好。但是在组装机器人前,我们要看看组成机器人的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怎样对他们进行分类呢?学生开始对物体进行分类,圆的分为一类,方的分为一类,长一点的分为一类,分完后,教师问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四四方方的,为什么要分开呢?学生也会由此看到,球体和圆柱都会滚,为什么也要分开呢?这样可以使学生自己提出疑问,教师引导进行深入探究。
  3、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不敢提问,小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很重,如果教师十分严厉,他们就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作为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会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思维能力就会逐渐加强,对问题的分析和质疑能力就会更加突出。而且教师还要改变自己严厉的态度,不要在把自己摆在较高的位置上,要与学生成为一体,甚至可以借助自己的&不懂&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4、设置悬念,让学生有兴趣提问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他们会采用各种办法进行研究,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对问题具有较高的兴趣。通过这种途径,可以使学生产生质疑,然后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适当的提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增强。
  例如在学习《找规律》时,教师在黑板上贴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小旗子,按一红两黄一绿的顺序排列,并依次标明序号,教师背对黑板,学生说几号,教师就能猜对颜色。学生会十分好奇,就会提出疑问。教师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也有兴趣进行提问。
  5、在竞争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有些学生不愿意提问,把提出质疑的任务交给其他同学去做,自己只是在一旁看热闹,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不能不闻不问,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这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提问的问题多,而且质量高,对那些提问数量和质量都比较高的学生教师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这种竞争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的调动,会具有较高的热情,自然问题意识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例如在学习有关三角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三角形的事物进行列举,然后教师让学生总结三角形的边数、点数,并且尝试拉动三角形、平行四变形的教具。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三角形的教具不容易变形,而四边形的可以拉动呢?怎样才能让四边形不动呢?什么样的三角形都不变形吗?学生积极提问,比一比哪组提问的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问题意识也更强。
  结束语:
  问题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课尤其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所以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杜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小学教育,2012(2).
  2. 窦盼英.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J].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4).
  3.黄爱华.初探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0(3).
  常州前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中国期刊库(),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的网站。
  本站提供,寻求论文发表代理,快速发表论文,发表论文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发表/国家级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
 投稿邮箱: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论文发表,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论文发表网站无关。论文发表,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论文发表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发表论文投稿邮箱:
发表论文联系QQ:
发表论文联系QQ:
发表论文联系QQ:
发表论文联系QQ:
发表论文联系电话:
期刊合作加盟邮箱:
论文发表热线:
微信号咨询:
咨询电话: 投稿邮箱:(#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
本站提供期刊发表,论文发表。苏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